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檀云笑道:“说的是,你可是要封侯拜相的人,便是宫里的娘娘都得要巴结我呢。”说着,将画好何循轮廓的纸递给何循看。

何循笑道:“你这画的不像,可见你也不是什么都会。”

柳檀云笑道:“我一向只画山水,没画过人。”

何循道:“我教你。”说着,望了柳檀云一眼,抽了一张纸用镇纸压平整,沾了墨水,便在纸上涂抹起来,不一时,就画出一个梳着双环髻的小姑娘来。

柳檀云笑道:“还不知你有这本事。”

何循笑道:“这算不得什么,这是画得急了,等我慢慢画,画的更好。”

柳檀云笑道:“以后帮我画一张,等我老了,也能瞧瞧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说完,瞧见何循面色古怪,便道:“你不乐意?”

何循道:“我觉得你大了,老了,也跟现在没两样。”说着话,心里因太子妃、何征的话产生的抑郁便消散了,也坐不住,说道:“走,踢球去。”

柳檀云笑道:“你不发奋了?”

何循笑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再学也不迟。”说着就起身,起身后听到叮的一声,却是一枚玉钩掉在地上,将那玉钩捡起来后,又说道:“这是太子姐夫送的,你要吗?”

柳檀云摇头道:“我不要。”说完,便又回头,心想这玉钩她见过,从何循掌心里拿了那玉钩来看,只见那翠绿的玉钩泛着荧光,上面刻着一个“克己”,不是自己见过的那枚,就问:“这个该是一对的,你只有一个吗?”

何循说道:“还有一个,太子姐夫送给五哥了。”

柳檀云忍不住啊了一声,细看那玉钩,回想一番,似是骆红叶出嫁前疑心是她撺掇骆夫人将她嫁出去的,便寻了她来胡闹,有一次闹得大了,衣衫不整地被人拉回去,这玉钩就掉在了她那边。因气骆红叶不知好歹不辨是非,于是随后头骆红叶如何来寻,自己都扣着没给她。

何循道:“你想要了?”

柳檀云丢回去,说道:“不想。”说着,又有两分心虚,因她上辈子鲜少见过外男,便以己度人,只当骆红叶也跟她一般心无杂念,于是只当骆红叶喜欢那玉钩,并未往男女定情之物上想,如今瞧着,竟似自己铁石心肠,扣着骆红叶的东西叫她伤心一般——虽说嫁了人就该收心,但收心与否,不该由她来定。

何循收了玉钩,笑道:“难得见你也有一惊一乍的时候。”

柳檀云尴尬地笑笑,想起骆红叶总粘着何役,原来还有这么个缘故。又想着骆红叶若是成了自己个嫂子——头皮不禁一麻,心想这辈子可不能跟她混在一处。

两人向外头走着,又见柳仲寒又折回来了,柳老太爷问:“你二叔寻你有事?”

柳仲寒见柳老太爷不喜柳二太爷,忙道:“并非二叔来寻儿子,是绯月母亲有事。”

柳老太爷笑道:“日后你二叔再来寻你,且问问他有什么正经事。”

柳仲寒答应着,心想柳二太爷说那孩子有消息了,倘若此时将那孩子弄来,一则惹了柳孟炎的眼,二则叫柳老太爷不喜,倒不如将这事暂且搁置,既然柳二太爷能帮着寻回孩子,他自然日后也会替他留意着,毕竟柳二太爷还等着自己还了他的银子、过了他的孙子呢。

柳檀云瞧着此时不好插嘴进去,跟何循两个对着柳老太爷三人拜了一拜,便出去了。

如此,何家祖孙在柳家住了□日,柳檀云因想着骆红叶竟然有何役的玉钩,瞧着何役的眼神就有些怪异,如此,何役粗枝大叶还不怎样,反倒是何循狐疑地看着柳檀云,旁敲侧击地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

