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上一章:第 6 章
  •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下一章:第 8 章

想到父母,林彤嘴角不自觉的溢起幸福的笑容。

把钢笔还给营业员,“谢谢同志。”

营业员的态度好了很多,刚开始这姑娘又要纸又没笔的她还以为是瞎胡闹呢,刚才她看这姑娘下笔飞快,那字写的非常漂亮,立刻印象改观了,因此态度非常好的指引她,“你把信投进门口的邮箱就行了。”

林彤投了信,回信的地址写的就是徐家。

她已经打听过了,有专门的邮递员会下乡投递,虽然慢一些,可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她精神很好的穿过大集,这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大集上的人少了一些,可仍然是人挨着人。

徐老二、徐老三他们带来的鸡都卖掉了,大大小小七个人,正站在角落里吃包子,一个个狼吞虎咽,吃的是满嘴流油。

林彤撇撇嘴,这些人,都不等他们就吃上了,生怕沾着他们一点便宜。

她坏心眼的上前,拍了一下背对着她的李玉波,埋怨道:“你们吃包子怎么也不叫上我和你大哥?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李玉波吃的正香呢,冷不丁被吓了一跳,本来想发火,可看到是大嫂,又听到她的指责,她忙陪着笑脸,有些心虚的道:“大嫂啊,这不,这不是刚才没找到你们吗?”

徐老二蹲在地上,跟几个孩子似的,吃的嘴巴上都是油,抬起眼皮睃了她一眼,“我还以为你和我大哥一起去他丈人家吃鸡去了呢!怎么,我大哥吃好的没带你啊!”

这话挑拔的意味很浓,不过林彤是什么人啊,丝毫不在意他这拙劣的表演,“你大哥说,小念妈妈没了后你们两家闹翻了,我想,小念姥家不可能留他吃饭吧!”

徐老三皱了皱眉,不悦的看向二哥,说那些没用的干啥,把大嫂得罪了他又能得到啥好处?

李玉波反应很快,赶紧岔开话题解释,“这不是孩子们饿了嘛,过了饭口也没有吃的卖,就赶紧买点包子垫吧垫吧。我刚吃一半,大嫂你别嫌呼,你吃…”把手上咬了一半的包子递过来。

林彤往后退了一步,她还真嫌弃,这咬了一半的包子给她,亏她能想的出来。

摆了摆手,笑嘻嘻的道:“我不吃,你吃吧,我就是逗逗你,你还当真了。”

李玉波:…

讪讪的收回手,“那,大嫂我吃了。”

“吃吧吃吧,你们先吃着,我去找你大哥了。”林彤看那几位吃的那个香啊,特别是徐老二那样,也没了说话的兴致,转身刚走了几步又回过头问:“玉波啊,你们这包子是在哪买的?”

李玉波一口包子刚咬进嘴里,听到她问,费用的咽下,指了指不远处,“那边,国营饭店就有。”

林彤点了点头,往供销社走的路上看到很多摆摊的都拿着煎饼或大饼子就着咸菜干啃,像徐家这样买包子吃的她并没有看到几个。大部分都是自带干粮。毕竟去饭店买包子吃,是既要钱又要粮票的。

这大冷的天大饼子都冻的像石头一样,有的带着冰碴,让林彤看的心里发酸。

条件好的吃的是煎饼,卷棵大葱或是厨菜条,可比大饼子美味多了。

要是,在大集上卖些简单便宜又热呼的汤汤水水做午饭,生意一定能不错吧!

林彤心里琢磨着,等到了供销社,才发现徐念正在啃包子,而徐振华脸色阴郁的盯着她,“你怎么才回来?”

林彤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我出去逛了逛,不是说好一个小时的吗?”

她觉得,自己出去不到一个小时吧!

徐振华也察觉到自己语气不好,他刚才在小念姥爷家置了一肚子气,撂下东西就回来了,他带着小念回来后,久等不到她,小念又吵着饿,他只能带着他先去买了个包子。

又怕她也饿,就想等着她一起吃饭,自己还饿着肚子呢,看到她语气就凶了点。

“我这不是,看你总不回来,怕你饿着嘛!”徐振华很不要脸的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林彤看了他一会,见他神情有些不自在才移开目光,“是啊,我是饿了,咱们吃什么?”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徐念…手里的包子。

大包子很大,里面肥多瘦少,是她很不喜欢的那种,可为啥她觉得自己嘴里已经在分泌口水了呢?

