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军也是没办法,为了让大哥陈兆平能够顺利的考上大学,他算是费尽了心思。好在心思没有白费,大哥陈兆平最近这一段时间开始觉得多读点书还是有点用的,起码玩起来名堂都多一些。不但是陈兆平感觉到了读书的好处,有了做炸弹的事以后,整个军部的孩子都变了一个样。虽然表面上这事上了军部的安全通告。通告要求所有家长必须管好孩子,不许再搞什么炸弹的出来。可私底下,几乎每个家长在跟最近家里的孩子说完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以后,都会用教训的口吻告诉孩子们:你们看看人家陈家的几个小子,别的不说,人家整出来的七管收音机,连通信连的技术员都搞不出来。再说了,虽然他们整炸药是太危险了点,不过难得别人整得出来,要是你也有那个本事,老子霍出去了,要怎么都行。

接下来的事就不好控制了,军部不少的孩子开始玩命的专研起了数学和化学来,陈兆平成了这些人的领头羊,谁有什么不知道的都来问他。这回,陈兆平给逼上梁山了,别人那么虔诚的来问他,他总不好说我也不会吧?没办法,只能悄悄的玩命学习,很短的时间内,陈兆平就自学完了整个中学的数学、物理和化学。为了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他还不得不开始自学起高等数学和其它的一些课程。陈兆平的这些变化,陈伟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很高兴,自己的孩子变得争气了起来。

这一切,不光陈伟雄看见了,军里的领导也看见了,毕竟他们的孩子也都跟陈兆平差不多大小,一贯都玩在一起的…

时间转眼就到了1976年。这一段时间,陈兆军也没闲着,他不断的整理着自己脑海里的记忆,会有将会发生的事情。由于担心被别人看到,陈兆军不敢用笔做记录,所以只能通过不断加深记忆的方式,让自己别把以后的事给忘了。

对于1976年,陈兆军是记忆犹新的,因为这在整个中国现代历时上太有名气了。这一年的年初,周恩来总理离开了人间,紧接着是4.5运动,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同一个月早些时候,朱德总司令去世,9月9日,毛泽东同志去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自己的大哥也是在这一年年底开始上山下乡的。接下来还发生了一些什么,陈兆军就记不住了,不过陈兆军知道,有了这些应该足够了。

渐渐的长大以后,陈兆军从陆陆续续才爸爸的嘴里得知,爸爸一直有一件遗憾的事情,就是他没能成为一名将军。这也不奇怪,由于爸爸的工作能力很强,军里换了几个军长,一直都舍不得把爸爸给放到下面的部队去,这样,陈伟雄就一直当了十多年的处长。直到离休的时候,国家才给了一个正厅的待遇。为此,陈伟雄一直耿耿于怀。也许有了1976年就是一个机会。陈兆军暗暗的想,现在的关键是该怎么说服老爸按照自己的安排来走。当然,自己还必须保守好秘密,否则谁知道会怎么样。

陈兆军理顺了一下思路。首先,4.5运动是不能粘边的,要不还得等几年才能好过起来,其实也粘不上。这个先不去考虑了,那么接下来的可以利用的就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唐山大地震,另一个就是粉碎四人帮。陈兆军决定,利用这两次机会,让爸爸实现他的将军梦。于是,在接下来的一点时间里,陈兆军开始有意识的看起了一些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性的文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陈兆军原来学的是理工科而不是文科呢。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影响一下大哥陈兆平。按照陈兆军的设计,大哥陈兆平应该向仕途方向发展,有自己这么一个后知几十年的弟弟,还担心什么。

于是,从1975年底开始,陈兆军就开始在饭桌上和爸爸哥哥一起讨论起政治来。本来陈伟雄就是搞政工的,政治、哲学的理论水平就不错,陈兆平最近这一段时间,整天忙着学习了,有了闲暇的时间,也乐得听弟弟和老爸争论一些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担心,权当是休息了。

就这么着,一家人开始了经常性的辩论,热闹看得多了,陈兆平和陈兆广两个也开始有意识的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免得到时候连话都插不上。就这么着,顺便,陈兆平连政治也开始复习了起来。

陈兆军知道,经过家里面人这一段时间的讨论,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年代,人的思想都还很单纯,有了这一段时间的洗脑,他们已经对国家有了忧患意思。当然,教训是非常多的,所以陈伟雄反复关照,在外面的时候,不许谈论家里面说的这些东西。还好,对谈论政治的风险性大家都还知道,所以没有谁对陈伟雄的话有疑问。就这么,眼看着就要到4月5日了,陈兆军很担心在政工时候,几个被最近洗了脑的人会有什么不冷静的事,于是乘着一天晚饭的时候,跟陈伟雄谈起了军队的问题。大家不知不觉的就淡到了军队该为谁服务的问题上来。陈伟雄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党领导枪,当然是党叫干嘛就干嘛了。陈兆军当然也同意这一点,当时他说出了另一个理论:军队是专政工具,是为了包围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而设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或国家的主权没有受到侵害的时候,一个军人都不应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因为他只服务于国家,也就是说,不管国家的政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军人只需要保卫好国家就对了。陈伟雄被陈兆军的这些理论给搞迷糊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这么知道,这是因为陈兆军担心陈伟雄就4.5运动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来。要真是那样,事情就麻烦了。

