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上一章:第 3 章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下一章:第 5 章

苏长荣知道闺女说的在理。他心里也没想去老三家里的,只是心里有些发憷,所以才口不择言的说了这个提议。听着闺女说已经打听好了,心里一松,高兴道,“你们老师真的知道?”

“当然,要不然人家咋能当老师的。人家那是文化人,知道的东西多着呢。”苏敏提着小行李包和桶。“走啦,赶紧去,要是去晚了,就租不到了。”

说完就领先往前面走去。

苏敏对这里熟悉,也不用问路,就直接领着苏长荣两口子到了曾经租过房子的地方。

说是住人的房子,其实也不过是一些住在一楼的人自己在家门口大空地上搭建的屋子。看着很破旧,一般人都是用来放杂物的,很少有人住这种屋子。

苏敏找了间看着扎实一点的屋子,便去敲了人家的门,说明的了租房子的意思。

本来就是放杂物的房子,能够用来出租挣钱,自然是乐意的很了。对方先是打量了苏敏一家子,见是一家人,且都长的挺实诚的模样,也就直接开了个实诚的价格。

这房子一月一付,每月八块钱。第一个月提前付一个月的房租,以后每月的月头来收租子。

虽然想到一个月啥子都不干,就要拿出去八块钱,让孙秋芳有些肉疼,但是能找个属于自家落脚的地方,这可比啥子都安心的。

付了钱之后,苏敏又和人家签订了租房子的协议,最短租半年,半年之内,不能提高房租。让后让苏长荣和对方签了字。

房主笑道,“这孩子看着小,这做事倒是挺老成的。”

苏敏笑道,“咱这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把手续办好了之后,一家人就开始收拾自家的棚屋了。

屋子也不大,才十几平米。房主倒是个好人,还特意的弄了张大木板过来,给一家子人当床睡。

孙秋芳高高兴兴的打扫了屋子,又把带来的被子扑到了床上。锅碗瓢盆的,也都整整齐齐地放好,天黑之前,一家子人已经把这个房子给收拾的很齐整了。

吃着带来的烙饼,孙秋芳还有些不敢相信一样,“长荣,敏子,咱这就在城里安顿好了?”

苏长荣也觉得像是做梦一样的,昨天还想着要在村里住草屋呢,今天就已经领着媳妇闺女到了城里租房子住下来了。他从门外看出去,看到高高的水泥房子,还有水泥地面,远处穿着漂亮一副的城里人在提着菜聊着天,“秋芳,这日子可真好。”

第8章

一家人到了新地方,都有些睡不着。

第二天天还微微亮的时候,孙秋芳就起来生炉子做饭了。这炉子还是人家房主的,给了十块钱押金,借过来用的。

一直以来都是烧土灶,冷不丁的用这炭炉子,孙秋芳也觉得新鲜。

“等咱们挣钱了,自己也去买个炉子去。对了,我在陈嫂子家里看到了他们家的厨房里用的还不是这个呢,是那种铁的。”

陈嫂子就是这房子的房东。

苏敏笑道,“那是煤气炉子。城里好些人都用呢,那个都不用生活,直接就能用了。以后挣钱了,去买那个用才好。”

“那得多少钱啊,现在还没挣钱呢,我可不敢想。”孙秋芳将锅里的米放到了炉子上煮着。又看着苏敏,“敏子,你说咱捡破烂,真能挣钱不。这个要咋捡的,要真能挣钱,城里人咋没去捡呢?”

“妈,我说的你还不信?这城里人都是有工作的,谁愿意去干这种脏活累活的,还得让人笑话。”

苏长荣漱口从外头进来,听着这话,笑道,“敏子说的对,咱们不怕脏不怕累,这活就能干的起来。”

孙秋芳见着父女两都挺有信心的样子,也燃起了斗志了。“好,咱赶紧吃饭,吃完了就锁门出去干活去。”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了饭菜,就一人提个蛇皮袋出门了。

苏敏知道这捡破烂的地方一般的都是小区的垃圾堆里面找,所以三个人分开,一人去负责一个小区里面,

苏长荣和孙秋芳见着她年纪小,坚决不肯分开。

苏长荣道,“敏子,虽然你对城里比我和你妈熟悉,但是这年纪还小,要是遇上坏人了咋办。这人生地不熟的,我和你妈想找你都难。你还是跟着你妈一起,等中午一起回住的地方去。”

