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是佟世峥的儿子。对于老宅来说,我是侄子,是外人了,这点爹还分的清。一直叫着爹娘是这么多年习惯了,再改口还费劲,就这么叫着吧,心里有数就行。,…云松明白老宅那头不能沾,沾上了恐怕就又甩不掉了。

“对了,爹,尝碗娘和我做的酸汤子,可好了。”玉娴帮父亲盛了一碗酸汤子,递到云松面前。

“嗯,不错,听好吃的,可惜我已经吃饱了,这味儿还真不错。”云松尝了直夸好,乐得玉娴还要给他盛。“不行,这一碗就行了,哪天你们再做呗,别给我吃撑着了。”云松直摇头,把大家都逗乐了。

“好了,饭吃完了,都跟我去书房吧。”袁青云发话了。

几个孩子七手八脚的帮着把桌子收拾了,然后就跟着去了书房。

玉娴晚上是不用去的,所以帮母亲刷了碗,又把厨房收拾了一下,就回屋看书去了。剩下云松两口子在屋里说话,方氏自然手里还是离不开活。

“孩子他爹,你说老宅子那头真的那么乱吗?”方氏又拿出一床被来。

“嗯,老二就听他媳妇的。二弟妹不是个省心的,整日的挑事,听说有一天让娘给打了,这下闹的更厉害了。老三也差不多,每天都去摸牌,家里活也都不干。老三媳妇弄着骏祺,一天也是天昏地暗的,玉妍还不省心,不是要这就是要那。老四能强点,和我那时候差不多,总是上山捡些柴禾。咱娘心疼他,就让老二老三一起,反正现在要是一天不吵起来,都是挺稀奇的。今天杀猪,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听老二媳妇说,家里有些日子没见过油腥了,骏杰几个抢的更欢,让咱娘给骂了。”云松说着老宅那头的事。

“老四媳妇咋样?也不干活?”

“轮着班了就干,其余的倒不太动手。她毕竟还是新媳妇,又是老四的媳妇,咱娘看样子还没怎么拿捏她。”反正老太太总得偏着一个。

“真弄不懂咱娘,就这样还不分家等什么啊?”方氏摇摇头”“算了,以后那头咱还是少去吧,就那些人,弄不好就能粘上甩不掉。”

日子一天天的接近年关了,今年虽是样样都缺,可是方氏还是打算让孩子们过个好年,这可是分家后的第一个年呢。云松领着大郎几个进镇去了,那天从土匪手里的来的三匹马,村长那不知道,所以也没人管他们,云松全都在家好好养着。抽空做了爬犁,这样去镇上就不用在借别人家的了。虽然这马都应该是战马,用来拉爬犁有点可惜。

但是庄户人家哪管那些,好不容易有了牲口,当然是物尽其用了。于是马儿十分憋屈的拉着爬犁一路飞奔起来,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到了镇上,当然第一个要去看看方昀,玉娴今天也跟了过来。方昀见到众人也很高兴,玉娴又拿出来给方昀准备的礼物,方氏给做的一套新衣服。包括棉袄棉裤,外衣,还有一件披风,都是用的好料子,把方昀美得直冒泡,还没有人给他做衣服呢。

“姐姐的手艺真好,多谢姐姐挂怀,玉娴,回去告诉你娘,我很喜欢。”

“师父,还有我给你带的酒呢,这酒都送给你了。”玉娴不满的嘟着嘴。

“好,我的好徒弟,师父可想你的酒了。明年真得多酿些,师父天天都谗娴儿的酒,每天只喝两小杯,一点都不过瘾。”方昀抱起玉娴。

“对了,正月里你不用来了,我要回京城一趟。你的那个方子,特别有用,我想回京城那边,弄个制药坊。毕竟京城那边药还好弄些,而且也好卖。”

“方子已经给了师父,师父爱怎么弄都行,这不是玉娴能办得了的。”

“不能这么说,等事情真的办成了,师父一定会给你几成分子的,这是你该得的。”方昀不想占玉娴的便宜。“先别拒绝,玉娴,你不懂方子的重要性。就这个责子,真的可以救好多人,现在的郎中行医,还是凭经验开方的多,像这种成药,太少了。如果能有一些成药,有的病人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不至于无辜丧命,你懂吗?”

