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素说完,不少人又沉默了。

皇后娘娘离他们很远,然而皇后娘娘所做的事却充斥在他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里。这些每日都需要上朝的大老爷们脑海里顿时浮现了那座雄伟庄严又不失壮丽的宫殿。

这些人当中不少人都认为女子不得干政。可偏偏他们办公的地方,却是由一名女子修建的。他们住的皇城,也是由这个女人带着一帮他们看不起的匠师们打造的。

“皇后娘娘这个人…”

一位官吏突然感叹了一句,后面的话虽没有说,但众人都知道他在钦佩皇后的所作所为。

比起其他官吏,六部中,户部,工部两部乃是感触最深的。

户部自不用说,如今数字与大写汉字数字并行便是皇后推行的,也一直沿用到现在。户部尚书又是是王泰,出了名的帝后铁杆,可以这样说,如今的户部郎官们,基本上都是本朝数学以及统计学学的最好、用的最好的一帮人…

而工部尚书是冯族长,他对皇后不屑,但也不得不承认皇后留在工部的那帮匠师们的手艺的确不错。但冯族长并未对这些人委以重任,这些匠师手艺再好又如何,一没家事,二没念过多少书,不过是一群泥瓦匠罢了。而冯族长身为工部尚书,并未对皇后留下的图纸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清点成册,放在库房里…锁了。工部的郎官们几次申请想要看看皇后绘制的图纸,均被冯族长以此为皇后所绘,怎可随意观摩为由给拒绝了。就像女子的笔墨,怎么能让外男看见呢,皇后也忒不讲究了。

如今大家重新正视了皇后娘娘的所作所为,其他部里的郎官路过工部的时候,都对工部报以羡慕。

依着他们的说法,整个皇城还有皇宫都是皇后督修的,四舍五入,皇后娘娘都能算得上是工部尚书了啊!!工部的郎官们则是有苦说不出,他们倒是也想让皇后娘娘来当自己的尚书啊…

不知不觉京城里兴起了一股皇后热。那些吵着让皇上纳妃的人,各个都闭上了嘴。

皇后娘娘是不是贤良淑德他们暂时还不知道,但这位皇后娘娘很不好惹,他们已经深有感触了…

除了民政,他们知道了一个更加最可怕的事实。

皇后,手里竟然握着兵权!

如今朝廷的军队中,有一支军队独属于皇后,正是卫将军林世山所带领的虎威军!

这支虎威军乃当年老鲁王留给自己的子嗣的,皇后作为老鲁王留在世上唯一的子嗣,继承了这支军队。

而他们的皇上竟然并没有向皇后要这只军队的虎符!

换言之,能够调动这支足达五万人军队的虎符还在皇后手里握着呢!

“哪怕是前朝的宣德皇后,都不曾掌过兵权。”孔沛也不禁感叹了一声。

在靖平待了那么久的管素早就见怪不怪了,很平静的说道:“虎威军主帅林世山,如今任卫将军,负责京畿驻防。而虎威军的虎符又是在皇后手里,这说明什么?咱们皇上是直接将自己的命给了皇后,偏偏有些人就是看不穿啊。”

孔沛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份信任,这份深情,实属世间罕有。

管素心道,这你就吓着了?他算是没说,当初萧慕延还在靖平的时候,连越骑军的虎符,靖平城内的掌控权都交给过柳淑淑,那可是他自己的全部身家。

“今上与皇后娘娘之间的感情,比世上所有人想的都要深厚。”管素颇有些羡慕。他已年近八旬了,然而活了这么久,也猜不透萧慕延与柳淑淑这两个年轻人到底是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才会做到现在这样。

萧慕延可以将自己的生家性命毫无保留的交给柳淑淑。

而柳淑淑,在所有人都认为萧慕延将她当做傀儡时,也愿意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送给萧慕延…

被大臣们议论的帝后二人,正在宫里一起开开心心的用膳。

柳淑淑的身体虽然好的很慢,但的确是比过年那段时间强了不少。以往精神头儿非常短,现在都能陪着萧慕延一起用膳了。

李内侍感动的泪流满面。

太医都悄悄说,皇上如果继续像之前那样,胃就该痛了。偏偏皇上处理政务起来,就是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他哪里敢去打断啊。

现在有了皇后娘娘,他们皇上总算是肯按时用膳了。

李内侍对皇后娘娘就一个字:“服!”

