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35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37 章

推着车子进了油坊,尽管有动静,可宋师傅并没有出来。她拎着馒头和肉,朝着门房那边走去,突然传来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

“你的脾气还是那么倔,你说你,给你安排的工作你不要,非要来这里看大门!”

声音有些熟悉,唐春景却想不起来是谁了。

接下来是宋师傅的声音,“我在这里挺好的,自在的很。”

“宋师傅!”唐春景先隔着帘子喊了一声,才撩开帘子,推门进去,当看到里面的人,她重重的吃了一惊。

屋里除了宋师傅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位三四十岁的穿深灰色大衣的男人,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极儒雅,另外一位年纪大的老人穿了一身发黄的旧军装,神色有些严肃,竟然是国棉一厂的老厂长!

“郭厂长?”唐春景吃惊地喊了一声,郭厂长竟然认识宋师傅!

郭厂长见到她也很意外,“是你?”

“对,是我,过年好啊,郭厂长!”

“哎,过年好。”

唐春景笑道,“没想到您竟然和宋师傅认识。”

第128章 最年轻的行长

郭厂长看了一眼宋师傅,颇有些感慨的说道,“是啊,几十年了啊!”

竟然这么久!

顿时她又诧异了,郭厂长大年初一都能来看宋师傅,那说明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了。宋师傅有这样好的关系,那他为什么能答应顾明远来这里看大门?

只是郭厂长不说,她也不好打听,默默的把带来的东西放在宋师傅的桌子上,准备离开,谁知郭厂长这时说道,“江河,你和这姑娘先出去一下,我有话想和你宋叔叔讲。”

被称为‘江河’的男人随即站了起来,十分有礼貌的说道,“好的爸爸,我就在外面,您有事情可以随时叫我。”

原来这是郭厂长的儿子,唐春景仔细的看了看,他果然和郭厂长长得很像,眉毛都是浓浓的,只不过郭厂长的眉毛要凌厉,而这个男子的眉毛更柔和一些。

唐春景先撩开帘子出去了,郭江河紧接着也出来了。

来的时候,唐春景只想着给宋师傅带东西了,没想着要带钥匙,有些歉意的对郭江河说道,“不好意思,郭先生,我没带办公室的钥匙,咱们只能在院子里转转了。”

还是在寒冬里,如果不走动,在外面站一会儿就冷了。

郭江河微微一笑,温和的说道,“不碍事,就在外面站一会吧,这油坊是你开的?”

这男人不仅儒雅,而且极为含蓄、内敛,气质十分柔和,他的年龄应该不到四十,目光里已经有了经历过风霜之后的沉稳。在这样的人面前,十分有安全感,就算山崩地裂,仿佛也不用害怕的样子!

不自觉的唐春景的语调也慢了下来,“不是我自己的,和朋友一起合伙做的。”

郭江河微微点头,“看上去不错,不像个油坊,倒像是个小工厂,很整洁的样子。”

唐春景笑道,“我们的油坊不做散户销售,只做成品,所以要比其他的油坊整洁。”

郭江河听着她的声音有些微愣,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金花食用油放在广播上播的广告,是你用自己的声音录的?”

唐春景微微讶异,“您能听出来?”

郭江河笑了,虽然笑的依旧儒雅有风度,但看上去很能放得开的样子,“这件事情说来就巧了,我们行也想在广播上放广告,当时广告部的同事非常想用金花食用油广告的声音。他们便去找了广播电台的录音部,结果他们说都当时都是签了保密协议的,怎么都不肯告诉我们是谁做的。后来我们又去找了台长,台长也不肯通融。没办法,只好不了了之,没想到竟然是你自己录的。”

好听的声音多的是,但他们要找的是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当时金花食用油的广告在广播电台一播出来,好些人都提到了这条广告,说特别能容易记住。没想到,今天他竟见到真人了,而且这姑娘长得十分端庄稳重,和‘滴滴金花、香飘万家’的广告词对应的起来。

唐春景听的惊讶,刚才郭江河说‘我们行’,那他的意思应该是在银行工作了,只是他在哪个银行呢?

