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彤指着那些被褥道:“家里有被,你们去住还用自带被褥啊?这个不用拿了。”

老太太小声嘀咕:“你家里那才几套啊?”

“之前振华买了几套我们临回来那晚住,这些日子,我原来的那些也该都送到了。”

老太太琢磨了一会把她的那些放回柜子上面撂好,不提带去的事了。

林彤跟老太太约好了出发的日子让徐老三过来接二老就回了镇上。

既然公公婆婆要去,那母亲就不能跟去了。

徐晓婉倒是想的开,“我原也想着,等妮妮再过一年上幼儿园能脱开手我就回来,你婆婆既然要去,让她去住着也好。”

看她不太高兴的样子,劝她:“你别整出这副不高兴的样子,让你婆婆看了还以为你不欢迎她呢!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咋的也是振华的爹妈,你看在振华的面子上,也得好好孝顺二老…”

善良的母亲,从来都是为别人着想。

林彤抱着母亲的胳膊,亲昵的倚在她身上,世上只有妈妈好!

可同样是妈妈,振华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几个字,想想都为他心疼。

定下来要走了,林彤去给二哥家买了不少的年货,大人孩子一人两身布料,独给小慧买了好几块的料子,“小姑娘就该穿的漂漂亮亮的才好。”

石头撅着嘴说:“小姑你真偏心,我也该穿的漂亮才是。”

林彤笑着逗他:“等将来你长大结婚,生了姑娘,小姑也给你家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全家哄堂大笑,把石头臊的直跺脚。

罗凤枝嗔道:“家里啥都有,还用你破费?再说,小慧正长个儿呢,这些料子她穿了都白瞎了。”

林彤笑道:“我这不是不好意思了嘛,说好了跟咱妈回来过年的,结果又得走了…”又说二嫂:“这些该给孩子做就给她做,你没看现在城里的小姑娘一个个穿的可光鲜了,小小子咱不管,皮实点好,姑娘孩,本来就该让她们生出几分自信来…”

林彤起身:“我再去买点,这些先放这里,等我回来了再分。”

罗凤枝拉着她不让她出去,“你可别买了,这些都穿不过来了,那钱能不能留着让它过过夜?”

林彤笑道:“我去给老二家几个孩子买点年货。”

罗凤枝气的说道:“徐老二真是造孽,你说说你嫁这么个人家,除了振华,他们家哪还有一个好人?”

林彤笑笑,她嫁的是徐振华,又不是徐家。

再说,她有条件,看着不管心里也不忍。

去了趟集市,买了几斤猪肉,回家把布料分完了,还余了几块,罗凤枝了然的道:“这都是给老二家的?老三家也都给了?”

“对,老三家的我给送过去了。”林彤口问了一句,“小念他们都在后屋呢?”

罗凤枝嗯了一声,又觉出不对,“小念和铁柱出去了,要给小妮妮买只小鸡让她看。”

林彤听了目瞪口呆,“这大冬天的哪来的小鸡?又是妮妮瞎要。”

“那也得小念愿意惯着他啊。你别管了,小念又不傻,我看他就是想出去转转。”

这话倒有可能。

孩子大了,林彤也不事事都管他,也经常给他零用钱,就怕了想买什么兜里没钱。

这几天铁柱和弟弟没事也会跑过来和他们一起玩,罗凤枝说着话拿了个山楂罐头要打开,被林彤拦下了,“二嫂这罐头不用天天开,再说小孩吃多了这甜的对牙齿也不好。”

妮妮没有水果吃,罗凤枝就从店里找出她爱吃的,天天拿给她吃,这孩子吃的天天看见二舅妈就眯着眼睛甜甜的叫,可会溜须她二舅妈了。

罗凤枝嗔道:“就一个罐头,又不多吃,好几个孩子分呢,吃完了咱妈又让她漱口,哪能就牙不好。”她说着扒拉林彤,“你别管了,你给我看一会店,我去看看几个孩子,别在家给你作出花样来。”

林彤看着顺手又拿了两块羊肝羹的二嫂往后院去了,心想这妮妮还真得赶紧带回家,二嫂太惯着她了。

徐晓婉过来了,笑道:“你看着你二嫂拿的罐头了?”

