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若是半大孩子听了,大概会气得跟沈正阳打起来,但是沈邵觉得自己不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所以在两方同学都互相嘲笑过后,才面带微笑不疾不徐道:“谢谢你的关心,学费问题我会自己想办法,至于你提到的这位赵同学……抱歉,我确实不认识她。”说完这话,他还露出一副抱歉的模样。

大概是沈邵实在太过有风度,沈正阳看着微笑的沈邵,明明对方很礼貌,可他就是觉得自己心里一股暗火四处乱窜,偏偏还找不到发泄点。他朝周围同学看了几眼,发现很多人都一副“你无情无理取闹”的表情看着他,顿时心里更憋屈了。

“我大伯家里确实有些困难,我还要多谢福冬叔对我家大伯的照顾,”要玩场面话,半大的沈正阳哪里是沈邵的对手,三两句过后,就连原来对实验班看不太顺眼的五班学生,都开始觉得是沈正阳无理取闹了。

不就是他暗恋赵小雪,赵小雪暗恋沈邵这回事么,人家沈邵又没有跟赵小雪在一起,关人家沈邵什么事?

半大孩子的立场……总是不那么稳定的。

原本觉得两个班孩子会闹起来的两个体育老师见沈邵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决了,也就没有多事去问上两句,全都当没有看见了,只是私下已经决定把事情跟班主任说一声。

现在的孩子,才多大就想着找小女朋友了?

果然到了晚自习的时候,沈邵被李禄叫到了班主任办公室,然后他就看到五班的班主任正在教导低着脑袋的沈正阳,见到他进来,五班的班主任想到沈正阳也是自己班上的尖子生,有心给他留几分面子,就停了下来。

沈正阳看到进来的是沈邵,脸垂得更低,不过心里却把他恨上了。

至于沈邵,他还在感慨现在老师的条件有多艰苦,办公桌都掉了不少漆还在用,不到十平米的办公室里,搭了好几个办公桌,看起来非常拥挤。

沈正阳把他当成敌人的脑电波,他是一点都没有接收到。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代沟了,一个思想奔三的大叔,怎能了解一个中二的沈正阳?

第8章 坑货

两个当事人到了,办公室里其他几个班主任虽然一副埋头办公的样子,但是注意力却在沈邵身上。谁让李禄把全年级弄到自己班上去了呢,现在见这位全年级第一因为与同学闹矛盾被叫到办公室,他们当然有些好奇。

老师虽然是调教花朵的园丁,但是园丁也是有八卦权的。

“沈邵啊,我听说你跟五班的沈正阳同学有些矛盾,这是怎么一回事?”李禄对自己的学生还是很信任的,所以端着茶杯在办公桌后坐下后,问话的语气也很温和,“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闹矛盾影响学习就不好了。毛老师,你说是不是?”

毛老师就是五班的班主任,他点着头道:“李老师说得对,沈正阳,你说说是怎么一回事?”这态度看似没什么,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家学生,毕竟如果事实经过由沈正阳来说,自然会带有沈正阳自己的主观思想。办公室里还有几个其他老师,听了后难免会在心理站在沈正阳这边。

沈正阳可体会不到自家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反而觉得自己老师害怕实验班的老师,故意让自己开口出丑。他在班上成绩好,老师对他好,家里人更是宠着他,所以这一委屈,就不想开口了,于是就只埋着头不说话。

气氛顿时僵住了,毛老师面子上有些挂不住,面色有些难看,如果不是因为沈正阳成绩好,可能这会儿已经挨批评了。

“李老师,毛老师,我跟沈正阳是一个乡的,下午体育课时,我们也没有说什么,就是为了家里的亲戚拌了几句嘴,”沈邵挠着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以前在乡里我们也有拌嘴的时候,所以体育课上,有些没注意。”

沈正阳听完这些话,在心里松了口气,幸好沈邵没有把赵小雪的事情说出来,不然被老师发现自己早恋,一定会让他叫家长的。

办公室里的几个老师却在心里有了些意见,沈邵家里的事情他们几个老师都是知道的,沈邵这段话里又牵扯到“亲戚”二字,他们这些成年人只用脚趾头想,就能猜到沈正阳说了什么。

李禄有些不高兴了,自己班上的尖子生被别班学生欺负,他这个做老师的要是能高兴得起来那才奇怪,他把端在手里的大茶杯放到桌上,用开玩笑的口吻道:“毛老师,这事你说怎么处理?”

