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东西两间屋,外带一个小北屋。

前院很大,后面菜园子也不小,院子的西侧还盖了两间砖瓦房,是夏天的时候二哥找人过来刚盖好的。

既能住人又能放东西,二嫂说准备冬天用其中一间养鸡。

一家人吃了晚饭,坐在炕上唠嗑,天都黑透了,林建国才拎着两只活鸡过来了。

“你咋这个点跑来了?没吃饭呢吧!”罗凤枝又惊又喜,“快去洗洗去,看这一身臭汗!”

林建国憨笑着跟林彤解释:“我接到你二嫂的信儿就赶紧回家抓了鸡过来了,没来得及换衣服。”

林彤看二哥一夏天下地晒的黢黑,“二哥,要不那地你就包出去别种了,跟二嫂一起做点生意得了,看看你晒得!”

林建国挠挠头,“没事,一冬天就养过来了。”

林彤听了翻了个白眼,养过来了春天了,再下地劳作一年,又晒黑了…

罗凤枝埋怨道:“我说过好几遍了,你二哥倔劲的,你还不知道?我说多了他还不愿意听,说什么‘农民不种地干什么?都不种地吃什么?’你听听这话说的?”

林建国洗了脸,换了件背心,罗凤枝给他热了饭,还给他倒了一盅白酒。

林彤诧异的问:“怎么,二哥现在愿意喝酒了?”

林建国闷声道:“没有,就是这些日子累了想喝一盅。”

罗凤枝白了他一眼,快人快眼的道:“行了,跟小彤还瞒着啥?是你三哥的事出来这段日子,你二哥心情不好,这不,天天来上一盅,借酒消愁呗!”

林彤默然,好一会才道:“喝酒对身体不好,二哥以后少喝点吧!”

“没事,我就是这阵喝一点,平时不喝。”林建国想起以前小妹和老三关系最好,有心想安慰她几句,可想来想去,不知道该说啥,又怕引起老妈的眼泪,只好闷头喝酒,一声不吭。

林彤见屋子里的气氛沉闷起来,把话题引到徐老二断腿上来,“到底咋回事?振华接到信儿气坏了,后来给徐胜利打了电话,更是气的在家发了一通脾气。”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门

林建国一大早就起来了,拿了把菜刀,去了院子里。

罗凤枝也起床了,跟了他出来道:“先杀一只,留一只,过两天再杀。”

林建国道:“我行思一只给小妹炖汤补一补,另外一只大家伙一块跟着吃。”总不能让两个孩子看着吧!

罗凤枝忙道:“那行,那就两只都杀了吧!一会就让咱妈给她炖上,早上起来就能喝了。”

林建国怕小妹听见动静睡不好,很贴心拎着叫个不停的鸡跑到外面很远的地方,把杀好的鸡拎回来,热水已经烧好了,他把鸡毛收拾干净后,徐晓婉招呼他吃了早饭,就回乡下了。

罗凤枝每天早上都早早的起来煮茶蛋,煮玉米,炒瓜子,烙发面饼,准备这一天卖…

徐晓婉和她一起准备,七点多钟,她吃了早饭,招呼着两个孩子,一起推着小车往火车站那儿走。

火车站就在镇中心,上午有上班的偶尔也会买了发面饼和茶蛋、咸菜当早餐,或是乡下来的买了当午饭,便宜又好吃。

林彤虽然昨天下午睡了好一会,可晚上还是睡得很香,一直到早上七点多,石头悄悄溜进来,刮着她的脸羞她:“小姑,太阳都晒屁股了,你还不起来。”

这熊孩子,把她吵醒后,一溜烟的拎着书包就去追他妈妈和姐姐去了。

徐晓婉早就把老母鸡炖上了一只,这鸡是打算给林彤补身体的,清炖的让她喝汤。另一只则留着晚上炖磨菇。

林彤睁开眼,抻了个懒腰,可能是三哥的事让她看到了希望,她现在的心情大好。

徐晓婉端了一碗鸡汤给她,“来,把鸡汤喝了吧,你二哥一大早就杀了,都炖了三个多小时了。”

林彤不好意思的道:“等我起来吃饭的时候再喝吧!”

