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是北辰卿熟悉的,”能帮助北辰卿保守住鲜姜的秘密的人,肯定是北辰卿这边的,也不见得是多坏的人。而且,今天谈了那么多,她觉得,这个人心胸宽阔,有谋算,若真的扶住某个皇子的话,那定然是不错的。

要是暗卫甲跟暗卫乙听到了应燕莲的话,肯定会泪流满面的:主子,你是做好事不留名啊!你是人家的救命恩人,人家都不知道。

“这京城里的人都不简单,咱们就是乡下种地的,可千万不要招惹麻烦来,知道吗?”如今,他是越发的担心这个有本事的闺女会引来更多的人关注。

他不是傻子,知道有人盯上了村里的地,要是被人知道,这注意先想出来的是自家闺女,这日子,还能好过吗?

所以,他只希望闺女不要惹来麻烦,打破这平静的生活。

“嗯,”对于应翔安的教训,燕莲没有生气,反倒有些高兴——他是越来越觉得家的重要,懂得怎么保护别人了。

地里的活如今都做完了,等到六月就能丰收,再紧接着种晚稻,到时候才忙,所以趁着还不忙的时候,应家人都在忙碌着给应燕秋准备嫁妆,家里喜气洋洋的,别提多热闹了。

只是,应家二房这边热闹了,老屋那边的气氛就有些不好了。

“这家里那么多的屋子,足够你家三个孩子住了,干嘛要另起新屋,要家里银子多了,给点老婆子我花花,免得竟浪费了!”朱氏一听候氏说要搬出去住,就黑着脸,讽刺加不满的嘲弄着,让人打消了这注意。

“就是,三弟妹,你也知道的,文博媳妇就要生了,家里的银子可缺着呢,你借些给大嫂呗!”杜氏在一边也挤兑着,想着候氏之前拼命的要分家,害的自己都要跟着下地干活,这原先白嫩的皮肤塞的跟锅底灰似的,弄的她心里本就有怨气,只是找不到发泄的渠道。

这候氏比谁都精怪,做事简直是滴水不漏,一个院子里住着,愣是找不到一点点的错处,让她是暗中咬牙。

这好不容易抓住一点,她要就此放过了,就是傻子。

候氏紧握着双手,露出一抹苦笑,冲着朱氏解释说:“娘,若是可以的,儿媳也不想重新盖屋子…只是,我家文飞今年十五了,到了说亲的年纪…他大舅给介绍了一个城里的,人家带的嫁妆也丰厚,但唯一的条件就是要住新屋…,”

“城里的?”朱氏的语气刹那改变,有些怀疑的质问道:“真的假的?”

候氏是个聪明的,自然要怎么回答了。大概,那么多的媳妇里面,就数她是最了解朱氏的,也最能拿捏朱氏的性子。

“娘,这文博娶了个城里的媳妇,可让儿媳羡慕死大嫂了。好不容易,我家文飞也有这样的机会,这若是惹得人家不高兴了,那是后悔都来不及的,所以才决定买地盖个新屋子…,”候氏知道朱氏最想的是什么,这媳妇是城里的话,表示着孝敬就会有很多。

朱氏这辈子,最念着的就是银子。

“啊呀,三弟妹真是好本事啊,眨眼,文飞就要娶媳妇了,”别人以为候氏是夸着杜氏有福气,唯有杜氏自己心里明白,娶了杨娇儿后,这心窝子都疼的难受,什么事都得顺着她,自己这个做婆婆的都得看儿媳妇的脸色,这种窝囊,不是用言语能形容的。“就不知道咱们小姑十七了,什么时候才能出嫁呢!”

这话外的意思,不就说候氏不厚道,只顾着自己的儿子,不管小姑子吗。

“大嫂,小姑的亲事,我可不敢管,不说娘的心思,就说你家燕荷吧,人家来一个相看的,她就说小姑要嫁的是好人家…也不知道咱们村有几户在燕荷的眼里是好人家的,”她是不管闲事,可不是表示着她好欺负。“要不是燕荷事多,说不定这个时候,小姑不但是出嫁了,连娃儿说不定都有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杜氏见朱氏的不善眼神往自己身上来,就横着双眼问道。

