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出来,戚泽是认真做出这个决定的。赵小金顿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你是不是故意想要为秋儿正名?”

以戚泽现如今在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地位,若是让大家知道戚泽主动去孙家认识孙秋儿。哪怕最终婚事没成,也足以造成大轰动和大话题了。

待到那个时候,恐怕更多的人提到孙秋儿的时候,率先想到的是戚泽居然上孙家去提亲,而不是孙秋儿之前被退婚的事。

至此,孙秋儿在村里的日子,毫无疑问会好过很多。那些流言蜚语,也必定会转了风向,于孙秋儿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只不过此事一出,戚泽只怕也要跟孙秋儿绑定在一块了。

这门婚事最好就成了,皆大欢喜,两家都高兴。

可万一婚事没成,戚泽只怕要担负更多的闲言碎语…

76.第76章

毕竟而今的戚泽也算得上是人人争抢的乘龙快婿, 要想挽救孙秋儿的名声,就只得背负“连孙秋儿都瞧不上”的闲言碎语了。

当然, 他们也可以说, 戚泽没看上孙秋儿。此般一来,就是孙秋儿承担大家的议论了。

不过, 即便因为戚泽被议论,对于而今的孙秋儿而言,也不可能是再坏的事情了。

毕竟, 能让戚泽亲自上门见面, 就已经是很值得让大家侧目又津津乐道的事情了。

更别提孙秋儿现下的处境实在称之不上好,遭遇的更多的也还是止不住的奚落和嘲笑。

是以, 换个流言的方向,也不算坏事。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戚泽进了孙秋儿家的大门,除非婚事定下, 否则一定会变成不少人的谈资。

好的、坏的,都避不开大家的注目。

不过, 看戚泽眼下的架势, 赵小金丝毫不意外,戚泽是打算去保护孙秋儿的。

也就是说,如若戚泽和孙秋儿真的不成,他们对外的说法也只有可能是:孙秋儿没看上戚泽, 而不是戚泽对孙秋儿不满意。

心下有了这样的定论, 赵小金反倒开始怀疑, 她帮忙牵这次的线到底对不对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戚泽做出了决定,那么这一面,是肯定要见的。

为了以防万一,赵小金还是在戚泽去见孙秋儿当天,推着自家两个儿子,跟着一块去了。

自家人会做木活就是省事。家里两个小孩,却是完全不需要担心摇篮啊、小推车啊之类的一应用具。

如此刻赵小金一个人推着两个孩子,就非常的简单又容易,不费事、也不麻烦。

至于为什么带上果果和豆豆一起,自然是为了缓和气氛的。

大不了她就厚着脸皮说她这是去孙秋儿家窜门,戚泽不过是随行而已。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她就是这么个态度,怎么地?

此外,孙春儿也拉着钱敏敏一块去了孙秋儿家。

赵小金担心的,也是孙春儿和钱敏敏能够想到的。

两人一合计,索性就跟着过来了。大不了她们也学小金,只管说大家约好了来孙秋儿家做客。不过是多了个戚泽,纯粹来蹭饭的也不行?

行与不行,孙春儿和钱敏敏都无需太过担忧了。

只因,戚泽在跟孙秋儿见过面后,就径自定下了这门婚事。速度快的,连赵小金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虽说赵小金对孙秋儿也挺满意的。不过戚泽如此的迅速,确定不会太草率?

“你真的不再多考虑考虑?再不然,多跟人家姑娘相处几次再说?”真心太快了。赵小金担心的是,戚泽万一只是一时念头,以后会后悔。

待到那个时候,痛苦的不但是戚泽,还多了一个无辜遭殃的孙秋儿。

“不用。”戚泽摇摇头。沉默了一下,还是据实告诉赵小金,“我以前就认识她。”

“啊?”赵小金完全是愕然的神情,不明所以的看着戚泽。

戚泽认识孙秋儿?什么时候的事情?之前没听戚泽说起啊!

而且听她娘家大嫂那边的回话,也没见孙秋儿有这个回复啊!

难不成是戚泽单方面的认识孙秋儿,孙秋儿却不知道?

