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了。”公孙昊果断拒绝,“这样挺好。”

经过这么个插曲,姜大勇的局促也少了许多。

萧慕延倒是略微有些吃惊,没想到公孙昊还真依着他说的地方找来了。现在还跟他们一起坐在一个炕上,这个世家出身的贵公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少顷,公孙昊勉强适应了这副坐姿,掂量着开口道:“我准备明日就随鲁使者他们去靖阳。”

靖阳郡正是鲁王王城所在之地,隶属关州。整个关州都被鲁王所把持,是朝廷在北部的坚实力量,若说北方哪里最安全,目前看来,唯关州莫属。

萧慕延收起了玩笑之意,认真道:“也该是时候去了。”

公孙昊下意识要喊萧兄,话到嘴边,别扭的拐成了:“柳兄呢?可愿随我同去?”

萧慕延却摇摇头:“既然有三位使者来迎公孙兄,剩下的路程也没我什么事了,我就不去了。”

公孙昊劝道:“柳兄智勇双全,不如随我同去。若柳兄有意,等我回到公孙府,我可向堂叔引荐柳兄。”

这样的条件对不少人都是具有极大的诱惑的。姜大勇虽然是个兵蛋子,但好歹也在军队里混了这么多年,手里也管着几个小兵,自然也知道这个世道世家是多么庞大的力量。

就拿姻亲来说,手握实权的朝廷的封疆大吏,若他出身不是世家,世家都不愿意将嫡女嫁给他,而这样的封疆大吏若能求娶到一个世家庶女,都会高兴不已。在这个没有科举的年代,想做官,几乎全靠引荐。而世家的引荐,那几乎就等同于贴上了国-家驰名商标,可让一个小民一步翻身,一个小官平步青云。

就在姜大勇以为萧慕延会果断点头时,萧慕延再次摇了摇头:“恕我冒昧,在下也并不想去南边。”

“哦?”公孙昊眼神充满了不解。不去北方势力最大的鲁王那里,也不去南边朝廷,这个萧慕延到底想做什么?通过这一路的相处,萧慕延确实是个心里有百姓的人啊。

萧慕延看了眼姜大勇,后者心领神会的下了炕,走到门外望风,知道屋里那两位大人物有私事要谈。

“萧兄特地将我喊到这里来…”公孙昊也不傻,直接问道,“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萧慕延微微叹了口气,调整好了自己的神态,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对公孙昊缓缓道来。

半个时辰后,公孙昊面色如常的从姜大勇家里离开。可如果有人仔细看他的脸,大约还能看到眼睛周围微微的湿气。

“他还真的哭了??”

柳淑淑不可置信地望向萧慕延,“这家伙泪点这么低?!”

萧慕延摊手:“都是按照你编的讲的。我这身世,还真够凄惨的呢…”

柳淑淑哼了声:“什么编?!读书人的事能叫编吗?这叫艺术创造!”

萧慕延不跟她辩解。总之现在在公孙昊那里,萧慕延已经是一个六亲死绝(事实也是如此),因一时头脑发热犯了军纪(某种意义上也是属实),心有不甘,在友人的帮助下悄悄逃出军营,可心里却依旧想要上阵杀敌报效朝廷的形象。(咦,怎么感觉都是属实的)

“你就不担心公孙昊拿萧慕延这个名字去打听吗?”柳淑淑问道。

“打听了又如何?”萧慕延道,“公孙昊会这么听话的告诉一个即将纳了他嫡姐做小的人?”

在外人看来公孙世家与鲁王之间乃是双赢的交易。可落在公孙柔公孙昊姐弟身上,这笔买卖…可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更何况,公孙昊可不是个笨蛋。”萧慕延道,“如果他知道真相,恐怕会对这笔“双赢”的买卖更加不满吧。毕竟公孙世家的嫡女,唔…一般来说世家女都是极其出色的,配上刘昱瑾…呵呵呵…”

柳淑淑挑眉道:“说着好像你见过很多世家女一样。”

萧慕延有些诧异的朝着柳淑淑望去,刚才他说的那一堆话的重点是这个吗??这位盔甲大人平时不是挺会抓重点的么,这次怎么偏了?!

