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五十一章公安局的故事

陈伟雄是天黑的时候接到的电话,军区首长打来的。

由于守着车的战士开枪打死了正在执行公文的公安人员,然后又死伤了那么多的人,这事变得复杂了起来,进行了必要的善后工作以后,朱逸群代表雨城市公安局请刑副团长他们一帮人到公安局配合做个笔录,刑副团长一想,这事也不小了,是该配合一下公安局的同志,所以也没说什么,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谁知道进了公安局的院子后情况就变了。刑副团长想打个电话他们不让,还非常有礼貌的请刑副团长他们交出配枪,说是为了保证安全。这下,刑副团长火了,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兵,打过那么多仗,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结果双方僵持了下来。虽然陈兆军知道对于这样情况一般的处理方法,可是有刑副团长在,这也轮不上他说话了,于是老老实实的躲在吉普车上,连车都没下。

要是换一个部队,朱逸群可能还会收敛一些,可是当他听说刑副团长是一个什么特一师的副团长的时候,态度开始变的不一样起来,别看朱逸群是文革后期才从一个县革委会主任调到雨城市当的这个公安局长,可不代表他不知道一些部队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原来的战功部队直接被授予了各种称号。比方说我们的38军,因为在朝鲜战场上战功卓著,被称为“万岁军”。还有什么“南京路上好八连”什么的,数过去就多了,可就没有听说一个什么特一师。刑副团长只好跟他解释,这是一个刚组建的部队,隶属XX军区。朱逸群相信刑副团长的话,但是他需要部队对他的人被部队打死给一个说法,再说现在在这里不过就是一个副团长,跟他的级别一样,朱逸群觉得,他跟刑副团长说不上话。得找刑副团长的上级。另有一个,刑副团长他们卡车上的东西始终都不让公安局查看。朱逸群怀疑,这车上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既然刑副团长说他们特一师隶属军区,朱逸群就给军区打了一个电话,只说是特一师的一个副团长,在雨城市境内,由于涉嫌参与走私,让军区来人处理。别看特一师是一个师的编制,可它是副军的架子,一直都是军区首长亲自过问的,现在特一师的一个副团长出了事,当然很快就报告给了军区首长。

军区首长虽然不太清楚是什么事,但是他明白,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派人去处理一下的,于是电话打到了陈伟雄那里。陈伟雄也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知道,刑副团长这次是带着一批最先进的轻武器回来的,当然大意不得。这才连忙到警卫连叫了几个人,然后叫上了特一团的黎政委,两个人带着一个多排的人,连夜赶往雨城…

到了雨城,陈伟雄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可他也担心出什么意外,于是在雨城市公安局的门口放了两个警卫以后,带着一个排的人进到了公安局的院子。朱逸群一看陈伟雄的架势,知道是刑副团长的上级来了,连忙出来招呼。

“首长你好、首长你好!”说着,伸出手去想跟陈伟雄握手。

陈伟雄一进院子,就看清楚了院子里的情况,刑副团长并不在现场。特一师一连的战士正拿着枪守在军用卡车的边上,一连长和副连长也是扒枪在手,正在卡车边上巡视着,李冰正在吉普车的车门边守着。陈伟雄知道,陈兆军应该是在吉普车里。但是意外的是,还少了一辆吉普车。

陈伟雄没有理会朱逸群伸出的双手,直接命令:“一连长过来。”

一听到陈伟雄的声音,一连长顿时来了精神,他迅速跑到陈伟雄面前,“叭”的立正站好:“报告师长同志,特一团一营一连连长前来报到,请您指示!”这次的报告词可能是他最有力的一次报告,整个院子都听得清清楚楚。

“刑副团长呢?”陈伟雄不想多说废话,直接问道。

“报告,刑副团长被带进公安局后一直都没有出来!”一连长现在恨不得吃朱逸群。

朱逸群在一边听到了,忙接上了话:“师长同志,你们的那个…”他本来是想解释一下,刑副团长现在不过是在问讯室讲述今天事前的经过。

“行了,你不要说了。”陈伟雄很不耐烦的打断了朱逸群的话。由于少了一辆吉普车,刑副团长又被“关”了起来,他真的以为是刑副团长利用这次机会走私,被雨城市公安局给发现了。但就是这样,部队有独立的执法机关,像刑副团长这样的高级干部也应该交给部队处理。毕竟地方上是没有权利处分军人的。

“一连长来一下。”说着,陈伟雄走向李冰守着的那部吉普车,他要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伟雄来到吉普车边上的时候,发现朱逸群也跟了过来:“你到一边等着,有什么我会叫你。”接着没等朱逸群反应过来,跟着吩咐李冰:“到一边守着,没有命令,谁也不许放过来!”

李冰也早就恨的牙痒痒。今天要不是有部队帮忙,别的不说,就那一公共汽车的人,估计一个都活不了,他们事后在范伟身上发现了8公斤炸药!更不要说击毙了另一名逃走的罪犯了。有了师长的这个命令他立刻坚决的执行起来。只见李冰快步走近朱逸群,直接在他肩膀上推了一把:“快走开!否则我不客气了!”说着,掏出了手枪。

一连长开始跟陈伟雄讲述着今天下午的事前,陈兆军在一边不停的点头称“是”,还不时的补充两句,这要是在平时,陈伟雄是绝对不准许在自己和同志本说话的时候,子女在一边插嘴的,可是这件事情关系重大,陈兆军又是参与人之一,当然也有了说话的权利。陈伟雄听着两人的讲述,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已经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在这件事情上,唯一让陈伟雄不满意的就是刑副团长的表现。一个堂堂的副师级干部,竟然因为这个被关了起来…

“全部都有,听我的命令!”陈伟雄一下跳上了吉普车的引擎盖,大声命令着:“下了所以公安的枪!马山找到刑副团长。给我把这个局长绑起来!”

李冰就在朱逸群的边上,一听陈伟雄的命令,当时就高兴坏了,只见他一个过肩摔,直接把朱逸群放到在地上,然后一把抓住他的脚,把脚上的鞋带给抽了下来。也不管朱逸群在那里叽叽呱呱的乱叫,三两下功夫,就把朱逸群绑了个结实。别看李冰不是特一团的,可平时没少跟陈伟雄过去,学会的东西自然也不少。现在他这个绑法,可是用来绑俘虏的,除非你老老实实的否则一动肯定疼得要命。

陈伟雄带来的和跟刑副团长来的,可都是特一团的战士,平时学的就是特种作战。这整一个晚上,他们可给这帮公安欺负坏了,现在有了师长的命令,那有个不下恨手的道理,一时间,整个公安局叫声连天,有敢反抗的,两秒不到,全趟在了地上。

“今天下午不是还有一个公安查车么?人在哪里?”陈伟雄打定主义,这事要就不搞,要搞就干脆搞大来,反正部队占着理!