“大嫂问我什么意思,我就什么意思,”你不让我好过,我就让你不好过,简单的很。

“我家燕荷还不是为了她小姑着想,想让小姑找个好人家,”杜氏坚决不承认这事情是燕荷的错,不然,燕荷的日子就不好过。

“大嫂,咱们都是乡下人家,你让燕荷找个好人家,我可管不着…可我之前听小姑说过,她想着找的人家,就跟大姑一样,实实在在,能疼人的就好!”她这话表面是跟杜氏挤兑,其实也是看小姑可怜,想提醒一下朱氏,别只看银子。

这应巧玲就是个乡下的姑娘,白净,秀活好,那城里的姑娘,那个不是这样的,偏就你家的精贵。

屋里的应巧玲原本只是顶着日光做着绣活,听到三嫂说的话后,委屈的泪水就夺眶而出了。她心里的哭,谁能帮她呢?

自从被应燕荷坏了自己的名声后,没人再上门提亲了,她就想着自己这辈子都完了,恨死了应燕荷,没想到三嫂还能心疼她一回,那眼泪就跟不要银子似的,“哗啦啦”的滴落在绣架上,精心绣制的绣活上顿时被眼泪浸湿了。

“这能不能疼人的,难道还看的出来?”杜氏不依的狡辩着。

“这个我还真没那个本事,只不过如今快到年中了,再耽搁下去,小姑就十八了,就算小姑是天仙似的人儿,谁愿意娶?”十八,就是没人要的老姑娘了。

从没有人在朱氏面前把话说的那么难听,换成以前,朱氏早就“嗷嗷”叫着冲出来跟人拼命了,哪里还能让候氏扯那么多。可这会儿,她心里被那句:小姑就十八了,就算天仙似的人儿,谁愿意娶给惊吓到了。

是啊,别说城里,就连乡下,但凡姑娘到了十八,就不愿意娶了。就算娶了,那也是实在嫁不出去的,还带着丰厚嫁妆求人家娶的。嫁出去之后,这地位也不好,不是被嫌弃就是被婆婆作践,那日子,可生不如死。

想到了这些,朱氏连反对候氏盖新屋的心思都没有了,转身回屋,思索着怎么才能让小女儿在最快的时间内嫁出去。

其实,这句话,不但给朱氏敲响了警钟,连杜氏心里都急了,她还要紧张自己的女儿呢。这应燕荷如今十六了,反正不小了,再不嫁人,耽误了,到时候不是他们选人,而是人家选她了。

就这样,原本应家三房盖新屋的事会引来的巨大风波在候氏聪明的转移话题之下,大事成了小事。

候氏盖房子,还有一个人更高兴,那就是方氏了。以前,她是怕自家盖屋子,会引来老屋那边人的不满。如今,见三嫂都在盖屋子了,就跟应祥林商议着,把自家的屋子盖起来,总好过住在这个茅屋里。

应祥林见媳妇心心念念的就是新屋子,想着她嫁给自己十来年了,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过,还被娘挤兑着,就想也不想的点头了。

一听应祥林说要盖屋子,谢氏等人都很高兴的表示支持,绉氏更是表示春小麦已经种好了,她也没别的事情,到时候,做饭这些事情,她能帮忙。

方氏不是本村的,想找娘家人帮忙也不方便。这话才出来,就有人要帮着自己,那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了。

