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叫我将那几个不长眼的打折吗,怎么突然又变卦了。”薛景之不悦道。

“娘娘心慈手软,不愿意见血腥。”柳阔也不明白柳淑淑怎么知道他们的计划的。

六部一些官吏煽风点火,起的就是法不责众的心思。他们用辞官来威胁皇帝,也是因为从来就没有皇后临朝的事,因此他们自认这件事是皇上理亏。而当今皇上摆明了姿态是要当一位明君的,当然也就不能随意打罚大臣。

而倘若皇上真的许了他们辞官,他们这叫什么?

不惧天威,直言进谏,青史留名啊。

柳阔身为文臣头子哪里不知道这些套路。但是,如果一位官吏突然残疾了,还在皇上眼前晃悠,那就叫冒犯圣上。这样的人都必须要罢官,除非是有着不世之材,但这种几率很小,数千年来都没几个臣子有这样的面子。

因此柳阔便找到了薛景之。薛景之早就对那些人看不顺眼了,一口变答应下来。结果他人都安排好了,柳阔突然通知不打了!

薛大将军心里很不爽,骑着黑珍珠来大正门时,想着让黑珍珠朝着那几个郎官踩过去,结果就被柳阔叫住了。

“今天是小朝会,他们也要闹呢。”薛景之不耐道,“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不过是让女人当官罢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柳阔冷笑:“世家,自古如此。”

他们反对的并不是皇后,也不是女人的事儿,而是想给新帝一个下马威,要让皇帝明白,世家是动不得的,不仅动不得,还要巴结他们,巴结他们来帮助皇帝治理这个天下。尤其是像冯氏这样的,一个家族的延续比一个朝代都要长,所以皇帝在他们眼中,还真不是特别值钱。

“世家乃是世婚世卿世禄。”寝殿里,柳淑淑一边替萧慕延整理的衣裳边角一边说道,“正因为世代为卿,当了几百年的官儿,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怎么当官治民了,所以他们才有底气向咱们叫板。”

“那你为何又要阻止我叫柳阔去办的那件事呢?”萧慕延道,“淑淑啊,你都不知道。我每天在大殿上看到那些人,心里就烦的厉害。”

柳淑淑站直身,笑了笑:“世家的傲气源自于他们的家学,才华和知识。咱们今天,从根儿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该不会是要比做文章吧…”萧慕延有点担心他的皇后了。他自己在诗词歌赋上的水平已经很一般了,柳淑淑比他更不如,每次写出来的政令都是大白话,还必须要让柳阔去润色才能发下去。

“当然不是。”柳淑淑道,“反正我们说好了,你要支持我的。”

“当然。”

萧慕延握着她的手,一起朝正殿而去。

此时女子丁税的风波已过,冯氏族长将全部丁税补齐,族中子弟又被正法。因那子弟本就事冯氏偏支,若一直压着冯族长,最后到会成了萧慕延不占理了。

罚了冯族长一年俸禄后,便让他回来了,不过却是降三级留用,何时将品级升回来,还要再观察观察。

此刻见到端坐大殿之上的柳淑淑,冯族长默默运了运气,随着众官一道再拜稽首。

“朕听闻这段日子以来,六部里不少人都忙病了,是有这个事吗?”

尚书令孔沛回道:“最近天气有些热,六部各司都盯着秋收一事,的确是比以往要忙一些。圣上体恤百官,又赐下御医药材,臣等铭记圣恩。”

萧慕延朝着六部郎官那边看了看,随手点了点几个人:“朕记得工部里好像有人是称病了,冯尚书你可知道此事?”

冯族长道:“微臣有所耳闻,赵侍郎,吴侍郎还有蒋侍郎已向微臣告了假。”

“他们怎么病的?”萧慕延问道。

冯族长早有准备:“赵、吴、蒋三位最近在督修朱雀大街上的民舍,太阳毒辣,他们每日往外跑,便累病了。”

“朱雀大街?”萧慕延有些不解,“那边的民舍需要工部去修吗?”

