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我是合法商人,只想要保证自己在华国赚到钱,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朋友是黑手党小姐,就怀疑我。”

季江源一噎。

想说几句夏晓兰不是黑手党,想了想,哈罗德也算未来的老板了,没必要和他争执。

“我同意了。”

在哈罗德投资的项目里兼职,比当高级伴游得到的锻炼更多。

当然,他的日薪也涨了。

一周只上两天班,日薪是250美元,以官方汇率来算,月薪高达6000华币。

除掉京城羊城的往返机票,还有周末的食宿花费,季江源的月收入是华币4000元以上——这还只是官方汇率!

想到自己的债务,季江源下车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一下:

“哈罗德先生,我的工资要用美元结算。”

官方汇率和民间汇率的巨大差价,季江源好歹是学经济的,又怎么会忽略!

感谢哈罗德威尔逊的慷慨,一份兼职干到大学毕业,他完全能还上亲妈的钱。

970:蝴蝶的翅膀(1更)

半个月的拉锯战。

哈罗德美元开路,活生生把之前同样想修高尔夫球场的对手三振出局。

对方甚至不能来找哈罗德算账,因为哈罗德是外宾。

别提有多窝火了。

可就像夏晓兰说的那样,不花钱的内部测试号,能赢过华币充值的玩家,还真干不过用美元充值的超级vip。这笔投资,是几千万美元,竞争对手在政府内部有再硬的关系都能被扫平!

在85年,哪个城市也不可能把几千万美元往外推啊。

几千万美元,能修一家长城饭店了。

长城饭店一千多间客房,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彭秘书看着哈罗德的投资意向书叹气:

“如果几千万美元是投资工厂,那就更好了。”

工厂是制造业,华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一间价值几千万美元的工厂,怎么也要需要好几百个工人吧?提供了很多劳动岗位,也会根据产值来缴税。高尔夫球场,政府除了卖地皮,还能靠什么增加持续收入,这是个问题。

“彭秘,威尔逊先生一行人到了。”

彭秘书马上站起来,“快请到会议室去。”

这边也请了翻译的,不能全信任外宾的翻译,虽然最近担任翻译的是季江源。

诡异的父子关系让彭秘书头疼,市政府几乎没人知道季江源是汤宏恩儿子,姓不同,长得也不十分像,季江源更像季家人。

想到汤市长的前妻,彭秘书的头都要炸开。

真不知道领导怎么受得了的,让彭秘书和季雅一起生活一年,彭秘书觉得自己差不多也该疯了。两厢一对比,难怪市长口味突变,如今想找刘芬同志那样的…相处起来舒心啊!

彭秘书努力把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出脑子,他今天要听哈罗德讲投资规划,得集中精神。

哈罗德的身影出现了。

他和彭秘书握手,两人身后都跟着好几个人,一群人涌入会议室。

彭秘书直奔主题:

“威尔逊先生,市政府经过会议讨论,基本同意您提出的租赁香蜜湖旁边2500亩土地的要求,在具体地价上还有待商榷,其中1900亩土地为体育用地,租赁有效期为30年,剩余600亩土地为住宅建筑用地,租赁有效期为50年…租赁时间到期后,市政府在做出合理赔偿后,有权收回您租赁的土地,如果您想延长租期,需要按照将来的市价,重新和市政府谈判。”

哈罗德听完季江源的翻译,提出质疑:

“这和我们最初向市政府提出的意向书内容有出入,体育用地的年限,只有30年?彭秘书,看来市政府还是没有拿出诚意来。”

彭秘书听得懂一些词汇。

内容还需要翻译,但他已经能感受到压力。

彭秘书也怕弄黄了项目。

几千万美元的总投资,落地在鹏城,就是领导的政绩,也是他这个经手人的政绩。

但和夏晓兰谈过后,彭秘书还是这样说了。

眼下还是85年,《华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要到1990年才会出台,夏晓兰一无所知,直接就把自己知道的和彭秘书谈了。

她从江城回来后,汤宏恩单独找她又谈了一次。

第二天,汤宏恩就在鹏城市政府会议上提出了《鹏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根据的就是夏晓兰知道的后世会出现的土地使用条例。

