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白嬷嬷在马车里听到后,顺口的接了话茬道:“今年入夏之后,京城周围就极少下雨,也不知道这老天要作怪到几十,再这样下去,护城河里都要干了!”

原来,知道这一点的,不单单只有自己。翎萱心里想着,可人家都看到了,却没有人真正的去做什么——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老天开眼。

前世,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翎萱是最为清楚的。

入夏之后,京城周围就没有下多少的雨,入秋之后更是热的如夏天。可是,到入冬之后,一场场的雨夹雪加上大雪,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人,压垮了多少的屋子…这还只是开始。

因为秋收不好,只够过冬的粮食。到了春天,春雨绵绵,就算是播种都难。后来,更是爆发了瘟疫,让百姓都涌进了京城,一时之间,那才真的是惨不忍睹。

前世,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万俟凌轩很简单的就获得了人心——因为自己拿出了几十万两的应急银子,让万俟凌轩从江南调来了足以解决所有百姓的口粮,让他从默默无闻的四皇子,一下子成了赤手可热的太子人选。

因为在民间的声誉极高,最后压过了所有的皇子,让他慢慢的得到了皇上的关注,一步步的,成就了之后的皇者之路。

今世,她绝对不会给万俟凌轩一点点机会。

“等入了冬,天气冷了,不下雨,还有雪呢,日子应该能好过赶马车的马夫在一边憨厚的应答着,手里的活计一点都没有放下。

“影儿翎萱把目光落在了一边沉默不语的影儿身上,低声吩咐道:“你能见到万俟晟炎吗?”

影儿一愣,以为自己暗中跟万俟晟炎禀告的事情被大秀发现了,有些迟疑,想着是不是大秀在考验自己,所以一下子没有回答。

“奴婢…可以试试迟疑了一下,她才开口回答着。

翎萱到没有想那么多,就算影儿跟万俟晟炎说些什么,也不损她的利益,所以只要不是很关键的事情,她到没有什么忌讳。

“等会到了庄子,你去跟万俟晟炎说一声…今年的天气极为不正常,若是入冬之后真的有雪,那肯定是大雪,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你就这么告诉他吧,至于要做什么,就看他自己了!”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这点消息,就算是自己送的。

影儿一愣,有些不明白,但还是低声回了一句:“是!”

“她真的那么说?”万俟晟炎敲着桌面,漫不经心的问道。

“是,奴婢是一五一十按照大秀吩咐说的影儿没有迟疑,知道世子阴晴不定的性子,没有一点隐瞒。

“回去吧,好生保护着万俟晟炎挥挥手,让影儿离开。

影儿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云翎萱,你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万俟晟炎站了起来,望着窗外的萧条景象,心里的波涛却无法说出口。

是的,今年京城的天气极为不对劲,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可知道又如何,根本没有人去做什么,包括他,也只是在观望之中。

云翎萱让影儿带来的口信,是想告诉他:冬天,京城势必会发生什么事情,而她从哪里得知,自己无从查知。可是,若是准备了充足的御寒之物,会救多少百姓不说,甚至连带着…让自己支持的皇子也会得到百姓的爱戴。

这一点,云翎萱应该是想到了,所以才会提点自己,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些什么了。

寻思到了前因后果,万俟晟炎没有耽搁,直接起身离府。

雍亲王看着那道飞快闪过的身影,刚想开口,却无奈的把关心压在心里,眼里充满了无可奈何。

“父王万俟梅儿看着自家父王那失落的样子,忍不住上前安抚说:“大哥做事有分寸,不会有事的!“雍亲王看着自己娇滴滴的庶女,心里微微叹息了一声,最后挺着佝偻的后背,无奈的摇摇头,慢慢的消失在梅林的深处…