柳檀云听了这些话,越发觉得何循腻歪的很,有意无意就想躲着他一些,去柳老太爷那边就有何老尚书将她撵出来,于是一咬牙,就躲到了柳孟炎那边。

柳孟炎如今竟似韬光养晦一般,避让着柳仲寒的风头,寻常也不去柳老太爷那边,只隔了几日,领着柳季春、柳叔秋两个见人。多赖柳孟炎从中说和,如今柳季春拜了朱太尉做老师,柳叔秋也成了朱太尉默认的女婿。于是柳季春、柳叔秋两个虽有些防着柳孟炎,却也不得不比早先更近着他,如今柳季春虽去了乡下,却还每常递了书信给柳孟炎。

柳孟炎见柳檀云来了,便当柳檀云有些要紧的话要跟他说,等了半日,见柳檀云不言语,只拿了纸笔在一旁画烟雨江山,便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见柳檀云没识趣地出去,便板着脸正襟危坐地看书。

柳檀云屏了一口气,硬着头皮留下,心想若出去了,便是去了后院,何循也能闯进去,虽说她发了话,但是何循是常来往的,又有柳老太爷惯着,他哪里听她的话。

父女两个相对无言地坐了半日,柳孟炎耐不住这尴尬,待要自己先走,又觉依着柳檀云的性子,便是自己走了,她也不会走,若是留了柳檀云在他书房里,他又不放心,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檀云,如今你三妹妹都不来前头,你每常过来,那些跟父亲常在一起说话的老爷也不好过来,传出去,旁人也觉你不像话的很。”

柳檀云提着笔,头也不抬地道:“父亲以为旁人眼中我还能更不像话吗?”

柳孟炎愣住,心想柳檀云这话很对,若是柳檀云老实一些,就该被别人称颂为娴静了。正想着,外头人说:“循少爷来求教老爷。”

柳孟炎道:“请进来吧。”说完,瞧见柳檀云眉头蹙了蹙,心想柳檀云跟何循一向要好,怎听说何循过来了,反倒不乐意了?

何循进来,对着柳孟炎一礼,说道:“见过叔父。”

柳孟炎点了头,笑道:“贤侄有何疑惑?”说着,打量着何循,见何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便捋着胡子点头,心想这女婿倒是出众的很。

何循笑道:“小侄对‘近乡情怯’一词十分不解,那思乡情切倒是好说,为何近乡反倒情怯了?”

柳孟炎原本想要替何循解说一些疑难,不想他问出这话,便笑道:“这许多话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近乡情怯,你怎会不懂?有衣锦还乡,也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依我说,定是那人幼时被人瞧见了尴尬事,便是披着一身锦绣,也唯恐见了旧人,被人点破当初不堪之事。又或者物是人非,倘若回去了,看不见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物,岂不伤感?若当真是空手而返,那更是辜负了家乡父老,离家越近,心里越慌乱。”

何循眼睛瞅着柳檀云,又问:“那近情情怯,又作何解释?”

柳孟炎心里微微有些怒气,心想何循这小子竟是来捉弄他呢,看见柳檀云无奈地哧了一声,便想这毛还没长全的小子竟然来他面前调戏柳檀云?咳嗽一声,正色道:“你已经过了童试,你来说给我听。”

何循瞧着柳檀云道:“云妮,你来说,祖父方才跟我说你是近情情怯呢。”

柳孟炎叹了口气,心想自己多虑了,何循屁点大的小孩,哪里知道“调戏”一词。

柳檀云苦笑道:“循小郎,何爷胡说的,你也信?”说完,心想自己只是嫌何循腻歪,又不喜欢何老太爷、柳老太爷两个老爷子没事一副看好戏的表情,哪里是什么近情情怯。

何循道:“那你躲着我做什么?”

柳檀云道:“谁叫你没事叫我看着你,这么黏黏呼呼的,叫人看了笑话。况且我又不是没事干?”

“你干什么?”

“我管家,给你做衣裳鞋子,看着清风、绯月呢。”

何循道:“这算是什么事?难不成我就不能管着清风,教训绯月?难道你不能跟我说要怎么管清风?上回子你来我家说了我家如何如何,你怎不跟我也说说?这么着有事咱们一起做,岂不好?做什么非要你自己个打上门去?难不成你就是爱出那个风头?”

