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36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38 章

过了立春,一天暖和过一天,唐春景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来。一进三月,她便开始请人清理隔壁的土地,等清理完了,再便请施工队来再盖一个油坊。这一间,只做生产用,图纸就得重新调整。

这天下午,她刚在办公室将厂房画的差不多了,伏在桌上,皱着眉头在细细的琢磨车间的工作间距,忽的听到有人在外面敲门,她看都没看,便让人进来了。

过了一下,没有人说话,她便看过去,这一看不要紧,吓得她赶紧站了起来,惊讶的说道,“郭行长?”

没错,来人正是过年的时候来看宋师傅的农行行长,郭江河!

郭江河微微一笑,信步走来,“在忙着呢?”

天气暖和了,大家都脱了臃肿的棉衣,换上了春装,郭江河穿了一身黑色的西装,里面露着白衬衣,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很有风范。

“是。”唐春景连忙从自己的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让郭江河坐在刚添置的单排沙发上,又忙着给他倒水,热情的说道,“您怎么有空过来?”

当然要热情,这可是农行总行的行长,若是关系好了,将来自己要贷款什么的,说不定他还能帮忙呢。

转过年来,她便从去家具市场买了一套小型的沙发和茶几,又添置了一套上好的茶具。油坊的业务多了,若是有人上门,也能有个能谈事情的地方。这不刚买了没多久,便派上用场了。

“我爸爸要给宋叔送点东西,正好找你有事我就过来了。”

唐春景有些惊讶,她缓缓的坐了下来,“郭行长要买油?”除了买油,她想应该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找她。

郭江河笑了起来,他这个人相当有风度,就算是笑,也不会像别人似的哈哈大笑,而是嘴角微弯,但不能让别人感觉出来,他的心情非常愉悦。

“这也可以,端午节的时候我让我们采购过来一趟,给下面的员工发点福利。”

咦,显然不是因为买油。

唐春景笑道,“若是您那里有发福利的计划,采购我们的食用油,未尝不可。”

“那好,到时候我让采购过来一趟。”

“别,我们过去。”

郭江河微微一笑,“好,到时候你过来找我。”

茶冲好了,唐春景将小茶杯烫了,给他斟了一杯,“您请喝茶。”

郭江河见她动行为举止、接人待物丝毫不含糊,心道,这个女孩子的出身一定不简单。

“不用客气,”郭江河笑道,“我有话就直说了。”

唐春景连忙说道,“您请讲。”

“我想让你帮我们行录一个广告的音频。”

唐春景愣了,竟然让她帮着录音频,她不行吧。她自己录金花食用油的广告,一是因为省钱,二也是因为自己对产品了解,能更好的诠释。

她有些迟疑的说道,“你们是不是要做宣传片一类的?”

郭江河有些吃惊她的敏锐,“你还真说对了,就是想做宣传片!”

唐春景点点头,她想,应该也是做宣传片,毕竟对于现在的银行来说,还真没什么业务好宣传的。

“郭行长,您既然来找我,理论上讲,我不该推辞的,可是我怕做不好。我觉得对于一个像银行这样的企事业单位来说,做宣传,应该用一个深沉一点的声音,因为深沉才更容易使人信任。女人的声音,一般都尖利,我的声音用在金花食用油这样的促销的广告上合适,用在宣传上恐怕就有些不合适了。”

郭江河听的愣了,这姑娘似乎在推脱,其实她并没有,她实在给他分析。

唐春景确实是在认真的给郭江河分析,她何止只见过宣传部的文案,她都跟着去考察过如何拍宣传片,虽然不是专业出身,精髓她还是能抓得住的。

郭江河吃惊唐春景连这个都知道,可她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你说找一个深沉的声音?”

“是,”唐春景笑道,“其实您的声音就很合适,听上去含蓄、内敛,给人一种信任感,大家信任了,去存钱大家也放心,是不是?”

郭江河先是一愣,接着便哈哈笑起来,“我是肯定不行的,不过,春景,你说的极是。那会见你我就说你有才华,没想到你连这个都懂。”这会儿,他越发觉得,这个女孩子出身一定不简单!