这样被人把饭端到炕边,即便她脸皮厚也承受不住。

她穿好衣服,洗漱之后,坐到饭桌上。

早饭是发面饼和粥,煮茶蛋和小咸菜。

林彤吃了一口发面饼,发现味道很不错,软软的,带了些嚼劲。“这饼是谁烙的?挺好吃的。”

“你二嫂看我烙自己琢磨出来的,天天早上烙了拿出去卖。”徐晓婉说起这个挺得意的,“你二嫂有内秀,这点跟你挺像,学啥像啥!”

这是夸二嫂呢,还是夸她呢?

林彤美滋滋的喝着鸡汤,吃着发面饼。

一上午,林彤没有动地方,就跟母亲偎在炕上,说说话,很快就过去了。

下午,王桂华就和李玉波联袂上门了。

林彤没想到这二人来得这么快。

“大嫂,听说你来了,咱妈可高兴了,让我们来看看你来,问你啥时候回去?”李玉波向以前一样,嘴很会说,也很快,不像王桂华,一脸的委顿黯淡,跟在后面不说话。

林彤笑道:“过两天的,我这倒车坐车坐的不舒服,现在不太敢动…”她话还没说完,李玉波惊讶的指着她的肚子,“你,你,大嫂你怀孕了?”

林彤笑了笑,“是啊,怀孕了,要不然怎么没马上回去看咱妈咱爸呢!”

李玉波了然的点点头,“嫂子你胆可真大,肚子里都有孩子了还敢跑这么老远的路。几个月了?咋没写信告诉咱妈?让她也高兴高兴呢!”

王桂华突然冒出来一句,“大嫂你不知道,咱妈念叨多少遍了,就怕你不能生…”

谁听了这话心情能好?林彤觉得,这话老太太能说出来就是了,可王桂华,你也不用物意念叨给我听啊!

李玉波也觉得二嫂太不会说话,翻了个白眼,刚要说,只能王桂华又慢悠悠的说道:“这下好了,大嫂能生,咱妈也就不用惦记着过继孩子给你了。”

她就是不能生,还有小念呢,用得着过继吗?

林彤皱了皱眉头,王桂华家里只有一个小子,要是过继也只能过继老三家的吧?

李玉波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她反应很快,“二嫂你瞎说啥呢?这不过就是老太太那天随口说那么一句,大嫂还年轻,一时半会儿的没孩子也不用着急。现说了,还有小念呢,用得着过继吗?你看看你,老太太无心的一句话,你特意说给大嫂,你让大嫂咋想咱妈啊?”

林彤听着心里忍不住想乐,这李玉波,还是这么的人精。

她笑道:“行了,我不会怪你们和老太太的,闲唠嗑的话要当真了,那我不成傻子了!”

李玉波讪讪的笑完之后,试探着问:“大嫂,你这怀着孕呢,又刚过完暑假,咋跑回来了?我大哥搁部队上还好吧!”

她不会是以为自己和徐振华打了架跑回来的吧?

“你大哥挺好的。”林彤当没听懂她的试探,“我妈这些日子身体不太好,我有些担心,回来看看她。”

徐晓婉在一边笑道:“我啊,是老毛病了,这孩子孝顺,不放心,这不,特意请假回来看看我。”

李玉波睁大眼睛,“大姨不好受?咋没跟我们说一声呢?我们也过来看看你呢!”

客套话谁不会说啊,徐晓婉道:“老毛病了,说啥啊,麻烦亲戚们,还得让你们破费,怪不好意思的。”

李玉波哽了一下,不自然的笑了笑,瞅了一眼二嫂,心想你倒是说话啊,不该说的话说的倒挺溜头。

王桂华不负她所望,“我瞅大姨身体挺好的,不像有毛病的样儿啊!”

“是啊,我一看着姑娘,这病就好了七八分了。”

林彤听着好笑,母亲是老实,是柔顺,却不是傻。

只是不知道王桂华这话是别人教的还是自己看出来的,查对着真正的病人这么说人家会很高兴,可现在却让人感到是来揭来底的,还是这么一如既往的不会说话。

徐晓婉这些日子为了三儿子的事吃不下饭,身体瘦了不少,看着人也疲倦无力,李玉波倒没多想,而是瞪了一眼二嫂,觉得她再这么说下去,就把人得罪光了。

王桂华很委屈,她是说的好话,怎么就不行啊!