果然,没过两天,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对4.5运动的定性就下来了。整个军部大院,几乎所有领导干部的脸都是黑的,可是没有谁说什么。陈伟雄本来对这事很不舒服,可是看一看其他的人,再想一下陈兆军这几天说的定性,陈伟雄冷静了许多,但是,他的脸色也没有好看起来。整天都黑着个脸,搞得底下的参谋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

正文第十章1976大事记-2

眼看着就要到1976年的7月中旬了,陈兆军开始着急起来。他知道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可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难得他去满世界说,28日唐山会发生地震?有人会相信他么?再说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他说出来这样的话,还不得给当场抓起来?不过也难说,恐怕不会有人抓他,但是把他送到医院是肯定的。他可不想在医院里呆着。问题是就算后来证实他说的没错,可是他该这么解释这消息的来源?肯定是解释不了的。所以,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是最好的。

陈兆军早就想好了,对这次不可抗拒的大地震,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样尽量的减少伤亡。如果这些事要靠他一个孩子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不是还有陈伟雄么?陈兆军打定主意,这一次不但要让爸爸出名,关键的,尽量多救一些人。

接下来的几天,陈兆军开始说服陈伟雄下到唐山附近的连队去。他知道,当时部队住的都是平房,就算倒了也没什么关系,伤不着老爸的。关键的是,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最快加入到救灾的行动中去。当然,陈兆军可不敢跟老爸明说。

“爸,您老是在机关里呆着,不到下面的连队去走一走,又这么能够更好的了解部队的情况?不了解部队的情况,万一军首长问起来,就光凭着下面递上来的报告,也不是个办法。再说了,您到下面去多走一走,万一那天调您到下面去当师长了,跟下面的关系不是也近一些?”

陈伟雄很奇怪,自己这个宝贝三儿子这一段时间没少说这样的话了,一开始他也没当回事,可后来一想,似乎儿子说得有道理。可是…不知道怎么的,陈伟雄总感到有什么部队的地方。

“爸爸,别犹豫了,您就去吧,要是您总是在机关里呆着,到时候有什么也显不着您,工作干得再好又怎么样?您看李晓波的爸爸去年不就是在连队带了一段时间的兵,带出了一个xxx英雄连,今年不就当师长去了么?再说了,直工处有不是就你一个人,你什么都干完了,还要下面的参谋干什么?你要是老不给他们机会锻炼,他们怎么能成长起来?”陈兆军知道,老爸是非常关心下属的成长的,只要这么一说,他肯定动心。

“看不出来,你人不大,心眼不小,不过还算你说得有道理,爸爸就听你这一回,我这就跟军长汇报,到基层连队去呆几天。”陈伟雄彻底被自己的儿子给说服了。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说得没错。

“爸爸,您要是去,最好就去305(杜撰的)团,听说那里最近的情况有点问题。”陈兆军知道,305团是距离唐山最近的团,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因为通讯全部中断,最后是派人跑步到的到的最近的部队通信站,用短波电台才联系上了上级机关。这才参加的抢险救灾。这一来一回,白白的耽误了几个小时。

“胡说八道。”陈伟雄笑着在自己的儿子的后脑勺上轻轻的拍了一巴掌。不过心里对陈兆军这一段时间神神秘秘的情况又过了一遍。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太聪明了一点。这是陈伟雄当时想的。他可不知道,要是其他的父母知道陈伟雄担心的问题,恐怕一大半的人会吐血。至于剩下那些不吐血的,估计已经当机了…

等晚上陈伟雄从军部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吃过了晚饭。陈伟雄把张桂梅也给支了出去,叫来了陈兆军。

“儿子,你知道今天爸爸跟军长提出要到下面连队看一看的时候,军长怎么说的么?”陈伟雄很凝重,自己的这个三儿子,年级不大,今年才到上小学的年级,可是怎么就能那么清楚的揣摩出首长的意思,这太神奇了。

“军长伯伯肯定是同意您去了,还答应到时候会考虑给您动一下。”陈兆军的分析很有道理,最近,没有那个干部愿意到基层去,毕竟现在太乱,谁都不愿意到离开最近熟悉的环境。

“没错,军长伯伯是这么说的。你告诉爸爸,为什么你想让爸爸这时候到下面去?”如果说早上陈伟雄还是当陈兆军是一个孩子,那么现在他已经把他当大人来看了。

“其实没什么,现在大家都不想去基层,就您一个人想去,军长伯伯肯定会高兴的。”陈兆军敢说是准备让他爸爸去救灾的么?给他一个胆子也不敢。

“行了,爸爸也不跟你说了,你赶快去洗一下,准备休息了。”陈伟雄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现在真的有点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聪明了。到时候会不会惹来麻烦。