第二十七章 为人民服务

林彤移开目光,徐振华不知道怎么,竟然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这女人,原来也挺有小脾气的啊!

他嘴角不自知的露出一抹笑意,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心里一动,看她这样,是想吃包子?

“咱们去国营饭店吃包子吧!”徐振华觉得自己是大男人,刚才态度不好,但他拉不下脸道歉,却是可以大度些。

“行啊,刚才经过大集看到你弟弟和孩子们都在那吃包子,我就想,看他们吃的那么香,一定挺好吃的。”说起吃,林彤眼睛亮了,这一上午的消耗太大,她的肚子真的在咕咕叫呢!

不过,去饭店之前,她还得买手绢,徐念吃的嘴角都是油,她看着就想给擦,可总不能像刚才那样吧,她自己都觉得看不下眼去。

说是国营饭店,其实里面只有四张圆桌,服务员慵懒的趴在桌子上,看到他们,不紧不慢的抬起头,“过饭口了,不营业啦。”

林彤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表,尼玛才十二点半你告诉我们过了饭口?

“这才几点啊就不营业了?”林彤真是饿极了,一听没饭吃立刻不高兴了,指着墙上挂着的“为人民服务”道:“这才几点啊就不营业了?你们饭店不营业,让我们这老百姓饿肚子,这为人民服务难道是白说的。”

好吧,她说完才意识到,她把林思念那个看不惯就说的作派带来了,镇上国营饭店就是这样,过了饭口就不伺候了,想吃?等几个小时吧!

饭店服务员一看已经是四十多岁了,她可是国家正式职工,听到一个农村姑娘竟然把这大帽子给自己扣上,立刻不愿意了,“谁让你们饭口不来吃饭的,过了饭口大师傅也得休息,再说了,过了饭口都卖光了,什么都没有了让我们怎么办?”

信他个大头鬼就怪了。

林彤扬起下巴要跟他理论理论,却被徐振华拦住了,“同志,我爱人年纪小,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

林彤一口气泄了下来,心里十分失望,她故然有些激动,可徐振华在这种时候不站在她这边,这让爱看小说,对小说中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十分向往的她,失望至极。

她一直喜欢那种不问原由非常护短的男人,她即便是徐振华不愿意娶的,可也是他妻子,这样拆台真的好吗?

林彤抬起头幽怨的看着他。

服务员的脸色好看了一些,正想说你一个当兵的娶这样的一个媳妇真是白瞎了,就听徐振华的声音接着响起,“但是,现在还是午休时间,并没有过饭口,你们饭店就不营业确实说不过去。要是因为饿坏了我们,我想,你们这为人民服务的牌子确实就不适合挂了。”

听到这话林彤又高兴起来,不住的点头附和着,“就是,我们又不是不讲理的非得下午来吃饭,我们也不是吃饭不给钱…”

服务员还想说,柜台里面的开票员已经接过话来,“同志,我们今天准备的午餐确实都卖完了,不过你们要是想吃,可以给你们下点面条,不过,也只有炸酱面了,肉丝也都卖完了。”

有的吃就行啊,要什么自行车啊!

林彤忙看向徐振华,他点点头,客气的道:“谢谢,那就给我们来三碗吧!”他去付了钱和粮票,过来坐到徐念身旁。

徐念小眼睛眯着,把糊了口水的包子往林彤嘴边送,“妈妈吃包子。”

林彤笑眯眯的拿手绢帮他擦了擦嘴角,看到新手绢上的油渍眼角抽了抽,幸亏她买的是男士常用的蓝色格子手绢,如果是白色带绣花的,这油渍更明显。

“小念吃吧,妈妈一会吃面条就好了。”

炸酱面端了上来,林彤忍不住呵呵了,她以为的炸酱面,是那种老北京炸酱面,可眼前的面条,分明就是汤面里加上一点炸酱…

不过这大冬天的吃点汤面,浑身就会热呼起来,林彤就没吱声,挑起一筷子面条吹了吹,送到徐念嘴边,“小心烫噢!”

这温柔的样子,和刚才炸毛的小辣椒完全不像同一个人。

徐振华发现自己看着林彤有些发呆,忙低下头吃面,徐念人小吃不下几口,他的那碗就被林彤和徐振华分吃了。

林彤吃了一碗半的面条,拍了拍肚皮有些感慨,她刚刚穿越过来两天,怎么感觉跟饿了一个世纪呢!