林彤闷闷的嗯了一声,“妈你也管管,孩子吃了牙不好,我二嫂这东西还有上价跟着的。”

“你们也呆不了几天,你二嫂也是尽尽心意,你也别过分拦着,我看着呢,她吃不了几口,每回就喝几口汤就是了。那山楂,她连一个都吃不了,嫌酸。”

徐晓婉看她铺沉的满炕的布料,“你二嫂这也是地方大,要不都摆不下你买的这些东西了。行了,不是想去老二家呢,快去吧,我在这看着就行了。”

林彤把给徐老二家的布料和猪肉都装好,骑了老二的自行车往王桂华家去了。

王桂华带着孩子们租住在靠边上比较偏的地方,门前摆了两个凳子,上面搪了块木板,案上这边摆着几个冻梨冻柿,表示屋里有货卖。

听李玉波说,这些东西都是从她店里拿的,卖了再给她结帐,说是因为地方偏就没有小卖店,有时候买东西不方便,她就求了李玉波,从她那赊了货,让老三打了几个简易的架子,在屋子摆了些酱油咸盐糖果之类常用的,也没挂牌,一天也能卖个五、七六块的,这一个月下来,房租钱和生活费是足够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火大

看来,王桂华也不是一无是处,能想到这个法子,也说明她不笨。

她问过李玉波,“老二给不给她生活费?”

李玉波说:“她说是没给,我让老三问过老二,老太太也问过,说是一个月给她邮二十块钱呢!也不知道他俩谁撒谎。”

林彤心想,对于租住房子带着在个孩子来说,一个月二十块钱不多也不少,精打细算的一个月过下来,也能余几块钱。而王桂华自己也能干点有点收入,这日子最起码不是那么艰难。

可一进屋,她就觉得她想错了。

王桂华租的这间屋子地势较矮,需要下两级台阶才能进屋。

屋子里光线很暗,而一般人家白天也是不舍得点灯的,从外面透进来的光线,可以看到,屋子也不大,被一排简易货架子分成前后两块。

货贺子就是那种破木板破木条订成的,上面零零落落的摆着些东西,地上则是白酒桶,酱油桶,虾酱桶这些。透过货架子,可以清楚看到后面就是一铺大炕,炕上堆着些衣服被及乱七八糟的一些东西,看来王桂华带着几个孩子就住在这炕上。

王桂华看到她显然有些发愣,“是大嫂啊?你啥时候回来的?快进来坐吧!”

林彤跟进去,王桂华把炕上那些东西往里堆了堆,“大嫂坐!”

看着王桂华这几年明显老不少的脸,林彤问她:“就你自己,孩子们呢?”她说着把拎的两个包往炕上一放,“快过年了,给你和孩子买了点东西。”她从包里掏出几块颜色鲜亮的布料,“这是给你和几个孩子的,过年了,做身新衣服穿。”

王桂华抿着唇,“让大嫂破费了,你给我们这个,还不如给几个钱呢,孩子们都好几个月没尝过肉味了。”

这又是个不会说知的,可她没有老太太命好,也没有老太太精明能干。

林彤不愿意跟她计较,这也是个可怜人,就像她知道了老太太的事,觉得她是个可怜人,再和她说话,无意中就比以前包容了一些。

当然,这也是老太太没太气着她的时候。

“肉我也买了,不过不多。”她说着,从另一个袋子里面掏出一块猪肉,“这个肉别放炕上,埋汰,该坏了,放起来吧!”

