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7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9 章

“一个食堂做饭的。”

唐春景连忙追问,“什么单位的食堂?”

唐绍刚愣了,“啊,我没问!”

唐春景忍不住扶额,二丫这个大哥,真是老实的可以,没有嘱咐道的,就不知道问,也怪她,怎么就忘了嘱咐他一句呢?

唐绍刚为难的说道,“这个我也不好意思问啊。”

唐春景认真的说道,“哥,这个季节,一百斤豆芽顶多卖二十块钱,你觉得只靠市场一个上午能卖一百斤吗?如果我们每天能出两百斤豆芽,两百斤怎么卖你想过吗?”

唐春景这么一说,唐绍刚更觉得为难了,“不在市场上卖那再哪卖呀?”

“靠单位食堂啊,比如说一个食堂要二十斤,他们若是固定采购,一天送十家,两百斤不就出来了。”

“啊!”唐绍刚愧疚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唐春景连忙说道,“没事,没事,也怪我之前没有告诉你。豆芽既然有市场,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你赶紧歇歇吧。”

罗氏打开钱袋子,果真是八张崭新的钱币,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卖豆芽可是长久的买卖,若是日日进个十来块钱,何愁家里没有好日子过?

豆芽生意十分顺利,晚饭又有味道鲜美的鳞鱼,唐家的堂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桂芝一边吃着鱼,一边一脸兴奋双目发光的说道,“二丫,我听见你和你哥说了一天能卖两百斤,两百斤就是四十块钱,一天挣四十那咱们一个月就能挣一千二啊!”

唐春景顿时哭笑不得,她耐心的解释道,“嫂子,我只是打个比方,现在天冷,所以能卖的上两毛钱一斤,若是天暖和了就不行了,更何况咱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干,一天能有二十块钱以上的收入,咱们就得烧高香了!”

张桂芝的兴奋劲不减,“一天挣二十块也行啊,一个月就能挣六百,六百块钱都够盖处院子了。”

六百块钱盖一处砖房?

唐春景看了张桂芝一眼,她脸上依旧是兴奋的表情,好似刚才的话说出来完全是无意识的。她的余光看向罗氏,罗氏却仿佛没有听到一样,如常的吃着饭。

张桂芝没有听到众人的回答,这才深觉自己话多了,连忙转移话题,“哎呀,这鱼可真好吃,二丫你从哪弄的这鱼啊?”

唐春景淡淡的说道,“捡石头的时候从溪里堵的,这鱼挺傻,堵了一窝全让我带回来了。”

罗氏脸抽了抽,二丫现在说话满嘴跑火车,刚才和她说是一个世外高人送的,这会又说是自己堵的,有没有一句实话!

“在哪里啊,”张桂芝好奇的问道,“下次让你哥也去,多逮点回来。”

唐春景还没有来得及继续编,只听院子里的大门被推开了,有人进了院子。

罗氏惊讶的说道,“咦,谁这个时候来?”

唐春景放下碗筷,站起来走出去,问道,“谁啊?”

“是我。”从院门口传来一个有些纠结的声音。

唐春景微微讶异,竟是魏立宽的声音。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上午的时候他的母亲牛爱华来家里的情形,一瞬间她便想清楚了很多的事情。

牛爱华对自己的儿子肯定不会实话实说!

“我有话对你说。”魏立宽低声说道。

“二丫,谁啊。”屋里传来罗氏的声音。

唐春景回头朝着屋里说道,“娘,没事,你们先吃饭。”说清楚也好,免得他再有什么想法。

第28章 白头到老的奢侈

张桂芝好奇的伸着头往外看,“谁啊?”

罗氏清楚是谁了,说道,“能有谁,吃饭。”

唐春景朝着魏立宽的方向走近了一点,问道,“怎么了?”

魏立宽躲在暗影里,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但是听他说话的语气便知道,他一定在咬牙切齿!

“当初你说只要我娘同意了,你就考虑我们的事情!我娘来你家问你,你为什么又说不愿意了!“

牛爱华来她家是要给她介绍相亲对象的,哪里是来问她的意见的?

从一开始她就料到了事情的结局,却没有算到牛爱华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替她的儿子拒绝,更没有想到,一个做母亲的会欺骗自己的儿子!

算起来还是牛爱华厉害,有这么厉害的婆婆,将来魏立宽媳妇的日子估计就不好过了!

