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上一章:第 2 章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下一章:第 4 章

苏敏听着苏奶奶闹,却没有之前那么生气了。反正都分家了,就尽情的闹吧。最好早点闹僵了,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就清静了。

早上吃完饭之后,苏长富就和苏老头一起去了镇上办手续了。

等办完了手续,苏长富下个月月初就要开始去上班了。以后吃的是皇粮,端的是铁饭碗,还不用风吹日晒的。等送了苏长富和苏老头出门了,李玉兰的脸上的笑容都没下来过。

回头看着苏长荣和孙秋芳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去了,她笑道,“哟,大哥大嫂,这是找到落脚的房子了?”

“不用你管。”苏敏提着桶和盆子插话道。

“真是个没教养的东西。”李玉兰骂了一声,就高高兴兴的进屋里去了。

苏奶奶坐在院子里,看着自己大儿子和大儿媳妇提着东西要出门,也没说话。自从昨天闹腾了之后,她现在对大儿子一家也颇有意见。没生孙子也就算了,还对自己动手。这养儿子还不如养条狗呢。

苏长荣从她面前过去,“妈,那我和秋芳就先走了,以后来看你和爸。”

“嗯。”苏奶奶看着别处,眼睛看也没看苏长荣一眼。

苏长荣心里一沉,嘴唇动了动,也没说啥子,拎着东西就领着自己媳妇和闺女出了院子门去了。

苏敏提着塑料桶走在最后面,出了门的时候,她回头看了眼这个住了两辈子的土房子,心里一阵的轻松。这辈子,终于离开这个地方了。

离开了苏家村之后,苏长荣就找了隔壁的邻居,把东西都暂时放在人家门口的茅草屋里放着,准备先把苏敏送到孙家村那边去。

孙家村离苏家村有些远,走路将近一个小时了。

路上,孙秋芳嘱咐自家闺女,“敏子,你去了你姥姥家,一定要乖一点,知道吗。等我和你爸这边找着房子了,就接你回来住。”

“妈,我真是不想去姥姥家。我大舅妈那个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不比我二婶好相处,我这要是去他们家里住了,肯定要被嫌弃的。”苏敏皱着眉头继续道。她姥姥家里,虽然就她妈一个闺女,但是大舅这个人不坏,性子却软,被大舅妈管的死死的。小舅腿脚不好,在家里也管不了事情。她姥姥年纪大了,她可不想去麻烦姥姥家了。

孙秋芳闻言,点了点她的脑袋,“你别这么说,你姥对你还不好?每次强强和燕子有的,你不是也有吗?”

“我知道我姥疼我,可是她现在也是靠着我大舅家里养老,我不想去给他们添麻烦。”

听着这话,孙秋芳心里也难受。家里的情况,她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没别的选择,只能先麻烦娘家这边了。

“敏子乖,你先委屈一段日子,我和你爸肯定很快就去接你的。”

苏敏听着他们这一意孤行的,心里一股气憋着没发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往姥姥家里走。这还没去呢,她都已经才出来结果了,别的不说,她大舅妈肯定不会收留她在家里的。等这最后一条路都绝了,她就死抓着去城里这个法子去劝,一定要让爸妈去城里试试去。现在就算去城里捡破烂,都比在村里种庄稼挣钱的。

到了孙家村之后,几人就沿着一条小道走,走了几分钟,就看着一个土培的院子了,院门开着,从门口看进去,能看着两个房子排着,一个看着大一些,一个看着小一些。院子里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在大盆子里剁猪草。

“妈。”孙秋芳看着老太太,赶紧走进去喊了一声。

孙老太听了这一声,停下动作抬头一看,就看到自家闺女了。她一脸惊讶的站了起来,“秋芳,你咋突然来了,”她往后面看了一眼,就看到了苏敏和苏长荣了。“长荣和敏子也来了,赶紧进屋去坐坐去。”

“妈,谁来啦?”

