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上一章:第 13 章
  •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下一章:第 15 章

077:娘俩搬去商都住

夏晓兰对土地并不热衷,在乡下建房子也没啥意义。

她又不打算把刘芬丢在乡下,原本的计划就是走哪儿带到哪儿,母女俩相依为命,给刘芬在乡下修个大房子,夏晓兰自己在外面自由潇洒?这并不是她带着刘芬脱离夏家的初衷。

“你觉得在乡下住着好?”

夏晓兰的反问,把刘芬搞迷糊了。

乡下住着好不好,这个问题刘芬压根就没想过,因为她从小就一直住在农村。嫁人不过是从七井村换到了大河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刘芬最擅长的肯定不是做生意,也不是和人吵架,而是干农活。

土地是让刘芬心安的存在,如果哪天国家政策变化,不允许她干个体户了,只要还有土地,日子辛苦是辛苦,总不会活生生饿死吧?

说到底,哪怕最近赚了点钱,刘芬还是没有面对未来的底气。

可她又不是会拒绝夏晓兰的人,刘芬只能拿李凤梅做借口:

“咱们要是搬到省城去,你舅妈和表弟咋办?”

夏晓兰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她认为这不是拦着两人搬家的理由。刘勇觉得村里里的人会照顾她和刘芬,夏晓兰也承认这点。但她早晚是要独立的,不可能一辈子都依附舅舅生活吧?

“我们是去省城做生意,又不是要转户口,现在村里还没把田地分给我们,等盖房子的宅基地有了,我们可能也在省城攒到钱了,正好回村子来盖房子。”

不背井离乡哪能赚到钱?

眼下这时代,就算夏晓兰懂得农业技术,被压到极低的农产品收购价,也让她没有窝在农村搞种植脱贫致富的念头,何况她对如何种田一窍不通!

而且只是去商都市,离七井村才多远?

一天能跑到来回,乡音不改的地方,夏晓兰觉得刘芬是能适应的。

刘芬这些日子不也跑到商都市送黄鳝,拉油渣卖?

“那你读书咋办啊?”

“商都有到安庆县的班车,要去学校我就坐车回来,比村里到县城的泥路还好走。”

刘芬无话可说。

“你去和你舅妈说,我没脸开口。”

刘芬也是找不到理由阻止,有点闷闷不乐。夏晓兰马上换了个口气,“您要实在不想搬走我也不勉强,不过我在商都那边房子都租好了,人家也不会退钱,那我自己一个人住商都,也没人给我做饭收拾屋子的…”

刘芬就急了,“我跟你去!”

她多疼夏晓兰啊,想到夏晓兰可能饿着冻着,一个人租房别人说不定要欺负她,就啥也不管不顾要跟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凤梅听说夏晓兰在商都租了房,没太吃惊。夏晓兰主意正,现在又遇到了好机会,找到了能赚钱的门路,窝在村子里干啥?

“你舅让我照顾你,我也觉得你这丫头招人疼,有你妈一起住商都,生活上我不用担心,不过你得保证不能忘了念书的正事!”

夏晓兰跑一趟羊城一次性赚上千的钱。

大学生毕业工作,一个月拿的钱也就那样,不同的是生活和工作体面稳定。李凤梅怕夏晓兰一时被倒卖服装赚的钱给迷惑住,要是觉得考大学没意思,那她咋对刘勇交待呀。

“舅妈,我知道轻重呢。”

李凤梅戳她脑袋,“你把自行车也骑走,我又不会骑车,丢在家里也白白生锈,村里人来借还不好意思拒绝。”

刘勇买的新车呢,每天被用来载货,从商都市到乡下来回奔波,自行车质量倒是很好,可外表的涂漆哪能没有一点剐蹭,它为夏晓兰的初期资本能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夏晓兰也不会把用旧的自行车丢下就走,她打算再跑一趟羊城就买一辆新自行车,旧的这辆她和刘芬自用。李凤梅挺上心的,等涛涛不上学的那天,四个人全部去了商都。

刘子涛第一次到省城,看见几栋比较气派的楼房惊讶的嘴都合不上。

她们今天顺便把衣服都搬过来,李凤梅和刘芬去置办被褥,夏晓兰也带着涛涛忙活别的。两间屋子,她和刘芬都有各自的房间,床也不用买多好,手里的钱还要用来进货,用红砖当床角,上面放一张旧门板,铺上厚厚的被褥就是一张床。

桌子、衣柜也是市委招待所淘汰下来的旧货,象征**了点钱,胡永才就做主让夏晓兰随便挑。

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两个房间都慢慢规整了。

李凤梅和刘芬铺床擦桌子,两人把屋子打扫整理,都觉得这用旧货拼凑出来的住所条件真不错,重要是还没花多少钱!

“晓兰没带你住上楼房,这屋子也没差多远了!”