赵小金并不是喜好八卦的人。但因为将戚泽视为了家人,她立刻就仔细询问了起来。

戚泽既然开了口,想当然没准备继续隐瞒和遮掩。也不犹豫,直接就跟赵小金从头道来。

说起来,也不算什么秘密。就连戚泽自己而言,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就是在他还没喜欢上姚桃的时候,曾经远远的见过孙秋儿几次。彼时就对孙秋儿留下了印象。只不过时间过去太久,难免就有些模糊了。

也是直到这次赵小金提及孙秋儿,戚泽才慢慢又想起来了。

加之这次跟孙秋儿见面之后,孙秋儿把话说的太直白,乃至戚泽莫名就不想错过这个心思单纯的姑娘了。

跟戚铮当初第一次上赵小金家一样,孙秋儿和戚泽此次的见面,也是无法避免就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

两人私下里说的话,旁人都不知道,赵小金更是无从得知。不过听戚泽此刻缓缓讲述,赵小金接连点了点头,对孙秋儿的印象更是毋庸置疑的大好。

怪不得戚泽这么快就定下了婚事。搞了半天原因还是出在孙秋儿的身上。

不过,孙秋儿这么好,如果换成是她,她也不愿意错过的。

大致弄清楚了戚泽的想法,赵小金当即就去找了戚奶奶和周菊。随即,原封不动的将戚泽的话转述给了两位长辈听。

在戚泽的讲述里,孙秋儿本人是拒绝了戚泽的。不是不喜欢戚泽,也不是觉得戚泽不够好。

孙秋儿自己的意思就是,她被退过婚,不管是不是她的过错,她的名声确实受损了。要是戚泽娶她,连带戚泽也会饱受闲言碎语。这样对戚泽不公平,她也会愧疚不安。

戚家害怕被人议论吗?当然是不怕的。

在孙秋儿之前,有赵家、还有吴家的闹腾,戚家哪里还会畏惧外人的眼光?

在戚家人的眼里,只要他们自己过的和足安乐,只要他们自己无愧于心,就够了。嘴长在外人的身上,他们拦不住,也管不住。

也是以,孙秋儿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不过,正是因为孙秋儿的担心,反而更加让戚家人了解到了孙秋儿的人品。

面对这么一位良善的姑娘,只怕没人舍得继续往其身上加诸更多的伤害吧!

反正就戚家人的为人和处事理念,不消二话肯定愿意发自内心的接纳孙秋儿的到来了。

有了戚奶奶和周菊的确定态度,戚泽和孙秋儿的婚事很快就开始筹备了起来。

当戚泽开着自家新买的拖拉机、带着一车的聘礼上孙秋儿家提亲的时候,着实惊住了不少父老乡亲。

大家一开始听到风声的时候,还都是不相信的。私下里没少笑话孙家的异想天开,坐等孙秋儿被戚家狠狠打脸。

谁料想等了这么久,没看到孙秋儿被打脸,反而是他们自己,彻彻底底成为了自以为是的大笑话。

尤其是在看到戚泽那一满车的聘礼之后,眼红的人不由就越发多了。

虽然之前有过戚铮上赵小金家提亲做铺垫,而今的乡亲们已然不再那般震惊,心下早就有了准备。

可是真等亲眼瞧见这么多嫁妆变成别人家的,那些上戚家说过亲事的乡亲,心下别提多惋惜了。

肉痛啊!要是他们自家的姑娘嫁去戚家,这些聘礼可不就都成他们的了?

然而,再羡慕、再眼红,事实就是事实。戚泽提亲的对象是孙秋儿,是那个让他们背后议论纷纷、没少看笑话的孙秋儿。

这样的认知,已然足以让很多蠢蠢欲动的人乖乖闭上他们的嘴巴了。

也不想想他们之前说的有多难听,提到孙秋儿的名字就铁定少不了冷嘲热讽…可是现在又能怎样?还不尽数都得踮起脚尖睁大了眼睛看着孙秋儿嫁的风风光光!