林彤见到二人的互动笑弯了嘴,忙转移话题,“咱爸和咱妈身体怎么样?挺好的吧!”

可算说到要紧处了,李玉波精神一振,“唉,就那样吧,咱妈气病了一场,家里花了不少钱,老太太刚攒的那点钱都扔医院里去了,我们正想写信跟你和大哥说一声呢!”

第三百四十六章 炕头的汉子

王桂华眼圈倏地红了,眼泪啪嗒啪嗒地落下来,最后捂着脸呜呜哭了起来。

李玉波摊摊手,“大姨,大嫂,我二嫂实在没办法了,老太太也说不听二哥,这不,就想让大哥回来管管二哥。这不,听说大嫂回来了,就说让我们来找大嫂,让大嫂去说说我二哥去。”

林彤并不相信她的话。

老太太固然对儿子失望,可对于儿子和儿媳,她选择的肯定是这个儿子。

如果回来的是徐振华,或许老太太会说让他管管他弟弟,可回来的是她,老太太是要脸色的人,不可能说这个话,何况,她也没这个本事,去管住徐老二偷腥。

徐晓婉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她叹了口气,拉着王桂华的手劝道:“别哭小红妈,他这样,你就当家里没有男人,只带着孩子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这就是过去的女人的思想。

可是,怎么可能当没有这个人呢?

如果顶着个徐老二媳妇的名头这么过一辈子,还不如离婚的好。

林彤也只是心里这么想一想,她知道农村女人想要离婚不容易,她听到王桂华哭的更厉害了,她沉默了一会才苦笑道:“玉波,你大哥不可能回来,就是回来,你觉得又管什么用?”

上次回来,还特意把人弄走了,徐老二也确实老实了一年多,可一回到老家,又犯了老毛病。

这么大岁数的人,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要别人怎么管?把他关起来吗?

“老二的腿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王桂华哭的声音更大了。

李玉波气哼哼的道:“你不知道,二哥他现在有钱了,可不是原来了,牛逼哄哄的,腿断了还嫌二嫂伺候的不好,跑到那女人的家里像两口子一样住着去了。”

那个女人,看来真的很吸引徐老二,就是因为她才断的腿,可一转眼又能火热的滚到一起,这股劲儿也真是让佩服!

“咱妈知道了,气的胸口疼,头疼的,去医院,说是什么高血压,住了好几天的院才回家,现在一说起二哥,就气得直骂那个孤狸精,说去年严打咋没把这小骚货给抓起来毙了…”

当初徐振华把人弄走,也就是怕出事。

没想到,徐老二和那个女人都躲过一劫,却不珍惜好日子,更加变本加厉起来,竟然明目张胆的住到了一起。

李玉波觉得,徐老二现在胆子这么大,徐振华是有责任的。

如果他不把人弄到南方去做什么生意,徐老二没有钱,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现在,她就怕徐老三有样学样,眼看着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万一他有几个钱也开始在外面得瑟,那这个家不就完了嘛!

所以她现在也没心思看王桂华的热闹,她是真心想帮二嫂一把。

林彤听懂了她的意思。

她并不以为然,徐老二是成年人,当初是为了保他一条小命,可人不学好,徐振华只是他哥哥,又不是他老子。

再说,当初那些年,兄弟几个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这中间的原因,家里人都心知肚明。

徐振华做了自己能做的,对于二老,对于两个弟弟,他问心无愧。

“这事,别人再说再做又有什么事?桂华你也得厉害点,他断着腿,你把他拦住了,我就不信人就能搬走了?”王桂华不敢当面反对徐老二,背后又撺掇着家里人帮她,这样又有什么用呢?

林彤也是怒其不急。

王桂华哭道:“我说了他也不听…”

李玉波气道:“不听,你就听他的,去找那不要脸的过来把人挪走?”

王桂华低头只哭不吭声了。

林彤听呆了,敢情王桂华还是通风报信那个人?

她听了这话,无论如何对她也同情不起来。

你说说,家里有三个孩子,有老人,有兄弟们的支持,她怎么就不能硬气起来呢?

王桂华听了她的质问,哭道:“赶着不是你呢?大哥对你百依百顺的,我要是不听他的,他就要跟我离婚。”

林彤听了没好气的问:“那你是听他的了,还哭啥啊?还找别人帮你啥忙啊?”