“爸爸,我这里有一本书,说的是邢台大地震的,我发现他们犯了不少错误,否则可以救更多的人。”陈兆军从身后拿出本书来,递给陈伟雄。这本书是陈兆军费了不少功夫才找来的。

“是么,那你就说说看吧。”陈伟雄一把把陈兆军给抱到了自己的腿上,低着头,跟陈兆军研究起了邢台大地震的救灾情况来。陈伟雄一贯都坚持跟自己的孩子公平的谈一些事情,只要是孩子们有疑问的地方,他都会想办法解答。

“你看这里,地震发生后那么久了,都没有有效的组织起来,大家到处乱挖,这样多浪费资源。还有,你看这些解放军叔叔,都空着手,要么就拿个锹,难到用锹可以铲得动混凝土?还有这里…”陈兆军拿的是一本小人书,没办法,不少他不想找一本比较专业一点的书,可是没有,这就没办法了。

等张桂梅再进来的时候,已经都将近十点了,她一进屋就看到,陈伟雄父子两个,正拿着一本小人书在讨论着,还挺有味道的,这可让张桂梅不舒服了。哦,你们父子俩把我给支出去了,就为了看一本小人书,至于么?

“书给我,老三睡觉去!”说着,也不管父子俩的感觉,一把抢下了小人书,把陈兆军给撵了出去。

晚上,陈伟雄和张桂梅躺在床上说话的时候,陈伟雄突然感慨的说:“你别说,咱们家这个老三,天生就是一块当兵的料,你没注意,他对于指挥这块,清楚得很。”

张桂梅一听就不干了:“我说老陈,你是不是有毛病了?咱们俩当了一辈子兵就算了,可你也不能老想着让咱们的儿子也都去当兵吧?你说老三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送到部队你放心么。再说了,他现在还那么小,你就给想到头里去了?”

“我这不也是为孩子们着想么?你就说老大吧,眼看着就要高中毕业了,等着分配工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还不如到时候去当兵,回来了就可以参加工作了,这有什么不好的?”陈伟雄也是着急,现在社会上乱得很,进部队是一般部队子弟最好的办法了。

“这也说得是,要不我看这样,干脆趁今年招兵的时候让老大就去吧?省得让人操心。”张桂梅真的,要是陈兆平不赶在招兵以前到部队,那么就得上山下乡了。她是知道上山下乡的苦。

“那怎么能行,招兵的时候老大高中还没有毕业,难到毕业证就不要了?再说,不就是到农村去锻炼几个月么,我看没有什么不好的!”陈伟雄明白张桂梅的心思,他可不想走这个后门,到时候让别人说风凉话。再说了,在他看来,就应该让老大到农村去锻炼一下,吃点苦。不就是晚几个月当兵么,没什么的。其实当时部队的大多数干部都是像陈伟雄这样想的。在他们来说让孩子按照一般轨迹走是对的。虽然在那个年月,对一般地方上的子弟来说当兵是一件很困难的是,可是这对这些部队的孩子是不一样的。这不是走后门,根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正文第十一章到基层连队去

陈伟雄是第二天离开军部下基层的,目的地就是陈兆军说的305团。按照惯例,一般机关干部下连队都会在基层一呆半个月。这一点,陈兆军早就考虑进去了。

一大早,军部小车班的车就开到了家门口,陈伟雄拎着背包上了车。还是军人来得方便,到基层一呆半个月,所有的东西也不过是一个背包而已。

车要开的时候,陈兆军从家里追了出来。

“爸爸,等一下!”

陈伟雄从车了探出头来:“什么事?”说这话的时候,陈伟雄的表情温柔了起来。他知道,儿子一定是要抱怨自己了,因为起得太早,担心孩子们还没有起来,所以没进他们的房间跟他们道别。

“爸爸,你要走了也不跟我说一声!”陈兆军双手攀在吉普车的车门上,眼睛里显得泪汪汪的。陈兆军虽然明白地震对于军营的影响不会太大,可是爸爸要去的地方已经非常接近震中了。陈兆军当然担心。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但是,交代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爸爸,你就不能下来一下,我有点事跟您说。”陈兆军可怜兮兮的说。

陈伟雄本来是不准备下车了的,可是看到自己小儿子的样子,心中一软,开门从车上走了下来。

“说吧,我的老儿子,有什么话要跟爸爸说的?”陈伟雄蹲下身子,抱着陈兆军,用刚长出来的胡茬磨蹭着陈兆军的脸。

这父子间亲密的一刻,差点让陈兆军说出真相,阻止父亲的出行。可是理智告诉他,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是不可能逆转的了。再说经历了那么多次地震,还没有听说有军营倒塌压死人的事,就一小平房,怎么样都问题不大。

“爸爸,到了下面团里面,您别住团部,要住到连队的排房里去,这样才更有意义。另外您要少喝酒,免得战士们闻到了会说不好听的。要经常打电话回家,我们都想您!”陈兆军顾不得自己说的这些在陈伟雄听来有多震惊。好在说这些的时候陈兆军是贴着爸爸的耳朵边说的。他可不想让其他人听见。