所以说,做人不能太不厚道。否则,早晚有一天,会自食恶果。

顺利去孙家送完聘礼,之后便是等着迎娶之日的到来了。对戚家而言,又是一桩大事落定,不可谓不是解了戚家长辈心目中的一大心病。

至此,戚家拖延了好几年的老大难、戚铮和戚泽两兄弟的婚事,终于都有了完满的结果。

不过,伴随着戚泽和孙秋儿婚事的定下,麻烦也不是没有。

比如,又一次找上门来的戚雪。

“我说大嫂,你这都干的什么事?瞧不上咱们薛家的姑娘还是怎么的?咱们薛家可是村长的亲戚,薛家姑娘可是村长的亲外甥女!”本来,戚雪是不打算上门的。

原本么,这事跟她也没啥关系。戚泽爱娶谁、不娶谁,她管不着,也插不上手。

可是极为无奈的,戚泽之前拒绝的,还是薛家的姑娘。

戚雪从来都是以能够嫁进薛家为荣的。此次薛家上戚家来说亲,却没能成,自然惹得薛家众人心里头格外不高兴。

特别是在亲眼目睹了戚泽送给孙秋儿的聘礼之后,薛家人更加不愿意了。连带,就将怒火堆积到了戚雪的身上。

戚雪也是满肚子的牢骚和埋怨。在薛家受了不少的气,便转来戚家讨要公道了。

按着戚雪的意思,反正也只是下了聘礼而已。赶紧让戚泽去孙家将聘礼再要回来,这门婚事作罢。能嫁给戚泽的,只有他们薛家姑娘。其他人哪里比得上他们薛家的姑娘好?

听着戚雪一口一个“咱们薛家”,周菊是极为无语的。

而戚奶奶,直接一杯凉水泼了过去:“你们薛家这么好,赶紧回你们薛家去!别站在我们戚家的地上,你嫌寒酸,我们也嫌脏。”

毫无防备的被戚奶奶泼了一脸水,戚雪顿时就傻眼了。

她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粗鲁无礼、霸道野蛮了?以前家里再穷、受了再多的欺负和委屈,也没见她娘跟谁红过脸。

就是她自己,这么多年不往戚家走,一分钱也没拿出来给戚小风治腿,她娘也是不曾上薛家去找她讨要,也没在背后说过她的半句不是。

可是现下的她娘,竟然开始当面动手了?这都是谁教的?

滔天怒火翻涌而来,戚雪率先想到的第一人,无疑就是赵小金了。

没错,就是赵小金带来的歪风邪气。

看看,打从赵小金嫁来他们戚家,戚家人一个二个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戚铮就不说了。整个就一妻奴,怕赵小金怕的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家里有点好处就往赵家人面前送,还找了赵家兄弟来家里美其名曰“帮忙”!

帮什么忙?要发工钱的,也算帮忙?

这样的忙,不是只有赵家兄弟肯帮好不好?只要戚铮一张嘴,她这个亲姑姑亲自来戚家帮忙还不成?

还有戚泽。

以前的戚泽瞧着好好的,也没哪里不对劲。而今却眼瞎的连薛家姑娘都不娶,反而非要上一个被退过婚的女人家里去下聘礼!

下聘礼也就算了。不过是个孙秋儿,怎么不能娶回来?可戚泽不但不懂事,还非要一整车的聘礼往孙家送,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多么的眼瘸?

她身为亲姑姑,是真心疼戚泽,不想让戚泽走歪路、日后后悔,这才上门来的。

结果她娘倒好。直接一杯水泼过来,还对着她一顿臭骂?

怎么想都觉得这不像是戚家人一贯的作风,戚雪本能就将所有的过错推给了赵小金。

她就说,赵小金是个祸害,根本就不该娶回来!

抹了一把脸,戚雪的脸色很是不好看,语气也谈不上温和:“娘,我这可是好心。你冲我吼什么吼?再吼也改变不了事实,改变不了你们一大家子都被人给欺骗和蒙骗了的事实!”

