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上一章:第 11 章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下一章:第 13 章

中午吃完饭之后,孙海就找了个借口和苏敏一起去冰棍厂了。

有了孙海的帮忙,苏敏这次又进了十几瓶汽水。汽水这东西虽然重了点,但是比冰棒有个好处--耐放。这大热天的,据算卖不出去,也不担心会化掉了。

下午趁着还没上课,苏敏先去了中学摆摊。有学生陆陆续续的进校门,有的也过来买根冰棒叼着进学校。

孙海在边上看着,见苏敏这生意做的还挺有模有样的,笑道,“难怪姐夫说你这有生意经,这还真是的。你咋想的啊。”

苏敏笑道,“我自己也好吃这口,就想着别人肯定也爱吃的了,大不了卖不出去,我自己全吃完也成。”

孙海笑着摇了摇头,看着这陆陆续续进学校的孩子们,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了。

“敏子,你说咱要是在学校门口卖点孩子吃的零食,你说会咋样?”

他现在可不敢把自己外甥女当做不懂事的小姑娘看待了。

苏敏一听,眼睛也亮了,“小舅,你是说在这边开个小卖部吗?”

“小卖部?”

“就是代销店。”

孙海点点头,“我就想着,这学校孩子挺多的,吃的东西也不贵,要是大家喜欢,这生意还不错。”

苏敏听着,心里也越来越活络了,她之前也没想到这么多,被孙海这么一说,她也想起,以前就听人说学校旁边开小卖部,那挣钱可真是快。别看东西便宜,一个赚不了多少钱,但是真正的是薄利多销啊。

“小舅,你要是真的想做,还能带着卖文具呢,铅笔啊,橡皮擦和本子。”

“敏子,你这小脑袋瓜子真不错。”孙海咧着嘴笑了起来。他这阵子跟着自己姐姐和姐夫一起做生意,就一直想自己找个生意做。毕竟现在这生意,他姐姐和姐夫完全做的下来,他跟着一起帮不了啥子大忙,还分钱,长久下去也不是个事情。现在有了眉目,心里也活络起来。

看着孙海高高兴兴的走了,苏敏也坐在地上笑了起来,果然,人只要勤快点,就不愁找不到路子挣钱的。她小舅也是个挺有想法的人,要是真能做起来,肯定也不差。

下午比上午要热,才上学这会子功夫,汽水和冰棒就剩的不多了。苏敏也不想走远了,听说下课的时候大家能出来转转,顺便买冰棒吃,她也干脆就在学校门口等着。

等下午下了两节课之后,冰棒和汽水就卖光了,剩下十几个汽水瓶子,苏敏搬着去找小学那边找廖招娣。才走到半路上,就碰着廖招娣过来了。

廖招娣这边生意也很不错。小学生显然比初中生更爱吃。虽然没多少钱,但是几分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一下午的时间,除去成本,就赚了三块钱,可比上午要好太多了。

赚了钱,两人都有干劲。也不管天热不热的,每天按时按点的摆摊。

暑假之前一个月,两人就都有了几十多块钱的进账了。

苏敏建议廖招娣把钱都给存起来,谁也别说。以后想读书啥子的,还能自己拿出来用。

廖招娣把钱握紧了,点点头,“以后回家给我姐他们用。我要让我姐他们也读书。”

苏敏发现,廖招娣的眼神比以前有自信多了,也充满了希望。

出来的多了,孙秋芳也发现了苏敏摆摊的事情了。

本来还想阻止自己闺女大热天的出去摆摊,一听闺女一个月也挣了五十块钱之后,只剩下吃惊了。在她看来,自家生意要是一个月五十块,这算少的,但是自家闺女还是一个孩子,就能挣五十,这就是本事。

