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昕搂着外甥女,看着她那红润的小脸,又低头看看她的下巴。

那里有一个粉红的印子,快要和周围一个颜色了,不细看还真就看不出来。“玉娴,你说,舅舅这么做应不应该。”

“舅舅,你想为我娘出气,当然应该。不过,推到我娘的是玉、

妍,她才八岁,你能定她个什么罪名?还有,我奶对待我爹娘不好,这个难道有哪条律法能管得到吗?我只知道,我爹娘如果去告官,说父母不慈,可能先受到惩处的会是他们。前朝的法令是子女告父母,属于不孝重罪,处绞首之刑。我朝法令之中也有,应该是杖刑一百,流放三千里吧。虽说现在我爹爹知道身世了,可他们养育爹爹多年,等同于父母。舅舅,我说的对吗?”这个年代里,孝道大于天。统治者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会把孝道放到最高的位置。

方昕没想到玉娴一个小小的人儿,竟然能知道这些,倒是被问住了。“不是让你的父母去告。”

“那舅舅去?用什么名义?不能去告官,那舅舅要暗中下手?官场之中,尔虞我诈,舅舅,莫要留下什么把柄,让那些敌对的人抓到。

我想娘更不愿意为了她,而让你的仕途有阻碍。”玉娴不想让方昕插手佟家的事。

“小舅舅,你也不用操这个心。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早晚都会受到报应的。就老宅的那些人,他们以后的日子有的是乱子,奶奶早晚会后悔的。以我的意思,还不如先把自己家的日子过好了,然后再闲着没事看他们的笑话就行了。”

方昕听了玉娴的话”倒是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眼前这小小的人儿。“我倒是没想到,你一个小人儿,竟然有这样的心思,也罢,就听你的,咱们等着看他们的笑话。”然后抬头对方氏说:“姐姐,倒是我莽撞了。”

“昕弟,你的个性我还不知道吗?你这是心疼我。才会想要帮我出头。不过虽说现在知道了他们不是云松的父母,可是毕竟有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在,咱们就当是还了他们的情吧。至于那孩子,是我福薄,当不了他的母亲。,…方氏说着,也是心酸不已,抹了抹眼泪。“昕弟你在京中咱们样?你一个人在京城自己可要当心。”

“姐姐,京中一切都好。当今圣上看重,一直让我跟在左右,每日陪着上朝下朝,处理政事,也学到了不少。”方昕当年殿试被点了榜眼,先是入了翰林院,后来皇帝把他弄到身边做了起居郎,摆明了是爱惜住的才华,也是想要锻炼他。“当年父亲的事,圣上是有些后悔的。只是当时朝政全都把持在皇后一族手里,圣上也是无奈要是不罢了父亲的官,只怕父亲就会被害死。没想到,哎,这是后来我当了这起居郎,圣上亲自说的。”

“算了,还是别提你爹了。那个老顽固当年我就劝过他,不要那么认死理。他不听,非要进谏惹怒了皇后一党,若不是回乡恐怕下场更惨。家里三个孩子,你大姐从小受他的影响,成了个死板迂腐的性子。”吴氏刚才出去准备饭菜去了,这时进屋来,就听到儿子再说丈夫的事,就不让再说了。

“你姐姐成日的要顾着这个,还要顾着那个,就是不顾着自己的孩子。要不是这几个孩子省心,早不知道什么样了。”吴氏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开始敲打起碧芸来。“我可告诉你,现在好不容易分了家,你要是还对那些人心软,就别回来了。这是牺牲了一个孩子才换来的,你懂吗?”

“娘,我知道了,您说的我明白,以后不会管他们的。”方氏被母亲说的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母亲的火气是从哪来的。

“我也就是一说,昨天听人家说,佟家可能要分家,几个儿子都不想跟老婆子一起,我这才想敲打敲打你,可别一时心软,又跟他们扯上什么瓜葛。”吴氏终于语气放软了些。

“娘,你放心,这不能的,我都不能同意。”云松连忙说。

“嗯,有你这句话就行。可得给我记住了,这几个孩子可是吃足了苦头,好不容易才脱离了出来的,可不能再让他们粘上。以后年羊的送点东西就完事,少往那边去。”吴氏自然是不放心这两口子。