王桂华眼里这才有了几分光采,接过肉转出去,不大一会回来了,“谢谢大嫂了,有这些肉,就够几个孩子过年吃了。”

林彤皱了皱眉,她买的肉并不多,也只有三斤多,三个孩子都是能吃的时候,她好人做到底,掏出钱来道:“这里有五十块钱,是给你过年买肉的,那些肉太少了。还有,两个姑娘都大了,该给她们做件新衣服就做,别让人看了说咱老徐家抠索。”

林彤意有所指,她是真怕这女人把布料放起来不舍得做了穿。

可要让她去给做,她都两年没看着孩子了,也不知道她们高矮胖瘦。“孩子们干啥去了?要不我领她们去裁了,把钱给你交上,你到时候取衣服就行。”

做一件衣服好几块钱的手工费,这一家四口做下来也要二十几块钱,林彤越想越觉得她不会舍得掏这个钱,干脆道:“你们一家四口的我都给做上得了。”

王桂华闷闷的道:“不用,我自己会做,大嫂把这手工费给我就行,我找人裁,还便宜。”

林彤被她说的心里这个郁闷啊。

想怼她两句吧,一声怯生生的“大娘”让她瞬间心软了。

小红怯生生的站在她对面,都十五岁的大姑娘了,个子也抽条长开了,虽然随了他父母的个子不算太高,也有一米五几,估计长到一米六不成问题。

可是这孩子极瘦极瘦,胸前平平的一看就没发育好,脸色也腊黄,是明显的营养不良。

她每回邮给李玉波东西的时候,都会让她给王桂华送些过来,别的不敢说,每年羊肉一家都能分个六、七斤,她自己也不是没钱,这孩子怎么就长成了这样?

“小红,过来大娘看看,怎么瘦成这样啊?”林彤摸着她身上几乎都是骨头,不由的皱了皱眉:“桂华你是不是不给孩子们饭吃啊?怎么这么瘦?老二没给你生活费吗?”

她再好的脾气也被她弄的心里火大,这样把自己弄成怨妇,连带着孩子们都跟着受尽委屈,这也是当妈的!

王桂华被她指责,眼泪就在眼圈里含着了,“老二根本不管我们母女,要不是我卖点东西挣点钱,这一家子就饿死了…”

又是这套嗑。

林彤毫不客气的道:“那就搬回村子里,有老爷子老太太,咋也饿不着你们一家,你不心疼孩子,老太太还心疼她的孙子孙女呢!”

相比她家的小念和妮妮,老太太显然更喜欢她几个孙子孙女,可惜王桂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不肯回村子里,还见谁跟谁哭穷,说徐老二丧良心,不给她生活费;说徐老太太向着儿子,不管她们娘们…

有人就说报警把你男人抓起来吧,她就哭着说人家欺负她孤儿寡母,把听的人郁闷坏了,你这男人没死呢,算什么孤儿寡母?

几回下来,老太太也烦了,轻易不愿意管她,可自己的孙子孙女,能不疼吗?又支使徐老三隔三岔五的过来送点米,面啥的。

所以李玉波说起王桂华,现在只有瞧不起,“她手里要没钱才怪,可就是不舍的往外掏,抠抠索索的,要不是老太太,那几个孩子连学都不让上。那钱比她亲爹妈,比她亲姑娘还亲,进了她的兜里你要想往出抠,那想也别想…”

她还觉得李玉波太夸张,可现在看了,她不是夸张,她是说的没有王桂华做的狠啊!

王桂华哭起来了,“我没有男人,你们就都欺负我…”

林彤听的目瞪口呆。

怪不得李玉波不愿意管,就这样好赖不分,你怎么管?

只听小红怯生生的道:“大娘,你别怪我妈,我妈也挺难的…”

林彤听了叹了口气,到底是亲妈,哪有不帮着自己妈说话的。

“我不是怪她,你看看你们弄的这样…算了算了,我不过是个当大嫂的,我也管不了这么多的闲事。”她站起来,又掏了二十块给王桂华,“你也是当妈的,好好想想吧!不为了你自己,你也不为了孩子?”