再加上孙海在一边劝着,而且这段时间也一直没问题,所以孙秋芳也没多说什么了。只是每天不能出去长了时间,特别是这七八月份,热起来就有的受的。

事情摆在明处了,苏敏心里也舒坦,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了。

就在苏敏这边忙活自己生意的时候,孙海也和苏长荣说了自己的打算了。

第26章

现在苏长荣和孙秋芳两个家里也摆了摊子,因着天气热的原因,苏长荣没有再卖炒货和烤的东西了,倒是在乡下进了米面和一些农作物来城里卖,他一个人也是完全做的来的。

苏长荣和孙秋芳不开口,但是孙海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姐和姐夫对他好,他不能得寸进尺的。大家日子都不算好过,自己这么大个人了,一直跟着自家姐夫一起也不好。所以那天在学校门口有了心思之后,他又去跑了几个食品厂问了,看人家能不能直接给拿货。跑了几个地方,才在一个厂子的代销部问了情况。能够定期在代销部这边拿货,但是要一次性付清货款。

找了货源之后,孙海就一下都没耽搁的和苏长荣说了这事情。

苏长荣倒是挺意外的,他也知道现在的生意一个人忙的过来,不过也没想让孙海走。毕竟当初是他和孙秋芳拉着孙海进城,后来搬家也是他拉着孙海帮忙在街上摆摊的。现在生意不忙了,他也在想法子把这摊子做大一点,以后大家都有活干了。但是现在孙海提出有更好的门路了,他也不好拦着,“你这生意成吗?”

孙海笑着点头,“我都打听过了,到时候我就用两个箩筐挑着东西到学校门口卖。不管这生意大不大,总是能挣钱的。”

孙秋芳在边上听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本来她是想多照顾这个弟弟的,现在却让他一个人做生意了。“小海,要不你就和我们一起吧,这天气凉快了之后,不担心没生意的。”

“我知道,但是姐,我这么大的人了,该自己把自己立起来了。不能总靠着你和姐夫。来了城里,我看了这么多,也想自己尝试尝试别的东西了。”见孙秋芳还皱眉头,他笑道,“你们还不相信我啊,敏子一个孩子一个月都能挣五十块钱呢,我难道还比不上敏子?”

“咱们没这么想。”孙秋芳摆了摆手,“行,你要试试就试试,反正都在城里,以后也能有个照应。要是不成了,咱们再在一起想法子。”

孙海笑道,“姐,你放心吧,我有手有脚,又不是个懒汉,肯定不会比别人差的。”

学校已经放暑假了,孙海现在也没法子去学校摆摊。听苏敏说要去走街串巷的,他干脆挑着箩筐跟着苏敏一起到大街小巷的去叫卖。

这个时候天热,好些人不出门,能够挑着去人家门口卖,也能卖些东西出去。

第二天孙海拿了货之后,就跟着苏敏一起走街串巷了。

这次廖招娣没跟着一起出门了。因着前一个月经常出门,张慧这边管的严了,也不让她出门了。廖招娣不敢把做生意的事情告诉张慧,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

不过手里有了几十块钱了,她心里已经满足了,和苏敏约好了,以后能有时间了,再一起出去卖冰棒的。

苏敏倒是无所谓了。她能帮的都帮了,廖招娣具体的能做到啥样子,也得看她自己的了。

这次因为有孙海在,所以苏敏批发的汽水多了一些。这汽水是好东西,有时候比冰棒都好卖的。特别是男孩子,喜欢汽水多过冰棒。

“敏子,你要吃啥子随便拿。”

路上孙海招呼着苏敏吃自己担子里的零食。

苏敏看了看,笑道,“我现在可不爱吃零嘴了。”这要是上辈子,她可肯定嘴馋了,但是这辈子一把年纪了,她可真是对这些吃食没啥子兴趣的。

孙海道,“你咋这不像个小孩子,我还准备问你,你们这些孩子到底喜欢啥子,我好拿货呢。”