“他…他不在,我让他回去了。”朱逸群真的怕了,他不知道这个特一师的师长想干什么,不过他敢肯定,要是他敢不老师,一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一连长。带两个人,到那个公安家,给我把他带回来!”陈伟雄有一道命令、

“是!”一连长心里那个激动啊…

等G省公安厅厅长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是半夜了。他听说XX军区特一师带走了雨城市公安局长和另一名公安,顿时睡意全无。听完了雨城市公安局政委的汇报,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想不明白,明明别人当兵的有特别通行证,一卡车的录音机你也抓着了,你还非跟部队较劲。这不是找麻烦么?再有一个朱逸群不知道特一师,可厅长知道,他就是从XX军区出来的。陈伟雄一个副军级的干部,到一个新组建的师当师长还兼着团长,这上下都不知道差了多少级,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这是一支特殊部队!想想朱逸群还真可笑,整个一个农民!什么不好碰,你要去碰特一师!

不过说归说,朱逸群还是要想办法要回来的。省厅厅长给自己的老上级,XX军区的首长打了一个电话。首长哼哼哈哈的就是不给他一个老实话。他知道,这是首长不高兴了。他一个小厅长,可不敢跟军区首长叫板,只好先挂了电话。过了一会,厅长又给首长的秘书去了一个电话,这才知道,这事军区是不打算出面除理了,该怎么办,还得看省里面的。不过秘书告诉厅长,陈伟雄其实挺好说话,关键是不能跟他硬顶!…

朱逸群终于在禁闭室里呆了五天后给放了出来。迎接他的是一张降职命令,他现在已经成立雨城市的一个分局局长了。厅长这会正和陈伟雄在靶场上试着狙击步枪。厅长这才明白,为什么陈伟雄把这批武器看得这么重。

“老陈,下回我们要是要用的上你的枪了,你可不能推!”

“这个好说,到时候我两人带枪一起给你派去!”

“瞧你小气的,不过你放心,我的人也不会乱动你的枪的!”

“唉…我可不是这个意思。行了,咱们也别说了,该吃饭了,今天警卫连搞了一只野猪,咱们吃野猪去。”

“行,不过咱们可先说好了,不能再灌我了,今天下午我还得回去哪。”

正文第五十二章有人欢喜有人愁

特一师这几天有两个人最不舒服。一个是特一团的刑副团长。从雨城是公安局回来以后,他反复解释他当时去雨城市公安局不过是为了配合一下公安,把事情的经过讲一下,还有就是他没有被关起来,只是别人公安例行手续做个笔录。可陈伟雄根本就不理他,一个命令,他堂堂的特一团副团长成了一连的一个士兵(当然,职位级别不变,只是惩罚),每天起早贪黑的跟着一帮士兵一起训练。刑副团长的老婆知道了这个事不高兴,还想找军区首长去告陈伟雄,结果差一点没给刑副团长打了一耳光。用刑副团长的话说:你是诚心给我添乱,这事要是到了军区首长那,搞不好真撤了我!都说好的不灵丑的灵,刑副团长怕什么就来什么。事情过去没两天,军区首长的电话就打到团里了,刑副团长提心吊胆的接过电话,军区首长劈头盖脸的把他给臭骂了一顿,最后问特一师是怎么处理他的,刑副团长连忙报告说,他现在已经被师长下令下连当兵了,这么着军区首长的口气才好了些:我告诉你,要不是陈伟雄已经处理过你了,老子非将你两级不可!

这天下午,刑副团长跟一连长请了个假,早早的回家,让老婆买上点好菜,然后摆上了两瓶茅台,他老婆很奇怪,不知道刑副团长要请谁。一听说是要请陈伟雄,当时脸就挂下来了。刑副团长叹了口气:你呀,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你知道么?要不是陈师长,我现在可就真的成了副团长了(他是副师级,属于高职低就)。刑副团长的老婆一听,顿时紧张了起来,连忙追问着是怎么回事?刑副团长没理她,直接到师部请陈伟雄跟何政委去了。

这天晚上,刑副团长的老婆侍候着三个大老爷们喝酒的侍候很殷勤,不知不觉的,大家都有些喝多了。刑副团长终于问出了他瘪在肚子里很久的话。

“陈师长,我就不明白了,你就像算到军区首长要收拾我似的,先把我给收拾了,否则今天下午军区首长就要降我两级了。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到军区首长要收拾我的?”

陈伟雄也有点舌头打卷了,他得意的又往嘴里倒了一杯酒:“这你还不明白?你不想一想,咱们军区首长是什么人?那是个敢在中南海掏枪的人!数数全中国,有几个敢这样?也就是他了!你一个堂堂的副师级干部,又是执行军务,还在那么一个小小的破雨城市公安局给关了一个晚上,你还是特一师特一团的副团长,特一团是什么?军区的直属部队!是军区首长看家的家伙!你说你给搞得那么窝囊,别说他了,连我都想降你两级!不过首长就这点好,打了不罚,罚了不打。我要不赶在他头里处理你,等到他来处理就麻烦了!我不知道他会不会降你两级,反正你肯定没个好!”

何政委本来就不能喝,今晚更是有点多了,他根本就没听清楚陈伟雄和刑副团长的话,只是习惯性的当好人:“刑副团长,你也别抱怨陈师长,他可是为你好!再过两天,等风头过去一些了,你还是回原来的位置,好歹还有一个团的兵要你带呢!”

