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今天咱们也都累了,一会儿吃完饭,都去歇着吧。明天上午再做一些豆腐,大郎送去镇上,我看应该没什么问题。”云松看见女儿的小脸上,布满了疲惫,知道她今天有点累了。“玉娴,好好歇着,你的赶紧把怎么点豆腐教给老黄一家,省得你还得每天早起。”

“嗯,我会赶快教他们的,说实话,要是天天的让我这么累,还真是受不了。”玉娴捂着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就放下碗筷·“爹,娘,你们慢慢吃,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得去休息。真够我这个小身板受的,唉,啥时候能长大啊。”玉娴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玉娴回到屋子里,黄英早就给准备了水·洗了一个热水澡,才算舒服了点。那边白露也给放好了被,被窝里都捂热乎了,玉娴直接往被窝里一钻,然后就做梦会周公去也。

豆腐送到了聚仙楼,岳光宗是什么人,他哪里会不认识这豆腐。“这不是豆腐吗?以前镇上也有人做过,不过并不好吃,太老,太硬。后来那个人就不做了·没想到你们倒是做出来了,嗯,看着倒是挺嫩的,带个好吃的样子。”岳光宗就让厨子用豆腐做了几个菜,端上来一尝,还真得就跟以前吃的那种不一样,当下就定下,每天佟家都要往这送些来。大郎告诉他,过几天玉娴还会做出干豆腐来,到时候也会拿来让他试试。最后·豆腐以每斤二文钱的价格,岳光宗全都包了。

其实这豆腐还真就不如豆芽挣钱,一斤黄豆·大概能做出二斤半到三斤的豆腐,如今黄豆二文多一斤,也就是一斤黄豆能挣个三文到四文钱,这还要算上人工,和柴禾在里面。也不过就是冬天里闲着才会做些,夏天忙的时候,做这个,太不划算了。玉娴给大郎算过账·两人也猜测大概能卖到二文钱一斤。所以大郎对价钱也就没啥别的说法·只说以后每天会让下人送来,当然·还有豆芽。

“说起豆芽来,我倒是看见街上有人卖了·不过,好像长得并不好。有些弯弯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嫩,倒是没你家生的好,看来这里面也是有窍门的。今年尽量送多些来吧,咱这镇上,人口也不少。去年是第一年,咱们也不敢多留,其实有不少人都买不到。就是往县城里送太麻烦,要不然,我还想让你们往县城里,我的大舅子那送些呢。”岳光宗有些遗憾,从沿江村去县城,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这县城里,人口更多,买的会更好的。

“伯父,这个先别急,我回去和家里人说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我们当然也是希望挣钱的。伯父,家里还有一些事情,我就先回去了,以后会让我家的下人往这送东西,还是像去年那样就行,半个月结一次账。”大郎挂记这家里的活,就想赶紧回去。

“别着急,晓彤帮你做了衣服和鞋子,你等一下,我让伙计去拿来。不用不好意思,你们是未婚夫妻,该有些来往,这些我们大人是不会阻拦的。只要不是太出格,就没事。”岳光宗很豪爽的笑着,吩咐伙计去岳家,帮着把衣服拿来。

大郎满脸通红,也不说话,就坐在那。过了一会儿,伙计拿来一个包袱,岳老板就让他把包袱给了大郎,“好好拿着,这可是晓彤做了好长时间,才做好的。

小伙子,好好珍惜吧。”说着,拍了拍大郎的肩膀。

大郎红着脸,接过了包袱。然后就告辞出了聚仙楼,赶着马车回沿江村了。到家以后,大郎就在晚饭的时候,把今天岳光宗的话跟大家说了起来。“玉娴,你看咱们应该怎么做,才艄豆芽什么的,卖到县城里去?”

