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和司机对视一眼,谁也没有吭声。

林彤又要了一个木须肉、一个溜肘花,算计着应该差不多够了,张嫂说:“那个啥,一会还得坐车,我怕孩子呆会儿饿,给我来五个大馒头,我装车上吃。”

五个大馒头?你要撑死吗?

林彤没跟她计较,张嫂在服务员诧异的眼光下,把五个大馒头装进自己的背包里。

小赵很不好意思,想上前阻止,他刚开口,“嫂子,这是团长给嫂子掏的饭钱,你…”

林彤领徐念去了趟卫生间,回来正好听到这些话,她朝小赵摆了摆手,示意他算了。

张嫂没看着,她还挺高兴的接了小赵的话茬,“是啊,团长可真是好人,还给我们掏饭钱,你看看这咋说的呢!”

小赵心想我还是闭上嘴吧!

张营长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娶个这样的媳妇?

就像张嫂说的那样,二宝一个人占了一盘肉,一个三四岁的娃能吃多少?大部分还是落到了张嫂的肚子里。

大妮吃了没几口,还是林彤看了不忍,给她往碗里夹了一些肉,她朝林彤羞涩的笑笑,低头吃的很仔细,很香甜。

一行人吃完饭,重新坐上车。

林彤搂着徐念,张嫂吃饱了,二宝睡着了,她嘱咐大妮看着点二宝,自己倚着窗户呵呵睡着了。

夜色越来越黑,车开的很慢,等看到前面的点点灯火,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这山路是够难行的,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愣开了六七个小时。

车一停,林彤就看到前面站着笔直的男人,英挺的身姿看着如此赏心悦目,而张嫂还在呼呼大睡,她拍了拍张嫂,“咱们到了,赶紧起来下车了。”

张嫂睁开困顿的双眼,“到地儿了?”

林彤嗯了一声,徐念早已迫不及待的打开车门跳下车,奔身那个矗立的身影,“爸爸,这里好远啊!比草原上还要远。”

徐振华搂着儿子,笑眯眯的道:“不远,下回坐火车就不远了。”

林彤下了车,徐振华已经过来了,从她手里接过她的小包,柔声道:“这一路上累了吧,走吧,咱们回家!”

简简单单的一个回家,让林彤一路的疲劳都不翼而飞。

小赵已经把她带的行李都拿了下来,往他们的房子那走去。

徐振华和林彤一边走一边问:“路上顺不顺利?你们娘俩在老家真是乐不思蜀啊,这么多天,还得我天天催着才肯来…”

话里不无抱怨,听着小赵差点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

这位新来的团长可是位冷面团长,没想到跟妻子说话竟然这样温柔,像…

他想了半天,才想一个词,“撒娇”,对,团长跟嫂子说话就像撒娇一样。

徐振华旁边跟着叽叽喳喳兴奋不已的儿子,他只来得及跟媳妇说一句话,这一路光听徐念的声音。

张嫂坐在车上,先把大妮叫起来,又叫了儿子起来,等她下了车,已经看到林彤和一个男人往前面走去,她问司机:“那就是她男人?那个连长?”

司机忍了一路了,看她还在闹笑话,忍不住纠正道:“那是我们团长。”

张嫂傻傻的问:“团长?团长咋来接她啊?她男人知道不?”

司机忍不住想抚额,这位军嫂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他板着脸道:“团长来接他爱人和孩了。”

张嫂愣了愣,脸色渐渐变的通红,幸好黑灯瞎火的,司机没看清。

“嫂子,张营长来了。”

张嫂看着自家的男人,迈着步不紧不慢的走过来,她推了大妮脑袋一下,“你爸来了,你这个木头,还不叫人。”

大妮怯生生的叫了声“爸爸”。

张营长笑眯眯的,“来了!来,二宝,爸爸抱。”

又转而看向司机,“小向,谢谢你啊!”

小向敬了个礼,“张营长,那我回去了。”

张嫂跟在男人身后,忍了又忍问:“你们团长,多大岁数了?”

张营长诧异的回头看了她一眼,“怎么了?”怎么问起团长的岁数?

“我和一个挺傲的女人一块坐车来的,刚才那开车的,说是团长的媳妇。”

张营长没听出有什么不对,不过那句“挺傲的女人”他听出来了,挑了挑眉,“我们团长是新调过来的,据说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还是战斗英雄。”

张嫂听了咽了咽口水,杀过人?

这年代,上过真正战场杀过人的,那可是了不得。

想想刚才把人给得罪了,她心里就胆儿颤。

“路上,二宝问她家孩子还要吃的呢?你说,团长媳妇会不会跟团长说啊,对你不会有啥吧?”

