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红说,你答应帮忙了?”

林彤苦笑,“我答应有什么用?你觉得我说话你二哥会听吗?”

李玉波愣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道:“应该——会吧!二哥还指着你们挣钱呢?要是不听,你们把工资给他断了,让他挣不着钱,看他还咋得瑟?”

林彤这才明白了两个弟媳妇的意思。

合着她们不是觉得,自己是老大媳妇,能管得住老二才来找她的。

而是觉得她们夫妻俩把着老二的经济命脉…

她叹了口气,“你们想的太简单了。老二他在外面一年多,你觉得就是我们断了他的工资,甚至不用他了,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弄不好他巴不得徐振华不再用他,这样他就可以自己单干了。

小倒小卖的也比给别人打工挣得多些。

要知道,他回家这两个月,是没有开工资的。可他该怎样就怎么样,可不是没钱花的节奏。

想到这儿,她忍不住问李玉波,“老二回来,给咱妈他们都买啥了?给钱了没有?还有桂华那?老二拿了多钱回来?”

李玉波撇了撇嘴,“买了些海带、紫菜、虾米啥的,还给家里所有人一人买了一块电子表。我家那两崽子一说起二大爷就乐得不行。钱啥的我倒不知道给咱妈了多少,不过给了是肯定的。桂华那,给了二百块钱,桂华会过日子,立马就去信用社存上了。”

并没有以前那种嫉妒,反倒有点瞧不起似的,“走了快一年半才往家拿二百块钱,就美的不知道姓啥了!我搁家里不挣不挣的,一年也能挣个二三百块钱,还能照顾着家,不用抛家舍业的跑那么老远,也不知道他得瑟个啥劲!”

第三百五十二 章 拿出主意

当地农民种一年地,刨去吃喝,也剩不下百八十块钱,很多人家一年干到头,还欠不少外债,还了钱,第二年春天买种子买农具就需要再借。

李玉波是因为做着小生意,贴补着家用,比普通农民挣得要多。

要是一般人家,听说这一年半就能纯拿回来二百块钱,肯定高兴,换到李玉波那,一对比,这二百真就不算啥了。

不过林彤也有些瞧不起徐老二,他这一年半,每个月有五十块钱工资,吃住都包括在内,按理说,他能攒下小一千块钱才是。

刨去给老人买礼物之类的花销,林彤约摸着他手里最起码要有五百块钱。

可他只给了妻子二百块钱,其余的钱肯定捏在自己手里。

也是,若他一点钱都没有,那个女人吃饱了撑的才会又缠上他。

又听李玉波说了一会八卦,直到老太太喊着,“出来包饺子了,钻屋里就嘀咕个没完!”

李玉波不在乎的朝她笑了笑,低声道:“老太太现在管不住这些人了,你看老二家就知道了。”

过去儿子听话是因为经济不独立,都由徐振华养着,而他养家的钱都由老太太把着分配。

现在分了家,徐振华不再养着弟弟们,老太太的说话力度自然减弱了不少。

二人从西屋里出来,李玉波去揉面,林彤则拌饺子馅。

她肉买的多,这季节又放不住,馅里也没放蔬菜,只剁进去了几棵大葱,纯牛肉馅的。

李玉波一边看她和馅,一边奉承着她说好话,“大嫂你真有钱,这卖牛肉的我也看着了,没舍得买,没想到你买了这么大一块,这下我们可跟你沾光了。”

林彤淡淡的道:“我有啥钱啊,我不过跟你们不一样是我舍得花罢了。不像你,挣得再多也不舍得花,都攒起来了。”

李玉波之前刚说她不挣不挣还能挣个二三百块钱,现在林彤说她不舍得花都攒起来了,她倒是无从反驳,只好讪讪的笑了,“不攒不行啊,你说这过日子哪不要钱啊,我们和你不一样,你们两口子挣工资,我们不行,今天好明天不好的,要是不攒,过几年铁柱说媳妇都没有钱。”

林彤差点被她呛着,她古怪的瞅了一眼,“铁柱几岁就说媳妇?你也太夸张了吧!”