鹏城开发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国有土地不能买卖这个大前提不能变,那就只能“租赁”。

但之前签订的“租赁”合同,年限都是乱七八糟的,汤宏恩认为是该统一管理一下。

夏晓兰是根据自己的记忆说的,汤宏恩拿出来公开讨论,最终确定了鹏城这边的土地使用暂行条例: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用地或其他用地50年。

以上都是最高年限,只能少不能多。

基本上,鹏城这个版本,就是1990年后全国通行版本的复刻,夏晓兰的蝴蝶翅膀一扇动,把这东西提前搞出来了。

具体有什么影响不好说,眼下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哈罗德的投资。

他最开始向市政府提出来的要求是,租香蜜湖旁边的2500亩土地60年,不管住宅还是球场,它们的租赁年限应该是一样的。

没有了高尔夫球场,住宅项目也就持续不下去,球场提前到期算什么?

哈罗德的脸色肯定不好。

彭秘书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情绪,不能表现的比哈罗德更着急:

“这不是针对您,事实上,鹏城城镇国有土地,以后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了。”

彭秘书在心里默默补了一句:起码在汤市长任职期间,这个暂行条例不会被推翻。

哈罗德看着季江源,季江源对这个条例一无所知。

这一场谈判有点不欢而散。

彭秘书看着哈罗德带着人走了,也不可能把对方又叫回来。汤市长刚刚让整个市政府同意的暂行条例,总不能马上自打嘴巴子,为了留住哈罗德的投资又自己推翻吧?

不能怂的这么快。

夏晓兰给领导的提议是对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土地使用权不规范,以后还有的乱。

夏晓兰也是为自己考虑,鹏城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了,她再想拿地,只要符合条例规范,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彭秘书嘀咕:

“真是像猴一样精!”

彭秘书有点忧愁,哈罗德的投资要是谈不拢,对汤市长固然有影响,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夏猴…哦不,夏晓兰猜的没错,彭秘书就要去下面的区里任职了。

现在鹏城设立了罗湖、上步、南头和沙头角4个办事处,是市政府派出的县级办事机构。其中上步区办事处管辖红岭路以西至车公庙以东区域,下辖上步、福田两个街道办事处。

香蜜湖就归福田街道办管理。

如今哈罗德要在香蜜湖附近建高尔夫球场,市政府有意在福田成立新区,已经将规划上报国务院,而彭秘书要去的,就是还没正式批复的福田区!

971:欢迎弃暗投明(2更)

这些市政规划,在没有公布前,很大一部分是秘而不宣的。

夏晓兰如果知道了,可能会瑟瑟发抖个几分钟吧。

她这蝴蝶小翅膀扇一下,土地条例提前搞了出来,福田区也有提前问世的趋势。

说来也巧合,《华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鹏城福田区的成立,在夏晓兰的上一世,都是1990年。

她是95年考上大学,99年毕业,到鹏城工作已经是千禧年后。

她到鹏城的时候,福田区早就成立了,谁没事会去留意福田区具体是哪一年成立的?

夏晓兰又不是在政府上班!

她说福田区也是说顺嘴,其实人家现在还叫福田街道办。

当然,就算知道自己改变了点历史,夏晓兰也不会太惊慌。瑟瑟发抖个几分钟,该干啥还得干啥。她一个人影响不了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该怎么发展还得怎么发展,不过是和汤宏恩走的近,汤宏恩恰好是鹏城市长,让鹏城的一些事提前了两年罢了。

夏晓兰把姜妍从石家庄叫来鹏城骂了一顿,她心里舒坦的很。

潘保华和姜妍说了什么夏晓兰不知道,反正她和周诚回去的时候,姜妍心事重重的样子。

看见周诚,咬着牙道了歉:

“周诚,我对你的选择还是不理解,但我会尊重你的决定,以后我不会在你面前对你的感情生活发表意见了。”

周诚心想,你发表的意见我也不会听。

但姜妍能自己想通自然最好。

材料是真是假现在不好说,姜妍表现出来的态度,的确是想和他们修好。

周诚以后不能继续当姜妍是空气了。

这个话他和晓兰也讨论过,夏晓兰能体谅这点,只让他和姜妍说话接触时,不要做一些会让姜妍误会的事。

朋友是朋友,恋人是恋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交往尺度。

夏晓兰不喜欢姜妍,还不至于霸道到要把周诚身边的异性赶尽杀绝。

姜妍确实先认识周诚,先认识潘保华!

