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清却想通了,“多半是向五公子知道单约小姐,小姐一定不去,所以故意说早了一个时辰,就能同小姐独面了。”

雨清连声道有理,又问采蘩,“小姐要见五公子吗?”

“哪能那么容易遂了他的意思,我虽然应他邀请而来,却是鉴纸。”采蘩是给纸面子,与“玉”无关,“这里山色极美,四处藏着书馆学舍。既来得早,那就趁此机会到处逛逛。望山书院平时可不让人随便进,尤其是女子,你们今日能开眼界了。”

“小姐,那边有楼宇呢,是什么地方?”桃枝近来为何去何从的事烦恼,但出来之后仍不改活泼性子,心情看似还不错。

采蘩顺桃枝所指看过去,一角飞檐挂着八角塔铃,在高势的树影间隐约可见牌匾,上写观星楼。

“看星星的地方。”她这么跟桃枝说,“晚上说不定能见不一样的星空。”脚步一转。就往通向观星楼的岔路走去。

穿过茂密昏暗的树林,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大片明美的菊花。菊花各色各种,或如金丝腾云,或如茸毛小球,或大红泼墨,或洁白伏雪,目不暇接又不及惊叹。

放丫头们看花去。采蘩走到观星楼前。丁家四兄弟紧跟着,寸步不离,虽然她也让他们随意自在些,但他们的意思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特别是出行的时候最可能有意外发生,所以绝对不能松懈。观星楼无锁,她一推,门就开了。一楼全是书,却不像书阁那般摆放整齐,有些一捆捆扎着堆高。岌岌可危的东歪西斜,但有些扔到一地都是。书架上却空空如也。

采蘩伸手摸过去,一层厚厚的灰,“看来这个地方没有好景致,而且压根就没人来。”

丁二说道,“楼里没人来,但外面的菊花却一定有专人打理,敢情赏花的都过门不入的。”

不愧是耳朵不灵眼睛灵。采蘩让他提了个醒,也纳闷起来,“这楼到底做什么用的?荒着不是很可惜吗?”

“姑娘还未上二楼。怎能就下定论这是荒楼?”突然,有声音从二楼传来。

丁家四兄弟立刻戒备,齐喝,“什么人?”

那人啧啧又道,“这望山书院何时成当街买艺的地方了,比谁嗓门大么?老夫记性不好,忘了自己的名姓。别人叫我一声山长,既然是望山书院,我就加了个望字在前。”

二楼楼梯口前,绕出一个人,盖了半张脸的灰白长胡和杂七杂八的八字眉,一身青烟广袖秋袍,左袖长,右袖短半截,显得不修边幅而身壮。

“望山长?”虽然长须很符合采蘩的想象,不过身材这么像大木桶,还有眉毛和穿着,总少了很多很多的儒雅风度。

“正是老夫。”望山长胡子往两边轻分,似在笑,“你莫非就是兰烨请来的童大姑娘?”

采蘩福礼,“是。”

“姑娘可想知道这观星楼的妙处?若是想,就留下你那四个随护,自己上楼来罢。”望山长又绕回去了。

采蘩踏上楼梯。

丁大却拦住她,轻声道,“这个山长一直在楼上,我们兄弟四人却未得知,要么就是高手,要么就是这楼板铺得太密实。小姐最好别一个人上去。”

然后丁大提高声量,“望山长,童大姑娘是大家闺秀,怎能与男子独处?请许我兄弟中一人随行。”他是四兄弟中最有学识的。有一回采蘩翻志怪小说,正让他瞧见,结果一箱子的书都让他借了遍。因此,说话时而有点文气。

“可以。”望山长同意了。

丁大嘱咐丁二丁小到外面守楼,楼下留了丁三。这么安排,却是有讲究的。丁二目力好,丁小擅蹲点使长刀,所以在外有发挥的余地。而丁三使毒且感觉敏锐,适合室内探查。丁大的功夫不见得是四人中最好,但他具有领袖之风,头脑灵活且有胆有谋,心思缜密。