城里人干啥都要花钱,可也干啥都方便啊。

看看于家那厕所,李凤梅寻思自己家是不是也攒钱往城里搬。

她想的是县城,夏晓兰给她定的目标特别远大:

“省城的学校比县城好,涛涛要是能在省城上学,和乡下的孩子差距可就拉大了。”

李凤梅有点心动,“可涛涛是农村户口,能在省城上学?”

夏晓兰对这块儿也不太了解,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没户口就不能上学了,再过几年国家对“农转非”的问题好像松了口子,到时候要想搞城镇户口也不会太难。在此之前,涛涛可以在省城的学校“借读”,基础打好了,这孩子将来在哪儿念书都不怕。

“嘎吱——”

于奶奶拖着扫帚回来了。

“您回来啦,今天我舅妈来帮忙搬家,您也没吃饭吧,我们包了点饺子。”

一点饺子不值啥钱,于奶奶态度冷淡:

“租房的时候你可说是两个人住的。”

房子租给两个农村女人于奶奶不怕,可要再多住进来一个女人和小孩儿,后面是不是还有男人要来住?她一个孤老婆子,人家是一家人,于奶奶就怕自己引狼入室。

李凤梅也看出来于奶奶不好相处,赶紧解释:

“大娘,我家里还喂着猪呢,可不敢在市里过夜。”

于奶奶也没要夏晓兰她们给留的饺子,自己烧火做饭去了。李凤梅的确没打算在商都过夜,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被小偷光顾咋办。两头猪精心伺候了大半年,眼看着要出栏,要被人给偷了李凤梅得心痛死。

这时候才下午三点,夏晓兰和刘芬今晚是要在于家住下了,就送李凤梅去车站。

涛涛对省城念念不舍,这里的一切都好新奇,和穷困的农村不同。

“姐早晚接你来商都上学,你先乖乖回家,上课时不许开小差,商都的学生们可厉害了,你不能和他们差的太远呀。”

078:张记的靠山

夏晓兰有魄力,直接搬到了省城住。

她走之前找陈旺达开了几封介绍信,也是为了去羊城方便。夏晓兰雷厉风行搬了家,陈大嫂还没回过神来:“咋就搬走了,没听说刘家还有啥亲戚,刘勇那嫁到临县的妹妹和刘家八百年不来往的,你说夏晓兰和刘芬会去哪里住?”

陈老大不是很关心,夏晓兰办事有条理,她搬走的事和陈旺达通过气。

陈老大亲爹都没意见,陈老大更没意见:

“你管的多,能跑哪里去,户口不还在村里?”

现在像刘勇那样出门打工挣钱的人不多,却也不是没有。陈旺达都没有限制村民行动的权利,陈老大觉得自己婆娘管的太多。

陈大嫂嘀咕道,“是不是她们娘俩的田没分下来,不满意啊?”

陈大嫂还疑心夏晓兰是找到对象,直接带着刘芬住到男方家里去了。仔细想想好像又不可能,谁家大方到连丈母娘都要管?

陈大嫂嘀咕着夏晓兰的动静。

夏家那边,张翠和夏长征两个也没办法接受打听来的情况。

夏晓兰竟真的插班到县一中念书,还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不是靠哪个野男人的关系,她是真正通过了县一中的插班考试…咋可能?!

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投胎。

文曲星投胎到夏家,落到她张翠的肚皮里,也只有她配生养大学生女儿。刘芬是个啥东西,连儿子都生不出来的女人,张翠从来都瞧不上,现在夏晓兰也想考大学,张翠就觉得可笑!

不仅是可笑,她还有点恐惧。

“他爸,你说那臭丫头真考上大学咋办?”

夏晓兰是啥货色啊,要是能念书,也不会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反正从前的夏晓兰是个脑子发空的蠢货,张翠疑心是夏晓兰和王建华来往时,王建华给夏晓兰补习过。

王建华是她未来女婿,子毓说王建华将来有大出息,张翠也得意女儿能把这样的对象拿捏住。

可王建华毕竟和夏晓兰也不清不楚的,张翠提防着两人死灰复燃。

夏晓兰为啥忽然想考大学?

该不会是在京城的王建华联系过她吧?

王建华这是有了子毓,还惦记着夏晓兰那破鞋呢…

夏长征心里也烦。

“这事儿先不要告诉子毓,那臭丫头可不能翻身,她恨着夏家人!”

他们对夏晓兰使用的手段不光彩,那又咋样,夏家本来就穷,集全家之力只能供出一个大学生。他们的女儿夏子毓争气,那夏家人就该全力培养子毓。夏晓兰要不是行为不端,他们也没有空子可钻!

当初撞墙死掉,也算一了百了。

偏偏人没死,醒过来后一步步打乱了他们的算计。

呆在一个屋檐下,臭丫头只能任由他们揉圆搓扁,不想刘芬有骨气离婚,带着夏晓兰跑的远远。

不管是夏长征还是张翠,要想再对夏晓兰做点啥,从此就名不正言不顺的。

夏晓兰想考大学,那咋行呢,虽然她不一定能考上,夏长征和张翠都不能冒这种风险。张翠也没提赶夏红霞回大河村的事了,她要留着夏红霞,必要时给夏晓兰找麻烦。

一边张翠也催促着夏长征,让他想办法把夏晓兰在一中的插班资格搞掉。

县一中要咋样才会开除一个学生呢?

