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童磊口述:

我叫童磊,出生于一九八五年, 华裔, 祖籍潮汕, 从小伦敦长大, 十五岁被确诊患有中度社交恐惧症。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十五岁到二十岁期间我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我结识了很多朋友。

二十岁,外人眼中的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阳光男孩, 换言之, 我摆脱了社交恐惧症这个标签, 即使我的家人已经不需要为我的健康担心, 但参加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零一零年,二十五岁的我成为伦敦一家公益机构的正式员工。

二零一二年七月中旬的一个周三,我的上司派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找出一件外套。

关于这件外套的几个线索是:外套出现时间为二零一零年年中, 番茄色,外套后背印有DIY图案,根据描述这个图案看起很像炸酱面。

说完一切,我的上司语气不无羡慕:你走运了。

因这趟任务我的银行户口多了十万欧元, 不管最终能不能找到那件外语,那十万欧都将归我,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我所就职的公益机构性质类似于物流中转站,专门负责对热心人士捐献的衣物进行分配处理,再送往世界各地。

那件外套的经手人是我,更有,我还穿过那件外套。

那天,同事的咖啡泼到我的衬衫,脱掉衬衫我随手拿起那件外套,直到下班,我才换回已经晾干的衬衫。

正因为这件外套,我认识了连嘉澍,一个你通过杂志电子媒体身边人的口述常常活跃在你周围,但你从来就不认为某一天能和他一起喝啤酒说心事的人物。

因为这类人不坐经济舱,不挤地铁,不坐公交不在快餐店吃饭。

为了我银行账号多出来的十万欧,七月中旬的第二个周末,我如约出现在希斯罗机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将陪同连嘉澍前往尼日尔和耶路撒冷。

根据输出记录再加上我的若干印象以及排除法,尼日尔和耶路撒冷是那件外套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

坦白说,要不是为了那十万欧,我是绝对不愿意去干这般无聊的事情。

这件事情被归结为无聊是因为,能找到那件外套是一种存在于口头上的机率,好比是一只垫底球队嚷嚷着我们能拿到联赛冠军。

每年,成吨成吨的物质被送往落后国家,那件衬衫只占据这成吨成吨物质中的零点零几公斤的重量。

不说重量就说层层叠叠的物资分配好了,往大卡车一塞,开往救济点,一大堆人等在那里,几分钟后物资被抢一空,那件外套最终有没有到达那些人手中不得而知,也许被忘在仓库里,也许卡车一路颠簸它被落在路上了,各种各样的可能都有。

好吧,即使那件外套最终到某个人手里,也不能保证这个人会珍爱它,下一批物资到了,旧的物资被丢进垃圾桶,迫不及待跑向救济站,看看有没有更合心意的东西。

所以,打从一开始,我就不相信能找到那件外套,但那十万欧让人眼馋。

在这个世界,有些人的气质与生俱来,如连嘉澍。

希斯罗机场,T恤配工装裤外加鸭舌帽黑框眼镜,再普通不过的打扮,但往那里一站,人头攒动的机场,眼睛第一时间就能捕捉到。

我朝连嘉澍走去,伸出手:我叫童磊。

镜片后,连嘉澍眼神淡淡。

我们第一站为尼日尔,从伦敦飞约翰内斯堡再转机科特迪瓦,再从科特迪瓦乘小型飞机前往尼日尔。

兜兜转转三十几个小时,我和连嘉澍终于抵达了尼日尔。

在这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连嘉澍给我的感觉是安静,这和他在为数不多的公共场合的侃侃而谈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并不是说连嘉澍爱出风头,相反,这个领导全球五百强企业年纪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很低调,即使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种各样代表权力影响力的榜单上,但台下特属于他的席位大多数为缺席状态。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公共场合上侃侃而谈很容易给人一种很浮夸的感觉,但连嘉澍的侃侃而谈常常让人忘记了他的年龄。

如果问我,在过去的三十个小时里,连嘉澍除了安静还给我什么样的印象,我会回答:他有点抠门。

与其说是有点抠门,倒不如说是连嘉澍的行为让人跌破眼镜。

二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我们都在在经济舱度过的,连嘉澍有一双大长腿,经济舱对于长腿的人来说都是灾难。

数次,我都差点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买一张头等舱?”但最终,我还是压下好奇心。

连嘉澍一看就是不好相处的人,也只有那几名空姐把他当成好相处的人。

在从希斯罗机场飞约翰内斯堡途中,有几名空姐找连嘉澍合照,下飞机时那几名空姐都在赞美连嘉澍,如果她们观察到连嘉澍在照相时眉宇间的不耐,不知道那些赞美的还话会不会说出口。

我不仅想问连嘉澍“为什么不买一张头等舱?”我更想问连嘉澍“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找出一件外套。”

