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说啥呢?家里没人会怪你,你要是能不管他们,那就不是我们的爹了。”玉娴笑着说道,其余的人也笑了。

佟家的日子又恢复了正常,祠堂经完工,墓碑也换好了。云松领着大郎他们一起在林子面,盖了动物们的圈舍,然后把家里的那些动物就都搬到了山上。每一个圈舍的地方都不小,里面尽量保持原貌,有树有草的。家里又添了好几头猪,也都一起弄到那头去了,就是喂的时候有点不太方便,不过家里这样可就干净多了。林子的外围,三面挖了大沟,唯独靠近江边那面,云松和孩子们砌了围墙,留了门。

到了六月中旬,山里的甸枣子又成熟了。今年自然是还要酿酒的,玉娴打算多收一些,就放出话去,今年还收甸枣子,不过价钱涨到两文一斤了。这下,村子里的孩子们全都出动了,连大人都忍不住了。要知道,一个孩子一天可以摘二三十斤呢,这要是大人的话,还能更多,这可就是五六十文钱啊。一家有两个人上山,就能挣一百文回来,上哪去找这样的好事去?所以今年一开始,就收的很多。结果就是,玉娴家整个后院的屋子,全都摆满了坛子。云松他们只好在院子里搭上棚子,把坛子摆了一部分在外面。

大郎他们还是抽空上山,去挖天麻。还是像去年一样,把小的都留着。玉娴去看了他们种天麻的地方,果然那些天麻崽子长得都不错,等到秋天就可以起出来一部分了。看来这样人工栽培天麻,还是可行的,虽说不如前世那种产量大,可是也比满山的挖野生的要强得多。云松在看了之后,也觉得可以扩大种植的规模。于是,云松有空的时候,就会去砍一些树,都是碗口粗细的那种,然后截成小块,依照玉娴说的,找地方埋了起来。

而玉娴还记挂着中人参的事情,所以就上山找了一块地方,让云松把那片的树都给砍了。这种人参的地方,要求可就多了,要看阳口,要看坡度,还要看滚水,最好选择北滚水。于是玉娴选择了靠近外面荒地的那一片地方。其实今年的那些参籽,大概也就能撒两丈多的参土,所以要砍的面积不太大,不过这种植人参不能太靠近林子,所以要多砍出来一点,别挡阳。

种人参的土地,按丈来做计算单位,一丈就是长一丈,宽五尺半到六尺的这么大一块面积。把砍完树的地方,树根全都挖出来,再把上面的草全都割倒,然后用镐头刨出二尺见方的土块,这叫做揭土坯子。每块土坯子的大小都差不多,要把底下的土翻到上面来,晒一段时间。晒好的土坯子,还要打散,把里面的草根上面的都弄出来,然后再用铁锹使劲的翻一遍。如果黑土过多,就要往里面掺一些黄土,总之非常麻烦。云松也不是天天的都去弄,哪天有空了,就去干一阵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经七月中旬了。二郎和博文出发去了州城,这次是薛瑾瑜陪着去的。几个人打算提前去,到那好适应一下,省得去晚了,不适应水土什么的。方氏自从二郎走了,就整天的惦念着。

秦氏在吃了一个半月的药之后,竟然奇迹般的好了很多。老爷子说是方昀的药好,可是玉娴明白,应该是老太太强力的求生意志,和老爷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有了作用。老爷子开始的时候会每天抱着秦氏到外头坐着,慢慢的,秦氏的腿能动弹了,老爷子就搀着秦氏在院子里来回的走。如今,老太太的右边身子还是不好使,可是左边的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嘴依然有点歪,可是已经能说清楚话了。

这天中午,刚吃了午饭,云松干了一上午的活,正在外面坐着歇会儿。方氏和春梅她们也在外面做针线,而孩子们则在书房看书听课。老爷子扶着秦氏竟然来了佟家。云松夫妻一看,赶紧起来帮着老爷子把秦氏扶住,方氏刚要把秦氏搀到椅子上,突然,秦氏竟然冲着方氏和云松跪了下来。

云松夫妻一愣,赶紧扶住秦氏,“二婶,您这是要干啥?您这不是要折我的寿吗?”云松把秦氏扶到了椅子上。

“我是来给你们赔罪的。”秦氏虽然说话有点慢,可是已经很清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pdan.…a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s:送上第三更b推荐朋友作品b书名:《随身幸福空间》作者:清风天使书号:4231简介:乌朵朵得到了空间手镯,开始了现实版种田生涯,好菜好米好生活,工作混混日子,闲暇养养花,缺钱了卖卖菜,生活幸福滋润!!!