毛老师还能怎么处理,自然是当着沈邵的面把沈正阳批评了一顿,还逼着他给沈邵道歉后,才让两人出了办公室。

沈正阳觉得自己很不爽,也非常的想不通,为什么老师连问都不问他与沈邵谁对谁错,就开口批评他?不就是沈邵比自己成绩好,不就是因为他是实验班学生,自己是普通班的?

越想越觉得不忿,沈正阳恨恨的瞪了沈邵一眼,走到楼道拐角处时,忍不住想踹走在前面的沈邵一脚,结果沈邵就像是后面长了眼睛似的,竟然在他伸脚的时候拐了下身,他没踢到沈邵,反而把自己脚扭了一下,气得拐着腿回了教室。

沈邵笑眯眯的看着沈正阳挫败的背影,当年他十五岁就出去混生活,没钱没背景的,什么无赖没有见过,沈正阳这种小孩,那就是战斗力为负五的渣。

一班的同学见沈邵回来,都围着他问是怎么一回事,得到沈正被老师批评并且还向沈邵道歉的答案后,他们顿时有些快意道:“活该!”

至于沈邵,从头到尾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脸上挂着彬彬有礼笑容的他,再一次在同学心中成了躺着也中枪的受害者。

这事本来到了这步,也没什么了,谁知道第二天沈正阳的父母都来到了实验中学,口里闹着说自己儿子被其他同学欺负了,要找老师给评理。

这两年沈福冬赚了些钱,甚至还在城里买了房子,在村里一直是受人尊敬的有钱人,现在听说儿子被那个有爹生没娘管的沈邵欺负了,哪里还坐得住,第二天一大早就开着自己新买的小汽车到学校,到了老师办公室一坐,大有老师不解决他就不善罢甘休的意思。

实验中学的老师什么样的家长没有遇到过,沈福冬与张春兰这样的家长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教导主任见两人闹得不像,先是温言软语的劝导,到了最后只好语气有些严厉道:“二位如果觉得我们学校处事不公,可以给学生办理转学手续,我们学校支持家长的自由选择。”

张春兰听到这话,心里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她不安的看了看丈夫,万一他们闹得太厉害,学校真让他们家正阳转学怎么办,当初他们可是花了不少力气才让正阳进实验中学的,更何况现在已经初三了,转学一定会影响孩子学习的。

沈福冬毕竟是在外面跑过的,心里素质比沈春兰好很多,不过说起话来的语气还是好了些:“主任,我们不是对学校有意见,只是做爹妈的,哪个不心疼自家的孩子,总不能看着孩子受了委屈不管吧?”说完,就从兜里掏出烟盒,抽了支递向教导主任,“来,请抽支烟。”

教导主任见烟盒上印着芙蓉王三个字,虽然不爱抽烟,也知道这烟不便宜。于是在心里腹诽,难怪气势这么足,原来有俩钱,他们实验中学家里条件好的孩子多了去了,连教育局的局长孩子都在他们学校,人家也没摆这么大的谱。自家的孩子是宝,难道人家孩子是草了,不就是欺负人家孩子家里穷没爹没妈么?

