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婉正拿钥匙开大门,旁边邻居家老太太出来了,凑上来问:“这闺女长得可真俊,是你啥人啊?”

徐晓婉笑道:“是我姑娘。”

老太太惊讶的道:“你姑娘啊,长的可真好?出嫁了没?哎呀看我这眼神,这是有了吧?几个月了?”

好奇的眼神落在林彤身上打着转。

徐晓婉和她说了几句话,林彤客气的说着,“门开了,有话进屋再唠吧!”

老太太就跟着进了屋。

林彤出去转一圈有些累,就去西屋躺着去了,老太太一看她走了,就凑近了徐晓婉,“你家姑娘咋回来了?我听着你家好像这两天有哭声似的,是不是姑娘出啥事了?”

徐晓婉看她很八卦的样子,就不太高兴,“你听错了吧,哪有什么哭声?我家里这两天乐呵着呢。我姑娘就是回来看看我,想我了,能出啥事啊!”

老太太撇撇嘴,说:“你姑娘要不是出啥事,怎么能大着肚子往回跑?不是说她在外地嘛?”

“在外地咋了,在外面还不兴回娘家看看自己妈啊!”徐婉晓态度跟往常不一样,不说多冷淡吧,可也谈不上多热情,甚至语气还有些不耐烦。

“我姑娘和姑爷感情可好了,我姑爷可是当团长的。”

老太太这回听出来她不高兴来,讪笑着道:“是啊,那感情好,我也是瞎操心不是,老太太可享福了,儿子媳妇孝顺,姑娘也不用你操心呵!”

徐晓婉不会和人家翻脸打架,刚才那样已经是做到急限了,她去拿了瓜子,“她婶,吃瓜子吧!”

老太太就嗑起瓜子,顺便套话,“你家这瓜子可真香,我看你儿媳妇一天不少卖吧!这大房子,啧啧,当初那家盖,我们都羡慕着呢,没想到叫你家买了去。”

“卖不了多少,不过是没事儿干,赚个吃饭钱。”徐晓婉很低调的含糊着说了句。

老太太又夸了几句能享着儿媳妇福啥的,话锋一转,转到林彤身上了,“听说,你家姑爷子是团长,那能管不少事吧,你帮我问问,我家小儿子也想去当兵,去他那团里,给他当个班长连长啥的当当行不行?”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如个孩子

徐晓婉好说歹说才把满脸不情愿的老太太送走,回过头看着目瞪口呆的女儿哭笑不得,“她比我还不懂,以为是村子里呢,说让谁当生产队长就让谁当生产队长。”

林彤都要晕了,“呵呵,呵呵!”真不知道该说些啥好。

娘俩个在屋子里说话,听到外面有声音,徐晓婉站起来往外走,“你二嫂今天回来的稍微早点。”

可门开了,门口站着的两个小姑娘让她一愣,“小红?小梅?快进来,这两孩子怎么跑来了?”

两个小姑娘怯生生的叫着“姥姥”,小红咬着嘴唇道:“我们来看大娘。”

“快进来吧,可真是好孩子,还记得你们大娘对你们的好呢!”徐晓婉朝屋子里大声喊道:“小彤啊,你两个侄女,小红和小梅来了。”

两个孩子进了屋,看到林彤怯生生的小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争先恐后的叫着“大娘”。

林彤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让她们坐下,“小红真成大姑娘了,就是太瘦了。”她皱了皱眉,“小梅也长大了,跟姐姐一样,越来越漂亮了!”

小梅不好意思的笑。

小红笑的很勉强,脸上一脸愁容,一点不像一个孩子该有的表情,倒跟她妈王桂华有些相像。

或许,父母之间的事对她们的影响也很大吧!

毕竟,小红已经大了,懂事了。

“大娘,小念怎么没回来?”

“大娘,我妈说,你肚子里有小妹妹了。”

小梅年纪毕竟小一些,还带了几分天真,摸着她的肚子嘟呶着。

徐晓婉给孩子们端了些瓜子,家里因为卖这个,现在是家中常备。

别小瞧瓜子,很多人家也只有过年时才舍得买,邻居家的老太太爱来串门,很大的原因就是能经常吃过瓜子。

小红小心的看了一眼她,生怕她生气似的解释道:“我妈说,大娘喜欢妹妹…”

林彤笑了起来,小红这孩子很聪明,有时候会耍些小心眼,但人不坏,很可爱。

王桂华肯定不是这么说的,说不准说些难听的话,什么“生丫头的命”之类的,小红怕她生气,解释的很委婉,从这点上就能看出她的聪慧劲来。

“是啊,大娘喜欢妹妹。”林彤笑眯眯的道:“就像你们一样漂亮聪明乖巧,大娘想想就觉得喜欢。”

她连带着把两个孩子夸了一通,立时让她们高兴的眉眼弯弯,眼睛里充满了亮光,这是自豪的。

“锁柱呢?现在会走了吧!我记得去年过年这孩子不懒的不愿意自己走路呢!”