张翠埋怨夏长征没本事,“子毓去京城上学后,孙校长那里,你咋不都走动?”

夏子毓和县一中的孙校长认识,孙校长也挺喜欢念书勤奋踏实的夏子毓,知道她是农村人,家里面重男轻女,全靠母亲张翠摆小吃摊供夏子毓上学,孙校长还曾帮忙打招呼,要不张翠也租不到县一中门口黄金口岸的铺面开店。

夏子毓考上了京城的大学,安庆县这边的关系就交给夏长征和张翠。

夏长征却没念过几天书,在家里能仗着大哥身份压着下面的两个兄弟,在外面却拿不上台面。让他主动和文化人孙校长来往,夏长征找不出话题,自觉在孙校长面前直不起腰杆。

他就喜欢县城里那些摆小摊的来往,能听到奉承话。也喜欢和肉联厂的人吃肉喝酒,能搞到点平价肉和不值钱的牲畜下水,夏长征觉得特别有面子。

不过现在不能再把孙校长那边搁下了,校长一句话,开除掉一个坏学生还不容易?

夏长征决定要和孙校长拉拢下交情。

夏晓兰高高兴兴搬去了商都,夏长征提着一条猪后腿,趁着天黑摸到了孙校长家。

“校长,子毓来信说特别惦记您,让我代她来看望您。”

夏子毓毕业也没几个月,考上的是本科,孙校长印象还深着呢。教书育人的校长,有考上大学的昔日学生惦记,也说明他受学生爱戴,孙校长还挺高兴。

“你是子毓爸爸吧?进来住,和我说说子毓现在的情况。”

夏长征带来的猪后腿孙校长不要,夏长征搓着手,“农村也没啥好东西,这是家里杀了猪,特意给您留的,不是花钱买的,您要是不收下,我心里不好受啊!”

夏长征的外表很有欺骗性,老实巴交的农民样。

孙校长叹气,只能收下他送来的猪后腿。两人谈了一会儿夏子毓的近况,夏长征也没傻到第一次上门就提起夏晓兰的事,孙校长要留他吃饭也不肯,直说店里生意忙。

孙校长个人还是喜欢风雅的礼物,有档次的笔记本,钢笔和比较罕见的书籍之类,才是正常会收到的礼物。再笨的人也知道送烟酒,猪后腿这种礼,也真的只能在农村学生家才能收到了…农村孩子上学不易,孙校长也没有贪图别人鸡鸭和鸡蛋的打算。

“他们家是不是生意上遇到麻烦,你改天去打听下?”

孙校长的话是对老婆说的。

相比不能吃的书,校长夫人倒是觉得猪后腿实惠。

“能遇到啥麻烦,张记小吃店生意好到不行,人家一天的收入都能抵上你一个月的工资。”

安庆县重点高中的校长又咋样?

赚的还不如路边小吃店的老板。

当然,要让校长夫人去当小吃店老板娘她也不肯的,在动荡的年月孙校长这样的是臭老九,现在恢复高考几年,孙校长是县重点高中的一把手,工资虽然不多,孙家却是很受人尊敬的。

要办点啥事,校长夫人透点风声出去,就有人替她办的妥妥当当。

个体户?

朝不保夕的,像今天这样求人帮忙的时候多着呢。

不过夏家忽然求上门,为的是啥事儿,校长夫人决定听她家老孙的话,找个时间打听下。

079:舅舅的救命恩人

周诚在沪市耽搁了几天,并不知道夏晓兰搬家的事。

不过周诚也不急,他把舅舅刘勇给救了,夏晓兰搬到天边去还能不要舅舅呀?

刘勇看周诚和康伟像是干走私的,这两个还真不是,他们干得事儿顶多算投机倒把。刘勇才是真的是干走私的,泥瓦匠能赚多少钱,刘勇的性格不甘于平凡,想的是赚大钱赚快钱。

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摸到了门道,也的确是赚到了钱,他不仅是单纯的压货跟车,他还入了股,赚到的钱都压在了货上。这一次半路被截,刘勇大半年攒下的家业起码损失了大半!

心痛归心痛,好歹捡回来一条命。

要知道和他在一起的另外两个人,可是当场就被人打死。

走私这行赚钱快,风险高,刘勇亲生经历了,就不肯让夏晓兰和周诚处对象。周诚却说他是一名现役军人,打死刘勇都不肯信。周诚却也不解释,安心等刘勇能出院,他和康伟在卸货时也把刘勇带上了。

周诚和康伟开的那辆东风汽车,后车厢装满了箱子。

他们在沪市把货卸掉,离开时又在当地装了货。

装的啥呢,周诚两人验货时,刘勇的心脏砰砰跳。

香烟,一箱箱的全部是香烟!