“好了娘,姐姐姐夫好不容易来一次,你就别训他们了,再说,这还过年呢,难不成您还想训他们一年不成?”方昕打着圆场。

“你啊,不说你姐,那就说你,啥时候娶媳妇?”吴氏瞅了儿子一眼。

“姐啊,你看,我为了你,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方昕笑闹着,

然后转头看大郎他们”“听说你们拜了位师父?来,跟我到那屋去,考考你们的功课。”说着,就先往西屋走。

“瞧,我一说他,他就躲,我看他能躲到啥时候。”吴氏看着儿子溜出去,无奈的摇头。

“娘,您也别催他,他现在怕是婚事也不得自己做主,晚些成亲也好,反正您还年轻,不愁抱孙子。”方氏劝子几句。

母女俩见面,有的是话说,两人去厨房,一边弄饭菜,一边聊天。

云松也去了西屋,看方昕考儿子们。

“姐夫,你给孩子们请的师父是个高人啊。孩子们的功课都不错,而且学的扎实,又不失灵活,好,真的不错。哪天我去你那,见见这位袁先生。”方昕倒是起了结交的意思。

“好啊,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早晨要带孩子们练武。我正准备今年开春,把家里东跨院收拾出来,专门给孩子们弄个习武的场地。咱北方本就尚武成风,多学些本事,也是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云松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姐夫能这样想,就很好了。

如今天下,南北并立,两国互有攻伐。我苍宇朝北方还有草原王庭的威胁,他日大战一起,即便不能报效朝廷,哪怕是保卫家园,也是需要有本事的。孩子们能多学些东西,那是再好不过了。”方昕自然是愿意看到孩子们都有出息。

“怎么,朝廷有意出兵?”家里没外人,云松就和方昕闲聊着。

“也不一定,如今朝中局势,也是乱的很。大皇子和二皇子争夺储位,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大皇子是皇后亲生,骄纵跋扈,又有皇后娘家的支持。二皇子乃是最受宠的贵妃之子,舅舅也是当朝大将,战功赫赫。现在二人这样僵持着,弄的各处民不聊生,咱这地处偏远,还没有收到波及。姐夫,趁着现在咱这还算安稳,好好的把家业置起来,将来不论哪一个上位,都会有一场血雨腥风。”私议朝廷,是有罪的,但是方昕还是忍不住把一些话说给了姐夫听,云松虽然不识字,可是并不笨,让他早做准备也是好的。

“昕弟的话,我记住了,只是你身在朝廷,那岂不是很危险?”

“不碍的,当今圣上对我还算爱护,把我放到身边,就是不想我牵涉到党争之中。估计我这个起居郎还要再做几年,到时候,不论哪个登基,对我都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也是我为什么尚未娶亲的缘故,弟弟也是怕一不小心,就被拽入了哪个党中,那就辜负了圣上的一片苦心了。”方昕这话是想透过云松说给姐姐听,这样他娘就能知道,有些事他不能和娘说,怕她担心。

“昕弟,你一人在京,万事小心。家里人也帮不上你什么,姐夫无能,只会种地打猎,其余一窍不通。一切都得靠你自己了,保重好自己,你可是咱娘的命根子。”云松自然是不懂朝廷里的事,只是挂心小舅子。

第九十章欢聚

玉娴和大郎他们本来是在屋子里的,可听到舅舅在谈国家大事,

几个孩子都跑出去了。大郎领着弟妹们都跑到江上去,江面的冰就像一面镜子,平整光滑,孩子们最爱在上面玩冰出溜。跑着跑着一停,然后整个人就会往前出溜好远好远,这简直就是男孩子的最爱了。

大郎还拿出了几个自己抽空做的陀螺来,领着弟妹们在冰上抽陀螺玩。惹得玉娴笑声不断,周围也有不少的孩子,看到这样也都来围观。孩子们打陀螺也是有huā样的,有时打的好,就会有人鼓掌叫好,江面上一片欢声笑语。

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竟然带了冰鞋出来,在冰面上滑着冰。看他那小小的身子,在冰面上轻盈的舞动跳跃,让周围的孩子都看得目瞪口呆的。小四看到,简直羡慕的不行。