玉娴当然明白,这是她拿出方子的本意。不过她忘了在这个时代,方子的重要性了,因为她的脑子里太多的方子了。“既然师傅说了,咱们也不用急着分成什么的,还是先把坊子建起来再说吧。”

“嗯,我这几天就要回京,给你留下两本书。都是我多年行医的心得,你先看看,对你会有帮助的。玉娴,你懂药,我也想先让你学药,等你大些了,再学把脉与针灸,这样你学得会更快。”方昀对自己的徒弟还是很了解的。

“全凭师父做主就是。”一口吃不了胖子,这点玉娴还是明白的,先从学药开始,她会很顺手,以后再接触其他的,也会事半功倍的。

云松看天色不早了,就告辞然后领着孩子们去买过年的东西去了。

云松领着儿女在街上走着,路的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过年用的。几个人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真是太热闹了。

“爹,咱们都要买什么啊?”玉娴手里拿了个糖人,边吃边问。

“年画,对子,鞭炮,还要买些碗盘筷子,还有糖果,调料也要买点,另外还要准备点节礼给你爷奶送去。”云松就想到这么多。

“行,那咱们快去买吧,买完了回家。这集市上热闹归热闹,可总归不安全。”玉娴上次弄的都怕了。

“好。”一家人赶紧的挑好了要买的东西,然后坐上爬犁就回家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过年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要祭灶。佟家今年新搬过来。自然是没有供灶王爷的,方氏依然在锅上面的横板上摆了糖果,又在灶坑前烧了几张纸。意思是让灶王爷回天上多说好话。过了小年,这就得开始忙活了。二十四这天,云松领着几个儿子,拿了新扎的笤帚,把前院后院里里外外的都打扫了一遍。因为窗户纸都是新糊的,所以就不用糊窗户了。接下来就该蒸馊头了,二十五,方氏就开始蒸馒头了。

蒸了两锅,这是预备着年后来客人好用的,所以只点了个红点。二十六这天,又蒸了两锅,这回蒸的是枣馊头。就是在揉馊头的时候,在馊头揉好要定型时,用刀轻轻的在馊头顶上划几道,然后两个手指对着在馊头上戳一下,往上一提,就弄出个小鼻儿来,把切成两半的枣子嵌进小鼻儿里,枣馊头就成了。也可以在周围多弄几个,那样的馊头非常好看。玉娴最喜欢这样的幔头了,一看就透着喜气。

过年是要有鱼的,这叫年年有余,可是大冬天的,鱼不好弄,云松就去江上凿冰钓鱼了。方氏担心云松,每每出去都要叮嘱几句,云松忙活了好几天,才钓上来了五六条鱼来,还想去钓,方氏就不让了,这些已经够用了。

二十七这天,云松开始往外送节礼了,玉娴二十那天就泡了不少绿豆,又找了一个破缸,生了两缸绿豆芽。不光是为了自家吃主要还是送人,这东西是稀罕物,有钱都买不到。再说过年桌上能有点新鲜菜也是听不容易的,所以云松决定今年就搭着豆芽再配点别的送人。云松拎着一条鱼,两盒点心,两块布料还有一包豆芽先去了老宅子。这回秦氏脸色好多了,老爷子更高兴“云松啊,你们今年刚分出去啥都缺,还往这送啥?留着给孩子多好。”

“爹,这是孝敬您和娘的,家里都够用了。”云松也没多说,坐了一会儿就走了。然后又去了佟世旺和佟世明家,这两家都是鱼和豆芽。最后又给赵婆子家,春生家等那些和他们夫妻相处不错的都送了些豆芽去人家见了这白白嫩嫩的豆芽也都挺高兴的。