王桂华一时答不上来,气的站起来道:“你不帮就算了,还说什么风凉话?我看你将来和大哥怎么过好日子!”

看着她的背影,不说林彤,就是李玉波气的都肝疼,“你说这个人,怎么四六不懂呢?听不进去话!大嫂,你别往心去,她就这样了,这辈子也改不了,唉,这脾气,就会对着咱们这些人,有本事你说你朝那个女人和徐老二撒去呀!”

李玉波比林彤还生气,她主动把人拉来了,想寻求帮助,就是不成你也别把人得罪了呀!这家里徐振华夫妻可不是当初了,现在人家当着大官,底气足着呢!

“就是炕头的汉子,完犊子玩意!”

林彤本来就觉得自己管不了这事,当初是管了,可这才一年半就又出事了,她一个当嫂子的,徐振华不在,她说话也不好使啊!

现在见王桂华这样,她更不想管了,“算了,反正我也管不了,她不高兴我也没办法。”

李玉波还想说啥,见徐晓婉流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她有些讪讪的道:“是啊,咱们都管不了,真是没招啊!”

她转而问起小念,林彤就跟她说了一会孩子,徐老三的儿子都在村子里的小学上学,她本来看这几户人家都在镇上买了房子也心动了,可出了徐老二这事后,她打消了买房子的心思,“我算看明白了,这男人啊,有钱了就学坏,就老实在村子里呆着吧!”

林彤发现她有时候看事情还挺通透的,想着王桂华夫妻俩就是那扶不上墙的烂泥,干脆和她多说了些,家里有个精明的,也能帮着看着点,省得闹大了大家脸面上都不好看。

李玉波除了爱财,其他时候倒是挺大方的,二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倒是越说越投机,眼看时间不早了,李玉波还得赶回村子里去,意犹未尽的起身告辞了。

林彤回来的急,什么也没买,她有心想和她交好,就掏了十块钱给她,“这钱给两个侄子的零花钱。”

李玉波乐的眼睛都聚到一起,“看看大嫂,还这么客气。”

林彤笑道:“拿着吧,是他们大娘给的,我来得急,要不然就买些东西了。”

“那我就代孩子们谢谢他们大娘了。”李玉波走的时候还跟她通气,“你知道咱们老婆婆家有个大姑姐吧?这些日子有人过来打听她来着。”

第三百四十五章 小姑真馋

林彤愣住了,在徐家,徐大姐是个没人敢提的人物,而且,她离家二十几年,就是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都不知道徐家还曾有过这么一个女儿。

“知道是谁打听她吗?”

李玉波不答反问道:“听二哥说她在火车上看到的那个女人像咱们那个大姑姐,他还告诉我大哥了,大嫂你们不会是知道大姐的下落了吧?!”

林彤想到徐大姐对家里的态度,就摇了摇头,“我只是奇怪而已,这人都二十几年没见,哪那么容易就找着?”

李玉波一想也是,“这么说我大哥还是去找了?可别让老太太知道,那打听的人刚在村子里问了问,就有人去告诉她去了,她拿着条帚把人给撵跑了。”

也就是说,不知道是什么人来打听的她?

林彤想到,徐振华当初说的可是徐大姐因为家暴,才带着孩子们跑出来的。

难道,是她的那个家暴的男人找上门来了?他以为徐大姐带了孩子回了娘家?

林彤送走老三媳妇,转回来坐下,徐晓婉就说她:“别生你家老二媳妇的气,她也是个可怜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也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话虽然绝对了些,可对王桂华来说,却是再正确不过了。

“她就是个糊涂虫,我不跟她一般见识。”林彤只是觉得两个大姑娘摊上这样的爹妈怪可怜的。

“你要是能帮就帮她一把,要是不能帮就算了。”徐晓婉还是个很善良的,“你家老二是太不像话了,这找女人,可不是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该干的事,这人啊,本质上有问题。”

是啊,刚有了些钱,就忘了以前的苦日子是谁陪你一起吃苦?

“振华不在,我能说听才怪?妈,你别管了,这事,咱们帮不了她。”不是她不帮,而是徐老二连他大哥的话都是阴奉阳违,至于她,人家根本没把她当回事!