万俟梅儿的眼眶里慢慢的凝聚了泪水,却倔强的没有掉落。

她是雍亲王府里的庶女,却有着别人得不到的殊荣——因为她的名字是父王亲自取的,为的是祭奠难产而死的母亲,也就是雍亲王妃,大哥万俟晟炎的亲生母亲

第121章 善意提醒

而她的姨娘,也因为难产去世,留下她一个,所以整个雍亲王府,显得冷冷清清。

大哥对她很好,父王对她也好,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关心她,疼她的人,能幸福。

可是,大哥今年已经十八了,早该到了成亲的时候了。只是,因为母亲跟姨娘的死,刺激到了大哥,让他对成亲极为的抵触,弄到如今跟父王差点闹崩的结果,弄的她这几天一想到这些就想哭,却一点点办法都没有。

“秀,你别伤心了,天还热着,小心身体一边的丫鬟一见,立刻上前劝说着。

这秀虽然是雍亲王府里的庶女,可得到的待遇那真的比嫡女还嫡女。不要说王爷了,连世子都是什么好的就往秀的梅花阁里送,真正是比别府的嫡女都还受宠。

可这样的宠爱,在王爷逼着世子娶妻开始,就乱了。

她们都好久没听到秀的笑声了,每天都拧着眉头,郁郁寡欢的,她们这些伺候的人,真的是怕秀若是有个什么不适的话,会让王爷跟世子爷震怒,她们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万俟梅儿没有法子,就只能由着丫鬟搀扶,默默的离开。

京城的天气,犹如翎萱预料的一样,在入冬开始,就慢慢的开始下雨,让浑然不知噩梦就要来临的百姓们激动万分,觉得持续长久的干旱结束了,就等于所有的灾难就要过去了。

“大秀,是古家的凤舞秀托人送信来,说是她的及笄礼在年后的正月初十,让大秀一定要去这是和伯转送而来的,所以白嬷嬷把口信都说了出来。

“正月初十?”翎萱的眉头微微的皱了一下,叹息一声说:“舞姐姐的及笄礼若是一个弄不好,反倒会是个灾难!”

“此话怎么说?”白嬷嬷不解的问。

“嬷嬷觉得冬雨下来之后,缓解了今年的干旱,开春就会有好天气了吗?”那寒风入骨的倒春寒,会让人恨不得裹一床的棉被出门。

古凤舞的及笄礼在正月初十,表示着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她记得,前世的上官烟岚曾经嘲弄过,说这样的天气办及笄礼,可害苦了众位秀,也出了一些事情,让古凤舞在京城的名气一落千丈,更连带着自己的父亲也被踢出京城。

那是万俟凌轩的小人行为,由头却从古凤舞开始。

她很喜欢古凤舞那直爽的性子,在美食楼的时候,都是她维护自己的,所以…她该做些什么?

今世,维护她的人,她不希望他们出事,所以能帮的,她绝对不吝啬。

“白嬷嬷,我写封信,你送到古家去,记得,亲自交给古家秀,其余的人都不许瞧见,知道吗?”心里最终还是放心不下,所以想要稍微的提醒一下。

“老奴谨记!”大秀说的那么严肃,白嬷嬷自然不敢松懈。

翎萱给古凤舞写了一封信,温婉的告诉她:今年的天气不好,若是过了正月,天气依旧不稳定,不如用她的及笄礼为百姓做些什么…比如说是施粥,还可以增大古家的名声,总好过在百姓水深火热的时候,古家开门宴客,会引来多少的夺目关注…

每个生活在京城的姑娘,就连大大咧咧的古凤舞都知道,在京城里,一个不小心,就会连累整个家族,万劫不复,所以她这么提醒着,相信古凤舞会明白的。

果然,白嬷嬷把信交给了古凤舞之后,她看了以后心里就没有法子平静,最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古家的当家主母:宁氏。