在来之前,戚雪也是打听过了的。戚泽和孙秋儿的婚事,牵线人就是赵小金和赵小金的娘家大嫂。

得知这一消息,戚雪登时就火不打一处来。此刻又有了戚奶奶的这杯水,戚雪不由越发愤怒。

“我们家的事情,不劳烦你操心。”不管戚雪说什么,戚奶奶都不想听,也不打算任由戚雪在这胡说八道。

于是乎,戚奶奶一句话堵死戚雪的后续内容。至于戚雪话里的“欺骗”和“蒙骗”,戚奶奶全然没有放在心上,也不准备去跟戚雪一句一句的理论。

戚雪自然也看出了戚奶奶的态度。正是因为看出了,所以才越发的愤怒和郁闷。

“娘!你不能这样!我可是你亲闺女,我还能存心害你不成?反而是那个赵小金,你就不好好想想,她都给戚家带来多少麻烦事了?之前赵家和吴家闹上门来,不丢人?就是到了今天,都还有人在背后拿赵小金和戚铮说道。你身为戚铮的亲奶奶、戚家的大家长,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戚雪这话倒不是信口雌黄。她确实是听到了不少的闲言碎语,而且,她还没少参与其中。

当然了,戚雪的参与其中到底是帮着戚家解释,还是有意无意的煽风点火,就只有戚雪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反正如果让戚奶奶听到戚雪跟外人的那些话,只怕此刻就不是一杯冷水泼过来,而是直接一盆凉水浇向戚雪了。

77.第77章

戚奶奶是真的不在意外人怎么说。活了大半辈子,戚奶奶看得比谁都透彻。有人说, 那也只敢在背后说, 哪个敢真的跑到她面前来多说一个字的?

说到底, 也就是一些无事人的多嘴长舌罢了。真要跟这些人计较,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

恰恰相反, 那些人越是胡说八道, 他们才越要过的更好。

届时, 不需要他们任何的反驳, 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事实就已经狠狠将那些碎嘴之人的嘴巴给堵得严严实实了。

就好比这次戚泽的婚事。不需要戚雪来告知, 戚奶奶也知道, 肯定有不少人在背后说戚泽没眼光, 竟然挑了孙家姑娘。

可是那又怎样?那些人再说,戚泽也不会听他们的, 另娶别人家的姑娘。

反之,像薛家这种被拒绝了还要不甘心闹上门来的, 确定丢的是戚泽的脸面,而不是薛家姑娘的脸面?

按着戚雪说的, 既然薛家姑娘那么好,干嘛非要死扒着他们家戚泽不放?只管另外找个更好的对象不就成了?

面对戚雪的自打嘴巴,戚奶奶不想挑明, 也懒得跟戚雪就此事多做争执和理论。

戚泽喜欢孙秋儿, 戚奶奶也中意孙秋儿这个孙媳妇, 那就够了。

至于薛家姑娘如何好, 那都是薛家的事情。戚雪大可去找薛家姑娘日后的婆家去说这事, 就无需来他们戚家证明了。没这个必要,也完全是白费功夫。

戚奶奶是这样想,戚雪却并不认同。

在戚雪看来,戚家没答应薛家姑娘的婚事,是因为之前薛家来找戚家提亲的时候,没有事先告知她,也没有及时叫上她。

要是提亲当天,她也跟来了戚家,哪里还有孙秋儿什么事?

就好像孙秋儿之所以能和戚泽定下婚事,可不就是拖了赵小金这个自家人的福气?

在戚雪的认知观念里,既然孙秋儿能靠着跟赵小金的裙带关系嫁来戚家,那么她就照样有本事将薛家姑娘送进戚家大门。

而今的局势,已经不是孙秋儿和薛家姑娘之争了。在她跨进戚家大门的这一刻开始,就变成了她和赵小金的战斗。

戚雪自诩她肯定比赵小金厉害。再怎么说,她姓戚,是正儿八经的戚家姑娘。

可赵小金呢?不过是个嫁过门的外来媳妇罢了。怎么,还想要跟她比、跟她斗?