云松忙活外头方氏就在家烀肉,碧莲送的肉还没怎么么吃,这回都拿进屋,该烀的都烀上了。圭要是腰条肉,那种五huā肉,做扣肉最好了。还有肘子,猪头,都放到大锅里添了水慢慢地库上。差不多的时候在锅里放上huā椒大料等调料,一股子肉香就飘荡在屋子里,让人垂涎欲滴。

方氏又把所有的肉皮都用水煮了一下,然后剃去上面的肥肉,把肉皮用碱水洗了在切成条,放到锅里熬皮冻。这可是过年才能吃到的好东西,家里要是来了客人,上菜的时候切一盘,蘸着蒜泥吃最好了。

这皮冻也分清冻和浑冻,清冻就是烀出来的肉皮汤没有肉皮的,浑冻就是里面有肉皮的,方氏两种弄了些。

到了二十八云松拿了些东西去西江村的岳母家。本想着把吴氏接过来过年的,谁知小舅子来信说要回来可能二十八晚上能到家。

云松就把带来的东西给吴氏留下,一条鱼,一只鸡,一条肉,两盒点心,一套方氏给母亲做的衣服鞋袜。从里到外,从头上到脚底下,全都做了新的,老太太当然高兴的不得了。“碧芸这孩子,身子还没好利索,就忙这忙那的,费这功夫干啥?家里咋样?都还好吧?”

“娘,家里都好,大郎他们认了个师父,每天教他们习文练武,孩子们都有长进。玉娴也认了个师父,是镇上的方卑柜的。对了,玉、

娴她娘还和方掌柜的结拜,成了姐弟,以后当亲戚走。娘,你有多了个儿子呢。”云松把孩子们的事都跟吴氏说了。

“好,好啊,孩子们都能有出息就好。娘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这天,云松啊,你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对了,去你爹你娘那了吗?

也别太绝情了,毕竟是长辈,年节的还得去。”

“知道了。娘,我和玉娴娘都商量好了,年节的该去还去,其余的咱不搀和。”

“对,这么做就对了,别让人挑出理来,面上过得去就行。”吴氏也赞同。

“娘,我得回去了,家里忙着呢,过了年,初三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过来给娘拜年。”

“好,回去吧,帮着碧芸干点活。”吴氏送到了大门口。

方氏今天开始炸各种东西,肉丸子,素丸子,茄盒,干果,还有里脊肉用面糊裹了,炸出来。玉娴又给母亲出主意,做了糊涂鸡。就是把鸡都剁成大小差不多的块,裹上面糊,下锅炸。炸好后,等着要吃的时候用老汤烩一下。因为都有面裹着,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所以叫糊涂鸡。这也是没办法,这样抗吃,两只鸡能弄出一大盆来。

大郎他们砸了不少的核桃、松子出来,玉娴就捅咕着和哥哥们做了些核桃糖,松子糖什么的,满屋子飘起了香甜的味道。做好的糖送至外面放凉,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几个人把形状好的都用纸包了起来,剩下些边角的,就留着自己吃了,小四小五吃的满嘴,美得不行。

今年是腊月二十九除夕,二十九的早晨吃过早饭,云松和孩子们把各个门上都贴了对联。仓房贴了五谷满仓,牲口棚也贴了六畜兴旺,水缸,炕柜上都贴了福字。屋里屋外的,喜气洋洋。

灯笼杆子也竖起来了,上面挂了个红红的大灯笼,有绳子和滑轮可以调节灯笼的高度,这样就不担心蜡烛的问题了。

这些都忙完后,云松就领着男孩们去上坟方氏领着玉娴在家做饭。年夜饭是放在傍晚吃,也就是申时末,所以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母女二人在那忙的不亦乐乎,袁先生被这气氛感染了,也来帮忙,但是他啥也不会干,只能给烧个火,倒个水什么的。那他也高兴的很,十多年了他年年都东躲西藏的,哪有什么过年的心思,如今能安安稳稳的,一家人忙活着做年夜饭,已经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幸福了。

家里的几个锅灶,都烧上了火。盹鱼的,盹排骨的还盹了只大鹅。方氏做了不少好吃的不光是因为今年是分家后的第一个年,更是因为袁先生在这,他可是大郎他们的师傅呢。等到云松领着孩子们回来的时候,菜已经都差不多了。