宁氏是宁玥儿的姑姑,却不是出自他们那一房的,是嫡女,却是宁家二房的。

京城里的关系,也就那样复杂,所以他们都是荣辱一起的。

宁家的嫡女,从小就被好生教养着,怎么样才能当个合格的主母,不敢有一点点的松懈。

宁氏会嫁给古将军,心里还是有些不愿意的,毕竟一个莽将,怎么能得她的心呢。她以前幻想未来的夫君是彬彬有礼,能跟自己花前月下的。

可是,成亲之后,她才惊觉自己选择是最好的。至少,家里没有那么多腌臜的东西,女儿凤舞也是极好的。

“娘亲古凤舞揣着翎萱给写的信,到了宁氏的屋里,见还有许多伺候的丫鬟,妈妈,就挥挥手让她们都下去。

“这是怎么了?都快及笄了,还嘟着嘴,跟个小孩子似的宁氏原本也是娇滴滴的大家秀,后来跟了古将军,被娇宠成了直爽的性子,古凤舞如今的性子跟她是一模一样,弄的她后悔不已,也不知道谁会得了自家的女儿去,也不知道婆家能不能容忍她这样的性子。

“娘,这个是云家大秀给我写的信,我原本是邀请她年后来参加我的及笄礼的古凤舞相信自家的母亲最是心疼自己,所以这件事,只能跟她商量。

宁氏还有两个儿子,却跟了古将军去边关了,所以府里也就只有她们母女两个,没有什么庶女来添堵,这是她最为满意的。

“人家给你写的信,你给娘看什么?是不是人家欺负你了?”宁氏好笑的问道,倒也没有拒绝。只是,在看了信上写的之后,她心里也起了波澜,不敢置信,那么老道的提醒,竟然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这真的是云家大秀写的?”

古凤舞迟疑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说:“那字迹是云家大秀的没错,我见过。只是…那话是不是她说的,我就不知道了。对了,她身边有个白嬷嬷,就是今天送信来的那个,她是宫里出来的,跟在云翎萱身边好几年了,很受器重!”

宁氏听了之后,觉得那肯定是白嬷嬷的注意,就感叹了一句:“宫里出来的,果然是不同的。”

“娘,该怎么办?”

宁儿怜惜的看着自己的女儿,正是好年纪,一身只有一次的及笄礼,很是不舍的说:“娘亲知道这会委屈了你,只是人家云家大秀不惜冒着你不喜让白嬷嬷送信来,可见是真的把你当成好姐妹,所以你以后要好好的对待她,知道吗?”

“嗯,我知道,我也喜欢萱儿妹妹!”古凤舞见娘亲不反对自己跟翎萱来往,还是很开心的。

“…至于你的及笄礼,先欠着,反正你爹跟你大哥二哥都不在,不如就按照云翎萱信中写的,让人准备五百斤的大米,在你及笄的时候,在府门口支起大锅,当成你及笄礼的贺礼!”不为别的,就为了古家。

“那正好,免得娘亲到时候让我什么不许动,不许闹,我都难受死了古凤舞一听,嘴角露出了松懈的笑容,还顽皮的做着鬼脸,弄的宁氏是哭笑不得,却更加疼惜这个懂事的女儿。

京城的事情,有云波主持着,只要不出事,翎萱也就懒得管,跟云翎萱在庄子里安排了江南来的粮食,干脆就想在庄子里过年。

只是,很多的事情,并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这鬼天气,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不下了?”庄子里的下人都在抱怨着,从入冬后,冬雨绵绵不绝,天气越来越冷,好在大秀在,也不亏待各位,一人一身新的棉衣,说是从江南来的今年最新的棉花,穿的可暖和了。

一边的人抬头看了看,更是沉重的说:“看天阴沉沉的,估摸着说不定有大雪呢“大秀,若是下大雪,我们就堵在庄子里,不好回去了白嬷嬷也正担心这一点。

翎萱想着庄子里的粮食,又想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就蹙眉说道:“嫣儿,你留在庄子里,没有姐姐来接,不许出门。白嬷嬷,我们收拾行李,今天就回京!”她也过了一段自在的日子,该是回京面对那些风云了。

云翎嫣一听,不愿意了。

“姐姐,我想跟你一起回京从父亲母亲出事之后,都是姐姐照顾的她,她也就只有姐姐一个亲人,实在不愿意跟她分开。

看着她不舍的样子,翎萱只能耐着心劝说道:“嫣儿,过完年,你也十二岁了,该是大姑娘了。姐姐回京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真的无法顾及到你。姐姐担心人家会冲着你下手,所以你留在这里,才能让姐姐回京之后放开手脚做很多的事情,你明白吗?”