小梅说起弟弟有些伤心,“他会走路了,不过我妈太惯着他了,他脾气很不好,我不喜欢他。”

因为这个弟弟,她多挨了不少揍,能喜欢才怪呢!

王桂华结婚多少年,才生了这个儿子,之前在老徐家就抬不起头来,有了这个儿子能不娇惯吗?

“弟弟还小,不懂事,你们可以教他,什么有做,什么不能做,慢慢的他懂得多了就好了。”林彤也不能说别的,不是自家的孩子,她也教育不了。

小红若有所思的听着。

林彤问她们来这里,王桂华知不知道?

小红点了点头,小梅快言快语的道:“我妈想让我们带锁柱一起来,我不愿意,就说,他太闹腾子,大娘该不喜欢了,我妈就说那你们快点去吧!”

小红不好意思的瞪了妹妹一眼,就你话多。

林彤笑着摸着二人的头,“既然妈妈知道你们来大娘这儿了,晚上就在这里吃了饭,大娘再送你们回家。”

小梅忙不迭的点头,流着口水道:“我最喜欢大娘做的饭了,贼好吃。”

小红有些犹豫,“我还要回去给爸爸送饭呢!”

林彤一怔,“你爸不是搬到那个女人家去住了吗?”说完看到小红愁眉苦脸的低着头,她才觉出自己说错话了。

小红咬着唇道:“我妈妈,有时候做了好的让我送去,她怕爸爸忘了我们,说我们给爸爸送好吃的,爸爸才会想着我们,会给我们钱…”

林彤听得心里一阵阵堵得慌,徐老二得荒唐成啥样啊?还想效仿古人是咋人?娇妻美妾的日子他也得有那个福份才行?

还有王桂华,干啥要把自己放到那么卑微的位置上?真搞不懂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事,爷爷奶奶知不知道?”

小红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们只知道我爸搬走了,奶奶都气病了,不知道我们送吃的事。”

小梅说:“上回我听到奶奶骂那个女人,说她是狐狸精不得好死。”

林彤叹了口气,“小红,你大一些了,对你爸你妈的事,你怎么想的?”

小红愣怔怔的看着她,她又叹了口气,也是,小红再大,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这又不是几十年后,孩子能有什么想法呢!

她刚要开口,小红犹豫着道:“大娘,能不能劝劝我妈,就让她和爸爸离婚好了。我们,我们都愿意跟着我妈妈。哪怕吃咸菜啃这窝头也行。”

她低下头,嚅嗫着道:“这样,这样太丢人了,我们都没脸去学校,同学们都笑话我们。”

真是造孽,这个连大人都不能轻言离婚的年代,逼得孩子替父母做出了选择!

林彤眼睛里不知不觉有些湿润了,她忙低下头,让自己冷静下来。

小红见她低头不语,有些失望,“我知道,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不想让弟弟妹妹被人瞧不起,也不想我妈妈整天哭,哭完就骂人。她离了婚,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这样不好吗?”

林彤抬头,勉强的笑了笑,摸着她的头,“你说得对,他们这样,不如离婚的好。”

小红眼睛一亮,“大娘,你愿意帮我是吗?你好好说说我妈妈,让她离婚吧,没有爸爸的钱,我们也饿不死,我们少吃点就有了,真的,大娘…”

林彤听得心酸极了,这该死的两口子,看看孩子,他们不觉得羞愧吗?

“让大娘想一想这事应该怎么办啊!别急小红,这不是你想就能办成的事。你妈妈,她离不开爸爸,不想离婚,我们得慢慢来,让她想通才行。”

她一边劝着孩子,一边想着这事该如何解决!

第三百五十章 牵连

小红和小梅最后也没留下吃晚饭。

等她们走了,徐晓婉才不放心的说她:“可别听孩子的,她妈不想离婚,这孩子不懂事,哪能离婚呢,离婚了就不被瞧不起了?离了婚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姑娘可怎么生活?”

所以就要忍受这种屈辱吗?