在朝廷天使走后的第二天,公孙昊也随鲁仲山三人朝着关州靖阳出发了。有了前一日下午的那番说辞,萧慕延没有出现在送行队伍里,公孙昊自然也是理解的。沈煜和范大力几个侍卫已经被公孙昊嘱咐过了,以后都不许替萧慕延的名字,若真要提,也必须说是柳淑淑。虽然这些侍卫对他绝对忠心,但公孙昊并未把萧慕延对他说的告诉沈煜等人,只是说无论是朝廷的公函还是递给北边的公开折子里,萧慕延都是自称的柳淑淑,如果被旁人知道他用假名的事,很有可能对萧兄不利。

见到公孙昊一行走远,王泰身边的两名越骑兵这才暗自松口气。

越骑兵人数不多,但也不少,足有数百名。这几百人不会全部聚在一起,通常情况都是在各处当差。萧慕延挑选出的这十五人,便是细作预备班里的。与其他的越骑兵不同的是,能够入细作预备班的越骑在颜值上是有要求的…

长得越普通,越是让人记不住脸的才是一位合格的细作!像萧慕延这样的,执行细作任务的时候,就必须要贴上大胡子之类的掩饰面容才行。其次,这些特殊的越骑兵平日里与其他越骑的接触也是非常少。是以鲁仲山三人并没有认出来。

送走了两拨人马后,王泰也彻底松口气,心里也是喜气洋洋。从杨公公那里得知,朝廷很快就会下旨任命他是东望的郡守!

嘿嘿,郡守!!

不枉他小心伺候这么几天啊,值了!

王泰搓着手回到府里,脸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正打算喝两盅庆祝一下,刚一抬头,就对上了萧慕延…

诶?他不是跟公孙昊走了吗?

不对?刚才队伍里没有他!

只是两秒,王泰脑中闪过数个念头。

萧慕延笑呵呵的看着他:“王大人挺高兴啊。”

嘴边还挂着笑意的王泰立刻换了副表情,严肃道:“柳壮士为何还在东望?”

萧慕延道:“朝廷的天使来了,鲁王的使者也来了,王大人就不奇怪自家王上的使者去哪了吗?这个郡守的位置…王大人真的能坐的安稳?”

第45章

听萧慕延说完后, 王泰便不由自主的从袖子里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尚不存在的冷汗。又伸手往屋里带了带:“咱们进屋说,进屋说。”

还是那间偏厅, 还是原来的位置,还是原来的好茶。王泰看到这无比眼熟的一幕, 只觉得心有点儿疼, 表情也有些便秘状…

萧慕延开门见山道:“我猜杨公公回京后定会向皇上如实禀告他在东望的见闻吧, 加之那几封公开折子, 王大人的‘政绩’皇上也是有耳闻的,这郡守一职想必是十拿九稳。”

王泰继续拿着帕子擦了擦额头,陪着小心道:“若不出意外是这样。”说着, 又抬头看向萧慕延,“难道我来当这个郡守不好吗?”

“当然好了!”萧慕延道。

“真的?”王泰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萧慕延这么爽快。

可这一次萧慕延的确是打从心底支持王泰升官的。王泰能获取能多的资源, 意味着靖平也能从他这里得到最多。至于那些所谓的“养虎为患”, …首先,得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一只“虎”,王泰嘛…依着体型来看也就是一只胖橘猫吧。

“当然是真的!”萧慕延再次肯定,“王大人升官,对大家都好。”

王泰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对萧慕延这么忌惮, 明明对方只是公孙世家和靖平的一个中间人罢了,…或许正是因为给靖平的五十万两的白银吧,这笔银子给的足以让王泰终生铭记。这会儿他还不知道, 这笔银子将是他以后最值得吹嘘的一笔, 只恨自己当年太小气了, 要给就给五百万两啊!!