她仔细回想了最近你听的广播,好像没有银行在广播上做广告。所以她有些纳闷的问道,“那您在电台做上广告了吗?”

“还没有,因为找了几个人试录了一下,感觉都不太合适,当时也快过年了,这件事情便也搁浅了。”郭江河看看四周,又问道,“你们的广告词你是找人特别写的吗?”

提到这个唐春景有些心虚,脸上却看不出来,“我们一个小油坊,哪能请的起人写广告词呀,是我自己想的。”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当时不找人录广告,也是想省钱来着。”

郭江河简直要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了,竟然这么有才华,“这个广告词非常好,不要再改了,我想现在东安市的机关单位,应该没有没听说过你们这个广告的了。”

唐春景大方一笑,“谢谢您的赞誉。”

郭江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铜质的铁盒来,摁了开关打开,从里面抽出一张名片来,递给唐春景,温声说道,“这是我的名片,你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或者宋叔叔这边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来找我。”

唐春景双手接过他的名片来,特别看了一眼他的职称,惊讶地嘴巴都合不上了,他这么年轻竟然是东安市农行总行的行长!

李大庆那个畜生不也是在农行么!

“您这么年轻已经是行长了,真厉害!”唐春景的话并不是恭维,四十左右的年纪能做到总行的行长,真的很厉害啊!

郭江河却极谦虚的说道,“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唐春景心道,这话说的可真轻巧,她问道,“现在农行有贷款业务吗?”

“理论上讲是有这项业务。”

唐晨景顿时明白了,银行有贷款业务那也是针对国企的,像他们这样的个体,从哪里都不好贷啊。万幸现在有基金会,有顾明远这个大能人。

郭江河慢慢的说道,“除非你们的油坊转型成公司,这是这样的话,银行可以考虑放款。”

如果政策允许,还用转型,当初直接成立一个公司得了!

郭江河微微一笑,“姑娘贵姓?”

“不好意思,还没自我介绍,我姓唐,大名唐春景,您可以喊我小唐。”

郭江河点了点头。

陌生人在一起说话,通常都是说着说着没得说,然后便尴尬了。唐春景也是一样,和这位大叔级别的郭行长,实在没得说。

在外面站的时间久了,腿脚都变得冰凉起来,她想跺跺脚走走,又怕在这位尊贵的客人面前失了礼数,只好抻着。

郭江河倒是站的身姿笔挺,没有一点人到中年的油腻感!

唐春景正在胡乱的想着郭厂长怎么还不出来的时候,门房的门响了。

郭江河快步的走过去,郭厂长已经出来了,他上前问道,“爸爸,回去吗?”

郭厂长点点头,“回去吧。”

唐春景也走了过去,站在郭厂长身边,笑道,“郭厂长,上次的事情太感谢您了,也没有来得及给您说一声谢谢,感觉挺过意不去的,等年后您上班,我过去拜访您,您看合适吗?”

第129章 一念之间

郭厂长哈哈笑了一声,然后笑道,“拜访就不用啦,谁让咱们有缘分哪。只要你把你们这位宋师傅照顾好,就当是谢我了。”

看来宋师傅和郭厂长的交情匪浅啊,不然郭厂长不会在大年初一来看宋师傅,也不会嘱咐她,让她照看宋师傅。

唐春景笑道,“您老放心吧,照顾不好,您为我是问。”

“老连长,你就放心吧,孩子们对我好着呢,我的生活条件也好着呢,不用牵挂!”

郭厂长点点头,“等明年我退休了,就搬过来,与你一起给油坊看门,小姑娘,你不会不同意吧?”

唐春景连忙说道,“我叫唐春景,您可以同宋师傅一样叫我春景,或者叫我小唐都行。您什么时候来提前通知我一声,我让人给您收拾住所。”其实郭厂长不过是说笑罢了,像他这个级别的人,就算退休了,也会被别的单位聘走,怎么可能来他们在这里当门房?

