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上一章:第 68 章
  •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下一章:第 70 章

早上吃过早饭,徐振华就开始收拾东西。

贺军也带着媳妇过来了,要帮忙徐振华拿行李。

徐振华也没拒绝,二人已经约好,过几天要一同去报道。

贺军倒是明事理,没有带上他那个不懂事的妹妹。

林彤空着手,只背了自己那个斜挎包。

常玉兰夸她的包好看,还说自己回家也要做一个背。

林彤眯着眼想,要不要进点皮革做几款包包卖?

想想就累得慌。

她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养好身体,挣钱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她这么一想,就心安理得的把那个挣钱的点子抛到了脑后。

坐上公交,徐振华抢着把车钱付了,贺军不好意的挠挠头,“倒让你们破费了。”

常玉兰也是来到首都才坐过公交,她捂着嘴巴不敢说话,直到下了车,才小脸发白的弯下腰,好一阵才缓过来,“我没坐过车,享受不了这玩意,一坐就头晕。”

林彤体贴的道:“多坐几回就好了。”

“不行不行,这大地方就不是我这农村人该呆的地儿!”

等她缓过来了,林彤带着她跟上男人们,进了胡同。

“这胡同可真窄,不比我们农村老家宽敞,你说这城里有啥好住的吧!吃口菜都得花钱买,哪有农村住着舒服!”看来她也是有感而发。

林彤笑道:“这个嘛,就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常玉兰道:“一听你就是上过学的,真有学问。”

这句话是俗语,跟上没上过学没关系好吧!

林彤干脆沉默着带路。

一进院子,常玉兰就震惊了,“林彤,你租这里一定很贵吧!这院子可真大真好!”

林彤笑道:“我就租了一间屋子,带一个厨房。一个月三十块钱,还是人家看我家老徐是军人的份上,才答应租的。”

“三十?”常玉兰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我要是租这么个房子,这一个月就喝西北风吧,啥也不用干了。”

林彤被她逗乐了。

当初魏校长找到教育局给她办理了正式工作,所以,她现在休的是病假,每个月有工资拿的。

想想挺惭愧的,没上几个月班,休息的时候比上班的时间还要长。

就是她没有稿费,二人的工资加起来,日子过的紧巴点也能凑和下去。

常玉兰没有工作,只有男人一个人挣钱,肯定会紧张。

这点林彤还挺得意的。

原本她也是没有工作那伙的。

大妈看到林彤,朝她招招手,“过来了小林,你家小徐可真能干,同样是当兵的,比我儿子强多了。”说着看向常玉兰,“这是刚才那位的媳妇吧!一看身体就挺好,瞅着挺结实的。快进去吧,你家小徐昨天就把这屋都收拾好了,可真能干!”

又夸回去了。

常玉兰得了一句“结实”也不在意,她也知道自己全身上下,除了结实也没啥让人夸的了。

林彤跟大妈说了几句话,回了自己那间屋子。

屋子里床明显加宽了,原本一米五的铁架子床变成了二米宽。睡两个大人加一个孩子绰绰有余。

炕被和棉被还没送过来,此时床上是空的,徐念穿着鞋在上面铺着的那木板上蹦着玩。

林彤说他:“你要是把这木头踩折了咱们今晚就睡地上。”

徐念得意的指着木板,“这木板可厚了,妈妈咱们一块蹦都踩不折。不信你上来试试?”

常玉兰听了哈哈大笑,“你儿子可真逗!”

林彤也好笑的摇了摇头,“行了,下来吧,要蹦上地上蹦去。”

她看着铺着青砖地面的屋子,再一次感觉到这个房子租的真值。

桌子里一张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徐振华把几件行李都堆话到了桌子上,“一会我去买个柜子回来。你看看还缺啥不?我一块都买回来。”

林彤想了想,被褥有了,屋子里暂时不缺啥了。

这边没有炕,炕桌用不上了,最好能有一张折叠的桌子,吃饭的时候放上,不用的时候立到旁边。

厨房有他们背来的盆,碗,碟和筷子。

昨天买了锅。

要说缺,就是做饭做的调料和米面粮油。

徐振华道:“我去买柜子,中午咱们出去吃,晚上老贺和嫂子尝尝我的手艺,就当燎锅底了。”

贺军和他一起去买柜子。

他们刚走,叶主任带着两个妇女,扛着被褥进来了。

“哟,你就是徐同志的爱人吧?瞅着可真年轻。我是居委会的,你叫我叶大妈就成。”叶大妈很是自来熟的道:“你家小徐是个体贴人,怕你累着,让我找人帮着做的被褥,这不,这两位女同志都是活好心细,怕耽误你们的事,连夜给你们做出来了,看看行不行?”

