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上一章:第 59 章
  •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下一章:第 61 章

那就太好了!

夏晓兰没得意太久,到了县医院重新拍x光片,尽管她考试时已经足够小心,伤势还是加重了。

“年轻人不要仗着身体好就不爱惜,本来一两个月能好的,现在起码要多花一半的时间静养!要想这只手后半辈子还能提起水,就不许再折腾它!”

夏晓兰头如捣蒜,高考都完了,她还折腾自己受伤的右手,那不是有毛病嘛。

要和孙校长他们见面,估计又是一轮慈爱的关怀,夏晓兰在医院重新打了石膏就回商都了。

差不多同一时间,夏子毓坐着闷热的绿皮车,经过十个小时的颠簸,下了火车顾不上歇口气,又赶紧跑去省城医院。

这时候,距离夏长征做了截肢手术已经整整三天,夏子毓才从京城赶回来。

找到病房,病床上的人在睡觉,张翠满脸憔悴,靠在病床边发呆。

病床上的夏长征两只手,一只打着石膏,另一只却从手肘下截肢,缠着一圈圈纱布,血迹和黄色的碘伏水混在一起,沾满整个纱布。别管夏长征是不是重男轻女,那也是夏子毓的亲爹,这种时候夏子毓肯定是悲痛的。

她声音哽咽,惊醒了张翠。

“子毓,子毓你总算回来了,你爸、你爸的手没了…”

短短两三天功夫,张翠眼眶深陷,脸色泛青,没洗澡也顾不上梳头,看上去吓坏了。

她当然是吓坏了,夏长征现在是昏睡着,做了截肢手术后也清醒过。醒着的夏长征接受不了自己没了手,他对张翠大喊大叫,让张翠去报案,去报仇,说他的手是被人砸的。

嚷的院方都惊动,就通知了派出所。

派出所的人来一问,夏长征说有人行凶,公安就依例问了夏长征,为啥一个人要去那么偏僻的地方,有没有看清行凶者的样子。

夏长征和张翠租住在城北,两人都是乡下进城谋生的小摊贩。

平日里活动的范围也在城北,黑灯瞎火的,怎么去了城南的小学后巷?

这问题夏长征回答不了,他支支吾吾的,公安只有等他状态好一点再来录口供。

病房里还有其他人,夏子毓觉得张翠情绪太激动,就把张翠拖出了病房。从走廊出去,就有个小花园,现在也没人在花园里,正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电报里说的也不清楚,我爸的手是咋回事儿?”

她等到第三天才回来,不是不孝,而是之前计划办的补习班,最近才刚刚有点眉目。联系好了‘老师’,又搞定了场地,夏子毓正踌躇满志,想要靠补习班大展拳脚。接到家里拍来的电报,却不是向她报喜,而是说她爸夏长征断了手,让她速归。

夏子毓想要马上买票回来吧,钱也投了不少在在补习班前期工作中。

只能带着沉重的心情先把新生意运转起来,自己才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商都。

张翠哭了又哭,夏子毓烦躁无奈:“妈,你先别哭,我爸的手是咋断的?不是让你们…”

不是让你们阻止夏晓兰高考,反而把自己的手弄断,夏子毓烦躁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考都结束了,夏晓兰到底有没有参加高考?

“是、是夏晓兰,一定是那个小贱人,是她找人打断了你爸的手!”

张翠瘦的脱形,不仅是照顾夏长征,她自己也害怕。

夏长征说他的手是被人一下下砸断的,那种疼痛永生难忘,张翠就怕晚上睡着了,也被人拖出去打断手,吓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妈,爸的手都断了,你们也没搞清楚夏晓兰是不是参加了高考!”

截肢啊,不是骨折。丢掉的一只手,岂不是白丢掉了?

夏晓兰痛痛快快玩了三天。

睡到自然醒,想吃啥就吃啥,家里面也不让她干一点活。

7月12号,她由李栋梁两人陪着去县一中估分填志愿。

今天是可以畅快对答案的,标准答案就贴在黑板上,一群人比夏晓兰来的更早,讲黑板前围得水泄不通。人人手里都拿着纸笔,对一道题就写下来,一科科的,把拿到的分数写下来,这就是‘估分’。

“晓兰,你手还有伤,我帮你对答案吧?”

陈庆拿着纸笔,夏晓兰点头,黑板前乌压压的人头马上让出一条路来。陈庆问她先对哪科,其实夏晓兰觉得都一样,那么多同学眼巴巴看着,夏晓兰忍不住摸了摸鼻尖:

“那就从语文开始吧。”

361:志愿我只填华清(加11)

“选择题,b、a、c…全对?”

夏晓兰点点头,她的记忆没出错的话,倒真是和标准答案能对上。

这要是数学或者英语的选择题全对,全班都不会吃惊,数学和英语就是夏晓兰的优势科目,特别是英语!但语文的选择题她也全对,夏晓兰不会说假话,这估分关系着填志愿,夏晓兰发挥正常咋都能上重本线,她说谎也没意义嘛。

陈庆一道道题对过去,夏晓兰就只许要对照着标准答案,说出自己是否正确,选择题和填空题还有判断题都是能给出准确估分的,错了就没有分数,对了就拿分。文言文注释和理解就比较模糊了,夏晓兰看着那些答案,回忆自己当天是如何答的。有的一样,有的存在偏差。估分到作文时就卡住了,文言文注释和理解还算有标准答案,作文就没办法准确估分了。

84年的语文卷其实不该以题型来划分,它总过分为三个部分:现代文、文言文、作文。

现代文部分40分,文言文30分,作文则有50分。

一直说语文是夏晓兰拖后腿的科目,可能今年的题真的不难,夏晓兰把前两个部分估分完,她已经拿了58分左右。试卷简单,对非优等生是福音,这种卷子会让非优等生和优等生之间的差距没那么大。难得题,优等生能考90分,非优等生考60分,不难的题,优等生还是只能考90多分,非优等生也能考80多…当然,顶级学霸不管题难易,都是无限接近满分的。

满分120分,顶级学霸考120分,普通学霸考118分,这两人难道只有两分的水平差距吗?