第一百八十五章秦氏的悔意

秦氏坐在椅子上,huā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那嘴还有些歪着。

“我对不起你们啊,云松,我有愧啊。你从生下来,就跟着我,那时候你长得可好看了,白白净净的,让人一看了就喜欢。我奶水好,你和云荷两个人吃也都够了,就一起喂着。那时候我一心想要个儿子,就把你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养着。哪想到,一年以后,我怀了云柏。等云柏生出来,我就觉得自己生的怎么也都好,就看你不顺眼了。后来又有了云枫、云芳、云桦,我就想着,你不是我亲生的,却占了长子的名头。那我亲生的儿子,却成了小的。等我以后老了,得跟在不是自己生的孩子一起过日子,我就心里难受,于是,越看你就越不喜欢。那时候你可懂事了,每天帮我带着弟弟妹妹,还能出去弄些东西回来。可是我就是看不上你,无论你怎么做,我就是不想好好的待你。后来你娶了碧芸,她性子好,活也好,会过日子。反过来,云柏娶的那个,虽说是个镇上的姑娘,可是啥活不干,又爱偷奸耍滑。我就更生气了,为啥我自己养的娶不上好的,你却可以去那么个好女人?

于是我就对碧芸也不好。

等大郎生出来了,我想着这咋还把长孙的名头也给占了?更是心里不得劲,这么日积月累的,就对你们家是越来越差。”秦氏慢慢的说起了以前的事情,脸上全是懊悔的神色。

“人啊不能干那昧良心的事情,我偏着自己养的那几个,对你们一家不好。可是又怎么样呢?我疼云柏,结果他偷了家里的钱,领着老婆孩子跑了。我疼云莲、云荷,可是我病了,需要钱买药,她们吓得再也不敢来了。我对骏杰他们好,可是却惯得他们偷鸡摸狗。我对你们这样可是到了真正我有难的时候,是你们帮着又是寿衣,又是寿材的张罗。玉娴更是天天都去看我,还给我垫了药钱。我这辈子啊,是糊涂到顶了。我成天的说你们是白眼狼,其实白眼狼的是我啊,是我养的那些个畜生啊。”老太太说到这已经泣不成声了。

云松在一边想开口劝一劝秦氏,佟老爷子阻止了云松。“让她说吧,这些天,她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再不让她说,我怕她会疯了。”

秦氏好像没听见老爷子的话,又继续说道:“云松啊,我躺在炕上这一个多月我就想着,如今这个样子,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可是又一想,我要是就这么死了,到地下我怎么跟大哥、大嫂,还有爹娘交代啊。我告诉他们说,我虐待云松一家子,害得他们没了一个孩子,又把他们撵了出去,让他们住鬼屋?还是告诉他们我让自己亲生的儿子给气死的。因为我偏疼着自己的儿子,把他惯得成天正事不干,最后偷我的钱跑了连父母的死活都不顾?我哪有那个脸啊。云松,我不求你能原谅我我只是这些话憋在心里,难受啊。”老太太再次哭了。“我不能死,我得活着,我得活着好赎罪,我这一身的罪孽,哪能就这么死了?”