“小四,别急,哥回去给你做。”大郎看见小四的样子,就安慰他,其实那孩子的冰鞋真的算不上是太好的。不过是用一块木板,做成鞋的大小,在下面镶上两根粗铁丝,然后在木板上镶几个能穿绳子的鼻儿。这样就能把冰鞋穿到脚上,系好绳子就不会掉了。

大郎领着弟妹回到姥娘家,就找舅舅和父亲帮忙。几个人忙活了一下午,终于做了三双冰鞋出来,把小四乐得够呛。晚上刚想要吃饭呢,就听到外面有动静,云松出去一看,竟然是碧莲一家子回来了。

这次他家也是全家都回来了前后两架爬犁,还是薛平薛安跟着。薛瑾瑜在前面的爬犁上,还有三个儿子也和他在一起。薛瑾瑜也够有创意的,把爬犁上铺了好几层被褥,还有皮子。别人都是坐在被褥上,碧莲娘两个是躺在被窝里,捂得严严实实的,紫萱和紫菱这次跟着来伺候着。

吴氏也出来了,一看小女儿倒是一愣“这大冷天的,咋还把孩子抱回来了?孩子才七个月,那经得起你们这么折腾,称们就是不回来,娘还能挑你不成。偏生遭这些个罪,天暖和再回来也成啊?再说今天初三你们这是啥时候走的?初二就从家里出来了吧?还没送年呢,你婆婆也不管你?”吴氏赶紧接过外孙女,紫萱扶着碧莲也下了爬犁。

“娘,去年过年就没能回来,今年婆婆也说让我们回来的。再说被里都放了汤婆子,不冷。

这时候爬犁比马车快多了,一天半多点,这不就到了。孩子更省心不哭也不闹的。”碧莲毫不在意的说。

“你一天的,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你的心可真大,就不怕孩子呛了风。多远的路啊,这一路上孩子拉了尿了可怎么收拾啊?”吴氏边说边摇头。

“娘孩子挺乖的,这一路上就是睡觉,吃的少,也没啥事。”

瑾瑜过来,帮着碧莲说了两句。

“你们两口子,真是不知道说啥了快进屋吧。”

大家都进了屋,这一屋子的人,各自都互相见了礼。吴氏没想到碧莲能回来赶紧又去烧火热了不少幔头,菜家里有的是都是早就预备了的。没多会儿,饭菜都好了,吴氏就让大家先吃饭,将近二十口人,放了两桌,薛平薛安,紫萱紫菱都跟着一起吃饭。吴氏看着这满屋的人,高兴的不得了。拿出酒来,让方昕和云松,瑾瑜三人喝点。

“哎,我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天,热热闹闹的,心里舒服。”吴氏笑得合不拢嘴。

“娘,我和瑾瑜说好了,这回要住到正月末再回去,今年在家好好陪陪娘。”碧莲偎着母亲撤娇。“大姐,你今年也在家多住几天吧,反正分家了,也没人管你。”

“好,我今年也在家多住一段时间,好好的陪着你。”方氏笑着答应。

玉娴他们那桌,都是些孩子,更是有话说。大郎几个都有一年没见到表弟们了,大家见面,都是亲热的很,互相说起这一年都干了什么。博文一听说佟家兄弟现在在家里习文练武,羡慕的不得了。直嚷着要到大姨家去,省得在府城里每日都是进私塾,听那个老夫子罗嗦。

大郎自然是不敢答应的,这些事都是大人们做主。只是提起了今天下午做好了冰鞋,明天他们就能去江上滑冰了。男孩子一听,都挺高兴,让大郎再做几双,大郎痛快的答应了。

众人吃完饭,男孩子自然是缠着云松瑾瑜他们做冰鞋。玉娴没事就去看看小姨家的妹妹,可能是白天睡多了,这时小家伙睁大眼睛,看着新换的地方。这小女孩长得很溧亮,白白胖胖的,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白嫩粉红的小脸,肉肉的小手,怎么看怎么可爱。她现在已经有七个月了,会翻身,能坐着,自然是不愿意躺着了。玉娴把她扶起坐着,在小妹妹的身后放了个枕头,这样就不怕她突然往后仰了。然后一大一小,在那大眼瞪小眼,把家里的大人都乐得够呛。