对自己的这个小儿子,陈伟雄已经有点免疫了,但是听了儿子的这些话,他还是很吃惊。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爸爸,这是我昨晚看小人书的时候想起来的,咱们俩比赛,看谁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说着,陈兆军将手里的小人书和一张写满字的纸递给了陈伟雄,陈伟雄一看,小人书是昨晚父子两看的邢台大地震的书,纸上写着的正是一些关于灾后救援的办法。

陈伟雄记的,昨晚这本书不少给张桂梅给缴下来了么?咱们又到了陈兆军的手里?看着手上的信纸,陈伟雄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行,等爸爸好好研究一下,回来就跟你比一比,看看谁的办法更好。”陈伟雄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小车班的司机已经等了好一会了,不好让别人再等了…

望着远去的吉普车,陈兆军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祈祷爸爸能够平安归来。

坐在吉普车上的陈伟雄同样心情很不平静,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从生下来就给人带来那么多的意外。因为他的原因,现在不但陈兆平、陈兆广都一头钻到了书里,连带着军部的一帮孩子,都开始努力学习了起来,这可是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没有的事。可惜,现在上大学的工农兵指标太少,否则,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大学里去。这样也算对孩子的前途有个交代了。可是陈兆军怎么办?眼看就要7岁了,该让他上学了,可就他现在的这个水平,再让他上小学合适么?这可真是伤脑筋的事。陈伟雄在车上胡思乱想着。

开车的司机偷偷的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陈伟雄,见他似乎在胡乱想着些东西,为了调节一下气氛,另一方面也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开口说话了。

“陈处长,刚才的那个就是您的小儿子吧?”

“哦,是的,是我的小儿子。”陈伟雄听到司机的问话,一下清醒了过来,回答了司机。

司机一见陈伟雄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样子,脸上也露处了笑意,就接着往下说了起来。

“我听说您的这个小儿子可不得了,小小年级,不但学习好,还懂不少东西,听说上次他跟他哥哥自己做出来了炸药,威力一点都不比TNT小,差点就把取水点的水泵给炸喽。还听说他搞的收音机,质量可以跟电台比了,是这么回事么?”司机一边开着车,一边跟陈伟雄聊着。军部小车班的这些司机,都是技术过硬的老兵。平时都是给首长开车的,说话的技巧高明着呢。

陈伟雄一听司机谈起自己的儿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虽然陈兆军和他哥哥搞炸药的事挺悬,不过后来搞军工的人看过了,说基本上没危险,而且品质比普通的硝铵炸药还要好。

“都是跟着他哥哥瞎胡闹的,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搞得军长都找我去谈话。这几个孩子,真不让人省心。”陈伟雄是笑着说这话的。

司机看了一眼陈伟雄,知道他还是很受用的。

“陈处长,要是您的这几个孩子都不让您省心,恐怕就没有多少父母能省心了。您不知道,有好几次座我车上的首长都在谈论您的几个孩子,他们都说,您这几个孩子,将来都能成大事。这其中,恐怕最有本事的还是您的小儿子陈兆军。”…

一路上,陈伟雄跟司机聊得很开心,不知不觉的,305团就到了。

正文第十二章地震前夜

虽然陈伟雄是一个处级干部,跟305团的团长是平级关系,可是他毕竟是出军机关里下来的,相对而言,到了团里面,就是领导了。刚到连队,接风酒是少不了的,这方面,陈伟雄也是心知肚明,不管怎么说,毕竟还要在这呆半个月,不能太不给别人面子。于是陈伟雄对团里面的安排没有说什么。头三杯酒下肚,照例,陈伟雄就该代表军机关说点什么了。

端着酒杯,陈伟雄站了起来。

“同志们,军首长让我作为代表,向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问好!”

“哗、哗、哗…”自然是掌声响成了一片。

陈伟雄接着说:“这次我到咱们305团来,是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号召,下连来当兵的。今天跟大家见个面,大家聚一下,明天以后,我就住到连队的排房里去,跟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完成军事训练,大家就当我是普通一兵好了。这里,我谢谢大家!”说着,陈伟雄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将杯底亮了出来。

“陈处长,这些我们都安排好了,到时候您就住到团宣传股的宿舍里,平时还得费心帮我们团抓几个典型宣传一下,也帮我们带一下宣传股的几个干事。”自从毛主席他老人家让几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下连队当兵以后,机关干部下连当兵的事就形成了惯例,基层单位对这些已经应付得游刃有余,按理来说,现在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

“不,这次我就到你们一营一连一排去。老是在机关里呆着,再不活动一下,身体就要提抗议了。”陈伟雄路上就想好了,这次就按照自己的宝贝儿子的安排,真正下到连队去住排房。当然,说这话的时候也得顾及团里面领导的面子。所以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陈伟雄的这个安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机关干部下连队的事很正常,可是没有谁真的直接下到班、排的。王团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这个排出问题了?