柳檀云气道:“你小小年纪,能知道什么?好好读书就是,其他的事用不着你管。”说完,瞧见何循委屈的眼神,又气得咬牙,心想这循小郎打不得骂不得,又缠得人头疼,若将何家里头的事说给他听,他能听得懂才怪;况且,怎么瞧着,都像是何老尚书、何征有意引着何循来她这边问话呢。

何循道:“我比你还大呢,凭什么成日将人看扁?”

柳孟炎被何循、柳檀云两个吵得脑仁疼,因何循是客,又不能教训了旁人家的孩子,便对柳檀云斥道:“吵吵闹闹做什么?”

何循开口道:“叔父,不干你事,我自会教训了她。”

柳孟炎听了这话,不由地冷笑道:“不干我事,难不成就关你事了?”

何循道:“最后还就是我的事,不干叔父的事。”

柳孟炎叹道:“罢罢,我不管你们这些小儿女的事。”说着,又觉这女婿不甚合人心意,心想何循是被何老尚书教坏了,这样的没有规矩,来他面前跟柳檀云吵,还不敬重他。想着,忽地想起何循方才跟柳檀云吵闹之事,便笑道:“好好,不关我的事就不关我的事。只是上回子檀云去你家吵嚷了些什么?你说给我听,我替你教训了她。”

何循望了眼柳孟炎,看出柳孟炎的心思,便道:“不劳叔父费心,我自会跟云妮说。”

柳孟炎瞧着何循一副这是他们家家事的神情,心里越发气闷,便拿了书接着看,也不搭理那两人,半日看不进书,便连连在心里叹气,心想自己错算了,就是这女婿日后飞黄腾达了,也不会助他一臂之力,瞧见柳檀云一副幸灾乐祸模样,又在心里想着女生外向。

柳檀云瞧出柳孟炎生气了,越发不肯走,叫何循看她的画,在心里思量一番, 便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跟你最亲的人不是我,倘若我跟你说了,你又转头又告诉了旁人,那我岂不是要腹背受敌?你怎知你祖父、大哥跟你说那些话,不是想叫你追着我的问话?须知这些可是我能在你家肆意横行的底气,安身立命的利器。”

何循闻言,沉默了一会子,说道:“告诉祖父、大哥也不行吗?”

柳檀云笑道:“不行。你什么时候跟我最亲,我就什么时候凡事都说给你听。”

何循若有所思地点头,然后道:“那我以后再不问你这些了,也不叫你一直看着我了,你也别躲着我。我心里也知道人心隔肚皮,便是至亲之人,也不是凡事都能说的。你素来心里藏的事多,做的也都是大人的事,跟我这读书郎做的事不一样。”说着,想起太子妃说柳檀云比他厉害,心里又有些失落,握了柳檀云的手不再说话。

柳檀云笑道:“也没那么厉害,有些事能说,有些不能。你也是有些话能说给何爷听,有些不能。待你分得清楚什么能说的时候,我再说给你听好不好?还有,我没看你,心里也想着你呢。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大哥祖父的话也不是全要信的。”

何循点了头,然后笑道:“你的话我都听得懂,日后不许再说我小。我将我家的事说给你听,你替我出主意,不跟我说旁的,这总是能够的吧?——倘若我不来,你该捎了书信给我,我给你写了许多信,就等着你的信过去了,我的信就送过来呢。”说着,又委屈道:“只怕我一辈子不来,你也不肯过去找我。”

“那你怎不先来找我?”