几人刚要进屋,里面走出一个胖胖的女人来。

第6章

苏敏一眼就认出来,这个胖女人就是年轻了十几岁的大舅妈了张桂花。

只见张桂花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道,“哟,原来是秋芳一家来了,快进屋坐坐吧。”

孙秋芳和这位大嫂有些不对付的,但是今天也是有事相求,不禁有些尴尬。跟着张桂花一起进了屋子。

“我这刚准备出去干活呢,你要是回来的晚点,我这就不在家里了。”张桂花边说,边给几人倒了水,又给苏敏抓了花生。“来,敏子吃点,我家强强和燕子最喜欢吃这种盐水煮的花生了。”

“谢谢舅妈。”苏敏接了过来,一边想着,这大舅妈这笑脸估计也维持不久了。待会她妈说了把自己留在这里的事情,大舅妈指定得冷脸

大舅妈张桂花和李玉兰这个人很像,都有些小气,不容人。但是她比李玉兰这个人要聪明,在外面的时候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让人以为她很好相处。以前苏敏也这么认为的,但是后来家里遭事之后,各种人情冷暖的,她尝遍了。大舅妈这边的冷言冷语也没少听,所以如今看着大舅妈这样笑呵呵的样子,她一看就知道是皮笑肉不笑的了。

孙老太也进屋来了,看着自己闺女,高兴的不得了,“我这还以为你们农忙不过来了呢。”

张桂花也笑道,“就是,昨天妈还念叨着,你们好些天没来了。今天就别走了,我待会去镇上买点肉回来,你们留下来吃顿饭。”

“不用这么麻烦了,我们待会就回去的。”

孙秋芳赶紧摆手。她知道自己这大嫂是啥子性子,要真是留人吃饭,哪里会当着面去镇上买肉的。要是她和长荣真的留下来了,还真是有些不讲客气了。

孙老太不知道自家闺女的想法,只见着自己闺女和女婿来了,舍不得他们这么快就回去,“就吃顿饭吧,也不买肉了,去自家的菜园子里摘点菜回来做顿饭,随便吃吃的。”

“是啊,我待会去摘菜。”张桂花笑道,眼里的笑意却越来越少。

苏敏见着,故意对着孙秋芳道,“妈,不是要和我姥姥说事情吗,我以后是不是住在这边了。”

“啥住这边?”张桂花脸上的笑容愣住了。

孙秋芳本来想待会再说的,没想到自家闺女这不小心先说出来了,不禁有些尴尬,她勉强笑道,“我和长荣分出来住了,现在没找到房子,所以想先让敏子在这边住段日子,等我们安顿好了,就来接她回去。”

“你和长荣分出来了?”孙老太一听,惊讶道,“这咋分出来了?房子都没找到,分家干啥?”她倒是希望闺女和女婿分出来住,但是这分家分到连房子都没有,这是哪门子分家的。

孙秋芳闻言,纠结道,“就是想分出来过了,我和长荣只有一个闺女,也不用房子,所以没要房子。而且我和长荣都能干活,过不了多久就能盖自己的房子了。”

“这都是咋回事啊。”孙老太叹了一口气,心里有气,当着自己女婿的面也不好说。当初闺女嫁过去了,以为是个好人家,没想到就因为生了个闺女,就不当人看了。要是老头子还在,也能帮着撑腰。可惜老头子早早的去了,大儿子是个软耳朵,小儿子腿脚也不行,娘家这边没一个能帮着闺女一把的。

她道,“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成了,名字就留在我这里吧,你们也别担心。”

孙秋芳眼睛忍不住一红,“谢谢妈,”

“这咋行?”张桂花突然笑道,“秋芳啊,不是我不想留着敏子在家里,但是你也知道,我和你哥也有两个孩子要照看。孙海腿脚不好,在家里也少不得了人照顾,你这把敏子弄过来算咋回事啊?再说了,你们这分家了,但是好歹她爷奶都在,也轮不到我们这边,是不是?”

她虽然是一脸笑意,但是其他人都听得出她是不同意把苏敏留在这边的。

孙秋芳抿了抿嘴,笑道,“嫂子,我知道你这忙不过来,但是,也就一段日子。”

“一段日子?”张桂花又笑了起来,“这一段日子是多久,你们这要盖房子,得不少钱吧。估摸着一两年也成不了事情的。那敏子这不是得在我这边待几年了?”

“桂花,我带着,又不要你带。”孙老太皱着眉道。

张桂花冷笑,“妈,不是我说啥,你这能照顾多少?自家的孙子孙女都没好好带呢,还给人家带孩子,你这样偏心,以后强强和燕子不认你,你可别怪他们的。”

孙老太听了,顿时气的脸涨红了,“秋芳也不是外人,你咋这样说话,”

“算了,妈,我们自己带,敏子就不麻烦嫂子了。”一直沉默的苏长荣终于出声道。

“长荣。”孙秋芳皱着眉看着他。

“没事,敏子这么大了,和咱们一起过日子就成了,不用麻烦大嫂。”

“可是敏子住哪儿?”