采蘩得了这四兄弟的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再不怕江湖人物。

两人上楼,却见还有一架直梯,窗般大小的梯口映着天色。听见望山长的声音从上面传来,于是再爬上直梯。

采蘩才站稳,顿觉一阵大风呼呼从耳畔吹过,连身子都禁不住摇晃。然而放下挡风的衣袖,她的视线却与青山苍天那么接近,俯瞰可将山里坐落在各处的学馆屋舍尽收眼底。

原来观星楼的屋顶有妙处,留出了一片平台,不但真有美景,还能制造良辰。不大的地方放着几张卧榻竹席,上铺舒适的软垫毛皮,白石矮桌几。中间木板挖空,造了一个生火烧碳的方壁炉,上面架着深底敞口的陶壶,不知道煮什么,肉香令人垂涎。

“上山时看到一只肥山鸡,顺手拎了来。要进秋冬了,正是补暖的好时候,童大姑娘有口福。请坐。”一手拿木勺在陶壶里搅动,一手拍开酒坛泥封,提起就往陶碗倒。金黄的液体哗哗流,满了三碗。“这位卫士,也有你的份。”

丁大不动,“我等做事时不喝酒。”

望山长哈哈笑道,“童大姑娘的卫士相当尽忠职守啊!好!好!好事!”

采蘩没有坐,拿了桌上的两只大碗,在陶壶前蹲身,“比起酒来,我更想尝尝这热气腾腾的山鸡肉。山长,请容我自己动手。”

望山长二话不说,放开勺子,作了个请势,“童大姑娘自便。”说罢,端起酒碗,仰头喝了个底朝天,正要倒第二碗,却见面前多了一碗香喷喷的肉,他的杂眉一跳,“童大姑娘如此懂礼数,和外面谣传的很是不同。”

采蘩这才席地而坐,悠哉夹块鸡肉送进嘴里,立即闭眼品味,“山长烹食真有一手,竟煮得如此佳肴,可否改日向您请教做法?”

“机会总有的。”望山长将另一碗酒推给她,“别光吃肉,喝酒。肉肥美,吃多了却也腻。烈酒醇香,去腻,别有滋味。这就跟人一样。有些人看似一辈子也搭不上边,偏偏搭上了,说不定就是绝配。”

一口辣上喉,采蘩开始咳不停。

望山长取过一根长竹管,这回倒出了明净清水,“这是后山无名之泉,还算甘甜,童大姑娘清个嗓子吧。”

采蘩喝了一大口,再抬头,双颊起红云。

望山长胡须往左抽了抽,似乎又是笑,“看样子,童大姑娘肯定以为兰烨与你并非绝配。”他刚才意有所指,显然对方马上领会了。

“山长,我以为你会坚决反对五公子娶我,所以才请我上来,名为分享美酒佳肴,实为告诫我要有自知之明呢。”如今看来,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童大姑娘真有意思。我不过是兰烨的老师,他从小聪明过人,十三四岁已能同我辨论且赢过我,想着如何让他服我就够让自己头疼。哪有工夫管他娶妻的事,更有什么资格告诫你?”望山长喝一口吃一口,很是自得,“请你上来,皆因有缘。知道这地方的,以为是荒弃的,一般不来。不知道这地方的,大白天见观星楼的匾,也不会来。姑娘来了,还进了楼,那就是缘分。好吧,说了一大通,还有最紧要的一条――我对兰烨要娶的姑娘非常非常好奇。”

“他要娶,我却不嫁。”要她说多少遍?

“所以,我就更想见见你了。一个别人看来配不上美玉公子的女子,竟然对他的求亲全然不动心,到底是因为什么?”望山长的杂乱眉垂下,目光一丝都不露了。

“我一开始以为是因为五公子对我的感情太理智了,一步步评,一丈丈量,判我有无资格为妾为妻,让我觉得自尊有损。但后来,我发现问题不在五公子,而在自己。”采蘩不怕跟向五的恩师直言,“不管五公子待我如何,我对五公子并无男女之情,因此不能嫁。”

望山长有些自言自语,“也是,谁说美玉公子就一定得人见人爱,个个姑娘都对他芳心暗许?童大姑娘这么坦率,我便不好说什么了。你我相遇观星楼也得靠缘分,感情这种事就更看缘分了。无论如何,看姑娘实在与众不同,怪不得兰烨为你用尽心思。不说这个,说件今日早朝的事。北周使节两日后就要回去了,听说那位副使东葛大人对皇上欲言又止的。”

采蘩凝眸,视线随望山长的手而移动。

第234章 东边秋艳西边怒!