“你理不理解没关系,只需要尊重即可。”

周诚说完,夏晓兰拍手:“所以现在,你们又是朋友了?姜妍,欢迎你弃暗投明,重新回到正义的阵营。”

姜妍不理她,潘保华咳了一声,姜妍才对夏晓兰点点头。

还闹别扭呢。

夏晓兰才懒得哄她。

“三哥,周诚要回陆军学院了,我估计你也不会在鹏城继续呆,正好康伟他们也在鹏城,咱们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

潘保华迟疑了一下,想到和周诚一路从沪市过来,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潘保华也没有了顾虑。

“行,一起吃顿饭,这顿饭三哥请你们!晓兰你对鹏城熟,具体的安排你看着办,就当给我帮忙了。”

夏晓兰自无不可。

这顿饭,把鹏城这边的人都凑齐了。

有刘勇、邵光荣和康伟,一听三哥请客,白珍珠问自己能不能来。

白珍珠非常钦佩潘保华这样的强者。

要是有机会,真想和潘保华切磋一番。

这是她的原话,“我大哥比我厉害,潘三哥让我大哥都佩服,那肯定是我学习的目标。”

白志勇当兵多年,给家里写信只说自己过得如何,并不爱提部队的具体事情。但白志勇提过潘保华,一定是佩服到了极点,才忍不住在信里对白珍珠提起。

“我大哥今年要回来探亲了,顺便把终身大事解决,部队领导催他,我奶奶也怕见不了曾孙出生。”

夏晓兰连忙恭喜:

“你就快有嫂子了。”

白珍珠点头,“他这次的探亲假有一个月,我奶奶说相亲加结婚正好,还能和新嫂子相处些天。”

夏晓兰听得冷汗冒。

不过这才是80年代常见的军婚模式。

交通不便,通信不便,哪有那功夫慢慢折腾,一般都是家里人提前相看好,把儿子直接从部队叫回来,双方见面不反对,那就直接扯证摆酒。

闪婚的时髦,最先就是从军婚开始的。

像夏晓兰和周诚这样处了两年不扯证的,才是真正的异类。

周诚肯定很羡慕白志勇。

夏晓兰脑子里冒出这个念头,又赶紧压了下去。

什么时候结婚,她和周诚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周诚也接受了她学业优先,两人先奋斗事业再谈终身大事的观念,夏晓兰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

这一顿饭吃的,大伙儿还是比较高兴的。

潘保华是个非常豪爽的人,只要他想,咋很短的时间内能和任何人混熟。

刘勇喝的醉醺醺的,邵光荣发誓要把大嘴巴的毛病戒掉,喝了七分醉。康伟这小子有点借酒装疯,散场的时候怪声怪气的问姜妍怎么来了,姜妍看了他两眼:

“我没有你想的那么龌龊。”

康伟笑嘻嘻的,“那你说说,我都想啥了?”

姜妍没有理会他。

经过康伟这么一闹,姜妍回程时提前走了,不和周诚一路。

康伟这小气的举动,受到了潘保华和周诚的一致否定,只有夏晓兰对他偷偷竖大拇指——这个任性胡闹,都是替夏晓兰打算,生怕夏晓兰为了姜妍闹心,康伟表明自己只认夏晓兰当大嫂的立场。

私下里,康伟也是这样说的:

“我就觉得歹竹出不了好笋,姜武是个坏东西,姜妍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夏晓兰不置可否:

“但人家现在表现出来是好的一面…先看看吧,一切都没有盖棺定论,等三哥的事有了结果,就知道姜妍是好是坏了。”

姜妍提前走,回石家庄就只有夏晓兰和周诚。

两人很少能有这么长的相处时间,呆在一起越久,越舍不得分开。

夏晓兰向周诚保证:

“开学前我肯定还回来看你,开学后周末有空,我也过来。”

都腻歪了这么多天,所谓的彼此冷静一下,早就结束了。

等夏晓兰从石家庄折返,已经是8月9号,彭秘书好像很激动:

“哈罗德那边让步了,投资继续执行,2500亩土地租赁马上就能签约。”

夏晓兰哈哈大笑:“那就恭喜彭秘您了!”