何循说道:“我想着总该叫你来找我一回,都是我找你。”说着,又从柳孟炎案上拿了一支笔,占了墨水,在柳檀云的画上涂抹。

柳檀云眼皮子跳了跳,心里觉得怪异的很,嗔道:“我给你做衣裳呢。”

被漏在一边的柳孟炎鼓着两腮,来回望着柳檀云、何循,耳边不住地回想两人的话,待要骂柳檀云说话没有规矩,又觉柳檀云这话说得对,哪能没进门就将底全给何家人看;又想何家人奸猾的很,竟然叫何循来探话,可见不可全抛一片心的道理很对;又觉自己在柳檀云、何循这边套不话,该撵了他们两个出去。思量一番,便清了清嗓子,说道:“循小郎……”

何循忽地道:“方才进来,还没仔细瞧瞧叔父的书房呢。”说着,打量一番,见柳孟炎书房里书架案几俱是上等紫檀所制,紫檀上雕刻着梅兰竹菊仙鹤巨龟,虽没有摆上什么金玉器皿,但也富丽堂皇的很,走到书架前,翻了翻上头的书,说道:“叔父书房里怎知摆了这些常用书籍?我还当叔父定要摆着许多孤本珍籍呢。”

柳檀云不等柳孟炎答话,便道:“父亲的珍藏都在赏花楼里头呢,你想看,我叫人拿了送你那边去。”

何循答应着好,便不见外地跟柳孟炎请教书本里的疑难。

柳孟炎心里窝着火气,见何循问的细致,又不好敷衍着何循唯恐何循小瞧了他,心想何循回去之后,定要好好跟柳檀云说说,告诉她什么叫做女儿家。

79邯郸学步

柳孟炎被柳檀云、何循两个气着了,待何循走后,便将柳檀云留下,训斥道:“女儿家,嘴里哪能轻易地说什么心里有你没你。如今年纪也算不上小,也该知道尊重。想来你没正经地上过学,你祖父也没教你什么,穆嬷嬷又忙着府里头的事,你是只将那《女戒》《女则》看过皮毛的。待回去后,旁的事你且搁下,先将烈女传看上几日。”

柳檀云笑道:“父亲未免小题大做了,再者说,女儿如今是积重难返了,父亲就莫要再为我操心。”

柳孟炎冷哼道:“我瞧那何家小子做事我行我素的很,只怕你如今不改了这性子,日后定要吃亏。”

柳檀云满不在乎地道:“循小郎今日不妥协了吗?”

柳孟炎捻着胡须道:“为父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他那哪里是妥协了?依我说,你中了他的缓兵之计,先答应了不躲着他,又答应跟他说他家的事——虽不知你去他家说了什么,但想来他们家人是想知道的,那小子毕竟姓何,自然听他祖父大哥的话。这么大的小子,指不定多想在他大哥祖父面前立功呢。那小子机灵的很,何家人个个不可小觑,今日我瞧着就是你被他说服了。”

柳檀云望着柳孟炎,心想今日何循说的话,又觉柳孟炎小题大做了,何循自幼就听她的话,且乖巧的很,哪里是我行我素之人;听柳孟炎不再称呼何循为循小郎,便觉今日柳孟炎被何循气得不轻。

柳孟炎道:“日后不可再跟何家小子胡言乱语,仔细叫人听见。而且听你的话,何家人是有意试探你呢,你且告诉为父上回你去何家说了什么话,叫为父替你参详参详,也免得你被何家人坑害了。”

柳檀云见柳孟炎的话绕了半日,终于绕到了这事上,心里冷笑一声,只说道:“不劳父亲费心,女儿自会处置。”说着,便退了出去,回了自己房里,躺在床上,又觉床上没了骆红叶、柳绯月便冷清起来。

第二日一早,何循便叫人喊了柳檀云过去,柳檀云拿了针线过去,一边做针线,一边瞧着何循读书。

何循道:“云妮,祖父将家里的几个叔伯都收拾了一通,大哥说是因为你跟父亲告状的缘故。不知你跟父亲告了什么状?”

柳檀云笑道:“我哪里有能耐告你叔伯的状,况且这事跟你没什么干系,你好好读书就是。”

何循又问:“那听说你手上有本生死薄,不知那簿子上,可记着我什么事没有?”

柳檀云道:“我骗人的话你也信?”