这一个晚上,三个男人罗罗嗦嗦说了不少废话,也喝到了很晚。可刑副团长的老婆一直在一边小心服侍着。还把警卫员们都让进了外屋,给他们准备了不少吃的。这是一个沂蒙山区出来的女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从这一天开始,要是有谁说陈伟雄的不是,她能跟人干起来…

特一师还有一个不舒服的人,这就是陈兆军了。从轻武器研究所回来他就知道,自己这回得老老实实上一段时间的学了,就算学校同意他跳级直接上初三,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学的。不过想到将来大学还是要上的(他可不想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不如趁机提前学着。于是在这点上陈兆军也没什么好说的,最让他不满意的就是陈伟雄回来后就收走了他的勃朗宁手枪和所有子弹。陈兆军知道,这要是放在陈伟雄手上,一共就一百来发子弹,还不两下就给他打光了?经过陈兆军反复据理力争,总算是把枪给要回来了,可子弹被全部没收了。为了这个事,陈兆军烦了好几天。好在后来李冰看了实在忍不住了,有一天下午,他把陈兆军叫了出去,偷偷摸摸的给了陈兆军一个弹夹。说起来李冰就是机灵,他一早就算到陈兆军的这枪十有八九会被陈伟雄没收。这么好的枪牌橹子,要是落到陈伟雄的手里,只需要摆显两下,那点子弹就没了。所以他偷偷的藏起了一个弹夹,这次是看在陈兆军真的难受了的份上才给他的。他那知道,从陈兆军拿到这支枪开始就盯上了枪上地出厂型号:M1911!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是古董,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手枪…

都说有人欢喜有人愁,既然刑副团长和陈兆军都发愁了,当然也有人高兴的。

最高兴的莫过于陈伟雄了。这回,不但从轻武器研究所带回了几百支80式突击步枪,更关键的是还带回了20支狙击步枪,这可解了陈伟雄的燃眉之急。陈伟雄正在考虑如何组建战斗小组的事,现在就差狙击步枪了。有了这20支狙击步枪,他就可以成立20个战斗小组。陈伟雄相信,只要不进行大规模的正面作战,他的这20个战斗小组至少可以控制敌人500人或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突击行动(那个时候还没有斩首的说法)。想想看,当战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敌方突然指挥失控,你叫他还怎么打下去。

另一个欢喜的是李冰,这次的事陈伟雄没说什么,但是他可以从陈伟雄的眼睛里看出,陈伟雄对他的表现是欣赏的。李冰知道,也许自己出头的时间不远了…

《花帝》:一个朋友写的好书,看一看你就会认为值得。://.qidian./book/1032684.aspx

://.qidian./book/1032684.aspx书号:1032684

正文第五十三章快速长大

这天晚上,张桂梅磨不过陈兆军,只好带着他到何政委家找何政委的爱人林副校长。不为别的,陈兆军知道上学是不可避免的事,学校也同意他上初三了。可是陈兆军不想用跳级的名义进去。陈兆军希望他到初三的时候,林副校长可以帮忙说一下话,就说他是转学来的。反正在那个学校里认识陈兆军的人不多,当然,这些人不包括何政委的宝贝女儿何建玲。对她,陈兆军是怕了,整个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太妹!自己又没有得罪她,犯得着整天找自己麻烦么?陈兆军知道自己是人微言轻,把妈妈张桂梅给拖出来就是整个意思。想来林副校长是会看一点面子的。

“林副校长,我们家老三怕要是班里的同学知道他是跳级上来的,会欺负他年纪小,所以让我来跟你说一说,看看能不能就说他是刚转学来的?好在他原来也没呆几天。”张桂梅跟林副校长商量着。

林副校长是什么人?那个年头别管是当什么干部的,要是脑袋不灵活一点,早就下台了。张桂梅这一说,她就明白了。上下打量了一下陈兆军,的确,经过这一年来的锻炼,陈兆军个子长高了不少,虽然人黑了些,可是看上去很精神,像个半大小子的样子了。

林副校长笑着点了点头:“嫂子,你不用说了。我这都知道了。我看要不这样吧,我把陈兆军的学籍调出来,直接帮他把年纪改一下。嗯…,他上初三,要不就改成15好了。你看呢?”

张桂梅还在犹豫,她来的时候可没想到这事,陈兆军在一边听得缺欣喜若狂。这年龄一改,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没等张桂梅开口,他连忙满口答应:“好、好、好,谢谢林阿姨,这样就好多了!”

林副校长怜爱的摸了一下陈兆军的脑袋:“小兆军还真机灵。嫂子,你和陈师长真有服气,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争气,不想我和老何,就那么一个女儿,一点都没有女孩的样子。”

“看你说的,建玲可是个好女孩,哪像我们家的这几个,一天不看着就不知道他们会搞点什么出来。都操心死了。”张桂梅嘴上是这么说,可脸上露出来骄傲微笑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感受…

张桂梅和林副校长在这谈着的时候,陈兆军打了个招呼趁机溜了。他到不是有什么事,只是他不愿意在何政委家多呆,因为他怕碰见何建玲。有这时间,他不如上警卫连去玩一下。

警卫连的大棚现在已经拆了,不过这一年凭着这几个大棚,警卫连可没少捞荣誉。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全军副业生产先进单位。来向他们学习大棚技术的单位一波接一波,都把警卫连给到怕了,还好后来他们想了个招,让军区出面办班。不过这样一来,特一师警卫连的风头更劲,连八一电影制片厂都来拍了纪录片。反正按王连长的估计,今年年底,拿个荣誉称号什么的问题不大了(就是不太好听)。有了这一切,就让陈兆军成了警卫连最受欢迎的人。

远远的,王连长就看见陈兆军晃了过来,连忙招呼着他:“兆军,快过来。”

“王叔叔,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东西给我了?”陈兆军已经习惯了,反正每次他到警卫连,总会得点什么。

“是啊,王叔叔又帮你收集了一堆的邮票,就等着你来拿呢。”现在离熄灯的时候还早,王连长也不介意声音大一些…

陈兆军这才知道,他走了几个月,王连长给他收了一大堆的邮票。其中有不少还是比较罕见的。陈兆军不知道,为了表示对陈兆军的感谢,王连长收集这些邮票可是没少费功夫,每一个出去传经送宝的指战员都得到了这样指示,有机会就帮陈兆军收拾点邮票和毛主席像章回来。

看着地上放着的两个弹药箱,陈兆军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说他赶上了好时候,现在的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陈兆军估计,他的收藏品,就算不是全国,起码在这方圆几百里应该算得上一份了。

翻看了一会东西,陈兆军想起了他过来的目的。

“王叔叔,我都忘了告诉你了,明年再搞大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种瓜果的时候要给它们授粉!”