唐春景当然不会隐瞒,“停,你先别质问我,你该回家先去问问你娘,她来我家说了什么,知道吧。”

“我娘当然是来给我提亲的,她都告诉我了,她说你不愿意!”魏立宽口气十分气愤。

唐春景见解释不通,忽然就冷静了下来,说道,“对,我不愿意,一直都不愿意,所以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唐春景,你......”魏立宽愤怒的说道,“你这是在玩弄我的感情!”

唐春景没有丝毫的心软,口气也渐渐地冷硬起来,“错,或许你忘了,从一开始我就是拒绝的。从一开始我就从来没同意与你在一起过,你想想是不是?”

黑暗中的魏立宽,一颗心就像被利刃捅进去一样,插的生疼,“唐春景,你的心真狠!”

“是,我的心早就换成精钢做的了,从此没有感情!”

魏立宽抑制不住的浑身发抖,他紧紧的咬住牙关,握住双拳,颤声说道,“唐春景,我再问你最后一遍,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突然起了一阵风,刮的院子里的枯枝乱叶呼呼作响。

唐春景的声音比刮过来的风还冷,“不好意思,不愿意。”

魏立宽胸腔中燃烧的怒火,噗的一声熄灭了,浑身上下冰凉一片!

“好!”暗夜中的魏立宽,硬生生的将眼泪憋回眼眶,拂袖而去,离去的身形却萎顿下来!

自从她说让他回家问问母亲,他便时时刻刻的缠着母亲,最后连威胁的手段都用上了,母亲才勉强同意他们的事情。得知母亲今日来他们家,他是一定要跟着的,母亲说第一次他跟着不合适,让他在家等着,一上午的时间他都在坐立不安,却不想,到头来,只是梦一场!

魏立宽在那样的情形之下离开,唐春景有些不放心,叫了大哥跟在魏立宽的后面悄悄的看着他回家才罢了。

隔了两天,在路上遇见魏立宽开着拖拉机冷漠的开过去,她才放心了。

年少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心中总会有一个想与对方白头到老的执念。

可是历尽沧桑之后,你才会明白,与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到老,是那么的奢侈!

第29章 自行车票

魏立宽的冷漠,更让唐春景心安,她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发豆芽上面,力争每一次都要成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天之后排水沟终于做好了。虽然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的完成省了更多的力气。泡豆芽换下来的水,往排水沟里一倒,方便极了!

唐春景不是藏私的人,她泡豆芽的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大家,如何根据豆芽的长短判断到哪种程度了,如何让豆芽受重才能发的更好。四天之后第二批豆芽出来了,绿豆芽再加黄豆芽足足有一百斤。

这一次唐春景要和唐绍刚一起去东安市,要多想有收入不能只在黑市上守株待兔。和卖山楂糕一样,背着篓子翻山越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比之前还重了不少。

唐春景越走心情越不能轻松,依着家里现在的条件,每天出产300斤豆芽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运输!

怪不得农村大发展的时候贴出的标语大都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否便捷,确实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快要下山的时候,唐春景忽然问道,“哥,这个季节山上、地里都没活干了,生产队的板车能借用吗?”

唐绍刚摇摇头,“恐怕不行,听说前几日有人借,没借出来。”

唐春景失望极了,“哥,能不能想想办法,若是靠着咱们俩这样背着豆芽去卖,累死也不会致富。”

唐绍刚沉思了一会,“要不咱们用独轮车?要是绕东路多花一个小时到东安,但一次推个一百多斤是没问题。”

从西面绕山走到东安市大约两个半小时,走东路就得三个半小时,一天要走七个小时,脚非得给磨出窟窿来。不行,不行,这个主意行不通。

等进了东安市,看到街上的自行车,她眼前一亮,忽然有了主意,买辆自行车不就解决问题了!只是现在买自行车必须得有自行车票啊,弄个票可比买个车子难多了!

天冷了,市场上出来卖东西的人越发的少了,种类也有限,除了白菜、萝卜就是些干菜,没有太稀罕的东西。他们的豆芽一拿出来,惹的好些人眼都红了。

挨着摆摊的老汉是卖胡萝卜的,他惊讶道,“这个季节发豆芽啊,真厉害,你们干这个副业,村里面让交多少钱?”