“山长为何告诉我这事呢?”采蘩喝鲜汁美味,心中云淡风轻,面上自然也闲定,“传闻五公子与您师生情谊深重,看来不假,他似乎什么话都跟您说。”

望山长三指夹酒碗,又尽一碗,“姑娘不必疑心。我虽是南陈人,却去北周多年,再回康都,仿佛已过百年身,重世为人。因此,姑娘在成为童大小姐之前那些过去,我是不关心的。我看到的,眼前的童大姑娘自信十足,眼中无畏无卑,心怀坦荡磊落,不惧任何阴谋之论落身,令那些居心叵测之徒无隙可钻。既然你自己已经全不在意从前,谁帮你在意都是无用的,伤害不了你分毫。东葛副使也一样。”

那句东葛青云与她没有关系的话,最终采蘩未说出口。在东葛青云面前,她必须死咬不松口,坚决不承认自己的过去,但在这人面前,如此做却是幼稚可笑的。于是,采蘩只做了一件事。

倒酒。给山长。默不作声。

“俗语说,狗急跳墙。东葛副使借游船之机接近你,落水。再想娶你为平妻,遭拒。童大姑娘可知东葛副使绝非宽容之人。明日就要离开康都,他难道会轻易放过了姑娘,任你在这儿当逍遥自在的大小姐吗?”望山长说罢,喝完采蘩为他倒的酒,“童大姑娘为何不辨驳?”

“山长心明眼亮,采蘩多说无益。对东葛青云,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再尽量招架就是。”大风刮,冷而空旷,热肉烈酒。采蘩看着对面心思难猜的山长,真觉得想笑。此时此景,实在太有趣了。怎么想得到呢?

“临阵磨枪可不是好习惯。”望山长见采蘩一脸的俏笑,当即微愣。又作抚胡状。

“既然山长似有教诲,不妨直言,采蘩愚笨,你不说明白我是不会懂的。”向琚的启蒙之师?她双眼眯起,唇角勾翘了又平,却掩不了桃花面的趣意盎然。

望山长灰白杂眉皱拢片刻,突然笑起来,“童大姑娘。我没什么教诲,只有一个提议罢了。你若觉得好,就用;若觉得无谓,就当我白说。”拿过她的空酒碗,倒满,双手奉上。

丁大在旁看得一头雾水,刚才是明朗天色隐晦气氛,现在怎么突然成了模糊景致明艳的两人。小姐的笑颜,山长的笑声,破空一般。出奇地真融洽了。

葱葱十指,接过这杯酒。采蘩捧高,“我满饮此杯,但求山长为我一解。”仰面一气喝了,转碗以示滴酒不剩,好不干脆。

望山长静望着她喝酒的模样,在她抬眼时,与她的目光深视。“今日竹君馆,北周正副使也会到场。童大姑娘最近借风起势,将全城卷啸了。到这时成败尽在你一念之间。”

采蘩双手入袖,紧握收在膝上,“洗耳恭听。”

风很大,天很高,但一锅香喷喷的肉,一坛冰烈烧的酒,胜却美景无数。

赏花这种事,其实最多也就撑足半个时辰,当打探的杏枝回来说客人们开始进书院了,雪清雨清连忙往观星楼门前去请采蘩。还没跨脚,她们却被丁二拦住。

“到时候,小姐自己会出来,不用你们催。”丁二干脆坐在门槛上,无视丫头们的蹙眉。

“…可是客人们来了很多,小姐若晚去,岂不是让人以为无礼?”雨清心道,可不能再来谣言了。

“女人,想太多。”丁二眼都不用拐,即便一只耳,听得还比常人快,“这不是来了?”

雨清觉得自己没法和这些所谓的江湖客相处,但又不够牙尖嘴利,到头来只能哼一声气表示不满,对楼梯上下来的窈窕身影道小姐,却噘嘴斜丁二。

采蘩却兀自低着头,似乎心事重重,但到门前,猛地刹住脚步,回身定看着楼梯,踏向一步,又停。转身。又转身。

“小姐,该走了。”饶是聪明的雪清这回也看不明白。

“雪清雨清,你们先去。”采蘩突然又往楼梯口走,“丁大,你们兄弟在这儿等我片刻,我去去就来。”蹬蹬蹬,身影不见。

“怎么了?小姐落了东西?”桃枝疑惑,“要不要帮忙去找?”