王连长古怪的望着陈兆军,为了掩饰自己的笑意,连忙转身端起一杯水来喝了一口,谁知道还是没忍住,到底笑了出来,这下,刚喝下去的水基本上都顺着鼻子喷了出来。

王连长再也忍不住了,大声的笑着、咳嗽着,差一点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咳、咳…你还以为你玩的那些小动作我们都不知道?你也太小看我们警卫连了,也不想一想我们是干什么的。”王连长顺下了一口气,笑着说。

原来,不少人早就发现陈兆军没事了就在地里掐一朵花,东点一下、西点一下的,联想到除了警卫连,其它连队种的瓜就是挂不了果。为了这,王连长专门去请教了专家,这才知道由于大棚环境封避,瓜果无法自然授粉,必须通过人工的方式授粉才行。于是这个经验被迅速推广了开来,现在所以学过大棚的人都知道这个事了…

第二天,陈伟雄专门让一个参谋陪着,张桂梅又到师医院开了一张证明。有了这些东西,陈兆军堂而皇之的到当地的公安局办理的户口年龄变更的问题。这事办得那么痛快跟省公安厅厅长的交待是分不开的。省厅厅长上次来过特一师以后,特意交待管区的公安局,对特一师的事要特事特办。只要不违反原则,能办就给人办了…

办好了这一切,陈兆军就等着9月份开学了…

://mm.qidian./MMWeb/1030397.aspx

://mm.qidian./MMWeb/1030397.aspx

痴情卷

正文第五十四章冤家路窄

1980年9月,陈兆军同学背上了书包,再次踏进了阳光一中的校门。林副校长亲自带着他,来到了初三(二)班的教师门口。这个时候,班里正在上课,林副校长在门口招了一下手,叫正在讲课的老师出来。

“李老师,这是新转来的陈兆军同学,以后就安排在你们班了。”林副校长将陈兆军交给了刚从教室里走出来的一个最多只有40公斤却有1米70以上的眼镜竹竿。

在来的路上,林副校长就交待过,李老师身体不是很好,和她确是整个阳光一中最负责任的老师之一。

“李老师您好!”看着眼前这个竹竿一样的女人,可以想象,她是一个多么称职的老师。陈兆军知道,这样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

“林副校长,我这个班已经都这么多人了,你怎么还往我这儿塞人呢?放别的班就不行么?”看来,李老师并不欢迎陈兆军的到来。的确,一个年纪也就只有一个班是尖子班。往往集中了几乎最好的老师。于是,这个班就成了家长眼中的宝,是要有点关系,没有不想把孩子搞进这样一个班的。于是,这个班级往往就成了整个年级最大的班。这个班的班主任也就成了整个年级最牛的班主任。

或许有的话不好当着陈兆军,林副校长拉了李老师一把,李老师也明白是林副校长要跟她交待点什么,其实别看李老师嘴上是在抱怨,但是学生上那个班还是学校定的,李老师不过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罢了…

趁着林副校长跟李老师说话的时候,陈兆军往三(二)班里看了一眼,赫然发现何建玲正坐在教室的前排上看着他,一脸玩味的样子。

这个小魔女怎么跑到初三来了?她不是应该上初二的么?陈兆军这会的感觉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他还真是怕了何建玲了,她的那种小孩心态根本不是陈兆军能接受的。偏偏她好像瞄上了陈兆军似的,有事没事就找他的麻烦。陈兆军不知道,何建玲能跳级,还多亏了陈兆军,要不是受了他的刺激,何建玲也不会那么拼命。可不管怎么说,陈兆军觉得还是躲着点何建玲的好。

看见林副校长和李老师回来了,陈兆军连忙找林副校长。他拉了一下林副校长的衣服,小声的说:“林阿姨,要不我换一个班得了,别人李老师也挺为难的。”

林副校长一听这话,心里面一阵高兴。陈兆军这孩子就是懂事,还知道体谅大人的难处。她不动声色的一把拍开陈兆军的手。对李老师交待着:“李老师,那就这样,陈兆军我就交给你了。”

李老师满口答应:“行,林副校长就放心吧,没问题的。”不知道为什么,李老师的态度好了起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林副校长又小声的交待陈兆军:“好好上课,我都跟李老师说好了。我们家玲玲也在这个班上,你要多帮着她,知道吗!”

陈兆军不知道林副校长跟李老师有什么协议,但是有一点他清楚,看来这个何建玲他是帖上了。

陈兆军不知道,刚才李老师一听说陈兆军其实是跳级上来的,什么顾虑就都没有了。当老师的都知道,能跳级的孩子,成绩都不是一般的好,教这样的学生自己可以省不少心思。关键的是到时候出成绩的也还是这些人。这会,李老师感觉林副校长还是向着自己的,整个年级两个跳级的都给了自己,看来今年凭职称问题不大了。

陈兆军苦着脸被李老师带进了初三(二)班的教室。

“同学们安静一下,这个是刚转来我们班的陈兆军同学。大家欢迎。”李老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陈兆军,接下来的就是安排座位。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来了一个新人还要做一番自我介绍。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谁也没什么想法。其实关键的是老师也不希望同学间彼此的联系太多,最好都把心思放在读书上。

毕竟陈兆军的年龄小些,在班了算个子比较矮的,所以安排座位的时候被安排在了前面。可能是李老师已经知道了陈兆军跟特一师有些关系,再一个她也希望两个跳级生相互影响。原来的何建玲的同桌被调到了后面,陈兆军被安排成了何建玲的同桌…

这一天,陈兆军过得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怕何建玲又给他找什么麻烦。中学的时候女孩一般都比男孩发育得快一些,再说本来陈兆军就不何建玲小了不少。何建玲自然显得要比陈兆军高出一块来。虽然不怕她,可陈兆军可不想把何建玲给惹毛了,别的不说,有一点陈兆军敢肯定,万一要是两个人出了问题,不管是闹到老师那还是传到家长的耳朵里,吃亏的一定是自己。以来陈兆军根本就不屑于跟何建玲计较,二来女孩一般都受到保护的。可他们怎么知道,何建玲在陈兆军坐下后没多久。趁李老师转身写黑板的功夫,直接拿了把小刀,将桌上原本不知道划分好多少年的三八线重新进行了一次改写,直接侵占了陈兆军的近一半领土。干玩这活后,何建玲拿着小刀,挑衅的看着陈兆军。

