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上一章:第 22 章
  •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下一章:第 24 章

那人闻言回过头来,笑出整齐洁白的牙齿,那一瞬间,简葵仿佛看到了百叶窗里的光影形成了海。

他说:“你好,小葵,我是路修远,以后请多多关照。”

这是11岁的简葵第一次听到有人对她说“请多多关照”,也是第一次,一个成年人在她面前没有以长辈或兄长的身份自居,那种感觉,很奇怪。

路修远,路漫漫修远兮。这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

其实那一天,是有忽略了什么的,比如简葵看着眼前这个人,只觉得那样不真实,而没有发现他坐着一辆轮椅。

简葵快速接受了遇到这个完美男生的事实,很快又被迫接受了完美的他有一双残缺的腿。

对与错

路修远今年22岁,是这里唯一的设计师,他来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双腿,原因不明。如今,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

这些都是后来简葵陆续从制作部的几个姐姐那里问到的。

说起他,其中一个姐姐带了一点点惆怅感叹了起来:“也只怪天妒红颜,如果不是因为残疾,他这样有才华又长得帅的人,多少少女的心要断送在他这里啊!唉,那样,他自己到最后也不会落得在这个小小的不见阳光的设计室耗完青春。”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样的话,简葵心里沉了沉,竟然感到难过极了。是的,听到“残疾”这两个字,简葵绝对联想不到美好如路修远那样的人,第一时间闪过简葵脑中的画面是公车上经常遇到就会让座的“老弱病残”。

而另外一个姐姐小声地凑过去,假设道:“如果让你做他女朋友,你愿意吗?”

“谁会愿意照顾一个残疾人一辈子,但是他……”

后面的话简葵没听就走了,她在自己心里生了莫名其妙的闷气,只怕这个时候自己不走就会发泄出来,但是即使简葵没有听到,也知道她们后面会说些什么。

他那么美好、优雅、温和、亲切……那么多形容词都能放在他身上。

而那时,路修远和简葵已经很熟很熟了,熟到她有时趴在他身边,看他画设计图就能睡着;有时他会轻轻地给她唱歌。

他会唱很多很多的歌,儿歌、红歌、流行歌、英文歌……都会。

而在那之前,有一天,简葵郑重其事地问路修远:“路修远,你愿不愿意和我做朋友?第一个朋友,很好很好的那种朋友,快乐一起分享、困难一起分担的那种朋友。”

路修远的笑容似湖边的四月春风,暖暖的,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是朋友了,不过,能不能告诉哥哥,为什么是第一个?”

“因为我以前都没有朋友啊,谁叫我们都是孤家寡人。”简葵说着吐吐舌头,扮了一个可爱的鬼脸。

“你是哪里学来的成语?成语不能这么乱用。”路修远宠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发。

“那就这么说定了。”简葵眯着眼笑成一条线。

段姑姑上来看到的就是这个画面,她欣慰地说:“不错,小葵最近好像胖了一点儿,人也变开朗了,一会儿你妈妈看到一定会很开心。”

“我妈来了吗?”听到这句话,简葵马上收起了笑容,换回了严肃的脸。

“暑假也要过完了,你妈说以前忙着筹备定居国外的事情没照顾好你,她挺过意不去的,不过现在那边差不多了,准备接你去定居。以后她就可以一直陪着你了。”段姑姑笑着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不忘把手搭在简葵身上,“阿姨真舍不得你啊!”

简葵却整个人一怔。“什么?定居国外?阿姨你不要和我开玩笑了,我妈怎么从来没和我说过。”

“因为你妈想给你一个惊喜。”段姑姑没有察觉到简葵在听到她的话后瞬间灰白的脸。

“可是我不想去国外啊!我觉得这里很好,大家都对我很好。”简葵说这话时,不自觉地看向了路修远,这个动作却悉数落到了段姑姑眼中,她轻声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你妈送你来这儿是对还是错。”

阳光与春雨

简葵的母亲是个强势的人,简葵最终还是随着她去了国外。她太年少了,尚无自力更生的能力,只能这样依附着这个将她带到这个世上的美丽女人,像藤依靠着树,别无选择。

她想,等一等吧,等她也长成了树,长到能遮挡风雨。

临走的前一周,她来到路修远的设计室,对他说:“以后我要出国了,你这个大朋友就见不到我这个小朋友了,所以啊,现在你就和我出去走走吧。”

或许是有一点点不敢面对他,又或许是不敢面对要对他说出这句话而难过的自己,总之说这话时,她故意绕到他身后,做出推轮椅的动作。

路修远没有让简葵尴尬和失望,他爽快地答应了,一如往昔答应她的任何要求一样。

简葵知道他就是那样的人,总是不忍让他人失落。

那天阳光很好,暖洋洋的,像他的微笑。

简葵慢慢地推着轮椅从街的这头缓缓地走向那头,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斑马线上路人匆匆而过,时间一直向前,他们的脚步也只能向前。偶尔会有一两个人回头看看他们。他们应该是看那个轮椅上的美好面容,也许有人轻轻一瞥看到了他身后那个少女潮湿的、像盈满一整个春天雨水的眼。

路过一家饰品店时,路修远突然说:“小朋友,你停一下,推我去那边。”

他给她买了一个礼物,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他说:“以后在国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哭,不要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样。”

原来他们第一次见面,他是听到她的哭声了。他却接着说:“以后啊,要勇敢一点儿,坚强一点儿,好好学外语,多与人接触,变得快乐一点儿。”