张营长失笑,“那能有啥,不过一点吃的,团长不会这么小气的。”

张嫂没敢说,不仅是要吃的,她还把人家孩子训了一通呢!

徐振华看着黑漆漆的大院,伸手悄悄的拉住了林彤,另一只手牵着儿子,大手牵小手,走了大约十分钟,这才到了一排平房前面。

“团里随军的家属都在这住着,一共有十几家吧,咱们的房子在最西边,是三营崔营长原来住的房子,崔营长家孩子多,两个小子一个姑娘,还有一个老娘也跟着一起住,原来团长住的那房子大一些,我就跟他换了。”徐振华轻声跟她说着,“崔营长现在对我很是尊敬,他媳妇那人不错,你有事可以找她媳妇。”

林彤眼里闪过一丝了然,“是不是来到新地方工作不太好干?”

徐振华捏了捏她的手,“那倒不至于,你放心,你男人是干什么的你还不知道?这边说是边防,又备战了许多年,可到底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我还不至于收服不了这些人。要不然,我也不能催着你过来。”

林彤这才松了口气。

徐振华见状笑道:“担心我?放心,你男人厉害着呢?这点你还不清楚?”

压低了声音暧昧的身体朝她倾去,眼睛不住的往她前胸睃去。

林彤刚想啐他,徐念在另一边问:“爸爸,这里有小朋友吗?我能上学吗?”

徐振华站直了身子,一本正经的回答,“当然,这里小子孩多着呢,你想上学?可以,开学了,就办转学手续。”

徐念高兴的叫道:“我要上二年级,不,还是三年级吧!那些小豆丁实在没什么意思,一个个的还流鼻涕呢!”

说的好像他多大了似的。

第二百六十三章 送礼(第二十更,求订阅,求推荐票!)

几人在最东边的房子前停了下来。

小赵把行李送进屋,林彤给他拿了一小包饼干和两个苹果,他慌的直摆手,徐振华道:“拿着吧,这是你嫂子自己做的。”

小赵道了谢,喜滋滋的捧着饼干跑了。

徐振华把行李拎进屋子里,“看看吧,这就是以后咱们的家了。”

林彤打量着这栋房子,看来这房子是没几年的新房,砖瓦房,东西两间正屋,中间是厨房,典型的东北房子格局。

东西两个屋都有炕,西屋的炕上五六个大包大麻袋,都是她从首都邮过来的。

东面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简洁的不能再简洁了。炕上则是放着几床新被褥。

让她满意是两个屋子里都铺着一条条的木地板,上面是新漆的红色油漆。

林彤哀嚎道:“怎么着?还要我自己置办家俱?天啊,我这一辈子莫非都要不停的置办家俱然后送人搬家再重新置办?”

徐振华哈哈大笑,“不用你,明天就会有人过来送家俱。我看旁边赵副团长家的家俱不错,我已经让人找了木匠,按他家的样子打了新的,明天就能送过来。”

林彤给他送了一眼秋天的菠菜,“算你懂事。”

徐振华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晚上我会更懂事的。”

林彤瞪他,“被褥找人新做的?”

徐振华有些得意的道:“是啊,是崔营长的媳妇帮着找村里的妇女给做的,不过没花多少钱。对了,明天要不要我休息一天,带你们出去转转?”

“你要有事不用陪我们。”林彤知道他刚调过来肯定很忙,专门休息一天来陪她,让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那,你们能行吗?”徐振华迟疑着问。

林彤翻了个白眼,赶情说的都是好话呢,怕是早等着她这句呢!

“怎么不行?这二年没有你在,我们过的也挺好。”林彤毫不客气的打击他。

徐振华苦了脸,“别,媳妇,实话太打击人了,咱别这么实在成不?”

林彤咯咯乐起来,徐念从一堆大包里翻出他的书,正在翻看,听到笑声跑过来,倚在妈妈腿前,跟着傻乐起来。

徐振华弹了他一个脑瓜崩,失笑道:“傻儿子,你跟着傻笑什么?”

徐念不高兴的道:“我才不傻呢!你别总打我的头,万一打傻了怎么办?我妈妈高兴我就高兴,高兴当然要乐了。”

林彤笑道:“活该,让儿子嫌弃了吧!”