她摸了摸小红的头,“走吧,送送大娘。”

小红看了母亲一眼,低垂着头跟着她出去,王桂华就愣愣的坐在那哭,等到人走不见了,才疯了似的把炕上的布料推的老远,然后坐下来恨恨的道:“就知道说我,你们有谁管一管我们了?有谁管管老二了?啊——”

林彤和小红出了屋子,还能听到她撒泼的声音。小红回头瞅了一眼,咬咬唇低声道:“大娘,你别怪我妈,我妈她心里苦,天天哭…”

这孩子这样懂事,林彤看了心疼,搂着她瘦弱的满是骨头的肩膀,林彤迟疑着问:“你妈妈这样,你没劝劝她,干脆和你爸离了算了。”

也许,真是她的思想太超前了,小红一脸惊恐,慌忙摆手,“不行,不行,不能离,不可以,大娘,求你,别让我爸我妈离婚…”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林彤掏出手绢,柔声道:“你别哭,要是不想离,没人让他们离。”

看小红慢慢的收了眼泪,林彤有些心疼,看看王桂华把小红养成了什么样?胆小,怯弱,动不动就落泪。

和以前那个小红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她都十五了,许多村子里的姑娘十八、九就结婚了,她这样的性格,嫁人嫁的好还行,要是不好,她还能有命活吗?

林彤心里堵的难受!

“你别哭,我就是说说,看你妈过的这么苦,我觉得要是离了婚,她对你爸死了心,或许会好些。等…”过几年要是再能成个家,或许她就不会是这样成天怨天尤人的。

可这句话却没法跟一个孩子说。

“小红,你还在上学吧!”她突然想起一件事,王桂华会不会为了省钱,连学都不让孩子们去了?

小红点了点头,“我上学的时候是三叔去给交的学费。三叔说是奶奶给的,让我们必须去上学。”

老太太这点上还是很明事理的。

这些年农村的孩子不上学的也渐渐少了,再穷也会让孩子上完小学认识字。

“你成绩怎么样?小梅和弟弟呢?”

小红小脸微微一红,“还好吧!我已经上初二了,小梅成绩不太好,弟弟不太爱学习…”

林彤鼓励她:“好好学习,只要你上一天学,你奶奶不管,大娘也会管到底的。”

小红满眼感激的看着她,林彤想了想,“这样吧,我看你家里离小学和初中都挺远的,这大中午的来回跑时间都耽误到路上了。我跟你三婶说说,以后你们几个中午去你三婶吃饭,晚上放了学再回家。”在李玉波家里,怎么也能吃饱饭,三五不时的能打打牙祭。

李玉波会算计,但她是过日子仔细,而不像王桂华…

小红满眼感激的看着她,却摇了摇头,“不行,这要很多钱的,我妈没有钱…”

“这个你不用管,你们吃饭的钱我给你三婶。”林彤摸了摸她粗糙的小脸,叹了口气,“你好好学习,只有你考出去了有了出息,你妈才会好过一些。”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回家

到走那天,徐老三一早去接了二老,家里的鸡托付给了秀梅嫂子,房子也托大家伙帮着照看。

村支书说二人:“反正你们就去几个月,快着呢!”

老太太眼神有些阴沉,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人接到老三家里,李玉波看看那些大嫂之前买的肉和鱼,脸上都笑开花了,把东西都放好后,又和老三小声的叽咕,“老太太咋这么抠呢,这都快过年了,也不说杀两只鸡给咱们留着过年。”

徐老三无奈的道:“大嫂买的那些肉不都给你拎来了?你挣了也不少钱了,盯着老太太那几只鸡干吗?集市上现在有的是卖的,买几只不就得了?”

李玉波小声嘀咕,“那能一样吗?那是老太太的心意。”她顿了顿又嘀咕:“再说,那些肉是大嫂给咱的,是给几个孩子的饭钱。”

徐老三瞥了媳妇一眼,老太太连说杀一只带去沈城过年的话都没有,你还惦记着这鸡?至于那饭钱,除了那些肉,大嫂不是给了你二十块钱?

