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后只露出一只漆黑透亮的眼,当中蕴着难以忽视的泪光。

第三次,在北京。

在当下。

在此刻。

薛定低头看着依旧人来人往的大厅,机场这地方,从来不缺人,三更半夜有乘坐夜航的人,青天白日更是摩肩接踵。

大家都井然有序忙碌着。

一切照旧,和任何一天、任何一刻都没有什么不同。

可只有他知道,这人群里已然没有他留恋的那一个。

他深爱着的,扎根于心的,就要飞走了。

*

三日后,薛定又一次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

只是这一次,即将远行的是他自己。

本来只是去敬老院里和老太太道别,偏她絮絮叨叨,一路追来了机场,非要送送她。

一同来的还有刘学英。

两人站在机场大厅,谁也不肯离开。

这还是头一回享受被家人送别的待遇,从前薛定嫌麻烦,基本上都不会提前告知她们自己的行程,一个人拎着行李就走,无拘无束。

薛定对老太太笑言:“过年连家都不回的人,这会儿倒来送我……我告诉您,太晚了,我受伤的心已经没法愈合了。”

老太太瞪他一眼,“别蹬鼻子上脸啊,我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能亲自来送你,你可知足吧你!”

末了还是微不可察地叹口气。

“人活一辈子,到我这个岁数,也已经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等断气了。也不知道还能看你多久,你就是一年回来一次,我怕也见不了你几面了……”

薛定心头一凉,像是钝刀子割肉似的。

“您这么豁达的人,怎么也说这种话……”

老太太仰头看他,轻轻握住他的手,拍了拍手背,“是啊,我这么豁达的人,怎么到这当头了,反倒认怂了呢?”

她自己也笑了,像是有些难为情,咳嗽两声,“反正我豁达了一辈子,这都到人生最后一程了,就稍微放纵一下吧!”

祖孙俩一起笑了。

可薛定笑得眼底发热,老太太也笑得眼眶泛红。

她是打小看着这孩子长大的,虽然严厉,对他要求颇多,但打从心眼里疼爱他。

她算文化圈子里的人,自然成天读些经典,动辄发表几篇寻常人看不懂的文章。老头子是搞科学研究的,不吃她这一套,常说文人酸了吧唧的,成天咬文嚼字,忒烦人。

可这小孙子倒好,自小就守在书房里,她写东西,他就在一旁捣鼓她的那堆书。

偶尔她心血来潮,念上一两句,他就一脸认真跟着她念。

后来她看出这孩子的天赋,索性把他当成半个孙子,半个弟子,这般督促着开始读书认字。

薛定悟性高,对文字还挺敏锐。

可对文字敏锐的人,也都有一颗敏感的心,重感情,容易放不下。

她是,他也是。

老头子走的时候,她表面上像是从容镇定,没什么大碍,可要真是全然看开,也不至于把自己闷在敬老院里足不出户,只闷头看书了。

老太太挥挥手,“成啦,你走吧,我也就是想看看你。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别叫我一把年纪了还替你担心。”

她说这话时,垂下了眼,有些感伤。

老头子走后,她最牵挂的就是儿子和孙子了。

可儿子远在黑非的大使馆,环境恶劣;孙子又成天在硝烟里奔波,身处险境。

她是教书匠,教了一辈子圣贤书,没得在课上叫人保家卫国做贡献,回到家里却不让自个儿人去以身犯险。这不成,她过不了自己这关。

可眼睁睁看着这家伙一次一次踏上未知的命运……

老太太心头有些痛。

去年一整年,她的风湿越发厉害了,脑筋也不大灵光,她能感觉到岁月在风干她的精神与肉体。大概也是因为意识到岁月不饶人,所以这次才执意要来送送孙子。

怕再不多看两眼,将来老眼昏花,瞧不真切了。

又或者往悲观了说,指不定哪天人都没了。

薛定又如何不知她的心思?

反手握住老太太的手,他低声劝慰:“您别说我,我年纪轻轻,哪怕风餐露宿都没问题。可您呢?别的我倒也不怕,就怕您爱逞能,不把自己当老年人看待。我还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您搭着板凳爬得老高,伸手去够柜子顶上的鞋盒……”

他也不把话说全,就这么斜眼看着老太太,“再有下次,您看我回来怎么挤兑您!就算我不孝好了,我也得把话跟您掰扯清楚。”

老太太哈哈笑起来,爽朗至极,“成,成!那我可等你回来跟我掰扯了!”

感伤的气氛总算被冲淡了些。

刘学英与儿子就没有老太太和他那么亲了,可爱他的心也丝毫不必比老太太少本分。

仰头看着儿子,半天才说:“你是个闷葫芦,有事总憋在心里。妈也不会跟你谈心,嘴拙,也不是那么细腻的人。但妈希望你知道,不管在外面遇到什么事,只要你想说,一通电话,我听着。”

薛定点头,唇角渐弯,“那我走了。”

看看老态龙钟的祖母,又看看两鬓微白的母亲,他苦笑两声,到底没有表面上那么不食人间烟火。总以为自己能够走得很洒脱,但其实只是因为以往无人相送。

大概潜意识里也知道,一旦他们来送,就会出现今日的离愁别绪,所以杜绝了送别的场景。

哎,功亏一篑!

过了安检,薛定坐在登机口。

距离登机还有半个多钟头,他拿出手机,踌躇良久,还是给祝清晨打了个电话。

才响了一声,那头的人就立马接了起来。

“怎么,这才三天没见面,后悔了?想求我回去了?”