考118分的是只有那么多能力,考120分的,是试卷只有120分啊!

夏晓兰不是语文差生,作文题目是“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不是散文诗歌,恰好避开了夏晓兰不擅长的。50分的作文,她没有偏题,拿到30分以上应该没问题。

“语文就估90分吧。”

这成绩,对夏晓兰来说是正常发挥,她还保守了一点。

陈庆刷刷写下个“语文90分”。

接下来是数学,数学就很好估分了,这套被称为史上最难的数学试卷,刚才好多人估分都是三十四分,低的有20多分,高的也不超过70分。夏晓兰一路都是“对”,她心知肚明这张卷子应该能拿满分,为了不把话说的太满,夏晓兰最终估分“115”。

整个教室已经鸦雀无声。

众人的目光好似一团火,压抑着对自我智商的怀疑。

为啥晓兰同学能考115分,他们就只有考三四十分?

“该不会是估错了吧…”

角落里,不知道谁嘀咕了一声,平时再融洽的关系,此时难免也会嫉妒。

虽然那声音很快被众人驳回,众人看着夏晓兰的眼神却免不了几分闪烁。人与人的智商就真的差那么多,大家都觉得很难的题,夏晓兰能考115分吗?

接下来,又依次估算了物理、化学,政治和生物。

震惊、嫉妒、羡慕…到麻木,听着夏晓兰估分的人心情变化很有层次感。

唯有听到政治估分时,大家觉得这可算是个人考出来的分数了——政治满分100分,夏晓兰估计自己能考50分。

陈庆拿笔把夏晓兰的所有估分加起来:语文90,数学115,政治50,英语98,物理92,化学94,生物45,这样算的话,总分是584分?陈庆还怕出错,小学生都会的简单加法,他愣是拿笔算了两三遍。

“584分?”

去年豫南省的理科状元,就考584分。

今年的数学和物理都难,好多人估分时都是把伤口撕开了撒盐,唯有夏晓兰估出了这么高的分数。

会不会估高了?

老汪抱着一堆东西走进教室。

“大家估分咋样了?这是你们的志愿表,你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考虑怎么填志愿,有问题可以和老师商量,也可以征求家长的意见。”

今天是估分填志愿,好多家长肯定要陪着来的,就怕自己孩子一时冲动填错志愿落榜。

不过他们暂时都留在教室外,把教室留给学生们估分,生怕吵着自家孩子。

高考分数没出来,录取线就更没有出来。

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小道消息,会根据历年的录取信息来分析今年的情况。今年的数学特别难,物理也偏难,这两科会拉低一部分中等生的考分,成绩最拔尖的那一小撮反而影响不大。老汪把这些分析都和学生们讲透,今年的本科线应该在460分左右。

估分超过30分,报考重点大学应该挺稳当。

要是能考500分,重点大学当然是随便报,别去挤大热的名牌大学就行。

比460分还低30分的,大概只能报专科了。

以本科线为标准,多20分左右是重点线,少20分左右是专科线,现在的高考分数线就是如此简单粗暴,全国做一样的卷子,全国划一样的录取线。估分关键,填志愿也关键,好多学生拿着志愿表就冲出教室,各找各妈去了。

教室里学生跑的差不多了,老汪小心翼翼问夏晓兰:

“你估分有多少?”

要不是伤了手,老汪用得着这么小心吗?

“584分,可能有点不准,不过差不了多少。”

老汪把手里的粉笔都快捏变形,估多少分,584?!

有人比他更急呢,在门外偷听的孙校长蹿出来,“晓兰同学,你这估分准确吗,584分?”

夏晓兰这时候敢说不准确么,孙校长的眼神里全是期盼,夏晓兰只能点头。

孙校长在原地转圈,口里念叨着“太好了”,转了两圈和老汪抱在一起,两个老男人肉麻兮兮的,夏晓兰觉得辣眼睛。

孙校长忽然扭头问她:

“志愿呢,志愿填哪里?”

“华清大学吧,我喜欢这个学校。”

你成绩好,你说啥都对!华清和京大这样的学校,全国的考生,有不喜欢的吗?

孙校长把自己插在衬衣口袋里的钢笔拔出来,递给夏晓兰:

“用我这支笔填!”

夏晓兰要是上了华清,这支笔也是个见证啊,安庆一中,不,整个安庆县第一个考上华清大学的学生,是他姓孙的慧眼识英给培养出来的。

362:追随晓兰的脚步(加12)

夏晓兰不仅是自信,她还任性。

她就只填了个“华清大学”。想了想,还是勾选了“服从调剂”。

先迈进华清的大门再说,如果没考上建筑系,她还可以进校后再转系嘛,怎么算也比落榜强。

孙校长松了口气,他就怕夏晓兰勾那个“不服从调剂”。

其实华清建筑系在这时候并不火,好多人分不清建筑系和土木工程有啥差别,只要比华清的录取线高几分就能念建筑系,夏晓兰选“服从调剂”也只是上了一道双保险。

“就只填一个学校?”