方氏见他们都回来了,就喊着大家都洗洗手,准备吃饭。

大家一起动手,把饭菜都收拾上桌,桌子还是摆在东屋。所有的菜一上桌把玉娴吓了一跳,天啊,这是多少个菜啊?都摞成摞了。

玉娴看看桌上的菜,盹鱼,红烧排骨盹大鹅,糊涂鸡,扣肉,干炸里脊,茄盒,丸子清炒肉,佛手白菜,拌豆芽炒木耳,凉拌猪耳朵还有红烧猪蹄,猪肘子,皮冻。这一大桌子,哪吃得上啊?我的个娘哎,您这也太夸张了吧,过完年咱还有吃的吗?无语了。

云松和袁青云进来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弟媳妇,你咋弄这老些菜啊?这哪能吃的上,你把一年的好吃的都给弄上来了吧?”

“袁大哥,你这是头一回在咱家过年,咋地也得隆重点,快,坐下吃饭吧。”方氏招呼众人都坐下,然后又去拿了一壶酒回来。给云松和袁青云都倒上酒”“袁大哥,让云松陪你多喝点。”

大家开开心心的吃了顿最美的年夜饭,云松和袁青云喝的有点多,两人吃完饭就去东厢房躺着去了,大郎他们帮着把桌子收拾好。方氏刷了碗筷,就让大郎炒瓜子,自己开始剁馅了。今天晚上的饺子馅是白菜和萝卜两样,萝卜又叫莱菔,有来福的意思,白菜谐音百财,都寓意着吉祥。萝卜是早就用插板插成丝,烫好了冻在外面的,白菜得现剁,肉也的现剁。小三看母亲在那剁馅挺累的,就来帮忙,他劲大,剁起馅来一点也不娄劲,没多会儿就好了。

方氏去舀了白面,加水活好了面,盖上盖帘放在炕上醒了会儿。

大郎他们炒好了瓜子,放到簸箕里,端进了屋。看到娘把面活好了,就去找出面板,放到炕上,娘几个一起包起饺子来。

玉娴找个几个铜板,还有大枣,糖,每样八个,让方氏偷偷地抱在了饺子里面。云松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动手,没多会就包好了三盖帘,两盖帘今晚煮了吃,明早煮剩下的那一盖帘。

饺子包好了,大家就在一起,嗑着瓜子,唠着嗑守岁。子时刚…

到,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云松领着儿子们在外面也把鞭炮点了,噼噼啪啪的响着。厨房里,方氏把饺子下锅,一个个饺子就像小白鹅一样在水里溧着。水开三遍,饺子煮好,方氏用笊篱往外捞饺子,玉娴就喊:“娘,挣了没?”

方氏接:“挣了,挣老多呢!”正好外面的鞭炮也放完了,云松领着儿子们都进屋,袁责云也过来了。方氏把第一盘饺子留在锅台上,放一双筷子在饺子上面,剩下的才端进屋里。

玉娴把砸好的蒜泥放到清酱里,清酱就是酱油,这的人都这么叫。然后拿着蒜酱碗和醋进屋”“有蒜酱和醋,谁爱吃就自己弄。”

大家都舀了点蒜酱到小盘里,然后倒了点醋。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着饺子,突然,大郎让什么东西给硌了一下,吐出来一看,是个铜钱,大家就恭喜他明年能挣钱。接下来,大家就接二连三的吃出东西来,有吃到枣的,有吃到糖的,惹得大家伙都哈哈大笑,为了吃出东西来,每个人都多吃了好几个饺子。

