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不能吧?这是哪天的事啊?”方氏吃了一惊,这咋还闹到这个地步了?

“是初六那天吧,反正老太太昏迷不醒的,又去请了大夫。好像是有人到你家去了,可是你们都不在。,…春生媳妇也知道这事。“咋的,嫂子一点也不知道?”

“这几天我娘,还有妹妹,弟弟都在我家,也就没出门,上哪知道去?他奶能撞墙,这还真让人想不到,后来呢,怎么样了?”方氏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能这么样?老太太气得撞了墙老爷子也气得不行,后来动了家法,把老二媳妇给打了,听说打的挺狠的。”春生媳妇撇撇嘴说道。

“嫂子,多亏你们分家的时候,你也没要那些银钱什么的,要不然啊,我估计老太太也能来这么一出,那可就难办了。钱财啥的咱以后慢慢挣就是了,可是这要是出了人命,那可真就是大事了。”柱子媳妇想起了方氏分家的事。

“我原本就没打算娶出那些钱来,银钱到了老太太的手里,谁还能要出来,她不拼命才怪呢?”方氏摇摇头”“这老太太何苦的这么大岁数了这下子得遭老罪了。”

“可不是,就这么撞墙,直接撞死的都有,老太太没事也算运气了。这下佟家老二媳妇可出名了,逼得自己婆婆撞墙,以后还有谁和她来往,佟家没休了她就不错了。”柱子媳妇给方氏抓了把瓜子,又说:“老爷子当时就说让刘家来领人还是骏杰几个哭着求情,老爷子看在孩子的面上,这才没让刘氏回娘家。不过倒是打发人送了信,第二天刘家人就上门来赔礼道歉的,这才算是没事了。”

“哎你说一家人就不能好好的过日子吗?非得弄的鸡飞狗跳的,这哪叫过日子啊?”方氏无奈的说。

三个人又唠了会儿,方氏就回家了,现在家里又多了三个小子吃饭,做饭更得上心了。回到家,玉娴已经听完课在那看书呢。

“娘,你回来了。我爹也出去了,还没回来呢。咋了?这脸色这么难看不舒服吗?”玉娴赶忙下地,扶住了母亲。

“玉娴娘没事,有点事娘想跟你说。”方氏就把今天在柱子家的事讲给玉娴听。

“娘,没事。你放心吧,我估计这事是我奶使得手段,要不然撞墙还不撞死了。二婶和你不一样,我奶只是骂你,就能拿捏住你。可是二婶那人,哪那么容易拿捏?我奶要是不想个办法治她,就好轮到二婶当家了。所以我猜,我奶撞墙,有一半是演戏。”玉娴安慰着母亲。“我爹出去了,保证也能听说,等我爹回来之后,你可得跟我爹想好了。这事你们可以去看看,但是可别搀和进去,尤其是我爹,对老宅那头心就硬不起来。”玉娴提前先给母亲做好预防。

“嗯,听你这么说,我倒觉得挺像你奶能干出来的事。她这辈子最想的就是把儿媳妇拿捏在手里,啥都听她的。以前我比较好拿捏,她也用不着出什么招,现在对于你二婶,她要是没啥招的话,还真就不行,可是撞墙,也亏她想的出来。”方氏表示难以理解。

果然,没一会儿,云松就回来了。一回来,就唉声叹气的,玉娴就问他:“爹,你这是咋了?啥事给你愁成这样?”

云松把出去听来的说给方氏母女听,玉娴一听,和母亲说的差不多,就把跟母亲说的话又说了一遍给云松听。云松听了女儿的话,也觉得有道理,这下也就不那愁了。

“爹,一会儿吃过饭,你和我娘拿点东西去老宅那头看看我奶毕竟这事不去看看不好。但是别的话咱也不说也不问,他们爱怎么闹,都是他们的事,跟咱家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玉娴这时候倒是庆幸父亲不是秦氏的亲儿子了,这要是亲儿子,无论如何,他们也别想脱离开,那可就惨了。

“哎,这个爹懂。咱都说好了,那头的事,咱绝对不管。”云松点头。然后就去厨房帮着方氏忙活去了,家里有好几铺炕的烧火呢,平常都是云松负责。

吃过了晚饭,云松和方氏拎了些吃食去老宅子那边。刚进院,正好碰上老四”“大哥,大嫂,你们来了,快,进屋,咱娘在屋里躺着呢。”

一进屋,就看见秦氏躺在炕上,头上缠着布,正在那哼哼唧唧呢。

老爷子看见云松两口子来了,高兴的让他俩上炕。云松和方氏坐到了炕沿上,方氏把东西送到老爷子跟前。“爹,这是给娘拿来点吃的,还有一只鸡,给娘补补吧。”

“来就行,还带啥东西?你们的日子也不宽展,你娘没事,歇几天就好了。老四,快叫淑珍给你哥和嫂子沏两杯茶来。”云桦应声出去了。

“爹,不用麻烦,我们坐会就走,这天也黑了。今天就是来看看娘,娘,你好些了没?”