“不好意思,我不抽烟,”教导主任整了整脸色,推拒了这根名烟,然后道,“沈先生,这事本来就是两个小孩子闹了些小矛盾,老师处理问题时,两个学生都在场,这不存在偏袒谁,毕竟两位同学都是难得的好学生,我们做老师的是哪一个都舍不得责备,只是孩子犯了错,总是要纠正的,这是我们做老师的责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沈福冬张了张嘴还没来得急说话,教导主任又开口道:“咱们做教育的也不容易,这孩子管吧,怕家长说老师太严厉了。若是不管,又担心家长说我们没把孩子教好。不过好在大多家长都是支持我们工作的,像你们这些有文化见过世面的家长,想必也知道老师的难处。”说完,还悠悠叹了口气。

大概是被教导主任一句“有文化见过世面”捧得很高兴,沈福冬语气更好了,到了最后也只要求让自家孩子与沈邵过来问问事情经过。

教导主任确认沈福冬脸上表情不像再会闹事后,才让人去叫人。毕竟家长已经闹到学校来了,他们如果没有点反应,说起来也不太好,不利于他们学校的声誉。

沈福冬与张春兰以为会看到一个穿着旧衣服,全身脏兮兮的孩子,所以在沈邵出现在办公室里时,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没有认出来。

沈邵身上穿着简单的格子衬衫与牛仔裤,因为个高腿长,修养又不错,走进来的时候,沈福冬还以为是哪个家里条件好的孩子。

等到沈邵主动叫了他一声“沈二叔”才反应过来,他在家里排行老二,算起来比沈邵高一个辈分,所以沈邵叫他沈二叔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教导主任听到这声招呼后,心里就更加对沈福冬一家子有点看不上了,亏得人家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叫他一声二叔,没有想到就这样欺负人家,也不怕人家妈从坟里爬出来找他。

“哦,沈邵啊,”沈福冬的语气有些怪异,打量沈邵好几眼后才道,“前几谈我还听你大伯提起你,说你好些日子没有回家了,他很担心你。”

沈邵仿佛没有听出沈福冬是故意在教导主任面前说这些话,让主任以为他是个贪玩的孩子:“因为再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所以现在每个月才只一次假,为了安心学习,最近我一直待在屋里看书。”

“用功学习就好。”沈福冬一是遗憾自己挖的坑沈邵没有掉下去,二是感慨沈邵的妈对他还不错,到死还记得把藏好的钱给沈邵。这么一想,便觉得有些没意思,又见自家儿子进来后一直耸拉着脑袋,就知道这事可能不像自己儿子回家说的那样,什么沈邵欺负了他,没准是自家儿子招惹了别人。

张春兰倒是有心想闹上一阵,只是见自己丈夫语气不太对劲,只好把心里的不满压了下来,难道他们家还收拾不了一个没妈的孩子?

事情闹到这一步,教导主任也知道没什么好说的了,把沈正阳与沈邵叫到自己面前,说了几句让他们好好学习的话,就让两人出去了。

然后见沈福冬与张春兰虽然欲言又止但也没法发挥的样子,也只是笑眯眯的把人亲自送出门,刚走到外面阳台上,就见到沈邵在底楼边上的台阶摔了下去,而沈正阳正站在台阶上。

这一栋是教室办公楼,二三楼阳台上还站了几个老师在交谈,看到这一幕,都皱起了眉头。

教导主任看向沈福冬与张春兰没有说话。

至于沈福冬与张春兰,早就尴尬得不行了。心里却在咆哮,儿子啊,你就算是看沈邵不顺眼,也不能在这里动手啊!

您坑爹坑妈,要爹妈拿你怎么办?!

第9章 中考

沈邵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裤腿上的灰,觉得自己简直没脸回头,当着这么多老师的面摔一跤,实在是太丢人了!

沈正阳有些幸灾乐祸的走到他面前丢下一句“活该”,然后扬长而去,颇有一种找回场子的感觉。

沈邵想摸一把脸,不过发现自己手掌上还带着灰,只好无奈的拍手几下,匆匆的往自己教室走去,他一点都不想去看老师们的眼神好吗?

“卧槽,沈正阳家里对你动手了?!”等沈邵回到教室,跟他同桌的杨宏强发现他身上有灰,当下便拍着桌子道,“走,我们去帮你揍回来!”