朱氏现在是满心的要给小闺女找人家,根本管不了那么多。而杜氏却不一样,她是狠狠的盯着应家另外几房呢。

~~~~~~~~~~~~~

晚饭都没有吃,可怜的我。万更不会变,但会迟点。

第4卷 哭穷

在她的心里,就只有一种念头,那就是应家几个媳妇当中,她是过的最好的,谁也越不过她去。

应家二房的屋子,不是应翔安盖的,是应燕莲不知道用了什么诡异的法子得来的不干不净的银子盖的,她闹过,折腾过,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改变,就懒得折腾了,反正其余的都没自己的好。

三房虽然住在老屋,可分的地跟屋子都没自家的多。而四房,更不用说了,那摇摇晃晃的稻草房,随便来一阵大风,就能把草屋子给吹跑的,所以呢,她的心里就平衡了。

可如今,不但三房要盖屋子,就连四房都跟着要盖屋子,这比较起来,不管人家盖的屋子有多大,那都是新屋子,唯有自家住的是旧屋,老屋,这一对比,她就心里不平衡了。

“娘,这三弟家盖屋子,也好说一些,就是娘分家的时候给的地卖了,得了些银子在手里,可四弟家呢?如今也要盖屋子,他们家拢共才分到多少地,这当初分的银子盖了茅屋,如今,哪里还有银子盖新屋啊!?”杜氏心里不平衡,就想拾掇朱氏收拾四房了。

“那是人家的本事,有本事,你也去盖去,”如今的朱氏是不会把杜氏放在眼里的,不休了她,已经算是看在长孙的面上了。她现在正为小闺女的亲事烦着,被她这么一闹腾,心里就更烦了,说的话越发不客气。

杜氏被噎了一下,心里怒极,可这个时候哪里敢耍横,就期期艾艾的嘟囔着:“我这不是为了小姑着想吗?要是几个弟弟凑些银子出来,小姑的嫁妆丰厚了,自然就好嫁了!”为了不让其余几房好过,她就可着劲的折腾。

别的,朱氏是听不进去的,可是一说到丰厚的嫁妆,她就眼亮了。

她心里寻思着,当初应燕秋被退亲了,如今能再定亲,还不是她有那么多的嫁妆。自家的闺女模样周正,一手刺绣的手艺又精致,嫁给谁都是赚到的,这要是嫁妆带的多,人家还不把她捧在怀里宠着,就觉得杜氏说的有些道理,也寻了心思去跟几个儿子要银子了。

候氏这会儿才开始要盖屋子,所以还是住在老屋的。而四房要盖屋子,得跟二房的人商议着,所以应燕春跑去燕莲家送话的时候,方氏也在。

“燕春,奶奶让婶子去老屋,要干嘛呢?”方氏看着自家侄女,和气的问道。

应燕春扭扭衣角,摇着头说:“我也不清楚,奶奶的意思是你们都得去,哥哥姐姐就不用了,”

你们,当然指的是应翔安跟应祥林俩夫妇,四个人了。这件事,弄的方氏跟谢氏对视了一眼,心里有不好的感觉。

“燕春,你先回去,四婶跟我娘他们等会就来,”燕莲打发了燕春之后,见谢氏跟方氏的表情都有些难看,就笑着说:“老屋那边,无非就是为了银子,你们只要抬出老大,向他们看齐就可以了,其余的,不松口,就算是不孝的罪名,也落得你们的头上!”

不是她想开口,而是谢氏跟方氏的表情实在是难看,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弄的她哭笑不得。

“对,”谢氏一听,来劲了,想起了上次杜氏大出血的事,就兴奋的说道:“这事啊,还是燕莲说的有道理,咱们都是小的,怎么都越不过大房去,出头这种事,还是交给大房,我们跟着就好!”

方氏还是忧心忡忡的,“话是这么说的,我就担心这手里的银子要盖屋子,到时候,娘找什么名目要了去,这屋子,可怎么办啊!?”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啊。

“四婶,你急什么?如今的大伯母跟以前嘚瑟的时候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她手里如今有没有一两银子捏着了,”杜氏家里的事,整个古泉村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秘密。

方氏听燕莲这么一说,想着也对,杜氏没了银子,能折腾什么,就把有心稍微的放下了一些。

应翔安,燕莲是不担心的,毕竟他现在改变了许多,知道自己的娘是多么的不靠谱。而应祥林则不一样,因为自家只有一个闺女,总觉得自家比别人低一等,这要是朱氏耍个心眼,说不定他们家盖屋子的银子就没有了,所以,燕莲就让方氏把手头的银子交给她,身上就留着五两银子,并说这盖屋子的银子是问她借的,咬死了不松开,量朱氏也拿他们没有法子。