“没死,留着口气,看这帮王八犊子以后还敢不敢跟我顶嘴。”秦异躺在那,说话倒是中气十足的。

淑珍进来端了两杯荼水放到云松两口子面前:“大哥大嫂,喝茶。”

“呦,淑珍你这是有了吧,几个月了?”方氏眼见,看见淑珍走路有点不对。

“刚三个月,嫂子眼睛够尖的,这都能看出来。”淑珍有些不好意思。

“我都生了六个了,还能看不出来?这时候可得注意,得好好养着,天冷路滑,尽量别出去,多吃饭,困了就睡会儿。”

“嗯,谢谢嫂子,那你们先聊着,娄回屋了。”说着,淑珍就会自己屋了。

老爷子看着云松,这曾经是自己的大儿子。分家以后才知道,原来老大两口子在的时候,为家里出了多少力。

“云松啊,孩子们还好吧?”

“好着呢,爹,现在孩子们每天习文练武的,忙的很。也不求他们将来出人头地啥的,就是多学点本事,以后也能养活得了自己。”云松提起儿子就来劲了。

“好啊,学本事好,要是都能像你这样就行了。别像他们叔叔似的,一年到头,除了种地,啥也不会。都是你娘那时太娇惯他们了,啥也不让他们干,现在倒好,一个个的,就知道瞅着我们老两口的钱。”老爷子说得生了气,一口烟呛得他直咳嗽。

云松赶紧上前给老爷子拍拍后背”“爹,你也别生气,眼看着矢越来越暖和了,等到能种地的时候就好了,这就是在家没事闲的。”

两口子在老宅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实在是受不了,老爷子一个劲的诉委屈,老太太就在那骂人。出了老宅,方氏出了一口长气“他爷爷现在想起咱们的好来了,早干啥来着?要是他们不那么偏心,咱们哪能分出去啊?就算是养育之恩的大帽子,也能压死咱们。只是可惜了咱的孩子,没能到这个世上来。”

“是啊,咱以后还是少来吧。在那个屋子里头,我怎么觉得喘不上气来,憋得慌。”云松也是松了一口气。两个人回到家,啥也没说,看了看孩子们,然后就睡觉去了。

正月里不干啥活,每天孩子们还是早早的起来练功夫,上午可以去玩,一般也就是滑冰,堆雪人等,下午听袁先生讲课。薛博文兄弟几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说起来比在府城里要自在多了。他们也很用心,每天袁青云布置的功课,都完成的不错。袁青云见他们用心,也更加严厉的要求孩子们。

和男孩子比起来,玉娴要轻松多了,每天都看看方昀留下的随笔,里面真的是有太多有用的东西了。闲着没事的时候,玉娴会去找小

凤,或是赵婆子家的孙女玩,她们两个也会来佟家。她们一来,玉娴就会拿出自己秋天弄的那些好吃的,来招待她们。玉娴把削好的山梨砣子放盆里用水蒸好,然后再放进去糖梨子饼,山葡萄糕和山里红皮子,这样,酸酸甜甜的果汁就好了,在配上松子糖或是核桃糖,简直就是待客最好的东西了。

第九十二章多了个哥哥

一转眼到了正月二十五了,这天是大郎的生日。方氏早晨做饭的时候煮了鸡蛋,自然是多煮了几个,每个孩子一个,大郎两个。吃饭的时候,大家一看桌子上有鸡蛋,都很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郎的生日,以前没分家的时候从来没给孩子们过生日,所以玉娴都不知道哥哥的生日。

“春兰,春桃,你俩也坐下,咱们一起吃。”春兰和春桃是碧莲送来的两个丫头,碧莲怕孩子太多,方氏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送了两个丫头过来,顺便也送来了不少粮食。