云松夫妻本来就是心肠软的人,再一看老太太这个样子,就忍不住有点要掉泪了。“二婶,您别说了。我一直记着你养育我的恩情呢,你这样,也是人之常情,谁能不疼自己的亲生儿女呢?好了,二婶,你这身子才好,还得注意。”云松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老太太,只好蹲在秦氏的面前,说了几句。

“云松啊,你娘说的都是她的心里话,从她能说话起,就每日的和我说这些。今天我看她精神不错,才领着过来的,就是为了跟你们好好的说说。家里的粮食我让云枫给卖了一些,还有十来亩地,再有一个月就该收地了,也不用留那么多的粮食了。如今老宅就我们两个,饭菜还是淑珍和秀英两人给送。家里的牛也让云柏给牵走了,今年也没养猪,也就没有那些张口兽,更不用多少粮食。你们给垫的药钱,

我把秋天的粮卖了还给你,至于寿衣寿材的,就先那样吧。”老爷子在一旁,也说了不少。他的手紧紧握着秦氏的手,不管这两个人以前什么样,单是看现在两个人携手相伴,相互扶持的样子,就觉得很幸福。

“二叔,那药钱不用您还,我们当小辈的,就当是孝敬您二老的了。只要您老两口好好地,就比啥都强。以前的事,就别想了,都过去了。云松终究是喝二婶的奶长大的,这个情,我们记着呢。”方氏在一边也说话了,她根本没想到秦氏能来说这么一番话。当日秦氏昏迷不醒的时候,她都能放下前嫌,帮着忙活,更何况今日老两口这样,只能好好的劝他们。

玉娴和大郑他们在一边,也听到了。原本是怕去两口来找结,所以就从书房里跑出来,躲在一旁偷听。没想到竟然是来赔礼道歉的,这可出乎意料。其实玉娴听佩服秦氏那坚强的性子的,如果换了别人,恐怕现在还躺在炕上动弹不了呢。可是她竟然能走路了,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不管今天的话,有几分〖真〗实,玉娴都佩服秦氏的勇气。

“二婶,你就好好养病,有云枫和云桦在,一定不会不管你的。

我们也不能在一旁看着,您老的好好活着,大郎都定亲了,您还得喝喜酒呢。”云松依旧蹲在秦氏的面前。

“云松啊,你这个性子啊,太实诚了。我们今天来,不是非得让你原谅不可。就是我觉得应该来赔礼,要不然,我心里总是系个疙瘩。

我可不是来求你什么的,你也不用再给我们,好了,我的话也说完了,该回去了。以后,要是你们愿意动弹,就过去陪我聊会儿,不愿意就算了。”秦氏说完,就要站起来,老爷子搀着她起来,然后两个人,相互扶持着,就这样慢慢的往家走了。

云松和方氏走没出去送,因为他们突然觉得,这幅画面很美。不禁想着,如果他们有一天老了,会不会像老两口这样,手牵手,风雨同行,互相搀扶,相伴到老呢?两个人互相看了一下,都忍不住相视一笑,千言万语,这一笑之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们依旧是上午爱干啥就干啥,下午学习,看书。玉娴每天还要看方昀给的书,方昀又进京城了,玉娴把家里还剩下的人参,让方昀拿走了三十棵。本来应该剩将近六十棵的,可是送人了不少,如今也就剩了四十来棵。

还要留点,以备不时之需。

地里的庄稼已经快要成熟了,园子里的菜现在正是好时候。方氏领着春梅和春杏,还有玉娴,每天都要切很多的豆角、茄子、黄瓜等东西,切好了就放到破席子上晒着。这时候忙一些,等到冬天和明年开春,就会多些吃的,庄户人家都是这么干,也有一些懒婆娘,夏天不晒菜干,到了冬天就啃咸菜。方氏还把去年腌的那些芥菜都拿出来,切成小条,然后晒干。等到想吃的时候,用水洗一下,切点葱huā,再放点油,放到锅里蒸熟了,吃起来非常的香。

七月末的时候,玉娴看见山上的鸡树条子的果子都成熟了。就和春梅她们上山去采了很多回来,玉娴要拿这东西做头油。这个时代没有那些给头发定型的东西,女子一般都用头油。玉娴就想起来前世奶奶说过,这鸡树条子的果实可以做头油,她就想试试。