丁大也挡,“既然让你们先去,你们赶紧去就是。”那个山长让小姐眉开眼笑,但他却无论如何也瞧不出有趣的地方,到底他错漏了什么?

四个丫头走后,丁大在等的这片刻,想了又想。

采蘩一口气登上天台。酒在,肉在,人――也在。

“童大姑娘忘了什么?”人这么问道。

“…”看那把胡子乱飞,采蘩脱口而出,“这山鸡做得实在好,我能分一半走吗?”

风,哗啦啦地吹,把云啊树叶啊都从两人周围挪开了,那么天地独二。

“…”仿佛考虑再三,山长呃了一声,“我还要在这儿住两日,就这么一只陶锅。用碗装的话――”

“那就太难看了。干脆,山长把做法写下来。”采蘩走到白石桌几前,铺纸研墨,连笔都给他蘸好了,捉袖递过去,“请。”

人没动,半晌说一句,“童大姑娘,这锅山鸡――”怎么这么要命?说实话吧!“不是我煮的。”

“哦――是书院里的厨房做好,给您拿上来的。我明白了。”采蘩缓缓站起来,走回梯口,“山长,你说在观星楼碰上我是因为缘分?”

山长不明所以,点头道,“总不是我凑着童大姑娘提前准备的。”

“我还以为您知道我的鼻子特别灵,所以等着我呢。”她之所以拐进来,不是因为观星楼有什么景致,纯属肉香。

“哈…哈哈…”当一个人笑声都结巴的时候,那肯定绝对就是心虚,再狡辩都是没用的,“童大姑娘的鼻子这么灵啊?”

“脸遮了,眼挡了,身材变胖了,声音变粗了,但忘了这个。”采蘩转转手掌,“下回,不要弄山鸡美酒这么繁复,往席上一坐,双手拢袖,清谈。”走了。

采蘩下到二楼,越想越好笑,但还没发出笑声,便听到那人在上面笑。他那样的笑声,她第一次听到。竟张扬,如秋日穹空。这让她禁不住想,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尽管如此好奇着,直到重新踏上蜿蜒的山路,她都没有往回看一眼。

不是情薄,却是情怯吗?她分不清弄不明,但发现原来真正的感情事,没那么轻易得出结论,更不是彼此动不动心就能解答的,也许水到渠成是最好的形容。所以,她一点也不急,仍一如既往,全心全意地信赖他。

竹君馆是书画馆,存放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书法和画作,每年都会举办一到两次的鉴赏会,广邀城中喜好书画的同道中人。这回鉴赏的是前朝历代古字画,不少珍藏品,因此向家派了数十名卫士护住,并有专人查看邀请帖,以防贼人混入其中。

采蘩到的时候,被拦在门外的四个丫头连忙靠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她,只有持贴人可以入馆,随行的仆人丫头,包括随护卫士和剑客,一概不能进。

雨清虽然不喜欢四丁,到底以采蘩的安全为第一,便道,“小姐,丁大他们要是不能跟着,您最好也别进去了。”

“我也想打道回府,不过――”事到如今,不去还不行。

“别啊,妹妹。”一声娇笑,发自正走上前来的魏吴姬,亲热挽住采蘩的胳膊就门口走,“你我近来见回面可不容易,而且听说今日有些了不起的名家之作,一定要见识一下才行。”

采蘩对身后的四婢四丁点点头,示意无妨,这才对魏吴姬说道,“姐姐,多日不见,越发光彩照人了。”

魏吴姬抿嘴直乐,“说我漂亮的话,我最爱听。”凑到采蘩耳边,“妹妹打退堂鼓,莫非是怕五公子趁机纠缠?”

采蘩骇笑,“姐姐吓我。五公子是什么人,怎会起那种歪门心思?近来不是有很多关于我的谣传嘛,丫头们担心有人借题发挥羞辱我罢了。”

“谁敢欺负妹妹,就是欺负我吴姬。”魏吴姬眯眼,“今日咱姐妹二人绑一块儿,五公子也好,谁也好,都不准靠近,如何?”

采蘩掏出一方帕子,作势比着手腕,“姐姐别动,我叫丫头来绑。”

魏吴姬哎哟一声,“你还真绑啊?”