苏敏笑道,“先不说味道,这包装一定要好看。最好这形状能特别一点的,还有啊,这味道要么酸酸甜甜,要么就辣一点,保管好卖。”她可记得,那辣条辣皮,可是横行零食市场许多年啊。经久不衰的产品,要不是她不知道这辣皮咋做的,肯定早就去做辣皮卖了。

哎,要是当初知道自己会重生,一定多学点手艺回来,这会子也不会这么艰难了。

孙海不知道苏敏这心里的想法,只听她之前说的那些建议,都认认真真的记在脑袋里了。他自己也不是爱吃零食的,所以进货的时候拿不定主意,干脆每样都拿了一点。这次也就是出来试试行情,看看孩子们喜欢吃啥子品种的,等开学之后,这生意也能快点做起来。

孩子们放暑假了,大人们也都挺慷慨的。出去上班的时候,都会给家里的孩子留点零花钱去附近的代销店里买些零嘴吃。

有苏敏帮着吆喝,孙海这生意也慢慢做起来了。大家买冰棒的时候,顺便买点零食回家看电视。有的做暑假作业的,也买点零食回去提提神。

孙海这个没有铺面钱,又想打开市场,所以要价都不高。有的比代销店的价格都要低,再加上又是送到家门口的,这生意自然也多了。趁着这个机会,他也锁定了几个卖的比较好的零嘴,准备以后批发的时候,加大着几种零食的分量。

一个多月的暑假下来,两人都挣钱了不少钱。苏敏加上之前挣的五十块,再加上现在这一个多月的收入,也有百来块了。孙海这边卖的东西多,挣钱的也多,光这一个多月,就有八十多的收入了。

对于这个收入,孙海还是挺满意的。之前捡破烂的收入也不错,但是到底不是个长久的生意,现在做这零食生意,以后还能越做越大,至于做成啥子样子,他暂时也不想那么多了。

转眼就要到九月一号了。

这是全国开学的日子,苏敏皮肤都嗮黑了,被孙秋芳又说了一顿。

“好好的一个漂亮小姑娘,非得晒成这个样子,去了学校,人家肯定得笑话的。”

孙秋芳嘴里虽然说着,心里还是为自己闺女骄傲。她没本事给自己闺女生个兄弟帮衬,连个姐妹也没有,想着以后自己闺女一个人生活,她心里就担心。现在好了,自家闺女能吃苦,有想法,以后她和苏长荣就算不在了,也不用担心过不好日子了。

想着明天就要去报名,过几天还得开学,孙秋芳也不想让苏敏被人瞧不起,干脆把门一关,拉着苏敏上街去买衣服去。心里想着,人靠衣装,自己闺女黑了点,更要打扮了。

孙秋芳平时节约,这时候可不含糊,拉着苏敏就去了附近的商场里面看好衣服。

这时候孩子们的衣服都是成套的卖,裤子和衣服都是一起的。

夏天虽然过完了,但是九月份还是穿短袖短裤的季节。孙秋芳直接给孩子买了一套花格子裙子,再买了一套红色的短裤和短袖。

苏敏对这些穿的实在不在意,一看这两套衣服就花了二十块钱,心里就舍不得。“妈,两套够了,咱回去吧。到时候学校发校服,我也穿不了这么多了。”

“没事,咱在家也能穿。”孙秋芳第一次给自己闺女在商场买衣服,一看才知道,自己闺女和别人家的孩子生活质量相差太大了。之前自己孩子穿的衣服还是捡的,修的再好也有补丁。不像这商场里的衣服又新,样子也好看,这才是小姑娘穿的衣服啊。

“敏子,你都要在城里上学了,我和你爸再节省,这个钱不能省。没事,你爸爸说了,多买点,以后轮着穿。”

听这这话,苏敏赶紧摆手,“妈,我真不喜欢这些衣服了,你别买了,等天气凉快了,咱再来买点春秋季节穿的衣服。”

“行,咱再去买双鞋去。我昨天看人家街上有孩子穿那种蝴蝶样子的鞋子,可好看了。”