“那大哥的呢?父亲的呢?”

柳檀云笑道:“都没有。”

“当真?”何循疑惑道,又看着柳檀云,想要问,想起早先柳檀云说的话,便住了口,转而问道:“如今你父亲、母亲待你可还好?”

柳檀云笑道:“还那样。”

“还那样是哪样?”

“就是咱们气父亲时候的那样。”

何循笑了,说道:“等着吧,等我学有所成,替你出一口气。”

柳檀云笑道:“那我就等着了。”

何循忽地不说话了,思量了半日,嘴里冒出一句:“你这半日都没看我。”

柳檀云惊讶地抬头,见何循一副委屈模样,心想柳孟炎说的对,自己中了何循的缓兵之计,于是将针线丢开,斥道:“你又说这话做什么?”见何循撅了嘴,又骂道:“你又做这委屈模样做什么?小孩儿一个,没事学了大人说那些腻歪话。”说着,心想果真是跟着旁人学着说的。

何循说道:“我过了童试了……而且大哥说嫂子都是有事没事偷偷看他。”

柳檀云气道:“腻腻歪歪的恶心死了。”说着,待要走,心里又气不过,心想自己果然中了何循的缓兵之计,于是回头就给了他一巴掌。

小一等人瞧见了,不敢劝架,忙都躲到外头去了。

何循没料到柳檀云这般生气,愣了愣,怒道:“你再打一下试试!”

柳檀云抬手又给了何循一巴掌。

何循的吸了吸鼻子,说道:“好,够听话,看你这么听话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了。”说完,又嘀咕着好男不跟女斗。

柳檀云见他有意装成老成模样,心里就不耐烦,暗道那童试算个什么,过了就成大人了?想着,伸手向何循脸上撕去。

何循先推开柳檀云,心里还记着让着柳檀云,后头急了,也顾不得再去装什么君子风范,便抓了柳檀云的手臂就咬,头上又挨了几个巴掌,便伸手将柳檀云往地上一推,压着不叫她动弹。

柳檀云抬头瞧见何循眼睛湿漉漉的,顾不得头疼,便笑道:“你看,这才是小孩模样,不然就跟穿人衣裳的猴子,看着才可笑。我最厌烦没事装老成的人。”

何循呜咽道:“连你也不喜欢我了?”

柳檀云一愣,忙道:“谁说我不喜欢你?只是不喜欢你装成大人跟你大哥学说那些恶心话。”说完了,摸摸何循的脸,心想自己方才没怎么用劲,怎这脸就红成这样?

何循看了眼方才还打他的柳檀云,哽咽道:“祖父说我若是不再长大点,就要被人给吃了。我想着早点长大当官——大哥说你先将你笼络住了,就没后顾之忧了。”

柳檀云将何循向后推了推,问道:“出什么事了?你就急成这样。”

何循吸了吸鼻子,先不肯说,后头吞吞吐吐地说道:“大哥又要被调离京城了,父亲说还是早先那群人眼红下的手。家里头,伯父说太子妃姐姐身子不好,养病要紧,要送了四堂姐进太子宫。”

柳檀云一怔,心想何循这是想帮何征、太子妃呢,又想难不成是因为自己那日在何家说的话,叫何大老爷打起了将女儿送入太子宫的主意,安慰何循道:“你太子妃姐姐的身子如今好着呢,再者说,太子宫也不是他们想进就进的。”

何循道:“祖父说我不能插嘴这事,大哥说要是我做官了……”

柳檀云笑道:“若是你做官了,也是从芝麻官做起,他们也不怕你。依我说,不如虚虚实实,拿了你的小孩儿性子胡闹搀和。便是过几年做了官了,也还是小孩儿天真烂漫的性子。如此他们心里想着你多半是借了何家的势做了官,心里不将你当一回事,自然不防着你——只要你不提那小国舅的名,随你如何胡闹,旁人也会说:别跟这不懂事的东西一般见识。”

何循一愣,说道:“大哥就做官做的早……”