“老陈,是不是一排出了什么事了?”王团长跟陈伟雄认识多年,大家又都是平级关系,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忌讳,不过他说这话的说话,还是压低了声音。

“来、来、来,大家吃啊。”说完这话,陈伟雄坐了下来,其他人知道,说完了刚才的话,喝干净了杯子里的酒,这筵席是正式开始了。至于陈伟雄到底怎么安排,那就是王团长的事了。于是其他人都没有客气,吃吃喝喝起来。

“没事,我是真的想下去锻炼一下,不然这肚子就要挺出来了。”陈伟雄小声的跟王团长解释着。其实这可不是他编的,陈兆军就笑话过他的。

“哟,没想到老陈你还真的是来锻炼的呀!”王团长这回相信了。陈伟雄没不要在这个事情上骗他。

“你不知道,我们家里的那个老三,整天笑话我,说我再不锻炼一下,等再过几年,就该看不见脚尖了。我一想这也对,趁着这肚子还没有长起来,还是多锻炼一下的好。每年都下来,别浪费了这样的机会。”跟王团长的关系不错,所以陈伟雄基本上是有什么说什么。

“你们家的老三?是不是就是做炸药炸了军部取水口的哪个?听说哪个小子不得了。”

陈伟雄这时候有点哭笑不得了,都不知道这话是怎么传的,传到这,连军部的取水口都给炸了。

“这都是你们在瞎传,我家的三小子是跟他哥哥整了点炸药出来,不过是去炸鱼的,谁说连取水口都给炸了。”

“真的没有?我可听说连军部作战值班室都给惊动了,军里面还专门下了文。”王团长有点不相信了,毕竟是惊动了作战值班室的事,军里面还下了文,怎么会没整出点大事来?

“你净挺他们瞎说了!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搞出来的炸药威力还行,又放得太多了,结果声音太大,作战值班室以为出了什么事才闹的。”说起这事,陈伟雄不禁感到有些骄傲。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那他们用了多少炸药?”王团长奇怪了,一般炸鱼的土炸药他见过,比鞭炮的威力大一些,要是用哪个东西,得要有多少才能整出那么大的动静。

“也就2公斤左右,不过我问了一下后勤部的人,他们搞出来的是标准炸药,可能威力还要大一些。”陈伟雄也没有谦虚,老老实实的说。

“这还不叫厉害,听说你那个老儿子还不到7岁!”王团长吃惊不小。想想自己的两个儿子,都17、8岁了,整天游手好闲的,除了打架惹事,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他正准备今年都把他们丢到部队里去…

这天晚上,陈伟雄是在团部招待所住的,因为散席的时候已经晚了。他也不想带着一身的酒味到连队的排房里去。

晚上躺在床上,他想起陈兆军给他的作业来,拿出来一看,上面挺详细的写着在抗震救灾的时候,应该如何统一指挥,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用最快的速度寻找最有价值的目标就行抢救,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样使用工具,对不同的建筑,应该怎么样进行工具的安排等等。

看着陈兆军的这张纸,就像一份抢险作战计划。想着儿子早上说的话,陈伟雄觉得,自己一个当兵的,要说做计划,怎么样都应该要比儿子强才对。陈伟雄有了争强好胜的心思,不过,这一次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的儿子陈兆军。

这一夜,305团招待所陈伟雄房间里的灯光一直都没有熄灭。有了儿子写的东西,加上那本儿子硬塞过来的小人书,天明的时候,一分详细的抗震救灾组织计划就出现在了招待所的桌面上。陈伟雄对自己的效率和成绩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要比陈兆军搞的那个东西要强得多,也细致得多。等回去以后,应该教一下几个孩子怎么写计划了。陈伟雄心里面暗暗想着…

305团一营一连一排离团部不远,平时是作为团部的警卫排用的,在这里,毕竟要方便一些。陈伟雄很是满意。他果然拿出了锻炼身体的劲头来,平时跟战士们一样生活在一起。这也让陈伟雄在军机关时刻紧绷的神经放松了许多。

这天下午晚些时候,陈伟雄和战士们一起劳动回来,发现了一些很异常的情况,这让他已经放松下来的神经有绷紧了起来。

“嗨、嗨,你们看,这些老鼠怎么到处乱跑,一点都不怕人啊?”在回营房的路上,几只老鼠正在公路上乱串着,一点都没有注意到正排着队走过来的战士们。

要说这事一个偶然现象也就罢了,谁知道没走几步,又碰上了好几次这样的事,这就不能不引起陈伟雄的注意了。前两天看的关于邢台地震的小人书里的内容有出现在了陈伟雄的脑海里。

这是怎么了,难到是要地震么?陈伟雄脑袋里转了一下这样的念头。抬头往天上看去,一群本该归巢的麻雀正叽叽喳喳的在天上飞着。这个情景,让陈伟雄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像不太对劲。