孙校长有点急眼,华清当第一志愿没问题,除了它还有很多学校啊。

夏晓兰很坚定不改志愿表,她也反复强调,任何人都不能碰她的志愿表:“如果志愿表改了,就算考上其他大学,我也不会去读的。”

她不是狂傲,是想起有些传言。

这年头的学生是最没有人权的,别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偷偷修改学生志愿表的可不少。

夏晓兰也怕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孙校长连连保证:“除了我任何人都别想摸一下!”

夏晓兰是有这个实力的,预考奉贤市第一,已经证明过。

既然手腕的伤没有影响到夏晓兰同学发挥,孙校长也期望着安庆县一中能有人考上顶级名校!

夏晓兰交了自己的志愿书,问陈庆估分怎么样。

“有几道题我有点拿不准了自己当时的答案,低的话490左右,高的话差不多510分。”

这是陈庆模拟考试都没考过的高分。

一来今年的语文和英语都简单,语文这一科陈庆向来不差,他英语成绩提高了不少。再者就是数学,人人都说难,数学拖了后腿,陈庆多做对了那几道题,数学估分了80分,这些条件综合,才是他这次高考总分能估上500分的原因。

而这里面,夏晓兰的功劳太大了,英语学习方法,考试前数学类型题…没有夏晓兰,陈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本科线。

是的,就算按低的估分算,490分也稳上本科线了,是否过重点线有点悬。

夏晓兰笑着恭喜:

“考的不错呀,想好报考哪所学校了吗?”

这个分数,如果非要挑重点大学,陈庆其实想报考商大。

商大是豫南省的大学,优先录取本地考生,商都离七井村就两三个小时,陈庆在商大读书很方便。但夏晓兰就如之前说的那样报了华清,陈庆早就想过,他也要报京城的大学。

这个决定得到了陈家人一致的支持。

别说陈旺达,就是陈大嫂也知道,京城是国家的首都,在那里念书和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我想报京城的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你看怎么样?”

想报京城的大学?

京城对外经贸大学,倒是个好学校,陈庆显然也研究过前两年的录取分数,他若是能考500分,那报这个学校就没啥问题。只是,陈庆咋忽然想要学经济了,不是夏晓兰小瞧人,陈庆一心只读圣贤书,闲暇时帮家里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他可能对“经济”一词都不了解。

“学校是好学校,国内唯一的经济类重点大学吧,学校里大部分专业都和经济学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它最好的学科,我建议你考这个专业,但最好是服从调剂…”

夏晓兰尽可能就自己知道的告诉陈庆。

她对这个学校了解的清楚,有上辈子的印象,也有这辈子的留心。

夏晓兰其实在学建筑和学经济之间摇摆,最终选择建筑,也是因为仗着自己还有30多年的先知先觉。截止到2017年的经济发展大势,她都是经历者,还有啥好学习的?不如将精力投入到陌生的学科,同样和以后打算做的事业有交集,也不枉费她重生一次,学到了新鲜的东西。

夏晓兰说什么,陈庆就点头听着。

陈庆一心要追着夏晓兰的脚步,根本不考虑京城以外的大学。

瞧见他的志愿表,老师们也头疼。按照估分,陈庆今年上重点线没问题,你不能只选一个大学吧?第二志愿不填么!孙校长勉强不了夏晓兰,在陈庆面前还是很有威信。强迫陈庆填了第二志愿,同样是京城的重点,孙校长帮陈庆选了个“京城师范大学”。

陈庆苦着脸,他一点都不想当老师啊。

夏晓兰忍俊不禁,“京师大也很不错的。”

京师大容易和京城师范学院搞混淆,后者就是夏子毓和王建华念的大学。

京师大因为地利原因,隐隐是全国师范类大学的领头羊,可比京城师范学院要厉害。

在80年代当老师,待遇不好,但是京师大毕业,还能选择留校。国家重点大学的老师,和高中、初中老师完全不同嘛。

两人都交了志愿书,闷热的天气,让陈庆的心也躁动。

虽然还没拿到录取通知书,年轻人压抑已久的情感,似乎在蠢蠢欲动。

“晓兰,我有话想对你说…”

陈庆的声音越来越小,脸倒是通红。

看到这情形,夏晓兰还有什么不明白呢?这傻孩子多半要准备表白!

夏晓兰一直隐瞒和周诚谈恋爱的事儿,也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说,再者陈庆要是被拒绝影响到高考怎么办?陈旺达对夏晓兰和刘芬是有恩的,没有陈旺达的撑腰,哪能那么容易摆脱夏大军。夏晓兰不至于感恩图报就要嫁给陈旺达的孙子,那也不至于恩将仇报,让陈庆没心思高考。

现在好了,高考结束,估分结束,连志愿都填好上交,夏晓兰再无任何顾虑。

“陈庆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考京城华清大学吗?”

夏晓兰忽然说话,打断了陈庆的思路。

“因为我喜欢的人在京城,我想离他近一点。他是个很好的人,等你也去京城上学,一定能和他成为朋友的…”

夏晓兰的声音忽远忽近的,陈庆呆了。

“晓、晓兰,他是你对象吗?”