李玉波被他看的有些发虚,“大嫂咋不直接把钱给老二媳妇,还不是因为她拿了钱也不舍得给孩子做好吃的?这钱我是拿了,可我不会昧良心贪了这钱一分一厘。”

这倒是实话,她不过是想让自家孩子跟着吃几顿好的。再说了,那找人做饭不得给工钱啊?

这么一想,她又理直气壮的瞪了回去。

徐老三低声道:“你少说几句吧,小心让大嫂听见了。”

李玉波撇撇嘴,就听老太太喊她:“你过来,我跟你说几句话。”

婆媳二人进屋说了半天话出来,李玉波有些头重脚轻的,脚下轻飘飘的,想着老太太的那些话,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又是不舍…

徐老三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你这是咋了,咱妈跟你说啥了?”

“没事。”李玉波定定神,“你不是没吃早饭,赶紧的吃一口吧,一会就该去火车站了。”

定好回去的日子,林彤就发了封电报给徐振华,让小赵去接她,不是她摆谱非要人接,而是她都不知道军区大院在哪?

她就那天去了军区大院那一回,还是直接坐着车,七拐八拐的早就把她拐糊涂了。带着孩子和两位老人,打听路再倒车,太麻烦了。

而且二嫂又给她装了不少的东西,什么白菜、萝卜土豆之类的,还有不少的厨菜,要不是怕火车上猪肉放不住,她都准备买了肉让她带回去。

就这,小念还背了个麻袋呢!

那菜多占地方啊,还重!

中午饭在火车上吃,林彤带了几张煎饼,老太太掏出大葱非要卷着吃,她看看自己手里的小咸鱼和海米,这都是为二老准备卷煎饼吃的,可老太太非要卷大葱。“我不吃那个,这玩意多好吃啊!”

林彤看看周围,劝道:“妈,这葱吃了味大,等晚上你要愿意吃,咱再卷葱呗!”

“有啥味啊,这葱谁不吃是咋的,还嫌有味,烧包了吧!”老太太硬梆梆的把话撅回去了。

林彤看着这倔强的老太太直抚额,真不知道这样不会说话的老太太,老爷子是怎么容忍了她一辈子的。

算了算了,这年代的老百姓坐车,真不那么讲究,没看臭咸蛋的味飘了整节车厢嘛,她爱吃就吃吧!

林彤干脆不管了,自己吃着煎饼就是着咸鱼,煎的酥脆的咸鱼非常香,她这个不太喜欢这口的人都觉得挺好吃,老头看了指着咸鱼,“老大媳妇,这是你刚买的?好吃吗?给我也来一条。”

“这是我二嫂店里卖的。我嫌它太咸了,用水泡了泡又放炉子上炕干了,然后用油煎的。”林彤看着他问:“怎么样?不太咸了吧?是不是挺香的?”

老头一边吃一边点头,“挺香的。”

老太太看他吃的香,觉得老头不给她做脸,脸一耷拉,“你也不怕硌坏了你的牙。”

林彤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样别扭的老太太很想笑,她低头,眼光看向吃着鸡蛋的妮妮,低声问她:“好不好吃?”

妮妮苦着脸,“噎人,不好吃。”

小念却跟老太太解释道:“奶奶,这鱼是香酥的,一点不硬,不信你尝尝?”

老太太道:“不尝,谁稀罕那玩意。”正好听了小妮妮的话,她哼了一声,“瞅瞅这孩子让你们惯的,鸡蛋都嫌不好吃了。”

林彤笑容不变,火车上这么多人呢,怎么也要给老太太留点面子不是?她摸着妮妮的头笑道:“她是嫌噎人,在家就着粥或是牛奶的时候,她吃的可香呢!”