简葵用右手将兔子举到头顶,做了一个敬礼的动作,说:“遵命。”

两个人都笑了,他们没有想到在回来的路上,在距离银行300米左右的地下通道,遇到一场抢劫,是一个女生刚从银行取钱回来,在路上被人抢了包,劫匪十分慌张,逃跑时绊倒了简葵和路修远的轮椅,腿被扭了一下继续跑,当时简葵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居然不管不顾追了上去,一把抓到了包的带子。

劫匪发现是个小女孩,自然没有放在眼里,不肯放手。路修远见状,飞快地滑动轮椅,一边举起手机说:“警察来了。”

后来,包抢回来了,失主是个大学生,说她取了一万块钱准备交学费的,千恩万谢请他们吃了一包路边的炒板栗,还用手机给他们拍了照说要发微博。那是2009年,那时候才刚刚兴起微博。

那其实是简葵与路修远唯一的一张合照,照片上的她却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的小女孩,她清楚地知道,是身边这个人让她长成了更好的模样。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向前走,前面永远会有新的惊喜。

她的心里充满了感恩,和一点点自豪。

这张照片,后来在微博上转发了3100多条。可是失主走后,路修远却头一次严厉指责了简葵:“你知不知道刚刚多危险,那个人力气比你大得多,你不要命了吗?你如果出事了,你妈怎么办?我担不起这个责任你知道吗?”

是最后一句话让她的好心情忽然覆上了乌云,是啊,他对她一直是责任。

迷藏与眼泪

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就是那种你找个地方躲好,我就来寻找你的游戏。

如果你躲好后,一直等不到有人来找你,你会难过吗?

简葵就玩过这个游戏很多次。在她很小的时候,大约4岁或者5岁,她也和别的小孩一样,是很黏父母的,黏到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他们身边,每次知道父母要出远门时,不管去哪里,她都会哭着闹着要跟去。

最初,父母为了甩掉她这个小跟屁虫儿,就跟她说:“简葵不哭,爸爸妈妈哪儿都不去,爸爸妈妈就在家里陪简葵玩,玩什么好呢?就玩捉迷藏好不好?简葵快去躲好,爸爸和妈妈待会儿来找你,一定要躲好哦!”

简葵听到爸爸和妈妈不走,开心极了,她听话地找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但是她一直等啊等,爸爸和妈妈都没来找她,因为他们此刻已经去了机场,或者已经在离开这座城市的飞机上了,最终找到她的人是奶奶。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了两三次,简葵就知道了,以后一玩捉迷藏游戏他就知道父母要离开,但她每次都听话地找个很隐蔽的地方躲得好好的,有时是柜子里,有时是书桌旁,有时床下面,她躲的那些地方阳光都照不到,很黑很黑,她就在黑暗流泪,大颗大颗的泪。

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四五岁的女孩成全父母谎言的方式,所以,简葵的父母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女孩用藏的方式对这个世界表露了什么。她不爱与人交谈,是想藏起自己的锋利;她胆小,是想藏起自己的坚强;她躲在黑暗里,是想藏起自己的眼泪。

而这一次,父母终于决定要带她远行了,可是,她却真心希望他们再说一次谎,那样,她就能再次好好地把自己藏起来,藏在这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只是这一次,她藏好了,就不会流泪了。

然而,这一次,就连一向扮演寻找角色的奶奶也和他们一起上了飞机,她们剥夺了她玩这个游戏的资格。

飞机上,简葵对着窗外的云朵挥了挥手,她在心里疯狂地喊:“路修远,再见!你要照顾好自己,再见啊!”

归途与执着

在国外,简葵听从了路修远的话,变得坚强了很多。每每遇到挫折,她就想起那一次,她英勇地从比他高大的劫匪手上帮失主抢回的那只包,也想起那些话来,想着想着就笑了,原来只有笑容才能生生把眼泪逼回去。

从12岁到16岁,整整4年,简葵长高了,留了披肩长发,漆黑,美丽,学校里有很多金发碧眼的男孩赞美她,对她表示好感,她都不为所动,一次也没有。她拿了奖学金,母亲问她有什么愿望,她说,我想回中国,回去看看段姑姑她们。

母亲答应了。

于是,时隔4年,她回来了。

下了飞机,母亲劝简葵,先找个地方睡一觉倒倒时差。简葵拒绝了,她精神前所未有地好,一点儿也没有睡意,所以,她一个人打车去了段姑姑的高级手工服饰店,她在国外就已经跟段姑姑通过电话,在电话里,她故意没有让路修远听电话,连问都没问起他,为的不过是想给他一个惊喜。

可是,等她快要到了的时候,她又有点害怕,也许她真应该听母亲的话,倒倒时差睡一觉,这样看起来更从容些。她现在的样子会不会有点风尘仆仆,会不会不够美,头发会不会有点乱,衣服没有脏没有皱吧。

他是个大设计师,他应该只喜欢美好的事物。

她想了很多,但她没有想到他不在这里工作了,或者,他有别的可能。

当段姑姑亲口对她说出这种可能的时候,她不信,她用力地推开设计室的门,冲了进去,路修远果然没有在,里面只有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女生。

“你是谁?为什么在我朋友路修远的办公室?”简葵问得急迫。

“这里现在是我的办公室。”女生告诉她。

“你骗我。不可能的,如果路修远要走,他一定会告诉我的。我们说好的。”简葵有些语无伦次了,她太着急了,着急见到他,她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他不在的失落感。4年了啊!为了见面这一刻,她等了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