“我自己不小心摔的,与别人没关系,”沈邵有些不好意思的干咳两声,手在进教室前已经洗干净了,手掌有点脱皮,现在缓过劲儿来才发现有点疼,“快上课了,你去哪儿啊?”

可惜沈邵这句大实话,在前后左右所有同学没有一个人相信的,沈正阳一家人在他们心中成了欺负沈邵的坏蛋,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大概会影响几十年,到了成年后都难以改变。

沈邵不知道自己就在这无知无觉间坑了沈正阳一把,不过从这以后沈正阳没有找他麻烦,加上学习越来越紧张,给他塞情书的女生也少了很多,他的注意力就全用在学习上。

到了现在,他已经确定自己脑子真的比上辈子好用了,每天看这么多书,也不会觉得头晕,甚至还把看过的内容记得七七八八,这简直就像老天把他原本只有八九十的智商,陡然拉到了一百二十的水平线上。

离中考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沈邵买下的几套房子全部被纳入迁拆划地的范围,关于拆迁的通知也已经正式下发,只是拆迁赔偿方面,还没有谈妥。毕竟每次拆迁,总要遇到那么一两个钉子户的。

早在初三开学的时候,沈邵就托兴趣班的书法老师帮忙,把自己的户口从沈家村迁了出来,落户在买的一所房产里,并且还把年龄改大了两岁,反正这个时候,有些乡下孩子读书晚,他年龄改大一点,也没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他现在可以办身份证了,以后很多事做起来也会方便很多。

居委会也开始通知,让接受拆迁条件的住户到居委会拆迁组签名,不过住户们虽然兴奋得议论纷纷,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签名的,很多人都打着多拖一点时间,好多加点补偿的心理。

沈邵观察了几天后,见仍旧没有多少起签字的心思,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记得当年拆迁的时候,刚开始确实没有人愿意签字,直到后来政府下了最后通牒,意思是如果居民们都不同意,他们就放弃拆迁计划,然后不到一周时间,基本上所有人都签了同意书,甚是连原本说好的赔偿少了一点也不介意。

他不想等事情闹到这一步再去签字,所以他特意向学校请了半天假,拿好产权证还有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去了居委会的拆迁组。

拆迁组是规划局派下来的负责人,这几天见没有一个人来签字,他心里也挺着急的,所以周五来到居委会后,就坐在办公桌旁边看报纸,反正等一天也不会有人来签字,最多只会有几个老太太在他面前哭诉对房子有多不舍,这个地段有多好,挨着学校云云。

所以,当他看到一个少年站在自己面前时,连手里的报纸都没有放下,直接问道:“有什么事吗?”

少年把房产证还有户口簿放到他面前道:“我是来签字的。”

“签字?”负责人激动的合上报纸,旁边两个助手也跟着激动起来,不过三人上下打量少年好几眼后,负责人有些犹豫的开口:“小孩,这种事要有大人做主,你说了不算。”

“我家里就我一个人,”沈邵从包里把房产证也拿了出来,“所以也只有我能做主。”

负责人拿过房产证、身份证还有户口簿核对过后,才有些惊讶的发现,这个孩子名下竟然有四处房产,这按平方赔下来,可是一大笔钱了。

鉴于户口本上面只有沈邵这个户主,而且看日期还是前几个月新换的户口本,负责人虽然想让沈邵马上把字签下来,不过该问的还是要问清楚:“你们家的大人呢??”

沈邵摇了摇头:“我没有爸妈。”

旁边的助手拿过沈邵的户口本,在电脑里核查起来,这个时候网络虽然还不发达,不过牵涉到拆迁方面,政府还是给拆迁小组配备了电脑。

“杨主任,他父母一栏信息都是死亡。”助手查完后,在负责人耳边轻声道,“看样子这孩子家里是真没别人了。”

这个助手的声音虽小,不过沈邵还是听到他说的话了,心里顿时有些意外,他那个不负责任的爸爸不是跟别的女人跑了吗,怎么会是死亡?