有了燕莲的支招,方氏心里的信心更多了。

应家老屋的堂屋里,聚齐了应家四房的人,这还是分家后,第一次来的那么齐全的。

“嗯哼,”朱氏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一声,然后看着几个儿子,儿媳妇说:“今天让你们来,是有件事情要跟你们说说…,”

“娘,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好了,我们这做儿子,儿媳妇的,定然是为娘着想的,”杜氏率先拍着马屁逢迎着,她那样子,让应家其余的人都皱起了眉头,直觉得这里面的没有什么好事。

朱氏听了杜氏的奉承,嘴角也扬起了淡淡的笑意,瞅着应翔安这边别有心思的道:“你们几个当哥哥的,有了自己的日子也都不管自己的亲妹妹了?这都到年中了,过了年,巧玲就十八了,这亲事都还没着落呢!”

朱氏的眼神是看着应翔安这边的,但他们牢记燕莲的话,大房没开口,他们不好开口,所以,几个人的眼神都落在了应祥德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应祥德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媳妇跟娘是合谋的,就伸手摸摸自己的脸,思索一下后说道:“娘,这小妹的亲事,你做主就是了,找我们兄弟几个,也没法子,不是?”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是媒婆,那里管的了这样的事。

谢氏跟方氏等人听了,心里闷笑。这应祥德还真没往银子处想,这回答,也是打心眼里说出的,根本没别的意思。可他这个回答就让朱氏抓狂了,人家要的是银子,可不是你的关心。

朱氏没好气的怒瞪了他一眼后道:“话是这个理,只不过,你小妹如今的年龄也大了,这亲事不好说,所以呢,娘的意思呢,就是让你们兄弟几个合计一下,给你们的小妹送些嫁妆,也好尽快的找门亲事,免得过了十八,有了嫁妆也没人要了。”

“若是为了小姑子,这银子到是可以给一些的,”方氏一听是为了小姑,就跟谢氏咬耳朵。

谢氏是过来人,知道朱氏心里的贪婪,就没有回答,只是伸手捏了一下方氏,示意她不要开口,免得被朱氏抓住了把柄。

方氏见状,就低着头,保持沉默。

“那娘要多少银子才觉得合适?”应祥德没有推,反倒积极的问道。

朱氏这个时候把眼神落在了应翔安的身上,沉声略带压迫的问道:“安啊,你说,该给你小妹多少才合适?”这么亲密的称呼,只存在应翔安的记忆中。

“娘,二弟家的日子如今这般的好,想必二弟也不会小气的,毕竟那是他的亲妹妹,年纪比燕莲都小呢,”杜氏坐在一边不轻不重的道。

这话,本不该应翔安出头的,朱氏却偏偏问他,就想拿捏住他,但他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懦弱卑微的应翔安了。杜氏想用这个刺激他,那算盘是真的打错了。

“娘,这事情,我听大哥的,”应翔安淡淡的一句话,就把问题抛给了应祥德。

“我也听大哥的,”这个时候,应祥林也开口了。

候氏是看出了其中的猫腻,连忙暗暗伸手捏了一下自家男人,那应祥正见状,也立刻跟着附和说:“我们都听大哥的,”

这三兄弟一表态,不但让朱氏郁闷,更气的杜氏吐血三升。她是想算计其余三房的,没想到先开口应承的是自家男人。而朱氏郁闷的是,她知道杜氏没有银子了,这老大家能有多少底,她比谁都清楚,所以心里才怄火呢。

她要的是老二跟老四开口,这老二家自然不用说了,那日子过的。至于老四,如今要盖新屋子了,那银子,自然是有的,挤出来一些给老小的妹妹,也无可厚非。

“呵呵,这我家祥德是老大,听他的也没什么错。只是,我家燕荷还没定亲呢,文博的媳妇又得生孩子,这里里外外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的去了,家里实在是紧巴。不过,二弟,你家燕秋的嫁妆都值百来两了,你就匀点出来给小妹就是了,”杜氏一边哭诉着自家的可怜,一边又自作主张的给朱氏出注意。