“大哥,咱们买绿豆的那家,还能再多进一些绿豆吗?”今年玉娴家提前定了两千斤绿豆,如果真的要供应县城的话,根本就不够。

“能,上次我去拉绿豆的时候,他们掌柜的还跟我说,要是多要的话,他就再给拉一些回来。

玉娴,我觉得咱们应该把豆芽、豆腐卖到县城里。不过,不能光是咱们家,咱们干不过来。这县城的人可是要多很多呢,冬天里,菜也应该是不够吃的吧。”大郎心里有个想法,不知道家里人能不能同意。

“大郎啊,你要是有啥想法,就尽管说出来,咱们大家伙一起想办法。”云松一看大郎的样子,就知道他可能是有什么想法。

“爹,娘,我是想咱们这里,一到冬天就都在家闲着。咱们能不能跟村长说说,让村子里的人,都来弄这豆芽和豆腐。然后统一的送到县里去,也让村子里的人跟着挣点零花钱啊?”大郎看着父母,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能不能行。

“大郎,你说的倒是个主意。反正咱们也顾不过来那么多的地方,索性把县城这一块,让村里人去弄。这豆芽其实还真的就挺简单的,早晚会有人摸清楚。到时候,他们也会到镇上去卖的,如果这样,还不如让他们到县里卖。至于路远,倒也没啥,县里也有那种便宜的客栈,一晚上也就十文八文的。几家人派出一个来,两天往那送一次。其实要是早晨早点走,晚上贪点黑,一天也能赶回来,这挣钱嘛,哪有不吃苦的?”云松听了大郎的话,觉得这样可行。“不过,村子里的人,也不能全都去弄这个,还是要有选择的,这个我去跟村长商量一下吧。”

玉娴在一旁听着,倒也没说什么。其实这豆芽也好,豆腐也好,不过是这几年的一个过渡而已,等家里真的发展起来了,就没工夫去弄这个了。现在那些人参什么的,还不到公开的时候,等真的发展起来了,也是可以让村子里的人都来参与的。毕竟一家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把产业做大了,才会有竞争力。一家富,不算富,大家都发展起来才好。不过,这中间肯定不会太顺利,也会面临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大家齐心,相信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主意倒是好的,我看你就直接跟李叔这么说。今年这绿豆啥的,也不一定能买到多少,索性就先教几家。这挣钱的事,当然要先紧着那些跟咱们好些的。没道理跟咱好的不帮,反倒要去帮那些总是记恨咱的。”方氏听了大家的话,这时也说话了。“我看你也可以先去问问柱子他们几家,商量好了再去跟村长说,也省得麻烦。”

“成,明天我就去跟那几家人商量一下,看他们是想生豆芽,还是做豆腐,这两样选一样来干。然后再选出人来负责往县城里送东西,这一冬天,挣个二三十两的,也是很轻松地事。”云松想了一下,觉得这样也行,就同意了。

第二天,云松真的去找了几家和佟家相处不错的,然后都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了一下。听说要领着大家伙挣钱,大家伙还能不高兴吗?都表示愿意干,于是按照各家的情况,大家分别选择了做哪一样。然后大家一起到了李福田家,跟李福田说了一下。

“李叔,不是不想带着全村的人,一来绿豆买不到那么多的,如今也不过是我家提前买了二千斤。另外一个,县城里的路子,咱们还没找好呢,也不知道能要多少,就不敢让大家伙都跟着冒险,毕竟也是需要本钱的。等今年咱们做好了,明年再带着村里的人一起。”云松跟李福田解释了一下。

“嗯,云松啊,你能想着大家伙儿,这很不错。也是,干啥都有风险,你们几个就先干着试试,要是成了,这大冬天的,也算是有个进项。好,叔支持你们,好好干吧。虽说这钱不算多,不过也比养猪来钱快,也是挺不错的。”李福田听了云松这么一说,觉得很可行,就表示支持。他家的地很多,老二又在镇上有铺子,老大家里过的也不错,家里是没人弄这些的。

“行,既然李叔说能行,我们也就放心了,这就开始回去准备去。”几个人就离开了李家,来到佟家,看看都该预备什么。!!!

第一百九十一章方昕的喜事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已经九月末了。跟着佟家学做豆腐和生豆芽的那几户人家,已经都做的很好了。每天都有一两百文的收入,这让大家都很欢喜。

玉娴的干豆腐也做出来了,她没藏私,也都教给了学做豆腐的柱子家、赵家、还有佟云杨和佟云槐家,这几家都是家里人手多,有的也买了石磨的。另外的虎子家、栓子家、`云桦和佟云枫家,则是学着生豆芽,他们几家人手少,做豆腐干不过来。大郎又从镇上定了两千斤的绿豆回来,分给各家,钱先帮着垫了,等各家挣了钱再还上。骏祥领着柱子家的老大负责往县城里送东西,这县城里的需求量真的很大,每天送一次,都要赶两辆车一起去才能拉得过来。两人早早地就从沿江村出发,到很晚才回来。家里的人也是忙碌的很,要每天晚上把豆子磨出来,然后丑时末就起来做豆腐,这样才能敢在卯时之前,把豆腐做好,装上车。生豆芽的,也要晚上就把豆芽洗了,第二天一早就装车的。虽然很忙很累,可是大家都很高兴。