两个丫头不肯,方氏就说:“咱家是没那些规矩的,都一起吃吧,以后吃饭,都是一起。”玉娴也在那劝着,两人这才坐下。家里添了五口人,自然不能再坐一张桌子,而是放了两桌。春兰和春桃两人就坐在了炕沿边上吃饭,方氏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早饭过后,方氏和女儿在那聊天”“你说博文几个在这,咱们也不能总做粗粮,可是不做粗粮,家里的细粮也不多啊。那些玉米饼子,我真怕他们吃不下去。”方氏有点愁的慌。

“娘,等出了正月,咱们烙煎饼吧。这样还能解决点,以后咱家自己弄盘磨,想吃啥就推点,省得去磨坊还得多推。”玉娴想起了煎饼。

“也好,等着让你爹去买盘磨回来。对了,你说的那煎饼,不是的用什么藜子吗?是不是也得去铁匠那打啊?”方氏觉得女儿说的不错,费力的东西去磨坊推。像推水磨运样的,要是家里有磨,就可以少泡些碴子了。这样现吃现做,也不会浪费了粮食。

正月过了之后,就是二月二了,都说二月二,龙抬头。到了这天,要吃面条,叫做吃龙须,还要吃糖豆。早在几天前,方氏就把黄豆用糖泡了,泡透之后烘干,等到二月二这天炒了吃。早晨,方氏早早地起来用鸡蛋活了面,然后擀了面条,早晨自然就是吃面条了。方氏手艺好”活的面够筋道”面切得也细。又炸了鸡蛋酱,还有肉酱,

众人吃的都很香,袁青云一个劲的夸赞。

吃完饭,春桃就去炒黄豆了,这天是不许女子动针线的,所以也没什么活。豆子炒好之后,每人一把,又香又甜的豆子,吃起来很不错的。外面天气渐渐暖和了,雪都开始化了。这时候就不敢让孩子们到江上去了,虽然江还没有开冰,但是有的地方也有要化的意思了。大郎他们无处可去”自然是在书房里看书。其实孩子们出去玩的次数也不是很多,几个孩子都很自觉,只要有时间,都会在书房里。每个人看得书都不一样,幸好佟家书房的书也是非常多的,各个种类的都有。

袁青云很欣慰的看着这几个弟子”没想到自己流落到这里,竟然能收到这么多的好弟子,不禁老怀大慰”教授的更加尽心。

云松也是没什么事做,在屋里和方氏两人闲聊,无非是今年春耕的一些事。玉娴把她秋天弄的那些又拿出来,给父母面前都放了些,还有松子糖什么的。天气渐渐暖和,这些糖有点要放不住了,还是赶紧吃掉算了。因为不能做针线,所以春桃春兰两人也被叫到屋里来,大家一起吃东西聊天。

外面好像有动静,玉娴跑出屋,到了前院一看,竟然是方昀来了。

方昀是骑马来的,在马上还坐了个小男孩,看样子比玉娴大些。方昀伸手,把男孩抱下来。

“师父,你可算回来了,我都想你了。这个小哥哥是谁啊?”玉娴跑到方昀跟前。“师父,快进屋吧。”

方昀一手拉着一个,就往后院走。云松和方氏也出来看看是谁,

一见是方昀,也都很高兴。“昀弟,是你啊,啥时候回来的?”

“姐姐,刚回来,这不就先到姐姐这了嘛,姐姐姐夫可好,方昀给二位拜个晚年。”方云上前施礼。

“哪那么多的礼,快进屋吧。”方氏看见子方昀领的那个男孩,也没问,先让他们进屋。

进了屋里,方昀说道:“姐姐,姐夫,方昀这次是有事找姐姐帮忙,请姐姐姐夫帮我抚养这个孩子。”

方氏一愣,看了看那个男孩,只见他面白如玉,剑眉星目,齿白唇红,倒是一个俊小子。“昀弟,这孩子是?”

“姐姐别急,让弟弟慢慢说给你听。”方昀就讲起了孩子的来历。

当然要讲孩子,就得先说方昀的身世。原来方昀的外祖家原是宫廷御医,医术超群,负责给宫里各位娘娘看诊治病,后来不小心卷入了宫斗之中。方昀的外祖被斩首,全家削籍为奴。而方昀的母亲当年已经十五岁,被卖到当时的苍宇朝左相方晟睿的府里,后来嫁给了方府的一个管事。方昀生下不久,方母就做了方府大小姐的奶娘。方昀三岁的时候,方父出府办差,意外丧命。大宅门里是非多,方昀六岁的时候,母亲为了救落水的大小姐,自已里却溺水而死。方家念在他们一家都为了自己家而死,就去了方昀的奴籍,为他找了一位名医做师父。就这样,方昀跟着师父学医,后来成了一位大夫。