她会安排人留下保护翎嫣,不会让任何人动她分毫的。

云翎嫣就算不愿意,也知道自己现在无法帮姐姐做任何的事情,所以只能无奈的点点头,只希望姐姐能平安。

翎萱安排好了余下的事情,坐着马车回京,却看到了很多凄惨的画面,都不忍目睹了。

因为连绵的冬雨,让很多的百姓都无法好生的过日子了。

他们都不是富裕的人家,一人有一身的冬衣,也算是不错的了。但如今,他们要生活,不得不面对寒冷的冬雨,所以衣服一湿,就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最后病倒之后就连命也保不住了。

这样的人家,有很多。

原本因为冬雨而来而高兴的百姓,这会儿只有面对老天的怨怒了。

~~~~~~~~~~

不知道亲们是过正月十五,还是正月十六…

第122章 各路算计

“大秀白嬷嬷不愿意大秀看到这些残忍的画面,放下了帘子,轻声道:“这些…朝廷会解决的!”

翎萱没有回答,只是低头在心里嘲弄着:这些都是普通的百姓,朝廷会为了百姓而出银子,出粮食吗?

若是没有危险到那些贵族的利益,只会冷眼看着百姓挣扎在死亡的边界——前世,就因为事情快要到了不能控制的地界,百姓们为了活着,差点就造反了,最后,万俟凌轩跟上官烟岚商议之后,云家出银子,上官烟岚得善名,万俟凌轩得英明,唯有她得个小气的名声,因为出的银子不够。

她该把整个云家捐出来,或许也只是得到冷哼一声,没什么好处。

万俟凌轩,这一世,你还想得到云家的一切…那么现在一切都没有控制在你的手里,你会怎么做?

恐怕,前世发生的事情,会重演吧!

这一世,她就算是倾尽云家的一切,也不会让万俟凌轩的阴谋得逞的。要散尽钱财,也要把万俟凌轩的名声拉到底。

一路回京,一路凄惨,翎萱对现在的情况是一点点法子都没有,只能无力的握着手,闭上双眼,让自己漠视这一切。

每一年过年,是京城最为热闹的。周边的百姓哪怕是走上一夜也要来京城看那热闹,为的就是图个喜气。可今年,所有的地方都冷冷清清的,连最热闹的京城都挂不了红灯笼,街上更是连个人都没有。

百姓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朝廷还是无动于衷,任由百姓一个个的死亡被扔出去,翎萱一直让人出去打探,想知道谁会出头——她不能带头啊,若是她带头,会引来所有的锋芒,所以只能隐忍。

正月初十,古家终于打开了紧闭的大门,给京城的百姓送去了一些温暖,无形之中,让古家在京城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古家嫡女及笄,不办及笄礼,用五百斤的大米为百姓施粥,当是行善,为古家嫡女积福。

这样的一个解释,引来多少的赞赏,宁氏跟古凤舞都知道,心里也是更感激云翎萱了。她们都不敢去想,若是在百姓如此雪上加霜的地步,古家大开府门宴请,会被多少御史参本,说不定还要连累老爷…后果,都不是她们敢想的。

“大秀,古家开始施粥了白嬷嬷一直让人关注着整个京城的局势,心里也焦急万分,却无可奈何。

百姓的情况,大秀看在眼里。可是,大秀身带云家的万贯家财,若有个强大的靠山,完全不需要遮着掖着,早就拿出粮食来救济那些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了。可是,大秀手里握着一个云家,没有靠山,不能出头,只能隐忍等待,看的她都心急不已。

翎萱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很是低沉的道:“再等等一个古家,还不够啊!

百姓们再熬几天,解决的法子就会有了。可是,她担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瘟疫。

“白嬷嬷,十五那天,我要出门,你提醒一声怕自己浑浑噩噩的忘记了最关键的。

“是白嬷嬷心里微微诧异,但知道大秀小小年纪总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到也没有多问。