周诚和康伟把沪市有配额,在当地却不好卖的香烟扫荡一空,拉回香烟品牌的原籍销售。这其中的差价一包香烟可能不起眼,可他们带的烟不是一包,不是一条,也不仅仅是一箱。

整整一车厢的烟,各品牌的都有!

一包烟肯定不仅赚一毛,周诚到底打通了多少关系,一路上都在上货和下货,不是调换着车厢后的箱子。一箱箱香烟被搬下车,新的箱子又重新装满后车厢。这种生意肯定要把利润分出去,周诚他们相当于是中间商,从货源到分销,都需要被人来完成。

可一包烟就算只有1毛利润能到周诚他们手里,一条烟就是1块钱,一个大箱子轻轻松松装上百条烟。东风汽车的后车厢,装的烟不说上万条,几千条有吧?不是跑一趟挣几千块,沿途每个大城都要停一下,从京城到沪市,再从沪市返回京城,刘勇都算不清两人到底能倒卖多少条烟,到底能赚多少钱!

干走私的也没有这么赚。

如果这门生意全是周诚和康伟的,两人得多有钱啊!

刘勇看得眼花缭乱的,心里也猜不透周诚和康伟的来历。亡命徒,关系户?没有关系,当然做不成这桩生意,康伟以周诚为尊,周诚又是个啥来路?

刘勇一点也没放心,这样一个人看中了晓兰,不把人得到手,真的会善罢甘休么。

刘家小门小户的,完全没有和周诚对抗的能力。

刘勇不看好外甥女和周诚的未来,就算周诚没有玩弄晓兰的心思,门不当户对,两个人很难走到最后。

回程的路上,刘勇越来越沉默。

周诚说话也挺直接,“这生意挺赚钱的,但我也不会长久干这个,倒是舅舅您有何打算,还要干老本行吗?”

刘勇咬牙,“我把自己剩下的本钱抽出来,这行不敢碰了。”

刘勇的胆子不小,入行前也知道风险。不过这次差点送了命,还是给刘勇敲了警钟。没有人不怕死,他要死在半道上,留下一家子女人加个6岁的小孩儿,还不是要被人欺负死?

“舅舅估计自己还能抽出多少本钱?”

周诚不是个缺钱的主,刘勇也不担心他惦记自己的一点小钱,干脆实话实说:

“绝大部分都折损在这次了,我要是临时退股,好的话能拿到5000,少的话可能就3000块左右。”

刘勇挺遗憾。

康伟却有点佩服他。

刘勇别说和诚子哥比,就是和他康伟比,先天条件就不行。

看体格,打打杀杀的事儿也轮不到刘勇上,半年功夫能挣下一笔钱,靠的全是脑子的胆量。

换了康伟,要没有周诚提携他,他不也在京城的单位上班混日子,每个月拿着饿不死的工资,平时全靠疼爱他的奶奶贴补,才没有那么拮据么。

周诚问的这样细,是想让刘勇把剩下的本钱投到香烟生意中来。

“舅舅可以仔细考虑下,我觉得您和康伟搭档着干这个,应该没问题。”

康伟没啥意见,周诚不能一直不务正业,等周诚走了,康伟也不会把周诚占的分子吞掉。夏晓兰要成了嫂子,刘勇就是周诚的“真舅舅”,让刘勇掺和进生意,康伟反而更放心。

刘勇心动吗?

他心跳的快,短短的一两分钟里,身上的衣服都打湿了!

汗水刺激的他背上伤口又刺痛又痒,不知道靠着多大的毅力,刘勇才拒绝了这个诱人的提议。

他不能接过从天上掉下来的钱啊,周诚可能不介意,刘勇却不想因为钱把外甥女给卖了。本成了万元户,阎王殿走了一遭,亏得只剩下几千块,还不一定能拿到手,刘勇难道不心痛?但有几千块,他可以拿着干别的生意,没有走私来钱快,更比不上周诚倒卖香烟,可赚到的钱他花着踏实。

周诚一听就笑了,没头没脑说了句:

“舅舅您和晓兰果然是一家人。”

农村人又咋样?不管是夏晓兰还是刘勇,他们都有自己的骨气。夏晓兰那么聪明,难道看不出随便敷衍周诚几句,就能靠着他发财嘛,可周诚让夏晓兰入股,夏晓兰直接给拒绝了。

周诚再邀事业受到重大打击的刘勇入股,白给的钱,刘勇也果断拒绝。

周诚就觉得真是一家人啊!

刘勇觉得莫名其妙,周诚却不再解释。周诚忽然很想念夏晓兰,他对她的思念一直没有中断过,此时此刻又格外厉害。路上都不愿意停了,周诚开着车直奔安庆县,还说刘勇受伤,殷勤送刘勇回家。

车子突突突开到七井村,刘勇带着周诚回家,上次救了夏晓兰周诚不居功,这次显然是要用更光明正大的身份出现在夏晓兰的生活里。

刘勇能咋办?