“老大家说的有些道理,”朱氏不等谢氏还有应翔安开口,就自作主张的点头了。“老二,燕秋有那么多的嫁妆,你就看着给个几十两添补一下你小妹,还有老四,你家那屋子缓缓盖,要不就盖小些,也匀出些银子来,等你小妹出嫁了,这屋子怎么盖就随你们了。”

那语气里的理所当然,让谢氏跟方氏都握紧了拳头,差点没冲上去狠狠的甩杜氏一巴掌。

第4卷 出银子

“几十两?”谢氏忍着气,抬着头看着说话不脸红的朱氏,咬着唇问道:“娘,你就只有两个儿子吗?凭什么就我家跟四弟家出银子给小妹添嫁妆,难道大哥家就不是了吗?”

“这话说的,你大哥跟你三弟家不是手里紧巴吗?当嫂子的,就不能大方一些吗?”朱氏没好气的数落着,就觉得是谢氏小气。

“大…,”谢氏气的想要反驳,被应翔安拦住了。

“娘,燕秋的嫁妆是燕莲给的,她是被你剔除应家人的,这银子,谁好意思去跟她要?”应翔安护住了谢氏,自己直接跟朱氏对上了。“至于我家,当初分家的时候,我家跟四弟家连水田都没得多少,得的都是山地,更没有一粒粮食…你让我出几十两银子,是想逼死我吗?”

“瞧二弟说的,应燕莲再怎么出了应家,也是应家人,也是你女儿不是,你跟她要,她难道还不给吗?”杜氏在一边落井下石的奚落着。

“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谢氏甩开了应翔安的手,站起来冲着杜氏冷笑道:“我家燕莲虽然没男人,但也是生了孩子,立了女户的,等于出嫁一样。难不成,出嫁的闺女还得管自家姑姑的亲事不成?或者,你杜家什么事都念着你这个出嫁的女儿吗?”

杜氏,被你欺负了二十多年,你以为你还能跟以前一样那么嘚瑟,那么有理吗?没有银子的你,能入的了朱氏的眼吗?

本就不想找你的麻烦,可你给脸不要脸,今日,就让你好好尝尝被银子扔的滋味。

谢氏反抗了,而且是明晃晃的不客气。如今,谁都知道,杜家那老头废了,用的银子可多了。而杜氏,也把自己最后的银子给了杜家人,引得自己的儿女跟朱氏都极其的不满,所以这会儿谢氏这么一说,朱氏咬人的眼神就落在她的脸上了。

对于这一点,杜氏是心虚的,但反驳的话还是有的。“我有银子的话,早就拿出来了,何必麻烦几个兄弟呢。这不是手里紧巴,没法子的事吗!”免费的好话,她还是会说的。

“呵呵,大嫂可真是谦虚了,当初,娘分家的时候,可给了你五亩的好地,卖了银子可得四五十两呢,再加上那山地,不用我算吧!?”你有银子藏着,那是难处,人家的银子就不是银子吗。

杜氏咬牙切齿的快要咬人了。“那是留着文博媳妇生孩子跟燕荷出嫁用的,”

“噢,那这么说,我家也不用出银子了,”谢氏恍然的点点头,数着手指道:“你家文博媳妇都要生孩子了,我家文杰还没娶媳妇呢。燕秋虽然定了亲,可亲事还没办呢,这算来算去的,大嫂,咱们两家是差不多啊!”

被谢氏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杜氏怕朱氏把注意打到自己的头上来,就把目标对准了方氏,吼着嗓子道:“四弟妹,你家就一个女娃,用的着盖屋子吗?那银子,还是先拿出来给小姑添嫁妆的好!”

方氏心里是气的,杜氏不但要自己拿银子,还挤兑自己不会生儿子。可越是这个时候,她越不能生气,因为她没底气,跟二嫂不一样。

“大嫂说的是,”方氏一脸的委曲求全,让朱氏跟杜氏都露出了笑容,可她下面的话,却弄的两人笑也不是,怒也不是。“只是,当初分家的时候,我家也就得了五两银子,这盖了草屋子,家里添置了东西,加上卖了的山地,手里就剩下五两银子了…家里要吃要喝的,也不能全给,就给三两吧…,”方氏的絮絮叨叨,弄的朱氏差点破口大骂。

三两,我差你这三两吗?她今天的打算是想从几个儿子的身上挖出至少三十两银子,这才好给女儿找一门好亲事。

“四弟妹真是说笑话呢,这五两银子,能盖屋子?”杜氏觉得方氏是傻不拉几的要撞在自己手里,非得狠狠收拾了,才知道痛。

“是不能啊,所以我才找燕莲借了银子,打算等收了粮食,卖了之后还给她的,”方氏说的一本正经,一点玩笑的意思都没有。

“你借银子盖屋子?”朱氏显然有些不信。

“我是瞧着三嫂家盖屋子,心里羡慕,跟祥林合计了一下,省着熬两年也就可以了,所以才找燕莲借银子的,”方氏回答的滴水不漏,最后还疑惑的蹙眉反问朱氏。“娘,不然你觉得我家的银子哪里来的?这又不跟大嫂家一样,又那么多的水田,卖那么多的银子!”