旁边一位大爷笑道:“老姐姐,你这小孙女自己吃饭是吃的真好,我家那个孙子,都五岁了,还不会自己吃呢!回回都得叫人喂,要不就不吃。”

老太太略有些得意:“这孩子才两周岁,连筷子都会用了,可聪明呢!”

老太太不喜欢徐振华,连带着这一家子都不受她得意。可这不妨碍她从这一大家子身上获取满足感。

有了话题,老太太和那大爷就开始唠起来,老头听着也偶尔插进句,等到快下车的时候,老太太让林彤给老头写个地址,“到时候让你段大爷去找我们玩。”

段老头是铁路退休的工人,为人很随和,这一路和二老说的挺投契,又不附和老太太那些不好的话,林彤对他印象很好。

可这地址,她犯了难,“大爷,不是我不给您写,我家就住军区大院,我也是头回来,真不知道具体地址。要不,你把你的地址留下?让我爸他们去找您?”

老太太以为她不想留,脸色就有些铁青,可段大爷却笑道:“你们住在军区大院啊?我知道这地方,离我家不太远,坐车也就七、八站吧!”

林彤嘴角抽了抽,七、八站还不算远?

她拿出纸笔,请老人写下地址,小心的收好,“等我们安顿好了,我就带我爸妈去看你老去。”

段大爷看出来这婆媳二人的关系不算太好,但小媳妇说话轻言慢语的,她对她印象还不错,就笑着点点头,“行,欢迎你们来玩。”

下车的时候,林彤说,“大爷,你东西带的多吗?孩子爸来接我们,顺路捎你一段吧?”

“不用不用,我这东西不多,就这个小包,不用捎。”段大爷下了车,看到一个小战士上了车厢,猜着是来接站的,笑着朝站外走去,这老两口,也挺有意思的。

小赵接了大家上了车直奔大院。

老太太虽然听了小赵的解释,知道徐振华下部队去了,所以不能来接他们,可心里还是不痛快。觉得儿子不重视他们。

小赵拎了行李率先上楼开了门,“昨天东西都运过来了,有些坛子罐子都碎了,我就让他们直接给扔了。这些东西送上来以后还没顾上收拾。”

林彤摆摆手,“没事,一会我慢慢收拾就是了。”

东西都运过来了,锅碗瓢盆啥的就都有了,做饭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儿,林彤问他:“这哪有商店?还有粮店?”随车过来的有粮食,可没有豆油、酱油这些液体的和各种调料都没带。

小赵道:“那些前些天我都买完了,现在就能做饭了。等会我再告诉嫂子商店和粮店在哪?”

林彤一听东西都置办全了,“真是谢谢小赵你了,想的这么周到,用了多少钱我还给你。”

小赵摆了摆手,可能被她夸的脸有些红,“我哪想到这些啊,都是副师长告诉我的,钱他也给过我了,还余下不少呢!”

林彤真心实意的道谢:“那也要谢谢你,帮着跑来跑去的,这些琐事看着不大,可特麻烦,这些天把你忙坏了吧!”

虽然是奉命行事,可被人这样尊重这样感谢,小赵还是心里很感动。

小赵走以后,林彤就让小念带妹妹进屋去睡觉。她指着那间南屋对二老道:“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累了吧?你们去躺着歇会,我先把这客厅整理整理。”

老爷子想说让你妈帮你,可老太太已经进了屋,他想了想问:“用不用我帮忙?”

林彤道:“你们先休息,一会我用再喊你们。”

大部分的家俱不知道被徐振华送到哪儿了,但电视和洗衣机都扛上来了,那间空着的屋子也放上床和大衣柜了,书桌摆在南面自己那间卧室。

林彤瞅了一圈,这才开始收屋子。她先把新运来的被褥都拆了,没有水管子,就用盆接了水往洗衣机里里,一盆一盆的,等水够了,开始洗衣服。屋子里就响起了嗡嗡的洗衣机运转的声音。

老太太在屋里躺着嘀咕:“这么大声让人怎么睡?”