柳淑淑适时道:“圣上您忘了,朱雀大街要重新设立市坊,工部正在忙这件事呢。”

冯族长道:“皇后娘娘说的极是。”

萧慕延顿时来了兴致:“是有这么个事儿。朕记起来了,这事还是年前定下的。”又问冯族长,“冯尚书,那现在朱雀大街上的市坊修的如何了?”

冯族长道:“已经在迁了一百户,将他们暂时安置在西北处,那里工部正在重新修民舍。市坊则设立在朱雀大街主街旁…”

萧慕延又问了一些关于朱雀市坊的问题,冯族长倒是都能一一解说。萧慕延道:“冯尚书对部里的事倒是十分上心。”

冯族长很是自得:“微臣身为工部尚书,自然要清楚一部之事。”

这时,就听到一直在旁边当观众的皇后咦了一声,用着温柔的声音好奇问道:“这朱雀市坊修在了朱雀大街的主街旁,那…冯尚书替市坊预留的是几股道供百姓行走呢?”

“街道自然是宽阔的,娘娘尽管放心。”冯尚书道。

“这个宽阔究竟是几股道呢?”柳淑淑追问,“而且,这马车行的道和人走的道儿,可有区别?”

冯尚书:“…”这能有什么区别?!

柳淑淑继续问:“既然是市坊,天南地北的商人也会聚集于此,他们的马车多是用来运货,这些马车与普通马车之间走的道,可有区别?”

冯尚书:“微臣不明白皇后娘娘的意思。”

柳淑淑看了他一眼,随后对萧慕延道:“皇上,看来工部并没有将臣妾刚才说的考虑在内。”

冯尚书急忙道:“朱雀大街主街可容四辆马车并行,如此宽阔,微臣可担保无论是马车还是百姓,主街绝对能容得下。”

“看来冯尚书是没有明白本宫的意思啊。”柳淑淑道,“本宫是担心一旦人多了起来,马车冲撞了行人,亦或者行人冲撞了马匹,可怎么办?”

“这…”冯尚书一时语塞。

柳淑淑:“所以工部在规划市坊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冯尚书手心里微微有些冒汗。

“本宫听闻冯大人祖上曾经也有几位工部出身的?”

“…是。”

“那这算是家学了啊。”

冯尚书不敢接话。

柳淑淑对萧慕延道:“臣妾斗胆请圣上移步朱雀大街,看看这让工部三位郎官都累病了的市坊现在修得如何了。”

萧慕延:“准了。”

皇后娘娘督修的整个皇城…

宣政殿也是皇后娘娘督修的…

靖平,东望的城池修建也有皇后娘娘的手笔在里面…一时间大殿内所有的官吏脑子里顿时冒出了这三个想法,然后所有人都用着一种同情的目光看向冯尚书。

偏偏此刻皇后娘娘又道:“本宫听闻冯氏立足三百年,三百年前冯氏先祖替当时的帝王修筑了一座高台,颇受赏识。所以当皇上将工部交给冯尚书的时候,这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冯尚书:“…”

一直没吭声的管素此刻也跟着吹捧道:“冯氏擅筑,前朝赵王王宫便是冯氏督修完成的。”

“丽川宫啊…”柳淑淑用着惊叹的语气,“本宫见过,着实非常华美,简直就是巧夺天工。听闻是冯尚书父亲督修的?”