“夸张啥啊,铁柱今年虚岁都十二了。再过个五六年,就该说媳妇了,你行思这日子还不快呀!五六年,一晃就过去了。你想,你嫁进来,这一转眼就四年了。”

听她这么一说,林彤有些恍然,可不是,一晃她来到这个年代都四年了。

日子真是不抗混啊!

“过五、六年铁柱才十七、八岁,男孩子晚一点结婚的好。”这年纪还是个孩子,就要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任来,他能负担得了吗?

李玉波显然是不同的看法,“十七、八岁不小了,现在男孩十七、八结婚的多着呢,咱这可不像城里,都过了二十才结婚,这两年结婚都早,咱这儿要是二十还没结婚,对象都不好找,人家还以为你有啥毛病呢!”

得,人家才是当妈的,她还是靠边站的好,不过,她心里想了,以后小念和肚子里这个,坚决不允许早婚早恋。

这话题就又转到结婚上来,谁家要了多少彩礼,谁家结婚办了多少桌,谁家收了多少礼,李玉波爱说话,也能八卦,村子里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林彤听的也津津有味的,不说些家长里短,难道光说徐老二怎么怎么?

想想就让人倒胃口。

老太太显然还惦着老二家的几个孩子,“饺子多包点,明早老三媳妇上镇上的时候,给小红他们几个带点过去。”

“行,明早给他们装一盖帘的,足够他们吃了。”李玉波说着朝林彤挤挤眼睛,示意她接着往下听。

果然,老太太顿了顿,“再给老二带点,你看着他吃,别让他把饺子给了那狐狸精。”说到后来,语气恨恨的。

林彤无声的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儿子再不好,当妈的也惦记着。

不过,徐振华这个儿子,可从来没有过这个待遇。

这么一想,她心里那个久违的念头就又冒了出来。

同样是儿子,从各方面来看,徐振华都要比这两个弟弟强出百倍,可老太太心里只有这两个儿子,徐振华就像后娘养的似的。

不,后娘养的都比他强,看看小念,自己这个后娘差哪儿了?

要说徐振华是亲生的,她怎么都不能相信。

只是因为当初他放走了徐大姐这事?

林彤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

不过,这两年老太太的态度改观了许多,林彤就没再多想,可徐老二这熊样的还能让老太太这么惦记,她心里那种股念头就又冒了出来。

李玉波欲言又止,徐老三听不过去了,不悦的道:“妈,你这样给他送吃的,他不得以为你挺支持他的呢!”

李玉波忙点头,“就是就是,妈,你不能这样惯着二哥了,要不就让他离婚和那个女人结婚,要不就让他搬回家去,这像什么样啊?我去镇上卖货,认识我的人都问一句:听说你二哥在外面找了个小媳妇,还搬人家去了?我都没脸见人我!”

大家都发表了看法,林彤也顺势说道:“这事,家里得拿个主意出来,不能让他再这样下去了。他这样是犯法的,他犯了重婚罪,是要坐牢的。”

她要不说严重点,老太太就不会太当回事,顶多气一气完事,过后还是儿子亲。

她就又加了一把火,“就拿去年严打来说吧,全国抓了多少人,其中就有这男女关系上不正经的,这就是赶上今年好时候,要再碰上一回严打,老二这事闹得全镇上都知道了,可没跑!”

去年严打镇上有被抓判死刑的,老太太一听有些害怕了,“拿主意有啥用,现在老二他根本不听啊!”