自顾自在心下将观念偷换完毕,戚雪越发不能容忍此刻戚奶奶的冷漠态度。

“娘,不管怎么说,我姓戚,我才是向着戚家的。我一心想要为戚家好,这份心意是谁也比不上的。更何况,我自个就嫁进了薛家。这么多年在薛家过得怎么样,我心里清楚,娘你不也是看得很明白?”按耐住心下的怒火,戚雪卖力打起了感情牌。

“再怎么说,我当初能嫁进薛家,还是娘你帮忙说的婚事。薛家是如何好,想必不需要我列举各种事实,娘自个儿心里也清楚。否则,娘当初也不会一脸欢喜的把我嫁去薛家。结果现在换成戚泽,娘你居然不看好薛家了?”戚雪说着说着,就不自觉带上了怨气和怒气。

越是跟戚家人理论,她越是觉得戚家人不讲理。就连她娘,也变得不通情理,开始胡搅蛮缠了。

要是被戚家人胡搅蛮缠的对象不是她,戚雪当然无所谓。

可眼下明摆着她被戚家人联合起来针对了,戚雪会感觉高兴才是出奇。

眼见戚雪一个劲的没完没了,戚奶奶索性也不再避开话题,直接说道:“秋儿是戚泽自己挑的。戚泽喜欢,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戚泽才多大?他懂什么?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怎么也得咱们这些当长辈的一起帮忙参谋合计不是?别的不说,单就孙秋儿被退过婚这一条,可不是我随意编排出来坏她名声的吧?而今谁不知道孙秋儿就是个没人要的?哪户正经人家愿意娶她过门?咱家戚泽又不缺胳膊少腿,为什么就必须得挑个这样的娶回来作践自己?”戚雪说话是真的很难听。尤其是有关孙秋儿的内容,她全程都是鄙视加不屑,脸上是毫不遮掩的讽刺和嘲笑。

而她也始终认定,她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即便是戚奶奶再嘴硬,也反驳不了。

比起她的各种指控和叫嚷,戚奶奶亦有着自己的理智和评判标准。

“秋儿很好。”这一点,戚泽认可,戚奶奶也发自心底的坚信。

至于戚雪此刻的这些言论,戚奶奶皱起眉头,越听越不高兴:“既然戚泽和秋儿的婚事已经定下,秋儿就是咱们戚家人了。你当姑姑的,口口声声说你为了戚泽好、是戚家人,居然还站在这里败坏秋儿的名声?秋儿你可是你侄媳妇!”

“什么侄媳妇?这样的侄媳妇,送我一百个,我都不认。”戚雪下意识就反驳出口,挑拨意味甚是明显的跟戚奶奶说道,“娘,不是我说你。不管是戚泽还是戚铮的婚事上,你都做错了。孙秋儿这个就不说了,众所周知的拿不出手。赵小金还不是一样不行,娶过门来就是给咱们戚家丢人现眼…”

戚雪话还没说完,就正好对上了戚铮的凌厉眼神。刹那间,不需要戚铮任何指示,戚雪立刻自行闭上了嘴巴,保持了缄默。

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对上戚铮,戚雪总是不由自主败下阵来。

她也不是没想过好好压压戚铮的气焰,警告戚铮不准此般没大没小。

可是戚铮又不是她儿子。她不过是嫁出去的姑姑而已,这么多年跟戚铮又不亲近,在戚铮面前实在说不上话。

就连有时候戚雪故意想要在戚铮面前摆摆架子,话才刚出口,就很快被戚铮的脸色吓得破了功。

等到她再想要聚集起勇气和气势跟戚铮硬碰硬的时候,戚铮早已经扭身走人,一个眼神也不带丢给她的。

也是习惯了常年遭遇戚铮的无视,以致于很多时候戚雪面对戚铮都特别的没有底气。比不上她在戚泽面前那般的气势十足。

当然,戚雪此般反应并不表示,她跟戚泽就有多亲近。亦或者戚泽对她这个姑姑就有多么的尊敬和爱戴。

反之,比起戚铮的无视,戚泽的表现从来都是更加外露的。自始至终,戚泽就没掩饰过对戚雪的不喜情绪。

不过就算是这样,面对戚泽的时候,戚雪也更能拿得出气势来。毕竟论起吵架,戚雪从来不认输,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

可是换了戚铮,情况立刻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