唐春景谦虚的笑道,“一点浅见而已,您喝茶。”

“哎,好。”郭江河本不欲喝的,见茶汤清亮好看,竟也想端起来好好尝一尝,尝了一口,忍不住说道,“没想到你这竟有这么好的茶?”

唐春景笑道,“您是贵客,理应用好茶叶招待呀。”

她与他说话,总是这么一本正经,郭江河蓦然的便想起,那一日在后视镜里看她跳脚的样子,二十出头的女孩子理应那样活泼,才更可爱一些啊。不过,她自己经营着这么大一家油坊,若是真性情流露恐怕压不住人吧!

唐春景原以为郭江河将事情谈完了再走,没想到他把一壶茶喝的快没颜色了,才起身回去。她毕恭毕敬将他送走,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和大人物在一起就是有压力啊。

她刚回了办公室刚要将茶具清洗出来,顾明远风尘仆仆的从门外冲了进来。

第132章 压力大

唐春景惊讶的看着他,接着哈哈笑了起来,顾明远的头发长了些,大概他是骑车子来的,风吹的头发都站了起来,像个长毛贼!

“笑什么?”顾明远佯装生气,“爷都快累死了,给爷倒水!”

他这么一说,唐春景笑的更厉害了,“顾明远,你装什么土匪!”不过她虽这么说着,却忙着给他倒水喝。

顾明远往沙发上一歪,“春景,我都快渴死了。”

“这不正给你倒么。”唐春景麻利的将茶壶冲出来,倒入开水,从茶杯一杯一杯的凉着喝,会凉的比较快。她的习惯是下午不喝茶,但来的是农行的行长,她不得不冲茶。

顾明远也知道她这个习惯,见她洗茶壶,不由得问道,“谁来了?”

“哎,一直都忘了和你说,国棉一厂的郭厂长和宋师傅认识你知道吗?”

“郭厂长?你说的那个国棉一厂能采购我们的产品,全靠他帮忙的那个?”

唐春景点点头,拿了两个茶碗,一边扬着水让水凉的更快,一边说道,“对,就是他,他与宋师傅是战友。过年他来看宋师傅我正好在这里,今天是他儿子宋江河,市农行总行的行长。”

“是他?”

“你认识?”唐春景惊讶地说道,把已经凉好的一碗水递给他。

“是,原来跟着领导召开会议的时候见过。”顾明远将水慢慢的喝下,这样的人他当然能记得住,他是那些肥头大耳的干部当中,为数不多的好看有风度的男人。不过瞬间他便皱起眉头,“他来做什么?”

“给宋师傅送东西,顺便过来了。”唐春景又开始凉水,见他十分疲惫,不由得问道,“你怎么样,还顺利吗?”

顾明远最近在忙着协调修路的事情。

年后顾明远便进行了汇报,齐书记十分重视,毕竟这个项目得到了市委的认可,当即便组织大家开会进行了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先申请修路。磨了一个多月,市里才把同意修路的批文发了下来,但统共就拨了五万的经费。

清水镇打算修的路是,往南能接东安,往北能接南齐,不连往村里去的小路,全程一共得四十公里。给二十万的财政拨款还差不多,上面竟然只给了五万!

批文都发了,清水镇政府只能打破牙齿往肚里咽,这条路如果不修,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集资!一个人头三块钱,清水镇一共五万人口,集资十五万就能把事情解决掉。

先给村里的大队干部开会,党员带头交钱,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这不是个好工作啊!老百姓怨声载道,日子刚刚有点起色,上面便开始敛钱了,谁不骂啊!

这几次见顾明远,他每次都灰头土脸的,十分狼狈。

唐春景挺心疼的,不是政府不作为,实在是没钱啊,清水镇上连个像样的企业都没有,不然一个企业出两万,也不至于让自己去挨老百姓的骂。

顾明远疲惫的说道,“到现在为止,各村才敛了不到一半,现在各村的村长都开始外出游说在外面混事的人,希望他们能多拿一点,也好减轻老百姓的压力。”

唐春景默默的递了一杯水给他,柔声说道,“做事情难是正常的,但是路修好了,也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是啊!”顾明远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体,打起精神说道,“现在让他们骂吧,等路修好了,大棚建起来,菜能卖的出去了,大家的日子能过得好起来,骂的再凶也值得了。”