彭秘书也有忍不住的自得:

“同喜同喜,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喜事。”

夏晓兰表示赞同。

外商吃肉,她喝汤。

高尔夫球场的项目成功落定,夏晓兰也非常高兴!

972:给您当徒弟有好处吗?(3更)

“我得把房地产开发的事,提上日程了。”

夏晓兰这话,是对刘勇说的。

刘勇也很光棍,“你想让舅舅出钱还是出力,你说一声就行!”

“我得先找到挂靠的单位,新成立的公司,没有建筑资质。”

夏晓兰翻出一堆研讨会得来的联系方式。

找侯琪牵线吗?

侯琪看起来是挺喜欢她的,但才刚刚认识,就找侯琪帮忙,会不会太冒失了。还是一事不烦二主,依旧找远辉挂靠的商都建筑公司?

其实后世的地产公司,根本不用自己盖房子。

运作的是整体项目,盖房子等工程全是外包的。夏晓兰这才刚起步,把活儿全部外包,她赚什么钱?

这钱让别人赚,不如让她自己赚。

有资质总比没有资质强。

远辉是她舅舅的公司,夏晓兰能让刘勇入股,却不会把房地产和装修公司完全搅合到一起。

就是说,她得独立门户。

刘勇倒也没意见,本来甥舅俩,他赚的钱,一半留给儿子刘子涛,另一半给晓兰也没关系,现在刘勇同样如此想。

但钱越赚越多,老婆李凤梅的娘家人现在也有跟着刘勇手下干活的。

现在没有提成管理层是他们能力不够。

将来多多少少的,也会介入刘勇的生意。

他是夏晓兰的亲舅舅,和妹妹、外甥女有血缘关系,李凤梅却只是舅妈。

刘勇不是防备老婆,他怕钱越赚越多,将来李家人顺着他的公司,插手晓兰的生意。晓兰的公司是该独立,刘勇是蓝凤凰拆伙上得到的灵感。

蓝凤凰拆伙之初,李凤梅不同意。

现在蓝凤凰拆伙半年了,李凤梅渐渐体会到了当家做主的乐趣。

刘勇其实连入股都不太想入,装修公司的前景也很不错,将来也能慢慢转为建筑开发,“远辉”成立的时候,夏晓兰借钱又借人脉,丝毫没替入股的事,刘勇就想效仿着“远辉”的模式来。南海酒店装修完,他和晓兰合起来能赚100多万,这钱用来搞晓兰的“房地产”仍然远远不够,难道到时候还得贷款?

建材店的潘韦亮受重用,他叔叔潘主任也该出点力气了。

夏晓兰决定在开学前把房地产公司的手续跑下来。

她还没找上侯琪,倒有一个人出乎意料主动找上门了。

在研讨会见过面的茅康山,通过宁彦凡要了夏晓兰的联系地址和电话。电话打到什刹海的房子,找了夏晓兰好几回,于奶奶就给夏晓兰打电话了:

“有个姓茅的,总往家里打电话,还说要来鹏城见你,你自己留意一点。”

茅康山见她做啥?

等她把茅康山联系上,茅康山一点没含蓄,直接说看上夏晓兰了,问夏晓兰愿不愿意拜个师傅。

夏晓兰脑子整天都在琢磨开公司的事,看茅康山说的直接,她也没遮掩:

“茅老师,拜了您当师傅,有没有什么好处?”

茅康山差点没噎死。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从来都是师傅教徒弟本事,徒弟孝敬师傅的…还没进师门就问好处的,夏晓兰绝对是第一个。

茅康山忍住想挂电话的冲动:

“你想要啥好处啊?”