“…是。”

冯尚书心里七上八下,着实猜不透皇后到底要做什么。

柳淑淑:“都说虎父无犬子,想必冯尚书不会输给他的父亲。”

管素:“那是自然。”

萧慕延见他家皇后终于把戏瘾过完了,这才道:“去朱雀大街。”

因是突然起意,工部上下都没有得到一丝消息。等越骑军将整个朱雀大街静街后,萧慕延带着柳淑淑,身后跟随者一众臣子到了市坊。

这里的街道修的的确很宽阔,两侧的民舍迁走后,更显得开阔,气派,很符合皇城市坊的身份。

冯尚书见到不少人眼中透出赞许之色,底气顿时足了。都是皇后的问题太奇怪,打得他一个措手不及,但现在都到了主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柳淑淑很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作为一个有着十年从业经验的现代城建业内人士,再好的古代规划,也是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的。

柳淑淑默默叹了口气,她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跟冯尚书好好科普一下道路运输法则以及相关的城市交通规则了。

“臣妾斗胆请皇上下旨,宣五千越骑军到朱雀大街。”

萧慕延很有盖章的自觉性:“准了。”

“臣妾还有一些请求。”柳淑淑还需要各种马车,坐人的,装货的都要一些。萧慕延全部都应了。

这时候柳淑淑对众人解释道:“我们来模拟一下未来朱雀大街市坊上会出现的情况。我想以堂堂朱雀大街的市坊的规模,区区五千人还能可以容得下的吧。”

“这是当然。”冯尚书自信满满,他倒是要看看皇后是不是能玩出一朵花来!

随行的众官都来了兴致,这种“模拟”他们才是第一次听说。

很快,朱雀大街就出现了让这些终生难忘的一幕幕。

“你这横冲直撞的,我要是没注意,就要被你撞死了!”扮演路人的越骑军和一个扮演骑马商人的越骑军顿时吵了起来。

那骑马的人也很委屈:“我要给主家买药,耽搁不起啊。你往路边走啊!”

“路边哪还有位置啊!!都是人啊!还有那些商贩,货都堆在一旁,哪里还有位置走人啊!”

这边还没吵完,另一边一队卸货的,一个不稳,一车的货物全部掉在地上。地上铺设的青石板经不起这重量,顿时就裂开了。

萧慕延看着这乱糟糟的一幕幕,不由将目光投向了冯族长。

“以后开市了,你打算怎么办?这还都是朕的越骑军,若换成了哪些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手下更没个轻重了。”

“这个…”冯尚书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这样。依着他的想法,工部把路修好,房子修好不就完了吗,怎么还有他的事儿呢。

薛景之早就乐了,直接道:“我看工部也别叫工部了,随便找几个泥瓦匠来都成啊,反正你们也只会修路修房子。诶?我刚才听说冯尚书你这是家学啊,你们家…没教这个?”

冯族长硬着头皮对萧慕延道:“这个,微臣回去就让他们单独设一道来走马车。”

“诶?这话怎么这么熟呢?”薛景之眨了眨眼,“这不是大殿上皇后娘娘问你的事儿吗?我说冯大人,你这是现学现卖啊!”

冯尚书差点儿没气背过去。

柳阔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我记得当年娘娘重修靖阳时,画了一幅市坊图,冯大人可看了?”

冯尚书目光飘忽,不敢言语。

皇后绘制的图纸,他看不懂,也看不上。冯氏三百多年历史,工部一向都是他们家的自留地,自诩是这世上最懂鲁班术的世家,皇后画的那些东西,怎么可能看会呢!

萧慕延听到还有图纸,便道:“冯尚书,朱雀大街市坊的图纸你那可有?将你所绘与皇后所绘的都呈上来吧。”

冯氏绘制的图纸虽然精美,但也是古代意识流的哪一种,而柳淑淑则是标准的现代测绘标准,她连比例尺都画上了…能有资格在小朝会的人没有一个是傻的。他们虽然不懂,但在经过柳淑淑的解释后,顿时明白了皇后娘娘图纸的精妙之处。对比冯尚书的“家学”,众人更觉得皇后娘娘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朕真是没想到,既然皇后已绘制的如此详细,为何工部不用?”