唐春景特别心疼,顾明远承受的压力真的太大了,她真想能替他分担一些。

“齐书记说了,不能等资金全部到位了再开始修路,不然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打算从下周开始就开始动工。”

“那先修南面还是先修北面?”唐春景问道。

“修南面。”

往南走是东安市。

唐春景点点头,“齐书记的决策是对的,上面只集资不行动,时间长了,老百姓难免心中不安,让他们先看到成绩,说不定会好些。”

“没错。”顾明远笑道,“路若是修好了,从咱们油坊到市里,若是有车开,半个小时就能到了。”

“要想富、先修路,只要路能修好,大家的生活肯定能更好一点。”

“要想富、先修路?”顾明远听到这句话,眼睛都亮了,“春景,这句话好啊!可以当做我们的宣传标语了!”

它本来就是一个宣传标语啊!

唐春景再心疼顾明远,也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尽力的把油坊的事情处理好。

她今年的目标是豆油和花生油的销售量能达到十万斤以上,也就是每个月的销售量都要在一万斤左右,年后的这两个月虽然都没有达到目标,但是每个月的销售量也都在五六千斤左右,也还算可以。关于今年的发展计划除了再盖一座油坊,另外一个很要紧的问题,便是买货车。

可是如今,顾明远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她实在不想再给他施加压力了。但买货车又迫在眉睫,实在不行,还是她与徐盛瑞想办法吧。

顾明远在这边休息够了,天色已经晚了,还要回去给齐书记汇报,唐春景也要回家了。

最近黄瓜结的少了,棚外的青菜也开始长了,价格差了很多。大姐要强,又开始泡豆芽卖了。价格虽然不是太高,每天的量也不是很大,但多少是个收入,大姐很是知足。

只是这边如果一开始修路,那么去东安市的路肯定就难走了,她回去还是和她说,要不先停一段时间吧。其实家里不缺钱,但大姐太要强了,觉得自己是离婚在家,不挣钱心里总是愧疚!

回到家,时间已经晚了,佳佳在院子里扶着唐煜玩耍,唐春景看的诧异,问道,“佳佳,你大舅妈呢?”

过了年佳佳也不过才七岁,怎么能让她看唐煜呢,她还不太会走呢。

“舅妈去煜煜姥姥家了。”

大姐从厨房出来,喊道,“二丫,没事,我看着呢。”

第133章 拎不清

唐春景把唐煜抱了起来,纳闷的说道,“我嫂子怎么又回娘家了,她还要给她兄弟媳妇伺候月子?”

张安阳的媳妇前些日子生了,吃面的时候,嫂子刚回去过。

“煜煜姥姥让人捎信来,让桂枝赶紧去一趟,这不连唐煜都没空管了。”

唐春景抱着唐煜,伸手点在她可爱的小鼻子上,“小宝贝,一准又是你姥姥和你小舅妈又吵架了。”

唐家的生活条件好,唐煜长得白白胖胖的,她又爱笑,很惹人爱。唐春景一点她的小鼻子,她便咯咯的笑了起来,挥着小手,特别可爱。

唐春华笑道,“行了,她一个小不点,你和她唠叨什么!”

“对了,大姐,清水镇往南一直到连接去东安的大路要开始修了,不然豆芽就别发了,路不好走。你也好趁着这个时候休息休息。”

“这就要修了啊!”唐春华惊讶地说道。

修路集资是针对整个清水镇的,上塘村的人当然也要拿,因为修路是好事,除了按照规定要交的钱之外,罗氏做主,自家多出了五十块钱。她一带头,村里几家条件好的,都主动多拿一些。

“对,先把南边的路修起来,再修往北走的。”其实现在已经三月多了,修南面的路怎么也得要一个月,修完南边的再修北边,时间也很紧张了。

唐春华不由得说道,“要是北边的路也修起来,那咱们去省城可就近多了。”

“是啊,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姐妹两个人正在说话,忽然从大门口传来张桂芝的声音,“娘,您慢点啊。”

唐春华与唐春景,不由得对视一眼,不会又来了吧!