苏敏扶着额头,心里暗道,自己这都快三十的人了,在这个小身板里面憋着,也真是够呛的。就算自己再老成,在爹妈眼里,也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啥子都不能放心。

她叹了口气,道,“那好吧。”

这时候来城里讨生活的人很少,基本上都是城里人。所以捡破烂的人也没见着。

苏敏和孙秋芳一路上见着塑料和废纸啥子的,就往袋子里捡。知道这些东西能换钱,孙秋芳捡着特别的带劲,看着地方的垃圾眼睛都放光的。

等到了小区的垃圾堆旁,两人也不嫌脏,拿着自己做的破布手套,就用竹竿子挑着东西开始捡了。

城里人大多在厂里上班,生活条件好,扔出来的瓶瓶罐罐的倒是多,还有些半旧的衣服,破了点的都给认出来了。孙秋芳捡了几件衣服,高兴的不得了。她挑着一件格子的裙子道,“敏子你看,这衣服就破了一个洞,咱们回去补补,洗干净了就能穿了。”

她边说着,边高兴的把衣服放到了另外一个袋子里放好了。

原本之前听闺女说城里到处都是宝贝,她还不相信的,现在看来还真是的。这垃圾都能换钱,还能捡着这么好看的衣服呢。

苏敏也不含糊,袋子里捡了一堆的破铜烂铁。

小区里有人从这边路过,都纷纷的多看了几眼。

孙秋芳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又鼓励自己闺女,“敏子别怕,咱们不偷不抢的,没啥子丢人的。”

苏敏笑道,“妈,我才没怕呢,咱这都是靠自己手脚挣钱,人家咋看就咋看的,不关咱们的事情。”

孙秋芳红着脸笑了起来。

母女两个忙活了一上午,到了中午的时候,带着的两儿蛇皮袋子都已经装满了,孙秋芳自己拎着两个,提着沉甸甸的,高兴的不得了。

到了家里的时候,苏长荣还没回来。

孙秋芳赶紧去生炉子做饭。苏敏则将这些捡回来的废品用袋子分开装。准备等苏长荣回来了之后,就直接合在一起拿去卖掉,下午再继续出去捡的。

一家人吃的也简单。只煮了一锅米饭,蒸了两个鸡蛋。

“敏子,秋芳,我回来了。”饭菜快熟的时候,就听着苏长荣的声音了。

苏敏和孙秋芳赶紧出门一看,就见着苏长荣一只手拎着两个大袋子,另外一只手还扛着一个木制的沙发椅子,不过椅子的少了一只腿。

“看我带来了啥子?”苏长荣把东西往地上一放,指着这沙发椅子。“你们看,这椅子样子多好看啊,比咱自家做的椅子好看多了,我看着上面还有雕花呢。准备拿回来,到时候也能多个坐的位置了。”

孙秋芳笑道,“我也捡到了一些衣服,回头我缝缝就能穿了。这要是自己买,可得不少钱。”

不管今天赚没赚钱,这捡回来的东西,可都是不少的收获呢。

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苏敏已经把苏长荣带回来的袋子给倒了出来了,看着里面的废铁很多,顿时一喜,“爸,你这在哪里捡的,这么多好东西。”

苏长荣兴奋道,“我去的那个小区是个钢铁厂的职工小区,我在小区捡完了之后,就去那工厂附近转了转,发现有挺多这个的,就赶紧捡了回来了。”

“这可是好东西啊。”苏敏心里高兴,赶紧将这些东西分类放好。

苏长荣也挽着袖子过来帮忙。才一会的功夫,三袋子破烂就都分文别类的放好了。

吃完饭之后,一家人就把房门一锁,扛着东西往废品回收站去了。

这时候,废品回收站还不大,属于公家管辖的。平时城里人家有些废品过来的,都能换钱。

废铁五分钱一斤,废纸三分钱一斤,塑料啥子的,四分钱一斤,那些罐头瓶子啥子的,也能卖一分钱一个的。

苏长荣和孙秋芳听了人家报价之后,脸上的喜悦藏也藏不住。

这么三袋子卖出去,零零总总的一共卖了。当然,最值钱的还是苏长荣之前捡回来的一袋子废铁,光这废铁,就卖了两块钱。

拿着钱离开了废品回收站之后,苏长荣和孙秋芳还有些激动。

孙秋芳把账目一算,高兴道,“这一上午就赚了这么多了?这下午再多拣点,一个月下来,也有一百多了呢。”