“玉娴还真挺喜欢小孩子的呢。”碧莲说了一句,没想到这句话倒是让方氏落了泪。碧莲赶紧又劝“大姐,你也别难过了,咱好好养着,说不定还能再有孩子的。”

“碧莲,你也不用劝我了,是我对不起孩子,是我没福。”方氏每每都会想起那个失去的孩子,只是平日里不好表现出来。今天在母亲和妹妹的面前,就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一致的往下掉。

“好了,大过年的不兴哭,这么多高兴的事,别想以前那些糟心的事了。好好地养着身子,说不定以后还会有的。咱们就想玉娴说的,好好地把日子过起来,然后等着看那些人的下场。”吴氏上前,揽住了女儿轻声的劝慰着。“对了,昕儿这次能在家住到初十,你们最少也要住到那时候。自从你们都出嫁后,咱家就没这么热闹过,今年人最齐。”

方氏哭了一阵,心里好受多了,又见母亲安慰自己,也就不好意思起来。抹了抹眼泪,坐直了身子。正好吴氏说到多住几日的方氏想了一想,住到初十的话,中间得回去给袁先生做些吃的,倒也没啥大事。不过孩子们不行,还得回去念书,就跟母亲说了。“娘,不如过几天都去我那我那地方也大孩子们还能回去读书识字,袁先生不让他们玩的太久了。

碧莲,你还没到我那去过呢,去住几天吧。”

“行啊,我到哪都行,反正住咱娘这,和偻你那没啥区别。”碧莲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就这样,一大家子在吴氏那住到了初六。这下孩子们可玩疯了每天的不是去滑冰,就是去放爬犁坡。八个男孩,加上玉娴,到了哪也没人敢惹,简直快成了村子里孩子的头头了。于是就会看到一幅非常壮观的景象每天都会有二三十个孩子,拉着爬犁,从江面呼啸而过。博文几个,从来就没玩的这么快活,在府城里,那会有人让孩子这么玩的。

初七这天大家决定去佟家,方昕也要去,他是想去看看那位袁先生。瑾瑜也想见见因为他儿子说想要在云松家念书,瑾瑜对这位袁先生的教学方式也很好奇。于是一大家子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往佟家走吴氏知道佟家没有这么多人的铺盖,于是又从家里带了几套被褥,也学着碧莲那样,都铺到了爬犁上。

到了佟家,方昕、碧莲、瑾瑜都夸这房子盖的好。众人进了屋,云松早早的就先回来了,把屋里烧的暖暖的,大家把被褥等东西都搬进了屋。

方昕和瑾瑜自然是先去拜访了袁青云,三人见面,倒是一见如故,畅谈起来。方昕对袁青云佩服的不行”“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袁大哥,你这一身所学,留在这乡村里教书,可是有些太屈才了。”

袁青云倒是不在意”“老夫这一辈子,什么都经历过了。现在只想在这,好好的教几个徒弟,闲云野鹤的,更是逍遥自在。”

“人各有志,袁大哥,你放心在这就是,我姐姐姐夫都是很好的人,绝对不会慢待你的。”方昕自然不会勉强。“对了,二姐夫,博文他们说想在这念书。你不如现在和袁大哥说说,孩子们若是跟着袁大哥,绝对比再私塾里有出息的多。”

薛瑾瑜点头,然后问袁青云:“袁先生,我有三个儿子,听骏烨说他们正在和您学文练武,也想跟着一起,不知道袁先生可还愿意再收弟子?”

袁青云也没想到,愣了一下,然后才说:“这样吧,你把孩子带来,我先看看,老夫收徒,也是要看资质的。”

瑾瑜连忙把三个孩子叫了进来,袁青云一看,三个孩子眉目清秀,神采飞扬,倒也是几个好苗子,于是就答应的了下来。“好吧,就留下来吧,先让他们试几天,看能不能吃的了苦。”

三个孩子赶紧给袁青云磕头行礼“弟子拜见师文。”

袁青云笑着让他们都起来”“你们既是要在这,有一点希望你们记住,咱们家是普通的农家,不是你们府城里的高门大院,把你们那些少爷脾气都改了。还有,农忙时都要下地干活,明白吗?”袁青云非常愿意让学生接触一下农活,让他们体会农民的艰辛,这对于锻炼孩子,培养孩子的品行和能力都有益。