两人嘻笑成团,让守门的人眼花缭乱的,看过采蘩的那张帖子就放她们进去了。

“我要是偷儿,这些人就倒霉了。”魏吴姬是采蘩叫来的,没帖子,必须混,“妹妹,事先也没说好,想不到咱俩这么默契。”

“是我拉姐姐作陪,若叫人把姐姐拒之门外,我今后在姐姐面前就不能抬头了。”不能不默契,“姐姐可得记着刚才的话,今日咱们绑在一块儿,谁都不能靠近。”

“谁都不能靠近?连我这个邀请你们的人也算在内?”向琚出现,面带亲和的笑容。

“五公子哪里邀请我了?明知我喜欢古时书法。”魏吴姬紧靠着采蘩,实践前言。

“哦?魏夫人既然说我没邀你,那么就得让人请你出去了。”向琚笑容不变。

采蘩和魏吴姬以为他说笑时,他却一抬手,来了两个带刀卫士。

美玉公子,怒不可遏!

第235章 男婚女嫁也有战火

这是进入竹君馆中的园廊,恰恰没有别的客出入,否则美玉之怒将比采蘩那些“事迹”更值得多嘴。

魏吴姬与向琚相识多年,都不曾见过他这般。那张温和谦礼的笑面居然能看出明显的假来,映于他眼中的日光似簇簇火焰,眸瞳却又幽暗漆黑,仿佛电闪雷鸣骤然变天。这样的向琚,让她不寒而栗,哪里还有半点说笑的心思,立即收拢了唇抿成苛色。然而,就在这时,一只暖手拍了拍她。

暖手的主人是采蘩,噙着淡淡的笑意,却并非强撑欢颜。同样映着明光,她的眸灿烂亮艳,碧空万里一样清澈。

魏吴姬突然心安,因为这样女子的一只暖手。

“五公子何故动怒?”既然对方已经那么明显火大了,采蘩觉得没必要视而不见,“即便采蘩的不是,想要一张贴进得两人来,但吴姬姐姐也是五公子的好友了,并非不知根底的生人。我以为那些守在外面的卫士是为了保护珍贵字画而查贴仔细,却不是为了阻挠真正会欣赏的行家。望山书院门上无匾,两旁无联,难道表达的不是天下大公知识无涯?若如此严防,何不将鉴赏会放在某家大宅深院,只邀至交好友便罢。”

魏吴姬原本因向琚的怒气而惊冷的神情,让采蘩一番坦荡又犀利之言,缓和了下来,泛起百香坊大东家的招牌笑容,看好戏。

向琚之怒,其实是积蓄了很久的,采蘩屡屡拒绝他的挫败感。他向来在情事上平顺,未追求过女子,因为无论温柔还是清高的美人,只要他点头,无一不欢欣投入他的怀抱来,连起身都不用。而随着采蘩的出现,她那越来越明亮耀眼的智慧和才能令他想收在身边一辈子。他为了她。撇开身份高低,撇开家族压力,撇开自己的骄傲,但得到的回答始终是不,叫他情何以堪?这日,他等了她整整一个时辰。而迄今为止,他又如此迫切地等过哪位姑娘?他的耐心已经是张到最大的弓弦,再看到她和魏吴姬说说笑笑。终于绷断。

他相信她足够聪明,会发现他提早了鉴赏会的时辰,是想同她先说会儿话。尽管姬老太爷和老夫人还没有答复他的提亲,而城里遍天飞他已经被拒的传言,甚至还有姬三和东葛青云横插在中间,他对于这桩婚的把握是十足的。这并不源自于采蘩对他态度上的转变,而是姬氏童氏两家长辈考量的结果将会由他双手推动决定。他有的是法子,自不自愿,采蘩都得嫁给他。但他终究对她心软,希望她至少能懂他确实真心。今后也不会委屈了她。只是他这般煞费苦心,到今日这白等的一个时辰。竟察觉自己成了笑话。更可恼的是,她居然还能说出一番言词灼灼的话,他无法反驳。

“兰烨,怎么不请两位客人进来?”沉嗓,微哑,语调饱含儒雅气度。

采蘩看往向琚身后,那里站着一位中年男子。梳一丝不苟的发髻,穿一件灰白袍,袍上线绣银菊。素淡却方贵。他算是美髯公,乌须沉稳,令好看的五官更俊逸。有时候,对有些人,岁月未必消磨老去,反而会有年轻人无法比拟的魅力。这位就是。