喜欢的人,不一定是男朋友吧。

陈庆还抱着一丝幻想,哪知夏晓兰毫不迟疑点头:

“是的,我们已经交往几个月了。”

363:一笔勾销?(1更)

夏晓兰也不想在这时候说,她答应了刘芬要在七井村建新房,陈庆也住在村里,两人还有要见面的时候…但不说吧,也是对陈庆的一种伤害,陈庆明显就是要告白,等他说出来夏晓兰再拒绝,多伤害年轻人的面子呀。

感情的事不能拖泥带水,夏晓兰也没有养备胎的想法。

要不是顾忌到高考,夏晓兰早会对陈庆讲明白。

现在么,陈庆显然一时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夏晓兰说有了交往几个月的男朋友,陈庆啥也不问,沮丧和失魂落魄,走路都是双脚无力。

“我先回去了。”

把陈庆留学校里,志愿的事让他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去京城上学,陈庆还有反悔的机会。

七月骄阳似火,夏晓兰走出学校,就瞧见夏子毓在那里。

对方被门卫老赵拦着,自持身份不肯和老赵争吵,但依旧气得脸颊发红。

“我现在回母校都不能进门了?这是谁给你的权利!”

“只要是你们家的,除了晓兰同学,都不能进。”

老赵也是很耿直,看夏子毓的眼神根本不掩饰警惕,要回母校哪天不行啊,非得挑今天!老赵可知道,今天是估分填志愿的时候,放夏子毓进去,她跑去捣乱使坏咋办?老赵不是拿鸡毛当令箭,孙校长的确说过嘛,凡是夏家人都不能进学校,怕影响到夏晓兰同学。现在虽然高考完了,毕业照没拍,夏晓兰就不算毕业,老赵坚持着这点。

夏子毓还没被人如此对待过,老赵直接把她当成了洪水猛兽。

她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别管从前在安庆县一中,还是到了京城师范学院,夏子毓骄傲自己的人际关系。现在却被一个小小的门卫拦住,老赵这样的人,夏子毓在县一中时也不会多看两眼。

她不想和门卫争执,那是有**份的事。

但她又真的很想进校,今天就是估分填志愿的时间,如果夏晓兰…正僵持着,夏晓兰就走出来,手腕上打着石膏,身上也还看得出来受伤的痕迹,身后跟着两个男人,一左一右的,看她的眼神更是毫不掩饰的警惕。

夏晓兰一双眼睛格外好看,似笑非笑看人时,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夏子毓,你这么早就来恭喜我?你可真急躁,今天只是估分,成绩还没公布呢。”

夏子毓抿着唇,为她爸的断手而不值。

既然夏晓兰这么说,看来手腕上打着石膏,却没能影响对方参加高考,今天都来估分填志愿了!

张翠说夏长征的手是被夏晓兰报复,是夏晓兰躲过了算计,反找人来砸坏了夏长征的手,张翠都被搞得神经兮兮。夏子毓想,如果能阻断夏晓兰的前程,那用她爸的一只手换…别说她这个当女儿的心狠,事已至此,那也是值得。

可夏晓兰照常参加了高考,今天还表情轻松愉快的来估分填志愿,一股火气就直冲夏子毓的天灵盖。

“夏晓兰,你不要得意太早,我爸的手是你找人打断的吧?你这是要坐牢的!”

夏晓兰一脸敷衍:“怎么,我那前大伯,断了手?那可真是不巧,我前段时间也被车撞了,伤的也是手!好在伤势不重,没影响我参加高考。”

夏子毓生气的不就是这点吗?

她从京城回来,听了张翠的话,就催着派出所赶紧破案。

派出所那边也很为难,现场没有留下什么证据,所有痕迹都是夏长征本人留下的,案发时已经是晚上9点,偏僻的后巷,路灯的灯泡坏了大半年,那一片儿的居民走夜路都会绕开后巷,夏长征晚上被人袭击,早晨才被环卫工发现送到医院。没有目击者,84年更找不到什么监控,派出所也一筹莫展。

黑灯瞎火的,夏长征也没看见是谁袭击他。

直接说夏晓兰?

那也要派出所有人信啊!

身材纤细的女同志,怎么能撞倒身强力壮的夏长征!

又硬生生把夏长征的手砸断,夏晓兰也拿不起作案工具吧。夏长征是去结“尾款”的,知道他要去那后巷的,除了张翠,也就只有约好的混混。夏子毓又去找几个混混,他们全部在家里养伤。

伤势也一样,右手骨折。

夏子毓确信了,这是夏晓兰的报复!

虽然混混们坚称自己是摔的,夏子毓却不信这种巧合,断的都是右手,不是夏晓兰找人干的还能是啥?夏晓兰的心狠手辣,连夏子毓都惊诧。她当然知道夏晓兰不好惹,从前…从前在家的时候,夏晓兰就是个心黑的,一朝得势就会翻脸不认人,夏子毓千方百计阻止夏晓兰出头,也因心里隐隐畏惧对方。

她是真的畏惧着夏晓兰,冥冥之中,属于夏晓兰的东西,就算被拿走了,也会换一种方式还给夏晓兰!

夏子毓隔着衣服,摸到兜里那方正的东西,她难道真的收拾不了夏晓兰?

“晓兰,我爸的手断了,以前那些事,我也不想再和你纠缠了,就算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让人弄断了我爸的手,咱俩的恩怨算是两清了,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再见也当陌生人!”

夏子毓习惯装腔作势,现在说这话反而多了几分真诚。

夏晓兰十分奇怪,这不像是夏子毓的为人,事若反常必有妖,别管夏子毓出什么招,夏晓兰都不会被对方带节奏。

“你可不要胡说八道,我最近都忙着高考,连你爸都没见过,我为啥要打断他手?至于你,我的好堂姐,我俩的关系怎么能算陌生人呢。你放心,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轻轻松松说句一笔勾销,‘夏晓兰’的一条命就这么算了?

以后的日子还长,让夏子毓坐立不安的报复,对夏晓兰来说才刚刚开始!