此刻柳淑淑正盯着萧慕延喝汤进补,又嘱咐道:“以前打仗的时候,你总是吃干粮,胃落下了毛病。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你也得多注意些,别为了图方便就随便糊弄自己。”

萧慕延现在是天下间老婆最大,忙不迭的点头。

这顿午膳一用便是半个时辰。两个人慢慢在殿内踱步消食,之后萧慕延还陪着柳淑淑睡了个午觉。

李内侍喜极而泣。

跟着一位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的皇上,他都快吃不消了。如今皇上作息规律起来,李内侍觉得自己也能活的长一点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王泰递了折子入宫。柳淑淑正梳好了头,听闻是王泰的折子,好奇道:“他这回又说什么了?”

萧慕延见她心情好,干脆道:“宣他来问一问便知了。”

于是王泰就在宣政殿的御书房内见到了久违的皇后娘娘。那一刻,王泰仿佛回到在靖平与东望的时光。那时候皇后娘娘就是与皇上平齐般坐着,如今,依旧如此。

王泰向帝后二人问了安,随后便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臣奉圣上旨意清查靖阳人丁,现已清查清楚。”

详细的折子王泰已经递了上来,萧慕延与柳淑淑已看过了。但现在宣他进来,柳淑淑有些具体的事情要问。

“一般来说,丁税清查都会集中在年末。怎么去年的时候户部没想到这些,而是特地等到现在?”

“这个…”王泰满脸堆笑,向萧慕延投去求助的目光。

萧慕延握着她的手:“是我让他挪到年后的。”

柳淑淑一脸不解:“这又是为何?”

“有些人,不给他一个下马威,怕是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量了。”

萧慕延说的很轻松,但王泰知道皇上实际上是动了杀心。

萧慕延道:“如今天下刚刚承平,南方还未稳,身为世家不想着怎么为朝廷做贡献,一心往权术里钻研,这种蝇蝇苟且之辈,要来何用。”

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在民政上的手段与柳淑淑很不一样。

柳淑淑偏柔性,萧慕延则是杀伐果断。那些扯东扯西的人,直接按照军规处罚,砍了了事。只不过他用理智克制了自己的喜好,这种压抑让萧慕延过得很烦躁。

经历过战争的人,尤其是战争的主帅将领们都需要做心理疏导,不然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然而这个几千年后才会被人们重视的心里病症,在这个时代,也只有柳淑淑一人清楚。萧慕延心里的不舒服,在政务上的别扭,都是由此而来。柳淑淑很注意的去引导他,让他尽量去适应新的身份。

听完王泰的汇报后,柳淑淑很确定,萧慕延这次就是明摆着钓-鱼执-法啊!借由她主张的政令,来打击那些爪子伸的太长的世家!

他也不提前通知,反而示意王泰在其中煽风点火。终于这些忍不住了跳了出来,他在一网打尽。

王泰将这些人的事调查的非常清楚。都有哪些人少交了丁税,哪些人采买了女子,哪些人故意去拆致远书院的台…

刑部那边对冯氏子弟强抢民女案也非常重视,乱世用重典,这话放在现在的刑部身上也是一样。

最终冯族长被勒令回家反省,倒是没有立刻撤他的职,而是让部门里的副手暂代尚书一职。那个抢了民女至死的冯氏子弟便没有这么好运了,萧慕延为打杀世家贵族这股不好的风气,直接判了砍头,并明旨斥责冯氏一族家风不正!