关于桌上的这条界线的意义陈兆军还是知道的,以前小的时候也玩过。其实就是一个强势一个弱小的表现。可到了陈兆军这,这就变成了可笑的代名词了。反正桌子是够用的,陈兆军什么话也没说,直接把属于直接的东西挪了一些,让出了何建玲画出界线的那一部分。

就这么着。陈兆军痛苦的初三生活开始了…

几天时间下来,何建玲地方也占了,陈兆军也老实了(根本不跟她说话),可她反倒感觉有些很失落的味道。她开始变着法的欺负起陈兆军来。可让何建玲感觉奇怪的是,不管她怎么整陈兆军,怎么抢他的地盘,几乎是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陈兆军从来都不理她,由她去搞。更让何建玲生气的事,每次考试陈兆军都会特意做错几题,让她得全班第一。时间一长,就让何建玲有了狗咬刺猬――没处下嘴的感觉来…

://.qidian./book/1037994.aspx

://.qidian./book/1037994.aspx

《销魂吟》

一个诺亚方舟与少年之间的传说。

正文第五十五章特殊学生

陈兆军在初三(二)班呆的挺惬意的,那么何建玲也不过是开始的时候显得讨厌些(一般称为下马威),渐渐的,发现陈兆军根本不理他了以后,也就逐渐的转移了目标。其实陈兆军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一个结果,没有哪个孩子能够对一件不发生变化的事情长时间的关注下去的。想想看,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混迹在一帮无忧无虑的孩子中间,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看着那些孩子为了一点小事争的面红耳赤的,其实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颇有点冷眼看世界的味道。只不过陈兆军是怀着一阵非常轻松的心态在看、在玩味着。

毕竟陈兆军现在也算是个小财主了,轻武器研究所给的一万块钱除了买了台电视机以外,基本上没怎么动,这样陈兆军平时也就有了些零花钱,最起码他上书店买本书什么的是足够用了。于是他经常揣着点钱逛书店,买些他感兴趣的通讯类、电子类的书来看,一开始新华书店的人都奇怪,怎么会有中学生看这么专业的书籍?一般像陈兆军这么大的孩子多是来买一些故事书的。可时间一长,别人也就见惯不怪了。其实要是他们知道陈兆军是想学计算机技术的话,恐怕就要吓坏他们了。可惜的是当时根本就找不着这一类的书,就算是有,也是高精尖技术,基本上属于保密范畴,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虽然现在在书店里的有关通讯和电子类的书籍在陈兆军看来技术上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陈兆军来说正好是一个补充。因为他后世在那所九流大学学习过的相关方面的东西,基本上已经很少涉及基础知识了…

于是,陈兆军除了开学的几天还看了一下课本以外,整本书基本上几没再动过。毕竟都几十年没看过书了,刚开学的时候看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剩余的时间,陈兆军就开始看那些在老师和其他人眼里看来全没有用的闲书。李老师和其他的几个科任老师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这个找完他谈话不算还让他请家长。这一开始张桂梅还碍着面子去了几次,到后来也干脆不去了,有什么事一股脑的丢给了林副校长。林副校长也颇感到为难,你说陈兆军要是上课调皮捣蛋或是功课不好,这都好说。可别人不招灾不惹祸的,无论哪门功课都没问题,这让人怎么说他?难不成非要让他把整本书都背下来才行?林副校长也为这事伤脑筋,可别人老师反应的问题你总是要想办法解决呀?林副校长给逼得没办法了,干脆她一咬牙,把所有有意见的初三(二)班的科任老师都给找了来,专门商量陈兆军的事。其实根本就算不上商量,林副校长就问他们一句:要是你们觉得陈兆军真的不好管,那我就把他调其他班里去。这话一说,所有的老师都摇头了。其实他们也知道,陈兆军没什么的,别人都懂了的东西,你让他还看什么听什么?置于调到其它的班,副科的老师是无所谓,几个班都是他们上,只要陈兆军还在学校,怎么都得上他们的课,也就是一点区别都没有。谁都知道有一个好学生对班级的重要性。犯不着为了这个得罪李老师。置于班主任李老师当然就更不干了,陈兆军是不听课,可他也不会影响其他人,要是就为了这么点事,把这么一个能出成绩的学生给挤走了,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她当然坚决反对。于是,陈兆军上课不听课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不过时候李老师还是找了陈兆军,跟他约法三章,要是发现他的考试成绩下去了,那他就得乖乖的听课。陈兆军当然连连点头答应。

没过两天,何建玲发现哪个讨厌的陈兆军被老师调到了最后一排,还给了他单独的一张桌子。这让何建玲感到很奇怪。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一般都是老师用来对付差生的,主要是怕他们影响了身边的同学。可陈兆军的成绩并不差,虽然上课不听,可以老老实实的并不影响其他人,怎么能让他坐到最后去?为了这,何建玲还专门跟她老妈告了一状,说是李老师欺负陈兆军,没想到她自己到给林副校长骂了一顿。其实老师在讲台上,下面有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何建玲欺负陈兆军的事,老师也一早看在眼里,就等着陈兆军来告状的时候批评一顿何建玲,谁知道陈兆军根本就没拿何建玲当回事,随她怎么折腾,就是不理她,几天下来,何建玲也没劲折腾了,陈兆军自然也就安然了。不过这事可让李老师感触颇深,后来被当成了笑话说给了林副校长,这才换来了何建玲今天这一顿骂。

陈兆军被调到了最后,整个初三(二)班的同学都感到挺意外的,大家当然知道哪个位置意味着什么,不过大家也都知道,陈兆军根本就不会是因为正常的原因才被安排到哪里的。好来大家渐渐的发现,陈兆军连作业都不作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问他一下,后来收作业干脆就直接忽略了他,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师根本就不管他做不做作业。曾经有哪门一、两次,个别成绩不好的同学偷懒不做作业,被点名批评的时候企图用陈兆军也不做作业来当挡箭牌。可没想到被老师一句话就顶死了:可以!你只要成绩超过陈兆军,我的作业你就可以不用做了!顿时,被批评的同学哑口无言了。跟陈兆军比,那个家伙从来都不看书,刚交上试卷,连书都不用看就知道自己多少分的。自己怎么跟他比?从这以后,陈兆军成了初三(二)班的例外,反正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不管他,平时考试的时候,老师除了上报的时候以外,正常统计分数都会把陈兆军的成绩不计在内。所以听初三(二)班宣布考试成绩也挺有意思的。一般老师都会只要说:我们班这次考试,成绩如何如何,不计陈兆军同学,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多少,最高成绩是多少多少…