送走了郭厂长他们,唐春景陡然松懈下来,不停的跺着脚和宋师傅说道,“不行了,在外面要冻死了。”

殊不知,她的小动作,全被郭江河通过后视镜全看在了眼里,这姑娘刚才在他跟前可是大方得体的很!

宋师傅呵呵笑道,“快进屋暖和暖和。”

进了屋,唐春景嘻嘻笑道,“宋师傅还没给您拜年呢,祝您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宋师傅倒了杯水递给她,“大过年的,又这么冷,你怎么来了?”

唐春景接过杯子,握在手中暖着,“我在家也是闲的无聊没处去就过来了。对了宋师傅,你和郭厂长是......?”

“是老战友了。”宋师傅感慨的说道,“1939年,我17岁入伍,他就是我的班长,后来他当了连长,我们一起去打越战,整个连的人就回来四个,三个和我一样都落了残疾,郭连长当时也受了伤,好不容易才捡回来一条命!”

怪不得郭厂长会在大过年的时候来看宋师傅,原来他们是过命的交情啊!只不过让一位经历过战火的老人给自己看大门,她真的觉得很过意不去,像他这样的身份,应该颐养天年才对!

“宋师傅,您.......”

宋师傅却打断了她的话,“春景啊,我们这一辈人,能活着就没什么追求了,相比起那些已经故去的战友我们太幸福了。你以后还是拿我当个普通人看,这样我心里舒坦!”

唐春景很感动,她决定以后对宋师傅更好,她八卦的问道,“郭厂长,刚才和您说什么了呀,还让我们都出去。”

宋师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事还是别说了,要是没事,你赶紧走吧。”

咦,竟然赶她走,到底说了什么了?

好吧,既然不想说,那她就走吧。喝了半杯水,感觉身上有些暖和便骑上车子回家了。

过年也就是大年初一能闲一点,从初二开始,便开启了窜亲戚的模式。

去年,嫂子怀孕,大姐不在,春莹性子又跳脱,唐春景一天到晚的耗在厨房里,满身的油烟味,今年厨房大了,大姐也在,春莹又大了一岁,知道帮着家里干活了,她感觉轻松好多。

不过有亲戚来了,她也就是打个招呼,然后就钻厨房去了,窜亲戚都是聊些家长里短,和这些人实在没什么好聊的。

初四,来的是大舅家的儿子罗玉川,二舅家的二儿子罗玉峰。两个都是表哥,玉川表哥带着嫂子孟慧红和孩子一起来的。

玉川表哥结婚十来年了,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八岁,都很懂事了,来了家里,他们就和佳佳玩儿上了。

孟慧红是个爽快人,进了门,和罗氏说了一会话,便挽起袖子进了厨房,要帮忙做饭。

唐春华赶紧拉住她不让她动手,来者是客,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孟慧红也很实在,根本就不顾唐春华的劝阻,洗了手就帮忙。

唐春华只好作罢,随她去了。

“春华,听外面的人说,你们村今年种大棚的都发财了呀。”

唐春华笑着说道,“发财倒是不至于,就是年前把建大棚的本钱收回来了。”

“那建大棚得投入多少钱啊。”孟慧红小心的问道,“听说投钱投的挺多的。”

“一个棚合下来得两百多。”

“这么多啊!”孟慧红惊讶地说道,随即又泄气了,“你表哥还说秋天我们也种大棚,现在看来投钱都投不起!”

孟慧红为人实在爽快又不小气,大家都很喜欢她,于是唐春华说道,“嫂子别愁,如果到时候你和表哥真的想干,本钱凑不够,可以来家里拿。”

“哎呀,妹妹那我可就先谢谢你了。”

“谢什么呀,都是一家人。”唐春华笑道。

唐春景在一边默默的听着,都是亲戚,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你只要不过分,能帮的就帮,她不会反对的。她印象中,父亲生病的那几年,大舅帮过不少忙,他们现在条件好了,再反过来帮别人是应该的。

最近放假在家,村里好些人都说明年也要跟着种大棚,表哥家都在十里之外了,也要种大棚。如果这么算的话,明年的规模岂不是就要起来了?