玉娴家里,已经把蛤蟆都扒了,今年比去年弄的要多些,大概扒了一百八十来斤。玉娴留了十斤,剩下的打算让方昀给弄到京城里去卖掉。方昀今年往京城跑的更勤了,如今再别的州城,也开了几家同仁堂的分店,药买的很火。玉娴又拿出来了一些药方,里面有一味紫雪丹这个药,和安宫牛黄、至宝丹并称为凉开三宝,方昀得了方子,高兴的不得了。可是玉娴告诉他,这紫雪丹了,有几味药物药性不稳定,需要用金锅银铲来制药,方昀当时就愣了。不过,当真正的紫雪丹生产出来的时候那种纯正的紫色如片片雪衣状的药物,还是让方昀惊叹了一把。至此,这凉开三宝,已经在同仁堂全部生产出来了。同时,玉娴也把前世同仁堂最著名的一些成药,也全都让方昀开发出来了。同仁堂的名声,已经人尽皆知。

十月初,外面的雪已经下的很厚了,如今方氏不用再忙着做这做那的了,只是每日做些针线给家里的人做些衣服、鞋袜什么的。孩子们的生活又规律起来,每天读书听课,有时也会上山打猎。袁青云一直很重视孩子们的身体锻炼,每天早晨,都要练一个半时辰的功夫。从最开始的拳脚,到如今的长短兵器,都慢慢地教给了孩子们。小三的武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只差件趁手的兵器了,这个袁青云却是没有办法,但凡神兵利器都是有缘方可得到,这要看小三以后的运气了。

玉娴今天哪也没去,在书房里面写她的书这本《隋唐演义》已经写得差不多了。玉娴的字,也磨练的越加成熟了。写了一阵子,觉得手有些累,就放下笔,出了书房,到后面去找母亲。她如今还是不太习惯身边有丫头伺候,经常不带着她们,自己就跑出去了。推开东屋的门看见母亲正在那做针线呢“娘,你又在这做这些冬日里阳光本身就不好,你要当心眼睛别把眼睛累坏了。”玉娴坐在母亲的身边,“我看春梅她们两个的针线也不错,还有陈家的媳妇,立秋嫂子,那针线活更好,以后娘就少做些吧,你也该歇歇了。”

方氏放下手里的针线,“也就是闲着难受的慌,才做一会儿,娘这辈子,还没像现在这样,一天的总是闲着。娘都忙碌惯了,这冷不丁的闲下来,真的不得劲。”方氏摸了摸玉娴的头,“还得谢谢我们玉娴,要不是你,娘上哪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去?”

“娘,瞧你说的,这算啥啊?你等着,我要让你过上比现在好百倍的日子。”玉娴赖在母亲怀里撒娇。

“呦,那得是啥样的日子啊?就这样就不错了。对了,明年开春,你搬到后院去住吧。你也大了,如今还有丫头跟着,也该自己单独住一个院子了。其实咱家还有好几个院子闲着呢,明年的酒,都放到黄家那边的房子吧,那头也闲着呢。”方氏搂着玉娴,看看女儿那红润的小脸,“一晃眼,玉娴就快要八岁了,快成大姑娘了。”方氏心中,不免感叹时间飞逝,好像昨天还在怀里抱着的女孩,如今已经能帮家里挣钱了。

外面传来立秋媳妇的声音:“太太,外面来人,说是京城里送信的,您看是不是让他进来。”

方氏一听,是京城那头来信,就让立秋媳妇赶紧的把人过来。没多会儿,立秋媳妇带进来一个管事打扮的人。娴一看,是舅舅府上的一个小管事,成日跟在舅舅身边的。

“小的见过佟大奶奶,是我家大人有信,让小的给送来。还有一封,小的已经送到了老太太那里了。”这人上前见了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