看王桂华对她的态度就知道了,又想求她,又没瞧得起她。

林彤明白,他们都觉得她是后嫁进去的,好像天生就矮人一等似的。

那种优越感是内心深处的,所以当他们不得不降低身段来求她的时候,才会被拒绝时觉得丢脸。

徐晓婉一听也是,她虽然可怜徐老二媳妇,可更不能让自家姑娘为难。

今天罗凤枝是等到孩子们放学才一起收摊回来的,早上推走的那些,还剩下不到三分之一,除了几个发面饼和瓜子,只有茶鸡蛋也剩下不少。

林彤很惊讶,“二嫂,你这生意挺好啊?”

“还行吧,鸡蛋我煮得多,天凉了这玩意不怕坏,赶上哪天就都能卖了。今天这个剩下的多,咱晚上自己吃。”

林彤给她出主意,“二嫂这发面饼挺好吃的,你多做些这个,支个小烤炉,上面抹上酱,烤一烤卖烤饼肯定好卖。”

罗凤枝一听来了精神,“咋烤,就抹大酱大就行?”

“光大酱不行,最好带一点点辣味。”林彤以前烤这个都是用现成的蒜茸辣酱,不过她看外面卖的烤饼都是自己调的料,她就大致说了一下。

罗凤枝说干就干,舀了大酱,又去鼓倒辣椒面,炸辣椒油,用水泡辣椒面,反正到了晚饭时候,剩下的五个发面饼上面都涂了各种酱料,她眼神里带了些期盼,“来,你们都尝尝,看看哪个味道好?”

饼一烤稍微有些干,咬在嘴里很劲道,比那些用油盐饼、烧饼烤出来的要好吃多了。

林彤挨个撕了一点,放进嘴里慢慢的嚼着,这个太咸了,这个太辣了,这个还可以,要再淡一点就好了,林彤一边吃一边品评着,罗凤枝抻着脖子,认真的听她的话,要说到会吃,她就服这个小姑子。

最后,二人确定了一种味道,孩子们尝了尝也都说好吃,林彤告诉二嫂可以再往上刷一点油,饼不会太干,味道更好。

豆油可是好东西,刷饼上会增加成本,罗凤枝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刷了,“这样卖的便宜点,贵了大家不舍得。”

林彤觉得二嫂说的有道理,她是以味道为主,二嫂考虑的却很实际。

“以后生活条件好了,还可以做成肉夹馍卖,饼里还可以夹上烤肉,烤肉加上洋葱,配上点香味,味道特别好!”

罗凤枝听着,手里还拿了个小本本,可惜她不认得几个字,把本塞到小慧手里,示意她帮着记。

林彤笑道:“二嫂,你不能光想着挣钱,你得学习学习,将来你生意要做大,不会认字哪能行?将来社会在发展,大家都开门店了,你还光在外面摆小摊啊!”

罗凤枝不好意思的笑,拍着大腿下定决心,“学,这就学,从今天起,我跟着石头一块学。”

小慧揭她的老底,“小姑也就你说话我妈才听,之前我就说过,她都不听我的。”

林彤摸摸小慧的头,“小慧是个好孩子!二嫂,这这几年你也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多快啊,以后只会更快,你做生意做得早,有了资金,你将来就能比别人更先一步挣到大钱,可你要不学习,连记帐都不会,就只能摆摊,在外面风吹雨淋的,就是有钱,也会被人瞧不起。”

事实上,现在摆摊就被人瞧不起,要不是冲着一个月能挣那些上班一两年的工资,她才不干这个呢!

罗凤枝对林彤的话很是信服,“行,我听你的,我保证好好认字,不让孩子们跟我们受苦遭罪还被人瞧不起。”

徐家和林家的这几个,就属二哥二嫂最让人省心。

今天晚饭吃的有些晚,大家都在等林建国,果然,六点钟的时候,他满头大汗的回来了,手里还拎了一条三十多公分长的野生大鲤鱼,“刚才经过派出所,碰到徐所,这是他让我带回来给小妹吃的。”

林彤看着这肥大的野生鲤鱼,嘴里直流口水,“太好了,明天咱们吃铁锅炖鱼,要是有酸菜来个酸菜鱼就好了,要不来个烤鱼,哎呀不行了,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石头大声嚷道:“小姑你真馋!怪不得我妈一说做啥吃的卖就说‘你小姑在家就好了。’原来是因为你最馋最会吃呀!”