“是这样的,我想自己建住宅出售…”

夏晓兰一点没客气,噼里啪啦把自己现在的难处讲了。

徒弟孝敬师傅是天经地义。

但也得徒弟有本事啊。

师傅不给资源,徒弟慢吞吞发展,以茅康山的年龄,不一定能享到夏晓兰这个徒弟的福气。

茅康山听完,也是倒吸凉气:

“你想自己盖房子卖,当开发商?你知道要多少资金吗?”

“再小的盘,也要有几百万垫进去吧…”

夏晓兰嘴里,几百万轻飘飘的像几百块。

茅康山有点怀疑人生。

他是发现一块暴露在野外没人要的美玉,想要捡回家慢慢雕琢,让美玉大放光彩。

难得脾气也挺和茅康山胃口,是那种不吃亏,受了欺负不会忍气吞声的。

可夏晓兰这财大气粗的口气,敢情这美玉还被财神加持过?

宁彦凡不是说夏晓兰家是农村的吗?

茅康山一下子想到那几万份传单,夏晓兰这么有钱,阴聂卫国那事儿,看来还真是夏晓兰干的。茅康山越发看夏晓兰顺眼,刚才是夏晓兰迟疑,现在是茅康山迟疑…非要收人家当徒弟,好像是为了钱一般。

“茅老师,您到底有没有办法呢?”

“有是有,可是——”

“那就好!咱俩就说定了啊,您人在哪里呢,我马上就能提着拜师礼上门!”

夏晓兰已经顺着梯子爬了,自己就把师徒名义给定下,生怕茅康山拒绝。

北宁南茅,茅康山是杭城人。

工作杭城,现在退休后也在杭城,被浙省的省建筑设计院返聘。

前两年在大学里还兼着课,这两年年纪上去,大部分时候都呆在家里写写文章。

夏晓兰是个实干家。

她要拜茅康山当老师,那是一刻都等不了的。

知道哈罗德在香蜜湖的投资落地,夏晓兰心里火急火燎的。这一次去杭城,她听从周诚的劝告,让葛剑跟在她身边。买了不少礼物,还是需要人搬嘛,再说葛剑的作用可不仅是搬东西。

85年的时候,杭城的萧山国际机场连影子都没有,现在杭城使用的是笕桥机场。

这是个军用机场,建国前就有。56年的时候在笕桥机场筹建了民航站,现在是军民两用的机场…有机场就行,从羊城坐飞机过去,比火车要快。

浙省设计院家属楼。

茅康山也没料到夏晓兰是如此雷厉风行,夏晓兰说自己很快会上门,茅康山晚上才和老伴儿说了声:

“你明天去割两斤肉,买一条鱼吧,家里或许要来客人。”

他老伴儿都吃惊,“谁要来?”

家里来人不奇怪。

但谁不知道茅康山是个死抠,家里吃什么,客人就吃什么。

就算是儿女回家一趟,茅家老两口的饭桌上,都不见得会加个肉菜。

多稀罕啊,茅康山主动叫她割肉买鱼了,茅康山的老妻好奇的不得了!

茅康山含糊道:“…一个学生。”

一个学生?

茅康山从来不和学生走得近,他说自己一身反骨,指不定什么时候又连累了别人。

973:铁公鸡拔毛了!(4更)

茅康山嘴巴很严。

老伴儿姓宋。

宋大娘问了半天都没结果。

茅康山还说第二天“可能”有人上门。

事情都没确定,叫她割肉买鱼的,8月是三伏天,肉食放一天就坏了!

茅康山性格倔,宋大娘不和他争辩,心里打定主意第二天要是没人来,她就叫住的最近的小儿子一家来吃饭。难得她家老头子大方一回,花钱买的肉,不能白白浪费。

但对要上门的学生,宋大娘是非常好奇的。

第二天,等宋大娘出门买菜了,茅康山自己在屋里东摸摸西看看。

屋子小了。

家具也旧。

幸好宋大娘爱干净,房子虽小,家具虽旧,却打理的干干净净。

这房子显得逼仄,还是因为茅康山的各种书和工具太多,再给他开辟个工作区出来,本来不大的房子,就更小了。

“这天底下,还有嫌老师穷的?只看老师有没有本事…哼,不拜就算了!”