旁边立秋媳妇接过信,然后又给了方氏,方氏接过信,拆开一看。“哎呀,是好事呢,玉娴,你小舅舅要成亲,娶的是户部尚书家的千金,是皇帝亲自做的媒。婚期定在了冬月初八,这还有二十几天就要到了,让咱们赶紧进京,去帮着张罗张罗。”方氏看了信,顿时喜笑颜开的。这方昕今年也不小了,一直不肯娶妻,如今皇帝做媒,定下了婚事,看他还怎么推脱。“刘管事,你先在这住一天,明天再往回走。回去告诉昕弟,就说我们收拾一下,不日启程,总得把家里安排一下才好。立秋媳妇,你给刘管事安排一下,让他在这住上一晚。”立秋媳妇听了,赶紧出去安排。

那刘管事跟着立秋媳妇出去了,方氏赶紧转身进了里屋,“玉娴,快进来帮我挑挑东西,咱们得给你小舅舅准备点东西。”

“娘,咱们不用挑什么,小舅舅在京城,啥都有。咱们进京之后,再去看看买什么就行了,只要带够了钱就行。”玉娴好笑的看着母亲。

方氏拍了一下,“可不是吗?我都给忘了,京城里想买啥没有啊?对,带些钱,去京城里再买。那咱们就收拾一下要带的行李什么的,然后把你姥娘接来,咱们一起走。”方氏看了看身后的春梅,“去东跨院叫一下几位少爷,然后让景福去把老爷找回来,应该是又去林子里了。这进京可是大事,得好好商量一下才行。”春梅赶紧出去找人了。

没多会儿,大郎他们几个,全都过来了。云松跟在孩子们的后面,也进了屋。“玉娴娘,我听说昕弟要成亲了是吗?这小子,总算是要成亲了。”说着,就坐到了炕上。

“可不是,咱娘等啊盼啊的,总算是盼来这一天了。一会儿让立秋去把孩子的姥娘接过来,咱们商议一下哪天走。还得去府城,和碧莲瑾瑜他们会合,然后一起进京。这下子,可是热闹了。”方氏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咱家的孩子都得去,正好到府城,看看小二和博文。要是他俩也能去,那就太好了。对了,你问问袁大哥,看他该怎么办?是跟咱们一起进京,还是在家?家里的下人,就带立秋两口子和春梅春杏菊可以了,省得人太多,到了京城住不开。我听玉娴说过,昀弟的宅子还没有咱家的大呢。”方氏想的也算挺全的了。

“还得再带两个车夫,一辆马车不够用的,得三辆车,还有咱娘那呢。到时候,我们几个替换着赶车,要不不行。”云松想了一下,说道。“多带几件行李,路上会冷,别冻出毛病来。我看这阵子你给大郎他们也做了不少的衣服,该穿的就穿,咱可不能去给昕弟丢脸。要是没有太好的料子的,就赶紧再做两身。”

“放心,我都做了,本来是预备过年穿的,这回可不就用上了。”方氏这阵子光是做衣服了,当然每个人都有。“对了,前阵子你们爷们打了不少的猎物,我看那紫貂皮也有不少了。咱们这次带去,送给弟妹,这东西做点啥都好,高贵又大方的。”家里也养了几只,云松他们进山,现在主要是以捕猎为主,有那伤严重,救不过来的,才会杀了。倒是攒了不少的动物皮毛了。

“成,咱家也没啥好东西,就带上那些皮子吧,在京里,那也是好的。”云松也赞同。

他就这点好,方氏咋说就咋办,从来不带说不字的。不像有的男人,往妻子的娘家拿一点东西都心疼。再说,方氏的娘家,也帮了他们大忙了,做人是要懂得感恩的。

“娘,那我就把雪蛤油也都带着了,正好带去同仁堂,顺子应该着急了。卖了钱,咱也好给舅舅买点好东西。”前阵子,方昀把买人参的钱给捎回来了,三十棵人参,卖了一万两十两,玉娴留给了顺子两千两,毕竟是在他那买的嘛,再说,同仁堂的盈利,还有自己四成呢,还不是自己拿得多。

第一百九十二章全家进京

“成,带着吧,要不还得你师父给梢过去。咱们迹得预备点东西啊,路过你小姨那的时候,得去看看紫萱她们。这几个丫头都该生了,咋地也得准备点礼物啊。对了,春桃如今也有七个多月了吧,等咱们回来,也该要生了,正好。还有昊宇娘那,咱也得带些东西过去。