不管我怎么想,当天穿在我身上的那件外套都没什么过人之处,甚至于,外套布料一看就知道来自于廉价制衣工厂。

这个问题也仅存在于我的想象当中,即使我问了相信那也是白问,连嘉澍肯定不会回答我这个问题。

名人们总是注重隐私。

小型私人飞机降落在尼日尔,我们又坐了几小时的车到达物质中转站。

到达中转站时已是深夜时分,谢天谢地,我终于有了可以提供睡觉的床。

中转站小得可怜,我和连嘉澍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

尼日尔是处于撒哈拉南的一个内陆国家,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是除了贫穷还是贫穷。

但由于地势再加上工业不发达原因,尼日尔有灿亮得不可方物的星空,从我的床位望出去,那帘映在玻璃窗上的星空就是一颗颗闪耀的钻石,这让我有点舍不得合上眼睛,好几次我都忍不住睁开眼睛瞧上几眼星空。

记不清是第几次睁开眼睛,映在窗户上的那帘星空多了一个背影,那背影似曾相识,我看了一眼连嘉澍的床位,空空如也。

次日,物资中转站门一开,门外人头攒动,开门的人睁大眼睛一看,在门外等候的人身上都穿着番茄红的外套。

按照之前的计划,中转站的工作人员以贴告示,发传单,口头通知方式告知曾经在二零一零年十一月期间,拿到颜色为番茄红的外套的在预定时间穿上来到中转站就可以拿到十美元的酬劳。

如果你知道,尼日尔这个国家人均日收还达不到两美元就可以理解眼前的状况了。

为了那十美元,老人孩子男人女人翻箱倒柜找出红色外套,没有红色外套就把浅色外套染成番茄红。

日落时分,穿着番茄红外套的人拿着十美元心满意足离开,这一天来了一千七百五十八为穿番茄红外套的人。

在这一千七百五十八人中没找到我曾经穿过,那件背后印有类似炸酱面的外套。

之所以这么肯定还因为那件外套除了DIY图案外,还有一处被香烟灼穿的小孔,那个小孔就在左边袖口处。

当时,继把咖啡泼在我衬衫后,我的那位马大哈同事还烫伤了我的手,他把我的手腕误以为是烟灰缸,看也没看,死命按了下去。

还在燃烧的烟蒂穿过外套灼伤我的手。

被烟灼伤留下的伤口现在依然在。

在一千七百五十八件番茄红外套没有一件袖口有被烟留下的小孔,庆幸地是我当时没说明这个特征,不然那一千七百五十八件外套一定都有个烟孔。

一个月之前,如果有人告诉我,你会和连嘉澍一起喝啤酒一起谈天说地,我肯定会顺口回答他:和连嘉澍喝完酒谈完天之后,我搭乘美国总统的空军一号去了一趟华盛顿。

旅途的神奇就在于,几个站台过后,寥寥几句,你和素未谋面的人就发展成为勾肩搭背的朋友关系。

本着那个年轻人花了近两万美金还一无所获,说不定还被当地人当成傻瓜的同情心态,夜幕降临我买了啤酒爬上了中转站的露天。

这个地方没什么消遣,天一黑连嘉澍就爬上物资终点站的露台。

坐在露台上,放眼所及,黑色原野上是波澜壮阔的撒哈拉星空。

我把啤酒堆到正坐在中转站露台上的连嘉澍面前。

连嘉澍也不客气。

酒没了一半,我喝得多,连嘉澍喝的少。

“能把当时被烟灼伤留下的伤口给我看一下吗?”连嘉澍忽然提出。

我抬起被烟灼伤的手腕,手腕处的伤口毫无遮挡,呈现在面前。

连嘉澍专注的眼神让我一度怀疑,他具有穿透时光的能力。

穿透时光回到那一刻,我穿着那件番茄色的外套,我的马大哈同事一边浏览手机一边吞云吐雾,手机屏幕上的辣妹让那位老兄猛地咽了一口口水,为了掩饰自己的熊样夹在手指中的烟蒂往着烟灰缸。

烟灰缸刚刚被另外一名同事拿走,倒霉的我手就放在之前放烟灰缸的位置。

“滋——”

空气有着布料纤维燃烧留下的气味,和着被烧焦的肉的气味。

后知后觉。

“啊——”

我大叫一声。

当天我大叫的那一声似乎穿透了时空,让连嘉澍大部分时间里总是显得平淡而游离的眼眸多了淡淡的温情。

不久之后,我知道,从连嘉澍眼眸底下流淌出的温情来自于那件外套,我是穿过那件外套的人,我的存在意义等同于是和那件外套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

这听起来有点玄妙。

但,如果你很想念很想念一个人的话,我想,你应该会懂得,那种纯粹中带着傻气的行为。

至今,我仍然保留着我前女友用过的水杯和牙刷。

看完我手腕留下的伤口,连嘉澍继续看星空。

撒哈拉的星空。

啤酒罐全部都空了。

还是我喝得多,连嘉澍喝得少。

我不是酒量好的人,半醉半醒中,我听连嘉澍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连嘉澍的故事开始了:很久很久以前,在撒哈拉星空下,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看了一个晚上的星星。

然后?