鸡树条子,学名叫**树条荚送,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果实是小浆果,红色,果穗成伞状。把果实捣碎,用力的搅拌,等着种子和果肉分离,上面就会溧着一层的油状物,把那些油状物收集起来,就可以当头油使用了。鸡树条子有活血、止痛、杀虫的作用,所以用它的果实来做头油,可以防止长虱子。几个人忙活了一头午,终于收集了两小瓶的油状物,大家都很〖兴〗奋。

“玉娴小姐,这东西看样子还真不错,就是有点味道,要是能用什么法子把味道除掉就好了。”春梅说着,这做好的头油,有种药物的味道。

玉娴想了想,就说:“咱们把春天收集的刺玫huā的huā瓣放进去怎么样,说不定就能好些了。”春梅也说差不多,于是就去找了些阴干的huā瓣来,放进了瓶子里。“嗯,这样过几天在试试,应该差不多了。”玉娴小心的把两个瓶子放到了柜子上面。

过了两天,玉娴打开瓶子,弄了点闻闻,果然没有了那种药味,而是淡淡的huā香。她高兴地拿着跑到春梅她们的屋子“春梅姐姐,咱们的头油好了,没有味道了。”

春梅接过瓶子,闻了一下,果然没味道了”“小姐,咱们应该多弄一些,趁着现在果子有的是,多做一些,就是留着送人也好啊。”

“对对对,咱们再做一些吧,这个看起来比那种卖的头油还清爽一些呢”春杏也赞同。

玉娴觉得也对,这东西可是女人必备的东西呢,而且用了还能防止头痒和驱除虱子,是该多做些。就和两个丫头一起,拎着篮子往外走,想要再去摘一些来。正好刚出门,就碰上了小美和小凤。!!!

第一百八十六章秋日里

玉娴告诉小凤和小美,说是要去弄鸡树条子的果实做头油,这两个小姑娘也来了劲了,非要跟着。于是,五个女孩子一起,都挎着篮子上山了。山上这鸡树条子很多,都挂着红红的果子。大家一起往篮子里摘果子,没多会儿,篮子里就满了。“咱们吧,我做。小美姐、小凤姐,你俩看着,等着也这么弄就行。咱们趁着现在有这个果子,多做一些,还可以送人呢。”

小美和小凤也点头同意了,于是大家回到佟家,玉娴依旧按照那天的工序,做了两瓶子的头油,也放进去了huā瓣。小美和小凤都看明白了,两人管玉娴要了些huā瓣,然后就拎着篮子回家了。“玉娴,篮子还给你。”

玉娴看看家里已经有四瓶头油了,能够这些人用了,所以就不张罗着再去摘果子了。

进了八月,就开始忙了,玉娴还是一文钱一斤收五味子,山葡萄也是一文一斤。大家自然是爱摘山葡萄的,摘的多嘛。于是玉娴家就又开始了满院子酒坛子的日子了。好在那批甸枣子的酒已经初酿完毕,过滤之后,就没有那么些了。院子里搭的棚子,依旧还在使用,酒坛子放的满哪都是。忙了几天,秋收开始了,家家户户的都开始往家里抢收粮食。

佟家今年的地多,荒地上长得也不,所以就更费功夫了。依旧是先收那二十亩好地,再收去年的那五十亩荒地,如今荒地的产量也不,只比好地差了一点点。这七十亩地收完,有的人家也把家的地收的差不多了,就来佟家帮工。云枫和云桦没能,因为他们俩还要给老爷子把地收。云松还借给他们那头小牛,往回拉粮食,佟家的那头老牛,今年又下了一头小牛犊。小小的,挺好玩,还在吃奶呢,也就没让老牛下地。那老牛也不是回事,还是那么瘦,每天夜里还总叫唤。

佟家往回拉地,用的是那几匹马。这马儿到了佟家,就成了耕马了,都憋屈的干着活。佟家的地一共收了将近二十天,这后来还是有人帮工,要不然,还得十天。玉娴就说,这地看来就先种这些得了,家里人手不够,种多了,纯粹是挨累。今年的雨水有点多,所以有的粮食上的不太好,不过总体来说还不。豆子依然是先垛在那,过一阵子再打,玉米栓成吊子,糜子、谷子、高粱全都收到粮仓里面。还有地瓜、土豆、南瓜的,放的满哪都是。佟家满哪都是粮食,大家看着这些个粮食,从心眼里高兴。