林彤想了想,“让老三去问问他吧,他要真不想跟桂华过了,就离婚吧!这样拖着,对咱们家不好,对桂华和几个孩子也不好。”

“离婚?那多丢人?不行不行!”老太太下意识的就拒绝。

林彤脸色微沉,“现在就不丢人了?离了婚他再找管咋不违法了,可现在这样,那可是犯法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出力不讨好

林彤连唬带吓,让老太太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老太太愁眉苦脸,“离婚不行!坚决不行!离了婚,丢脸不丢脸的另说了,孩子们咋办?那有后娘就有后爹,老二现在就不咋管孩子,将来再找了媳妇那孩子们更得掉后妈手里了…”

李玉波在旁边咳咳咳个不停,妈呀,你说话能不能想想再说,你这话不是把我大嫂也装里面了嘛!

林彤这个心大的,丝毫没觉得老太太说的是自己,对她的话还是很赞同的,她点点头,“孩子们的事确实得处理好了。”她重生之前,就发生过几起孩子被后妈虐待致残致死的事件。

李玉波觉得嗓子有些痒,她觉得,这个大嫂有时候大咧咧的,又瞎大方,倒是好相处。

老太太瞅了一眼两个儿媳妇,接着道:“离婚不行。把老二弄家去,实在不行,就把他再弄走,像去年似的,弄外地去,把他和那个小狐狸精隔开就好了…”

如果他不想和那个女人分开,分隔两地,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没看之前分开那么久,那个女人都已经找了下家,两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又到了一起,还突破了之前那道防线。

这难道就是真爱?

林彤觉得,徐老二既然这么想跟这女人在一起,那就离婚和她结婚得了呗!

这样是对两个女人都不负责任的做法。

当然,她现在对徐老二两个人都厌恶的不行了,这两个人要是结了婚,她保证,她的家里是不欢这两个人的。

老太太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出什么好主意。

李玉波说:“离婚肯定不行,别说老二了,就是我二嫂那肯定也不能同意,她那几个兄弟可都闹过一回了,只要不离婚王家就不管,可真要闹到那一步,王家那几个可是滚刀肉…”

她顿了顿,流露出不忍的表情,“她要真离了,以后咋办?咱们家可不能做那样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来!”

她能说出这话来,林彤倒对她的印象大为改观。

李玉波其实也是由已推人,联想到自己身上,要是徐家就这么让徐老二离婚娶了那个女人,她看着都得心寒。

要知道王桂华嫁进来十几年,不说有什么功劳,可也给徐家生了三个孩子,说不要就不要了,谁不得寒心啊!

她的想法和林彤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徐老三也道:“咱老徐家不能这么做!”

老太太气得骂道:“这个犊子完意,一天到晚的不省心,当初生下来他我就应该把他扔后山上去,让他不学好!”

骂归骂,老太太还是心疼儿子,“明天,老三你和你媳妇一块去,把他给你弄回家去,不,弄这儿来,我看着他,我看他还敢去找那狐狸精不?”

林彤一看事情又回到原位了,只好内心叹口气,或许,她认为的离婚,真的不符合这年代大家的观念,是错误的?

她想了想还是道:“明天玉波问问桂华的意思吧,要是她不想过了,就劝他们离了吧,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

老太太不悦的道:“你别瞎出主意,那离婚是啥好事啊?要是她以后再找,孩子们能得着啥好?那可是咱老徐家的孩子,跟着别人家姓算咋回事?要跟老二,那女的能好好对几个孩子?要是她以后再生,这几个更没人管了。”

李玉波也说:“是啊,大嫂,这只有劝和的,可没有劝人家离婚的,我二嫂也从没有过不想过了的意思。”

林彤一看,得,自己还是别管了。

可真像二嫂说的,到时候吃力不讨好。

铁柱和小柱放学回来了,两个孩子穿着膝盖上打着补丁的裤子,洗的也有些发白了,林彤看了皱了皱眉,“玉波,我上回不是邮回来几块布料吗?咋没给孩子们做呢,看这衣服裤子都破了,色儿都快掉没了。”

李玉波道:“这两臭小子太淘气,又正长个呢,做了新的,过一夏天就小了,白瞎了,那布料那么好,等着留着给他们要出门的时候再做新的。”

林彤想说你做吧,布料我再让人从首都邮就是了,可这话到了嘴边,想到她说的一年挣个三头两百的,心里就知道她这是会过日子,说白了就是抠索。

可她一个做大娘的,该给的都给了,不该给的也没少给,难不成就因为看不过去,以后要包了这些孩子的吃穿用不成?