苏长荣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收入的。他三弟在城里当老师的,一个月也就四十块钱,这还算福利好的呢。没想到自己和媳妇捡破烂,能挣这么多的。

苏敏见着两人高兴,心里满是喜悦。现在虽然家里人过的苦一点,但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日子也越发的有盼头了。

她笑道,“爸妈,咱们可不能骄傲,得把这活好好的干下来。对了,这挣钱的事情也别到处说,免得人眼红的。”

“知道,咱能和谁说的。”孙秋芳摆了摆手,给苏长荣塞了两个袋子,“好了,赶紧干活去。晚上早点回来,咱做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有了上午的经验,下午的时候,几人也比上午有劲多了。

除了小区的垃圾堆,连路边的垃圾桶,也都去翻了翻。

下午没有那么多废铁,不过量比上午的还大,也卖了两块多钱。

卖完了废品后,孙秋芳就让苏长荣先回家看家了,自己领着苏敏去菜市场买菜。

“这两天咱都没好好吃个饭,今天挣钱了,咱也去学人家城里人买点好菜回来吃吃。”

到了菜市场之后,孙秋芳发现,这里的青菜都挺贵的。往常自家菜园子里都有的东西,到了这里,都还不便宜。

第9章

连青菜都能卖三毛钱一斤了。

孙秋芳摸了摸口袋里的钱,愣是没舍得买。“这城里果然是烧钱的地儿,要是以前在乡下,想吃了不都能在自家买菜园子里拿啊。”

“妈,都这么过日子的,这用的快,不是赚的也快吗?”苏敏笑着在一边择菜。

孙秋芳看着,还是舍不得,低头一看,见着有些菜摊子往外面扔菜叶子,一堆一堆的,有些还有些绿呢。

“真浪费。”孙秋芳提着篮子过去,见着地上有绿叶子的,伸手就往篮子里抓。

苏敏正在挑青菜,转身正要找孙秋芳,便见着孙秋芳蹲在地上捡菜叶子。旁边有人看着指指点点的。

孙秋芳就像没见到一样,自己低着头往菜篮子里捡菜叶。

苏敏看着,眼睛顿时一热,有些液体从眼角流了下来。

上辈子,她和重病的母亲刚来城里,自己出去打工的时候,母亲孙秋芳也是这样拖着病体来菜市场捡菜叶子。然后默默的回去。

那时候她还想着,她没给钱,母亲从哪里弄来的菜呢。后来无意中看到过一次,才知道,原来母亲孙秋芳为了省下一点菜钱,忍受了这么多的委屈。

“妈,我来帮你。”苏敏擦掉了眼泪,笑着跑了过去。

孙秋芳心里正不好意思,见着闺女过来了,赶紧道,“你一个小孩子过来干啥,赶紧旁边等着。”

她自己丢人就算了,哪里能让闺女也跟着被人指指点点的。

苏敏笑道,“妈,怕啥,咱又不是偷偷拿的。咱就是穷,咋样,咱捡菜叶子也不犯法,是吧?”

孙秋芳没想到自家闺女这样心大的,想着闺女都这么看的开了,自己扭扭捏捏的还真是不如一个孩子呢。顿时也满脸坦然的开始捡菜叶了。

一家人也吃不了那么多,只挑了半篮子菜叶子,两人就又去了猪肉摊子割了半斤猪肉。人家看着他们刚刚捡菜叶子,知道家里穷,又搭了一点猪骨头。

“哎哟,真是多谢老板了。”孙秋芳对着肉摊子的老板道。

“啥子老板啊,都是讨口饭吃的。你们要真是要捡菜叶子,也别这个时候来,以后晚上六点半人家收摊子的时候,那扔的才多呢,你能捡着不少好东西的。我有时候都能去弄点好菜回去。”