唐春景肯定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家的副业是偷着干的。

她利落的回答,“和别人家的副业一个样。”

老汉羡慕的说道,“那你们真是赚了,这个季节的豆芽,绝对能卖个好价钱。不过天都冷了,我就纳闷你们是怎么发的啊?”

“凉水肯定发不了,我就用热水,两三天就发出来了。”

老汉的眼里闪过一道精光,“真的,热水也能发?”

唐春景信誓旦旦的说道,“发啊,当然发啊。”她说这话的时候,面对着老汉,脸上的表情无比的认真。

当然了,她自然没有注意到摊子前面正要买豆芽的人,脸上已经浮现出了促狭的笑意。

“咳咳!”顾明远一只手捂在嘴上轻轻的咳了两声,“老板,豆芽真新鲜,来两斤。”

唐春景听着声音挺耳熟,抬头循着声音看过去,面前的人剑眉星目,正定定的看着她,是他,好巧,又遇上了,不过此刻的他挎着个篮子,似乎是来买菜的。

顾明远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脸上的笑容有多么的灿烂,他点点头,“用热水也能发豆芽?”

唐春景一本正经的说道,“当然,只要温度合适了就可以。”

顾明远低下头看着白白胖胖的豆芽,忍住笑意,“来两斤。”

唐春景自然没有忘记他送的鳞鱼,连忙盛了一兜子豆芽,递给他,“送你的,不用付钱。”

“那怎么成?”顾明远已经要去掏钱包。

唐春景连忙制止掏钱,“两斤豆芽而已,比起你的鱼来,小巫见大巫了。”

唐绍刚在一边恍然大悟,原来二丫的鱼是这么得来的!

顾明远毫不客气的收下了,低声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上一次你说已经有了打算是不是就是泡豆芽?”

和顾明远也算是认识了,唐春景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猜对了!”

买豆芽的人不少,顾明远也不好一直在这里与她寒暄,便道,“谢谢你的豆芽,下一次再买我就要付钱了。”

“好呀,”唐春景脑中灵光一闪,忽的想起自行车票来。二丫的世界里认识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广大的劳动人民,也只有顾明远在东安能遇到,看来他是个城里人。他能弄到自行车票吗?

她咬牙开口,犹豫的说道,“顾明远,求你件事行吗?”

未曾想,顾明远很痛快的说道,“好啊,只要我能办得到。”

有不少人在围着买豆芽,这边也不是说话地,她把手中的称交给大哥,从摊位后面走了出来,带着顾明远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低声道,“我想买辆自行车,但我们家都是些穷亲戚,没有票,能不能拜托你帮我寻一张。”

“自行车票!”顾明远并没有多少吃惊,只不过他的眉头轻蹙似乎在思考,过了一会,他才说道,“现在我手头上没有,我可以想办法帮你弄一张,不过得等个一两天!”

“可以啊,”唐春景认真的说道,“若是需要花钱,我可以给,不必犹豫,越快越好。”

顾明远展颜,声音清澈好听,“不需要花钱,自行车票什么时候给你?”好像他很自信能弄到车票。

“我后天能来。”

“好,后天十一点之前我会过来,你若是卖完了,就稍等我一下。”顾明远说到这里一顿,“你真够坏的和人家说用热水泡豆芽。”

他用了‘坏’这个字,唐春景忍不住笑了,“商业机密怎么能随意的透露?”

顾明远忽的就想起第一次买她山楂糕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干脆利落的将他打发了,如果那老汉真听她的回去又热水发豆芽,估计最后只能收获一堆烂豆子!

他忽然想起来刚才听到的话,低声问道,“你做卖豆芽的买卖,你们村里批准了?”

第30章 能和制度抗衡吗

他忽然想起来刚才听到的话,低声问道,“你做卖豆芽的买卖,你们村里批准了?”

唐春景没想到他会这么问,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可面对顾明远那双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她不敢撒谎。

一看她不说话,顾明远哪里还有不明白的,漆黑的眼睛不带半点笑意,“糊涂!这里虽然是众所周知的黑市,那也是有人盘查的,只不过是你运气好没有赶上罢了。小来小去的也就罢了,但你买自行车就是为了做大吧,不名正言顺,你又如何能做大!”

唐春景心中一震,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时空的穿越,她凭借着自己的认知总觉得无所畏惧,可是她忘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思想开放、前卫只是极小一部分人的想法,更多的人还没有在公私合营的热情中解放出来。

她太急功近利!