林彤无法理解认同老人的这种思想。

罗凤枝也不认同,但她和林彤想的还不一样,“这种事不能沾,不是有句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吗?你家老二媳妇自己不想离婚,你要是劝她,她还不得恨上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能沾。将来好了坏的,再赖上你。还有,别看孩子现在是这么说,那管咋都是她们的爹娘,万一哪天后悔了,她们也得说是你这大娘的不好,不知道劝着点,还跟孩子瞎胡闹。孩了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二嫂说的有道理,可是徐老二的事必须得解决。

不仅仅是为了几个孩子,也是为了徐家的名声,最重要的是林彤做为徐家的儿媳妇,她就看不惯这种事。

别人家的事她管不了,可徐家不是还有徐振华嘛!

明天要去婆婆家,林彤早早就睡了,去村子里没有车,只有步行。

不过,当早上林彤看到院子里的牛车时,眼睛就瞪大了,“二哥,你可真是我亲二哥,你太好了!”

林建国怕她走路太多累着,特意去借了牛车来接她。

徐晓婉笑着拍了她一下,“胡说八道什么,你二哥当然是你亲二哥了。”

有牛车,林彤不用自己拎东西,就觉得买的东西太少了,就又跑到供销社买了水果罐头和猪蹄罐头,加上昨天给二老买的白酒和点心,都放到车上。

看到小市场今天有人赶车在卖牛肉,林彤买了两大块,一块让二哥送回家,一块准备带去婆婆家。

这么一耽误,就九点了。

林建国赶着牛车不紧不慢的走着,“本来想借辆马车的,怕颠着你,这马车高,不跑也没有牛车稳当。”

林彤嗯嗯的点着头,这牛车是稳,要是走路快的,都能超过它,够稳的啊!

路上碰上去镇上的人,林建国和认识的打着招呼,有人认出林彤来,就跟她说句话,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村子里。

“你啥时候回去叫我一声就行,我再赶牛车送你回去。”

林建国把她送到老徐家的大门口,离着老远就看到徐家门口围了好多人,好像在看热闹一样。

林彤眼角抽了抽,这是又出什么事了?农村就是这样,谁家要有个什么事,保证全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谁家也别想有个什么秘密?

林建国一看这么多人,离着还有七八米远就把牛车停下了,“小妹,我过去看看,你在这等着,人多别挤着你。”

林彤慢慢的跟在他身后往前走,走得近了听到前面闹哄哄的议论声。

“是来找老徐家大姑娘的。”

“老徐家大姑娘?我咋没听说过他家还有个大姑娘呢?”

“你嫁进来才十几年,那都得是二十年的事了。”

“到底咋回事,快说说,快说说!”

那人正要说,有人捅了她一下,她不悦的一扭身子,“干啥呀?”

一回头就看到林彤好奇的站在她身后,她脸色一僵,呵呵了两声,“哎,这不是振华媳妇嘛,你咋回来了?振华呢?没跟着回来啊?”说着头还使劲的抻着往她身后看。

林彤跟着呵呵笑了两声,扬了扬下巴,“冬梅婶子,继续说啊,我正好也听听,一会回去好告诉我婆婆一声。”

村子里的人对徐大姐的事讳莫如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徐老太太的厉害和胡搅蛮缠。

冬梅婶子满脸堆笑,“我啥也不知道,振华媳妇你听婶子我吹呢!”

林彤笑了笑,她并没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一看就是外来的中年男人正注视着她,听到这些人一口一个“振华媳妇”,看到这女人和村子里的人明显穿着打扮不一样,他眼睛一亮。

林建国已经从院子里挤出来了,“来找人的…”正说着,院子里一阵嘈杂声,两个年轻男人被老太太拿着条帚赶出来了。

林彤忍不住好笑,老太太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啊!

“都散了都散了,有什么好看的,散了吧!”徐老三的手还在半空中僵着,看到林彤他高兴的扭头喊道:“妈,我大嫂回来了。”

老太太没好气的道:“回来就回来呗,还让我出去迎接她是怎么的?”

林建国已经拎了她买了这些东西送进了院子,“婶子,我妹妹给二老买的。”

林彤看着被撵出去的一脸气愤的两个年轻人,就确定了不是徐大姐的男人找上门来,这二个人,眉宇间都带着年轻气盛,穿着一看就是好面料,头发也梳的油光水滑的,看起来倒像是大城市人。

大城市的人找徐大姐干吗?

林彤想到那个下落不明的圆圆,难道,是跟这姑娘有关不成?