她们二人走了出去,果不其然,张大娘已经走了进来。

唐春华走向前去,扶住了张大娘的胳膊,笑道,“大娘来了啊。”

“春华,大娘又来叨扰了。”张大娘大声说道。

“您说的哪里话,只要您愿意住就行。”唐春华扶着老太太进屋去了。

张桂芝在后面推着车子进来,见着唐春景抱着唐煜有些蹙眉,讪笑着说道,“整天伺候月子也够累的,接我娘过来住两天。”

唐春景心中冷笑,张桂芝真是个傻缺,张安阳的媳妇现在还坐月子呢,就算有再大的矛盾,张桂芝也不应该把她娘接到这儿来!张安阳的媳妇还不得恨死她婆婆了!她哪里是在帮他们解决家庭矛盾着,纯粹是在制造家庭矛盾啊!

张桂芝娘俩是个拎不清的,但罗氏是个明白人,晚上回来一问情况,吃完饭,接着就把唐绍刚叫到了一边。有些话和儿媳妇说不得,但是可以和儿子说。

“大刚,要是换着平常,你媳妇把你与岳母接过来住两天,是应该的,但现在她弟媳妇还在坐月子,需要有人伺候,老太太若是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那她儿媳妇岂不是更恨她?”

唐绍刚皱着眉头说道,“等会我和桂芝说,明天让她把她娘送回去。”

罗氏嘱咐道,“这事你不要替她做主,把道理告诉她,她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然,就显得咱们唐家没有容人之量。”

唐绍刚经历的事情多了,也不像从前那么木讷了,说道,“娘,我知道该怎么说,您就放心吧。”

罗氏找大哥的事情,唐春景知道,她想着张大娘应该能听,可没想到第二天下班回来,张大娘依旧在家里住着呢。

她悄悄的找大姐问了,原来老太太还是在等着儿子来接呢。

唐春景简直无语了,那她就等着吧!

紧接着,从清水镇往南路段便开始了动工了。

现在修路什么机器、设备都没有,全靠人工。因为资金有限,修路都是由各村出壮劳力进行义务劳动。好在天气还不算很热,在外边干活都能受得了。

顾明远整天泡在工地上,和老百姓一起啃馒头、吃咸菜、喝开水,没几天的工夫,人就变得又黑又瘦。

唐春景见了很是心疼,从家里捉了只还在下蛋的老母鸡,让大哥帮忙杀了,带到油坊里,煲了一下午,下了班把顾明远叫了过来,看着他喝了整整三碗才作罢。

自此之后,她便三不五时的顿只鸡给他吃,怕总是在家里杀,做的太过明显,她便直接从集市上买。顾明远有鸡汤滋润着,虽然还是黑,精神状态却好了很多。

唐春景则在着手从基金会贷款的事情,想了好几天,她决定直接去找齐书记。也多亏那时崔同禾崔主任心血来潮的来油坊逛了一圈,不然她有什么理由去找齐书记?

徐盛瑞知道之后有些反对,他怕齐书记阴奉阳违,现在根本就不认识唐春景是谁了。

唐春景的心态是办成了最好,办不成也无所谓,反正她脸皮厚,不怕丢人。

她和徐盛瑞去找齐书记的时候,只带了两桶金花的花生油。

清水镇最近在热火朝天的修路,齐书记颇有些春风得意。顾明远刚从市里调过来的时候,众人都不看好他。

毕竟一副公子哥的模样,来镇上当干部只是来混资历的吧,哪里懂得人间疾苦?

可他一来,就提出了种蔬菜大棚的点子。没有人理他,他也不恼,跑办公室里来找他,让他给他安排个技术员。这还不好说,他把邓庆国安排给他,随他去了。没想到,没几天的工夫便让众人大跌眼镜,大棚还真的让他给弄出来了。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连带着清水镇瞬间红了。

这小子真让人另眼相看,修路的事,放在哪个镇上都不敢随意的去干,他就有胆子,不仅有胆子,还有心劲,二十天的工夫,眼见着就快和东安市的主干道快连接上了。

从前,他真是小看了他,觉得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能耐,如今去工地,干活的老百姓谁都不服,就服他。

他也服他。

刚来清水镇的时候,整个就一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如今倒好,丢在那帮壮劳力里面,除了个头比他们高些,长得比他们好看些,真没什么差别了!

