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上一章:第 4 章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下一章:第 6 章

苏长荣笑道,“我和你嫂子还有敏子都来了,正在那边吃饭呢,你要不要去和咱们一起吃吧。”他说着指了指苏敏他们这边。

苏长贵看了眼,果然是自家大嫂和大侄女,纳闷道,“大哥,你们这怎么都来了,没去我那边坐坐?”

苏长荣听了这话,道,“哎,这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楚。我和你嫂子从家里分出来了,现在在城里谋生。已经来了一个月了,这不是担心给你添麻烦吗,所以就没去找你。”

“你这说的这么见外干什么。”苏长贵一脸责备,“我这在城里,还能没我大哥落脚的地方?你们现在在城里干什么,找到工作了?”

“呵呵,”苏长荣笑着摸了摸后脑勺,“我和你嫂子现在在街上捡废品卖,收入还不错,日子过的挺好的。”

“什么,捡废品?”苏长贵的脸顿时沉下来了,“大哥,你怎么能做这样的工作,哎呀,现在谁做这种工作啊。不行,你和嫂子别做了,我改天帮你们打听一下哪里要人的。”

苏长荣见他这个样子,赶紧道,“没事,现在挺好的,我和你嫂子也没个手艺,你就别费心了。再说了,这工作不偷不抢的,又不丢人。”反正他觉得挺好的。

苏长贵心里却很不舒服。这捡废品的是什么正经事啊,这就是让人瞧不起的活,比那要饭的好不了多少,还不如回去种地来的好看呢。

他皱眉道,“大哥,你就听我的吧,要是不行,就回老家去种地去,这捡废品真不是什么好事情。行了,我这今天这边有朋友,也不和你多聊了。你明天带着嫂子和敏子去我家里吃晚饭,回头咱们再好好聊聊,行不?”

苏长荣本来挺高兴的,这会子被苏长贵一顿的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了,又见他有朋友等着呢,也不好多说,只好点了点头。等苏长贵回到桌子旁边去了,才自己回了这边来了。

刚一坐下,孙秋芳就诧异道,“长贵咋不过来和咱们说话啊。”

“他那有朋友呢。”苏长荣有些不高兴道。

“你这是咋了,刚不挺高兴的样子吗,咋就这样了?”

“哎,我也不知道咋了,刚刚长贵一直说咱们的工作不好,说不好看,我这心里就觉得难受。”苏长荣想起刚刚长贵提到捡废品的时候那种鄙夷的眼神,就满心的堵着慌。外人咋看不起他,他都无所谓,但是被自己的亲兄弟这样瞧不起,他就觉得没法子接受。

苏敏听了,看了眼正在和朋友们喝酒的苏长贵。她知道,苏长贵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又在城里落了脚,有一股子读书人的清高气,自然是看不起这些底层的工作的。但是他却没想过,又不是人人都有他那样好命,能读书,能进城,有个好单位的。

她担心自己老爹被三叔这番话说的就气馁了,赶紧劝道,“爸,你别生气,三叔说不好,那是他自己的想法,只要咱们觉得好就成了。你也不看看,多少人为了生计发愁的,咱们这不违法又挣钱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干啥要看别人的眼光。”

孙秋芳也是一脸的不高兴道,“敏子说的对,反正咱这是正经的事情,现在好不容易挣钱了,可不能因着长贵说不好就不做的。”

“哎,行了,我这不是就随口说说吗,又没说不干了。”他虽然刚才确实有一瞬间的动摇,倒是要说坚决放弃,这还没道这一份上呢。

苏敏道,“爸,以后有钱人越来越多了,现在的人都是笑贫不笑娼的,咱们有钱了,谁能瞧不起咱们这工作不好?”

“你这丫头,从哪里学的话,啥子笑贫不笑娼的。”孙秋芳瞪了她一眼,“这些话小孩子可不能瞎说的。”

苏敏赶紧吐了吐舌头,道,“我这也是听人说的,反正意思就是,只要有钱了,别人可不管你是干啥的。”

“行行行,我们敏子说话最有道理了。”苏长荣赶紧在自己媳妇和闺女之间打着圆场,又笑道,“还别说,这还多亏了敏子当初给咱出主意来城里的,要不然能过上这日子?”