孙秋芳说起来,脸上都在放光。

苏敏看着她兴致高昂的模样,也不好再说不要的话了。不管咋样,她心里也挺喜欢这种被人爱护的感觉的。以前爸爸这时候已经病入膏肓了,她妈正是以泪洗面的时候,没人顾得上她。后来也是她努力的撑起一个家。

现在他爸健健康康,家里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这种梦寐以求的生活,真的成为现实了。

她紧紧的搂着孙秋芳的胳膊,“妈,你真好。”

孙秋芳正在看鞋子,冷不丁被搂一下,惊讶道,“咋了,这么大了,还撒娇啊。人家看着得笑话了。”虽然说着,但是脸上却是笑意不止。

报名这天,孙秋芳和苏长荣都不做生意了,都跟着朱强一起,帮着孩子们去报名。廖招娣和苏敏都背着新的书包,牵着手往学校这边走。

“苏敏,咱两这次可以一个班呢,”廖招娣满脸的高兴。

苏敏摇摇头,“这个还不确定呢,我毕竟是借读生,到时候咋分还得看学校这边怎么分。”

“那没事。就算不是一个班,我每天都能等你一起上下学呢。”

苏敏笑着点头,又道,“对了,听说城里学校都是讲普通话,咱到时候别说老家话了,会被人笑话的。你记得讲普通话。”

“啥普通话,我还没讲过呢。”廖招娣有些紧张。

“就是咱平时读课文那发音就成了。咱多听别人讲就知道了,早点把习惯改过来,以后才方便一些。”上辈子苏敏在外面打过工,知道外面都不大喜欢人家说家乡话。

两人说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县中学了。

苏敏之前在这里做过生意,所以一点也不陌生。进了学校之后,苏长荣就和朱强一起去报名了,孙秋芳领着苏敏在学校里转悠。

“这学校可真是比镇上中学要好多了。难怪人家都说这县城比咱那镇上好多了。光这教室都比咱那多一些,还有这大草坪,真是不错。”孙秋芳连连感叹。

廖招娣也是一脸的兴奋和期待,她拉着苏敏的胳膊,“敏子,以后咱就能在这里读书了,真是好啊。”

苏敏笑着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学校的教学楼。

她终于能够再次读书了,十几年了,终于能够,重新再来一次。她嘴角止不住的弯了起来,眼中带着坚定的神色,“招娣,咱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个文化人。”

逛完前面的操场,孙秋芳就拉着苏敏准备去教室那边看看,顺便弄清楚这次分到哪个班级了。

刚上楼,前面就走来一家三口,正是苏长贵一家子。

苏长贵也看着前面,明显的看见了苏敏和孙秋芳了。他惊讶道,“大嫂,你们怎么也来了?”

孙秋芳现在对老三一家子印象不大好,不过面上还是笑了笑,“我领着敏子过来报名呢,之前耽误了学习,这次重新读初一了。”

“敏子户口不在这里,怎么能在这里读书,这不是胡闹吗?”苏长贵一下子就板起脸了,一副教训学生的模样,“这借读费就不说了,以后读了,还得回去参加中考,到会影响考试成绩的。还不如一开始就在镇上读初中。”

他这话一说完,刚刚大伙高兴的心情和气氛都没了。孙秋芳的脸也笑不起来了,“没事,在哪里考试都一样,只要学的好就行。”

“那敏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城里不比村里,这边学习好的可很多,敏子和他们在一起读书,能跟上吗?”