中秋节因为收地,也没有好好地过。方氏每天忙碌之余,总是叨咕着二郎,也不他们样了。

好不容易把地全都收了,今年的蛤蟆也开始抓了。方氏今年给了玉娴好多的布匹,让她用来挡蛤蟆趟子。今年的蛤蟆趟子,从家林子南边开始,沿着江边往南一直挡。当然,家的林子里面,那条小河的两岸也是要挡的。

命运终结之较量sodu

于是,几百匹布就这么让玉娴给祸害了。这都是提前买的那种有点绡的布,就是留着来挡蛤蟆趟子的。

每天早晨,佟家人全家出动,都去捡蛤蟆。捡的时候,把小的都留下,放进家挖好的池塘里,那么大的池塘,有多少蛤蟆都装得下。大的蛤蟆,就要留着穿起来,扒蛤蟆油了。现在方氏已经习惯了,那大针穿蛤蟆的时候也能面不改色了。

吴氏云松家忙,早早的就帮忙,已经在佟家住了一个月了。吴氏把家里的猪和鸡都弄到了佟家来,大家顺手就能喂了。看到这么些的蛤蟆,吴氏也为女儿家高兴,手里大针非常利落的穿着蛤蟆。“你说玉娴哪里来的那么多鬼点子啊?竟然懂得这么抓蛤蟆,虽说有点浪费布匹,可是这布能用两三年呢,也挺划算的。今年看样子得比去年要多抓不少蛤蟆啊,真好,就爱看这秋天的景象,满哪都是一片丰收的红火景色。”

方氏也是越干越有劲头,这蛤蟆可都是钱啊。看样子今年能比去年多出一倍来,那可是一万多两银子呢,谁干的没劲头?恨不得长八只手才好呢。“看来真的该买些人了,这么光是家的人,还真就有干不。”方氏一边,手里也不停下。

“可不是,早就说了,你们到现在也没买人。我看再过两年,这摊子越来越大,你们还忙得,早晚都得买人的。”吴氏一边干活,一边说道。“别再等了,抽空买几房人吧,别把家人累坏了。”

“嗯,娘,我了。”方氏答应。

玉娴他们抓蛤蟆就不管了,上山捡橡子去了。玉娴不愿意这点还掖着藏着的,告诉了小美和小凤,让他们家也都有空捡些,留着喂猪可是好。春桃那也告诉了,春桃如今已经怀孕五个月了,骏祥宝贝的不得了,恨不得每天都跟在屁股后面。当然不能让春桃在上山捡橡子,所以骏祥就领着家里的几个弟妹,全都上山了。

今年一年的蝲蛄,大郎他们都没去送,而是让云桦抓了送去。一来是大郎如今已经是岳家的了,这么几百文的事情,要钱不好。另一方面,云桦家里孩子太小,还要负担老爷子和秦氏的药费的,得有点进项。所以玉娴就把这个活给了云桦,他隔一天往镇上送一次,也不耽误干活,一趟也能有几百文的收入。村子里的人看着云桦进镇卖蝲蛄,也纷纷跟着效仿,可惜这做的人不多,卖的并不好。看来云桦的这个买卖,还能挣上一年的钱就不了。

玉妍如今也做不成娇了。周氏要照顾老人,还要下地干活,所以玉妍每天要做饭,洗衣服,还要带骏祺。骏祺已经四岁了,倒是挺懂事的。每天在家里,也不算太淘气,玉妍仙萨5200

还能轻快点。

秦氏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从她能下地行走开始,就坚持着做饭。佟世嵘给她把柴禾抱进来,帮着把火点着,然后秦氏慢慢地炒菜,做饭。虽然做的不是糊了,就是不太熟,可是这么锻炼下来,如今右手也可以动弹了。老爷子每天闲着的时候,都陪着秦氏出去转转,两个老人,如今没了钱财,反倒过得更踏实了。秦氏的性子也完全变了,再也听不到她骂人的声音了。每天笑呵呵的,看起来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农忙的时候,淑珍也得下地,老两口就帮着看骏礼。如今骏礼也一周岁多了,还挺不的,会叫爹娘、爷奶了。长得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是挺健康的。