她思忖着慢慢进了院子,“爸,妈,我回来看你们来了。”

老头对着她笑的很慈祥,“老大媳妇回来了?快进屋吧!”

老太太正心气不顺呢,看到她阴阳怪气的道:“这大着肚子瞎折腾啥?你再把我们老徐家的金孙折腾掉了,我告诉你我们老徐家可不能容你。”

这叫人话吗?

林彤觉得她每次对上老太太,她的好脾气都要破功。

看到院子外还没完全散去的人群,她忍了又忍才没当场怼她。

不过,她也没有好脸,干脆不跟老太太说话行了吧,她问老头:“爸,我听外面议论说是来找大姐的?什么人啊来找她?”

本来是不想在家里提徐大姐的,既然老太太让她不痛快了,她也让她不好过。

林彤小心眼的想。

我就问,我就问!让你说话这么恶毒!

徐老太太一听就火了,“什么大姐?她算你哪门子的大姐?爱什么人找她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你叫的倒挺好听的,还大姐?”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林彤这是受了刚才那几个人的牵连了。

可知道是知道,她心里受不了这个气啊!

刚才那话她忍下了,可老太太变本加厉的,这不是不把她当盘菜嘛!

林彤怀孕之后本来脾气就大,又敏感,一生气,转身就往外走,“我惹不起,我走还不行吗?”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服软

外面看热闹的人群散的差不多了,还有几个闲着没事聚堆说话,要是让林彤这么走了,老徐家的热闹就又添了一笔。

徐老三忙拉住她,陪着笑脸小声道:“大嫂,咱妈今天脾气不好,你别在意,快进屋进屋去。”

林彤回头瞅了一眼,老太太扭过头去没吭声,她心里就有了数,这就是不让她走的意思。

她转身进了屋,徐老三跟在后面把那些买的东西搬了进来,“大嫂搁哪儿买的肉?这看着不像猪肉啊?”

“牛肉,说是哪个村的牛腿折了,就把牛给杀了,正好碰上了,就买了点。”

徐老三高兴的道:“这牛肉可是好东西,妈,你快看,这玩意咋整?”

这么一大块,足有十几斤,这又不是冬天,顶多放个一天两天的,徐老三心想,昨天晚上孩子们还吵着要吃肉,今天大嫂就搬来这么一大块,可够解馋的了。

老太太阴沉着脸,“你大嫂回来了,中午咱们炖一块,晚上让你媳妇过来包饺子,剩下的都酱了。”酱的咸一些,能放几天,也就都吃了。

这就是跟林彤服软的意思。

林彤也不跟老太太计较,“好啊,我也好久没吃牛肉馅饺子了,家里有大葱吧,老三你剁馅,这剁馅可是个力气活。”

徐老三瞅了老太太一眼,见她没吱声,心里有些奇怪,答应着就去干活了。

先割下一块肉,这是准备中午炖的,“大嫂你看中午炖这些够不够?”

“再多来点,孩子们都爱吃肉。”徐老二哎了一声又切下一大块肉来,心里对大嫂的好感那是蹭蹭往上升啊!

林彤不再管他,自顾自的进屋了。

老爷子正在抽烟袋,老太太说他:“儿媳妇怀孕了,别抽了,屋子里都是烟。”

老头很听话的不再抽,还把窗户打开一条缝,放放空气。

林彤坐在当初她睡过的那个小床,“爸,抽烟对身体不好,以后你少抽点吧!”

老头连连点头,“唉,唉,少抽,少抽。”

林彤又问老太太:“我听玉波说,妈前些日子病了一场?现在身体咋样了?好利索了没有?”

她关心的话让老太太的表情舒缓了许多,不再像之前欠了她二百块钱似的阴着脸,但语气还是硬梆梆的,“好了,没事了。”

林彤并不在意,老太太一辈子都是这样,并不只是针对她一个人。

再说,她要在意得把自己气死,想开了就好。

不过她和老太太没啥好说的,可不说话多尴尬,她就和老太太说起小念怎么懂事,学习怎么好之类的,老太太虽然偏心,可心里对孙子也是心疼的,脸色就越来越好了,不时的说上两句。

等徐老三切好中午要炖的肉,喊老太太做饭,林彤要去的时候,老太太把她拦下了,“你歇着,我去做。”

林彤等老太太出去了,才低声问公公,“那些来找大姐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啊?”

老头叹了口气,“老大媳妇,这事啊,你就别管了啊!”