但现在,王泰只觉得肉疼,顺手端起茶杯,喝口茶压了压心绪,又道:“那你刚才怎么…?”

萧慕延道:“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王大人比我更清楚吧。这这郡守有朝廷的旨意自然很好,可若赵王不同意呢?”

“这…”王泰猛地将茶杯放下,荡出的茶水溅了一手水也没在意,“王上不可能不同意吧。”

萧慕延摇了摇头,笑道:“王大人啊,你还是太天真了。”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对着一位为官数十载的一城长官说出这样的话,可王泰已经没了任何脾气,因为他知道,当对方这么说的时候肯定是抓住了他看注意的漏洞,而这个漏洞,往往还是致命的。

“王大人可还记得当初在黄文瀚还在城内的时候,赵王曾派出使者来东望,命黄文瀚速回定安。而黄文瀚最终是杀了赵王使者,选择了投敌赛罕。自那以后,东望就再也没有听到过赵王使者的消息了。”

王泰点点头。

“这不是很奇怪吗?赵王没有等到黄文瀚,必然还会派出第二队使者来东望的。我们写的那几封折子,赵王肯定也看过,难道他就真的不关心自己的城池安危?”

那是“你”写的,可不是“我们”。王泰心里默默腹议了了一句可经萧慕延这么一说,的确疑点重重。连更北边的鲁王使者都到了,赵王使者不可能还在路上磨蹭吧。

“所以无论使者到底遭遇了什么,我认为王大人还是尽快与赵王联系上,你的这个郡守或许能在朝廷的旨意下当上,但是能当多久,当的顺不顺心,可全在赵王一念之间啊。”

“多谢柳壮士提醒!”王泰连连道谢。接下来他又沉默了,他已经习惯萧慕延在卖一个好后提要求了,谁料这次萧慕延竟然什么也没说,真的就是特地来提醒他的!

搞得送走萧慕延后,王泰还有些过意不去,自己这是拿小人之心独君子之腹了啊。

与王上取得联系事不宜迟,王泰赶紧回到书房,咬着笔杆子用心写了一封官折。装好信后,王泰正要松口气,可下一刻他又卡壳了——选谁去当这个信差呢?

这就是北方与南边朝廷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了。从清河镇开始往南的官驿,大多还是好的,八成以上都还在朝廷官兵的手中,只需要从官驿中选个老手去送信就成。可自清河镇以北,甚至再往北…,朝廷把持的州府都没几个,大部分的官驿早就被破坏的干干净净。大片大片的无人区算是好的了,有人烟的地方,说不定就是一个赛罕据点。在北方腹地内来往送信的,若是朝廷的捷报也就罢了,送到赛罕手里也无所谓。可王泰写的属半秘折性质,必须是艺高人胆大的人去送才能放心啊!

王泰有心腹不假,可他文官出身,他的心腹大部分也都是埋在东望的文官体系里。能在交战区送信的,那都必须是军队出身,还是单兵素质极高的那群人才行。东望城内那四个副将的亲兵营里倒是有这样的人,可冲名字就知道了,那是别人的亲兵营!

“哎…我可算知道这小子为什么不提好处了!”王泰叹了口气,宣进屋一个长相普通的士卒,郑重道:“此信务必交予赵王手中,不得有误!”

“遵命!”

越骑兵接过信件,连信封都不看,直接放入木匣中,用钥匙锁好,便去马棚选马了。

专业的素质,高效的行动,以及在东望城内绝对中立的立场,王泰心塞的发现,只有那十五个越骑兵才是替自己送信的最佳人选。

王泰轻轻拍着胸脯:“罢了罢了,五十万两的银子,替我送个信,哎,就当是附赠的吧,也不亏。”

送信只是一个开端,萧慕延只是借着这个契机,让那十五个越骑兵能更多的参与到王泰的政务当中。开了这么一个好头后,后续的事情就不必萧慕延操心了,事情最好是水到渠成,再去提醒几次就显得刻意了,还容易让王泰反感。