带着这样的念头,陈伟雄回到了营房,放心工具,来到水龙头边上想洗一把手。谁知道龙头一开,流出来的不再是往日习惯了的清泉,而是浑浊不堪的污水。这下,陈伟雄觉得这是真的有点不对劲了。他知道,305团平时用的是泉水,抽上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平时不少战士都是直接对着龙头就喝的,今天这样的水意味着,井下的水变浑了。这肯定不是个好消息。

陈伟雄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陈兆军给他的那本小人书上描写的邢台大地震前发生的一些前兆。难道今天的这些异常情况也是地震的前兆么?陈伟雄不敢说上面,他知道,在没有真的发生地震以前,自己是不能说这样的话的。可是陈伟雄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

按照一般惯例,上级机关的领导下连队,快要走的时候,都会进行一次全团的会操,展示一下军人的风采。本来陈伟雄是不准备搞这些了的,毕竟他不是军事主官。但是今天,他觉得应该行使一下这个惯例,毕竟再过两天,他就要回军部了。

王团长很意外,平时一直都和一连在一起吃饭的陈伟雄今天到了团部的小食堂来吃饭。

“王团长,再有两天我就要回军部了,要不今天晚上我们搞一次紧急集合?”陈伟雄说了。

王团长一愣,但很快理解的点了点头:“行,到时候你吹哨子!”毕竟这是惯例了,所以很好理解。

“那就通知下去吧,不用带背包,团部大操场集合。”陈伟雄说得很轻松,谁也不知道,他此刻一点都不轻松。

王团长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按理来说,紧急集合是突然性的,要求全副武装的,可是谁听说紧急集合还有通知下去,不用带背包的,这还有紧急集合的意义么?但是他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陈伟雄是想利用紧急集合的机会进行会操,这么说来,紧急集合应该是在接近黎明起床号前了。

“行,我这就让参谋通知下去。”想明白了陈伟雄的意思,王团长显得很轻松。其实只要不是进行战备,部队一般不愿意搞紧急集合,那样太累人了。陈伟雄这么做,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紧急集合的压力,战士们也不会抱怨什么了。因为紧急集合最怕的就是突然袭击。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还是很轻松的。

“李参谋,等一回通知到各连,今天晚上紧急集合,不用带背包。”王团长吩咐着…

这天晚上回到排房,陈伟雄又把他写的抗震救灾的方案拿出来看了一遍。

正文第十三章排兵布阵

陈伟雄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不过多年军旅生涯的他有着异乎常人准确的生物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半,陈伟雄醒了过来。他没有犹豫,穿好军装,整理好手枪,一看时间,不过2分半钟。对于自己还能够保持着这个速度,陈伟雄显然还是满意的。走出排房以后,陈伟雄看着时间,已经是3点33分了。

“嘟、嘟、嘟、嘟、嘟…”陈伟雄吹响了短促有力的哨音。睡着陈伟雄的这声哨响,整个305团开始陆续响起了同样短促有力的哨音,所以军人都知道,紧急集合开始了。

没有人说话,黑暗中,包括王团长在内的305团的所以军人都在按照条例规定,迅速的穿上裤子,一边往房门口跑,一边穿着上衣。因为已经通知了今天的紧急集合不需要打背包,所以大家的动作都快了许多。

陈伟雄站在团部操场的司令台上看着手表,计算着全团集合需要的时间。

第一个赶到操场的是305团一营一连。毕竟他们是距离操场最近的单位。陈伟雄一看时间,还好,还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一连就已经到位了。随着不断的报告词,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到达操场。

王团长是3点38分到操场的。他有点想不清楚,陈伟雄为什么不晚一点在搞紧急集合?现在这个说话搞,这一个晚上,岂不是所有的人都没办法休息了?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个时间正是陈伟雄想过以后决定的,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是人睡得最熟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紧急集合,搞一次全团汇操,然后再跑一个五公里,天基本上就亮了。如果地震发生在天亮以后,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开始走在上班的路上了,也就不会伤亡太多的人,如果在这期间发生问题,那么全团马山就可以拉出去进行抢险救灾,所以陈伟雄把紧急集合的时间定得早了些。

王团长虽然心里面有些想法,但是很快就头人到了紧急集合的事情上来。不管这么说,陈伟雄既然已经和自己打了招呼,就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就算他不说,随便选一个什么时间吹响紧急集合的哨子,自己也都没有话说。

部队集中的很快。3点41分的时候,全团所以单位都已经到达了操场,按单位整好了对。

“全团都有!立正!”值班参谋下达了全团口令。稍微等了一会,值班参谋非常标准的按照队列条令的要求,转身跑向司令台。

“报告首长团长,305团全团集合完毕,请你指示!值班参谋刘伟!报告完毕!”参谋刘伟的报告词就像他的队列动作一样标准有力。

“以营为单位统计人数,报告哨位情况,整理着装!”陈伟雄下达了命令。王团长当时就纳闷了,按照正常这个时候的指示命令应该是整理着装就完了,可是陈伟雄为什么要加上前面的两个命令?王团长相信,当了几十年兵的陈伟雄是不会在这个方面下达错命令的,那么就是说,他有他的意思。要说王团长知道今天陈伟雄为什么会要求紧急集合,相信他就会想通了。