临到了要放寒假了,李老师在家长会前才想起通知科任老师,家长会的时候统计成绩是,要把陈兆军的成绩一起统计汇报给家长们…

陈兆军这段时间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就盼着放假,因为放假就意味着大哥要回来了。关键的一个,中国的集邮热也是在这个假期开始的。他现在开始憧憬着他那几弹药箱的邮票起来了

正文第五十六章期待

大学放假的时间要早一些。打听带大哥火车到站的时间,陈兆军就想着怎么去接陈兆平。他担心这次陈兆平回来还像上回有那么多东西。根据以往的经验,要车的是提都不要提,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得到陈伟雄许可的。陈兆军先留了个心眼,悄悄的跟李冰说了一下这个事情,李冰一听就明白了。直接神秘的表示让陈兆军放心,到时候肯定有车的。

陈兆平临回来的前一天晚上,司机小刘又在院子里鼓捣开了他的那个吉普车。不过今天怎么都觉得有点不对劲。要是一般的水平,也轮不上他给陈伟雄开车。平时就算吉普车有点毛病,两下小刘就整好了,可是今天他愣就半天都没有把吉普车发动起来。末了,带着一身的油,小刘进来告诉陈伟雄:首长,咱们这破吉普车也该换一部了,这回估计问题不小,看来明天得到修理所去了。望着小刘沮丧的样子,陈伟雄只能安慰他:快了,今年有一次演习,只要搞好了,特一师就将全面换装,到时候几个军区新组建的特种作战部队都会来特一师进行轮训,到了那个时候,想要什么没有?谁都得看特一师的脸子!陈伟雄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的神色都变得轻松得意了起来。陈兆军知道陈伟雄很高兴。其实他听了这个消息也高兴。不过要是非要让他来形容一下陈伟雄的表情,那就只有一个俗语了:小人得志。

第二天李冰一来叫陈兆军的时候,陈兆军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咱们上哪等小刘叔叔?”

李冰一听就笑了,连陈伟雄都瞒过了的事,愣是没有瞒过陈兆军。

“走吧!小刘已经先把车开出去了,咱们出了大院不远就能见到他。”

一路上,小刘不停的跟李冰吹他的本事,听他的那个意思,整个特一师,有一个算一个,要是在玩车上想玩得过他的,恐怕还得等几年。陈兆军笑着听着没说话,可他心里嘀咕着,好在老爸不懂车,要不把高压线一给你插回去,什么都露了馅了。再说了,再过几年,等那些车都用上了电喷。恐怕你的车出了问题也得上修理厂!…

陈兆平这次回来的时候带的行李小了许多。见到弟弟的时候,陈兆平显得有些不自然起来,时不时的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陈兆军。陈兆军也有点蒙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兆平到底没忍住,上车后没多久,他就问陈兆军。

“兆军,我原来给你的邮票你都收好了吧?”

有这一句话,陈兆军什么都明白了。原来他从来都没有集过邮,也不知道集邮的发展情况,他就记得到了1981年,满世界的人都开始关心起了邮票来。敢情这阵风是从被边刮起来的。陈兆平现在已经知道了邮票变得值钱了。

“你放心,我都收得好好的。还等着看这次你给我带回来了什么邮票呢。”陈兆军当然不能明说,要是告诉陈兆平自己手里头有整个G省全部的金猴票,而且这些金猴票以后会翻几千乃至上万倍,还不吓着陈兆平。

一听说陈兆军的邮票收得好好的,陈兆平放心了一些。

“大哥这回给你带回来的邮票不多,不过带回来了几本介绍邮票的书。有空你可以看一下。”陈兆平不知道陈兆军的弹药箱里到底有些什么邮票,不过以他的印象,好像有些还是挺珍贵的,最起码他知道有几张邮票是这几本书里有介绍的。不过不管怎么说,陈兆平都明白,自己这个弟弟的那几个装邮票的弹药箱应该是价值连成了。最起码…换两台电视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当时陈兆平的想法。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凭着那几弹药箱的邮票,普通人可以趟在上面吃几辈子!更不要说他还有几弹药箱的毛主席像章…

陈兆平两兄弟到家的时候,陈伟雄和张桂梅都已经回来了,还整了一桌好菜。这还得多谢陈兆军。今年天一冷起来,特一师各单位就开始建大棚了。有几个连队主管干部脑袋好用的,甚至已经联系上了省农科院。别人一听是部队的,还自己建起了大棚,种起了反季节蔬菜,都非常有兴趣。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们都认为大棚的利用价值不止这些。只要懂管理,完全可以用大棚来种蘑菇!结果省农科院选了几个连队进行了试点,没想到还挺成功。那个东西生长的可快,没几天功夫,整个特一师都飘出了小鸡炖蘑菇的香味来。

一家人挺久都没见着了,这餐饭可以说是吃得相当舒服,不过临了,几个孩子还是被陈伟雄给说了一句:以后没有我的准许,不许随便用我的车!…看来,陈伟雄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饭后陈兆平和陈兆军正准备整理一下陈兆平带回来的邮票,陈伟雄看到了,转身进了房间。一会再出来的时候,拿了几张票出来。

“过几天在文化公园有一个邮票展览,你们不是喜欢邮票么?过两天你们兄弟三个陪你妈一起去看一看,也算是玩一玩!”

陈兆军可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展览,不过这不会影响他的心情,起码他知道,这回至少可以买些集邮本和小镊子放大镜什么的回来了,省得这些邮票都得堆在箱子里,时间长了可不利于保存。陈兆军知道,现在还远不是邮票价格鼎盛的时期,也就是说,他手里的这些东西一时半会是不会放出去的。好歹他现在也算是个万元户了,又不等钱用…

这一个晚上,陈兆军都在计算着,到底该买多少本集邮册才行…

接下来的几天,兄弟三个放开了膀子,疯狂的玩了几天。陈兆军还把他的那个轻武器研究所研究员的小本子给拿了出来,让陈伟雄师长配合工作,因为他需要统计一些枪械的数据。陈伟雄笑着看着耍宝的老儿子,不过还是挺配合的交待了特一团警卫排,带齐陈研究员需要的武器,陪着他去靶场。他甚至还大方的给了陈兆军同志20发M1903勃朗宁马牌橹子的子弹,这让陈兆军高兴了不少。