茅康山自言自语。

宋大娘买菜回来,看他自己打了一盆水在擦椅子。

“今天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老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要不把话给我说清楚,今天我还就不做饭了!”

掉漆的椅子怎么擦都像是不干净。

茅康山心里火急火燎的,宋大娘再逼问他,他那炮仗脾气本来想发火,看见宋大娘买一趟菜满头是汗,累的捶脚,他那火气又没办法发——茅康山和宁彦凡不同,茅康山得罪的人多,在动荡年代,宁彦凡几乎是毫发无损,茅康山却被整的够呛。

牛棚就关了好几年,宋大娘也跟着他吃了很多苦。

宁彦凡的儿女个个有出息。

茅家的情况却不好。

茅康山在老伴儿面前说不起硬气话,把手上的毛巾洗干净挂起来,他给老伴儿讲了这次在江城发生的事。

宋大娘恍然大悟:

“你想收个徒弟?”

徒弟和学生是不一样的。

学生一毕业,茅康山只是教过他的某个老师。

徒弟是要手把手的带入行呢。

收个徒弟,就是操不完的心。

何况茅康山以前关牛棚,就是被一个徒弟给告发的。这件事让茅康山心灰意冷,就算平反恢复工作后,从前很看重的几个弟子,他全部断了联系,告发的固然是老死不相往来,维护他的,茅康山也只当看不见。

茅康山以前不抠门的。

后来才变得抠门,宋大娘知道,这是茅康山在“赶客”,不想和任何人交际,甚至连儿女也被他推得远远。

宋大娘疑心自己听错了,她家老茅同志,居然要重新收徒弟?

听她说起来,还是个小姑娘。

“人家愿意吗?”

知道老茅的情况,还往家里撞,那小姑娘是不是有点傻呀。

茅康山有点恼羞成怒,“不愿意拉倒,我把话说出去也后悔了,就是要和宁彦凡争口气,你以为我愿意呢!”

宋大娘不吱声了。

自己跑厨房杀鱼切肉去。

收个徒弟也不错,不管是小姑娘还是小伙子,平时多个人走动,这个家也多几分人气。

同一个家属院里。

茅康山的小儿子一家也住在这里。

小儿子茅国胜也在设计院工作。

只不过受父亲牵连,早些年耽搁了,水平不低,职称却不高。

茅康山平反后,设计院恢复了茅康山的待遇,重新分配了一套三室的住房给茅康山夫妇居住。茅国胜分配的房子,才是茅康山和宋大娘现在住的。

一个是三楼的三室一厅,房子宽敞,冬天暖和夏天凉快。

一个是六楼的小两室。

茅国胜老婆心眼多,在宋大娘面前说了几回,宋大娘做主,干脆和小儿子一家换了房子。

茅康山也没意见,茅国胜夫妻生了三个孩子,有男有女的,挤一个小两室确实艰难。何况小儿子茅国胜那时候刚进设计院上班,是被他牵连的最惨的…

茅康山和茅国胜自己的关系有点别扭。

茅国胜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

父子之间有隔阂在,他老婆对公公婆婆抱怨颇多,认为尽受连累没沾光,换个房子不是应该么?

她还十分关心公婆家的动静,生怕茅康山其他儿女回来占便宜。

凭什么啊?

两个老人有个头痛脑热都是她和国胜在管,占便宜就别人一起上?

天下可没这个道理讲。

茅康山和宋大娘过得十分节俭,人老了吃的也不多,平时都是白水面条。

茅康山还抠门,茅国胜老婆想上门占便宜,连吃几顿白水面条也扛不住。

今天太阳可从西边出来,茅国胜老婆在菜市场碰见她婆婆又割肉又买鱼的,一阵风似的跑回家:

“国胜,今天爸妈是不是要叫咱家上楼去吃饭?”