针线细密,绗的比她要好。

林彤忙感谢了一番,想要倒水给他们,才想起家里没有杯子。

只能慢慢置办了。

“你满意就好。徐同志跟你说了吧,这两床被呢,每个手工是五块钱,这炕被,手工是六块钱。你看?”

林彤忙从包里往外掏钱,“这被褥做的很好,真的谢谢几位,帮了我大忙了。这些钱你们拿着,这是工资。”

叶主任很满意。

这两个人都是她管辖这片的,生活困难,有了她不时的帮着找点小活,日子倒好过多了。

徐同志两口子都是爽快人,掏钱不磨叽,叶主任心想,以后有啥事可以找他们。

互利互惠的好事啊!

送走叶主任三人,房东大妈过来了,“我听着声,刚才是叶主任来了吧!哟,这被都送来了,叶主任办事就是稳妥。”

常玉兰帮着她把褥子铺好,“正好,这是量着尺寸做的吧!”常玉兰还有些震惊于林彤的大手笔,那可是十六块钱啊,有那些钱,她都能过半个月了。

这个败家的。

她有些纠结,要不要提醒她一下,在首都生活还是省着点,能自己做的还是不要花高价了。

不划算。

可两家实在不算太熟,有些话不太好说,常玉兰是个热心的人,不说心里难受,说了又怕林彤难受。

林彤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把被褥铺好后,才想起来还缺床单。

还有被罩。

现在不兴被罩,大家都是把被子拆洗之后重新缝上,特别麻烦。

林彤觉得,这又是一个商机。

唉,怎么当初她想做点什么,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自己会些什么?

可现在不想做了,一个主意接一个主意的。

难道她天生适合生活在首都这种大城市?

她拿了张纸把需要买的随便记了下来,茶杯,床单被罩。

至于窗帘倒是不需要,她把以前的那个带来了,挂上就能用。门帘也一起装来了,门上的玻璃上安个帘子,也是为了安全,从外面透过玻璃看不到里面。

被叠好撂在一旁,桌子上,带来的行李她慢慢的整理好放起来。

厨房又缺一个碗架柜,不过昨天徐振华从仓库找了一个旧桌子代替。上面他又用木板订了一个二层的格板。

她和儿子的那些书都带了来,往书桌角上一放,屋子里顿时有了生活的气息。

早上房东大妈帮着生了个炭盆放在屋子里,现在屋子里很暖和,很干躁,她很想喝水,又想起来没有水壶和暖瓶。

怎么要买的这么多啊!这回买的生活用品,等走的时候一定想办法带走。

林彤觉得走一个地方置办一个家真心心累。

徐振华没买回来柜子,他出门没走几步就碰到了军子,军子是特意来找他的,说是有卖旧家俱的问他要不要?

徐振华不想买旧的,他怕林彤心里咯应。

想了想还是回来问一声吧!

林彤直接问军子:“是黄花梨的?”

军子哟了一声,“嫂子挺懂行啊?”

林彤小手一挥,激动的道:“还问啥啊问,买买买!不管什么,都买!”

徐振华还是头回见她买东西这么激动,不能理解这黄花梨到底是个啥玩意?

林彤郑重嘱咐他道:“不管是桌子啊椅子啊还是柜子啊,噢,还有屏风啥的,只要是黄花梨的都买下来,知道吗?”

她说着把之前在县城取出来的八百块钱都掏出来给男人。

她又有些不放心,问军子,“真是黄花梨的?你认识?不会是假的?”

“放心吧嫂子,是真的,我买了两把椅子,现在价钱贵了,不像头两年,要搁两年前,五块钱我就能给你买回来一把,现在不成了,怎么也得二十块钱。”

真便宜啊!

林彤心里感慨着。

徐振华很想提醒她,买多了走的时候不好处置,可看看媳妇正处于兴奋的状态,难得她对什么感兴趣,这话还是别说了。

默默的把钱收好,他决定了,明天就去给几个关系好的朋友打电话,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挣钱的法子。

媳妇要买东西,他没有钱,这可真让他没面子。

也不知道八百块钱够买多少?难不成真听林彤的都买回来?