他不能拒绝,还要恭恭敬敬把两个救命恩人请回家。

刘勇离开时说自己最短都要两个月才回来,没想到过了两周他就回来了,这人虽然皮肤黑,大失血后毕竟是亏了身体,唇色白白的,走路也发虚。

李凤梅担心的要死,“你这是咋了?”

刘勇往屋里张望,“晓兰呢?”

“晓兰前天就搬去商都住了,她说市里比较方便。”

搬走了?

刘勇第一个感觉是高兴,后面跟着的周诚就是来看晓兰的,结果扑了个空。

周诚失落,刘勇就开心啦,这种心理李凤梅没法理解,她就是奇怪周诚和康伟是谁,说是刘勇朋友吧,她又从未见过。

刘勇干咳两声,“我这次出门遇到点麻烦,幸亏这两个同志救我一命,救命之恩,都不晓得要咋感谢。”

080:辗转也要见面

刘勇也不想说,他背后的伤口是瞒不住的,晚上和李凤梅一个被窝,脱了衣服就啥都暴露了。

主动坦白,他还能含糊掉一些关键地方。

李凤梅当下就哭了,这是差点丢了命啊,她差点成了寡妇,涛涛差点成了孤儿,能不大哭一场吗?李凤梅是哭个痛快,逼得刘勇答再不去赚这钱,她才想起来还有两个救命恩人要谢。

“两位同志,我都不晓得要如何谢你们,你们不仅是救了老刘,是救了一个家庭!”

李凤梅擦着眼泪,要留周诚和康伟吃饭。

周诚却忽然想起来一般,“医生说了刘叔的伤口要随时复查,我们急着赶路,也忘了在路上替刘叔检查下。婶子,饭就不用安排了,我和康伟反正也要到商都市去卸货,不如顺便带刘叔去医院看看,商都人民医院的条件比县城好。”

刘勇瞪着眼睛。

狗屁复查伤口,这是一定要看到晓兰呀。

李凤梅被周诚说的猛点头,嘴里念叨着周诚考虑的仔细,就要和刘勇去商都市。

不亲耳听到医生的话,李凤梅是不可能放心的。

她央了平时要好的邻居帮忙照看下儿子:“今晚我和刘勇没回家的话,涛涛就在你家睡啊。”

邻居瞧不懂套路,不过看周诚和康伟两人开着车,琢磨着刘勇家日子真是大变样,自然满口答应。李凤梅把家里剩的几百块钱全带在身上,强迫着不情不愿的刘勇挤上了汽车。

康伟偷偷竖起大拇指,诚子哥真是厉害啊,三言两语又掌握了主动权。

他还以为周诚见到李凤梅就不要脸叫“舅妈”呢,哪知道周诚连对刘勇的称呼也改口了!

周诚心想,刘勇是知道他底细的,男人和男人之间本不必装模作样,越是真诚越好。但女性长辈大抵都喜欢成熟稳重的,他肯定不能对着李凤梅继续孟浪。

四个人又一路杀到商都市。

周诚多聪明的一个人,路上随便说几句,就把话题带歪。李凤梅自己跳进坑里,说要找夏晓兰一起去医院,大抵是要让夏晓兰和刘芬和她站在同一阵营,阻止刘勇再去赚这些有生命危险的钱。

刘勇就看着自己婆娘,顺着周诚的思路走,把夏晓兰的新住址卖得干干净净。

蠢婆娘啊!

刘勇暗暗在心里捶胸顿足,却无济于事。

大东风停在了于奶奶家门口,李凤梅上去拍门,来开门的是刘芬。

“大哥,你回来了?”

刘勇嗯了一声,自然又要把周诚和康伟介绍一番。一说他自己受伤的事儿,刘芬肯定也要掉眼泪。于奶奶规矩多,刘芬也不能把大家随便往屋里领。

不过也没有招待几人的心思,现在肯定要先送刘勇去医院。

从头到尾夏晓兰都没露面,李凤梅一问,刘芬才说夏晓兰今天到安庆县去了。

“今天学校有考试,她到学校去一趟,又打算去羊城,连明天的火车票都买好…”

康伟有点心疼他诚子哥,难道今天注定了和未来嫂子没有见面的缘分?

周诚知道了夏晓兰在省城的住址,心中的急躁已经不见,他将于奶奶家的门牌号记在心里,自己也没提见夏晓兰的事,真的将刘勇送去商都人民医院检查,跟着跑前跑后帮了许多忙,别说李凤梅感激的要命,刘芬对他印象也好到不行。

赶路嘛,车里环境也不行,周诚虽然是用来当借口的,刘勇的伤口情况还真有不好。

医生给打了消炎药,嘱咐刘勇要静养。

等从医院折腾一番,天也晚了,周诚和刘勇商量,今晚大家一起住招待所。

刘芬不同意,“晓兰肯定从安庆回家了,我也要回去看看。”

周诚特别真诚,“那我送您回去,阿姨。”

刘芬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怪麻烦你的,我自个儿走回去吧,我认路。”

“一脚油门的小事,阿姨别和我客气。不瞒您说,我一见到您就觉得特别亲切,您和我妈真有几分像,我出门在外,好久没和我妈说话,很想念她。'

周诚这样说,刘芬还怎么拒绝呢?