茅国胜一头雾水,“你胡说什么,没有的事。”

上楼吃什么,白水面条还没吃够?

他老婆把宋大娘提着大鱼大肉回家的事讲了,“不叫我们吃饭,你说妈买那么多菜,能吃的了吗?”

这当儿媳妇的,管天管地,管到公婆饭桌上了!

茅国胜不太自然:“你管这些做什么,叫你就去吃,不叫就当不知道,他俩也该改善下伙食了!”

他老婆哼了一声。

这是改善伙食呢?是偷偷躲起来吃好的。

她就知道公公是个自私抠门人,不折不扣的铁公鸡,今天铁公鸡拔毛了,茅国胜老婆可纳闷儿!

和她公公一样老资格的,也就茅康山日子才过成这样。

茅国胜老婆心中有火气,想起来自己今天连菜都没买,还得去一趟菜市场。

一下楼,发现一辆出租车停在院子里。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孩儿。

茅国胜老婆将对方从头打量到脚,妖里妖气的,不像什么好人。

这个妖里妖气的女孩儿,径自向她走来:

“大姐,这里是省建院的家属院吗?”

茅国胜老婆点头:

“你找人?”

女孩子露出笑脸,“那就没错了,我找茅康山茅老师。”

找她公公的?

茅国胜老婆马上就明白婆婆买肉买鱼的用意了。

原来有人上门做客!

两个老的是不是疯了,舍不得给亲儿子一家吃,对外人那么大方做什么。

茅国胜老婆忍着气对着楼上一指:“六楼第三间就是他家!”

女孩子大喜:“谢谢您呢。”

转头又冲着出租车喊:“葛剑,快把东西都搬下来,茅老师家就在这里,没找错!”

974:我就是故意的!(1更)

问路的自然就是夏晓兰。

从羊城到笕桥机场,一路也没歇过。

下了飞机就找了出租车直奔杭城省建院家属楼来,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这么热的天,夏晓兰是一步都不想走。

葛剑把车钱付了,从后座下车。

东西实在太多了,后备箱都装不下,又放了好多在车子后排座。

出租车司机倒是热情,帮着葛剑搬东西。

“六楼啊?你们不太好拿吧,我帮你们搬上去。”

葛剑马上给司机塞了包烟:“那谢谢您了!”

夏晓兰嘀咕,“省建院是怎么回事儿,分房子时也不考虑下茅老师上了年纪,老年人住六楼合适吗?”

夏晓兰还没拜师,已经开始护短。

她是无心抱怨,却见刚才指路的大姐脸忽然红了。

要不是不认识夏晓兰,对方非得以为夏晓兰是故意的,这不指着和尚骂秃子说她不孝顺老人吗?

夏晓兰却没留意。

对方脸上又没写着是茅康山儿媳妇。

带着葛剑,带着出租车司机,加上夏晓兰在内,刚好能把东西往上搬。

夏晓兰带着人上楼,听着动静的人忍不住了,拉住茅国胜老婆:

“这是给你公公送礼的?”

茅国胜老婆都惊疑不定,就茅康山那臭脾气,还有人送礼,那可真稀罕。

“别胡说八道,就算送礼,老爷子哪会不扔出去呢!”

说的也是,茅康山的脾气多臭,整个家属院无人不知。

听着咚咚咚的爬楼声。

听着敲门说话寒暄。

茅康山让人进去。

咦,等了半天,这回咋没有把东西往外扔?

茅国胜老婆呆不住了,刚才那一大堆东西,得值多少钱呢,居然没往外扔!

老头子今天吃错药,她得回家和国胜讲一讲。

茅国胜老婆对夏晓兰的身份好奇的要命。

整个家属院对此事同样很好奇!

六楼。

敲门声响了,夏晓兰笑盈盈站在门口,说实话茅康山是松了口气的。

他都让老伴儿准备好饭菜,夏晓兰要中途反悔,不拜师傅了,茅康山自觉下不来台。

看见夏晓兰人出现在门口,茅康山才淡定下来。

可夏晓兰身后跟着两个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茅康山有点生气:

“你这是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