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羽说:“还有三个月就过年了,很快就能见到,你难过什么?走了走了。”

说实话,女儿扔给母亲,姜羽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以后晚上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喂奶了,周末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没了束缚,她又是一枚神采飞扬的元气少女。

姜妈妈见宋一鸣这样,很是感动,打包票说:“你们放心去吧,我保证给你们把音音带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宋一鸣在姜羽的死拉活拽下才出门。没走几步,他又跑回去抱音音,拉着她的小手说:“爸爸走了,宝宝乖乖的,要听外婆的话。”

姜羽有点受不了。

音音张开手要姜羽抱。姜羽抱过她,塞进姜妈妈怀里,“妈,你别出来了,进去吧。”干脆利落把门合上,冲宋一鸣扬了扬下巴,“走吧。”

弄的跟生离死别似的,交通这么发达,想见随时能见,不过是张火车票的事。

回去后宋一鸣每天晚上八点都要跟女儿视频,雷打不动。他跟教学似的教音音说话,拿着个苹果,能教半个钟头,或是指着自己,不厌其烦说:“爸爸,爸爸。”偶尔姜羽也会凑过去,教她喊“妈妈”。

十二月的一天,宋一鸣正跟女儿视频,音音口齿清晰地说了句:“爸爸。”宋一鸣激动地直叫:“阿羽,阿羽,宝宝喊我爸爸了。”姜羽不信,“她都没学会妈妈,怎么会叫爸爸?是吐口水破音了吧?叭的一声。”不是应该先叫妈妈吗?

宋一鸣急了,“真的,不信你问妈。”

姜妈妈在电脑那头表示刚才音音真的叫了爸爸。

姜羽很嫉妒,赶紧教女儿喊“妈妈”。

宋一鸣得意非凡,整个人都快飘起来,结束视频后上12306浏览火车票。

姜羽问他要去哪儿。

“周末我们去看宝宝好不好?”

“周末就两天,坐火车就要一天,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来?

“周五晚上去,周六晚上回来。”周日晚上回来的话,周一上班来不及。

姜羽不愿,“这也太赶了,坐火车又累又辛苦,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过年又没多久,何必跑这一趟。”

宋一鸣一定要去,“过年还有五十天,好久,我想宝宝了。”

姜羽见他态度坚决,只好说:“那你自己去吧,我就不去了。”她连续加了三天的班,周末只想在家好好休息。

姜羽以为她不去,宋一鸣会放弃打算,没想到他真的一个人跑回家看女儿去了。

后来姜妈妈屡次用这件事攻击她,说她不如宋一鸣疼女儿。

姜羽觉得宋一鸣完全是女儿控,有了女儿忘了老婆。

第四十二章 百年恩爱双心结

姜羽和宋一鸣年底先回的姜家,住了一天,不得不带着音音一起回宋家过年。音音怕生,一直闹着要姜妈妈。宋一鸣心疼她,走哪儿都抱着。

正月初二是音音周岁,姜羽心想满月酒没办,周岁总要办吧。一个亲戚带着孙子来串门,郭美云冲宋一鸣卧室努了努嘴,小声说:“闹着要办周岁呢。”

宋一鸣出来,让他妈先抱着音音,去厨房烧水冲奶。

郭美云又抱怨了:“喂奶把尿带孩子都是一鸣,横针不拈竖线不动,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是娶媳妇,娶了个大小姐回来伺候。”

姜羽若是听到婆婆在背后这样编排自己,估计要气死。回来第一天她就抢着收拾碗筷,寒冬腊月水冰入骨,她开了热水器洗碗,郭美云见了心里很不高兴,不过没说什么。第二顿她依然如故,郭美云拉下脸训她,骂她浪费不会过日子。姜羽便说:“这么冷的天,您手都生冻疮了,以后也要用热水洗碗才是。”郭美云大怒,“我没你那么娇贵,洗个碗还要用热水。你还在坐月子啊,冷水都不能碰一下?”