大秀做的很多事情,从不瞒着自己,包括算计上官家的事,所以她很有分寸,不该问的,不该管的,从不多一句。也因为这样,所以才更得大秀的心。

五百斤的大米,能支持几天?古家开头,有些人见到了古家得到的好名声,就纷纷效仿着,却没有古家来的实在。

古家熬的粥,插的住筷子,是实实在在的。可别人家,是连筷子都能浮在上面的,却也让那些百姓感激涕零。

十五那天,翎萱在白嬷嬷的提醒之下,也是慢悠悠的吃了一顿早膳之后,好像是选好时辰才出的门。在出门的时候,还让厨房的人做了姜汤跟素菜的包子,放在了食盒之上,准备了很多,让白嬷嬷觉得疑惑,但没有开口询问。

至于影儿,那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一隐形人。翎萱不开口,她那么大的人站在那边,就跟没有似的,常常弄的茶儿胆战心惊,自己吓自己。

马车出了云家,翎萱掀开了马车帘子,打量着外面如同行尸走肉的百姓,心里有股怒气无处发泄——她就算是想救助百姓,也没有法子,空有粮食却没有靠山,出头只是找死。她不能为了救那些百姓而置云家,云府的人不管不顾。

还有,自己手里的十万两银子买的粮食,落在谁的手里就能保证全部进了百姓口里,她对谁都不相信。

“呜呜…一路上,呜咽凄惨的哭泣声不断的传来,弄的翎萱很是心浮气躁。

“影儿,拿几个素包子给那边的孩子能做的,只能如此。

影儿微微抬眸望着她,点点头伸手接过温热的素包子,思索了一下,难得开口说:“主子,马车先行,奴婢即刻就追上来!”如今,谁能弄点吃的出来,就会被人围住,她不能让主子出事。

“嗯影儿的心意,她是明白的。

几个相互依偎,无助哭泣的小孩子看到突然有人飞落在他们的眼前,傻傻的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到了许久不曾感受到的温热,不由的惊呼一声:“包子…

“快吃影儿的眼里闪过了什么,看到一边有人把目光落在这边,就不客气的散发出自己身上的杀气,让那些人不敢再往前一步。

几个孩子也是恶极了,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手里的素包子,觉得吃进嘴里的是这辈子最最美味的。

影儿见事情解决了,就快速的离开了原地,追着主子的马车去了。

翎萱在做着她要做的事情,而东燕国的朝堂上,此刻也是热闹异常。

“启禀皇上,如今京城里的百姓冻死了许多,再不管不顾下去,就怕会出更大的事情有些不忍的官员还是提到了朝堂上,就算是皇上不高兴,也不得已而为之。

皇上是不高兴,因为现在是正月,本该全国喜气洋洋的,却遇上了这样的事情,让他这个当皇上的始终压抑着一股子的怒气,完全发泄不出来。

事情压过了年三十,却不得不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众位爱卿有什么好的提议?”国库不足,拿出粮食来救济百姓了,那边关的将士就没有依靠了。他宁愿牺牲京城的百姓,也不愿意边关的将士饿死,冻死。

京城的百姓出事,还有别的地方的百姓能弥补。可边关若是出事,那就危险到整个东燕国了。

他不是个暴君,可权衡利益之下,只能这么决定。

万俟凌轩看着众人都愁眉不展的,就想起了上官烟岚提出的注意,微微皱眉,衡量了许久之后,才上前开口说:“启禀父皇,儿臣有个提议,能解决眼下京城的危机,却不知道该不该提一听说能解决眼下京城的危机,皇上自然是高兴的,脸上的态度都好了几分。

“说只要能解决问题,不动国库,他都能答应。

“父皇,国库不足,乃是因为商户刁钻,赋税不足,不然哪里有富可敌国的商户…万俟凌轩的意思,就是想一棍子的打死所有的商户,想要从中挖出所有的银子,好让父皇对自己改变印象。

只要能解决眼前的事情,父皇还会在乎那么多吗?