老头劝她:“既然决定住过来,就别管那么多,把儿媳妇得罪了,老大挣那点钱,够干啥的?”

老太太哼了一声:“我看着他们就烦,要不是…你以为我稀得住进来是咋的。”

林彤扭上洗衣机就开始收拾那些杂乱的物品,一样样的分门别类放好。

小念在屋子里陪着妮妮玩了一会,给她讲了故事看她睡着了,就关上门出来也帮她一起做。

林彤笑眯眯的看着她,“我儿子可真能干。”

第四百七十四章 冒出来的姥姥

小念一扬头,“那是!”说着扭头看了一眼爷爷奶奶在的屋,小脸拉了下来,“妈妈,以后爷爷奶奶都要和咱们一起住了吗?”

林彤故意板着脸道:“你那是什么表情?爷爷奶奶和咱们住不是应该的吗?”

“不是不是,我不是不高兴,就是吧,奶奶看着我们就不高兴,爷爷也没个笑脸,我们说啥做啥我奶都说我们,唉,要是我姥在就好了。”

说这话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挠了挠头没再说话。

林彤摸了摸他的头,想着二嫂跟他说的话,“我看他兜里好像不少钱,都给了那老太太,他回来啥也没说,我想着,那毕竟是他亲姥姥,我就装没看着,没问他。”

“小念,过年你就又大一岁了,妈妈带你去趟储蓄所,你以后自己学着把钱都攒起来吧,以后要是有用,或是想买什么,你自己也能拿出钱来,好不好?”

小念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他垂着头不安的道:“妈妈,你是不是知道了?”

林彤装傻,“知道什么了?”

小念抬头瞅了她一眼,低下头小声道:“那天,有人来找我,说是我姥姥。”他怕林彤不高兴,急忙解释道:“我以为她是骗子,她说她是我亲姥姥,还说她一直想我,差点把眼睛哭瞎了,可她怕她来见我,你和我爸不高兴,我奶奶家不高兴,就不敢来看我…”

小念眼里露出一丝茫然,好像不明白,这个他记忆里从来没有过的姥姥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

“妈妈,她是我姥姥吧?”好像要寻求她的确定,他有些不安的道:“她说家里日子难过,都有一年没吃着肉是啥味了,我当时有些害怕,又看她很可怜有些心软,就把兜里的钱都给她了。”

一口气说完,小念好像卸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似的,“妈妈,对不起,我不该瞒着你。”

他有些忐忑的看着母亲,生怕她不高兴,说出那句“你不是我儿子”的话来。

林彤看着这样的小念,是这些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一面,她的小念是快活的,是有些自恋的,是懂事,也是最贴心的。

林彤心里叹了口气,小念懂事早,他是知道自己不是他亲妈的,他虽然从来没有问过他亲妈的事,可心里也有过憧憬和幻想吧!

“小念,你能跟妈妈说这事,妈妈很高兴。妈妈不怪你。”林彤顿了一下,想着该怎么跟他解释两家的关系,真要说他妈妈是个弱智对这孩子来说又好像太残忍。

她犹豫了一下决定避开他妈妈的话题,“我和你爸爸结婚的时候,你奶奶和你姥姥家就闹翻了,具体因为什么,我不是太清楚。只知道那时候因为穷,好像是因为粮食之类的闹翻的。这些年,你姥姥他们从来没去看过你,也没问过,我记得我和你爸刚结婚的时候,你爸还去看过你姥爷他们,后来你爸也没再提过他们,再回老家也没去看过他们,两家就这样断了来往。”

她握了儿子的手,“你要是想知道,就去问你爸爸,相信他会告诉你的。至于你看姥姥可怜,那你想过没有,她为什么可怜?”

小念想着那旧房子,想着那房子里面的破烂不堪,想着屋了里躺着的几个人,心里的脱口而出:“因为他们穷…”“他们为什么穷啊?家里只有不能动的二位老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