看来,这赚钱的事得早日提上日程才行。

吃完饭,徐振华又去供销社买了两包点心,两瓶酒,面对林彤不解的目光解释道:“明天你不是要回门吗,这些东西给你娘家的。”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是味儿呢?

“什么叫我回门啊?回门不是应该咱们两个一起吗?”林彤心里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低着头嘀咕道:“你是不是讨厌我,也不想给你这个面子。”这么一说,心里就觉得委屈极了,干脆抬起头撅着嘴看他,把自己的委屈和不满清清楚楚的让他看到。

徐振华把系在一起的两瓶酒拿好,点心给林彤拿着,一只手抱起徐念,沉吟片刻道:“我刚才碰到送电报的,部队来电报要我在年前赶回去。我本来是想明天一早就走的,”他迟疑的抿了抿唇,“要不,明天早上我陪你回去一趟,不过我不能在那呆时间长,我去看看就走。”

林彤可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她一听是部队有事,立刻道:“那不用了,部队召你,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想了想又问:“你们部队离这远吗?要坐几天的车啊!”

“不算远,大概三天就到。”徐振华知道她没出过门,给她说的挺详细,“咱们镇上就有火车站,坐火车去白城,然后在那里倒车,到时候还得再倒一趟,挺麻烦的。”

徐振华的声音温和,这温醇的声音沁入心里,让她觉得很舒服,这让林彤迷迷糊糊的觉得,或许,这个男人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讨厌她。

林彤停住脚步,仰头脆声声的问:“徐振华,我和小念可以随军跟你一起走吗?”

她说完心里十分忐忑的仰视着他,眼神里既期待又害怕,生怕被他拒绝。

第二十八章 不同

徐振华脚步一顿,低头看她,眼里的期盼那么明显,除了期盼还有焦灼和不安,让他一直自以为平静的心震颤了一下。

徐振华顾不上想这是怎么回事,他心里微微有些愧疚,可还是硬起心肠,斟酌着语气说,“我现在的级别不到随军的条件…”

没等她说完,林彤心里就凉了,她打断他的话,质问道:“你撒谎!你不是连长吗?部队不是有规定,连级干部家属可以随军吗?”

她记的清楚,她朋友嫁了个连长,让朋友结婚后随军,朋友不愿意放弃城市里白领的工作而拒绝了,她当时知道了还劝朋友来着。

徐振华一哽,他确实撒谎了,不过,部队的规定可不是连级,而是副营级干部家属可以随军,而他,瞒着家里人,他今年从战场上下来以后,就升了副营长。

他心想,也不知道她从哪听说的连级干部家属就可以随军?

林彤哪知道,连级家属可以随军的规定是二十年后才出台的,她以为徐振华不想她跟去,跟她撒谎。

徐振华板起脸,正色道:“我没撒谎。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听到的这种说法,不过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县武装部去问。”

他心里又加了一句:本来连职家属就不可以随军,我没撒谎。

林彤半信半疑的看着他,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不,不对,现在是八零年,眼看就要奔八一年了,也许,政策不一样?

林彤有些沮丧的低下头,穿着棉布鞋的脚无意识的在地上蹭来蹭去。

徐振华看她一副做错了事的样子,心里不知道为啥有些难受起来,想也没想就开解道:“你先在家里呆两年,等我升了职,到时候再说随军的事。”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这样心软这样摇摆不定的人真的是自己吗?

林彤眼睛一亮,双眼亮晶晶的抬头看他,喜笑颜开的抱住他的胳膊,“那就说好了,你可要尽快升职噢,等你升了副营长我就带着小念去你那里。”

看她笑的眉眼弯弯,徐振华拒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算了算了,反正母亲也不会同意的,就让她高兴一会好了。

徐振华很清楚,母亲不让他娶外地的老师,而是执意把林彤推给他的用意。

林彤心情很好,话也就格外多,“徐振华,明天你陪我回我二哥家能呆多长时间?我送你去镇上坐车吧!”