“夏子毓,我们下次见面,应该就是在京城了…对,我报考了京城的大学,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364:怎么证明自己优秀?(2更)

夏晓兰没和她歪缠,天气这么热,有空理这人,不如找找那些提着保温瓶的老太太,现在卖冰棍、雪糕的市场,就是被这些大爷大妈们垄断着。从雪糕厂批发出来的冰棍,用保温瓶装着,上面还要盖着湿毛巾,走街串巷的叫卖。

夏晓兰想到那味道,舔了舔嘴唇,她又不是小孩儿,还吃啥雪糕,一定是被老汪请客的那只奶油雪糕勾起了馋虫。

毫无心理压力,把锅甩在了老汪头上,夏晓兰不仅自己吃雪糕,还请李栋梁和葛剑吃了雪糕。两个大男人吃这玩意儿是挺奇怪,但炎热的天气,嘎吱嘎吱几口咬进嘴,雪糕融化在嘴里,浑身毛孔都透着凉气…好吧,真是种享受。

吃完雪糕,葛剑终于忍不住上前两步:

“夏小姐,要不要我…”

要让夏小姐致残的行凶者是几个混混,背后的主谋却是夏小姐的大伯,再往后推,谁不想让夏小姐参加高考呢?葛剑就想一劳永逸,干脆把夏子毓给收拾了。当然,夏子毓不比混混,不比小摊贩,她可是女大学生,派出所肯定会很重视这案件,葛剑要是对夏子毓出手,也做好了不能继续在商都呆的心理准备。

就算回羊城,也有被抓的可能,一切就看他运气如何。

葛剑是一种回报和愧疚的心理,夏晓兰受伤是他的疏忽,那他就该替夏晓兰解决‘麻烦’。

夏晓兰摇摇头,“你以为让她断手断脚,这件事就算完啦?”

没这么简单的。

夏晓兰轻易不想使用暴力,暴力是把双刃剑,如果一次尝到了甜头,以后总会忍不住再尝试。一次是没有被抓到,不会次次这么好运。她当时也是气愤极了,才让葛剑打断了几个混混的手,也报复了夏长征…她其实踏过了那条“准绳”,冷静下来说后悔吧不至于,夏晓兰却不打算再靠简单的暴力解决问题。

李栋梁和葛剑是来保护她的,不是来跟着她混黑社会的。

夏晓兰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合法的商人,履历清白,根基牢固。

夏晓兰拒绝葛剑的提议,李栋梁松了口气,夏小姐是一个好雇主,拿保镖当人看,没有觉得花了钱,就能买下他和葛剑的命。

“夏小姐,这次我从特区回来,师妹让我给您带话,房子她已经租下来了。”

没拍电报,人人都知道夏晓兰要高考,连她舅舅刘勇也没有打搅她。

白珍珠就更不会在关键时候说啥生意,李栋梁明明在高考前就回到商都,这话却忍到估分填志愿后才说。夏晓兰身边的人都十分仔细,钱一时是赚不完的,耽误几天也跑不了,高考一年却只有一次。

夏晓兰听说房子租下来了也高兴。

银行贷款下来后,刘勇经济压力顿缓,马上就给夏晓兰电汇了5万块回来。

夏晓兰给她舅的不止这么多,但她也不急。

有了这5万,不耽误她回乡下修房子,也不耽误她和白珍珠、康伟两人投资新生意。建房子是先期买材料花钱,投资生意是铺面装修和进货,不管哪一样,钱都不是一次性到位。听说小商品市场的铺子拿下了,夏晓兰也想大干一场,但这边虽然已经估分填志愿,成绩公布还要等几天。

夏晓兰就想趁着这时间,把修房子的前期工作搞一搞。

高考成绩公布,她再南下鹏城,时间刚刚好。

估分填志愿这种事,李凤梅和刘芬都不懂。她们认识的人,估计只有一个夏子毓是大学生,那也不可能去问夏子毓啊。在这件事上,别的家长还能出出主意,夏晓兰的长辈们是真帮不上忙。

不过估分“584分”,回家后还是要告知家人的。

于奶奶倒是比刘芬和李凤梅强,听到估了584分,还报的是华清大学,她夸夏晓兰有出息!

“华清大学堂啊,旧朝时要去美国留学的人,就要先在华清大学堂念书才行!现在更了不得,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你要真能考上华清,算的上是光宗耀祖了!”

随便考个大学,也能脱掉那个农村户口的。

但这还不够,于奶奶想起周诚那做派,家里肯定不简单。夏晓兰有点优秀还不行,得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家世当然是鸿沟,但古往今来,家世能把一个人给限制死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诚家里条件好,那也是父辈或者祖辈奋斗的,于奶奶觉得,一个年轻姑娘咋证明自己优秀,身处在啥位置,就做符合啥位置的事呗。

是学生,踩过全国上百万考生,考上最好的大学,这就是最优秀的。

于奶奶看得很清醒,再高的门槛,夏晓兰考上华清大学的,也就不成问题了。

刘芬傻乎乎的,李凤梅最多比刘芬强三分,于奶奶十分无语,她又不是夏晓兰的亲奶奶,为啥要来操这个心?瞧着俩人关顾着傻乐,于奶奶十分无语。

夏晓兰想的可没有于奶奶复杂,但于奶奶是真心觉得她有出息,夏晓兰也不会不领情。

“等分数出来了,咱再庆祝吧,我去商大找找龚洋,让他给画个图纸,村里修房子的事也该开始筹备了!”