薛景之道:“圣上,臣听说冯大人他们家三百多年都是干这个的,怕是看不上娘娘的图纸,所以才没用。”

萧慕延瞪了他一眼:“不得无礼。”

薛景之心道,得了,今儿我的戏份结束了。

冯尚书已经跪在了地上。

柳淑淑站在萧慕延身旁,团扇半遮。帝后二人站在一块儿,一个丰神俊朗,一个国色天香,着实养眼。然而现在,众官中有闲心欣赏这一景的没几个。

世家,家底子能够支撑的住,才能抖起来。

但现在,一个世代公卿的家族,竟然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萧慕延扫了众人一眼:“朕原本以为将朱雀大街交给工部应该是极为放心的,可事实胜于雄辩,这乱糟糟的朱雀大街真要是让人看了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众官齐齐跪下:“圣上息怒。”

“朕以前老想着你们都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的,家学渊源,可今天,朕实在是太失望了!”萧慕延甩袖离去。

三日后,工部上下大小官员重新接受考核,由吏部主持。

柳淑淑没有出面,不过她友情提供了几个题目…一月后,工部郎官或贬或黜了一大批,均是被训斥庸碌无能,不堪大用,尸位素餐,辜负圣恩!冯氏一蹶不起,经过几年的浮沉,彻底泯为众人。

以工部为契机,六部二十四司的各级官吏全部重新进行考评。这次考评,不仅教考诗经文章,更是根据六部自身工作考察官吏的实务能力。

郭思盈以对历代礼法的熟知,惊艳了整个礼部,成为礼部第一位女侍郎。

*

御书房内萧慕延头疼的看着眼前堆的厚厚的书,侧头一看,他的皇后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此刻,在二人面前的管素则是手持一本经书,语重心长道:“皇上,娘娘,微臣知道您二位在实务上颇为用功。但这经书诗词也不能不学啊…”

管素也是替他们两个操碎了心。总不能以后当着百官一直说大白话吧,务实是好事,但这文化底蕴也不能差了,你们两个现在可是皇帝和皇后!

柳淑淑的案桌与萧慕延并在一起,此时的帝后二人就好像同桌一样,柳淑淑可怜兮兮的望着萧慕延…为什么还要练毛笔字!

她是皇后,她毛笔字写的虽然丑了点,但她可以找人代笔的嘛!

萧慕延用眼神示意:“乖,这我真的帮不了你了。”

柳淑淑:QAQ

第118章 帝后日常02

“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咱们皇上还有一颗少女心呢!”

“何以见得?”

“诶?你们都没见过龙袍小姐姐吗?”

浣衣局内静悄悄的, 但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却十分热闹, 宫中各司所的衣裳都要在这里过一道浆。

万物有灵, 蠢衣裳们虽然性格各异,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聊八卦!

平常它们都跟着主人们在宫内各处当差, 与身边的衣裳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要走了。唯有在浣衣局, 这满宫各处的衣裳都会聚在一起, 那八卦聊起来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我见过!”一个细尖声的衣裳兴奋道,“当初我在大殿上呢, 看见龙袍小姐姐就站在皇上旁边呢。龙袍小姐姐那身段可好看了,为什么我们都没有身段呢…”

这话一出, 又有一件蠢衣裳也嚷了起来:“我也见过。龙袍小姐姐还会说话呢,声音可好听了,一点儿都不严肃。”

其他衣裳都十分羡慕它们:“真的有龙袍小姐姐吗?上次我见到皇上的时候, 跟皇上身上的龙袍说了好多话呢,它没理我呀。呜呜呜, 难道是因为龙袍小姐姐不喜欢我吗?”

“你别伤心呀。说不定龙袍小姐姐只是不喜欢你的主人呢…”

“…”一点都没被安慰到好吗!!

“哎,要是我也能见到龙袍小姐姐就好了,我有好多话想要跟她说呢。”

这个愿望得到了不少衣裳的响应。

“我也是!”

“我也是!”

蠢衣裳们对其他衣裳精有好感的做法就是告诉对方更多的八卦。可以说, 八卦就是他们的养分, 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

被蠢衣裳们惦记的龙袍小姐姐,此刻睡得正香。

自从跟着萧慕延一起上朝后, 柳淑淑便对他更加敬佩了。每天五更天就要上朝,差不多四更天就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