陈兆平和陈兆广都知道弟弟有一支配枪,见也都见过,可是谁也没有机会打。要知道,这枪在当时,就是军长也配不上,因为根本就没有。好在陈兆军也知道,这种枪的子弹很难找,打完了这一百发,下次要是还想搞的话,估计得97以后了,有机会上香港搞去。关键别到了那个时候让人再把枪给收了回去。看来还得帮轻武器研究所干点什么,否则时间一长,他们还真把枪给收回去了!陈兆军心里泛着嘀咕。

兄弟几个好好的玩了几天。特一团警卫排的战士也算开了眼,见着了一把进口的手枪。陈兆军不知道,接着几天,特一团都在议论着陈兆军的这把枪,搞得连何政委都知道了,他还专门问了陈伟雄,想跟他借来玩一玩(以为是原来缴获的没上交)。没办法,陈伟雄只能老老实实的解释,那枪是陈兆军的配枪,根本跟陈伟雄没有关系。听了这话,何政委算是没话说了。可转眼他又想起了一个话题来:这么说你老儿子已经开始拿工资了?听了这话,陈伟雄感觉自己要崩溃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何政委解释了…

转眼,1981年春节到了。张桂梅专门请了两天假,她要陪着几个儿子们上省城玩两天。本来还想拉陈伟雄一起取得,可一家人都知道,越是这个时候,做为特一师的师长的陈伟雄越是走不开。不过好在陈伟雄还算开明,让小刘开车陪着他们娘几个一起去的。

一路上,陈兆军就在期待着,他还真想看一看这次的邮票展上有些什么好的邮票。这回,为了买集邮本、工具和邮票,陈兆军可是带上了2千多块钱。其实,这才是陈伟雄让小刘开车陪他们一起去的原因

正文第五十七章咱当兵的人

张桂梅这几天的心情挺好的,和三个孩子一路去省城,偶尔还哼几个调子。部队医院不累,一般也没什么大事,但是值班制度非常严格。很多情况不是那些小卫生员可以处理的。再说张桂梅还是护士长,医院里管理卫生员的事平时就落到了她的头上。其实表面上看,这些卫生员不过是战士,平时也是连队式管理。就是说她们平时的上级一般是连长和指导员(其实师级医院没那么大),但是工作和业务方面,就是张桂梅说了算了。要是正常来说,这样应该很好管理才是。可是要是有在部队呆过的人就会明白,就是放在现在,一般的人也不敢轻易得罪女兵,更不要说那个时候。反正女兵的指标就那么多,一般地方上的就不要想了(当然,要是省长的孩子又另说),基本上部队的女兵都是部队之女,真的追究起来,搞不好背景大得吓人。这样一来,本来很多属于连长、排长的事就得落在张桂梅这个护士长身上,毕竟张桂梅在医院是相当一级的领导,二是她的背景(指陈伟雄)也够足大的,还有就是,这些小卫生员论起辈分来都得叫她阿姨。所以她平时琐碎的事情挺多。要是再碰上个不长眼的勾搭小卫生员(更不要说把肚子搞大起来的话),这事情就麻烦了。不但要看好女孩,别出了什么事(出事麻烦就更大),另一个还得配合着追究男的责任(一般都是军人)。要是家理没有什么背景的,一般是男兵退伍,女兵处分。要是背景够深,就得想办法调动。反正事情是不断。其实对于张桂梅来说,能够这么轻轻松松的玩两天,机会也是很难得的。

陈兆军他们兄弟几个坐在后面,当然是又吵又闹的没个消停。别看大家都挺成熟的,可是也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机会。这气氛连带着影响了开车的小刘,整个车都轻松了起来。嬉闹间,陈兆广没留神碰到了陈兆军的腰上,一块大铁疙瘩撞得他还挺疼。

“老三,你这腰里是什么?”说着,也没管陈兆军反对不反对,一下就把他身上的小号军装给掀了起来。

嗬,这下可好,看见的都不说话了。原来陈兆军把他的枪给带了出来。

“拿来!”张桂梅不高兴了:“你说咱们这是出来玩的,你把枪带出来干什么?”

陈兆军没办法。老老实实的把枪解了下来,讪笑着解释:“这不是这回咱们带的钱多么,带把枪也放心些。”话是这么说,可其实陈兆军就是觉得有把枪威风,自己的底气都足一点。这辈子他玩枪是玩得不少,可还是没有玩够,不管什么时候想起自己有一把国家配发的手枪来,他都挺兴奋的。

张桂梅也懒的说他,不管怎么说,毕竟他这枪是合法的。把枪接过来,随手检查了一下,把枪套一摘就要往兜里装。这可把陈家三兄弟给吓了一跳。他们都以为张桂梅是要把枪交给小刘的。

“妈,你怎么就把枪就这么装兜里?”陈兆军闯了货,当然不太敢说话,这话是陈兆平问的。从小到大,他们可从来都没见过张桂梅玩过枪的。

张桂梅本来还没怎么把这枪放在心上,一看几个孩子的眼神,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怎么,信不过你们的妈啊?没生你们大哥以前,你妈也是一天到晚的枪不离身,指不定哪一下就打一仗。就你这小橹子?比这再好的枪你妈都用过!”

这下,一车人都不说话了。别人是怎么想的陈兆军不知道,反正他在考虑,要比这枪还要好的,再那个年月,还真不知道该是什么枪了。难道是二十响?陈兆军简直不敢想象张桂梅挥舞着驳壳枪的形象,那像什么?还不如直接拿颗手榴弹算了(电影上某位用手榴弹砸日本特工队队长的女士形象)。

看着这车里的气氛因为自己给整得变得沉闷了起来,陈兆军提议:“要不我给大家唱个歌吧?”说到这,陈兆军这才想起来,自己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也不记得歌词,可是很多歌的旋律都还是记得的。要是学一下简谱,再瞎编一下歌词,后来那些歌星还混个屁。不过好像没这个必要。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混饭吃的办法,哪天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干脆当歌星去!