孙秋芳听了这话,才笑了起来,没再计较苏敏之前说的话了,“你这说的倒是对,我们敏子,还真是我们的福星。”

苏敏笑着给两人夹菜,“这还不止呢,以后咱们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孙秋芳笑道,“这孩子,夸两句还嘚瑟了。”她笑着吃了苏敏夹的菜,心里也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没有婆婆时时刻刻的冷言冷语,没有妯娌的斤斤计较,一家子人和和睦睦的挣钱,得了钱还能放在自己手里,这真是再好不过的日子了。

一家人吃完饭的时候,苏长贵这边已经先散伙回去了。也没过来打个招呼。

苏长荣知道后,心里有些疙瘩。亲兄弟两个,好不容易在这城里见面了,却这样的生分,他这不多想也难。

回家的路上,苏长荣又和孙秋芳说了明天去苏长贵家里吃晚饭的事情。

孙秋芳一听,倒是挺高兴的。不管苏长贵这对他们的工作瞧不瞧得上,城里能有个亲戚走动,也是件热闹的事情。以后空的时候,两家人互相走动一下,也互相有个照应了。

“正好,我想问问长贵,看咱们敏子能不能去县中学读书呢。咱先问清楚了,好早点做准备的。”

苏长荣一听,也想起了闺女读书这事情了。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要是能赶在寒假之后报名读书就好了。

“你说这事情倒是真的,明天我问问长贵,他是教书的,肯定能有法子的。”

苏敏一听,赶紧道,“爸妈,这事情就别找我三叔了,他是教小学的,咋能管初中的事情。再说了,明天失去吃饭的,你们要是说了这些事情,三叔还以为咱们就是为了这事情才去的,多伤感情啊。”

上辈子人情冷暖,这辈子她就压根没想过去求任何人办事了。靠人不如靠己的,靠了别人,只会惹来白眼和冷遇。

“那是你三叔,咱就问问呗。”孙秋芳虽然知道求人不大好,但是为了自己的闺女,她还是愿意豁出自己这张脸的。

“哎呀,妈,你就听我的吧。我这一学期还没读完,要想再读书,还得重新读一次初一的,要不然人家学校也不收。所以你这问了也是白问。这样吧,我自己弄一套书回来先自己好好复习,等明年九月,我再去报名,行不?”

“还有这回事?”孙秋芳自己没读啥子书,不知道这还得重新读的,想着如果真是这样,时间也太早了,问了也没用。“那行吧,我就不提这事情了。”

苏敏笑道,“读书的事情交给我就行了,你和我爸就好好的挣钱吧。”

苏长荣听着,笑道,“好了,闺女都大了,让她自己做主了。”

“你总是帮着她。”孙秋芳瞪了她一眼,牵着苏敏的手就往前面走。

苏长荣见着,赶紧跟了上去。他这招谁惹谁了,不就是多疼闺女一点吗?

第11章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三口就又出门去干活。这一个月里,捡废品的也多了几个,因为苏敏一家子来的早,所以也没遇上抢地盘的事情。大家都井水不犯河水的。见着面还能聊两句。

问了才知道,原来也有一些是家里穷了,才来城里讨生活的,手里没手艺,也只能来做这个活了。反正能养活家里人就行,谁还管啥子好看不好看的。

苏长荣听了大伙的遭遇之后,都觉得感同身受。都穷的叮当响了,这面子值几个钱啊。养不活家里人了,又不能靠一张脸吃饭的。

因为晚上要去苏长贵家里吃饭,所以一家子下午五点就回了家里,把废品卖了钱,就回家里洗洗刷刷的换了齐整的衣服。

当初从村里来的时候,带来的衣服也都是破旧的,没啥子好样子。好在孙秋芳捡废品的时候捡到一些旧衣服,自己缝缝补补的,又改了样子,所以倒是整出了几件像样的衣服来了。

苏长荣穿着自己身上的黑色外套,笑道,“这衣服还别说,真是好看。我这辈子都没穿过这好的衣服呢。”他又看着自己媳妇的红外套,还有闺女的长袖格子连衣裙,觉得真是像城里人了。