别的话也就算了,这话直接是怀疑自己女儿的能力了,孙秋芳脸色也冷了。正要说话,被苏敏拉了一下,她低头看着苏敏,只听苏敏道,“三叔,我还指望能像你一样成为大学生呢,当初那么艰苦的环境,你都能考上大学了,我这好的环境,你还担心啥子啊。”

都是一样的环境出来的,还瞧不起被人的能耐呢。

苏长贵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不得劲。自己这好心好意的劝着,倒是别人不领情,还说这种话。他也不管苏敏是不是个小孩子,反正着说出的话让长辈不舒坦,这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学生了。

他冷着脸叹气,“行,你们在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也不管了。”

苏雯雯听出苏敏是要留在城里读初中的,而且还是读初一,两人以后就是同学了,脸上就不高兴了,“我不要和她一个班的。”让人知道她和一个捡废品的人是亲戚,以后在学校里多没面子啊。

“雯雯。”苏长贵呵斥她一声。

高红也拉了拉她的手。这不管喜不喜欢别人,这当着面也不能说什么过分的话,要不然就太没素质了。

苏雯雯撅着嘴,“本来就是的,以后别人要是知道我有个捡废品的亲戚,我朋友们都不喜欢我的。”

孙秋芳脸色一冷,眼睛直溜溜的瞪着苏长贵。孩子说错话她不好管,但是这家长总得好好教育吧。

苏敏笑道,“你放心,要是真的倒霉分到一个班了,你也装作别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姓苏的人多的是,也没人会怀疑咱两的关系的。”

“这怎么行,都是亲戚,怎么能这么生分了。”苏长贵皱着眉头,“你们是堂姐妹,在学校里要好好相处,知道吗?”他就算再不喜欢苏敏,但是也不能让孩子们这样闹矛盾。

高红抿了抿嘴,突然道,“敏子刚刚说了不认,那就算了。孩子们的心思,你瞎管什么。还不如操心怎么把你们学校的那些孩子管好吧。行了,我们回去吧,我爸妈还等着消息呢。”

苏长贵也没话说了,皱着眉头和孙秋香说了一声,“大嫂,那我们先回去了。”就拉着自己闺女和媳妇走了。

孙秋芳看着这一家三口的背影,忍不住咬了咬牙,“这县城可真够小的,哪里都能遇着。敏子,以后你在学校也装作别认识他们。当初你叔读书,你爸省钱给他买书,买吃的。现在倒是好了,有了本事就不认人了。”

一个大学生,那也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学费再不高,那也是钱。高中的时候,那半大的小子可没少吃掉家里的口粮。她当时正和苏长荣处对象,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苏敏上辈子压根就没和自己三叔怎么接触,所以不知道他的性格咋样。这辈子接触了几次,方向确实算不上什么实诚人。不说人坏不坏,反正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确实不让人高兴。

张慧和廖招娣倒是没好说话。这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她们在边上看着也挺尴尬的。

好在苏长荣和朱强报名回来了,下楼看着几人了,就兴冲冲的跑了过来,打破了刚刚尴尬的气氛。

“现在还没分班,说是等开学的时候,会把分班的名单贴在学校公示栏的。”

“怎么这么麻烦,有几个班啊?”孙秋芳没想到这么多人。

苏长荣道,“还真是被我们家敏子赶上了,现在好多职工子弟的孩子也都过来这里读书了。今年的人数比往年都多。敏子,你可得努力了。”

苏敏认真的点点头。

朱强也嘱咐了廖招娣几句,把书本放到廖招娣的书包里。

又对苏长荣一家子道,“今天孩子报名,也是个大日子,咱去找个馆子吃一顿吧。”

张慧拉了拉朱强,“你和招娣去吧,我要回去看看兵子,他还没起来呢。待会醒了没饭吃。”

朱强一听道自己儿子,心里都火气就不打一处来,“别管那兔崽子,咱们早点吃了再带些回去。他这不睡到下午不起床的。”说完又对着苏长荣两口子道,“走,咱吃饭去。”

下午都要做生意,所以中午饭也没喝酒,点了几个菜,几个大人吃完饭随便说了些话,就一起回去了。

路上,廖招娣偷偷的问苏敏,“敏子,你知道咋坐车回老家吗?”

苏敏点点头,又疑惑的看着她,“问这做啥,你要回家?”