而云家,就是自己的目的。云翎萱,你不愿跟着我,那就尝尝云家一切都成空的滋味,到时候,我要你求着跪在我的面前…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原本沉默的二皇子万俟凌睿突然出列出声道。

“睿王,你想说什么?”皇上原本听的还是蛮高兴的,突然被打断了,语气变的有些尖锐。

“启禀父皇,京城出现天灾,这还能解决,但儿臣发现了有心人在故意捣乱,想让京城更乱万俟凌睿不动声色的禀告说。

“什么人?如此大胆?”身为上位者,最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朝纲不稳,被人捣乱,引起东燕国大乱。

“儿臣不清楚是什么人,只是昨日傍晚,云家大秀云氏翎萱身边的白嬷嬷,也就是以前皇祖母身边的得力嬷嬷突然出现在睿王府门口,请儿臣求助。儿臣原先也觉得云家是商户之家,并不愿意搭理。但白嬷嬷却在门口哭诉,说云家大秀早就察觉到京城的天气有变,所以早早的命令手下的人去江南调来十万两银子买下的粮草,一直囤积在城外的庄子里。可是,昨日她命人运送粮草进京的时候,被人阻拦在城外,还想抢走粮食…云家大秀知道消息之后,惶恐无助,还是白嬷嬷想起当初在宫里跟儿臣见过几面,所以跪求到儿臣的门口,儿臣才知道这些事情!”

“睿王,你说云氏真的准备了十万两银子购买的粮食?”皇上的心里,惦记了这一点,也没有忘记那些阻拦粮食进京的

第123章 云家大祸

“是的万俟凌睿点点头,很是坚定的说:“只是儿臣听了白嬷嬷的话,带了府里的护卫出京,只是夺回了粮食,却没有查出那些阻拦的人到底是什么来路——那些人心狠手辣,但凡手下受伤的,都在离去的时候一刀毙命,儿臣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说完,不安的低下了头,等待着皇上的决定。

“好大的胆子,敢在这个时候想要置百姓于死地,狼子野心,其心可诛!”皇上的震怒,可想而知。

“启禀父皇,儿臣原先并不知道寒冷会持续到开春,只是在年里的时候,让庄子里的人做了一些被子跟御寒之物,希望能为父皇分忧!”这是万俟晟炎提的醒,他感激在心,也知道自己不能落于万俟凌轩之后。

“启禀皇上,臣也准备了一万床的御寒棉被跟一些御寒之物,愿为皇上分忧!”人群里的万俟晟炎在适时的时候出列,走到万俟凌睿的身边,给予无声的支持。

因为万俟晟炎跟万俟凌睿的突然出现,让万俟凌轩的计划成空了。他要做的是剥削那些商户,还需要时间去做,结果,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可人家做的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是能看到的,所以他的提议,被漠视了。

皇上的表情在知道云家有那么多的粮食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再知道睿王跟雍亲王府的世子有了御寒之物,这完全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所以脸上也隐约的出现了一些轻松的笑意。

这些表情,让众位大臣知道,若是他们此刻不表示些什么,等皇上解决了此事,就等于要给他们剥皮了,所以个个下跪,表示愿意为皇上分忧。

这里面,还包括了万俟凌轩。

他跪在地上,充满怨怒的双眼一直紧紧的盯着万俟凌睿的后背,恨不得能戳个窟窿出来。他因为美食楼,已经拿不出多少的银子了,所以才把目标对准了那些商户,想着能榨一些出来的话,从中自己还能得到好处。

自己提出的意见,父皇肯定是交给自己做的,那云家要拿出多少的银子,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吗?若是惹怒了自己,直接按上一个不尊皇命,把云翎萱杀了都没有。

可现在,所有的计划,都因为云翎萱运送而来的粮食,万俟凌睿跟万俟晟炎准备的御寒之物而成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