要不是手受伤,夏晓兰完全可以自己画图。

她反正要念建筑,就当提前练手呗,修个二层小楼能有多复杂,不用多气派,实用的同时,兼顾下审美就行。不过现在手受伤了,她还真的要求助龚洋,夏晓兰寻思着,等新房子的设计图画好了,高考成绩也该公布了。

商大已经放暑假了,龚洋却没有回家。

他打定主意更着刘勇和夏晓兰赚钱,自然要对业务更熟练,争取早日没有夏晓兰的参与,也能独立出设计方案——招待所的装修一签合同,刘勇就给了他500元的报酬。刘勇并不吝啬,香港的设计师不用说,像给华建搞设计方案的,基本工资之外,顶天多给几十块奖金,除了稳定,那些人收入比不了龚洋。

龚洋每天都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新知识,夏晓兰在图书馆里把他拉出来,龚洋问她今天几号,而后恍然大悟的问:“今天是估分填志愿吧?你考的咋样?”

卓娜也来图书馆借书,偷偷摸摸竖着耳朵听。

夏晓兰说了自己估分,疲劳过度的龚洋一下子有了精神,卓娜却连手里的书都吓掉了——吹牛的吧,估分584分?去年豫南的理科状元就这个分数,而今年的数学题有多难,考完试到处都在传,卓娜也知道。她不相信,决心要密切关注高考成绩公布,第一个就要查一查夏晓兰的分数!

365:都耐心等两天(3更)

夏长征受伤截肢,已经好几天。

他伤口没发生感染,虽然截肢了一只手,好歹保住了性命。

另一只手也骨折不能动弹,夏长征如今成了一个需要人喂水喂饭的废人。要没有张翠帮忙,他甚至要尿在床上。这下倒不用早起揉面了,可夏长征能高兴起来吗,他也才四十出头,正值壮年的男人落了残疾,出事前和老婆的关系就没从前那么好,现在成了残废,张翠巴不得将他甩掉吧?

夏长征其实能出院了,不过租住的房子环境差,他情愿还在医院呆着。张翠倒是没说啥,这几天反正也不能摆摊,在哪里都一样。两口子都在等夏子毓回来,生活接连不顺,夏子毓已经成了他俩的主心骨。

儿子当然好,就是年纪太小,现在不顶事。

夏长征截肢住院,张翠娘家是清楚的,张满福第一个赶来医院,后来夏长征丈母娘还带夏俊宝来医院探望过。张翠尽心尽力的把小吃技术教给张满福夫妻,因为张母答应帮忙照顾外孙。等到张翠和夏长征在省城站稳脚跟,再把夏俊宝送来城里…当时是这样的计划的,现在夏长征变残疾,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把夏俊宝接到身边了。

张翠这几天翻来覆去抓住夏子毓哭诉,中心思想就是让夏子毓照管以后。

“你不管你爸行,你弟弟总不能一直呆在乡下上学吧?”

夏子毓很想反驳,她不是一直在乡下上学?只是高中时才从乡镇初中考到了安庆县,学习上舍得下功夫,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那时候,父母也没说过,一定要努力赚钱把她送城里上学啊。

夏子毓知道这不公平,她最厌恶的就是这点。

但这世上不是人人都能从不好的教育环境中脱颖而出,夏俊宝要是不争气,以后被拖累的还是她自己。

她如今还真的不能不管夏俊宝,别管在哪里上学,夏俊宝马上要念初中了,必须要把学校定下来,频繁的转学对夏俊宝并不是好事。

夏子毓从安庆回来,张翠问她情况如何,夏子毓摇摇头:

“她是受伤了,伤的应该不太重,照样参加了高考。”

而且很谨慎,从前一点就炸,现在可不好骗了,夏子毓故意在身上带了录音机,就想抓住夏晓兰的把柄,夏晓兰说话却滴水不漏。这还是夏晓兰吗?夏子毓知道夏晓兰是有些小聪明的,但她只是离家到京城念了半年大学,夏晓兰从小聪明就成长到让夏子毓摸不透的地步。

夏子毓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也没处去说,她也怪父母不靠谱,从夏晓兰刚到县一中读书,这件事就该告诉她。

非得拖到了过年时。

让学校开除夏晓兰可不是好办法,一开始就应该狠,不要搞那些小打小闹的阻拦,务必一击即中就好了。

现在,让夏子毓雇凶杀人她是没胆子的,各种小手段根本不管用——她这次回安庆,还打听到另一个消息,赵刚因为赌昏了头欠下债务跑去入室行窃,被人当场抓住,判了几年刑,也被县一中开除。赵刚是什么样的人,夏子毓也有几分了解,赌博欠钱可能是真,但叫他入室行窃,赵刚不会做。

不是品德高尚,是因为怂!

赵刚的事,还让夏子毓想到了张二赖。

张二赖去年是咋被严打的,好像也是“入室盗窃,数额巨大”的罪名?

张二赖本来就偷鸡摸狗,夏子毓只以为对方运气不好,现在和赵刚的事加一起,绝对不是巧合!两个人,都是要对夏晓兰使坏,却两个人都“入室盗窃”,夏晓兰怎么会这样厉害?夏子毓不相信,她觉得有人在帮助夏晓兰!

就说今天跟在夏晓兰身边的两个男人,明显是在保护夏晓兰。

一切变数都是在夏晓兰离开夏家后发生的,夏子毓再也掌握不到夏晓兰的动向,不知道夏晓兰认识了什么样的人…

“那、就就这样算了?!你爸的手…”

张翠不甘心,也害怕,她指望着夏子毓回来后能收拾夏晓兰,去了一趟安庆,却没啥收货。

她理解不了夏子毓心中的顾忌,夏子毓也认为张翠不可能懂,颇为不耐:

“那你说我咋办,跑去把夏晓兰的手打断?我让你和爸做事谨慎点…算了,现在说这个没用,等两天就知道夏晓兰的高考成绩了!”