按理回娘家,应该回大哥家才是,毕竟母亲之前和大哥林解放住在一起。

可林彤之前两年都住在二嫂家里,她讨厌大嫂,而林母担心她,就一直呆在二儿家没有回村。

“不用了。”去镇上这么远,他怎么会让她去送呢。至于第一个问题,徐振华并没回答。

林彤也不在意,“徐振华,火车是几点的?到白城是不是很远啊?”她心里嘀咕着也不知道他所说的白城和自己知道的那个是不是一个?

“十二点开。到白城要晚上七八点吧!”徐振华也是多年前坐过,记得大概时间。

“这么远啊?”林彤装作无知的问:“白城是省城吗?白城很大吗?”

“不是省城,不算很大。”没有他部队所在的那个城市大。

“徐振华,”林彤叽叽喳喳的像个欢快的小鸟,她脸色微红,大胆的向他另向表白,“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对小念的。”

徐振华脚步一顿,淡淡的“嗯”了一声。

他的表情这么淡漠,林彤情绪又有些低落了,觉得自己也许不该说这话,可是她迫不及待的想让他知道,她喜欢他,会好好的跟他在一起。

林彤前世没有谈过恋爱,她也没有和男人这样相处的经验。和哥们在一起毕竟和男朋友是不一样的,她心里怎么想,现在就怎么做。

“我…”她刚要张口说话,徐振华打断她,“我相信你。”

林彤心里流过一阵暖流,看看,她就说吧,她这么好的姑娘,徐振华是傻了才会看不见!

这才两天不到,昨天和现在,他对自己的态度,给她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呢!

林彤有些得意,笑眯了眼歪着脑袋夸他,“那肯定的。你真有眼光!”

徐振华:…

这是夸他呢还是夸她自己呢?

这么一打岔,林彤那点好不容易鼓起的想要表白一下的勇气,也就没说出口。

算了算了,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要不,等以后写信告诉他?

林彤厚着脸皮想,有本姑娘这么年轻,这么聪明的姑娘说喜欢他,他可真是祖坟上烧了高香了。

至于漂亮二字,林彤故意忽略了,毕竟这具身体不是自己的,要知道前世她可比现在漂亮多了。

如今嘛,顶多算是清秀可人,不过,全天然的还是挺耐看的,要是好好捯饬一下,不比那些所谓的城里姑娘差。

林彤一高兴,就哼起歌来,她还是挺警惕的,没敢哼那些爱情歌曲,也没敢哼唱太流行的歌,“好一朵茉莉花…”这首歌小时候常听奶奶哼唱,她还是挺熟悉的,现在哼来,竟觉得比那些流行歌曲还动听。

她唱的高兴,全然没注意到身后徐振华看向她的目光里惊奇又诧异的目光。

这姑娘,和他想像中的农村姑娘真的太不一样了。

听这歌声,竟然一点不比去部队演出的文工团女演员们唱的差。

可是,以林家的条件,不可能有收音机,她是从哪儿学来的那歌呢?

徐振华越来越迷惑,忍不住想要接近她,了解她。

这种念头一起,他就蹙了蹙眉,用力摇了摇头,把这可笑的念头甩走。

徐念笑眯眯的听着妈妈唱歌,慢慢的也跟着她哼起来,虽然不成调,可林彤还是欢快的道:“呀,我们小念唱的可真好,比妈妈唱的都好听。小念喜欢唱歌吗?”

“喜欢,妈妈喝的真好听。”

“那妈妈教你喝一首小燕子,穿花衣吧,好不好?”

刚说完一股冷风吹进她口中,发出一连串的咳嗽声。

徐振华板起脸训道:“都闭嘴吧,不准再唱了,灌一肚子冷风,一会该肚子疼了。”

林彤朝徐念调皮的伸伸舌头,“悄声”说:“爸爸好凶啊!”逗的徐念咯咯笑。

第二十九章 兄弟情

徐振华坐在东屋,和父母说起明天要回部队的事。

徐母听了不高兴,“不是说过完年再走?怎么又这么急?我还想着抱孙子呢!”

就留这么几天,万一林彤怀不上,她啥年月才能抱上孙子?

徐振华想到路上,林彤挎着他胳膊欢快的唱歌,而小念高兴的拍手,那种热闹而温馨的场景,是他以前一直在梦中才见过的场景,嘴角不由的溢起一抹笑容。

“老大啊,能不能晚几天再走?”

徐振华发觉自己竟然有些走神后,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没有回答母亲的问题,而是商量着明天回门的事情。

“你明天要走,你媳妇回门就等你走了之后吧!”徐母蹭到炕边就要下炕,喊道:“老二媳妇,老二媳妇——”

王桂华应了一声从西屋过来,“妈,你喊我啥事?”