姜羽气得再也不洗碗了,这就是郭美云骂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由来。

那亲戚说:“我家那个也是,什么都不会,就只一点好,给我生了个大胖孙子。”一脸得意,仿佛有了孙子就有了全世界。

郭美云羡慕地看着她腿上的小男孩,抱在怀里拿桔子逗他玩。

那亲戚便抱着音音,晃着她,口气很不屑地说:“一个丫头片子,办什么周岁,长大了还不是别人家的,疼也白疼,有的吃有的穿就不错了,还想怎样?又不像我家豆豆,是个带把的,有办周岁的那个钱,还不如留着生儿子呢。”

音音被她晃的不舒服,哇的一声哭起来。

宋一鸣将她那番话一字不落听了个清清楚楚,一冲完奶,立即跑出来抱起音音,打开大门,赶她走。

那亲戚都懵了。

郭美云很惊讶,“一鸣,你干什么?”

宋一鸣看了那小男孩一眼,嘴上毫不留情:“长的跟猪一样,又黑又丑,又蠢又笨。”给我家宝宝提鞋都不配。

那亲戚脸上一时红一时白,尖叫:“我哪说错了,你不过生了个女儿,我家豆豆可是儿子,儿子,儿子!”

宋一鸣推搡着她,“走走走。”用姜羽的话堵她:“我家女儿比你家儿子宝贝多了。”

她又气又恼,冲郭美云叫嚷:“郭美云,你生的好儿子!我走,以后休想我再登你们家的门。”抱起吓得哇哇大哭的孙子,怒气冲冲出门了。

郭美云要去追,宋一鸣砰的一声把门关了,瞪着眼看她,脸上神情冷冰冰的。郭美云还是头一回见儿子这么大发雷霆,吓得不轻,抓住门把的手慢慢缩了回来。

姜羽听见动静从床上爬起来,问:“怎么了?”

宋一鸣哄着仍在小声啜泣的女儿,“宝宝不哭,宝宝不哭,是不是饿了?”

姜羽忙到厨房拿了奶瓶出来,抱过音音喂她。宋一鸣怕女儿哭岔了气,坐在一边轻轻拍她的背。

郭美云见宋一鸣那疼女儿的样儿,反常的一句话都没说。

晚上郭美云主动提起给音音办周岁的事,“初二那天大家都要去拜年,办了也没几个人来,初五或初六可以。”

姜羽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说:“初五我家不兴走动。”

“那就初六。”郭美云拍板,问宋一鸣:“你想订在哪里请酒?”

宋一鸣看姜羽。姜羽忙说:“先问问哪家经济实惠。”

郭美云“嗯”了一声,没说什么。

到了初六那天,姜爸爸姜妈妈还有姜寒都来了,送了一对金手镯,几套衣服鞋子还有一个大红包。抓周的东西摊了一大桌,姜妈妈见除了书本、毛笔、算盘,糖果、玩具这些,竟然还有古钱币、印章、笏板等古物,问姜羽:“谁准备的?倒挺齐全。”姜羽抱着音音说:“她奶奶。”

姜妈妈挑了挑眉,“这次不嫌弃是女儿了?怎么这么尽心。”

姜羽小声说:“过年包了两千的压岁钱。”扯了扯音音身上的新衣服,“前儿特意跑到百货大楼买的。”

姜妈妈越发吃惊,“转了性了?”

姜羽嗤笑,“哪能呢,宋一鸣发火来着,亲戚都往外赶。”把那天的事情跟姜妈妈说了,说:“宋一鸣这一发威,老太太可算吓着了,心里不管怎么想,明面上做的倒是挺像样。”

姜妈妈摇头,“你这婆婆,说她什么好,又封建又各色。”

年后回去上班,宋一鸣又是依依不舍,有些伤心地说:“下回见到宝宝都会走路了,会不会把爸爸忘了?”现在音音已经能扶着茶几挪几步了,时不时还会蹦出一句爸爸,每一点变化都让宋一鸣又是欢喜又是激动,恨不得时时刻刻陪着她。

宋一鸣以前只有过年才会回家,如今一有假就回姜家看音音。姜妈妈背地里跟姜羽算账:“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平均一个月一次,来回火车票就要七八百,还要买衣服买玩具。上回带音音逛街,音音抱着一个发光的机器人不放,一千多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买了,哪有这么宠孩子的,你们不要过日子了?”

姜羽知道宋一鸣的担心,“他怕音音忘了他。”

姜妈妈说:“小孩子忘性大,忘了多处几天不就又记得了?”