张翠失望,躺在病床上的夏长征更是失望,女儿就算再厉害也是靠不住的,别怪乡下人都想生儿子。

不仅是夏子毓在等夏晓兰的成绩,估分填志愿的当晚,周诚就打电话来了。

听说夏晓兰估分“584分”,周诚的嘴角翘的老高。

因为自己媳妇儿要高考,周诚也刻意了解高考的情况,这个估分要是差错不大,考华清一点问题都不会有。周诚觉得自己媳妇儿厉害啊,脑子得聪明才能一边做生意,一边考这么高的分数?

“晓兰,过几天就是你生日吧,我送你个生日礼物好不好?”

夏晓兰的生日是7月24号,不过农村一般按农历来算,夏晓兰是农历六月二十三出生的,那一天是“大暑”,夏晓兰出生的时候特别热,刘芬怀孕时吃的不好,孩子生下来后没有奶水,刘勇心疼妹妹,不晓得哪里弄了一只鸡送到夏家,结果刘芬就只喝过一碗汤吃过个鸡翅膀,剩下的都被夏家人吃了,说是天气大,他们不吃鸡也会坏。

周诚不知道这些往事,刘芬也不会讲,都是李凤梅讲给夏晓兰听得,李凤梅当然也是结婚后听刘勇讲的。

夏晓兰有点走神,这一个生日,是她“新生”后的第一个生日。

“晓兰,你还在听吗?”

“嗯,在听,你说要送我个礼物?先说好,不要送太贵的,只要是你选的东西我都喜欢。”

周诚还真打算送个贵的,夏晓兰这样一说,他就有点迟疑。

在一起后晓兰第一次过生日,他该送个啥好呢,以前的18年可都错过了。

“过两天就是高考出成绩了,也不晓得夏晓兰能考多少分。”

梁欢这几天都在想这个事,她可能比夏晓兰本人还想快点知道分数。

刘芳也想知道,“要不,我们到时候去问问?”

觉得夏晓兰考不好是一回事,不亲眼看到成绩,刘芳这心还是不踏实。

366:学霸反正不急(4更)

夏晓兰一个人高考,亲近她的,厌恶她的,一大堆人在等成绩。

考成啥样,夏晓兰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心情一点也不急躁,确认志愿表交上去了就慢慢等呗。7月7号高考,7月12号估分填志愿,最迟7月16日也该出成绩了。豫南省的试卷,现在还集中在商都批改吧,从全省各校抽调的优秀教师,在紧张的进行着阅卷工作。

夏晓兰估分的事儿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因为她预考全市第一的成绩在前,私下底羡慕嫉妒的有,公开倒是没有人质疑。是的,这个成绩估分太高了,安庆一中原本的年级第一,如今的年级第二,估分也没超过540分。

夏晓兰直接估了584分,和去年的省理科状元分数一模一样…如果真的能有这么高分,她能争一争今年的豫南省理科状元!

反正孙校长打听来的消息,奉贤一中和二中都没有估上580分的。

在各高中估分结束,填了志愿表却没上交之前,几个学校之间肯定要交换下各自最高分的信息。

比如两个都是能考高分的学霸,干嘛都去挤华清,另一个报京大,才能提高录取率啊。夏晓兰就是怕被“协调”,才再三强调不许改她的志愿表。反正她的志愿写的明明白白,只有一个华清大学,放眼整个奉贤市,自认比她考的还好的,尽管来硬碰硬试试,没信心的话,就只有对方避让了…学霸学霸,不就是霸道在这种地方么!

成绩出来前,夏晓兰也想给自己找点事做。

最后两个月真是埋头冲刺,一时闲下来,她本人还不适应。

那就和龚洋一起讨论下房子的设计呗,夏晓兰想建个二层小楼,是乡村小别墅那种。

房子外墙全部贴瓷砖这种风格,夏晓兰从本心来说是拒绝的。不过这房子更多是为她妈修的,夏晓兰也征询了刘芬的意见,万一她妈喜欢的就是类似商都市委招待所那样,在外墙贴满瓷砖,屋檐还用彩色瓷砖拼接花样的富丽堂皇呢?

刘芬连连摆手,她帮忙送黄鳝时,也去过市委招待所两次。

“太豪华了,咱娘俩住用不上,修成招待所那样得花多少钱!”

刘芬本质上就是个低调的人,现在有了点家底,她没有啥炫富的概念,修房子是为了有个自己的家,有个根基,修的那么豪华,母女俩其实一年能在乡下住多久。她现在都有点后悔让夏晓兰在村里盖房了,现在生意上用钱的地方不少,晓兰舅舅去鹏城做生意,钱都不趁手,晓兰也要大笔用钱的话,银行会不会借钱给晓兰?

银行借钱的道理,夏晓兰和刘芬讲过,把钱存进银行就能拿利息,从银行里借钱就要倒付利息。

打死刘芬,她也不敢向银行借钱,还不起咋办!