秋天的山林,五颜六色,枫红、柳绿、柞黄,这被称为五huā山。早晨起来,玉娴他们就进山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层林尽染的群山,走在家的小河边上。倒真有一种“红叶醉秋色,碧溪荡清尘”的感觉。玉娴走着走着,就不把这两句话说了出来。

大郎回头看看小妹,觉得这两句话,跟眼前的景致真的是太符合了。“小妹,说得好。”

玉娴低头笑了笑,也没说。到了蛤蟆趟子,大家就开始抓蛤蟆了。家的林子,就挑大个的抓起来,剩下的都留着,直接把蛤蟆扔就行,它们会跳到水里的。最开始的这几年,只能这么养了,等明年就会好些了,这些蛤蟆会在池塘里产卵,以后就会越来蛤蟆越多的。“大哥,咱们明年还得再买些地,不光是种,还要再挖几个池塘,到时候,养蛤蟆,养鱼都行。我那次往小河的上游走了,上面是泉水,涌水量很大,咱们也可以建一个酒坊。别管酒曲的问题,这个我来想办法。咱们酿酒,还可以把酒糟喂猪,猪粪又可以肥田。田养好了,粮食产量就高,这样的话既不用担心粮食多了卖不掉,也不用担心喂猪多了没有饲料。”

“小妹,你想的可真不,是啊,这样的话,一举数得。哪样都不耽误,真挺好的。”小三听了,觉得绝对可以。剩下的人也很赞同。

“哥哥们,努力吧,咱们要多多的挣钱。趁着钱知县这几年还在双甸县,咱们得赶紧攒下些家底。如今朝廷里风起云涌的,谁也不以后的皇帝是哪个,万一是个昏庸无道的,那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趁着现在赶紧把家业支起来,到时候咱们也能好过点。”玉娴低着头,手里不停的往袋子里捡蛤蟆,遇到小的就直接扔。

大郎一边干活,脑子里也在细细思索着玉娴刚才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无论年代,只有的实力雄厚了,才能站得住。如今佟家不用交赋税,这就是一大优势,一定要利用好。即便将来的掌权者觅玥再有反复,佟家已经把财富积累下来了,也就不用怕了。想明白了这些,就觉得原来家里的这点钱还真是不太够用的,原来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秀才

八月末了,方氏算着二郎他们考试应该结束了,就天天的念叨着,不知道考的咋样,啥时候能回来什么的。

“娘,他们回来,还得先到府城我小姨那,然后才会回来,当然还得耽误两天的。你也别着急,这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二哥要是有那个走科举仕途的命,就一定能考的过去的。”玉娴看母亲的样子,就劝她。

“是啊,碧芸,你还用得着这样吗?当年昕儿考试的时候,我可没像你似的。”吴氏手里拿这针线,正给玉娴做鞋呢。

“娘,当时你根本就不想昕弟去考试,他那是自己做的主,自己找的保人好不好。如今我这和你不一样啊,我可是盼着二郎能有个功名回来,你说我能不急吗?”方氏也知道自己的表现有点过了,就坐下纳起鞋底子来了。如今蛤蟆已经差不多了,东跨院和后院里全都是晾着的蛤蟆,看着这些小家伙,就像是看见银样。

孩子们这阵子也都累的乏了,云松发话,今天都在家歇着,别上山了。于是,玉娴就在院子里陪着母亲和姥娘唠嗑。那些皮小子们,就像是感觉不到累似的,又跑去下网捞鱼了。他们现在捞鱼,也不管大小,全都捞上来,大的留在小泡子里养着,随时吃就去抓。小的都放到自己家的那几个池塘里,留着慢慢长。大郎把一些水草的种子都扔进了池塘里,等明年就能有一些水草生长了.鱼儿的食物会丰盛一些“玉娴啊,你做的那个头油我试了,还真不错,挺清爽的。你说你这个小脑袋里头,到底装了多少鬼主意啊。”吴氏摸了一下玉娴的小脑袋,笑着问。那笑容里,净是慈祥与满足。