方家的大小姐天生体弱多病,方昀习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大小

姐,后来方家大小姐被赐婚给昭武侯的儿子,喜欢大小姐的责昀黯然离开。出嫁的方家小姐过得并不好,昭武侯的儿子是个最爱拈huā惹草,留恋风月的人,方家小姐整日缠绵病榻,自然不得他的欢心。

这次方昀回京,去看望方小姐,她已经被侯府休弃了。方家虽然疼爱她,也没法留在府里,只能将她安排到京郊的一个庄子里”依旧是病弱。虽然有奴仆侍候,可是却凄凉的很。方小姐最牵挂的是自己的儿子,于是请求方昀想办法把孩子接出来。

方昀得知侯府的公子会在元宵夜赏huā灯,于是安排人手,在元宵夜将孩子劫走,就是这个男孩。孩子在侯府过得也不好,受尽别人的欺负,身边只有两个老奴侍候,方小姐在侯府时对她们有恩”二人还算尽心。所以方昀倒是没费多少力就把孩子给劫出来了。方小姐怕带在自己身边,会被人发觉,于是将孩子托付给了方昀。幸好方小姐被休时孩子大了,还记得母亲的样子,方小姐也常常想办法偷偷的去看孩子,因此孩子和她还很亲,非常听母亲的话。于是就一路跟着方昀来到了东北。

“姐姐”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你说我一个大男人,根本不会照顾孩子,再说我还整日的东奔西跑,根本就顾不过来,所以才想请姐姐帮忙。”方昀是真的带不了小孩子。

“昀弟,不过是个孩子,就放在姐姐家吧,反正我这还有妹妹家的三个孩子”也不差这一个了。”方氏看着这个男孩也挺喜欢的,就答应留下孩子。

“谢谢姐姐,昊宇,过来,见过姨母。”方昀拉过来男孩。

“甥儿方昊宇见过姨父姨母。”那个小男孩倒是听话,真接过来给方氏夫妇磕头。

方氏夫妻自然是赶紧扶起男孩“你叫方昊宇是吗?好名字,来,到姨母跟前来。”方氏抬头,问方昀:“孩子姓方?”

“嗯,小姐说了”这是她的孩子,就要姓方。孩子叫我舅舅,所以就叫姐姐姨母。”方昀一直与方小姐兄妹相称的。

“好”姓方好,这可是咱们方家的孩子,昀弟放心,我会待他如同亲子一般。”

玉娴在一边有点忍不住乐了,自己家都快赶上学校了,又多了一个孩子。这加起来,自己就有五个哥哥,四个表哥了,哎呦我的妈呀,够恐怖的。

“玉娴,笑什么呢,还不快去把你哥哥们都叫来,见一见昊宇。”

方氏知道女儿笑什么,赶紧让她去前院叫那些小子们过来。

玉娴跑到书房,看见袁青云正领着哥哥们看书呢”“袁先生,我师父来子,还领来了一个小哥哥,我娘说让哥哥们去见一见,那个小哥哥要留在咱家。”

大郎听了觉得好奇,就领着众人回到后院,连袁青云也跟着过来了。

方氏看大家都到了,就对大郎他们说:“这是方昊宇,是娘刚认的外甥,来,你们都见一见吧,昊宇是八月生的,比小四小五要小点,昊宇,这屋里除了玉娴和博超两个,剩下的都比你大。大郎,你们要好好的对昊宇,他离开母亲,到咱家来,挺不容易的。”

大郎点头”“娘放心,我们都会好好待昊宇弟弟的,以后又多了个玩伴,真好。”

玉娴在一边嘟着小嘴”“师父,你最坏了,你要不就带个姐姐妹妹的过来,要不就带个小的来也行。弄了半天,还是我最小,而且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子,都没人陪我玩。”

薛博超在一边赶紧喊:“表妹,我陪你玩。”

“你能陪我一起玩过家家吗?你能和我一起玩布娃娃吗?臭小子一边去。”玉娴想有个姐妹陪她。

薛博超挠挠头“这些娄都不会。”众人全都笑他。

袁青云看了方昊宇几眼,然后就说:“从今天起,你就和哥哥们一起跟我念书吧。”

方昊宇看了看方昀,见他点头,于是就欣然答应。

方昀看了看袁青云,说到:“袁大哥,今天晚上,我把你把毒彻底清干净,以后你就可以慢慢恢复到以前那样了。”袁青云高兴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