林彤只是想确定是否是圆圆引来的,或是徐大姐的男人找过来了,但见老头的态度又不像,好像有啥难言之隐似的,倒让她心里更加好奇了。

不过看样子老爷子肯定是不会说了,林彤就没再追问,反倒是老爷问起徐振华怎么没有回来。

“他部队上走不开,前几天听说我娘家妈病了,我就回来看看,到家了才听玉波说起婆婆也病了。”林彤皱了皱眉,主动提起徐老二那事,“桂华去找我,昨天小红和小梅也去找我了,爸,你是一家之主,你说说,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办?”

因为这个二儿子,老两口是操碎了心,可儿大不由娘啊,他们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他当面答应的好好的,那个女人一去找他,他就变了卦,这真让家里人无可奈何。

老头碰到难事,下意识的就想去点烟袋锅,火柴刚划着,就看到林彤坐在对面的小床上,他这一犹豫,火柴燃到了最后了,他忙把燃完的火柴扔到地上,叹了口气,低着头,一副受气的模样。

林彤一看就知道,老头没啥主意。

家里的大事小情,老太太做主习惯了,老头从来都是唯老太太为首是瞻。

老太太在外面把牛肉炖上了,指挥着徐老三削土豆,要来个土豆炖牛肉。

徐老三一听削土豆皮,一边小声的跟老太太道:“大嫂说的,这事该怎么办?你和我爸得早点拿个章程出来啊!就我二哥这样的,那外面的风言风语的,可难听了,铁柱都十二岁了,再过些年该找媳妇了,就这样的,人家一听是老徐家的,谁敢把姑娘嫁进来啊!有点钱就在外面得瑟!”

老太太心里烦燥,手里的大马勺一扔,“这一个个的都不省心!”

以前老二就是懒,倒没有别的毛病,可自打去镇上上班以后,开了眼界了,毛病也多了,这还跟那不正经的女人牵扯不清了。

老太太心里其实是把大儿子给怪上了,觉得若不是他,老二也不能跑去南方,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现在老二见了世面,更加看不上王桂华那唯唯诺诺的样儿,而有了钱,他们也控制不了他,事情越来越坏了。

林彤不知道老太太和王桂华是一个心思。

徐振华可以说是好心办了坏事,人家都不领情不说,还怪上他了。

至于说留在当地有可能严打时被抓,他们是不考虑那一点的:不是有徐胜利嘛,都是乡里乡亲的就不信这么不开面抓了老二?

这种事说不准。

当初徐振华把人弄走也是未雨绸缪。

直到吃饭时,家里人也没说出个一二三来,林彤心想,这就是你们家儿子在外面胡搞女人,要是你们家姑嫁了这个一个人家,你们还能是这种态度?

不过,转念又想到徐大姐,林彤也没脾气了。

这家人,有的时候思想跟别人家真的不一样,林彤真是深有体会,个个都有些神经质,喜欢把责任推到外人身上,就连比较明理正真的徐振华,也会经常犯这个毛病。

因为这事,她还批评过男人几回…

吃过饭,林彤主动收拾了饭桌,洗了碗筷,徐老三回家,她去西屋睡了一觉。

她是被老两口吵架声给吵醒了。

她躺在炕上,听着东屋吵架的声音越来越大,还是老头喝斥她:“你闭嘴吧,也不怕让儿媳妇听见了笑话你!”

老太太呜呜呜的哭,“笑话啥,这么一闹以后我还有啥脸?不如死了算了…”后面的话渐渐的听不清了。

林彤骇然,不知道什么事这么严重,竟然提到了“死”!

“这么一闹”指的是哪一闹?

是今天来人找徐大姐,还是之前有人来打听徐大姐?这两次来的是同一伙人吗?

如果不是指徐大姐,就是徐老二的事?

可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说的这么严重啊!

林彤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

又躺了一会,东屋没有了说话声,老太太去了厨房,不大一会,厨房响起来剁肉的声音。

林彤爬起来,去了厨房,“妈,我来剁吧!”

上午让徐老三把肉馅剁出来,显然他偷懒了,只把肉切成了小块。

“不用你,你怀着孩子,我来吧!”老太太的语气平和,把林彤推开,像发泄似的砰砰的用力剁着肉。

林彤刚往后退了两步,徐老三和李玉波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

“妈,我来,我来。”徐老三还是挺自觉的,接过菜刀。

李玉波先叫了声“爸、妈”,这才拉了林彤去西屋说话。

“昨天小红找你去了?”

林彤嗯了一声,“桂华跟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