心软的刘芬已经将周诚脑补成在外为了生活奔波,不能经常回家的年轻人。

刘勇在心中大骂周诚无耻,康伟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诚子哥真的太能睁眼说瞎话了,刘芬黑瘦不起眼,分明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周诚他妈,那是多有气度的一个贵夫人啊,周诚生的好看,就随着周妈妈长得。

周诚又载人回于家时,昏黄的路灯下,传来叮铃铃的响声。

夏晓兰骑着自行车,从路灯的光晕里出来,白白的小脸,连随意扎的两个辫子都是那么俏皮可爱。

她瞧见一辆大东风停在门口,那车牌号很熟悉。

“周诚?”

“晓兰同志!”

周诚大踏步走过去,忍住将夏晓兰抱在怀里的冲动,后半辈子的演技都被他提前预支了。

“你怎么在这里?”

夏晓兰心说,你抢我台词干嘛啊。

不仅抢她台词,还一本正经叫她晓兰同志,周诚是不是摔坏了脑袋?

刘芬从后车厢下来,刘勇和李凤梅都出现,夏晓兰没明白这是唱哪出,刘勇是心知肚明,刘芬和李凤梅却奇怪,“晓兰你认识周诚呀?”

啊?所以呢,她现在应该表现的不认识周诚吗?

夏晓兰冲着周诚眨眼睛,希望能得到点提示。

周诚觉得她煽动的睫毛快把自己心也眨化了,他一时甚至忍不住要对刘芬和李凤梅坦白,说他就是看中了夏晓兰,恨不得马上将晓兰娶回家。

刘勇捏着鼻子替周诚和夏晓兰找补:

“晓兰,你认识周诚…你之前说崴了脚送你回家的两个热心通知,该不会就是周诚和康伟吧?”

刘勇是最清楚内情的,因为夏晓兰差点被流氓用强的事李凤梅和刘芬不知道,现在事情都过去了,说出来也是让两人担心。

有了刘勇这话,夏晓兰就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看来她妈和舅妈都还不知道流氓的事,不过舅舅说要两个月后才回来,怎么又和周诚凑到一起了?

081:大家都需要更安全赚钱

就算没有于奶奶的规矩,这么多人夏晓兰租的房子也住不下。

刘芬呆在家里,夏晓兰和其他人一起去招待所。

夏晓兰总算弄清楚刘勇和周诚一块儿出现的原因,尽管周诚说的轻描淡写,夏晓兰却在这样的天气里吓出了冷汗。

如果周诚和康伟不是刚好路过,没两人相救,她舅舅会不会因为失血过多人就没了?

周诚和康伟替她打跑流氓时,夏晓兰感激,却也没有这样感激。

女性的贞操很重要,但真被流氓如何了,夏晓兰也不可能去死。她舅舅却是一条命,人连命都没啦,再多的盼头都没有。怪不得周诚说要去羊城,临时又取消,那时候只怕在沪市的医院里守着她舅舅呢。

夏晓兰是真的很感激。

她连说了三声“谢谢”,声音不大,任谁都能听出她情绪的激动。

“晓兰,这是应该的。”

就算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周诚肯定也要帮一把。不过救得人要不是刘勇,周诚肯定把人往医院一送,顶天垫付了医药费就完事。受伤的是刘勇,周诚就必须亲自留下来照顾,确认刘勇没有大碍才行。

他不是有义务这样做,他是自己愿意这样做。

因为夏晓兰,他和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刘勇有了羁绊,周诚做这一切甘之若饴。

说他卑鄙也好,自私也罢,刘勇伤的挺重,周诚救了他的一刻,脑子里还想这真是天意。半路上都能捡到夏晓兰受伤的舅舅,谁敢说晓兰不是他命中注定的媳妇儿?

周诚望着他媳妇儿,浑身毛孔都透露着喜悦。

他表现的太明显,李凤梅原本心不在焉的,慢慢有点感触。

瞧上晓兰了?

也不奇怪,她就没见过哪个年轻后生会讨厌晓兰。

小伙子长得精神,又有对刘勇的救命之恩在,李凤梅对周诚第一印象好极了。陈庆单看着也是很优秀的,要和周诚比,似乎又不够看。人都是外貌协会的,谁家挑媳妇挑女婿不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就算在80年代,小伙子一表人才,家里面就是穷点,也不愁找老婆。

好歹刘勇跟着人家好几天,总该知道点底细吧,李凤梅打算晚上再仔细盘问。

送来送去的也麻烦,夏晓兰干脆也在招待所开了个房间。

她明天要去羊城,车票都订好,刘勇忽然受伤回来打乱了计划。夏晓兰在纠结自己要不要退掉车票,她需要和刘勇好好谈一谈——夏晓兰现在仍然不知道刘勇是干走私的,可出了一趟门差点丢掉命,她舅舅的赚钱门路实在危险。

尽管后世有人曾笑称,在8090年代发家很容易,所有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笑称归笑称,也从侧面是说明发家早的一批富豪,都有过灰色手段…灰不灰的,也分程度啊,她舅舅选的行当,显然是要命的。

赔钱不怕,就怕要命。

命丢了,一切才是真没啦。

让舅舅跟着入股开服装店,她卖女装,舅舅卖男装?