廖招娣小声道,“我想找个时间把钱送回去给我姐他们。他们在家里也不知道有没有钱报名。我还想给他们买点东西回去。”家里环境差,她一想着自己在这边过好日子,两个姐姐在家里吃苦,晚上睡觉都不安生。

“我姐他们最疼我了,以前啥子活都不让我干。我想帮帮他们。”

苏敏叹气道,“招娣,你还太小了,能力有限也帮不了啥子的。你一个人回去,朱叔和你妈肯定会担心的。而且万一遇着坏人咋办?”

“招娣,听我的劝,等你妈下次回老家的时候,你再跟着一起去吧,别一个人行动。”

廖招娣听了,心里也有些害怕,只能点了点头,“好吧。”

要开学了,孙海也趁着这几天进了货回来了,不止一些零食,还弄了一些铅笔,小刀之类的文具。

九月一号这天,苏敏就穿上新买的画格子裙子,背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新书包,和廖招娣一起走进了县中学的大门。

布告栏已经贴出了分班的信息。

苏敏拉着廖招娣挤了进去,看了半天终于看到了自己的班级--一年级(三)班。

廖招娣没有和她一个班,而是在一年级(五)班。

廖招娣有些失落,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学校这样分,他们也不能调到一起去。好在两个班级都在同一层楼,平时见面也挺方便的。

两人一起上了三楼之后,就各自去找各自的教室了。

苏敏已经没有了那种学生刚进入初中的新奇感,也没有了认识新同学的*。她现在和同龄人相处都没法子把对方当做是和自己一样大的孩子,即使是和廖招娣一起,大多时候也是当做小妹妹一样对待的。

进了班级之后,她就找了个最后面的位置做了下来了。作为借读生,她很有自知之明,老师调位置的时候,肯定不会给她好位置的。她是借读生,以后就算中考考的好,也不算是学校的名誉,好的资源自然也到不了自己这边了。

坐好了位置之后,廖招娣就拿出了书本,认认真真的翻看课本。这些课本有些变动,但是知识都是大同小异的,她之前复习过了,现在看起来也不怎么吃力。不过她也不敢掉以轻心,城里的孩子们大都暑假请了老师另外补课的。人家那是有专业老师指导了一个月,看比她有优势多了。

“怎么这么黑?”一个进入即将变声期的声音传来。

苏敏抬头看去,只看着一个小平头坐在了自己的旁边的位置上,和她一般大的年纪,白白的脸上带着几分嫌弃。

那人看着苏敏看过来,皱眉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后我们就是同桌了。”

苏敏虽然心里不大想和这明摆着嫌弃自己的人说话,但是也不想一来就和班上同学闹矛盾。笑道,“我叫苏敏。”

“名字也这么土。”小平头又嫌弃的皱了皱眉头,“我叫薛勉。”他看了看苏敏,“你怎么这么黑?”

饶是苏敏心里再成熟,也无法忍受别人一个劲儿的吐槽她黑。她暗自吸了吸气,“夏天出去玩,晒的。”

“那我怎么晒不黑?”薛勉一脸怀疑的看着她,声音里却带着几分抱怨。

苏敏听出来了,这家伙估摸着是长的太白,自卑了,才来吐槽她长的黑的。熊孩子,不解释!

薛勉正准备再说话,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

刚刚还再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没一会儿,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老师就走了进来。

老师用严肃的语调介绍了自己,吴用,一个很有来历的名字。不过初一的孩子大多没读过水浒,不大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所以好些人捂着嘴笑了起来,发出一阵轻轻的笑声。

苏敏也没看过,不过她以前工作的餐馆经常放这电视剧,所以她还记得这个名字。

吴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被这么对待,严肃的眼神一扫,就开始正式的给班上排位置了。

排名是按照中考的成绩来排的。苏敏毫无疑问的是最后面一排,而小平头薛勉竟然是被第一个点到名字的。

薛勉站起来又坐了下来。

吴老师诧异的喊了一声,“薛勉同学,你可以自己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