上次你们去京城,人家给带回来那么多的东西呢。”方氏想的还是很全面的。

经过大家的商量之后,决定多带一些东北的特产过去,要不人家都能在京城里买到,送人就没意思了。其中的重头,就是药材和皮毛,毕竟东北这两样还是很多的。

第二天,云松领着立秋一起去接了吴氏过来。秋天的时候,碧莲也给吴氏卖了两个丫头,还有两个粗使的下人,吴是这回带着两个丫头一起来的。方氏见了母亲,自然是有很多的话要说,两个人一边唠嗑,一边的收拾东西。最后一看,带了太多的东西,又往下删减。好不容易才弄完了。

到了第四天,也就是十月十三这天,大家一起出发了。家里留了不少人看家,也就不用太担心。袁青云决定留在家里,他不想去京城,好在家里也有人伺候,倒也没啥。一行三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就往府城走去,路上用了两天,到十四的晚上,终于到了碧莲的家。

方昕早就派人给了碧莲送信,碧莲真知道母亲和大姐一定回来找自己的,所以在家预备好了,就等着他们了。接到下人的禀报,说是老太太他们来了,碧莲两口子赶紧出去迎接。

一家人见面,自然有的是话要说,碧莲吩咐人把众人的房间安排好,然后大家都到了竹院。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去休息了。男孩子们自然是还住在松院里,其余人安排在菊院。碧莲母女三个,窝在碧莲的屋子里,亲热的唠着嗑。

“大姐,那两房人怎么样?用着还顺手吗?”碧莲倚在靠枕上,半躺着。

“嗯,挺好的,都很任干。用着挺顺手,倒是让你们两口子费心了。”方氏也倚在一个靠枕上,一路上也真累了。

“你大姐那现在挺不错的,带着村里的人一起生豆芽,做豆腐什么的。我们村里都有人来问我了,说是能不能也教教他们,跟着挣点钱。虽说这些东西挣钱不是很多,可是咱们农户,到了冬天就是闲着猫冬。要是有点事做,把冬闲变成冬忙,也是很不错的。再说,就算是挣得少些,也比养猪来钱快些,比种地还要挣得多。”吴氏毕竟是年纪大了,歪在那更不爱动弹。“你说这昕儿也是,之前让他找个自己中意的,非说不想找。如今怎么样?竟然是皇帝保媒,娶了尚书家的千金,这相差的也大了些啊?也不知道这女孩的品性怎么样,和昕儿能不能好好相处。唉,真是愁人啊。”说起儿子,娄太太真的是有操不完的心。

“娘,你也不用担心太多,我想尚书家的千金,也应该是个知书达理的,错不了。再说,要是你看不上她,就回来呗。咱们眼不见为净,他们爱怎么着,咱也不管。”碧莲柔声的安慰母亲。

“是啊,自从昕弟进京做官,您就没跟着过去。等他成了亲,要是新媳妇好,您就在那呆一阵,要是新媳妇不怎么样,咱们会村子里就是。您在村子里有房有地,养活自己还是够了。再说还有我们姐妹呢,怎么也不能让您受苦,咱还不爱在京里住呢。”方氏也在一旁说道。“娘,您还真不用担心,您也不是那难相处的,以后也不一定住在一起。到时候面上过得去,别让昕弟为难就行,其余的,还得慢慢地相处才行。”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有点累了。碧莲,我们先去休息了,明天是十五,不宜出行,咱们后天再走,正好我也歇歇。”吴氏的确是累了,脸上尽是疲惫的神色。

“成,娘,明天让瑾瑜去把两个孩子接回来,让他们也跟着一起去趟京城。就这么一个舅舅,难得的喜事,大家都去热闹一把。白荷,送老太太他们去菊院。”碧莲坐长正了身子,喊一旁的丫鬟。

旁边一个丫头上前来,扶着吴氏下了地,然后给披上了斗篷。方氏也下了地,披上了斗篷,然后扶着吴氏往外面走,碧莲也下地往外送。

“行了,你就别下来了,屋里暖和,出去再让凉风扑着。有的是人送我,不用你了。”吴氏摆手,不让碧莲出来。出了东屋门,吴是的两个丫头都在外面等着呢,直接上前,扶着老太太往菊院走去。方氏这次出来就带了春梅和春杏,刚才让她们在菊院陪玉娴了,自己没带在身边,她年轻,也用不着人扶着。前面有婆子打着灯笼照路,一行…人回到了菊院。