值班参谋毫不犹豫的对各营下达了统计人数、报告哨位情况和整理着装的命令。

“一营(二营、三营)都有,各连统计人数,报告哨位情况!”个营长分别下达了命令。

陈伟雄和王团长纹丝不动的站在司令台上,等着各营的报告。

“报告…”就在一营长跑出队列,开始报告的时候,大地开始颤抖了起来,整个操场就像上了云霄飞车,一下升起来,一下降下去。地震开始了。一营长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地震搞得措手不及,报告词也挺了下来。

“你在干什么?!接着报告!”陈伟雄厉声呵斥着。谁也没有想到,陈伟雄此时此刻的心情。这几天的抗震救灾计划没有白做,陈伟雄明白,现在的关键是要迅速稳定军心,让大家都能够有一个主心骨。

“是!”毕竟还是军人,一营长迅速调整好了自己,根本不顾还在震动的大地和因为大地震动带来的尖啸声,提高了自己的声音接着报告着:“报告首长同志,一营应到305人,实到287人。其中正在哨位12人,另有6人病假。报告完毕,305团一营营长薛登科,报告完毕,请指示!”为了能让陈伟雄和团长听清楚自己的报告词,薛登科几乎是喊出来的。

“命令你营一连一排排长迅速回到营房,将我枕头底下的抗震救灾应急计划拿出来。入列。”陈伟雄命令着。包括王团长在内的所以官兵,都为陈伟雄的沉着冷静所震撼,没有一个人因为地震的原因离开自己所站的位置。陈伟雄的命令更让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谁也没想到,他的枕头底下居然会有一份抗震救灾应急计划。部队就是部队,军人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坚决服从命令的习惯。

“是!”此时的一营长就像点燃的火药,精神面貌顿时不同了起来,就连给一排长下命令都是那么的有力。军人随时准备的就是进行战争,但是每一个军人都希望,自己进行的是一场有准备的战争。就像现在一样。

看着站在摇摆不定的司令台上的指挥官,所有的战士都坚定了起来,他们相信,有这样的干部领导他们,没有什么困难是可以难得倒他们的。

各营营长接着进行了报告。陈伟雄都显得非常正常的进行了处理。这个时候,陈伟雄相信,没有谁会对这场地震更有准备了。所以,在个营报告完毕后,他直接接管了指挥权。王团长没有一点有异议的地方,在他看来,对于这一切,本来就应该让更有准备的人来处理,更不要说陈伟雄还是军机关下来的。

“现在我命令!”陈伟雄没有跟王团长商量,因为根据他的计划书上尤其这个时候,统一指挥是最关键的。

“各营跑步带回,所以指战员将自己的水壶灌满!团后勤打开战备库,将所有战备干粮装车。团所以车辆马山发动,带上所有千斤顶和撬杠等工具。团部所有军官带上手枪。各连哨兵双岗并下发子弹,密切警戒营区。对擅闯营区的不听劝告的,可以开枪警告,不听警告的当场击毙。所有人员带上所有照明工具。完成准备的单位迅速到操场集合。下面执行命令,各营带回!”陈伟雄的命令坚决果断,这完全得益于前几天写的计划。

各营听到命令,迅速带回了自己的部队。陈伟雄和王团长站在司令台上没有动,团政委也没动。

“王团长,对不起,本来应该是你来下这个命令的,可是我…”待各营带开后,陈伟雄想跟王团长解释,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团长打断了

“陈处长,这话你就不要说了,要是换了我,一时间还不知道该怎么下命令了。你放心,我和政委一定会配合你的!”一边站着的政委也点着头、坚决的支持王团长的决定。

就在这个时候,一排长拿着从陈伟雄枕头底下翻出来的《抗震救灾应急计划》跑到了司令台前面。

“报告首长,计划拿来了!”一排长的军装上扯开了一个大口子,可以想象,他是怎么抱着危险在摇摆不定的营房理翻出这份文件的。

“好的,你马上回去,将水壶装满水,整理好部队,迅速回来!”陈伟雄没有给一排长更多的时间,也没问他衣服的事,这些,都是小事了。

王团长借着微弱的月光,翻看着陈伟雄随手递给他的计划,一边问着:“陈处长,你怎么会有这样一份计划?难得你知道今天会地震?”的确,不管是谁,对陈伟雄能够拿出这样一份底下都感到意外。

“说来话长了,等以后我再跟你说吧。”陈伟雄苦笑着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难得说他是为了应付儿子写的?迅速回忆了一下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陈伟雄才发现,自己还有许多没有做的事,比方说急救药品的准备和通讯联系的安排,现在的关键是首先救助什么地方。到现在为止,大地的摇动还没有停下来,可是决定先救助什么方向就成了陈伟雄最关心的事了,因为谁都还不知道到底什么地方受灾最严重。但是陈伟雄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更不可能等上级来安排,因为这样会白白的耽误时间。现在,时间就是生命。

“王团长,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带部队到唐山市进行救灾。我们是距离唐山最近的部队,在我们这里都感觉到如此强烈的地震,唐山的情况肯定更厉害!”