徐振华心里很纠结。

第一百八十二章 燎锅底(第三更求订阅!)

中午大妈煮挂面,招呼林彤她们一块吃。

林彤本想拒绝的,可一想大家在一起住着,大不了下回请回来就是了,就道了谢,拉着常玉兰坐下吃饭。

徐念吃饱了,脱了鞋跑到大床上翻滚,把这床当成他的新玩具了。

林彤帮着大妈把洗碗了,这才回到自己的小屋。

以后这一年里,这就是自己的家了。

她招呼常玉兰上床躺一会,因为她累了。

常玉兰哪好意思啊,摆摆手道:“我不累,你累了就躺着,不用管我,在家我一干一天也捞不着休息,早习惯了。”

客人不躺,林彤哪好意思躺着啊,她随手给徐念盖上被,就倚在床上,和她唠嗑。

她不解的问常玉兰为什么不随军离开婆家?

常玉兰苦笑:“我倒是想啊,可婆婆身体不好,我要走了,家里的活谁干啊?”

不是生活在县城吗?

又不像农村那么多活,至于把儿媳妇留下专门干活吗?

林彤有些不以为意。

不过这是别人的家务事,她也不好多说。

常玉兰就问她:“刚才我听说要你家徐营长买那老些家俱,你买了往哪儿放啊?这不有用的吗?”

林彤笑道:“我一听说是以前留下的老物件心里就喜欢。这东西可遇不可求,现在不买,以后想买也没机会了。”

她说的是事实。

她没说的是,现在比两年前翻了好几倍,等过些年,那可都是钱啊!

林彤一个现代人,不玩古董,对古典家俱也没太大的喜爱,相比这下她更喜欢简约风格的家俱。

可不喜欢不代表不买啊,要知道那可都是钱啊!

她是傻了才不买回来,那东西买了就是为了收藏啊!

常玉兰不懂这些,“还是你们文化人懂的多。”

林彤汗颜。

不是她懂的多,而是她看的书多,你让她自己去买,她可完全不认识。

下午,徐振华他们回来了。

一张八仙桌,四把椅子,还有一套八扇的屏风,两口大箱子,一个五斗橱。

八百块钱被徐振华花了个溜干净。

林彤看的眼里直冒金星,哈哈,发大财了,这些不是家俱,不是古董,全都是钱!

常玉兰看的直咋舌,八百块钱就买了这么几样东西?要搁她老家那可能盖两栋大房子。

真败家!

房东大妈和大爷过来看了看,大妈是个识货的,围着转了一圈连说了几个“好”字。

徐振华见媳妇满意,一直悬在半空的心这才落了地。

八百块钱啊,他攒了十几年才攒了这么些钱,一下午全进去了。

要是媳妇不满意,他真该拿条绳子把自己吊死。

太特么心疼了。

不行,我要挣钱,挣钱,挣钱!

林彤高兴,拿了钱让徐振华去买菜,“晚上请嫂子和房东大妈他们一起吃顿饭,燎锅底!”

徐振华苦笑,“买菜不急,这旁边不远就有菜市场。咱们是不是得先找地方把这些放起来吧!”

除了床,借大妈的家俱又还了回去。

这年月谁家用屏风啊,还得问大妈借地方放屏风。

五斗橱和大箱子都留下了,代替大衣柜。

又折腾了一遍,徐振华赶紧去买菜。

他动作也快,不大一会买了一只鸡,一条鱼,粉条和白菜,还有一块猪肉。

都是个不远处的那个农贸市场上买的,他没有票证,去副食商店也买不到。

回去之后杀鸡拔毛,贺军主动搭把手,不过一看就是他在家啥也不干的,除了递个热水,他什么都不会做。

倒是常玉兰很快把鱼收拾出来。

林彤只是切了点猪肉,就被徐振华把菜刀抢了下来,“你进屋和嫂子去说话,我来做。”

贺军在后面看的暗暗称奇,没想到这位徐营长竟然这么心疼媳妇。

林彤怕他被人家笑话,低声道:“我帮你一起做。”

徐振华低声道:“不用,我一个人行,你快进屋歇着吧,晚上累大劲了又该睡不好觉了。”

林彤低声答应了,拉着常玉兰进屋,常玉兰不解的问:“你家徐营长还会做饭?可真行!”