“爸妈,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过日子。”苏敏赶紧出声道。她一开始就没想过住在这里的,反正只要断了这最后一条路,她爹妈就没别的法子了。

孙老太看着闺女和女婿,难受道,“你们这时候耍啥子脾气,敏子还小,咋能和你们一起去吃苦的?这还要读书呢,万一耽误了学习咋办?”

张桂花笑道,“妈,你可没关心强强和燕子的,敏子家里又不是没有爷奶的,还让你老担心?”

“老大家的,你这咋这样说话的,秋芳是我闺女,敏子是我亲外孙,我咋就不能关心了?”

“那也要有这个能耐不是?要说秋芳他们回来做客的,我这当嫂子的不说二话。但是要说让我帮着养孩子的,这可就不好意思了。咱们家的日子不好过,养三个孩子也养不起,强强和燕子现在就挤在一个屋里了,要是再加个敏子,能挤成啥样子了。”

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孙秋芳这心里也明白事情是成不了了。哪怕后面她妈说动了嫂子答应敏子留下,敏子在这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还会连累了自己妈在家里的日子不好过。

“算了算了,长荣说的对,我们自己照顾敏子也成的。”

孙老太着急道,“那敏子咋办?跟着你们一起睡哪儿呢?”

苏敏笑道,“姥姥,我和我爸妈要去城里了,以后我们在城里过日子。”

苏长荣和孙秋芳听了这话,都满脸惊讶的看着她。

张桂花也不信的笑道,“这不是连房子都没住的吗,咋还能去城里过日子的。”

苏敏道,“就因为农村没房子了,我们才去城里的。城里日子好过着呢,我爸妈这么勤快,不怕过不下去的。”

她看着自己爹妈道,“爸妈,你们说对不对,我们去城里,肯定能过的好好的。”

苏长荣和孙秋芳都不知道咋说,还是孙秋芳反应快点,硬着头皮道,“是啊,咱们有手有脚的,哪里都能过日子的。”

张桂花听了撇撇嘴,“那成,你们就好好去过日子吧。不过我可先说好了,我们现在手头也紧张。你们要是没生活费啥子的,我们可拿不出钱来。”

孙秋芳脸色一变,“嫂子放心,你就是不说,我也不会和你们开这个口的。”

孙老太道,“哎,都是一家人,别说这样见外的话,你们先去城里看看,要是不行,就再回来的。”

张桂花听了老太太这样偏心的话,顿时也不高兴的抿嘴。

看着张桂花这脸色,孙秋芳心里不舒服,也不准备在这里受这种气了,起身道,“我们还要回家收拾东西的,就先回去了,以后空了再回来看妈。”

“不留下来吃饭啊,你大哥和海子待会就回来了。”

孙老太满脸不舍和的看着他们。

孙秋芳摇头,“没事,我和长荣这还得趁着天早,早点把事情给安排好了。”

孙老太听她这么说,想着他们这才分家,家里事情也多,也就不多留着了。再加上大媳妇这个样子,她也没法子拦着,只能道,“那你们先回去把事情办了,有啥子困难了,就来这边。不管咋样,你兄弟都不会不管你的。”

“妈,我知道了。”孙秋芳心里也难受。她一个嫁出来的姑娘,不说帮衬家里,还给家里添麻烦了。害的她娘一把年纪的,还要替她担心。

老太太一直送一家子人出了村子口,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看着他们走远。

苏敏回头看了眼老太太,回头对着孙秋芳道,“妈,我姥姥还在看着呢。”

“我知道,咱走快点,你姥姥就回去了。”孙秋芳没回头。这个时候,回头也是没法子的,反而还让老人家担心牵挂。

苏敏道,“爸妈,难道我们还要回苏家村去吗,我们没房子,真的要住草棚子?我姥姥要是知道了,得多担心啊。而且我刚还跟他们说咱们要去城里的,这要是不去,他们不是知道咱骗人了吗?”

苏长荣叹气道,“你刚刚干啥和你舅妈那样说,咱啥时候要去城里了,现在不去了,这脸面也过不去。”

苏敏听苏长荣语气里有些松动,赶紧道,“爸,我这不是气不过我舅妈那瞧不起人的样子吗。反正咱们就去看看,要是城里不行再回来,这样面子上也过得去了。”

“可这城里的日子咋过啊?”苏长荣满脸担心。

“怕啥子,爸,我都想好了,咱们去城里捡破烂去。那些废纸废铁的,都能卖钱的。咱一家人一起捡,保准比乡下挣的多。”

“捡破烂也能换钱?”孙秋芳满脸惊讶道。

“嗯,”苏敏认真的点头,“我也是听我们老师说的,她以前去过城里,说那边有废品收费站,收一些破铜烂铁,废纸啥子的,反正都能换钱。”