“姥娘,我就是爱捣鼓些玩意儿罢了。对了,去年进京城的时候.有位国子监的祭酒,想让我去国子监读书。以前怎么没听说,朝廷里非常重视一些早慧的孩子啊?”玉娴之前也没问方昀,今天倒是想起来了,就问问自己的姥娘。

“唉,你姥爷在的时候,他是个老顽固,最反对朝廷里弄这些。所以回家也不跟我们谈,我也是偶尔的听别人有这么一说。如今又离京这么多年,当然不知道京里是个什么样子了。有时候.你小舅舅会说上一点。咱们苍宇,对这个倒是还挺重视的,你没觉得尽管你有那么多的鬼点子,却没人说你什么吗?不光是因为我们是你的亲人,见惯了。而且也是大家伙全都对聪明的孩子有一种爱护在里面。那位国子监的祭酒,倒是个好眼光,知道我们玉娴,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娃子。”吴氏放下手里的针线,搂着玉娴,看着她那红润的小脸.忍不住亲了一口。

“嘻嘻,原来是这样。师父说了,京城里有的是聪明的孩子.我跟他们比,还算不得什么呢。”玉娴心里也明白,自己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而已,要不然,她还真就没法和别人比。

“嗯,玉娴不去国子监读书,不会觉得可惜吗?”方氏问女儿。

“不会啊,我才不要去呢.如今我要学的已经很多了。跟师父学医术.跟袁伯伯学琴棋书画,还要跟母亲学针织女红.哎呀,还不得忙死我啊.哪有功夫跑那么远念书去?我喜欢咱们的家,喜欢这的青山绿水,才不要离开呢。”玉娴最大的心愿,只是和家人一起,过一个有人疼,有人宠,平凡幸福的日子。

几个人正在这说话呢,外面一阵喧闹,春梅跑了进来“老太太,太太,玉娴小姐,外面来了好多人,说是给报喜的,二少爷考上秀才了。”话音还没落,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

玉娴略微思索了一下,就回到屋里,拿了不少的铜钱,包了一些红包出来。这时方氏和吴氏已经到前院去了,只见大门口,不少的人都在那,看见方氏出来,纷纷的向她道喜。方氏挨个的点头,笑着和众人说话。

这时人群从后面分开,二郎从人群中间走过来,含着笑看着自己的母亲“娘,我考上了,如今我是秀才了。”

方氏听见儿子的话,就觉得眼里一热,眼泪竟止不住的往下掉。

倒是吴氏经历过这种事情,赶紧的从玉娴手里接过红包,挨个的分给那些来贺喜的人,他们一般是镇上的差役。那些人接过红包,掂了掂分量,知道里面钱不少,都很高兴,那吉祥话更是想不要钱似的往外说。把吴氏逗的喜笑颜开的早有人去江边找回来云松和大郎他们,此时他们也都回来了。进了院子,看见这么多的人,就明白,二郎肯定是考的不错。打发了报喜的人,自己家人才有功夫坐在一块唠会儿,二郎告诉大家,他在院试的名次不错,第九。博文也考上了,排在他后面,十六。两个人的名次都不错,如今被点了廪生,要到府城的书院里去读书了。

袁青云坐在那,捋着自己的胡子,笑的那叫一个开心啊。自己的两个弟子,全都被点了廪生,那能不高兴吗?笑的差点把胡子都拽下来。“二郎,回来的时候,去拜见你的先生了吗?”

“师父,去了,回来路过镇上就先去拜见了先生。先生也高兴的很,还说有空要来找您,一起探讨学问呢。”二郎的语气很平稳,并没有因为大家的欢喜,而影响了他。“博文回家去了,姨父本来让我也去的,我挂心家里,就没去,直接往家里来了。大概这几日,姨父也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