姜羽只有清明和端午回去了,也有点想女儿,说:“看天气预报,家里天天四十度高温,热的跟蒸笼一样,要不你带音音来我们这儿住一段时间吧?一来省的宋一鸣老往家跑,二来避暑。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这边老下雨,平均气温三十二、三度,又湿润又凉爽。”

七月中旬姜妈妈果然带着音音来了,宋一鸣乐的天天围着女儿转。音音一岁半了,走路横冲直撞,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她并不好动,也不喜欢叽叽喳喳个不停,然而一个不注意,就发现她抓起杯子摔地上了,或者把正放音乐的手机扔进水壶里。

姜羽骂她“蔫坏蔫坏”的,每次打她,宋一鸣就出来拦,“宝宝是女孩子,不能打。”姜羽拎着完全报废的手机,气道:“你看她干的好事!”

音音抱着宋一鸣的腿,噙着眼泪可怜兮兮看着姜羽。

宋一鸣心都萌化了,为女儿辩护:“宝宝只是好奇,不是有意的。”

姜羽也知道女儿对会发出各种声音的手机十分好奇,点着她额头,冷着脸说:“摔坏了一台,不到半个月又浸湿一台,你跟手机杠上了是不是?”

音音瘪着嘴喊妈妈,眼泪汪汪的,想哭又不敢哭。看的姜妈妈心疼不已,抱起她说:“好了好了,坏了就坏了,再买一个,哪个小孩子不弄坏几件东西。”

姜羽不敢说太后,只好冲宋一鸣发火:“你女儿弄坏的,赶紧给我买个新的去。”到卧室找出吹风机,希望能把手机吹干。

宋一鸣立即上网给她买了个新款IPHONE。

姜妈妈见状亲了亲音音说:“你妈这下不但不会生你气,还要多谢你。”

第二年夏天姜妈妈又带音音来了,这次不是为了避暑,而是房子要装修。新房五月份就拿到了,地方实在偏远,地铁还没开通,姜羽决定买车。最后比来比去,买了辆二十几万的德系车,因为要留钱装修,只付了十万首付,其余都是贷款。

姜羽对装修可谓一窍不通。姜妈妈说全部承包给别人虽然省心,可是又贵又不好,偷工减料不说,还不合心意。通过亲戚关系找了个装修队,都是老家人,让姜羽自己跑建材市场买材料。从此姜羽就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天天跟各种地砖电线水管插线板泡在一起。

姜妈妈坐镇指挥,“浴缸?不要,浴室这么小要什么浴缸,华而不实,用玻璃墙围起来,和厕所分开就可以。插座多装几个,装高一些,不要让小孩子碰到。洗脸池和洗碗池都要装热水管,这里要内嵌架子,方便放东西…”

去建材市场,姜羽就更佩服太后了,“洗碗盆大的单盆比双盆好,洗锅方便;马桶这种好,下水快,不会堵塞;橱柜能装几个就几个,以后你会发现东西永远放不下…”

如此昏天黑地三个月,姜羽都累瘦了一圈,总算把房子装修好了,剩下就是添置家具家电这些东西了。

姜羽累成狗,宋一鸣在哪儿?在家带孩子呢。

姜羽和姜妈妈两人第一次从新房装修回来,都晚上八点了。姜妈妈看见桌上的两菜一汤,不像叫的外卖,惊讶极了,“一鸣做的?”

菜都凉了,姜羽拿去热,“我让他做的。他炒菜跟做实验一样,油盐都是定量的,永远一个味道。”

吃饭时,姜妈妈见宋一鸣在卧室里哄音音睡觉,感慨说:“嫁给你爸三十年,从来没吃过你爸做的一顿饭,如今倒是吃到了女婿做的饭。”

姜羽笑:“时代不一样了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是新时代好男人,虽然这菜味道不怎么样。”

姜妈妈没好气说:“知足吧你,一鸣一个大男人既能挣钱,又愿带孩子,还会做饭,你还挑三拣四,也好意思?”

“他做顿饭怎么了?我跑了一天都快累死了。”

“你别仗着一鸣对你好,连分寸都忘了。”

姜羽撇嘴说:“知道了,他是你亲生的,我是你捡来的,当初是谁不让我嫁他的?”

姜妈妈用筷子敲了她一下。

千里姻缘一线牵,百年恩爱双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