徐振华叹了口气,“好吧,你们娘俩一伙,我说不过你们。”

徐振华之前只把被褥拿出来了,这里还好,有电有自来水,林彤让他烧了水,用热水投了湿抹布,把屋子里擦了一遍,这才把被褥铺上。

这边徐振华已经把大包和麻袋里的东西都折腾了出来,徐念跟着忙前忙后,一家三口整理着这些东西,该放的放,该挂帘的挂,直收拾到半夜才把屋子里收拾利整。

林彤倒下就睡,徐念躺在她身边,就是不肯去西屋。

徐振华看着近在咫尺却只看不能吃的媳妇,恨不把立时把儿子抱走。

他唉声叹气的躺到林彤另一边,看着媳妇身上搭着的小手和小脚,孩子气的扒拉下去,“臭小子,这是我媳妇,愿意抱长大抱你自己媳妇去!”

林彤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被窝已经没有人了,就连徐念都已经起来了。

“妈妈,”徐念从外面进来,手里还举着一个布包,“昨天那个大娘给我的,她想来咱家找你,我说你没起呢,她就给了我这个。”

林彤问:“什么啊?”

徐念笑眯眯的:“是煎饼,大娘说,煎饼是老家摊的,卷上大葱可好吃了。”

林彤忍笑,怕是张嫂知道她是团长媳妇,这是来赔礼来了。

“行,一会我给你卷白糖吃。”

徐念一听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拉着她的胳膊拽她起来,“妈妈你快起来,快起来呀!”

“你爸呢?”

“爸爸出早操去了,他说直接打早饭回来,让你不用做早饭了。”

林彤打了个吹欠,“那可太好了。”挥了挥手,“行了,我要换衣服,你去把昨晚上妈妈找出来的衣服拿过来。”

林彤换了一身衣服,昨天她和徐念的衣服拿盆泡了,被褥叠好,窗帘拉开,阳光晒的屋子里暖暖的,她伸了个懒腰,“新的一天开始了!”

徐振华打了早饭回来,碰到住在东头第二户的赵副团长的爱人。

“徐团长,你家嫂子到了没有?昨晚上我睡的早,看你家还黑着灯。”这位马大姐可是个能人,在当地镇上妇连工作,赵副团长从当兵就是这里,在当地娶的妻,有妻子娘家帮忙,没几年就当上了副团长。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一次团长肯定是赵副团长的囊中之物,却没想到上边空降下来一个年轻的团长。

几天下来就收服了大部分的中层干部,马大姐和男人在家唠嗑时还说:“肯定是上面有人,要不然能这么年轻就当了团长?说什么多次立过功?我看那都是说吧,不过就是去镀镀金。”

徐振华好像不知道她的心思一般,淡淡笑道:“昨天到的稍微晚了点,等家里收拾完了,再领她去看嫂子。”

马大姐笑道:“看你说的,我得去看她才是。对了,要不要我帮忙收拾?这家新安置,需要买的东西也多,有啥需要的尽管吱声。”

徐振华道:“那就先谢谢马大姐了,以后少不得麻烦。”

马大姐看着他端着早饭的背影,心想这人倒没有架子,对妻子孩子挺好的。

她做妇女工作,对于那种不尊重女性的看不惯。

徐振华把从食堂打的粥和馒头、咸菜放到桌子上,“小彤,小念,吃饭了。”

林彤坐下,先喝了一口粥,问:“我们娘俩的粮食关系啥时候能办好?我今得先去买点豆油,家里没有油,没法做饭。”

米面这些她都往这邮了,可豆油实在不方便邮寄,只好今天去买。

“那些都办好了,一会拿给你。不过,粮本上那点粮油怕是不够吃,我想办法问问农村有没有人家卖的?”

“不用你,这事还用你吗?”林彤说:“有油坊吗?去油坊能不能买到高价的?”

徐振华说:“油坊倒是有,可那都是归大队的,你去试试吧!”

徐念吃了一块馒头,“妈妈,我要吃煎饼卷白糖。”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林彤去拿了张煎饼,撕下一页,给他卷了白糖,“你要不要?”

“哪来的煎饼?”

“问你儿子。”

徐念说:“昨天那个大娘给的。那个大娘今天见了我可客气呢,昨天还说我不给弟弟饼干咋的咋的呢?”

就连孩子都知道,这样是不对滴!

看徐振华以目询问,林彤就简单了说了昨天的事。

徐振华笑道:“张营长我接触不多,不过听人说很会过日子,谁请客都去,却从来没回请过。”

林彤一听就明白了,这也是爱占小便宜不大方的人。

徐振华吃完早饭,“上午小赵能带人过来送家俱,一会我去找崔嫂,让她下午带你出去转转。午饭我带你们娘俩去食堂吃,还有昨天的张嫂,也算团里对新来的家属的欢迎仪式吧!”