顾明远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这个颜色骤变的女子,心中有些不忍。按照他的脾气,他是不屑于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但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他担心她的与众不同会害了她。虽然他也迫切的希望由计划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可省里迟迟不下达命令,他们也只能等。

“二丫,二丫,”唐绍刚在后面大声喊道,“过来一下。”人一多,他就不会算账了,二丫不过来,来买豆芽的等的都不耐烦了。

唐春景扭头一看豆芽摊已经被围住了,立刻回答道,“哥,马上就来。”来不及说更多,她真心的朝着顾明远致谢,“顾明远,谢谢你的提醒,回去之后我就去找村支书。”

顾明远点点头。

唐春景笑了笑,朝着他挥手,“那就后天见,我先去忙了啊。”

顾明远眯着眼睛看向不远处忙碌的女子,希望自己的提醒能对她有用,让村里同意干副业,虽然会花钱,但这样更能心安,不是吗?

不过唐春景这个名字尚可,二丫这个称呼乡土味实在太重了。他抬脚离开,走了两步却猛然回头朝着唐春景的方向去看,刚才她称呼那个男人什么?

哥?

他回头,依旧往前走去,步调如旧,可是他的心中已经不平静,他敢说,唐春景这一生,一定不会只是一个卖豆芽的女人!

吕不韦的‘奇货可居’,确实是一种手段。

一个还没有蔬菜大棚的冬天,除了白菜、萝卜还有干菜,吃点其他的蔬菜何其的难,今天的豆芽自然成了抢手货。

这一天,唐绍刚与唐春景要忙疯了,隔壁卖土豆的老汉,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最后剩下十来斤,唐春景说什么都不卖了,她要收摊!

顾客才是上帝,没见过有买卖不做的。

后面有几个没有买到的人有意见了,一位年龄稍大的老太太,大声说道,“你要是全部卖光了,我们还可以谅解,你还剩下不少呢,怎么就不卖了?”

后面的几个人跟着符合,“是啊,是啊,我们都等了这么久了。”

唐春景被大家吵的脑门疼,想着以后还得来,咬牙陪着笑脸道,“各位大伯、大姨,剩下的这些豆芽都是人家订好的,实在抱歉啊。要不这样,每个人只许买一斤。”

“一斤也成,总不能让我们白等这么久!”

好在只有五六个人,再有人来,唐春景直接说卖完了,将人打发走了。

人都走了,唐绍刚才说道,“早知道你多泡点好了。”

唐春景揉揉额头,“哥哥你是要钱不要命了。”他们两个人背着一百多斤爬山已经是极限了,背得再多了,非累出伤来不行。她来的时候还想着看看上次卖山楂糕的妇女有没有来呢,结果一忙忘了,现在想起来了,忙直起身体朝着整个市场看了一圈,市场衫剩下的摊位屈指可数,没有卖山楂糕的。

她不抱希望的和旁边的老汉聊天,“大爷,眼见着都快晌午了,您还不走啊。”

“再靠靠吧,”老汉眼馋的看着唐春景,“你们这买卖真红火,卖了得二三十块钱吧。”

“没有,”唐春景一本正经的说道,“豆芽占地方,看着多实际上没多沉,一斤一大兜子。您不知道,原来有个卖山楂糕的,她卖三毛钱一斤,大家都跟抢似得买,她那买卖才红火呢。”

“你说她啊,我知道,她那买卖不行,听说那个女人不地道,挤兑得原来卖山楂糕的都不能卖了,把人家挤兑走了,自己提了价。谁知道提了价就没人买了,她只好便宜卖,结果那糕都酸了,人家吃了闹肚子,找了人把她摊子都砸了,她也不敢来了。”老汉幸灾乐祸的道,“活该!”

这么快就完蛋了!唐春景心中有些小快感,竞争可以,但你不要用非正常手段啊,不行了吧。优胜劣汰、适者才能生存,违背了市场规律,自然要被淘汰!

听到这样的结果,顾明远给她的沉重感去掉很多,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换一个思路,她还应该感谢那个女人的竞争,不然的话,她现在也卖不上豆芽。

这一天唐春景本想与大哥一起去周围的几个大型的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去谈谈卖豆芽的生意,可是顾明远的话给了她提醒,名不正言不顺,如何能做大?

无论如何,做副业的事情得上村里面同意了!就算她心中无所畏惧,但能和制度抗拒吗?