她舅舅就不是能在一个地方困住的人,夏晓兰自己也不会一直倒卖服装。

她想了很多,翻来覆去好半天才睡觉。

一墙之隔是周诚和康伟的房间,周诚也睡不着。

“康子,我这趟跑完就要收手了,这条路你要咋办,我们两个商量下。”

康伟一下从床上翻起来,“哥,我都听您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你别激动,我不是要拆伙,也不是真要塞个人到我们的生意里,就是刘叔这事儿给我触动挺大。亲自跑生意在利润方面能拿的多,路上有多危险你也瞧见了,不是每次都那么运气好的。”

劫道的要抢走私的,走私的相互黑吃黑,刘勇是拿命在搏钱。

劫道的同样抢他们的车,值得长途运输的货不可能不值钱,整整一车的香烟值多少钱?

这种东西就算是抢了,很容易就出手!

周诚自己挺自大,可他不会一直和康伟一起跑车。

康伟没有他细心,身体素质更差得远。

康伟还是康家二老的心肝宝贝,看看今天晓兰的家人们有多伤心着急,换了康伟有个闪失,康伟奶奶肯定是活不了的。

周诚是要拉康伟一把,却不是要带着他往悬崖下面跳。

康伟被周诚说的沉默。

这条路真的太赚钱了,每一箱香烟都是正规产品,他们不是走私,就是把每个地区固定配给的香烟换个地方,把沪市不好卖的香烟牌子拉到豫南省,豫南的拿去京城,来回倒腾…好吧,不是走私,绝对是钻政策的空子。

像他康伟,钻点政策的空子无所谓,就算哪天要追究,看在他抗战牺牲的父亲份儿上,事情可能也大事化小。周诚却不一样,诚子哥是有大前途的,档案里会不会留下污点?!

康伟打了个冷颤,被巨大利益冲昏的脑子总算开始降温:

“诚子哥,我们收手吧。”

康伟的胆子小,有时候是缺点,有时候又成了优点,让康伟知道“敬畏”,没有仗着家里长辈的溺爱变得无法无天。周诚见他把话听进去,也不再吓唬他:“收手倒不至于,我们换个方式还能继续做,你让我想想。”

康伟猛点头,千万要好好想想,他这脑子比不过周诚,他习惯了听周诚的。

他奶奶说过,自己不聪明不怕,跟着聪明人走就行。

招待所的条件不错,住进来的五个人各有各的心事,大家都失眠了。第二天早上,最高兴的人当属李凤梅无疑,晚上刘勇已经答应她,把剩下的本钱抽回来,再也不碰那要命的生意了。

李凤梅虽然心疼他背后的伤口,却也高兴刘勇的决定。

11月的商都市早晚气温都挺低了,李凤梅拿着热水壶接水回来洗脸,招待所她是第一次住,没有七井村乡下叫她习惯,却又有说不出来的方便。随时提供的热水,干净的厕所,听说每年的11月中旬,商都市还集中供暖…怪不得涛涛来了省城就舍不得回去,这里和乡下的确不一样。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前那是没念想,一旦想法在心底扎根,想去掉也没那么容易。

“你能抽回来多少本钱?你说咱俩像晓兰一样,也在商都市做个啥生意,把涛涛接到省城上学咋样?”

082:不想掩饰好感!

想留在省城?

刘勇也没吃惊,见过了好日子长啥样,谁也不愿意苦哈哈守在农村不挪窝,要不他咋总想着折腾呢。

“家里的田丢下不管了?你之前总担心不种田要饿死。”

是啊,家里的田咋办?

不管你种不种田,每年的公粮和各种提留款都要交,这是农民身份带来的限制。土地里刨食虽然辛苦,勤勤恳恳的能填饱肚子,就是手里用钱时会觉得受限制,填饱肚子可以,更好的生活那是没有的。农村人都是那样过的,就算是城镇职工,也没有天天吃肉的,大家花钱都是省了又省!

和从前比,李凤梅该对现在的日子满足,分田到户后,农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但见过了一些东西,李凤梅心里也不甘心守在农村。

她也不是为了自己,当父母的得替孩子考虑吧?

“谁说我要丢下家里的田,我请人种行吧,反正做买卖亏了,回去还有几亩田,咋说也把我们一家人饿不死!”

李凤梅提高了声音。

她也不求像外甥女那么厉害,交公粮和提留款的钱,还是能赚到的吧?