再一想,他就明白过来,这几年户籍管理还不是特别的严格,沈建兵和那个女人可能是担心自己这个拖油瓶找到他,所以干脆把户口死亡注销,然后再外地重新办了一个户籍。

难怪沈建兵跑得这么毫不犹豫,原来是这个女人家里有点能耐,这也难怪他上辈子见到沈建兵这个名义上的爹时,沈建兵开着宝马穿着名牌了。

负责人杨主任见沈邵脸色不太对劲,以为是助手的话让沈邵心里难过了,于是用脚踢了助手一下,然后笑着对沈邵道:“我们刚才问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没有别的意思。不知道,你想签哪种拆迁条款?”

有一比一用住房面积换铺面面积的,也有按一比二点五倍换住房的,最后一种是按房屋面积经济赔偿的。

沈邵名下原本买得最便宜的就是那套破旧的瓦房,但是实际上瓦房面积是最大的,实地测量下来有近两百平,加上其他三套房子都是一百平米左右,加起来就有五百多平米的拆迁面积,这一通赔偿下来,沈邵也算得上是有钱的高富帅了。

现在很多人对铺面还不太看重,所以拆迁组才敢开出按住房面积一比一赔偿铺面,如果再等七八年,就没有谁敢这么大方了。

沈邵知道这里以后会成为县城最中心的地带,铺面更是想买都买不到,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换了五个七八十平米的铺面,剩下的一百多平米全换了钱。虽然这是最不划算的换法,可是他这几年想要做些事情,就必须要足够的本钱。现在亏一点,换取更多的利益,也不算亏。

杨主任也没有想到沈邵直接要了这么多铺面,他先是愣了好一下,才把合同上盖了章,然后又道:“今天上面新下来一条奖励政策,就是最先签字的八户人可以每户奖励一套九十六平米的住房,你是第一个来办理拆迁手续的,所以在这个奖励条款上签个名,等这块修好,你就能多得一套房子了。”

等助手把沈邵的拆迁信息录入内网后,杨主任从抽屉拿出一份奖励条约,笑眯眯道:“小伙子,你运气好,这通知我们刚准备贴出去你就来了,要是再晚一会儿,这奖励条约就没有你什么事了。”

“全都是国家政策好,谢谢几位叔叔,”沈邵把签好的合同全部装好,笑着跟拆迁小组的几个人再三道谢后,才背着包离开。至于奖励政策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贴出去,就不关他的事了,毕竟谁家每两个亲戚需要提前知道内部消息呢。

这不,他刚走出门,就看到有几个人匆匆走了过来,大概都是奔着奖励来的吧。

这位杨主任没有坑他,反而把奖励名额给他一个,已经算是厚道人了。

果然,奖励政策通知下来后,好多人都在扼腕叹息,如果早点去签字,他们就能多得一套九十平米的房子了。再后来听说再不签,政府就要放弃拆迁这块的计划,准备去拆西城那边,于是都忙不迭的去签字,就担心去太晚把煮熟的鸭子弄跑了。

就在这一阵欢腾的拆迁氛围中,沈邵终于迎来了中考。

中考的考场设在县城一所小学里,考试还没有结束,校门外已经挤了不少的家长等在外面。

等考试结束,沈邵走出考场时,校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他穿过重重人群,还没有走出两步,就被杨宏强拽住了:“沈邵,你考得怎么样?”