第三百四十八章 给个班长连长啥的当当

石头幼稚的话引起大家哄然大笑。

林彤弹了他一个脑瓜崩,逗他道:“你这熊孩子,要能学了小姑这能吃会吃,我保你将来饿不着肚子。”

石头做了个鬼脸跑开了。

罗凤枝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揉着肚子哎哟哎哟的,“这小崽子,我说的话他学的倒快,我让他学习他就跟我装憨。下次我可得小心了,万一说几句你小姑的坏话还不都得给我抖罗出去啊!”

石头傻笑,林彤就逗他,“你妈说没说我坏话?说给小姑听听,小姑好教你怎么吃!”

石头撇撇嘴,“我妈骂大爷,骂三叔,就没骂过小姑…”

“咳咳”罗凤枝一口水喷了出来,这小崽子瞎说什么大实话?

林彤也扑哧一声笑出来,原本有些尴尬的罗凤枝不好意思的拍了儿子一下,“去,上那屋写作业去。”

石头撅着嘴嘟呶着:“本来嘛,你没骂过小姑。”

林彤搂住他,“这孩子太好玩了,二嫂,你看他多机灵啊,这点可比我二哥强。”

林建国只是憨笑着看着他们,并不多说话,罗凤枝哭笑不得的看着儿子,“还机灵呢?就这点小聪明!”

徐晓婉好久没这么开心了,她笑着笑着就想起了三儿子,眼泪不知不觉的就落了下来,忙擦掉,生怕破坏了家里的好气氛。

林彤当没看见,做为一个母亲,惦记着自己的儿子,别人劝再多也是没用的。

早上,罗凤枝今天多烙了些饼,林建国帮她把炉子一起运到摊位上,才回了村子里。

林彤想明天回婆婆家看看去,也不能空着手去,就和母亲一起去供销社。

镇上这两年发展的很快,已经在火车站前不远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市场,二嫂的位置最好,卖的东西最齐全,而李玉波也是不远处,摆着卖瓜子,卖水果的摊子。

“大嫂,你吃个果。”李玉波拿起一个当地产的小苹果,在自己衣襟上擦了擦递给她,“这是咱家园子里那棵果树上结的,挺脆的,酸甜的,你吃!”说着又拿了一个同样擦了递给徐晓婉,“大姨也吃一个吧!”

徐晓婉摆了摆手,“岁数大了吃不了这个,倒牙,你留着卖吧!”

林彤手里拿着果子,并没有吃,而是和李玉波唠起嗑来,无非就是问她卖的怎么样?

“还行吧,反正比老三种地强些。我不像你二嫂,我是啥好卖卖啥,啥季节有啥我就卖啥。”李玉波说着把要给徐晓婉的那个小青苹果放嘴里,咔咔咬起来,“大嫂,你吃啊,酸甜的可好吃的。”

她咬了一半,吃进肚子了,才恍然大悟般,“大嫂你不是不爱吃这酸的吧?那你爱吃辣的不?完了完了,你肚子里肯定是个丫头。当初我二嫂怀小梅的时候就是爱吃辣的,那小辣椒,贼辣,就那么拿着沾大酱吃,我吃着都替她辣得慌!”

林彤觉得,李玉波有时候很精明,有时候大大咧咧的,就像现在,也幸亏说的是她,要一般农村妇女都想生个儿子,这话可就得罪人了。

果然,李玉波是不傻,她笑着道:“大嫂你肯定想生个姑娘是吧!你以后就在城里生活了,也不像我们,得要个儿子防老,你们城里人不在乎这个,何况你还有小念,那孩子跟你一条心,好着呢!”

这话还像点样子。

林彤跟她说了一会儿话,就去了二嫂那。

罗凤枝小声的说:“你家那个老三媳妇那才奸呢,你看吧,我这烤饼今天卖的好,明天她就得跟着学。之前因为这个,我俩还打过一架呢!”

这个跟风是没办法避免的,好在一般最先出摊的卖的也是最好的,罗凤枝说了几句就撵她走了,“快去买了东西回家吧,出来时间久了,你再累着。”

林彤好笑道:“照你这么说,我啥都不能干了呢!”

罗凤枝笑:“你现在不是娇贵嘛!”

林彤和母亲去买了白酒、糕点,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