刘芬的意思,修两间砖瓦房就行,把村里分给的宅基地占上,母女俩回村也有落脚的地方。

夏晓兰没想到她妈的要求这么低,她也推翻了一定要修小楼的想法。修平房造价会更低,修的雅致点,偶尔回乡下住住也行。

七井村那种地方,真要修豪华别墅,夏晓兰都心痛那钱。

她现在也修不起豪华别墅,在村里建一个房子,母女俩就有属于自己的家了。

不管是商都租于奶奶的房子,还是寄居在舅舅刘勇家,都不如自己的家更安心自在。房子原本是修来让刘芬安心的,看龚洋一点点按照她的想法画出了草图,夏晓兰自己也越来越投入。以后她可能会拥有很多房产,但这栋建在乡下的房子,是她和刘芬的第一个“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家的要求构想。

刘芬希望简单点,不要花太多钱。

夏晓兰希望在有限的成本里,能将家建的更舒适。

勉强也算达成共识了吧,村里划给她们母女俩的宅基地有八分地,农村的土地计量是一亩为十分地,一亩地换成标准的面积单位,约是667㎡,八分地就是533㎡…当然,村里划分宅基地时不可能量的这么仔细,反正精确测量后,夏晓兰家的宅基地总面积接近600㎡。

夏晓兰带着三个陌生男人回村,又是牵绳子,又是比尺子的,村里谁不知道她家要盖房子了?

“晓兰,你舅呢,没回来呀?”

盖房子是件大事啊,咋让一个小姑娘操持。好吧,这小姑娘也不是一般人,陈庆不是说了嘛,夏晓兰预考拿全市第一,高考说不定也是全市第一。就凭这点,村里人和夏晓兰说话都不敢摆谱,年纪大或辈分大都不行,半道才搬回七井村的夏晓兰,指不定就是古话说的文曲星下凡。

“是呀,陈四叔,我舅没回来,我先带人量量地方,看看房子怎么修。”

文曲星的态度和从前也没啥两样,陈老四感觉很妥帖。

村里人时不时问东问西,能回答的夏晓兰不吝惜口水,不能说的,她就笑笑带过去。

村长家里,陈庆蒙头大睡。

陈大嫂担忧的望着紧闭的房门,估分填志愿回来就这样,要说考的不好吧,又说今年填报的是重点大学。最差也有490分,陈旺达听到这个分数,连说了三声好,差点就要摆酒了,陈庆本人却兴致不高。

现在夏晓兰回村,要着手建房子的事,要换了从前,陈庆早凑上去了。

这次却诡异的安静,在屋里蒙头大睡,当妈的能不了解自己儿子?陈大嫂就问陈庆咋回事:“晓兰在学习上帮了你不少吧,人家要回乡建新房,你连问都不问一句?你俩吵架了?”

陈庆闷闷不乐,只是摇头。

他当然不恨晓兰,他就是难受。

陈大嫂再三追问,陈庆才说出当天的事,听说夏晓兰有个交往几个月的对象,陈大嫂第一反应是生气。没等她冲出门找夏晓兰要个说法,陈旺达的话又在她脑子里响起,陈旺达说夏晓兰以后比陈庆还有出息…这样的姑娘,长得还漂亮,能安心嫁给陈庆吗?

夏晓兰又没卖给陈家,双方既没订过亲,也没下过聘,她这傻儿子之前都不敢和人多说话,夏晓兰凭啥不能找其他人当对象?陈大嫂的心情很复杂,看陈庆死气沉沉的,还要激励儿子:

“有对象又咋了?只要没结婚,你都能和她对象正当竞争,你俩还要一起去京城念大学,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好,你赶紧打起精神来,问问晓兰有没有啥地方需要帮忙…明天你俩总要一起去学校领分数吧?”

367:豫南的最高分(加13)

陈庆终于被他妈说动了。

他闷闷不乐,本也是生自己的气,之前明明有那么多机会,他却胆怯不敢告白。现在夏晓兰和别人处对象了,他能怪谁?

但夏晓兰有了对象,陈庆也忘不掉呀。

年轻人的喜欢可能来得又快又简单,陈庆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是挺不甘心的。

万一晓兰和她对象又不好了呢?

就像他妈说的,处对象又不是结婚,他不干恶心人的事,喜欢晓兰是他自己的事儿,也不会打搅任何人。陈庆尽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真的爬起来跑去帮忙。

夏晓兰是带龚洋来实地考察的,这不是室内装修,要结合周围的环境来修这房子。

龚洋就很喜欢七井村的芦苇荡,7月份芦苇一片绿,河风一吹碧波滚滚,龚洋说可以入画。

“都是农村,这里的景比我老家强。”

豫南省也不算是水量充沛的地方,有像七井村这样临河的,也有比较缺水的。缺水的地方会更穷点,也别谈啥景色,龚洋喜欢有生机的地方。河边的芦苇荡,也给了龚洋灵感。他觉得地方够大,在院子里挖个小池子,从沟渠里引活水的想法是可行的。搞个小水渠,养几尾小鱼,移植几株芦苇种着,和七井村的大背景相映成趣。

陈庆不认识龚洋,倒是见过李栋梁和葛剑。

这两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说是晓兰的远亲,实则对晓兰很是恭敬。

等龚洋说完话了,陈庆才问夏晓兰明天啥时候去领分数。

“按前两年的惯例,阅卷结束的第二天,省招生办就会把分数线贴出来,咱们学校也会有人守在招生办外,能及时查询分数…今年咱们学校是雷老师去阅卷的。”

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姓雷,教英语的雷老师,也是语文老师齐老师的爱人。

陈庆作为复读生,这些事了解的比夏晓兰清楚,招生办在上午9点左右把分数线贴在公告栏上,省台和省内各报纸的记者都会等在那里,第一时间报道豫南省的录取分数线。广播会播,新闻联播也会播,高考是全国性的大事。

学校是让学生们1上午10点去领成绩单,毕竟每个学校的成绩也需要花时间抄录统计,上午10点,成绩能从省招生办抄录到安庆县一中已经很快了,这时候可没有电话查分系统,全靠人工抄录。

陈庆觉得,明天9点前就该到校,“咱们班还要照毕业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