韩信打破了这叫人不安的岑寂,“若不是陛下密信,我也不知蒙将军深入虎穴、以身犯险。既然已围楚军于垓下,我们当一鼓作气,打个彻彻底底的胜仗才是。蒙兄,你在楚军中日久,最知道楚军弱点,可有良策?”

蒙盐眼珠微微一动,轻声道:“…楚军的弱点么?”

“正是。”

“楚军的弱点,便是项羽的心。”

“什么?”

“项羽为人自负,喜好逞其勇猛智谋。”蒙盐垂着眼睛,声音淡漠,像是冰封了一切情感,“围困日久,他必然要带军突围的。”

韩信点头道:“楚军被困,粮草不入,不想慢慢被饿死,自然要突围。”

蒙盐道:“有的将军突围,各组人马,分处溃围。而项羽,却会聚精兵于一处,由他亲自带队,择一处突围。”

韩信一面思索一面赞许道:“的确如此——还是你了解他。”

蒙盐呆了呆,道:“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韩信一愣,见他神色郑重,也正色道:“请讲。”

蒙盐道:“待项羽溃围之时,请殿下交由我领兵追杀。”

韩信微愣,以为蒙盐是不想被他分了这功劳,一时心中不悦,却又自傲——难道他竟是争功不堪之人吗?

“如君所愿。”韩信应道,存了成见,待蒙盐便冷淡下来。

未知项羽溃围之时,蒙盐如何追杀争功,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横塘渡、雪舞晨曦、 跃然、珊瑚岛、姜姜酱、 那可爱面容以上六位小天使的地雷!群抱!

晚安,明天见!

第 153 章

韩信业已领兵,将楚军重重围困。

若不想被活活饿死, 项羽一定会突围。

而韩信不打算把主动权交给项羽——突围的时间要由他来定。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

韩信采纳旗下谋士建议, 集结俘虏的楚军, 让他们教唱楚地民歌于秦军。

在雨夜,韩信令将士围着垓下,齐唱楚歌。

“淮水衍兮风扬波, 舟楫颠倒更相加。

归来归来胡为斯!”

十二月的垓下,夜雨凄寒。

项羽睡梦中惊醒, 暗夜中听去,隔着淅淅沥沥的雨声, 是遥遥如鬼哭般的楚歌声。

那声音越来越迫近, 越来越雄浑, 凄凉歌声结成一堵堵无形的厚墙,

项羽悚然起身,大惊道:“秦军完全攻占楚地了吗?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楚人歌唱?”

“大王, 您好容易才睡下了…”虞姬本就跪坐在旁,凝视着项羽的睡颜, 此刻见他惊醒, 伸手欲抚向他眉间褶皱——却被项羽让过。

“大王!”虞姬追上去。

项羽已大步走出帐门,走入了外面的凄风苦雨中。

“淮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

归来归来胡为斯!”

那歌声越来越近——不,已经不只是外面的人在唱!

就在这楚军之中,就在他营帐之畔, 每个人都遥望着歌声传来的方向,默默相和,怆然泪下。

六年了!

这场群雄逐鹿的战争是如此旷日持久!

江东子弟多才俊,才俊少年江湖老。

昔日项梁会稽起兵,项羽杀破府衙,江东子弟无不拜服。

那一年,项羽二十四岁。

今日被困垓下,楚歌冷雨,旗下士卒无不思归。

这一年,项羽近三十岁。

人生最好的年华,也不过这么弹指一挥间。

成千上万楚人的青春年华,便尽付于这残酷无奈的征伐之中。

楚兵默默放下了武器,甚至有的与同乡抱头痛哭。

家里的老父母还在吗?隔壁的阿花嫁人了吗?庄稼是否都烂在地里了?

当初少年豪气,孑然一身,要平这乱世,要洒这热血,要出人头地!

如今漂荡日久,被困垓下,不知明日是生是死…

再听一回,这故乡的歌。

再唱一回,在死去之前。

“摆酒!摆酒!”项羽猛地转回帐中,要借着烈酒苦辣,盖过心头凄伤。

虞姬侍酒。

却听近旁帐中有文士泣歌,其音凄清悲凉,饶是英雄如项羽,也被激起后颈寒毛。

歌曰:

日月昭昭乎浸已驰,与子期乎淮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浸急兮将奈何?

事浸急兮将奈何!

伴着那文士歌声,一缕冷风透过帐幔袭来,忽得将帐中烛火齐齐拔高了一节。

项羽忽然大笑道:“卷帘!”

侍从卷起门帘。

火光照耀之下,夜空中一团团的冷雨泛着银光,好似裹着大火的雾气,正腾腾从地面升入苍穹,带得那苍穹也旋转升腾起来,带得连观看的人一同,都离了这世间,飞去了寰宇。

项羽环顾左右,视线从远处的冷雨、帐外的乌骓马,拉回到身旁的美人、最后落在自己腰间长剑上。

他拔剑,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起舞相和,红衣似血,泪落如雨。

被困垓下,兵困粮乏,围兵数重,已无外援,这是何等绝境!

虞姬含泪望向项羽——在她眼中,他仍是那英武无敌的神!

项王他是一定能杀出去的!