第31章 行动

豆芽生意开始了,唐家的晚餐也丰盛了起来,罗氏不仅做了黄豆芽炖肉,还特意熬了八宝粥,香甜又软糯。

唐春景先喝了一碗粥,看着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才说道,“你们慢慢吃,和大家商量两件事,一是咱们得去和村里说要卖豆芽搞副业的事情,若是村里面同意了,家里要添置一辆自行车。”

“天!”发出声音的是张桂芝!

这两件事唐春景谁都没有告诉,不仅张桂芝惊讶,就连罗氏、唐绍刚都吃了一惊,无论是买自行车还是去让村里允许卖豆芽,这两件可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一时间,三人都看着唐春景说不出话来了。

村里面不是没有搞副业的,比如说打铁、修鞋等等,只要是适当的跟村里交钱,村里面便会允许干,像这些都是生活中必须的,所以村里允许,但豆芽村里会批准吗?

唐春景清清嗓子,慢慢的解释道,“娘,卖豆芽是个长久的买卖,若是长时间翻山越岭的背,身体早晚都会垮掉,因为挣钱坏了身体,不值得,所以自行车必须得买。但新自行车买了确实是太招摇了,少不得有眼红的,尤其是咱们隔壁的邻居,所以我想倒是不如先让村支书批准,花钱买心安,您说呢?“

两件事都这么大,罗氏听了二丫的话,好一阵子她都没有说出话来了。

张桂芝放下了筷子,“二丫,咱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一辆自行车得两百块钱吧。为了发豆芽咱们已经投了不少钱了,再买自行车家里估计得一分不剩了。还有让村里批准发豆芽的事,我们本来就挣的不多,再往村里交,那咱们还挣什么去!”

唐春景知道嫂子是数貔貅的,往家里进钱的时候高兴,一说要出钱,总是满腹的意见。她静静的说道,“嫂子,现在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才三五十块钱,我们一天收入十几块还不够多,那挣多少是多!”

张桂芝顿时拉了脸,刚要回敬唐春景,却被唐绍刚制止住了。

“桂枝!”唐绍刚喝住了他,“不能二丫说什么你都反对,二丫提出这两件事情来,肯定是有道理的。”他又问二丫道,“卖山楂糕的事就算他们不知道,咱们也干得好好的,为什么一定要让村里同意呢?“

不愧是在外面跑了这么多天,唐绍刚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重点。张桂芝不等她说完就说不行,真叫人生气。

唐春景一字一句的给大家分析可行性,“若是不能光明正大,我们只能偷着干,最多一天卖上个百十斤,而且天气不好就不能去。如果村里能准,那么整个东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食堂都是我们的,一天几百斤的销售量都有可能,那我们的生意就能做大,就能真真正正的赚钱!”

一天几百斤的销售量!

众人瞪直了眼睛,屋里安静的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到!

唐绍刚看着罗氏说道,“娘,我觉得咱们还是听二丫的,她说卖山楂糕,咱们挣了钱,她说卖豆芽,在市场上也能卖的很快。若是村里面能同意了,咱们也就是一天少挣几块钱的事,但是销量一多不又挣回来了么!”

唐春景赞许的点点头,笑道,“娘,我哥真的变聪明了,他全都明白了,

罗氏眉头皱的很深,发愁的说道,“你想的很好,万一村里面不同意,又盯上了咱们那该怎么办啊。”

唐春景很坦然的道,“就算他们盯又能盯多久?要是真盯得厉害了,大不了咱们不干了。”等集体制解除了之后再干,现在已经是80年年末了,就算等能等多久?

“吃饭,吃饭,”罗氏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筷子。

但是,除了唐春景,其他人都是味同嚼蜡,饭菜再香,吃着也不好吃了。

张桂芝一点也吃不下去,万一村里面不同意,又不能干了,家里少了那么多的收入又要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了。想起丈夫说的‘销量一多不又挣回来了’,她狠心道,“娘,我去村里说,他们要是不同意咱们干副业,我就带着铺盖卷睡他们家,什么时候他们同意了,我什么时候再回来。”

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张桂芝。

张桂芝扬着下巴说道,“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不能连月子都过不去。”

眼下家里最金贵的就是张桂芝的肚子,挣再多的钱也不如孩子重要,万一闹出个好歹来,到时候后悔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