第134章 我的英雄

齐书记看到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唐春景和徐盛瑞十分惊讶,不过,谁让他当初在崔主任面前打包票了呢,有事找他,可不,人不就来找他了么!

唐春景离开的时候,包里放了一个可以在基金会贷款五万元的条子,其实她的目的最多三万就可以了,没想到她一提五万,齐书记竟然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开了给她。

只不过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条子,三年之内,连本带利全部还清。

可即便是这样的一个条子,唐春景依然很高兴。五万块钱完全可以买一辆轻载的货车了,眼见着往南走的路马上就可以通了,买了车,他们油坊的机会就来了。

出了齐书记办公室的门,徐盛瑞还有些在云里雾里的感觉,他悄悄的问唐春景,“这就成了?”

唐春景笑着拍了拍自己的包,“当然成了呀,这就去取钱。”

徐盛瑞有些不明白了,“难道你的面子这么大?”

唐春景噗嗤一下笑了,哪里是她的面子大,都是崔主任的面子。她说话的重点是:路若是通了会不会请崔主任过来?

崔主任当时来的时候,徐盛瑞并没有在跟前,他不知道他们当时谈了什么。她简单的把当时的事情讲了一遍,最后说道,“所以说根本就不是我的面子大,而是我的脸皮厚、胆子大,我就问齐书记修完路崔主任会不会来,如果在这里拿不到条子,等崔主任来了,我就敢再去给他要。齐书记看出我不要脸来了,所以就痛快的给了条子。”

徐盛瑞听的目瞪口呆,唐春景这女人,简直绝了!他--甘拜下风!

把钱取出来,徐盛瑞高兴了,有钱终于可以买车了。刚过了年,唐春景便催着他去考驾照,他的驾照早就拿出来了。刚取出钱来,他便要拿着去买车,被唐春景制止住了。

车当然要买,只不过肯定要等路通了,不然的话,开都开不进来。徐盛瑞只能使劲的按耐着。

阴历四月初十,南边的路终于要通车了。

看热闹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

当初交集资的时候,骂的最凶的是他们,如今最高兴的也是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笑容真诚而又让人感动。

路虽然只修了一半,没想到却轰动了那么多人,除了当地的百姓,竟然还有很多各界的领导......

报社记者、电台记者、电视记者(虽然有电视的人家非常少),追着他们竟相采访,拿着平日里难以见到的相机,不要钱似的拼命的拍照,主角当然是领导。

作为顾明远童鞋的超级粉丝,唐春景当然要捧场,只是这种情形之下......顾明远被挤在角落里,丝毫没有存在感。

唐春景忽然很心疼。

对于这条路,顾明远倾注了怎样的感情,没有人比她再清楚的了。

为了省钱,他请大家用驴车、用村里的拖拉机拉沙子、拉石子。

租不起压路机,他带着大家一起喊着号子,用石头一点点的将路夯平。

老百姓来修路,都是一批一批的轮着来,顾明远则是从头陪到尾,从早陪到黑,眼睁睁的看着他由一个玉树临风的翩翩美少年变成了一个粗糙汉子。

他带领着大家克服了千万种困难,终于铺成了这条锦绣大道。

此刻的他却站在最角落里,和众人一样,欢喜的看着周围的热闹,鲜花和掌声根本就不属于他。

他越是高兴,她越觉得难过。

明明都是他的功劳,为什么别人都看不到?

唐春景看了一会实在看不下去了,钻出人群慢慢的走向油坊。

做采访上新闻的地方,离油坊并不远。

她回了办公室,站在窗前,心情十分不好,明知道这个世界不公平,可她就难以释怀。如果受委屈的是自己,她觉得无所谓,但那个人是顾明远,她便心疼了......

忽然门外有了脚步声,她连忙攒了攒眼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来人竟没有敲门。

顾明远推门而入,进门看到站在窗边满脸沉静的唐春景,不由得喊了一声,“春景!”

唐春景弯起嘴角走过去,主动朝着他伸开双臂,拥抱住了他,轻声说道,“欢迎归来,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