若是燕莲在这里看着这一幕,肯定会摇着头腹诽着:原来,每个人都可以那么腹黑的,尤其是被杜氏压迫后的反抗,更是不容小觑。

这你一句,我一句,朱氏抱了多大的期望,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就“砰”的一声,怒拍了一下桌子,聊下一句狠话道:“我不管,今日个,你们每家给我留下十两银子,否则,你们谁也别想过安生的日子。”

“娘,”杜氏心里想反驳,但对上朱氏那双阴狠毒辣的双眼,只能默默的承受了。

“娘,我家没十两银子,”应祥林沉默到现在才说了一句话:“当初分家的时候,总共才得了五两银子,如今要我家出十两,娘是觉得这银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四弟说的对,当初,大嫂家得的好处最多,这银子,就她家出的多些才好,”沉默的候氏也看出来了,这都是杜氏拾掇的,无非是不喜她家跟四弟家要盖新屋子。若是自己这一回还是独善其身的,恐怕会被杜氏拽住,所以她也跟着方氏谢氏附和了。

“这不是分家,说的是小姑的亲事,”杜氏黑着脸阴沉的嚷道。

“小姑的亲事,要不是你女儿背后捣乱,小姑早出嫁了,何至于现在这样?”候氏一想到自家要出银子,不客气的指责着。“娘,大哥家要是不出二十两,我家一两都没有,横竖着,你就要了我这条命吧,好在我几个孩子还能有活路!”

刁的怕横的,横的怕不怕死的,这一场,又得杜氏输。杜氏是没有想到,这妯娌三个,把她一个扔外面了。

谢氏要知道她心里这么想,肯定会嘲弄一句:你人太好的缘故,大家惹不起!

人心本就偏的,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人家都是门清的。候氏平日里跟谁都不这么亲热,可遇到事情,选择的往往是对自家有利的。没人会说她错,换成别人,也都是这样的抉择。

面对候氏这样的话,杜氏还真的不敢再说什么了,只能等着朱氏拍板。最后,大出血的还是杜氏,因为自从她娘家败了之后,大房的银子就不落在她手里了。那所有的银子都在应祥德的手里握着。

他听说是为了小妹的亲事,也不含糊,当场就点头说给十两,至于其余的人,有多少给多少。

这样一来,谢氏反倒不好推了,明知道朱氏是想着借口讹银子,但为了小姑,就算是最后一次朱氏找的借口,也忍了。

谢氏出了八两,候氏出了五两,方氏三两,这四户人家加起来,也有二十六两了。

“娘,小姑出嫁,你也给点嫁妆不是,你再添点,小姑的嫁妆有三十多两,那在咱们村里,也是极好的了!”候氏心疼自己的五两银子,但想着大房出了十两,心里也平衡了。

“再怎么好,也比不上应燕秋的,”杜氏肉疼的在一边酸着。

“小姑是比不上燕秋的,大嫂,文博做生意是赚了银子吗?做妹妹的出嫁,到时候,说不定能比燕秋更多呢,”候氏话里满是嘲弄,那应文博干什么勾当,谁也不知道。穿的人模狗样的,可做事没有气度,有时候还鬼祟的很呢。

“或许吧!”杜氏舔着脸回了一句,心里怄死了。当初,自己给儿子本钱做生意,如今,儿子赚了银子,不但一文不给自己,还让自己看他的脸色。燕荷要定亲,他能给个一两就不错了,还百两,那是做梦。

“呵呵…,”回来的路上,方氏想到杜氏那黑锅底似的脸色,就忍不住的笑了。

“笑什么呢?”谢氏见状,低声好奇的问道。

“我在想着大嫂呢,呵呵,还是燕莲聪明,不然啊,我家那点银子,非被她巴拉了不可,”想起来,方氏都觉得后怕。

“这一次,就当是为了小姑,她对几个孩子都不错,也护着…这以后啊,看杜氏找麻烦,还能用什么借口…,”谢氏想到这里,才不肉疼那八两的银子。

“…要是燕荷出嫁,大嫂说没银子,可怎么办?”方氏觉得,这是杜氏会干的事。

“让她自己想办法,”对于这一点,谢氏横着心,哪怕应燕荷这辈子嫁不出去,想让她那一文都不可能。她跟杜氏没有撕破脸是因为事情过了多年,计较也没意思,她总不能杀了杜氏。可这件事,追究起来,跟杜氏有关,应燕荷更差点害死了燕莲,所以要给他们银子,她宁愿扔河里不要了。

~~~~~~~~~~

更新完毕。

第4卷 坏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