向琚没动,倒是魏吴姬福身,“望山长,吴姬有礼。”

采蘩双目一睁,嘴角禁不住就往两边勾。这位才是真身!只不过,刚才那位冒充的,到底从哪儿得到的主意,装成了一糟七糟八的怪老头儿啊?明明一身好学问的气度,从头到脚都符合山长的称号,还相貌出色。

向琚冷冷盯着她,那忍俊不止的明艳容颜好不刺目,显然他的怒,她不在意。但恩师在后,他压下心中波澜,侧身躬礼。

“先生,我和魏夫人说笑呢。”语气几乎恢复如常,只留一撮极细微的寒尾。

魏吴姬是场面上的人,接过话,“吴姬没帖子,跟着童妹妹来的,五公子说笑要赶我出去。不过这么一闹,劳山长亲自来迎,吴姬倒十分有面子。除非,山长您不让我进去。”

真正的望山长笑起来也潇洒,“魏夫人哪里话。平时请不到夫人,又听兰烨说夫人这两日身体不适,因此这回才漏过去了,皆为望山的不是。夫人精于书法,童大姑娘精于造纸,有你二人在此,若有赝品,今日绝对逃不过。”自然而然,话题中带到了采蘩,他便望向本人,“久闻童大姑娘之事,只是望山这半年来忙于着书,近日方从山中回来。如今见了,又闻姑娘之前一番言辞,连兰烨都无法辩驳,果真是个了不得的女子。男子见到喜欢的人,一般都嘴钝,姑娘可别以为他真笨。”

采蘩但笑不语,伶牙俐齿也要看对谁。她心里却道,果然是真山长,完全站在自己学生那边。那位假山长一上来便请她喝酒吃肉,她就觉得怪异,还以为遇到一个胸襟宽广的奇人高士。

她这边不说话光笑,望山长那边也接不下去,右手往里请,“魏夫人,童大姑娘,客人到得差不多了,随我来吧。”

采蘩仍挽着魏吴姬的臂弯,跟望山长往里走,片刻后才听到脚步声。这次,她回了头,遇向琚眸中火却淡然处之,还颔首示礼。

“采蘩,我说过,我会有别的法子。”他的声音轻传,不避讳魏吴姬,“你执意拒绝,我执意要娶,此刻起,别怪我不怜惜你。”

采蘩侧过半面,轻吐一句,十分傲然,“五公子不必客气,采蘩并非娇生惯养,一向自己保护自己,无需他人可怜。”

“这点兰烨相信。我想娶的女子,自然不凡。不过,我虽不留情,仍给你留着机会。只要你开口求我,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帮你化险为夷。可你也得有准备,我不是白白帮忙的,代价要由我说了算。你脾气太烈,不让你付出惨一些,你今后的日子不能好过。你不好过,我既便心疼,到时候说不定也无可奈何。”向琚吐字无情。

“采蘩记住了。”求他?代价?日子不好过?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久他可能就会知道,今日他等了一个时辰,实在算不得什么。因为他这会儿说得这些,他一辈子都未必等得到。她转过头,感觉到魏吴姬的目光,便看过去。

听了五公子那些话,魏吴姬只觉自己身处冰层,差点就劝采蘩想开些,谁知她竟冲自己眨眼,好似压根不把五公子的话放在心上。真不知道,该为她的无惧自信喝彩,还是该为她将来的日子担心。向家五郎若下定决心,绝对是很可怕的对手。采蘩要是轻率小瞧了他,他刚才说的就不会是空话。

魏吴姬十分两难。一边是自己最重要的靠山,一边是自己真想要交的姐妹。她以前觉着两者可以兼得,现在却看这两人一个要近一个要远,不但不能成为朋友,反而越来越可能成为互相较劲的对手了。

当进入正馆,魏吴姬听到向琚冷冷的声音,告诉采蘩席位在北周使节的对面时,顷刻,仿佛看到这两人之间的战火烧了起来。东葛青云那日酒后的醉话,她记得很清楚。哪怕是一些靠边的传言都已经掀起大浪,要不是姬家三小姐的事突然插进来,采蘩恐怕早就好名变恶名了。这人也向姬府求了亲,而且明天就要回北周,如此节骨眼,和采蘩再会面,岂不是不能善了?偏偏五公子还让两人面对面而坐――