两人一听是听中学老师说的,心里不禁有些信了。现在苏家村这边没房子住,田地里的庄稼还得明年才有收成。一家子人窝在茅草屋里也不是正经事。娘家这边又夸下了口,没有回头箭了。如果真的像闺女的老师说的那样,这捡破烂的活计倒是不错。反正他们也不怕脏,不怕累的,这挣钱的事情正合适。

苏敏看着两人沉默,知道他们在犹豫,赶紧道,“爸妈,别犹豫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咱们迟了,可啥子都没有了。”

“长荣,咱们就去试试吧。”孙秋芳转头看着苏长荣。

苏长荣看了看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隐约约的是一条长长的山脉,他在这山里已经住了好多年了。但是现在,山里也没他容身的地方了。

他回头看了眼正等着自己答复的妻女,看着她们满脸的期待,终于点了头,“好,咱们去城里。”

第7章

决定好了去城里,苏长荣也没耽误,回家后直接拿了家里分的锅碗瓢盆,用绳子捆绑好了,和邻居家打了招呼,就领着孙秋芳和苏敏一起回了老宅子这边。

李玉兰正在扫院子,见着一家子人又提着东西回来了,笑道,“这一天还没呢,就后悔了要回来了?”

苏奶奶听了动静从厨房里出来,看着自己大儿子又回来了,一张脸也板着了。她也不想分家,要是大儿子想回了,也不是不能的事情,但是之前大儿子一家态度太过分了,要回来也得给点教训才行。

她冷着脸道,“走的时候,不是挺有骨气的吗,现在咋又回来了?”

苏长荣本来也只是过来打个招呼的,听了这话,心里很是不得劲,“妈,我不是要回来,我只是来和你老说一声,我打算带着秋芳和敏子去城里了。”

“啥子,去城里?”

苏奶奶没想到他们来这么一出,顿时愣了一下,突然又怪声道,“我可没钱给你们,反正该给的也都给了。”

早就知道了,这分家出去了,再回来就准没好事的。

李玉兰笑道,“我说这咋又回来的,原来是回来要钱的呢。”

“放你的狗屁。”苏敏忍无可忍道。她要是长大一点,要是不是十三岁,她真是想把这尖嘴猴腮的二婶给揍一顿的。

“你这个娃子,你骂谁呢?”李玉兰顿时变了脸色。

苏敏推开孙秋芳,走到前面,“我们今天只是来打个招呼就走的,可没想过要钱。你们把我爸妈的钱放在自己口袋里,黑了心的,以为我们不知道还是啥的。我告诉你们,有种的,以后我们家日子过好了,你们别贴上来。”

李玉兰咬着牙道,“没教养的东西,就你们还想在城里过日子,做你的白日梦去吧。”

孙秋芳也不想要走的时候还吵架,拉着自己闺女道,“敏子,算了,咱们走吧,晚了就赶不上车了。”

苏敏狠狠的瞪了眼李玉兰。

她这辈子,就算是爬,也要爬出一条路来,绝对不能比这家人过的差的。

出了老宅子的门后,苏敏道,“爸,咱家那些田地,我看就给三婆家里种吧,二婶他们这样,咱们贴上去可不合适。”

孙秋芳也道,“我们家的田地,就是荒着也不给这李玉兰种,走,去给三婆说说,给他们家种。”

苏长荣听了,叹了口气,也点头应了。之前还想着,好歹是兄弟,自己种不了了,于情于理的给老二家种也是该的。但是今天老太太和弟媳妇说的这些话,真是伤了心了。

把田地的事情交代好了之后,苏长荣一家子就赶紧去了镇上车站了。

这个时候,车子每天都有两班车,早上六点一过去城里,十二点回来,下午四点又去一趟城里,六点回来。

一家三口紧赶慢赶的终于要到镇上的时候,车子还没开动。

苏长荣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对去城里之后的生活,感觉到忐忑不安。倒是苏敏心里十分高兴,她上辈子在城里待的时间长,知道哪些地方有便宜的房子租,也知道一些私营企业是咋起来的。

虽然没这能耐,但是学学人家那些路子,也能少走许多的弯路了。

把东西放到了车顶绑好了之后,一家人才上了车子。

这时候去城里的人还不多,车上面有空位子。孙秋芳拿了钱付了三块钱的车费,就肉疼的坐到了椅子上了。“这光车费就花了三块钱,以后去城里咋过日子啊。”

苏长荣也有些愁。

苏敏知道两人这性子都是比较保守的,这会子虽然要去城里了,心里指不定还在犹豫呢,赶紧道,“妈,你放心吧,该咋样过日子我都想好了。”

孙秋芳听她这小大人一样的话,笑道,“你才十三岁呢,能想啥子?去了城里你也别操心,我和你爸好好的干活,多挣钱,到时候你还得读书的。”

苏敏认真道,“这要搁在以前,十三岁都能当家做主的,你们可别小瞧了我了。读书的事情你们就放心吧。日子过好了,还担心没书读?”