谁也没想到,这股闹的沸沸扬扬的劝皇上扩充后宫的戏码,竟然是以一个世家的衰败而告终。

大家不由自主的跟着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他们自认没有冯氏那样的家底子。皇上只砍了一个主犯,没有连坐冯氏其他人,已经是网开一面了,若是搁在其他人身上,怕就不是一个人头能够了结的。

建元二年,九月。

柳阔与何志二人兴冲冲的来到宫里,给萧慕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终于找到了灵泉寺的方丈大师,现在已将人请到了靖阳。

柳淑淑见到这个当初在宣城一直照顾自己的老方丈也是倍感亲切。

“又要劳烦您了。”柳淑淑请方丈先坐下,“但我的身体我清楚,方丈大师尽力就好,我会向皇上说明的。”

主持方丈却细细的打量了柳淑淑一番,最后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皇后娘娘福泽深厚,乃是长寿之相。”

柳淑淑只当他是宽慰自己,并没有将这话放在心上。

主持方丈但笑不语,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当年皇觉寺方丈替鲁王幺女卜卦,算出此女聪慧,只可惜慧极必伤,定然活不过双十年纪。然而机缘巧合下,谁能想到一个藩王的幺女竟然能再平息乱世里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柳淑淑听得目瞪口呆,她这大约是功德弥补了寿数上的不足?

有这么玄妙吗?!

主持方丈道:“这世上有些事本就玄而又玄。”

柳淑淑只觉得他似乎意有所指,她的数次离魂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不是她离魂遇到了萧慕延,又要上哪儿去平息乱世。如果萧慕延当初没有遇到离魂的她,在被刘昱瑾追杀离开莫兰河后,他可是存着一死的心再去找赛罕拼命的。

“所谓冥冥中自有天意。”主持方丈含笑道,“如今皇后娘娘与皇上爱民如子,乃天下苍生之福。”

柳淑淑将这段话转告给了萧慕延。

萧慕延想了一会儿,突然猛地以拳击掌。

柳淑淑吓了一跳:“怎么了?”

萧慕延乐道:“这不就是说,咱俩天生一对呗!”

柳淑淑:“…”好像,是这个道理哟。

两个人对视一眼,一起傻乐了半天。

*

五更天,皇宫西北角的晨钟敲响。

一声一声,庄重又悠远。

身着朝服的百官们伴随着清晨草木的雾气自皇宫正和门前下轿,步行至宣政殿。

丞相管素位于众官之首,在他身后两列文武队伍,打头的分别是中书令柳阔,骠骑将军薛景之,其他人依照品级依次站定。

今天乃大朝会,京城五品以上官吏都要到宣政殿来拜见皇上。

随着皇帝依仗的展开,众官不由屏住了呼吸。

大殿之上,萧慕延身着龙袍,表情肃然威严缓缓踱步走来。然而下一刻,一个人的出现却让整个大殿差点喧哗了起来。

皇后!

本应居于后宫的皇后竟随着皇上一并上朝。

“拜——!”

内侍首领高声唱道。

满是惊讶的百官来不及一探究竟,齐齐俯下身去。

“再——拜——”

百官齐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慕延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众卿平身。”

众人站直身,这才看到皇后已坐在皇上身旁,帝后二人竟然是平起平坐的姿态。

宣政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后身上。

柳淑淑环视一圈,轻轻吐了一口气,不急不缓道:“诸位大人,好久不见。”

一个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正文完】

第117章 帝后日常01

面对二圣临朝,一些官吏们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他们倒是很想说女子不得干政, 可没有一个人有胆子敢当着面儿说的。而皇帝的态度摆明了就是站在皇后那一边的。

这些人绞尽脑汁, 举出了一系列女子干政祸乱朝纲的的例子出来, 然而…柳淑淑一条都没有。不仅一条没有, 她做出的政绩还有出色的政治手腕可都是明摆着的。

“自古就没有女人上朝的理!”一位保守派官员在私下里抱怨道, “皇后乃中宫, 不在后宫待着跑到前朝来他要做什么?皇上也是被她迷昏头了!”