魏吴姬突然心中一凛,难道一切都是五公子安排?会吗?采蘩的身份如果真如东葛青云所说,她在南陈还能立足吗?而五公子想娶她为妻不就更是难于登天?但魏吴姬也是极聪明的,联想向琚和采蘩之间的对话,又一道寒气打上心头。采蘩不肯嫁,五公子就借东葛青云揭穿采蘩的身份。童大姑娘可以对他向琚说不,但一个逃奴呢?采蘩要摆脱重回北周为奴的厄运,就只能求他。而她既是奴,为妻绝不可能,代价由此而来。向琚要将她打回最底层,再以施恩者的身份拯救,成了夫妻也是他尊她卑。好狠啊!

魏吴姬都禁不住想求向琚帮她们换个座位,但见采蘩从容地走了过去。哎呀呀!这可真是互不相让了。

她的脚步快过她的意识,已经跟上采蘩,却小声抱怨,“因为你的倔脾气,连我都被拖下水了。男婚女嫁,不就是一闭眼一咬牙的事?当初我嫁人,拜堂前可是没见过面的,还不是过得和和美美。再说,你周围还有比这位更好的男子吗?现在给你正妻,你不要,将来说不定连个妾都不给了,当暖床丫头啊?”真心为这妹子好。

“姐姐,正因为我见过了,所以才不能嫁。”嫁了,就会重走上一世的路。虽有一身荣华,却依附于男人而活,还要和其他妻妾争风吃醋,为了维持长宠不衰,费尽心机到最后一口气。前世流放前没想过得到富贵和姓氏之后的生活,采石场三年开始沉淀,爹死后全明白了。就算顺利嫁得东葛青云,她终会后悔。爹说,读书能富足,一技走天下。这才是她今生的朝向。

向琚娶她和东葛娶她,有一点相同:她是附属物。但她要嫁的,必须是一个能让她平起平坐的男人。

要是没有?

且罢!

第236章 豁出去的东葛大人

今日鉴赏会,只要稍微听过都城里闲言碎语的人就能感觉到,微妙。

一个姑娘,连着被三个男子求娶,为了避嫌,应该闭门不出才对。但造出左伯纸而鼎鼎大名的童大姑娘,此时和其中两个求亲的男子同堂而坐却神情自若。要是请她评纸,如传闻中一样精到犀利,能力丝毫不受其扰。所以,多数人还来不及在心里嘲她没有大家闺秀的贤淑,就折服于她鉴纸的本事之下。毕竟来的这些人不是能书就是能画的学士才子,自当风流不羁。

“童大姑娘,我这儿有一幅画,可否请你看一看?”眼见采蘩大方闲定,似乎随意点评却让众人的目光越来越欣赏时,东葛青云终于出声了。他虽奇怪她造纸的本事究竟从何而来,但时间紧迫,已不容他多想。

魏吴姬暗道,终于来了。

采蘩淡笑看着东葛青云,微微颔首,却没说一个字。

她不屑跟他多说,但众人眼里,这反应恰到好处。毕竟这位怕死鳝的东葛大人向她求了亲,有礼有节之时应该保持距离。众人盯着两人,没留意到主座上的向家五郎一反常态的漠然,兀自垂眸玩转着手中的玉杯,仿佛根本不闻耳外的声音。

东葛青云将画轴交给馆中的小厮们,由他们展开挂上画屏。

魏吴姬一看,和所有的人一样,惊住之余暗道不好。

画分上下两幅。上幅一个婢子打扮的美艳姑娘跪坐着挽袖烹茶,同时冲对面的男子娇笑,媚相酥骨。下幅也是一妖娆美人,虽然衣着服饰华丽得多,却显然与那位美婢是同一人,这回美人侧卧于花间半榻上,云纱滑落粉藕臂,双手抱一大支桃花,嗅着香。双眼却笑望前方,含春波荡漾,勾魂的迷人魅嫣。而且这两幅画法精细,并非时下流行的神韵勾勒,注重到每个局部,尤其是画中的美人面。眼若桃花粉雪腮,樱桃红唇乌丝发。那么出挑的妖丽,却又活脱脱正是采蘩的容颜。

众人的目光在画和采蘩之间游移。有诧异之极的,也有表情困惑的。

“童大姑娘这般识纸,可知此画成于何时?”东葛青云眉宇微拢,眼中阴郁。好声好气跟她说,她不理会,求亲也不答,就别怪他不讲情面。即便当众拆穿她且如此带回北周,她可能必死无疑,他也不想放她逍遥。她是一个贱婢卑奴,凭什么对他颐指气使?