痞气中带点刺的语气。

这女人……

薛定失笑,离别的感伤霎时间被冲淡。

“我要走了。”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对面依偎在一块儿看视频的情侣,莫名想起前几天在机场送她时,她随口胡诌的场面。

居然还叫他给瞧见了。

祝清晨很干脆,“那祝你一路顺风。”

“……”薛定问,“你没听人说过,坐飞机的人最忌讳一路顺风?”

“你也不是那种迷信的人,计较这么多干嘛?”

他笑了两声,为她的直率,这让他松口气,走得也比较没负担。

叫了一声她的名字,“祝清晨。”

她答:“嗯?”

薛定沉默一瞬,换了只手拿手机,“将来大概,很难有机会再见面了。你别再那么好强,也别凡事冲在最前面,今后说不定会遇见一个愿意为你遮风挡雨的人。”

最末一句,“别总当女战士,偶尔也要学着做个小公主。”

祝清晨顿了顿,抬高了声音,匪夷所思,“这才刚刚拒绝我,就开始祝我桃花朵朵开,你存心给我添堵是不是?”

越说越气,“我还没缓过劲来,你倒是看开了!”

最后,咬牙切齿扔下一句,“薛定,来日方长,你给我等着!”

一通电话莫名其妙就结束了。

薛定一愣,听着那边的忙音,苦笑两声。

这女人,还是一样的暴脾气啊。

而另一边,祝清晨刚挂了电话,空姐就站在过道里提醒她了,“您好,请您关闭手机,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

祝清晨点头,关机。

再看一旁的童艳阳,脖子上套着U型枕,脸上戴着硕大的眼罩……果然出去旅游的和出去追汉子的就是不一样。

她推了童艳阳一把,“跟我聊聊,我现在很生气。”

童艳阳维持原样,一动不动,只翻了翻嘴皮子,“憋住这口气,化作追夫动力,等咱们到了以色列,杀他个措手不及。你得好好憋住火气,才能上他,上他,上到他无力反抗,没法把你弄走为止。”

祝清晨:“……”

“真要发生什么肉体上的凌虐事件,可能是我爬不动了,被他抬着运上飞机弄走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你就没经验了。从来都只听说过犁坏的牛,什么时候听说过耕坏的地?”童艳阳一把摘下眼罩,在怀里硕大的手提包里翻了翻。

最后找出一只深紫色的小盒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法语。

祝清晨接过来,好奇,“什么东西?”

童艳阳咧嘴,笑出一口森森的小白牙,“催,情,剂。”

祝清晨手一哆嗦,盒子掉地上了。

“不要也别糟蹋。”童艳阳赶紧捡起来,心疼地拍了拍,“你不知道价格多贵!为了你,前两天特地代购回来的。”

越说越觉得自己很伟大。

“你看看,帮你买催//情//剂,又千里迢迢陪你去追汉子,感动中国不给我颁个中国好闺蜜的奖都说不过去。”

祝清晨看她两眼,不客气地呵呵两声,“也不知道是谁说的,以色列帅哥多,又有民族特色,旅个游顺便睡上一打,简直人生赢家。”

学着童艳阳的语气,她说得惟妙惟肖。

末了再瞥一眼,“中国好闺蜜?我看未必。中国好//炮//友倒是你非你莫属。”

童艳阳:“……”

一向放荡不羁的超模童小姐,大概也没有料到,此行她没有睡到任何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以色列小哥,反倒睡到一个原滋原味的中国土特产……

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另外,祝清晨虽没用上那【法国进口产品】,却也成功拿下了耕地开荒的大工程……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全部送红包吧。

感谢大家相伴。

我的至亲,如今只剩奶奶一个,她今年七十三岁,守在四川等我一年两个假期回家去。

春节后返校,她站在机场送我,絮絮叨叨了很多。

平日里每晚通话,她总会凑在手机屏幕前,说要好好看看我。

她爱看我的书,还把我的小说借阅给小区里的老太太,平均年龄都在七十岁左右,每每反馈大家的读后感给我时,我都笑得乐不可支。

但我心里也明白,她已经这个岁数了,正在离我越来越远。

人生在世,亲人一场,的确是相伴半生,然后渐行渐远。所以把我的感触都写进了文里,不知你们是否会嫌它并非男女主角对手戏,但我且这样写,盼你们能喜欢。人间琐碎,欢喜或感伤,其实也都别有一番滋味。

今天在上海迪士尼玩,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42章 蹭饭

第四十二章

回俞市的那几天, 祝清晨收到了Mosaic回复的邮件。

去北京找薛定之前, 她把去年在以色列拍下的一系列照片发给了杂志编辑。没想到这组照片被采用了,刊登在当月的Mosaic上。虽不如当初苏政钦那么夸张,占据了好几个版面, 但好歹也算是在国际知名摄影杂志上有了一席之地。

编辑回函告知:

本期图片收到不少好评,若还有同系列图片,可以再帮你争取版面。

P.S,最好能体现以色列的不同季节。

同个主题,多维度的展现更引人注目。

可以说是相当凑巧了。

祝清晨原本就拿定了主意要去以色列找薛定, 就怕姜瑜那头不好解释, 结果如今接到了这个好消息, 终于打着工作的幌子,拿着这一笔发表费, 名正言顺出发了。

姜瑜抱怨说:“一天到晚都在外面奔波,风里来雨里去的,这个家我看你是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