“去棚子里取块肉化开,你大哥明天要走,明早上给他包顿饺子。”徐母吩咐她。

王桂华眼里露出抹喜色,大哥走了,他们住的就不用这么挤了,而且还可以吃好的。

“妈,包啥馅的?白菜还是酸菜的?”她低眉顺眼的问,一点也看不出心里的喜悦。

“白菜的吧,你大哥喜欢吃白菜馅的。”老太太挥了挥手,“多剁点白菜,给孩子们也解解馋。”

王桂华答应了出去,不大一会西屋响起一片欢呼声。

徐老三从西屋过来,“大哥怎么不多住些日子,等过完年走?”

“部队还有事,明天就得回去。”徐振华和两个弟弟没什么话说,不,应该说他跟这家里的人都没什么话说。

徐老三还是挺会来事儿的,笑道:“那我明天送大哥去车站。”

“不用了,也没啥行李。”徐振华这样一说,徐老三就笑了笑,站起来道:“大哥,今晚上咱们喝一杯吧,你这一走,下次指不定哪年才能回来。”

徐振华心里一堵,听到弟弟说喝酒就想到那天,也是这样,他说第二天要走,老三和老二拉着他要和他喝酒…

“不用,我忌酒了。”这话说的硬梆梆的,徐老三听了讪讪的,“那个啥,大哥啊,那天的事是我们不对,不过,你看嫂子也进门了,你就别生弟弟的气了,好不好?”

徐母不高兴的道:“都过去的事了老翻腾啥?你媳妇哪儿不好了?妈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小念?你找一个城里的,她能好好的照顾小念,让小念这么喜欢?”

徐振华心里苦笑,面上淡淡的,“妈,过去的事别提了。”

徐母也不想儿子临走时把关系弄僵,赶紧把话题岔开,“对对,不提了。对了,我还让老三媳妇买了两个罐头,两包点心,明天你走以后让你媳妇带着回娘家。”

徐振华想了想,“罐头我拿着,点心妈你和我爸留着吃吧,我今天也买了,明天给她拿着就行。明天我早点吃了饭,陪她过去坐一会再走,哪怕十了分钟也是那么个意思。”

徐母看他一眼,这才不到两天就护着了,看来这个媳妇娶对了。

她眼里带了些笑意点头道:“那也行,早饭早点吃,你去那瞅一眼,坐一会再走,反正时间也来得及。”

徐振华道:“爸、妈,我这一走又不知道多长时间,你们在家注意点身体。有啥活有啥事就让老二老三去干,他们也不能帮他们一辈子。”

徐母有自己的心思,听这最后一句话总觉得话里有话,忍不住辩解道:“你们都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哪个过的不好当妈的也心疼,你是老大,又是个有张程的,你就多帮帮你弟弟们,等我们老两口老了,没了的那一天,你们兄弟愿咋样就咋样,到时候我眼一闭,啥也不知道了。”

徐振华听母亲说的沉重,心里也不好受,沉默片刻道:“妈你放心,他们永远都是我弟弟。”

徐母心里妥贴极了,会叫的孩子有奶吃,老二老三虽然没啥出息,可在她身边快三十年,感情上总比离家十几年的老大要多一些。

林彤点着煤油灯,正用刚买回来的布做衣服。

原主这姑娘,会做点针线活,做个衣服,纳个鞋底子,这些都不在话下。

林彤这做衣服的记忆倒没丢,只是没有缝纫机,全靠手缝,这也挺考验眼力和手工的。

缝了几针,想想明天徐振华就要走了,心里一阵惆怅,这人什么时候才能升到副营级可以随军啊?

难道几年他升不上去她就要在这里呆上几年不成?

想到今天大集上看的那些,做些吃食去卖的想法在脑子里闪过。

想到就做,林彤放下针线,给徐念穿好棉袄,抱着他去了正房东屋。

这个家是老太太当,她想干什么得老太太同意才行。

“小念啊,是不是饿了,你二婶蒸了地瓜,让她给你拿两块啊!”老太太抱过徐念,帮他脱了棉袄,喊王桂华,“那地瓜蒸好了没有,赶紧捡出来,孩子们怕都饿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都去了镇上,老太太觉得大家中午吃的都挺好,晚饭就是蒸地瓜和土豆,谁饿了谁吃。

林彤看徐念拿着地瓜往嘴里塞,这才看向老太太,“妈,我今天去大集,看人好多啊,许多人都带了大饼子和煎饼的当午饭,我想着,咱们能不能做点什么便宜还热呼的拿去卖?还能挣钱,还能方便老百姓,一举两得的事啊!”