总感觉她这样是在算计自己似的。

林彤这么一想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她倒不是不舍得,可自己愿意给和被别人算计着给,那滋味能一样吗?

她就没再说话,李玉波有些失望,不过她也只是一瞬,她就打起兴致问:“今年大嫂这怀着孩子,肯定不能回来过年了。我行思着让孩子们放寒假过去玩玩,也长长见识去。正好和小念多在一块玩一玩,要不然这兄弟之前都该生份了。”

她倒是打的好主意。

等到放寒假,林彤的肚子也大起来了,到时候家里人多,她还要伺候,想想就头大。

刚要拒绝,老太太先说了,“去什么去?放寒假你大嫂那肚子得多大了?要去以后再说,这二年就别行思了。”

李玉波脸上就有些讪讪的,跟她解释道:“大嫂,看我,想的太简单了。”为了掩饰她的尴尬,她主动问起林彤生产做月子,“到时候谁去伺候你啊?要不行,我过去伺候你月子吧!”

林彤笑着道了谢,“不用麻烦你了,我妈说,她去伺候我一段日子。”

这话可捅了马蜂窝了。

老太太一听就不愿意了,“咋的,你不是我们老徐家的媳妇啊?你生孩子,让你娘家妈去照顾,哪有这样的理儿啊?你看不上我这老太太,嫌弃我是咋的?”

林彤从来没有考虑过婆婆,因为她从来表现的都是不喜欢徐振华和她,所以她没提过让婆婆过去照顾一段时间的话。

现在婆婆挑理,她只好解释道:“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妈,我是怕你放心不下家里,放心不下我爸,还有老二这事,家里咋得有你坐阵才行。”

老太太这才脸色好看了一些,哼了一声道:“不用你娘家妈,我去伺候你做月子,你啥时候生?我提前一些天过去。”

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听个人

得,老太太要去,就不用麻烦徐晓婉了。

林彤没想到老太太会愿意去伺候她做月子,可如今她表示了善意,虽然话难听点,可林彤还是表示领情。

“行,到时候我发电报给你。”林彤想了想,“我预产期是年后三月份,要不,你和我爸干脆去我们那过年得了,我们现在那地方,你们都没去过吧!”

李玉波听了倒很意动,老太太和老爷子去了,他们一家是不是也能跟着去?

老大家条件好,到时候孩子们衣服肯定就省了,过年也不用预备东西,跟着去吃去玩,多好的事啊!

她就想怂恿老太太答应。

没想到,她还没开口呢,就听林彤接着说:“到时候让老二和老三一起过年就是了。”

李玉波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上不来,下下不去,这个林彤,咋这么小气呢,就说让他们一起跟着去能咋的?

老太太没答应,“不去了,过年哪有去外边过的,你爸也离不开家里,还有这些鸡鸭鹅和猪得喂呢!”

林彤也就是客气一下,既然老太太不去,她也没多劝。

吃过晚饭,又坐着说了一会话,徐老三一家就回去了。

林彤一个人在西屋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外面锅碗瓢盆砰砰响,才被吵醒。

“妈,我怎么听着好像玉波的声音?”