孙秋芳也不管他臭美的,在自家柜子里看了看,发现没啥子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去吃饭也不能空着手去的,看来得去花钱买些东西了。

想着这一去吃饭,一天的收入就没了,心里也有些舍不得。

这要是在乡下,撑死了一斤肉就解决了。这城里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个三弟妹,那讲究起来,一斤肉可打发不了。

孙秋芳是个明白人,再舍不得,也知道该花的要花,当即就掏出了几块钱出来,“这还得去买东西呢,赶紧出门吧,要不然天都黑了。”

苏长荣还在照着自家的破镜子,臭美了一下,才笑呵呵的跟着媳妇闺女出了门了。

这时候肉摊子倒是还没收的,孙秋芳赶紧先称了两斤肉。

肉摊子的老板就是之前给孙秋芳送过猪骨头的那位,这阵子因着孙秋芳和苏敏经常来菜市场捡菜叶子,倒是熟悉了。苏敏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朱强。

朱老板听着要称两斤肉,笑道,“今天怎么称这么多肉啊。”

孙秋芳边选着猪肉,边道,“去我小叔子家吃饭的,做点礼。”

朱老板笑道,“既然是送人的,我就给切好看一点。”他边说着,刀已经且好了一块齐整的五花肉了。

又多给了一两肥肉做肥油的。

孙秋芳赶紧连连道谢。

老板笑道,“客气啥,我这也要收摊了呢。”

“朱老板,好了没?”突然,一个穿着朴素,但是长的挺齐整的中年女人提着大篮子走了过来。那篮子挺大,看着就是像来装猪肉的。

朱老板见着她来了,脸上笑呵呵道,“早就准备好了,你们馆子的二十斤肉和大肠都留着呢。今天怎么你一个人过来的,没人陪着你?”

那女人笑道,“没事,我这几天路线走熟了,一个人做的来的。”

她边说,边装了东西。

朱老板把肉递给了孙秋芳,就赶紧去帮忙了。

苏敏看着这女人,只觉得真是觉得面善。她很肯定没见过这个女人,但是她觉得这个女人,和她见过的一个人有些像。

“敏子,发啥子呆,咱们还得去买东西呢,赶紧走了。”孙敏把肉递给了苏长荣,就去拉苏敏的胳膊。

苏敏这才回过神来,看了眼正在干活的女人,就和孙秋芳一起走了。

路上,经过了水果铺子,苏敏又让孙秋芳买了点水果。这城里人不爱买罐头和红糖啥子的,就爱吃这新鲜东西。

孙秋芳听了,又去称了三斤红苹果。

她想着,这吃一趟饭就买这些东西,要是能选择,她肯定是不吃的。

苏长贵家里住的是教室职工宿舍。听她爸说,以前还是筒子楼呢,也就是这两年福利好了,又重新分配的房子。一个房子里有两个房间,一个小厅。

苏敏也是来过苏长贵家里的,不过那时候,苏长贵家里又换了大房子了,所以这边的宿舍倒是没来过。

进了小区里之后,看着家家户户亮起的灯光,还有这几层高的楼房,几人心里都有些羡慕。

住在这样的地方,才算是在城里扎根了。

苏长贵家里住在三楼,到了家门口之后,苏长荣就去敲了门。敲了好几声,里面才传来了回应声。

过一会儿,门就开了,站在门口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苏敏知道,这是三叔家的闺女,苏雯雯。她记忆中被宠成小公主的堂妹。

苏雯雯长的像苏长贵的媳妇高红。眼睛很大,但是却不是清澈的那种,而是带着几分倨傲。就像此刻,她开了门,看了几人一眼,也不喊人,就直接转身就进屋了。

苏长荣和孙秋芳都有些尴尬,不过还是进了屋里。

高红从厨房里出来,看见两人了,笑道,“终于来了,我们都等了一会儿了。”

孙秋芳笑道,“刚绕着去买了点东西,耽误了。”她说着将东西递给了高红,“一点东西,可别嫌弃。”

“你这客气干什么的,这些东西家里都有,冰箱里都是,吃都吃不完的,你买了我这还没地方放,这不是浪费钱吗,下次就别这样了。”