徐振华有些意外的看向她,没想到她竟然会有这种当小贩的想法?

徐母并没有林彤想像的那样高兴,她掀了下眼皮睃了眼这个刚进门的儿媳妇,“卖吃的?你想卖啥吃的?”

林彤以为她同意了,略有些兴奋的道:“国营饭店的包子中午都不够卖的,咱们可以卖包子,也可以卖些粥啊汤啊之类的。只要便宜和热呼肯定能好卖。”

她说着眼里流露出丝怜悯,声音也小了下来,“我看有些人就抓口干净雪吃,还有的去卫生院或车站接冰凉的自来水喝,连口热呼水都喝不上。”

这年代没有保温水壶,很多人家连普通水壶都没有,许多人带个搪瓷缸子或干脆从家里带个碗,就这么对付着。

第三十章 丢人吗

老太太皱了皱眉,张口想训斥她,可一想到大儿子还在,还是要给大儿子面子的,就放缓了语气,但里面的不悦还是能听的出来,“老大媳妇,你男人可是军人,你说说你去摆摊,那不是给你男人丢脸吗?这不行,绝对不行。咱们家八代贫农,可不能去干那投机倒把的事,给老徐家,给振华丢人!”

“再说了,喝凉水吃雪那算啥事?你问问,咱这地方谁上山干活的时候没这样?”徐母道:“不说别人,就说你二哥你二嫂…”

投机倒把?

丢人?

林彤听到这些心都凉了半截,根本没注意听老太太后面说的啥?

这就是观念的差异吗?

她不自觉地看向徐振华,他也是这样的想法?觉得当个小贩很丢脸?

徐振华微低着头,视线落在徐念身上,并没有看她。她咬了咬唇,有些不服气的道:“我们是凭劳动挣钱,又不偷不抢的,有啥丢人的?再说了,妈你让老二老三他们去卖鸡,还不是当小贩,又有什么不同?”

徐母先看了一眼儿子,看他并没有说话的意思,就知道他心里也是不赞同的,心里有了底,说起话来格外顺畅,“当然不同了,老二老三他们去卖鸡,说是卖,其实是换,用的是自家养的,就好比拿了自家的粮食去换钱买盐是一样的,这不丢人。我们说穿了还是农民。”

“可你出的那法子,那就成了小摊小贩,那在过去可是要挖共产主义墙角的,是要被批的。那个坚决不行。”徐母说完还语重心长的教育她,“小彤啊,我知道你以前的日子穷怕了,不过,你现在嫁进咱们老徐家了,咱们家,虽然日子一般,可也不会饿着,以后啊,你就踏踏实实的好好过日子。你记着,咱们农民,不管什么时候,就是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干咱地里的庄稼活。农民,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本!”

林彤被教育了一番,和徐振华回到房里的时候有些闷闷不乐。

她好心好意出个主意,还被批成“不脚踏实地”,这真让她郁闷至极。

是她想的太简单了,相差几十年的观念问题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记得以前姥姥和母亲唠嗑时就说过,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她们家所在县城还有许多人觉得干个体是丢人的事,不如上班拿铁饭碗的有地位。

“徐振华,刚才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是不是也不赞同?”林彤虽然已经知道他的态度,可因为期望很大,所以没听到他亲耳所言,还是忍不住问出口。

“你,也觉得这样很丢脸吗?”林彤情绪很是失落,双腿交叠着倚在炕沿上,小嘴撅着嘀咕道:“这也是劳动的一种啊,凭双手劳动挣钱,有什么丢人的呢?难道吃不饱饿着肚子就不丢人了吗?”

徐振华看她怏怏不快,可这模样又很希罕人,到了嘴边的那句“是,我也不同意”,就变成了:

“你很想赚钱吗?妈说的对,你以后是徐家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寄人篱下过日子,虽然不可能大鱼大肉,但吃饱是没有问题的。”

他自以为说的很温和,可林彤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人活着怎么能这么没有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