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侄女,”计侯爷向甄钰含笑点了点头,豪气万丈的说道:“承蒙吉言,多谢了!”在朝中诸臣态度暧昧,昔日亲戚朋友态度闪烁的当下,却不想她一介小小女子。却会真真切切的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计侯爷顿了顿又轻叹道:“老夫很羡慕甄尚书,他有个好女儿!”说毕轻轻一叹,也许曾经,他也有一个好女儿,他和她的女儿。可惜——

甄钰嘴唇动了动,眼泪差点要掉下来,勉强笑了笑,向计侯爷轻轻点头施了一礼,瞧着他在她面前转过身一步一步的出去了。

“姑娘,您脸色不太好,要不——咱们先回去吧!”秋心走到她的身边,有些担忧的轻轻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来秋心总觉得甄钰对忠勇侯府的态度十分奇怪。可是具体是哪里不对,她也说不上来,就好比现在,她就琢磨不透她对计侯爷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态度,琢磨不透她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甄钰轻轻摇了摇头,有些失魂落魄的回身坐下。葱根似的莹白手指无意识的绞着手中的帕子,咬了咬唇,轻轻说道:“你们去绣娘们那边看看,我想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秋心和莲子对望一眼,小心翼翼的点头应了声“是”,秋心又体贴的替甄钰添上了茶,方携着莲子的手,轻轻退了下去。

偌大的后堂顿时陷入一种异样的静谧,甄钰身子一松,无力的往后仰靠过去,轻轻闭上眼睛抬手揉了揉两边太阳穴,前尘旧事,近日新事,一个片段接着一个在她脑海中浮现、交叠、纠缠,种种似是而非的真相假象令她应接不暇措手不及,越想理清越觉乱成一团乱麻!她痛苦的呻吟一声,烦躁的闭上眼睛,硬生生摒除脑海中那一团乱糟糟的东西,方稍稍恢复了平稳的气息。

“姑娘!”门外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是秋心在唤她。

“什么事?”甄钰轻轻睁开了眼睛,有些不悦的问道。

“姑娘,辛府的三姑娘恰好上咱们铺子来,知道姑娘您也在……”秋心听出了她的不悦,声音带着些询问的意味渐渐低了下去。

“萱娘姐姐来了?”甄钰意外之下不由一喜,精神也振了振,忙站起身向前走去一边说道:“快请!”

“钰儿!好些日子不见你了!”门被从外轻轻打开,萱娘嫣然的笑脸顿时出现在眼前,甄钰也笑了,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许多。

“萱娘姐姐!”甄钰紧着两步上前,两人亲亲热热的握着手微笑。

不知为何,甄钰突然有一种感觉,觉得今日的萱娘格外的美丽,整个人容光焕发,眉眼格外的温柔,眼角唇畔都带着柔媚的笑意,浑身散发着一种可称之为娇羞的光晕。甄钰不由得觑着眼,水亮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瞅着她。

“你,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奇怪的瞧着我呢!”二人坐下,萱娘怪怪的瞟了她一眼,话未说完自己又柔柔的笑了,脸上泛着淡淡的光晕,眸光潋滟如一泓春水,不自觉的垂下头去,露出白皙纤细的脖子,双手下意识的摆弄着衣带。

甄钰突然就露出不太怀好意的笑,萱娘一抬眼瞥见,脸上顿时“腾”的红了起来就要扭过身去,却是突然顿住,大大方方的抬起头望着甄钰,轻轻笑着说道:“钰儿,我,我明年就要成亲了!我,我已经找到了他,不需要再等——”

“真的!”甄钰又惊又喜,见她这番模样显然心里是千肯万肯的,看到她幸福,甄钰心里也很高兴,不由得紧紧握住她的手臂兴奋道:“是谁是谁?是哪家的公子这般有福?”

说起这事哪怕是跟自己最亲近的闺蜜,萱娘仍是有点儿女儿家的娇羞,脸上更是红云乱飞,眸光越发的水亮起来,她嘴角轻扬。娇羞笑道:“这个人,钰儿你也认识的,就是谷郡王!”

“谷郡王?”甄钰一呆,心头大震。脱口便问:“他,他不是没在上京么?怎么——”

“他前几日刚刚回来,我们在广恩寺恰好碰上。我们聊了许多,他说他会尽快派人去辛府提亲,只是如今国家有事,怕是会低调些, 不会太张扬!”萱娘便笑着缓缓说来。

甄钰眼神微黯,心里不是没有感慨的。没想到最后,谷郡王和萱娘竟是走到一起了!他二人一样的性情温和恬淡。生活情趣格调高雅,说起来,也确是良配!