对于读书这事情,苏敏也有自己的计划。她知道以后有些学习的方法不止要上学,还可以自学的。她好些年没碰书了,要想赶上初中的水平,还得先想法子在家里把基础抓牢了,再重新读个初一。要不然以后的课程跟不上,也考不了好的学校。

孙秋芳叹气道,“我这辈子没别的盼头,就希望你能过的好日子的。”

“二姐。”

车窗外传来一阵喊声。

孙秋芳听着声音,赶紧看了出去,正看着自家弟弟孙海在外面朝着车子里喊着,她赶紧开了窗户。“海子,你咋来了?”

苏敏也看过去,便看着剪着板寸头,穿着一身灰色外套的男人。这人正是自己的小舅孙海。

看着孙海,苏敏的眼睛也热了,上辈子小舅去城里打工,在建筑工地给人抬水泥,结果腿脚不灵活,从楼上摔下来没了。

“小舅。”

孙海中等身材,脸色黝黑,这会子看着找到人了,高兴的咧着嘴笑了起来,“我还以为赶不上呢,刚去你们村找你们,结果听人说你们来镇上准备去城里了,我就赶紧过来了。”

“你来干啥啊,这么远的路,你这腿脚咋来的?”

孙海抬了抬自己的左腿,笑道,“没事,走路还不妨事的。我今天回家听妈说你们分家了要去城里,就想来看看你们的。”他说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用草纸包着真整整齐齐的一叠钱。“你们去城里少不了这个,虽然不多,但是也能撑几天。”

孙秋芳和苏长荣见状,都赶紧摆手。

苏长荣道,“小海,我咋能用你的钱的,赶紧收着,我们这还有呢。”

“没事,你们拿去用吧,我这又没有用钱的地方。你们去城里过的好了,以后还给我就行了。”孙海笑着,将钱塞到了孙秋芳的手里。“你们要是不收着,就是不当我是自己人了。”

孙秋芳的眼睛擦着眼泪哭了起来。

她这个二弟从小腿脚就和人家不一样,走路都不方便,这些年和大哥家里搭伙过日子,哪里能存钱。这些钱,也不知道是去田里摸了多少鱼去卖的钱呢。

“海子,这钱我一准还给你,加倍还。”

孙海笑着道,“以后空了回来看看。”他又看着苏敏,“敏子,可要好好的听你爸妈的话,别乱跑知道吗?”

苏敏抿着嘴点头,“小舅,你放心吧。”

车子开动的时候,孙海往后面退了一步。

苏敏一直看着车子外面的孙海,只等车子开出了车站了,孙海还站在原地看着他们。

孙秋芳回过头来,对着苏敏道,“敏子,以后你长大了,可要好好的孝顺你小舅,知道吗?”

苏敏郑重的点头,“我一定让我小舅享福的。”上辈子小舅因为腿脚不好,再加上家里穷,一直没能娶媳妇。这辈子,小舅都快到三十岁的人了,也还没个对象。如果这辈子,自己真的能改变爸妈的命运,那么,也一定要改变小舅的命运。

车子开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了县城里面。

这个时候的县城,还没有后来那样的繁华,在苏长荣和孙秋芳眼里,已经是不一样的世界了。

要说之前,两人也是来过县城的,不过那时候是来走亲戚,所以压根就没有好好的打量过这个地方。这次是来这里生活了,两人都有了新的感受了。这个地方没田没地的,咋过日子啊。

孙秋芳有些紧张道,“长荣,接下来咱们去哪里啊?”

苏长荣道,“要不去找长贵?”

苏长贵是苏家的老三,在城里当老师,也在城里安了家了。

听到这个提议,苏敏赶紧道,“去找我三叔干啥,我三婶也不喜欢我们这边的亲戚,咱们去了不是给人家添乱吗,爸妈,我之前都和我们老师打听过了,我知道哪里有便宜的房子租的,咱先去找个地方落脚,明天就还是工作了。要是顺利,明天咱们就能有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