“我还真不知道这个,多谢你提醒了。“碰着一个热心的好人,孙秋芳心里很是高兴。

苏敏看着这卖猪肉的老板,却觉得有些眼熟,不过怎么也记不起来这一号人了。

母女两高高兴兴的提着肉和青菜回了家里。

“这菜可都是咱捡回来的,不要钱的。这骨头也是人家送的,你说这乡下,谁舍得送这么好的东西的。回头我熬点大骨头汤,好好补补身体。”

孙秋芳边说着,边将东西都拿给苏长荣看。

苏长荣也觉得很稀罕。这以前可都没这么好的事情的,就是菜园子里的菜,那都得自己辛辛苦苦的种出来才能吃到的,现在光是捡回来就成了。

“敏子说得对啊,这城里真是好。秋芳,咱们好好干,以后在城里安家。”

孙秋芳看着正在一边算账的苏敏,笑道,“我现在别的倒是没想,就想着早点安定下来,送敏子去上学的。她这个年纪,可不能跟着咱们这样混下去的,得去上学。”

苏长荣担心道,“这城里的学校,会要咱们农村人上学吗?”

“我今天找城里人问过了,说是能读,不过要多交钱啥子的。叫啥子借读的,反正有钱了就行。咱两努力一点,多挣钱,以咱们现在每天的收入,过不了多久,就能有钱了。”

孙秋芳现在对城里的生活越发有信心了。以前是担心没谋生的事情,现在有了赚钱的法子,又能到处拣点好东西回来,这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的。

而且闺女还这样懂事贴心,这可别啥子都有盼头的。

苏敏正在门外借着路灯算今天的收成和支出。

如今一天才几块钱,这收入其实按着她的想法来说,还不算高的。而且过段时间,捡破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生意也会越来越差了。

只是如今才第一天挣钱,手里没啥子钱,就是有别的想法,都没法子实施的。还是得继续坚持一阵子,有了钱之后,看能不能转行的。毕竟这捡破烂的活计也不能干一辈子啊。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对这活计也越发的熟练起来了。

一家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县城。各个厂区和大街都走遍了。

除了下雨天,一家三口都没有休息。

有时候除了捡废品,孙秋芳和苏长荣还能拣点就家具回来修补。慢慢的,原本空空的房子里也越发的充实了。

苏敏有了一张自己的小床,用木板从中间隔开了,弄成了两个房间。

孙秋芳也是个利落人,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的,用捡回来的沙发,把小家里都隔了个小客厅出来。至于做饭的东西都搬到了外面,平时出门的时候,才会收到屋里。

这个月最后一天的时候,一家人光着门,在屋里算着这个月的收入。

“长荣,咱这一个月,就赚了一百六呢。”孙秋芳算了这个月的总收入之后,激动的不得了。

“有这么多啊。”苏长荣也是满脸吃惊。没想到这些废品这么之前,比人家正经工人的工资,都要多的多的。

苏敏心里也觉得高兴极了,原本以为捡破烂就先糊口的,没想到这收入比想的还要多的。

照这么下去,这一年就能挣一千多了。

苏长荣道,“这真是比咱们在乡下种地要舒服多了,还挣钱。以后咱们就干这个了。”

苏敏想了想,道,“爸,这不是个长久的事情。现在之所以挣钱,是因为捡破烂的人不多,但是以后来城里的人多了,都干这个,咱也不可能捡这么多的东西的。而且城里人也不傻,有些人也愿意自家去卖钱,真正丢出来的东西也不多。”

“敏子这么一说,倒真是这回事了。”孙秋芳若有所思道,“我这几天出去捡东西的时候,也看着有人提着袋子在捡东西的。以后人家见到捡的人多了,肯定也开始做这事情的。”

“那这咋办啊,咱们又没有手艺,这要是没东西捡了,咱这不是没收入了吗?”苏长荣顿时着急了。原本以为这事情是个长久的活计,以后一辈子这么干下去的,没想到这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后面的问题就出来了。

苏敏笑道,“爸,现在不用着急,咱先再捡两个月,攒点钱,等过两个月有钱了,咱也能做老板了。”

“咱做老板?”苏长荣惊讶的看着她。

孙秋芳也有些不敢相信,觉得自家闺女是说着玩的。“敏子,我和你爸咋能做生意的,这啥子也不懂,又没有本钱,你没看人家,做生意都是要本钱的啊。”

“哎呀,我说的是空手套白狼。就是成本很低,转手就能换钱的。”

苏敏见两人还不懂,想了想,决定还是以后再说,现在她也只是有这么个计划而已,而且有些计划说的早了,泄露出去了,可不是失了先机吗?