被考试折磨了两天,现在终于结束了,杨宏强顿时满血满蓝原地复活,就连跟沈邵说话的时候,都带着股兴奋的味道:“幸好你帮我做了考前突击,好多知识点都考到了,这次全靠哥们你了。”

沈邵见他满脸兴奋的样子,伸手拍着他的肩:“咱们是哥们,谁跟谁啊。”

“嘿嘿,”杨宏强笑得直搓手,跟在他身后的杨志安倒是真的感谢沈邵,毕竟他儿子有几斤几两水平,他是清楚的。昨天考完第一场后,儿子就跟他们很多知识都是沈邵提前指导过的,现在几场考试下来,他哪还不知沈邵对自己儿子是真没藏私,不然他儿子考完也不会这么兴奋。

杨志安走到沈邵面前,十分认真道:“沈邵,这次多亏你知道我家这个不争气的小子了。现在考试完了,你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你到我家住几天,我家那个嗓门虽大,不过做的饭还行,你们最近读书辛苦了,要好好补一场才行。”他知道沈邵没爹没妈,租的房子马上也要被拆迁了,初中毕业后又有很多同学聚会,如果回乡下去住,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谢谢杨叔,我现在租的房子还有一个多月才到期,房子拆迁要等到十月,所以没事的,”沈邵笑眯眯的道,“不过,偶尔过来尝尝罗阿姨的手艺那是肯定的,到时候您别嫌弃我吃得多。”

“嗨,男孩子就要吃得多才长肉,”杨志安见状也不坚持,把自己买的冰冻饮料分了一瓶给沈邵,“那今天晚上你到我们家去吃饭,就当是庆祝你们初中顺利毕业。”

杨宏强也在旁边一个劲儿的邀请,沈邵喝着凉丝丝的饮料,最终被拖进了杨志安刚买的小汽车里。

一进杨家的门,就见桌上摆着不少色香味俱全的菜,菜都还冒着热气,厨房里传来滋滋的炒菜声,显然有人还在厨房炒菜。

罗琼听到开门声,把菜装进盘子里,出来见沈邵也来了,当下便热情的招呼沈邵坐下,又是端水果又是拿瓜子糖,“小邵先吃些葡萄,菜已经好了,我去把汤舀出来。”

沈邵想去帮忙,被她一把按了下去,等四个人坐到饭桌上后,罗琼才道:“小邵啊,我不会说话,不过你这次帮了咱们家宏强大忙,我们一家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罗阿姨,你别这么说,”沈邵摸摸鼻尖笑道,“我很宏强是兄弟,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平时宏强在班上也很照顾我。”

罗琼见沈邵面带羞涩,知道这孩子是不好意思了,便道:“好好,我不说这些,你快挑菜吃。”十多岁的男孩子脸皮薄,她还是别说这些让人家害羞了,不过这份情他们还是要记下,做人不要太没良心。

吃完饭后,被罗阿姨硬塞了一兜葡萄后,沈邵才得以成功离开杨家。他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出来散步的行人,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他的初中生活终于结束了。

第10章 10全县第一(捉虫)

该来的总要来,这都是老天注定的。沈邵刚回到沈家村没有半天,家门口便被几个男男女女堵了,他们肤色黝黑,手掌粗糙干裂,一看就知道平时是做惯苦力的。

“娃子,就当阿姨求你了,你让你爸把钱还给我们吧,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家需要钱救命啊!”中年女人抹着脸上的泪,原本他们都是在临海城打工的,三年前沈建兵跟他们说,家里老婆病重得不行了,哭着求着向他们借钱救命。

他们几家人本来也没有多少钱,可是想到沈建兵与他们在一起打工三四年了,又是个踏实老实的人,见他堂堂男子汉在他们面前哭得可怜,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家破人亡,所以他们几家人就凑了八千块钱借给他。沈建兵拿到钱后,还给他们打了欠条,信誓旦旦的表示半年内一定归还 。

结果这一走就再也见不着人,他们原先还以为是家里的事情拖着走不开,结果大半年过去还是不见沈建兵回来,他们就知道事情坏了,开始四处打听沈建兵的老家住处,终于是把地方找到了,不过在听说沈建兵做的事后,家里只剩一个没人管的半大孩子,所以一直没有找上门。

现在他们其中一家人的孩子生病,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钱实在不够用了,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狠心来找这个被父亲遗弃的孩子。

不是他们没有同情心,只是他们也被逼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