“所以他一副苦大仇深模样,人家也都防着他。不然怎又叫人挤兑出了京城?在外人眼中,你大哥也跟你父亲你伯父一般,是何家的顶梁柱出头鸟,自然要将他弄走。”柳檀云说着话,又想起穆嬷嬷在乡下说的,“你原先在旁人眼里便是仰仗陛下宠爱前程无忧的,倘若小小年纪做了官,岂不落了口实?且一来这般小,就进了那□猾的人堆里,要么被人害了,要么学成那奸猾模样,奸猾了,虽保住了性命、前程,却十有八、九要失了陛下宠爱。两害相较,不若厚积薄发,等着你足够厉害了再进了官场,一来陛下眼中你是初出茅庐,依旧疼你;二来你肚子里有墨水,也不怕那些人使出什么阴险的招数。三来,重中之重,便是你成了亲再金榜题名,如此戴了红花游街,我也能放下心来。免得不知谁家女儿瞧上了你,又闹出些七七八八的龌龊事。”

何循愣了愣,便道:“我比大哥聪明,定不会像大哥那样。”

柳檀云嗤笑一声,说道:“你既然比你大哥厉害,就该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比你大哥都知道我的性子,还听了他的撺掇成日里唧唧歪歪地说话,可见你人云亦云,没主意的很;我既然闹上了你们家,就定然要进了你们家门,你有什么后顾之忧?你伯父要送了女儿进太子宫,此事自有太子妃处置。你若能够,便插科打诨地将这事搅黄了;若不能,便老实等着看你太子妃姐姐、你父亲母亲如此料理此事。不然,以你现在这样子,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何循被柳檀云训斥一通,便有些垂头丧气,说道:“父亲都说你去我家是去讲道理的,若是我混搅蛮缠,那不是……”说着,又抬眼看柳檀云。

柳檀云怔住,此时才瞧出何循是比着自己来的,忙道:“你跟我比做什么?我打小就跟人讲道理,但除了祖父,再没有旁人喜欢我。你跟我就不同,何爷征大哥太子他们都喜欢你,可见你比我高明许多。若跟我比,那岂不是邯郸学步,连自己什么模样都忘了。”说着,又想自己何曾说过那些腻歪的话,想了半日,忽地想难不成是那日自己在何家对着何循说的两句哄人的话,何征恰听见了,便借题发挥,撺掇何循也过来说那些腻歪话叫她听。如此一琢磨,柳檀云忽地想自己到底打了何家的脸,何征这是借着何循的嘴来出气呢。

何循怔住,站起身来,又将柳檀云从地上拉起来,忽地伸手在柳檀云脸上掐了一把,啐道:“敢打你哥哥,不要命了?”

柳檀云哼了一声,将何循的手拨开,心想只要这毛还没长全的家伙不装出一副“郎情妾意”的模样膈应她就好。

何循将柳檀云方才打他的两巴掌报复回去,又指着柳檀云做的衣裳不满道:“这光溜溜的,颜色又暗,一点不好看。”

柳檀云笑道:“这是给祖父做的,你的我早做好了,绣着红毛屁股呢。”

何循犹豫道:“那衣裳穿着会叫人笑话吧?”怎么说他也是过了童试的人,随后不待柳檀云说,便嘟嚷道:“管谁爱说不说。”说着,便催了柳檀云拿了衣裳给他。

柳檀云瞧见何循不有意腻歪了,心里舒坦了许多,便连外头下着的秋雨,看见了也觉这雨畅快。

随后几日,何役屁、股上的伤好了,又被何老尚书拘着出不了柳家,便三天两头寻了何循去柳家池塘边挖龙虾钓黄鳝。

柳檀云隔了几日,瞧见何循也不总叫她过去的,反倒有些悻悻的,心想果然是毛还没长全的,想起来了,就缠着她,想不起来,便将她抛在脑后了。如今比起跟她,何循跟何役兄弟两人反倒更能玩到一处。