她笑道,“等咱赚钱了再说,现在还早着呢。\”

这个月挣钱了,一家子人也高兴。苏长荣倒是比孙秋芳要大方一些,干脆也不去买菜了,学着城里人下馆子去的。

孙秋芳虽然有些舍不得,不过想着自家如今一个月比人家城里人挣得还多,倒是肉疼的同意了。

晚上三人换了衣服之后,就直接出了门。

现在一家三口对这个城里也很熟悉了,直接去了县城里比较实惠的一家饭馆吃饭。这饭馆也是刚开的私营饭馆,老板是一位退休的城里工人。

苏敏当时就觉得,有钱的人是越来越有钱的。毕竟人家做生意有本钱,能够抢占先机的。而她就算重生一次,有想法有先机也没用,关键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啥子还得从头做起。

到了饭馆之后,孙秋芳有些放不开,时不时的看着旁边的人,又打量着这馆子,“这吃饭在家里吃多好,非得出来,多别扭啊。”

这又不是喝喜酒,都是熟悉的人。这满堂的人,可没一个认识的呢。

苏长荣虽然也有些别扭,不过也觉得十分的新奇。又见自家闺女在淡定的点菜,只觉得自己这样太小家子气了。拍了拍孙秋芳的手,“看看咱闺女,咱这大人的,咋能不如一个孩子沉得住气的。”

孙秋芳看了眼自己闺女,红着脸笑了笑。她又看了看这馆子,只觉得这日子以前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啊。

这边苏敏点了几个苏长荣和孙秋芳喜欢吃的菜之后,又问了两人的意见。

孙秋芳道,“你决定就成了,咱也不是挑剔的人。”

苏敏将菜单子递给了服务员。

“敏子,那是不是你三叔啊。”

苏敏刚转身,就见着自家老爹指着一个方向愣愣道。

第10章

苏敏转头看了过去,仔细一看,便看到了正和几个人一起吃饭的苏长贵了。

苏长贵,她的三叔。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在城里当老师,娶了城里的媳妇,是苏奶奶的骄傲。

当初她爸生病,她本来想去借钱的,结果找不着三叔的家,没能找到三叔。后来到城里来,倒是得到过三叔的一些帮助。不过三婶是个城里人,瞧不上自家这边,三叔有时候和十分为难。后来她妈不想这么没骨气的给人添乱,所以她后来有事情也没去找过三叔了。

孙秋芳笑道,“还真是像啊,要不咱们过去打个招呼看看,没准真是的呢。”城里一家子人举目无亲的,能遇上个亲人,也确实不容易的。

苏长荣也有些想过去看看,又有些不好意思。他又眯着眼睛看了看,才真的确定,那是自己的三弟苏长贵。

他兴奋的起身过去,只见苏长贵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看着十分的精神,正端着酒杯和人家谈事情呢。

“长贵。”苏长荣高兴的叫了一声。

苏长贵正在和学校的老师聚餐,听着这个声音,回头一看,竟然见到自家大哥苏长荣站在自己面前勾着腰。

他满脸惊讶道,“大哥?”

“长贵,真是你啊。”苏长荣见着他回答了,心里一下子轻松下来,只剩下满满的喜悦。这阵子虽然过着还不错,但是也确实有些举目无亲的感觉。现在见着自家亲弟弟了,顿时觉得一种亲切感袭来。

苏长贵也没想到会在县城里见到自家大哥。他起身和几个同事打了招呼说了一声,就拉着苏长荣到了一边,“大哥,你怎么来城里了,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他大哥可是从来都不离开村子的,顶多上镇上转转的,这怎么来县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