高红说着,边将东西往旁边的桌子上放下了,又找了几双鞋子让孙秋芳他们换鞋子。

等换好了鞋子,苏长贵也从厨房里出来了,招呼着几人进了餐厅里吃饭。

桌上倒是做了一堆菜,看着挺丰盛的。得到这样的待遇,苏长荣和孙秋芳心里对刚刚的那些尴尬倒是放下了。

菜都上好了苏长贵这边也没耽误,拿着碗筷就出来了。边放碗筷,边笑道,“今天可都是高红做的,你们尝尝手艺。”

苏长荣笑呵呵的接过碗筷,却觉得有些拘束。这虽然是自家兄弟的家,但是看着这敞亮的房子,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他见着苏雯雯没出来吃饭,笑道,“雯雯咋不出来吃饭啊。”

高红只挑了几筷子菜吃了,边道,“我待会给她另外做。”

“还另外做啊,那多麻烦,这菜都挺好的,让她出来一起吃呗。”孙秋芳赶紧笑道。她在这弟妹面前还是有些自卑的。虽然都是生了一个闺女,但是在苏家,没人敢说这弟妹高红一个不好的。毕竟高红自己有工作,又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一年到头的难得回去一次。每次回去了,老太太也是把这母女两当宝贝供着的。

想起这些,她心里暗自叹气,要是自己这做妈的有能耐一点,敏子也不用受气了。

高红抿了抿嘴,“这照顾孩子哪里能嫌麻烦的,她要什么,当然要给了。咱们这城里孩子都流行娇养的。”

孙秋芳闻言,脸上有些尴尬,勉强笑着道,“还有这事啊,我倒是不知道。”

苏长贵也知道自己媳妇这说话带着刺,赶紧打着圆场,“大哥大嫂,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回去啊?”

“回去,啥子回去?”苏长荣愣愣道。

“当然是回老家去啊。”苏长贵放下了筷子,一本正经道,“现在在城里过日子挺难的,你们这没工作,在城里来以后怎么生活?我和高红虽然能偶尔帮衬一下,但是也帮不了多少,以后还得靠你们。家里有田有地的,你们回去种地多实在啊。”

高红脸上也不装笑了,严肃道,“长贵和我商量了,让我给你们找工作,我这也不是不想找,但是你们也知道,现在城里一个工作多金贵的。人家有工作,老早就安排给城里人了,你们这什么手艺也没有的,人家也不收。”

“你们这是说啥子呢。”苏长荣被这两口子的一番话说懵了。“我啥时候说要你们找工作了,我现在这有手有脚的,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干啥非要我回乡下去。”

他说着,也把碗筷放到桌上,刚刚心里那股子高兴的感觉也没了。这来兄弟家吃饭是来走亲戚的,又不是来找罪受的。

作者有话要说: 前文有人提到捡衣服和家具的,我并没有说他们以此为生,有时候碰着了,捡到几件了就拿回来。就算是苏长荣捡的那个椅子都是断了腿的。也没有说人家不要的衣服都往外面丢,丢一大堆啥子的。

另外,八十年代农村和城里的差异是很大的,就单单看户口问题就知道了。也就是这些年国家重视农村了,农村才发展的好了。当然,我写的是我所知道的情况,大家所经历的,看过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无法一致。我只能按着我所知道的写下去了。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第12章

苏长贵没想到自己的劝说会让自家大哥这样的反感,顿时有些沟通不了的烦躁。

他刚要开口,就听着自家大嫂孙秋芳也道,“就是,我们现在捡废品这个活挺好的,你们这是干啥啊,村里要是好过,我和长荣也不会出来了。现在出来了挺好的。”

“好什么,捡废品是个好事情?要是哪天遇上熟人了,你们能好意思?我这想着也替你们觉得难看。”苏长贵说的脸都激动的红了。这要是让人知道自家大哥是捡废品的,以后在学校里也别混了。

苏敏见着自家三叔说这样的话,道,“三叔,怎么就不好意思了,我们一家子不偷不抢的,正正经经的赚钱,哪里就丢人了。三叔,你还是个读书人呢,咋看不开呢?”