云松和瑾瑜在书房里也聊了一阵子,这会尼有些累了,也回到了菊院。大家都各自休息去了。

玉娴到了自己的房间,春梅和春杏都和她在一起,玉娴路上也累了,稍微的收拾一下,就睡觉了,连方氏他们回来都不知道。

一夜无梦,睡到第二天早晨。玉娴刚一起床,春梅两个就把洗脸水什么的都准备好了。玉娴起来穿好衣服,梳洗了一下,就跑去找母亲他们了。方氏夫妻和吴氏正在吃早饭呢,看见玉娴来了,赶紧让她坐下吃饭。“今天咱们在这住一天,明天再走,从这到京城,还得**天呢。

路上要是太累,咱们就歇一天。人多,真得注意些,别再累坏了。”方氏看了一下母亲,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脸色好多了。“娘,你看起来好多了。”

“嗯,昨晚睡得挺好的。唉,老了,比不子你们年轻人了。”吴氏今年还不到六十呢,不过她一直身体都太好。

“娘,咱们一会儿用不用去见一见瑾瑜的母亲啊?”方氏问道。

“看看再说吧,按理来说是应该去看看的,谁知道她呢?一会儿问问碧莲吧。”吴氏吃完了饭,就坐在那等着大家伙。没多会儿,大家全都吃完了,就一起往碧莲的竹院走去。云松要和瑾瑜去接二郎和博文,这两个孩子是住在书院里的。到了竹院,瑾瑜已经早就等着了,于是连襟二人一起去接孩子了。剩下方氏母女和吴氏就留在竹院里说话,男孩们都没过来,留在松院里看书练武呢。

“对了,我倒是忘了问,紫萱她们几个都怎么样了?”方氏突然想了起来。

“紫苏生了个男孩,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孩子长得可稀罕人呢。

紫萱才五个月,紫菱七个月了,这下可好了,都要添人口了。我把他们安置在府后的那条巷子里,每家一个小院子,过得都挺好的。”碧莲说起这几个大丫头,也是满脸的喜色。“还剩下一个紫薇,一个紫菀,也都有主了,是外面铺子的管事,今年冬月成亲,我的这五个大丫头,一下子全都嫁了。如今我身边的,都是新提上来的小丫头,白荷、白蓉、白芷、白菲这四个,用着还行,得慢慢的磨练,等磨练的得用了,又该出嫁了,唉。”碧莲说起丫头们的事情,也是一脸的无奈,她不愿意耽误丫鬟们的青春,放她们出去嫁人,但是身边就没有太得力的人。

玉娴在旁边也不吱声,碧莲看了,有点好奇,就问:“玉娴,你怎么了?还没休具好?”

“没有,小姨,我想看看妹妹,怎么她没在这?”玉娴很喜欢那个小妹妹,如今雨萱已经两周岁多了,应该更好玩了吧。

“白芷,去把小姐抱来。”碧莲吩咐旁边的丫头。

那丫头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就抱来了雨萱。小女娃依然很胖,两条小短腿,跑的倒是挺快的,一下子就跑到了玉娴的身边,拉着玉娴不撤手。大家就逗她,问她还认识那是谁不?雨萱摇头,她上次见玉娴是过年的时候,哪里还会记得?只不过是看着玉娴顺眼而已。

“啥叫血缘,这就是,她看玉娴就感到亲切,虽然不记得了,还是往玉娴身边凑。”吴氏看见两个外孙女,喜欢的很。两个女娃娃长得都玉雪可爱,玉娴多了种古灵精怪的灵动,雨萱现在还小,倒是还看不出怎么样。只是粉妆玉琢的,像个小陶瓷娃娃一样,怎么看都好看。

“来,到姥娘这里来,让我瞧瞧我们家的小雨萱。”

玉娴领着雨萱,走到姥娘的身边。吴氏抱起来雨萱,在她粉嫩的小

脸上亲了一口,惹的雨萱笑个不停。

方氏让春梅会菊院,去把给紫萱几个准备的东西都拿来,春梅转身出去了。“碧莲,我就不去看紫萱她们了,你抽空打发人给送过去就得了。不过是些孩子的东西,也是我的一份心思。”

“姐,你太客气了,行,我就找人给送去就是了。”碧莲笑着替紫萱收下了东西。!!!

第一百九十三章沈州遇贼

云松和瑾瑜把二郎和博文接了回来,方氏一见儿子,直接就搂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就往下掉。“二郎,在书院里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啊?课业累吗?”一连串的问了好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