“哟!我的老儿子还会唱歌啊!快唱一个给妈妈听听!”张桂梅也挺意外的,好像从来都还没听国陈兆军唱歌。

“行,我就给你们唱一个《咱当兵的人》。”陈兆军自信满满的,这首歌可是他记得歌词不多的几首歌之一了。说起来这还得感谢上辈子天天早上听这首歌的缘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陈兆军的歌一唱玩,整个车里的人看着他的眼神都不对了。张桂梅是欣喜若狂,自己儿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歌唱得还真好听。陈兆平和陈兆广则是一脸的不可思议。这是一首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的歌,按说如果有了,以这首歌轻快激昂的旋律。应该迅速唱响全国。司机小刘则是一脸的敬佩,真想不到,陈师长的这个三小子,干什么都行。连唱歌都比一般人强。

在张桂梅的强迫下。陈兆军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唱这首《咱当兵的人》。等车停到特一师驻G省招待所的时候,司机小刘已经可以把这首歌唱得朗朗上口了

正文第五十八章粮票可是个大问题

从特一师到G省省会GZ市有一段距离,这一路有几个孩子陪着,加上陈兆军的歌,张桂梅意外的并没有感到太难受(她晕车)。不过有这个习惯的人坐车总是不太除服。所以到了特一师驻GZ市的招待所后,张桂梅还是必须休息一下的。

安排好了房间,交待一声,陈兆军他们几个都被迫睡了一个午觉。其实睡也睡不着,不过都不敢离开房间。谁知道张桂梅会什么时候起来。万一她要是起来了看不见人,肯定该不高兴了。虽然有陈兆平在,再说陈兆广和陈兆军都也不小了,可他们都明白张桂梅的心,不愿意让她不高兴。那会房间里也没什么娱乐的,几个人闹了一会以后,就开始听陈兆平聊一些学校的事情。陈兆平当然是神侃了一通,例数在大学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这让陈兆广很是激动。有了大哥的榜样,自己的弟弟又连续跳级,陈兆广的学习开始更加努力起来,这个学期,他的成绩又是全班第一。他早就想好了,来年考大学的时候,出了清华和北大,其它学校根本不填。他真想不通,大哥当年那么好的成绩,怎么就去读了个中国人民大学?

“大哥,今年你就毕业了,想好去哪里了么?”陈兆军关心的问陈兆平。

“前一段时间学校找过我一次,对于我的安排有几个选择,一是会G省,可以安排在省委工作。再有就是到中央党史办去。要不还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校领导说中央党校准备在今年开一个研究生班,问我愿不愿意去。”陈兆平显然对这些有点准备不足,他没想到,对于许多人来说很头痛的毕业分配问题,到了他这里却变得那么轻松和复杂。不过很明显,陈兆平视乎已经在心里面对选择进行了一个排序。应该说他更想马上工作。

陈兆平不知道,自己的小弟陈兆军一听说中央党校的研究生,眼睛都绿了。这是什么概念?这可是文革后中央党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从那里出来,陈兆军可以肯定,用不了五年,陈兆平就可以成为封疆大吏独掌一省了。算算时间,锻炼几年后,正好赶上89年学潮。只要在那个时候站稳脚跟,以后基本上就能一帆风顺了。中央党校!这简直是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大哥,我看你还是去上中央党校吧,你不想一想,等到时候你从党校毕业出来了,咱们家可就多了一个研究生了,那该多好。”陈兆军开始拼命游说做陈兆平。其实他知道陈兆平的想法,虽然现在上大学有一点工资收入,可相比上班以后的收入算起来就少得多了,他是不愿意增加家里面的负担,虽然说对于陈伟雄一家人来说,又三份工资收入,可陈兆平还是希望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

“大哥,我看也是。咱们家又不缺钱,你干嘛急着上班,我看弟弟说得对,你还是去中央党校的好。读个研究生出来多好!”陈兆广也听出了陈兆平的意思,帮着劝陈兆平。

家里有点钱的事陈兆平是知道的,可他还是有点犹豫:“可是我也不能老是读书吧?再说了,家里面的钱都是兆军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听了这话,陈兆军放心了。他有办法说服陈兆平。

“大哥,你原来不是给过我很多邮票么?咱们这回来看邮票展,你就知道你有多少钱了。”

当初陈兆平为了帮陈兆军收集邮票,可是把几家报社的读者来信都给翻了个边,除了太普通的,他是看见邮票就剪。搞得到现在陈兆军都不知道到底要多少集邮册才能装完那些邮票了…

下午晚些视乎,张桂梅起来了,精神显得好了很多,反正想着兜里还有几个钱,不如带几个孩子上街去逛一逛。也许只要是女人都对逛街有兴趣。不管她是军人还是有了几个孩子的妈妈。陈兆军是实在不想逛,这年头,要什么没什么,就是买瓶汽水都是加了色素的。简直让人没法忍受。可是张桂梅的话他可不敢不听,就连司机小刘都乖乖的跟着(其实小刘是愿意上街逛一下的)。

几个人街上这么一走,回头率还是蛮高的,清一色的军装,还是一个女军人领头,再加上陈兆平接近一米九的个头,其他人想不注意都难。

整条街转下来,什么东西都没买,每个柜台都去问一下。说起来张桂梅也是占了一身军装的便宜,再加上她身边还有那么几个大小伙子,营业员的态度都还挺好。要是换一个人,找就给人给骂出来了(当时的营业员一般对顾客是这样说的:你买不买?不买别挡这,后面可还有人那)。

反正是临到天黑了,张桂梅不过是往口袋里装了一瓶雪花膏。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反正陈兆军是不愿意再逛了。

“妈!我饿了。咱们该找一个地方吃饭了!”陈兆军特意用加重语气跟张桂梅说。以求达到被关注的目的。

陈兆军这么一说,陈兆平和陈兆广也趁机叫唤了起来,也就是小刘还还一点,不过话是没说,但是从他的眼神理明显可以看出高兴的样子来。看来,他也累了。

“那好,我们吃饭!”张桂梅大手一挥,几个人直奔一家显得还算干净的餐厅去了。张桂梅大大方方的点了几个菜,还帮小刘要了一瓶啤酒。服务员一算账:

“28块5毛2,三斤四两粮票。”小刘一听这价格,差一点没吓他一跳。其实张桂梅也觉得挺贵的,可一年难得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再说这次带的钱也够用,也就没计较那么多。可是当她把手伸进口袋里的时候才想起来,今天出门的时候忙(有三个孩子要关照),忘了带粮票了!这可是件麻烦事,没有粮票就没法吃饭,这在当时,全中国都一样。

“小刘,你身上带着粮票了么?我忘了带了。”没办法,张桂梅只好跟小刘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