官员们心里堵得慌,眼见着没法说动皇帝改变心意, 干脆祭出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不少人开始称病不朝。

皇上总不能让人带病工作吧。

打着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一个女子丁税将他们得罪的不轻,这些一直将女人视为私有财产的人, 认为皇后的手实在是伸的太长了。

见到一个月后,朝堂上的一小半官吏开始称病, 柳淑淑笑的如春风般温暖:“都病的不能上朝了吗?那真是病的很重啊…”

接着她就放了一个大招。

既然官员病的不能上朝了,那就提前给他办个病退吧。至于他空出来的位置皇后娘娘很贴心的说,她愿意举荐人来任职。皇后娘娘举贤不避亲, 因为所有的官员任职都会经过考试,若考不过一样要被刷下去。

于是百官就看到了举荐名单里多出了:公孙柔, 郭思盈等贵族世家出身的女子…朝堂里顿时就炸锅了。

之前被打击的冯氏一族见到此景,立刻开始暗中联络起来。冯族长好歹也在工部待了许久,秦桧都有两三狐朋狗友, 更何况是像冯氏这样的大族。此时工部不少人被冯氏鼓动, 直接要宣告罢官。

自古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在世家面前, 他们虽畏惧皇权,但也并没有那么顺从。

“他们这是要逼着皇后娘娘回到后宫去啊。”郭思盈是个暴脾气,听到工部有郎官竟然罢官了,在家里气的跳脚。

郭氏亦然是世家,对冯家的感官只属于中平。但因郭家这一代的年轻人里是以郭羽为首,郭羽在靖阳书院念书,而靖阳书院的数学课是柳淑淑教授的,所以比起冯家,郭氏从感情上更倾向于皇后。

皇后要送郭思盈去礼部,这一点也是与郭氏商议过得。礼部乃六部之首,当今的礼部尚书出身钱氏一族,与郭氏有姻亲关系。郭氏前后一考虑,最终决定支持皇后。至于当事人郭思盈更是一百个愿意,她可是通过当初靖阳书院三次旬考的人,论起本事不必其他人差,以前总是听说公孙柔在靖平如何独当一面的时候,早就跃跃欲试。没想到皇后娘娘刚起了个头,现在就遭到了反对,郭思盈恨不得冲到冯府将冯尚书给撕碎了。

谁料皇后让她在家里好好念书,尤其是将各个朝代的礼法都学扎实了。这活儿放在别人身上还真不好干,自古以来“礼”都是贵族阶层才有资格学的,这种书籍都不会外传。幸亏郭氏乃世家,这也属于他们的家学里的一部分。

至于公孙柔,面对这种反对的声音她已经习惯了,比现在更苦难的日子她都过过,如今更是一派风轻云淡。

柳淑淑安抚好了公孙世家与郭氏,回过头,还要给气头上的萧慕延降降温。

“依我说,这些人要辞官便让他们去!你还打算给他们弄个三清请三辞吗?”萧慕延语气里带着火,“我还就不信了,离了他们这天下就不成了?!一个二个的,真是给脸不要脸!”

柳淑淑揉着他的太阳穴,低声道:“他们想辞官就辞官,岂不是更便宜了他们?”

萧慕延将她拉到身前来,疑惑道:“那你打算…?”

柳淑淑露出一个狡黠的笑:“我需要夫君的支持。”接着,附在萧慕延耳边细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李内侍悄悄抬起头,就看见帝后二人笑的跟两只狐狸一样…过了几日朝会,不少人都漏液便感到大正门前等候宫门开启。只觉得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守在宫门前的侍卫们猛地打起了精神,只见薛景之策马急速而来,侍卫们正犹豫着要不要拦下,那马像是有灵气一样,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时便主动停了下来。

“瞧瞧,那就是皇上赐的黑珍珠。”

“还真够威风的,听说这种贡马极为难得,一共也就贡上了五匹呢…”

等候在宫门处的大小官吏们窃窃私语,语气里也是止不住的艳羡。

“我的骠骑大将军啊,你这一大早的也不怕马蹄子将人伤到了。”柳阔抱臂站在一侧,一脸不悦地盯着薛景之,“你是觉得御史台盯你盯的还不够紧呢?”

薛景之翻身跳下马来,拍了拍手,将马鞭扔给身后的随从,走到柳阔身边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有时候畜生呢比人要更听话些。不像有些人,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薛景之说着,却是朝着六部官吏那边望了去。

王泰抖了抖肚子上的肉,毫不在意,倒是工部的几个郎官往后缩了缩。

听到宫中晨钟敲响,宫门渐渐打开。众人收起了谈笑,纷纷理了理官袍,依次入宫。

柳阔与薛景之二人走在最前列,压低着声音小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