“嗯,她来问问我还有什么要买的不?”老太太昨晚上就让老三一家把饺子带走了,至于今早上老三媳妇能带多少饺子给老二家几个孩子,那可全凭她的心意了。

林彤吃完不算早的早饭,就去了隔壁张立军家里。

张立军家里也是村子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他家里开起了粉房。

当地土豆比较好吃,又面又甜,张立军两口子听了林彤的话,去邻县考察完之后,就借钱干起了这个家庭作坊。

虽然辛苦,挣的也没有出去摆摊多,可这钱挣的踏实。

现在开始,粉房就开始一天天进入了旺季,这时节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林彤在那呆下去,就要打扰人家干活了,她可不是那没有眼力见的人,和两口子说了会话,林彤就回家了。

老太太就说她,“有这么好的点子咋不告诉老三两口子,你看人家这生意,得赚多少钱啊?不比老三媳妇出摊当小贩强?”

林彤很是无语,当时她就是顺嘴那么一说,又不是特意去给人家出的主意。

那两口子都是厚道人,认为是林彤给出的主意,过来跟老太太道了好几次谢,还拿了不少粉条。

老太太就当真了。

“妈,那是人家自己选的生意,我不过当时顺口说了那么一嘴,跟我可一点关系没有。人家就是客气客气。再说,这生意你看着忙,也就这一个季节,又累又挣不多,你让玉波干她也不带干的。”

这小媳妇就想干俏活,又挣钱多又不用太辛苦太出力的。这点倒跟林彤挺像的,不想吃苦!

老太太也是顺嘴这么一说。

她天生脾气性格如此,你让她不挑点毛病,不说几句她就浑身难受。

她说完了,听到林彤的话也不吱声,好像刚才她啥都没说过似的。

林彤也知道她的这个脾气了,耸耸肩也不说话了,“妈,家里也没啥事,你和我爸也挺好的,我想晚上就回我二嫂家了,明后天,我就该回家了。”

这出来这么多天,她还真有些想小念和徐振华了呢!

老太太这么倒没说啥难听的话,“行,回去吧,我和你爸都挺好的,你不用惦记着。回去好好的,给我们再生个大胖孙子!”

又是大胖孙子,林彤觉得,要是她生了个姑娘,老太太会不会连产房都不进转身就走!

她可是听说过好几次这样的事,不仅是农村的,就连城市里都时有发生。

都是重男轻女思想在作祟!

林建国下午四点多钟,借了牛车,拉着林彤走了。

刚出村头不多远,就被人拦下了。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带着微笑,旁边还有两个好奇的冷着脸的年轻人。

林建国一看这些人,就警惕的下了牛车,“你们要干什么?”

男人笑道:“别紧张兄弟,我找你妹妹问点事。”

林建国回头看了一眼小妹,“你们找她能问啥事?”

林彤也有些惊讶,她已经认出这旁边两个年轻人,就是昨天被婆婆打出来的,去家里打听徐大姐的那两个人。

她心里隐约有些明白了。

看来这些人不傻,听说了她的身份,就想从她这边下手。

她往前走了两步,大大方方的问:“你们是找我吗?”

男人笑道:“是啊,想跟你打听个人?”

林彤没说话。

男人只好自己往下说,“我们想问问,徐凤芝你认识吧?你知道她在哪吗?”

林彤淡淡的笑道:“在找别人问话之前,你们是不是应该先介绍一下自己是谁?”

男人愣了一下,旁边一个年轻人不耐烦的道:“你管我们是谁呢,你就说你知不知道徐凤芝在哪吧?”

真没礼貌!就这样,还不被老太太打出来都见鬼了。

林彤心里撇了撇嘴。

林建国别看老实,这二年家里日子好过,他底气也足了,看别人这样跟他妹妹说话,他就不高兴了,“你们这是找人问话的态度吗?”又说林彤,“小妹上车,咱们走,别搭理他们,要问找别人问去,咱们啥都不知道!”

林彤心里好笑,他这话其实就是告诉别人结果了。

果然,那年轻人听了有些失望,说那男人,“我说她不能知道吧?你非要在这等着。”语气里很是不满。

男人却不信林建国的话,他看向林彤,林彤还是那个意思,介绍自己她才会回答。

不知道那男人有什么顾虑,最后看着她上了牛车,走远了,也没有追上来介绍他们的身份。

这让林彤愈加好奇起来。

这些人,绝对不可能是徐大姐的男人或男人找来的人!