大棚有规模是好事.......唐春景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都种菜了,卖给谁?

大棚多了,青菜批量上市,一个小小的东安市能不能消耗掉?若是消耗不了,那么菜价肯定就要降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外走,没有大车,怎么往外走?

唐春景有些忧心,这件事情一定要告诉顾明远,想办法解决掉,不然的话,建大棚根本就不是在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要给他们加重负担!

只要有一个青菜运输公司,这件事情就可以完美的解决。

可是,谁有那么多钱可以成立一个青菜运输公司?

唐春景蹲在灶间,想了半晌,决定还是把这个难题踢给顾明远。在清水镇要建蔬菜基地的设想,已经得到了市里的支持,是不是可以走财政拨款?

第130章 小甜蜜

过年在家,除了去大棚里面帮着大姐干活部,就是在家做饭洗衣服,琐碎又忙碌,时间还过得飞快。

转眼间便到了正月初十,这天是顾明远上班的日子。

去镇上正好名正言顺,给宋师傅送菜和馒头过去啊!好不容易抻到了中午,一吃过饭,唐春景便拿好东西,出发了。

到了油坊,宋师傅正在外面扫院子,见着唐春景来了,笑道,“明远中午在这陪我喝了两盅,走了有半个小时了。”

“噢,是嘛,他来上班了啊。”唐春景说的很不经意,“宋师傅,这会又没人来,别扫了。”

“不活动活动,手脚都没劲了,你甭管了,快去忙你的吧。”

“我没什么好忙的,陪您聊一会。”

宋师傅呵呵的笑了,“走吧,走吧,别浪费时间陪我这个老头子了。”

唐春景按耐了半天还是没挨住,和宋师傅说了再见,一溜烟的跑了。

骑着车子不由自主的便拐到了去乡政府的路上,到都到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她心一横,加快了骑行的速度,朝着顾明远的宿舍奔了过去。

他果然在!

太阳很暖,顾明远并没有穿外套,只穿了一件咖啡色的鸡心领毛衣,露着雪白的衬衫领子,抬头整理着被子。他站在日光下,光影在他的身上投下一块块小小的光斑,柔软地阳光仿佛一直渗入他的胸口。

不过短短十几天未见,他就在那里,温暖依旧!

“顾明远!”想都没想,他的名字脱口而出!

顾明远猛然回头,有些不可置信看着进宿舍门口的方向,只见他的脸上笑意渐浓,那样的明亮,那样的恣意,又是那样的开怀!

顾明远飞奔过去,唐春景还未来得及开口,只见他直接将双手伸过她的肋下,用力拥住,一连转了三个圈。

“啊--!”

被他一抱,唐春景不由得将双手勾住了他的脖子,彼此的脸近在咫尺,呼出的气息几乎都能感受的到,她顿时脸红了起来。

“快放我下来!”唐春景低声说道,“让人看到笑死了。”

“不碍事,他们都没在。”顾明远说着却把她放了下来,笑眯眯的说道,“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你不来,我就要去找你了。”

“谁和你心有灵犀!”唐春景嗔道。

顾明远看着她都快笑傻了。

唐春景推了他一下,“趁着有阳光快把被子晾一晾。”

顾明远牵起她的手,“你和我一起。”

他的手真热乎,唐春景被他牵着,心中有些小甜蜜,不是小甜蜜,是很甜蜜!

顾明远把宿舍的门和窗都打开了,好些天没住了,前些天又下了大雪,又潮又冷的。他把炉子搬到了外面,生上炉子,唐春景在屋里帮着他擦擦扫扫,一样忙碌。

可是这样的忙碌和在家里不一样,在家做什么都觉得琐碎,可是在这里,她甘之如饴!是不是很欠扁?