萧慕延在东望多逗留了两日,见一切如常后,便打算离开了。柳淑淑还有些舍不得,好不容易在一个地方呆这么久,她还挺怀念王泰那个胖大叔呢。

胖大叔王泰拿出了堪比送朝廷天使的诚意,在他身后的曹师爷等人也丝毫不敢怠慢,总之东望的头头们都倾巢出动了,只为多送柳壮士几里路。

王泰挥着手道:“柳壮士一路平安啊。”

萧慕延微笑:“王大人别忘了还欠了二十万两银子啊。”

我…%¥#*…

王泰终于忍不住在心里爆了句粗,脸上依旧笑嘻嘻:“柳壮士放心,我王泰是个守信之人。”

萧慕延的目光又一一扫向了曹师爷,四个副将。

众人异口同声:“柳壮士放心!!”

萧慕延这才朝着众人挥了挥手:“千里相送,终有一别,那我就——”

话音未落,却见一个浑身是血,失魂落魄的人从不远处策马跑来,嘴里喊着:“救——救命——!!”

王泰吓得往后一哆嗦,仔细看了两眼,语调不住的上扬:“御…御林军??”

第46章

王泰身后带来了几个护卫已经策马上前作出戒备模样。不等众人回过神来, 那浑身是血的御林军便从马上跌落下来。

几个东望的士卒连忙跑了过去,伸出手在那人鼻间探了探:“回禀大人,还活着!!是前几天跟着孙将军来的人!”

王泰惊呼了一声,赶紧招呼大家过去。那名御林军已经昏迷过去,士卒们赶紧将他抬到了东望城。

见此意外,萧慕延也不打算走了,跟着一并回了去。又过了好几个时辰,转眼已到黄昏时分,东望城门紧闭, 那士卒突然咳了声血,渐渐转醒。王泰听到消息, 放下刚吃到一半的晚饭,唤了轿子赶到城内驿站。

刚进屋,就见到萧慕延,王泰暗暗有些吃惊,他竟然一直守在此处。郎中见到王泰, 赶紧将那御林军的伤势说了。

“虽然没有伤到筋骨, 但失血过多,一个月内最好不要过多走动。”

王泰点点头,朝着床上望去。那御林军他认识,乃是孙厉海的副将杜峰。

此刻杜峰已经醒了,吃力的想要坐起身, 被王泰赶紧拦住:“杜大人, 你现在伤势过重, 还是躺着为好。”

杜峰忍痛咬牙道:“王大人,赶紧去救我们将军!”说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身体不由发抖,“赛罕…赛罕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鬼!他们一路追杀…又是□□,又是放火…”

王泰见他开始语无伦次,急的道:“杜大人,你说慢点!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峰却陷入了一阵可怕的回忆里,双眼发直,牙齿不住颤抖:“…我们死了好多人,周围都是赛罕兵…都是!!”

王泰还要再问去别萧慕延拦住了,只见他微微摇了摇头:“让他平复一下再说吧,现在问也问不出什么结果。”

王泰叹道:“我就是担心…”后面的话没说,在场的诸人都知道他担忧什么。

与王泰差不多时间赶来的曹师爷沉着脸道:“孙将军的人马怕是遇到赛罕了。可他们不是两天前往南边走了吗,这条路平日里还算太平啊。”

曹师爷说的没错。朝廷与赛罕在北方的交战区都是集中在部分郡城,是以“点状”呈现的,年年征战后北方大部分区域都是无人区。只要不是单枪匹马,带够人手和干粮,穿过无人区的风险不大。

王泰细细想了一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立刻道:“难道他们是往北边去的?!”

“不能够吧!”曹师爷也吓了一跳,“孙将军不是还要回京复命吗?曹公公也不会同意他往北部去吧!”