想想又嘱咐她,“小赵是我的警卫员,你有什么事可以找他去办。”

林彤答应了,“你快走吧,不用担心我们。”

徐振华拿了帽子出门,先拐去崔营长家,崔营长爱人也是本地人,不过她是农村出身,娘家在山里,离这足有二三十里路,虽然没有工作,但为人爽利,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徐振华把来意一说,崔营长笑道:“这有啥不行的,文华在家也没啥事,让她陪嫂子去。”

林彤刚收拾好家里,拿了纸写上还缺些什么,武文华就过来了。

“嫂子,我是崔营长的爱人,我家人多,徐团长照顾我们,让我们住了你们家的房子,我就说得过来感谢一下嫂了。”武文华看起来三十三四岁,中等个子,人干瘦,但很漂亮,也很会说话。

“这有啥,反正我们人口少,两间屋子足够住,屋子多了还得收拾呢!嫂子家人多,住大些的也能住开。”

其实这些房子,大部分都是一样大的,只有三栋多一间小北屋。

林彤的话让武文华立刻对她有了好感。

她没空着手来,手里拎了一个白酒瓶,里面是半瓶的豆油,“听说你要去买豆油,这是我过年回娘家,我娘家给的,给你们拿些过来,嫂子你先吃着。”

“这怎么好意思?你快拿回去吧,反正我一会也要去买的。”这油都是定量的,家家不够吃,她娘家听说在山里,也不能富裕,林彤可没那么厚的脸皮。

“没事,也没有多,嫂子先吃着。对了,刚才徐团过来,让我带嫂子去镇上逛逛,嫂子看啥时候有时间?”

武文华眼里闪过一丝惊诧,团长够年轻了,没想到他爱人更年轻。

“你叫我林彤吧,这样嫂子嫂子的听的怪别扭的。”

武文华很爽利,“那我就不客气了。”

她笑道:“其实就该叫你嫂子,不过徐团年轻,而你更年轻,我真有些叫不出口呢!”

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惦记上了(第二十一更,求订阅,求推荐票!)

林彤跟武文华约了下午去逛街,说上午还要等家俱。

武文华家里全靠男人一个人的工资,她自己也会出去打点零工,家里负担重,听说她做了赵家那样的新家俱,很是羡慕,“也不知道,我们俩口子啥时候也能有一套像样的家俱。”

林彤笑道:“总会有的,不用急,现在的日子不就比之前好过多了?”

武文华笑道:“这倒是,以前那可真是吃不上喝不上的。”她话音一转,“那我就下午来找嫂子,我家里还有点活,正好回去把它做完。”

林彤把油瓶子塞回她手里,武文华急了,这都拿来了怎么能拿走呢?

林彤跟她推让半天,见她实心实意的,这才不好意思的收下了,不过她拉住她,从厨房窗户上面吊着的那块腊肉上,切了一小块让她带走。

武文华摆手不肯要,林彤说:“你要不要,这豆油我也不能要人,你拿走吧!”

武文华不好意思的说:“这肉可比油贵多了,嫂子你这样,我要是收了成啥人了?”

到了,她也没收这块肉。

林彤想了想,招呼徐念,“你去给那个大娘送去。”

徐念不大一会就空着手回来了,指着衣服兜里鼓鼓的,“妈妈,大娘给的,松子和榛子。”

林彤说:“你掏出来吧,你那小牙,再咯坏了,等有时间,妈妈用钳子帮你钳开再吃。”

徐念把松子和榛子掏出来放到桌子上,林彤撕了几张纸,随手叠了个小四方盒放了进去,一回头,就看到徐念偷偷摸摸的往衣兜里装了好多糖,像做贼似的,装好糖蹑手蹑脚的溜出去了。

林彤想了想,悄悄的跟着他,站在院子里往外眺望,就看到徐念和四五个小子玩在一起,打打闹闹的摔着跤,一点不像他小时候在草原上那样,追着其他孩子叫着“哥哥”,反而有些像孩子头似的,那一举一动活脱脱个小霸王。

林彤看的直牙疼,她可爱的儿子哟,一去不复返了。

送家俱的过来了,林彤很满意的看着三门的,中间那门是一个穿衣镜的大衣柜,这东西这年代可不多见,看来赵家的条件很好。

除了大衣柜,还有炕柜,上面放被下面放衣服,一个大圆饭桌和几个刷的红漆的木头凳子。

这样一摆,屋子里就漂亮多了,看着也有了生活的气息,家的感觉。

徐念也跑回来看热闹了,看着东屋的大衣柜喜欢的上前摸了又摸,“妈妈,西屋也做个这样的大衣柜吧!”