王团长吃了一惊:“陈处长,难到我们不要先去北京或天津么?要不我们还是等上级的命令?”在当时的那个年月,唐山地区又距离北京和天津这么近,王团长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我们就去唐山!出了问题我负责!”陈伟雄知道,在北京和天津附近都有打量的部队,就算305团现在赶到北京或天津,也是十几个小时的事了。但是唐山就不同了,只要40多分钟,部队就可以全部开进唐山。

“行,今天我们305团就听你的命令了!”王团长也没说什么…

就在陈伟雄和王团长商量着的水壶,已经有部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操场。最先回来的部队,被陈伟雄打发着去团部卫生所和所有的连队,拿走了所有的药品团里面的中吉普变成了搬家公司。他们接到命令,收集了所有的药品以后,马上向唐山方向追赶部队。这时,团部通信股的人也过来报告,所有电话全部断线,电台干扰严重,无法通讯。又命令了一个参谋安排了一架车搬运电台和发电机以后,陈伟雄下令,来的部队有一个算一个,跑步向唐山靠拢。

王团长是跟陈伟雄一起离开的营房,政委被留下来组织后面的部队。

1976年7月28日凌晨四点15分,第一只抗震救灾的部队进入了唐山市。

正文第十四章救灾总指挥

陈伟雄带着部队,跑步赶到了唐山市。当然,临近唐山市的地方,大约每隔一公里,陈伟雄就下令留下一个干部,要求他留守在这里,对以后进入唐山的每个部队下达到命令,要求所有部队不要管其它的事,先到七一广场集结,然后由临时指挥部统一调配指挥。

“我告诉你们,我的命令是所有后来到达唐山的部队!不管它是什么兵种,也不管它有多少人,带队的是什么干部。听明白了么?”说这话的时候,陈伟雄显得很有杀气。没有办法,不这样就不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拯救生命。

“是!,坚决执行命令!”几个被点名的干部坚定的回答到。

这个时候的唐山市,已经成了人间炼狱,用残垣断壁来形容唐山已经是夸大了,整个唐山已经被干脆彻底的夷为平地。在跑向唐山市的中心――七一广场的路上,陈伟雄让从参谋拿来了唐山市的地图。他发现,根据地图的指示,在到达七一广场的路上,会经过唐山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

“一营长!”

“到!”跑得气喘吁吁的一营长薛登科很快出现在了陈伟雄的面前。

“带着你的一营,迅速赶到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想办法扒开医生宿舍,尽最大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先救出一批医生,然后按照他们的指导,挖开医院的药房,搞出一批药品。记住,最主要的是外科用品。注意,不管救出了多少医生、抢出了多少药品,都马上给我送到七一广场来。听见没有?”陈伟雄指导,现在每一个医生都是非常宝贵的,有了他们,许生命就有了希望。

“是!”一营长没有废话。直接停下了脚步。

“一营都有!听我的命令,一连和二连跑步赶到第一人民医院,由教导员带队,先抢救医院宿舍的医生,然后抢出药库的外科药品,不管抢出多少,马上送七一广场!其他人跟我来!”其实刚才陈伟雄发布命令的时候,一营的教导员就在旁边,薛登科这么说,不过是强调一下陈伟雄的命令。

等陈伟雄他们赶到七一广场的时候,天还很黑。广场上已经集中了不少惊魂未定的市民。看到有部队来了,许多市民开始拉拉扯扯的,想让解放军先去救他那个地方的人,渐渐的,本来整齐的队列被拉散了架。等陈伟雄发现情况部队的时候,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了。为了迅速改变现状,陈伟雄没有多嫁考虑,一把把枪抽了出来。

“啪、啪、啪。”三声枪响,陈伟雄开枪了。没办法,他必须迅速控制局面。

“各营、连长马上过来,副连长、指导员收拢部队。”陈伟雄下达了命令,他已经没有心思管开枪的事了。

“王团长,团里的参谋干事有没有唐山市人的?”现在,陈伟雄很需要一个熟悉情况的当地人来当他的参谋。

“梁政委家就是唐山市的。”王团长话音刚落。梁政委就走了过来:“是的,我家就是唐山市的。”

“那好,我们现在兵力不多,需要集中使用,你来看一下什么地方的居民最多?最好详细到楼。”陈伟雄一下将地图铺到了地上。

这会功夫,各营、连长也都来到了身边。

陈伟雄头都没抬,直接说道:“各连汇报人员情况,二营一连先说。”

“是!我连应到…”

还没等一连长说完。陈伟雄打断了他:“告诉我现在有多少人!”他有点生气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那么教条,你的连队有多少人我出不管呢,我只需要指导现在你能拿得出多少人。

“我连现有92人。”一连长聪明了,直接给了一个答案。

“我连现有88人”不用说,这是二连长。

“我连现有89人。”

“我连现有…”…

就在各连汇报的功夫,梁政委已经在地图上圈出了人员最密级的几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