煤球很快的点燃了,顾明远把炉子又搬了进来,坐上水壶,屋里很快有了呲啦、呲啦......的响声。

屋里也清扫的差不多了,外面的阳光弱了,顾明远把被子收了进来,唐春景帮他铺上伸手摸了摸说道,“还是有点潮,明天一早再晒晒。”

说完一抬头,却发现顾明远目光灼灼的在看着自己,唐春景不由得咽了口唾沫,眼看着顾明远的喉结也在动.......她噗嗤一下笑了。

炉子上的水壶,正好发出哨响.......

“水开了,我去倒水!”唐春景笑道。

“要不要泡点茶喝。”

“都下午了,喝红茶还好。”

“别说,还真有红茶。”

.......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小小的房子里充满了快乐。

“过年在家过的好吗?”顾明远一边问,一边端起茶壶将冲好的茶倒进唐春景的茶杯里。

“嗯挺好的,”唐春景凑近茶杯,深深的闻了一下,“哇,好香啊!”

“走的时候带回去喝。”

“算了吧,拿回去我娘也不会当好东西的。”

“那就带办公室自己喝。”

“对了,”唐春景又道,“今年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好些人都说明年想盖大棚,并且我舅舅家的大表哥说他们家明年也想盖。这样一来,恐怕明年整个清水镇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大棚。”

顾明远忽然愣了一下,“会很多吗?”

唐春景点点头。

顾明远不由得说道,“菜种的多了卖不出去?”

“是啊,菜贱伤农啊!”

顾明远心中一凛,东安市的消费水平有限,若是大棚非常多,东安消耗不掉,菜农们必定要贱卖,如此一来建大棚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看来得要蔬菜走出去才行。”

顾明远一句话便点出了问题的重点,与唐春景想的一样。

唐春景默默地说道,“若一个村上建十座大棚,清水镇下面的十六个村,就是一百六十座大棚。成熟期,一个大棚有两百斤的菜,一百六十座大棚,便是三万多斤。”

顾明远脸上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三万多斤什么概念?一辆解放牌汽车都拉不动,想着想着他头上便有些出汗,如果菜卖不出,这非但不是清水镇的政绩,他就成了老百姓的罪人了!他虽然志不在政途,但是在其位、谋其政,不能不给老百姓干好事,反而害了他们。

“顾明远?”唐春景见他神色有异,轻轻地喊了一声。

顾明远回神,伸手摸了摸额头上的汗,转瞬的功夫,他已经平静了下来,“还有大半年的时间,那我就用这多半年的时间准备,到时候一定不会让菜农们因为建大棚会损失。”说罢他走向里面的书桌旁拿了纸和笔出来,与唐春景认真的讨论开来。

讨论了许久,顾明远一直紧缩的眉头终于展开了,终于有思路了。

目的只有一个,能够将蔬菜运出去,不能让菜农血本无归。只要具备两点便可以完成,一是车,另外一点是路。当然这两点,哪一点都不好解决,但是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他就不信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幸好有春景的提醒,不然,真不好说。万一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哭都来不及了。

第131章 深沉一点

唐春景见他有思路,也有信心,便推开不管了,反正这也不是她能解决的事。在她看来,还是修路更难一些。就算上面批了,款项恐怕也批不下来,因为这个年代太穷了啊,大家伙都没钱!

整个清水镇,除了镇上的一条主干道,是一条柏油马路之外,其余的乡道全部都是土路。不下雨、不下雪的时候尘土飞扬,下雨下雪的时候则泥泞不堪,实在是太难走了。

修好路,油坊也能跟着沾光,无论是向南去东安市,还是向北去南齐市,她的花生油想要走出去,那就简单的多了。

顾明远合上笔记本,看着怡然自得喝茶的唐春景,目光渐渐坚定起来,事在人为,他就不信自己做不了!这两件事,就算再难,他也要做好!

唐春景很欣赏顾明远的心态,哪怕事情再难,他从来就没有退缩过。身为男儿,理应如此,如果缩手缩脚的,也不值得她唐春景如此费心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