三个孩子齐声说:“明白了,师父,弟子定会谨记师父教诲。”

方昕听了袁青云的话倒是哈哈大笑”“袁大哥真乃妙人也,正该如此,若是只知读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稼穑之艰难。将来即便是为官,也不过是为祸一方而已。”薛瑾瑜对这话也是很赞同。

袁青云留三个孩子聊天,方昀和薛瑾瑜就到了院中”“二姐夫,京中乱局已现。靖南侯府如今投奔了大皇子,姐夫要小心,这阵子矿上就尽量不要再出金子了。侯府的那些人本就盯上了姐夫的家业,若是知道姐夫还有一座金矿,怕是祸事马上就会来了。大局未定之前,金矿最好封闭,所有人员妥善安排,千万不能走漏了消息。

“昕弟,你说的我明白。矿上已经封闭有半年了,所有人员全都挪到煤矿,已经派人严加看管,姐夫知道事情的轻重。”薛瑾瑜已经安排好了。他当年刚到北方时,遇到一个煤矿发生了矿难。那个煤矿已经没有没可出了,矿老板看无利可图,又死了那么多人,就贱价卖给了瑾瑜。薛瑾瑜当时只是可怜那些遇难人员的家属,他买下废矿,又出钱安排了那些家属。在去矿难现场查看时,意外发现这里面竟然是一个含金量非常丰富的金矿。他的善心得到了回报,于是就安排那些家属开采金矿,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累积起那么多的财富的真正原因。至于京城那边,自从文荷的事情出了之后,他就已经在防范了。

两人正在说着,云松也出来了。方昕看着这两个姐夫,一个朴实厚重,一个儒雅俊朗,觉得自己的姐姐真的没嫁错人。“大姐夫,二姐夫,咱家如今,算不得什么名门望族,但是在这小山村里,也算不错的了。当年因为父亲的事情,母亲姐姐都不赞成我去考科举,是我一心想要走科举一途。如今虽说是在皇帝身边当差,可是这官场黑暗,到哪也少不了阴谋与倾轧。我看二郎和博文两人,对于诗书经义等,倒有一番不俗的见识。若是可以的话,就让他们去考一下童生试,也不是多难。就是考不上,也可以多份历练,若是真能考出个名堂来,将来在朝堂里,我们这舅舅外甥的,也可以互相照应。”

“如果真的能有些出息倒是也好,我的父亲,当年也是有功名的,这后人也不能辱没了先祖的名声。”云松听了方昕的话,也思索了起来。“昕弟觉得二郎能行?我看大郎也不错,稳重些。”

“大郎心思重,思虑太多,反倒不能像二郎似的,一心在读书上。大郎以后,可以掌家,是个极好的家主人选。姐夫,好好地挣份家业吧,这几个孩子,有袁先生的教导,都会大有作为的。”方昕对于大郎,倒是有另一种期许。

“好了,咱们几个难得相聚,又加上了袁先生,咱们找他喝酒去。”薛瑾瑜提议,另两人也同意,就拿着酒,找袁青云去了。

ps:第一更送到,不好意思,写着写着,就写多了,想了想,还是发上来吧。

第九十一章探望秦氏

碧莲一家子和吴氏母子在佟家一直住到了正月初九,这几天薛家的三个小子跟着大郎他们早起练武,下午读书,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瑾瑜和碧莲也就放心了。初九上午,吴氏和方昕要回方家,因为方昕要回京了,吴氏自然得给儿子收拾一下东西。碧莲本来不想走,哪知薛远竟然快马来报,说是京城里面来人了,薛老太太让他们赶紧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定下明日姐弟一起动身,正好还可以做伴到府城,于是碧莲和瑾瑜也跟着回了方家。

这弟弟妹妹们一走,方氏的心里空空的,就出去到柱子家玩会儿,正巧春生媳妇也在,几个人在一起磕着瓜子聊天。

“嫂子,你听说了吗?佟家老宅那头,这几天又闹腾了。听说是老二媳妇闹着要分家,老太太不干,最后老太太气得撞了墙,头都撞破了。”柱子媳妇说出了一个震撼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