到了腊月,何老尚书才领着两个孙子回家。

柳檀云后头听说何大老爷到底将自家女儿送进了东宫,因此便觉有些愧对太子妃等人,心想何夫人该是更不待见她了,谁知后头何循来信,却是在信里抱怨说原来他堂姐进太子宫,是何大老爷、何侍郎两人商议出来的。

柳檀云听说这事,才又松了口气,心想只要不干她的事就好。

待何家人走后,柳檀云便忙着操持过年事宜,瞧见小顾氏那边三天两头来要东西,心想小顾氏这是心觉柳老太爷已经给了准话,只当她们那一房水涨船高,因此才敢趾高气昂地说这话。于是先看了账册,见账上还缺小顾氏几样东西,便叫人送去;后头小顾氏依旧叫了人来要,便说她们那一房的份例已经用完了,并不再送了东西过去。随后见柳绯月总有些吞吞吐吐模样,便又疑心起来,最后因府里事多,且不乐意太过逼迫柳绯月,便没有过问。

腊月下旬,戚氏被接回家来过年。

戚氏回了家,听小顾氏先得意洋洋地说柳老太爷如今如何教导着柳仲寒,柳孟炎如此避让柳仲寒的风头,便问:“府里可还是云丫头管事?”

小顾氏讪讪地点头,随即忙道:“不过那丫头如今也收敛了许多,并不似早先那般嚣张。”于是将自己教唆柳绯月每月多给她支取月钱的事说给戚氏听,得意道:“母亲,都这么着几个月了,云丫头一点怨言都没有,可见她也知道这家终究是咱们的,要避着咱们的风头呢。”这话里,就有意将柳檀云不多拿了东西给她的事忘了。

戚氏听了,才要骂小顾氏不知分寸,做出这没道理的事,随即却住了嘴,对小顾氏笑道:“据我说,你不如趁机将事宣扬开,叫人知道云丫头手上不严,不是管家的料。”

小顾氏愣住,因理亏,便心虚地道:“母亲,如此岂不是叫旁人知道我每月多借了月钱?且这些日子,这府里的月钱都是从月丫头手里发下来的。”

戚氏笑道:“你且将眼光放远一些,云丫头管不得家,这家该谁管?若是你嫂子管,你在府里也自在一些。且你公公都说已经写了折子了,想来他心里也想将这府里的事交给你们了,只是奈何没有寻到契机。你闹出来,岂不是称了你公公的心?”说着,心里冷笑不已,心想她回来没多久,就瞧着柳仲寒跟柳二太爷等人都疏远了;且柳家旁支人家争着要将儿子送过来,先是互相攻讦,后头防着其他人家,竟中伤柳二太爷,连带着造起柳仲寒的谣。原先以为会跟柳家其他人为敌的柳孟炎,反倒隔岸观火起来。柳孟炎这般心平气和,定是有所依仗的。若说起依仗,唯一能叫柳孟炎这般平心静气的事,就是柳老太爷压根没想将国公府给柳仲寒。虽说柳仲寒继承国公府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若是柳老太爷一味偏心,难保柳老太爷没想出什么法子整治了柳仲寒。如此盘算着,戚氏便想与其闷在心里胡思乱想,倒不如叫小顾氏生出一些事来试探柳老太爷的心思。

因这般思量着,戚氏又对小顾氏道:“这会子你只管放心,你公公定是气上回子你大伯设计你儿子的事,跟你大伯生了嫌隙,不然怎会没有征兆地就写了折子?依我说,你只看看早先你大嫂子犯下多少事,你公公还护着她,就该明白这会子你做下的事算不得什么,况且总归是云丫头监察不严。”

小顾氏闻言,思量一番,心想戚氏一向为他们这一房里着想,难道还能害了她自己亲儿媳妇?于是就信了戚氏的话。

戚氏只管说了话壮小顾氏的胆子,待小顾氏走后,便对管嬷嬷道:“过几日,当着云丫头、月丫头的面,你去支银子,只管多支了几个月的,就说跟二夫人那边学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