没有然后。

这是我听过最为无聊的故事。

这个无聊的故事唯一留给我的印象是说故事的人语气忧郁。

第二天,终点站来了更多的人,有的甚至是昨天的面孔。

这天也是传单告示中提到的截止日期。

最后一缕日光消失于这片非洲大陆,连嘉澍花掉了四万三千五百美元还是没能找到那件衬衫。

对于这个结果,连嘉澍的表情并没有显露出任何失落的模样。

倒是我,对于没能找出那件外套有了小小的遗憾,如果我再积极点也许就可以找到那件外套了。

关于找出那件外套,似乎不再像一开始那样认定,那只是有钱人一个无聊且幼稚的举止。

连夜,我和连嘉澍离开终点站,坐在露天车厢里,头顶是灿亮的撒哈拉星空。

当那颗流星从天际划过时,我看到连嘉澍侧过脸去,脸往右侧,嘴角处带着淡淡的笑意,那笑意让我生出了一种感觉,就好像他右手边位置坐着一个人,他以目光传达着:看,流星。

小型飞机穿过的尼日边界线时,我想起那个无聊的故事,关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看在撒哈拉看星星的故事。

两次转机,外加两次转车,我们终于抵达耶路撒冷。

要在耶路撒冷找出那件外套远比在尼日尔机率大得多,当时的那批物资去向都集中在两所中学。

在耶路撒冷物资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以及我的几位朋友帮助下,我们知道了那件外套的去处,而且是无比的确定。

那件外套最后被发放到一名叫做阿丹的巴勒斯坦少年手中。

在物资管理站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找到了阿丹的家。

我们在阿丹的家里看到那件让我们穿越三个大洲的番茄色外套。

那件外套以影像形式定额存在于一张照片里,照片里,两个男孩倚靠在矮矮的围墙处,牙齿洁白整齐,笑容灿烂。

番茄色的外套就穿在个头高一点的男孩手上,男孩手搭在个头矮一点的男孩身上。

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外套袖口处的小黑点,那个小黑点就是当天被烟灼伤后留下的痕迹不过…

不过,照片是倒着放的。

按照阿拉伯国家习俗,照片倒着放就意味着照片里有人不在人世了。

照片里的两个男孩名字叫阿丹和阿里,是兄弟两。

已经不在的是哥哥阿丹。

去年年中一个傍晚,阿丹穿着心爱的外套出门。

阿丹离家不久后,耶路撒冷老城区发生了暴.动,以军封锁了暴.动现场,在那场冲突后,阿丹和他的一位同学就再也没有回到家里,回到学校上课。

商标印有西班牙文字的番茄色外套是阿丹所心爱的,阿丹热爱足球,阿丹喜欢梅西,梅西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踢球,但巴塞罗那对于一名巴基斯坦少年来说就像遥不可及的天堂,印有西班牙文字的外套让阿丹觉得距离自己喜欢的偶近了一些些。

说到这里阿丹的妈妈已经泣不成声,到了这里,我知道,要找回那件外套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想必连嘉澍也是知道的。

在阿丹妈妈的阐述中,连嘉澍自始至终都低着头。

把客厅和房间隔成两个空间的拉帘被掀开。

抱着足球,年纪大约在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从拉帘后走出,垂头走向门口,不一会功夫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他就是阿里。”阿丹的爸爸说。

阿丹和阿里从小感情就很好,阿丹走后一直对足球不感兴趣的阿里一有空就拿着球到的足球场去,阿丹的爸爸如是告诉我们。

离开阿丹的家,在阿丹家附近空地处,我们看到独自在空地踢球的阿里。

坑坑洼洼的地面,歪歪斜斜的球门,这就是阿丹爸爸口中的足球场,但阿里似乎没被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他一个人努力带着球往着球门。

当把球射向网窝时,阿里跳了起来,展开的双手在半空中做出击掌动作,就好像空中有一双手在和他做着呼应。

连嘉澍让两名工作人员先离开,他找了一处台阶坐下,面对着足球场。

我站在连嘉澍身后,看着阿里再次带球,看着阿里再次把球射进网窝,这次进球庆祝动作变成了撞肩,高高跃起,肩膀朝着一个方向。

太阳西下,阿里抱着球从我们面前经过,连嘉澍用阿拉伯语叫出了阿里的名字。

因工作关系,阿拉伯语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

在连嘉澍说出“阿丹以前的进球庆祝动作一定漂亮极了”时,阿里停下脚步。

片刻,阿里在连嘉澍旁边位置坐了下来。

小会时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