“敏子,我和你爸妈说话呢,你一个小孩子插嘴干什么?”苏长贵平时在学校里孩子面前都是一言堂,现在被自家侄女还嘴,顿时就心里冒火了。

“三叔,我一个孩子咋了,我说的有道理,你们大人也要听。”

“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事。”苏长贵不悦的看着她,又看向苏长荣,“大哥,你听我个劝,现在要是老家能过活的,谁还来城里做这事情啊,你们之前在村里不是过的挺好吗,干什么要来受这个罪。这捡废品是不偷不抢,那要饭的还不偷不抢呢,你看有几个人瞧得起他们的。”

苏长荣听他把自己说成要饭的了,顿时怒火中烧,脸上气的涨红了,“啥要饭的,你这是拿我和要饭的比了。”

“大哥,我这不是就是个比喻吗,你看你自己都瞧不起人家这不偷不抢的要饭的了,你还觉得捡废品就是光荣的?”

苏长贵觉得自己这真是和自家大哥说不通了,果然思想上差距太大了。

苏敏见着自家老爹老妈都抿着嘴不说话,担心他们真的被说动了要回去,一下子站了起来,愤怒道,“三叔,我以为你是盼着我们过好日子的,没想到你就担心我们给你丢人了。我们捡废品现在收入好的很,回去了还得看我奶和我婶子的脸色,你就不为我们想一下的。这些年,我爸我妈过着多苦啊。”

被苏敏这么一说,苏长贵的脸顿时憋红了。他还没被孩子给批评过呢。他眼睛瞪着苏敏,“你这孩子,咋这样不懂礼貌的。”

孙秋芳听着心里也难受,“敏子说的对,你们不在家里,不知道在家里日子是咋样的。爸把原本要给长荣的工作给了长富,家里的地都是我和长荣种着,但是这每年的收成,我们就没见着一分钱的。这次分家,我们也只分到了一百多块钱,你们说说,这日子我们该咋过?”

苏长贵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遭,只以为是大哥大嫂想过城里的好日子,所以才跑到城里来了。不过他知道自家爸妈为人,对子女那是真的疼的,不说别人,对他那是见着都笑呵呵的,怎么可能会对大哥不好的。他叹气道,“爸妈年纪大了,你们也体谅体谅,这工作给二哥家里也没啥,家里的田地种着不也是挺好的?”

“长贵,你别说了。”苏长荣站了起来,“今天我就不该来,本来好好的兄弟,闹的这样凶。我读书是没你多,但是,这捡废品是不是好活,我自己心里清楚的很。”

今天本来高高兴兴的来见兄弟,结果兄弟竟然是为了劝他回去的。在家里被老二一家子给伤了心,来城里,老三这也容不下人。话里话外的,全都是担心自己这捡破烂的大哥给他丢人了。都没一个对他真心着想的。

他算是明白了,兄弟之间也是靠不住的,这要过日子还得靠自己。

“大哥,你这怎么就说不通呢?”苏长贵满脸的无奈。

高红见到苏长荣家里这不听劝,还这个态度,也板着脸不高兴,“长贵,你也别劝了,人家自己心里有注意,你掺合什么,还讨不了好。”

“哼,算了,我不管了。”苏长贵满脸铁青的坐着。

苏长荣见着兄弟和弟媳妇这个样子,心里不好过,也不想多待下去了,“今天这饭也不用吃了,我先回去了,明天还要干活呢。”

说完就离开了椅子往门口去换鞋子。

孙秋芳也赶紧拉着苏敏过去。

苏敏回头看了眼苏长贵。她原本也不想和三叔闹翻,特别是三叔当初也确实是真心的帮过她们的。但是重来一世,她也不想家里再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一家子了。

苏长贵两口子见着这一家子走了,也没留人,等人把门关上了,高红才不高兴的站了起来,“都怪你这干不了好事的,非得拉着人回来吃饭,还劝这劝那的,有什么好劝的,大不了以后大街上碰到了,装作不认识的。还捡废品呢,你们一家子这也真是什么活都能干的。”