王泰想到了接风宴上孙厉海的话。这个世家出身的孙厉海年纪与公孙昊相仿,十年前朝廷南迁时,也就是个半大小子,被家里护着宝贝着南迁,没有见到那样的人间炼狱。想必这小子长大以后常常想如果当年是他带兵,想要打败赛罕简直就是轻而易举。这次好不容易赶着一趟来北方的差事,好巧不巧,走的又是萧慕延带着公孙昊走过的路。这一路上的大小匪寇都被萧慕延他们肃清的差不多了,给孙厉海造成北方也不过如此的印象!

王泰越想越觉得顺畅,又赶紧走到杜峰跟前:“杜大人,你们将军现在何处?”

杜峰直愣愣地望着他,却张着嘴巴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是怎么回事?”王泰不解的看向郎中。郎中也是一头的汗,这种情况他也没有见过啊。

一直站在旁边的萧慕延终于开口道:“第一次见着死人的是这样,尤其是死在自己面前的。”

王泰抖了抖,斜眼瞧向萧慕延,怎么这语气听着这么渗人。

“这样的人不能这么问。”萧慕延叹了口气,走到杜峰跟前,直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杜峰。”

“孙厉海是往北走了吗?”

杜峰呆呆点点头:“是。”

“他活着吗?”

“不知道啊…”杜峰哭道,“我不知道。”

正当杜峰又要崩溃时,萧慕延赶紧问:“你们在哪里遇到的赛罕人?”

“小、小柳村。”

萧慕延点点头,让杜峰自己在冷静一下。像这种受到刺激的人,一时间想不了太多。所以不能问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也最好是简单明了,让对方能用点头或者摇头来回答最好。

杜峰刚说完,曹师爷立刻道:“果然往北走了!大人,咱们出兵吗?”

王泰头疼不已,小柳村离东望已经有段距离了,他来东望这么多年,只守过城,哪里有过出兵的经验啊!就算是城里的几个副将也没有这种经验,他们顶多也就是在东望城郊附近清缴匪寇罢了。但王泰嘴上依旧说的很漂亮:“这可是朝廷天使,我们当然要救!快去通知几位将军,今夜我们要商定出方案!”

只是一瞬,王泰已经想好了对策。他们东望派出一队士兵往北走一段,然后就回来,只需要宣称找不到孙厉海的踪迹便行了。来北方本来就有风险,他也做出了营救姿态,至于救不救的回来那就是天意了。

谁料萧慕延突然道:“王大人,我建议东望最好派出五百人的队伍出城,沿着小柳村一路往北走!”

王泰很是为难,见那杜峰已经昏睡过去,赶紧给萧慕延和曹师爷都使了眼色,示意去隔壁屋小声商议。

关了房门,王泰直接道:“五百人也太多了!”

曹师爷也一改刚才那副大义凛然的姿态,实话道:“柳壮士,我就直说了吧,那孙厉海擅自行动遇到了赛罕人,与我们东望有什么关系。是他自己去找死啊!我们也就是在杜峰面前做做样子,柳壮士你这好人是不是做得有些过了。”

萧慕延道:“你们都不看地图吗?!”

王泰与曹师爷一愣。这年代的地图乃是军事机密,他们虽然能够看到,但又不是专业人士,也就是看的一知半解。

“小柳村离宣城不远!我敢肯定,孙厉海已经逃到宣城了,以他御林军校尉的身份,必然会直接接管宣城!”

“宣城?”王泰惊呼,“不能够吧…孙厉海一个外来户,宣城的郡守难道…诶?宣城是不是还没有郡守?!”

一涉及到文官体系,倒是回到了王泰熟悉的领域。宣城的上任郡守死在了赛罕人手里,朝廷倒是委派了几位新的郡守,但那些人一听是到宣城做官,祭出了各种理由不去就任,现在宣城里最大的官怕也就是个参军事了。

孙厉海在宣城并不是萧慕延猜测的,而是柳淑淑打听出来直接告诉他的。他们在小柳村遭到了赛罕兵,一路且战且退到了宣城,宣城很小,也没多大的战力,所以杜峰是被孙厉海派出来向东望求援的。

听到孙厉海可能去了宣城,曹师爷也跳了起来,喊道:“我闺女可嫁到了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