吃过了饺子,各人都回屋歇着了,今天晚上不能脱衣服,不能放被褥,只能穿着衣裳在炕上躺着睡,玉娴熬不过了,也不管那些,找出被子盖着就睡着了。不得

第八十就章见到小舅舅

初一一早,方氏煮了另一盖帘饺子。大家起来吃了早饭。换好了新衣裳,然后小孩子们就都出去拜年去了。第一站当然是老宅那边,玉娴他们去的时候,还没吃完饭呢。

大郎他们等了会,然后给佟老爷子和秦氏磕了头,拜年。老爷子乐呵呵的给几个孩子每人一个红包,大郎他们都接了。

秦氏拿来了糖果,给孩子们吃,还没等大郎他们伸手,骏熹就跑过来,抓起几块糖就跑。秦氏想发火,可是大过年的,好歹忍住了。大郎他们一看这样子,也没多坐就走了。老爷子挽留,大郎就说有空再来,这是第一家,还有太多地方没走呢。

几个孩子从老宅出来后,就奔着大爷爷和二爷爷家去了,这两家走过之后,就是街坊邻居的,挨家都去转转。初一这一天,基本上都是各家的孩子出来走动。

到了初二,云松请那些相处的好的人到家里来喝酒,因为初三一般是出嫁的女儿走娘家,所以云松决定初二请客。村子里和云松夫妻相好的都过来了,男的在屋里喝茶聊天,女的在厨房帮忙做饭,忙的热火朝天。方氏早就预备好了今天的菜,所以也不算太忙活,等菜上了桌,众人都夸饭菜做得好,硬菜多。男人们都喝了不少,最后有几个醉了,还是媳妇给搀回去的。

初三这天,该是回吴氏那了,吃过早饭后,云松就套上了爬犁”一家人都坐在爬翠上,去了西江村。袁青云说啥也不跟佟家人一起去,只好留他在家。好在这几天的吃食有的是,他只需要自己烧火热热饭就行,方氏也就不担心了。

马爬犁是从江面上走的,这是的江面,冻了厚厚的一层冰,怎么在冰上跑都没问题。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吴氏的家。吴氏早在门外等着了,和她一起的,还有方氏的弟弟,方昕。

一看见佟家人到了,吴氏脸上就乐开了huā”“早就等着了,可算是回来了。快,进屋。”说着就领着他们进了屋。一进屋”大郎就领着弟妹跪下给姥娘磕头拜年,吴氏赶紧把他们拉起来,然后也是每人一个红包。孩子们又给舅舅见礼,方昕也给了红包。之后方昕过来见过姐姐姐夫,一家人亲热的聊着天。

“昕弟,没想到今年你能回家来。去年你没回来,碧莲也没回来,咱娘一个人过的年。今年能回来,真是太好了。”碧芸看着眼前的弟弟,他比自己小了十二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方氏疼他不下于大郎。

“姐姐,家里的事娘已经跟我说了,姐,你受苦了。这佟家也是太可恨了,姐夫是他们的侄儿,就这样对待姐夫还有你。姐姐和姐夫也太好说话了,分家的时候就应该把该要的都要回来,凭什么给了他们?

我出门念书多年,回来见到姐姐”姐姐也是报喜不报忧的,竟不知姐姐受了这么多的苦。”方昕说着,就有些哽咽了起来。他从小就是姐姐带大的”方氏对他疼爱的很,一般总是背着抱着的。又教他读书识字,后来为了能多照顾他几年,就不愿意说亲,耽误了好多年。要不然,哪会嫁到佟家。

“昕弟,我还好,没啥事,你就不要难过了。”方氏看弟弟那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你哪里好了?给他们倚家做牛做马那么多年,到最后得着什么了?还被害的没了一个孩子。可怜的孩子,没能看见这个世界,就那么没有了。姐,这口气我咽不下去,我要想办法帮你出气,不能急这么便宜了他们。”方昕生气的拍了一下木榻上的小桌子。

玉娴看了看母亲,有看看父亲,发现父亲脸上有点尴尬。真心说,玉娴也希望小舅舅能够出面教训一下秦氏那些人。不过,这事还真就不能那么办,自己的父亲太过憨厚,如果对付秦氏,只会让父亲在中间为难。而且,对舅舅也不利。想了一下,玉娴就跑到小舅舅的跟前:“小舅舅,你说要教训一下我爷爷家的人,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