“妈,我可不想和捡废品的人做亲戚,”苏雯雯突然从房间里钻了出来。她圆润的脸上满是不满,“你们没看到,他们那衣服上面还有补丁呢,也不知道大伯家里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人家自己清楚就行,反正你以后见到了当不认识就行了。”高红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这么个捡废品的亲戚。以前说在农村种地,好歹还能说根正苗红的贫农,也算是说得过去。这捡废品算什么回事的。

“行了,你们就别说了,那到底是我大哥大嫂呢,还能真的不管啊。”苏长贵怒声呵斥道。

高红也不是吃素的,仰着脖子瞪着他,“怎么,现在就知道对我大小声了,当初刚结婚那会子,你怎么就没这样的。要不是我爸给你安排,你能进中心小学的?现在出息了,就不把我当人看了,我还没说你大哥大嫂刚刚那个态度呢,提的什么水果,我们家都不吃的。”

苏长贵这些年都习惯了被高红压着,现在见她气势上来了,顿时也觉得烦躁,“好了好了,算我什么都没说好不,我去忙了。”

说完起身就进了房间里。高红也一脸气呼呼的坐在饭厅里。嫁一个人,惹来一摊子麻烦事,早知道当初就不嫁农村人了。

这边苏长荣一家子出了门,都心情很不好。

苏长荣道,“以前长贵对我这个大哥还挺好的,这咋就这样了。”

苏敏道,“爸,我三叔这些年都在外面,人都会变的,你和他接触的少了,能知道他心里想啥子?他现在也是因为咱们捡废品就看不起咱们,等咱们真的做出成绩来了,他就知道自己的观念错了的。”

孙秋芳也是一脸的斗志道,“就是,咱好好干,总能干出点成绩来的,等咱挣钱了,在城里有了房子安了家,看谁还小瞧咱的。”

苏长荣点头,“你们说的对,老三越是瞧不起咱们,咱们越是要干出个名堂来给他瞧瞧。咱捡破烂不止不丢人,还能挣钱的。”

他说着,脸上满是坚定的神色。

苏敏在一边看着,心里暗自庆幸,没想到被三叔这么一打击,不止没有让爸妈打退堂鼓,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这倒是歪打正着了。

接下来的日子,苏长贵果然没有再和苏长荣这边联系,也没再劝他们回去了。

有两次在路上,孙秋芳见着高红了,想去打招呼,却见着高红装作没看见一样的走开了。她这心里就知道,这弟媳妇是不想和他们打招呼呢,再后面见面,也都装作没见到的走开了。

过了两个月之后,天气渐渐的冷了起来了。

不过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一家人的存款也多了起来。加上之前从村里带来的钱,加上孙海给的,还有后来挣的钱,家里都有六百多块钱了。

担心这些钱放到家里不安全,苏敏让孙秋芳拿了五百块钱出去银行里存了起来,只留下一百多块钱的备用金。

家里挣钱了虽然让人高兴,但是因为现在捡破烂的人越来越多了,后面的收入也没之前那么高了。

晚上一家人算着今天的收入的时候,苏长荣和孙秋芳都有些闷闷不乐的。

“咱们从这个月起不去捡破烂了,咱们去收破烂。”苏敏把账本一合上,对着自家爹妈道。这事情她早就做好准备了,捡破烂虽然挣钱,但是来钱慢,而且捡东西到底是碰运气的事情。收破烂就不一样了。人舒坦一些不说,一天收的东西也会多一些,从中间赚个差价的也绝对不比捡破烂少了。

苏长荣和孙秋芳听着去收破烂,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孙秋芳疑惑道,“敏子,你说的这个收破烂是咋回事?”

苏长荣也是一脸的好奇。自从听了闺女的建议来城里过了好日子之后,他现在也越发的相信自家闺女的意见了。

第13章

苏敏认真道,“爸妈,你们想想啊,现在捡破烂的人虽然多了,但是其实城里人好些自家也会留一些不扔出来的,但是平时大伙上班忙,再加上觉得卖废品也不大好看,所以要是咱们去收,他们肯定愿意低点的嫁给卖给咱们,咱们再去卖给废品回收站,从中间赚差价的。咋样?”

“哎,我觉得敏子这个法子倒是有些想头。”孙秋芳认同的点了点头,又看着苏长荣这边,“长荣,你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