可是这样的绝境,这样悬殊的兵力,虞姬深深明白,此时没有往日保护她的车队,每个人都要奋力厮杀才有一线生机——甚至包括她的神。

而她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拖累他。

虞姬舞至项羽身畔,接过了他掌中长剑。

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他是征战杀伐的将军,可是她竟能轻轻接过他掌中剑——虞姬心中一酸。

双手托起重剑,一股孤绝勇气冲遍全身。

虞姬不敢睁眼,甚至不敢与她的爱人道别,怕一犹豫就再下不了这狠心。

剑刃薄凉,吻颈无声。

红衣佳人翩然倒去,似只是一舞终了。

项羽横抱虞姬尸首走出来,纵上乌骓马,点麾下壮士八百名,要于是夜溃围南渡!

而守着楚军南面的,正是蒙盐。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横塘渡、森林的影、 自由坠落以上三位小天使的地雷!群抱!

非常感谢大佬吮指原味鸡的火箭炮!么么哒!

我把这段剧情写完再睡,不要等,二更会晚。

第 154 章

“将军!楚军突围了!”

蒙盐仰面闭目感受着冰凉的雨丝, 恍若未闻。

“将军!楚军…”那斥候还要再报。

蒙盐沉沉叹息, 轻声道:“你听, 这楚歌声…”

斥候不敢败坏将军大人的雅兴, 只得在一旁陪听,这一听, 就听到了天明时分。

楚军已溃围而出。

至平明时分,韩信察觉, 使左将军孔藂来查探并当先追击。

孔叢见过蒙盐, 道:“昨夜楚军如何能溃围而出?”

蒙盐冷笑道:“你是在责问我吗?”

孔叢只是韩信手下将领, 自然不能与直达上听的蒙盐平起平坐, 当下敛容道:“不敢——在下唐突,请蒙将军勿怪。当务之急, 乃是追击楚军。”

蒙盐道:“我自有主张。”

孔叢无奈, 道:“在下有齐王殿下命令在身,告辞!”他这一去,自然是要率领左翼大军追杀项羽去的。

蒙盐又道:“齐王殿下曾答应我, 灭楚之功归我。”

“这…”孔叢无所适从, 神仙打架, 小鬼遭殃。

“你若举棋不定, 不如再请示于齐王殿下。”蒙盐捉起青霜剑, “追击项羽之事,有我在。”

孔叢原地转了两圈,还是决定先派人去请示齐王殿下。

韩信闻讯大怒,对夏临渊与李甲等人道:“我羞与蒙盐这等人为伍!”

夏临渊迟疑道:“蒙盐不像贪功之人…”

李甲却是笑着劝韩信道:“兴许是蒙将军在项羽手下这段时日受过什么委屈, 想要面对面报了这一仇呢。殿下您消消气,天下人眼睛都是雪亮的,灭楚大功是您的,这谁都争不去…”

韩信冷嗤道:“我岂是在意功劳之人?”他“嚯”得起身,“不行,我得亲自去看着,不能到最后出了纰漏。”

他召集大军,也南下追击项羽。

项羽率领八百精兵溃围,连夜南渡。

几乎没有遇到阻挡就破了垓下之围,项羽来不及松口气,就发现了一个叫他灰心的事实。

等到过了淮河,这八百精兵中,还跟着项羽的已经不足一百人。

一出垓下之围,便不断有士卒三三两两逃离。

八百人逃跑目标太大,可是三五人悄然隐入山林沼泽,却是无迹可寻。

直到渡过淮河之前,项羽心中卷土重来的火苗始终未熄。

可是这些逃离的士兵,用无声的抛弃告诉他——哪怕他回到江东,又哪里还会有人愿意跟随他呢?

正是: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项羽带着这仅剩的百余人马,慌乱中在阴陵迷失了道路,问路于种田老农,误入湖泊泥泞之地。

等项羽带兵寻回正途,蒙盐早已在过江必经之东城等候。

仇家狭路相逢,分外眼红。

项羽本已又渴又累,遥遥望见直道上黑旗飘摇,心中一凛,待定睛看清当先马上之人乃是蒙盐,只觉一股恨意裹着痛意,从胃里腾地跃出喉咙,如一簇辣的火。

“自我起兵而今,历时七年,身经百战,战无不克,攻无不胜。今落败至此,非为他故,命多小人,屡遭背叛——待我取那叛徒项上人头!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他纵马上前,横戟扫来,直击蒙盐命门!

蒙盐仰贴马上,让过这力道千钧的一击,旋而起身,低声道:“韩信大军即刻便至…”

项羽冷笑道:“你又要耍何等奸计?”他楚戟直压下来。

蒙盐举青霜剑格挡——剑未出鞘,他沉痛道:“背叛你,非我本意…”

项羽怒吼,“拔剑!”双臂一震,以泰山压顶之势沉下来。

蒙盐勉力支撑,虎口发麻,剑鞘与楚戟相持,格格作响,“这场战争,我们必须赢。”

这个“我们”,自然是指咸阳。

“拔!剑!”项羽重瞳墨黑,乌发散乱,一字一顿,骇得两边阵营人马都倒退四散。

蒙盐嘶声道:“项王不惜死,你座下骑者也都不惜死吗?”

项羽心中一震,余光中那些至死追随他的骑兵,一张张年轻疲惫的脸,多半都还未曾娶妻生子…

便在此时,大地震动声自远而近,轰然如雷鸣——是韩信率领大军将至。

项羽猛地收戟。

蒙盐假作收力不住,跌落下马。他所率领的百余士卒立时涌上来保护。

项羽趁隙,再度带兵南逃。

韩信大军赶到。

“项羽呢?”韩信跳下马来,直接问到蒙盐脸上。

不等蒙盐回答,韩信又道:“我的斥候汇报,说是项羽又南逃了——你掌管三万大军,屡次捉不住只有数百人的项羽…若再有下一次,我可不管什么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