直到回了二哥家,这些人没再出现在她面前,这让她有些失望。

她还想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呢!

难道是来找圆圆的?也不知道这孩子惹到了什么人?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就不普通。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门

之前堵住林彤的几个男人,此时正在镇上唯一的一间招待所房间里激烈的争吵着。

发生争吵的两个人,正是被徐老太太撵出来的两个年轻人,而中年人,一直站在窗前沉思着。

“别吵了!”中年男人回过头,“那个叫林彤的肯定知道徐凤芝的下落,她知道,说明他的丈夫也知道,我们就从他们那里入手好了。”

其中一个年轻男子翻了个白眼,很不服气的道:“我看老太太说不知道不是假的。连她都不知道,一个刚嫁进来没几年的媳妇就能知道了?”

另一个道:“忠叔,我调查过了,他们家里人确实不知道徐凤芝的下落,二十几年都没下落了,说不定,她早死了也没准呢!”

忠叔摇了摇头,“不,林彤的反应告诉我们,她没死,而且,林彤就知道她的下落。”

那二人还不服气,林彤可什么都没说,忠叔怎么就能确定,她知道呢?

忠叔看着二人那不服输的劲头,阵阵头疼,可想到这二人的身份,他只好尽量解释给他们听,“林彤如果不知道徐凤芝的下落,我们问她的时候,她表现的应该是震惊、惊讶之类的,可她表情太平静了,除了问我们的身份,她一点惊讶或是别的表情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是早知道这个人的存在,而且肯定知道她的下落,要不然,她不可能这么冷静。她又不是演员,能听到有人打听她不动声色…”这年轻人越说越觉得有道理,双手猛地一击,双眼迸发出一股佩服的光芒,“姜不愧是老的辣,怪不得父亲这次让我们听忠叔你的。”

另一人撇了撇嘴,露出不屑的神情:马屁精!

心里却不得不说,忠叔分析的很有理道。

这边三个人商量着顺着林彤这条线去找徐凤芝,而林彤和母亲正说起婆婆要去伺候月子的事。

徐晓婉听到亲家母要去照顾林彤的时候,拉了她的手劝她:“你婆婆是好意,她伺候大了这么多个孩子,有她去我也放心,等她回来,我再去照顾你和孩子一段时间就行。”

有这样善良的母亲,林彤真觉得她到来这个年代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了。

“我知道,我没拒绝,我还说让她和我公公去过年呢,不过她没答应。”

徐晓婉笑着帮她把头发捋了一下,“对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来说,去谁家也不如自己家舒坦,随意。”跟着儿子住的那另说。

林彤若有所思的看着母亲,冷不丁的问:“妈妈,要不我给你买个房子吧,你喜欢一个人住就一个人住几天,住够了就上二哥家住,换着来。”

“那是干啥?浪费钱!”徐晓婉叹息着搂过她摇晃着,“妈知道你是想让妈有个自己的家。可妈和你婆婆不一样,你婆婆还有你公公,而妈只有你们几个,儿子在哪,妈就跟着在哪,哪儿就是我的家!”

林彤刚才也是脑袋一抽才说出那话,说完就知道那不现实。

住的好好的跑出去自己住几天,二嫂和二哥会怎么想?这岂不是让母亲和他们产生矛盾?外面又会怎么想?

唉,想想现在的人活的真累,做什么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考虑会不会有闲言碎语。

所以说,大家都住楼房,邻里关系冷漠之后,也是多少有一点好处的!

再说,有儿子,还让姑娘给买房子,那不是明着告诉二哥二嫂:我对你们不满吗?

说实在的,做为儿子儿媳妇,二哥二嫂真的很不错了。

当然,徐晓婉也是一个合格的好的母亲和婆婆。

“我就是这么说说而已。”林彤不好意思的嘟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