采蘩看着画。面无表情。

“什么好画,竟让大家都哑口无言?”门口进来两人。头一个竟是四皇子,也是当今太子了。

众人纷纷行跪,“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免礼,本宫今日以同好之人来凑个热闹,众位不必拘束,都坐吧。”四皇子说道。

采蘩起身抬头,看到另一个人是西骋的师父张翼。心道,这下轮不到她鉴纸了,不然岂非班门弄斧?

让人都坐。四皇子却不急着坐,走到画前近看了半晌,也望向采蘩,“童姑娘,这画像之中的人与你像足八九分,莫非是你同胞姐妹?”

他这么一问,东葛青云便笑了,盯着采蘩,好似在说,“看你如何否认?”

“回太子,采蘩并无姐妹。我也正纳闷,东葛大人这画里的姑娘是谁,竟与我如此相像,还以为东葛大人向我求亲不成,借画羞辱于我呢。”采蘩居然激烈站起,双手捧茶杯,“太子殿下来得正好,请准我这杯茶泼画。众目睽睽之下,东葛大人将这么两幅引人遐思的图挂出来,就算画中人不是我,却如同坏我名节,我实在不能忍下这口气!请太子为我做主!”

四皇子皱了眉,“常听闻有替身一说,哪怕无血脉干系,也有十分相似的人。这画中女子虽与童姑娘很像,但举止轻佻,姿态撩人,实在不正经。如今挂于众人面前,难免往你身上联想,对童氏长女,又是姬氏贵客的你来说,怎能容忍?你既然让我做主,那我就管管这事吧,你那杯茶暂时拿稳了。”

四皇子转头问东葛青云,“东葛大人挂出此画,难道真如童姑娘所说,是因为求亲不成借此羞辱吗?”

东葛青云想不到采蘩敢于直抒陈情,干脆也抛开最后一丝迷恋,说道,“太子殿下,这画中女子本是青云之妻的婢女,因私吞主人家的财物被判流放,谁知在流放途中,连同官差都一齐不见了。她与童大姑娘不但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名字都叫采蘩。试问哪有这么巧,同是我北周人,同名,同貌,却不是同一个人?难道不是有人换了身份想要欺瞒世人,明明是犯了国法的奴隶,却在这里招摇撞骗?”

众人哗然一片,议论纷纷。

四皇子听后也颇为吃惊,“同名同貌吗?”再看采蘩,“童姑娘,对东葛大人的指控可有什么话要说?”

采蘩毫无惊慌不安,回答,“太子殿下,我乃北周泸州人氏,从未见过东葛大人。他说我撒谎,难道我义弟也撒谎?”

东葛青云冷笑,“小孩子的话不能作数,而且也难免有串通之嫌。”

采蘩等着他这句呢,“若说我义弟与我串通,又何缘由?倒是东葛大人,我不答应嫁你,你就怀恨在心,编出这样的故事来害我。真是好笑,我说得就是假话,你说得就是真话。我义父文曲侯所教养的独子姬氏十郎却比不得你有信义?姬氏之诚贵,由得你信口开河?”

东葛让她噎了噎,顶回去,“我只说他岁数太小。”

采蘩哼道,“义弟今年十三,有些人家都给娶上媳妇了,还小?我若是逃奴,如何说服他串通?就算要挟他,他回到姬府也有的是机会告诉家里人。”有些事是命运,不过像东葛这样功利的人不会明白。“而且,什么叫连同官差也一齐不见了?东葛大人说话到底有没有像样的凭证?”

采蘩这些反驳让人们觉得有道理。他们先是因为东葛的话震惊,第一反应就是怀疑采蘩的身份。但再一想,东葛恼羞成怒,编出诋毁她的话来,这种可能性似乎更大。正如采蘩说的,姬十郎不至于串通或被要挟,而东葛口说无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