她家男人对她很好,她不能生都没嫌弃她,可要说帮着做家务,她记忆里从来没有过。

她往外瞅了一眼,徐振华已经麻利的剁了鸡,上锅炒了,正在下调料。

心里有些不以为意,一个大男人,在外面够忙的了,回家还要伺候媳妇,这当媳妇的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她不觉得有什么好。

要是她,她可做不出在屋子里啥也不干等着老爷们做好饭的事。

徐振华炖上鸡,上面放上帘子蒸上米饭,准备做鱼。

常玉兰问林彤:“咱们不出去,让个老爷们做饭,好吗?”

林彤一抬头正好看到她的不以为意,笑笑道:“我身体不好,他怕我累着,一般不让我动手。”

该解释的都解释了,她要还是觉得自己该出去伺候他们,那她也没什么好说的。

常玉兰有些感慨的道:“你家男人对你可真好!”

没等林彤说话,她又笑着道:“不过我家老贺对我也没得说,他爸他妈那么让他跟我离婚,他都没同意,我心里特满足能嫁给他。”

林彤不知道该说啥,她见多了女人把自己摆在家庭中最卑微的位置。

常玉兰也是一样。

徐振华的厨艺那几个月练出来了,小鸡炖蘑菇,炖鲤鱼,白菜粉丝凉菜,大妈拿了几个土豆过来,又炒了一个酸辣土豆丝。

猪肉切成丝,炒了个简单版的鱼香肉丝。还有一个红烧蹄髈罐头,凑了六个菜。

做饭的时候,大妈去幼儿园接了孙女小琳,这孩子才五岁,小嘴可会说了,跟着徐念屁股后头叫着“哥哥哥哥”,没一会二人就熟悉了,玩到一块。

徐振华做好饭,大妈的儿媳妇还没回来,“不用等她,她她今天值班,回来的晚。”

林彤想了想,“那单给她舀出来一些菜吧!”

一样给她单独装了一些,让大妈端回去,免得给人家吃剩菜。

可能是因为大爷的儿子也是军人,这些人坐在一起,倒是没有陌生感,说说笑笑一顿饭过去了。

贺军临走时还跟徐振华约了去报道的时间。

二人走之后,大妈也带着孙女回去睡觉了,大爷年纪大了,嫌闹腾,早回去睡了。

徐振华撵林彤进屋,“我收拾就行,你快去睡觉吧!”

林彤低声道:“辛苦你了。”

徐振华看了她一眼,“说什么辛苦不辛苦,咱们是一家人嘛!”

林彤笑笑,“那我不客气了,先回房了。”

晚上睡觉还是个问题。

徐念喜欢靠着墙的地方,双腿往墙上一搭好玩的很。

林彤跟他商量让他睡中间,他把头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

爸爸可偷摸跟他说过了,不让他睡中间,要是他不听话,爸爸肯定会找机会收拾他。

林彤虎着脸吓唬他:“你要不睡中间,就让你爸睡中间,我睡外面不挨着你。”

徐念嘟着小嘴有些犯难,爸爸妈妈好烦啊!

林彤没等到徐振华进来,她累的已经睡着了。

徐振华收拾好厨房,洗了手进来一看,这娘俩横七竖八的躺着,摇着头先把儿子抱到一边,然后是媳妇。

她的身体这么轻这么软,他抱在怀里都觉得心疼。

这两个月养的那点肉,都在路上消磨掉了。

躺在最外侧,搂着香香美美的媳妇,徐振华觉得,这一天的辛苦没白费。

当然,要是不去想那八百块钱的家俱,他心里会更美。

唉,也不知道这啥木头值这么多钱?

徐振华带着疑惑也进入了梦乡。

往招待所去的路上,常玉兰跟自家男人说了看中医的事。

小姑子看着她,生怕她多花钱,头天她干脆没提这事。

今天就他们两个人,她就怀着忐忑的心思提了提,没想到贺军竟然也赞同,“反正来一次,就看看吧!就不准就能治好呢!”

常玉兰有些纠结,既寄希望于中医,又怕白花钱看不好病。“咱上哪找有名的中医啊?”

“别急,离我报道还有几天,咱们打听打听。”贺军道:“早知道问问徐营长家的房东好了,他们毕竟是当地人,说不准认识名医啥的。”

常玉兰道:“我想问了,可想想没好意思,这也不是啥露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