“行行行,你别激动,你说咋整就咋整。”

刘勇就是逗逗老婆,却把李凤梅不服输的那股劲给逼出来了。他原本打算是从村里往县城安家,不过仔细一想,安庆县那种小地方其实也没啥好呆的,人口就那么多,做点糊口的小生意行,想要大发展还得往大城市走。

刘勇是不懂啥城市经济,他只知道买东西的人多,人们兜里有钱,个体户才能赚到钱。

商都是豫南省的省会,和沪市、羊城不能比,在豫南省已经是最好的大城。这里离七井村并不是太远,既可以照顾到乡下老家,也可以做生意…刘勇都觉得自己从前是脑子有坑,一门心思想搬到安庆县,不如直接到商都市呢。

“等我把本钱退出来,再仔细打算。”

李凤梅就把夏晓兰之前的提议说了,刘勇下意识摇头:“你好意思去占晓兰这个便宜?这孩子分明是要分钱给你花,你是有眼光挑衣服呢,还是敢自己跑到羊城进货,你对晓兰的生意能帮上啥忙!”

合伙,必然是能提供作用。

夏晓兰从羊城倒腾回来的衣服在短时间被人抢光,因为她眼光独特。

让李凤梅去进货,李凤梅能挑选到受欢迎的款?

她也不是啥嘴皮子特别利索的人,夏晓兰在城里请个小姑娘,都比李凤梅会卖货。刘勇就不同意入股,那是占外甥女便宜!

李凤梅被说得心虚。

是啊,她不能帮上忙,可不就是占便宜?

“还有涛涛咋办?赚钱的事有我,你要把儿子带好。”

刘家没有长辈能帮忙,刘勇父母都早逝,李凤梅她妈要给她娘家的兄弟们看孩子做家务,真是找不到人带孩子,刘子涛不是16岁,他才6岁!

两口子其实和现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不太一样,他们没啥文化吧,却又在奉行着后世提倡的‘父母陪伴孩子’,现在双职工家庭那么多,也不是家家都有长辈帮忙看孩子,不还是上班前往学校一丢,几岁的小孩儿都能自己回家,大家养孩子都挺粗糙。啥陪伴和课后辅导啊,家长忙着上班赚钱养家呢,没那么多讲究!

就算不搞啥计划生育,涛涛也是两人唯一的儿子…刘勇结婚晚,李凤梅还是二婚,两人都不年轻了。

刘芬一大早就找来招待所。

她也不知道周诚和康伟爱吃啥,没给带早饭。商都市最不缺各种早点店,美食街夏晓兰和周诚都挺熟,轻车熟路带着众人去吃早饭,夏晓兰觉得心里有点异样。

大家都不知道,她和周诚早来过美食街。

也不晓得周诚和她一起卖过鳝鱼和鸡蛋。周诚给她发的电报信,送给她防身的电击器,以及两人在火车站的牵手,在火车开动前周诚的那个拥抱…两个人之间有了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仿佛就建立了一种关系。

周诚这臭不要脸的,偏偏还装作不了解:

“晓兰你想吃啥?”

夏晓兰忍住瞪他的冲动,“一碗驴肉汤。”

周诚嘴角高高翘起,“太少了,你人太瘦应该多吃点,再加一笼灌汤包吧!”

一碗驴肉汤,一笼灌汤包,她和周诚第一次来商都,吃的是同样的东西。

11月明明开始降温,驴肉汤还没下肚,夏晓兰就觉得耳根有点红。

周诚殷勤帮大家点东西,妥帖又热情。刘勇还是不信周诚是现役军人,他哪里有军人吃苦耐劳的秉性?不像苦哈哈的大头兵,反是个精于吃喝享乐的大少爷!

刘勇正郁闷呢,他们一行人点东西不抠唆,老板还搭了两句话凑趣:

“兄弟,这你家女婿吧?孝顺大方,小伙子长得还精神,老哥羡慕啊!”

刘勇简直要吐血,谁家女婿呢,你要羡慕你拿回家好不?

谁看不出来周诚喜欢夏晓兰,李凤梅知道,刘芬也看出来,这两个女人对周诚的印象都挺好,周诚不掩饰自己的心意,大大方方的献殷勤。

吃完早饭,他更直接问道:

“晓兰,我听阿姨说你今天要一个人去羊城?你一个人出门我挺担心的,我能不能陪你去?”

嗯?

让你陪着去才更危险好不好!

刘勇觉得自己背更疼了。

康伟已经对周诚见色忘友的秉性习以为常,从第一次被抛弃时的震惊到现在的淡定,天知道康伟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李凤梅看看外甥女,周诚这小伙子长得好看,晓兰是不是中意呢?

刘芬好纠结,她对周诚的印象挺好,小伙子对她女儿太热情了,跑前跑后张罗,还要陪晓兰去羊城…刘芬不是担心周诚的人品,她心里惦记的还是夏晓兰考大学的事。

做生意就够分心的,还能谈对象吗?

夏晓兰也没想到周诚这么大胆。

他当着大家的面就说出来了,就算她拒绝,周诚也有办法自己去…然而夏晓兰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想拒绝,她告诉自己,周诚好歹能帮忙抗货包。

“好呀,如果不耽误你时间的话。”

083:路人都看得出喜欢

周诚要陪夏晓兰去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