西屋还空着,林彤想了想,问师傅,能不能打一套写字台,带个单独的书柜。

师傅没做过这些,也没听谁家有书柜,林彤干脆给他画了一个大致样子,“就这样的,下面和柜子一样,上面可以摆书。”

师傅说:“能做是能做,不过要是雕花,就要慢些,你这些我是加急的,现在没有时间,十天八天的可赶不出来。”

林彤道:“没关系,我们不着急。”

说好了,交了订钱,师傅走了,旁边邻居过来看她,“嫂子你太实诚了,根本不用交订钱的。”

林彤笑道:“没关系,早交晚交一个样,这师傅手艺挺好的。”

旁边小媳妇也姓林,跟她一个姓,叫林秀丽,跟她说:“说不定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林彤看她说话有趣,就跟她多说了几句,小媳妇是去年刚结婚随军来的,她随手在那个小盒里抓了一把松子,一边嗑着,一边说:“这破地方我一来就后悔了,哪有我老家好啊!”

林彤微微皱了眉,拿着一个空盒示意她把垃圾放进去,淡淡笑着道:“边境还是挺不错的,现在还在备战,过几年你再看,不比发达地方差。”

小媳妇是初中毕业生,林彤问她有没有工作,她郁闷的道:“这里就咱一个团,哪有什么岗位给咱安排啊!除了当地的,基本都没有事干。就是当地的,那也得是家里有本事的,像崔嫂不就呆着只能打零工嘛!”

林彤跟她聊了几句,见她眼神不住的往厨房里放着的那块腊肉睃,就推说自己要收拾屋子,改天再跟她唠。

林秀丽惊讶道:“你家这么干净你还收拾什么啊?”

林彤指着刚送过来的家俱和被踩脏了的地板,“这都要擦啊!”

家里没有多余的拖鞋,当初忘了买这个邮过来了,现在屋子里有地板,就可以脱了鞋进屋,这样屋子里能干净些。

这么一想,就在那张纸上又写下了拖鞋。

林秀丽看她开始擦上了,也不走,站在厨房,脸上满是惊奇,“嫂子你这刚来,你家咋这么多东西啊?”

“噢,我是提前把东西邮过来的。”

“嫂子你可真聪明,我当初咋没想到呢!不过,这么多东西都邮过来,邮费也要不少吧!”林秀丽有些恋恋不舍的巡视了一圈,指着那块看着难看的腊肉,“嫂子你这肉咋这样呢?不是坏了吧?坏肉可不能吃,吃了要闹肚子的,我家里还有一小块肥肉,一会我给你拿来你吃那个吧!”

也不知道她说的给拿肉是真是假,不过林彤还是表示了一下感谢,解释了一下,“这是腊肉,南边的做法。”

林秀丽盯着那肉一脸惊讶,“哎哟,我可没吃过这东西,这肉还好吃吗?”就差没明着说你给你尝尝呗!

林彤无奈的道,“等晚上我蒸了给你切几片尝尝。”

林秀丽达到目的,笑的绚烂极了,“这怎么好意思啊,谢谢嫂子了。”

林彤好笑的摇了摇头,“不用谢,我也没多少,给大家也就是尝个新鲜。”

当地没有腌腊肉的习俗,很多从听都没听过,倒是有人家会把猪肉腌成咸肉慢慢吃,不过这也是少数,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回肉。

林秀丽心满意足的回了家,林彤苦笑的看着厨房北窗上挂的着腊肉,当初就怕这里买肉困难,想着偶尔打个牙祭的,可没想到,才来一天就被人惦记上了。

看来,得把院子里的板棚子好好钉一钉,收拾一下,有些不好露人前的还是要放到板棚子里。

中午,小赵过来请林彤和小念去食堂。

“嫂子请等一会,我顺路叫了张嫂一块过去。”

林彤和小念都穿着大衣,这都是在首都做的,厚毛呢面料,小念的刚盖过屁股,林彤的则到小腿,中间还系着腰带,就是十几年后穿都不会过时。

边境的春天冻人不冻地,林彤觉得幸好她里面穿的是厚实的红色大毛衣,这还是张永华给她织的,她有些后悔,没跟她学着织一织毛衣。

农村没有人穿玩意,毛衣多贵啊,而前世几乎没有穿织的毛衣,所以林彤不会织毛线。

林彤回老家时穿的衣服都是适合老家的,即便新一点也不会太离谱,可来到部队,她不想再委屈自己,她今年二十一周岁了,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一岁?

张嫂抱着二宝,大妮怯生生的跟在身后,看到林彤,忙陪着笑:“你看,昨天我也不知道,你是团长媳妇,说话也没注意,你别往心里去啊!”

林彤笑笑,“没事,还要谢谢你早上的煎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