“恭喜姐姐了!真没想到姐姐的真命天子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嘻嘻,若是早就知道。早没这许多事了!”甄钰由衷笑道。

萱娘倒有些面上一热,是想起先前托付甄钰的事了,不由得亦轻叹道:“是啊,世事难料!”

“我只不明白,姐姐怎么会和郡王在广恩寺遇见呢?”

萱娘眼底的神情顿时温柔起来,温柔中又含着两分心疼和同情,她望着甄钰淡淡一笑,说道:“前几日是我生母的忌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到广恩寺住上三两日,为生母祈福。他么……”

萱娘抬头望了望前方,脑海中情不自禁的浮现出那天的情形。

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她抄完一卷经文,正带着名儿在寺中各殿活动活动筋骨。无意中经过那座供奉着众多往生者牌位的偏殿时,却看见他一袭白衣,孤零零的站在那,抬着头怔怔的瞅着面前上方的牌位,那种心痛欲绝的哀伤毫不遮掩的从他的双眸中沉沉透出,她从来不知道,人伤心到了极致会是那么一个样子。他的脸色白得可怖,双眼空洞洞的,就那么站着,看着,若木雕泥塑,仿佛要这么一直站下去,直到亘古八荒。连她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听见。

她走上前去,顺着他的目光望向那牌位,“郑宝儿”三个字清清楚楚的映入眼帘,她的心猛的一震,突然明白了他的心情。

望着眼前的男子,心头百感交集如激流碰撞,突然的涌动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一时之间,对这位郑姑娘也不知是同情更多一点,还是羡慕更多一点。

她上前唤了他一声,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裳,他木然转身,仍是那么瞪着眼睛直直的瞅着她,突然凄凉一笑,转身往外头奔了去。他的腿脚本就不便,没多远便摔倒在泥泞的滂沱大雨中,她急急追去,凄厉急骤的倾天雨声中,却传来他撕裂压抑的哀嚎,那样的撕心裂肺,就好像心生生被人挖走了一样。

她突的就站住了脚,亦是这么傻愣愣的站在雨中,泪水没来由的夺眶而出,和着雨水流过脸颊,划过嘴角,又咸又苦,却不能减去心头那莫名而来的半分沉郁与心痛。她不知道自己是为那郑宝儿流泪还是为眼前的人流泪,或者,是为她自己流泪。

“死者已矣,郡王节哀!”她终是缓缓上前,蹲在他的身旁。

他见她莫名追来,傻子一样同他一起淋雨倒是一怔,愣愣的瞧着她半响说不出话来。

她瞧了瞧他的手,有淡红的血丝从掌心渗出,很快又被雨水冲走。

“你的手受伤了,我帮你包扎一下。”她掏出手绢,轻轻的替他擦去掌心的泥水,将手绢按在他掌心,却见他目光闪了闪,苍白着一张脸,用一种迷蒙似梦的目光怔怔的瞧着她。对上那样的目光,她突然觉得好心酸,好不容易忍住的泪水忍不住又流了下来,滚热的泪水和着冰冷的雨水,在她雪白的脸上交汇融合,划过一道一道的水痕。她却不知,曾经也有一位姑娘,做着她此刻做的事,说着她此刻说的话,那些话,那个身影,他注定深深的烙印在他的心上,一辈子也磨灭不掉!而那个人,他却永远也见不到了!

一直到傻呆了的名儿和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青松打了伞奔过来,这两个傻子才结束了呆若木鸡的雨中对望。

后来,他也在寺中住了两天,他对她说了好多话,好多从来不曾对人说过的话,关于她,关于那个记忆中的人的话。她也对他说了好多话,好多从来不曾对人说过的话,关于她自己,关于那噤若寒蝉的挣扎与痛苦,还有那份不愿放弃的本心。

当他望着她说:“嫁给我吧,我娶你”时,她整个人都愣住了。虽然知道他做这个决定自有他的理由,但对她来说却无疑是上苍的恩赐……

“唉!”萱娘轻轻叹了口气,此时与甄钰重新提起当日的事,萱娘的心里仍然有几分沉重与阴郁,一想到他当时那种失魂落魄的神情,她就觉得心里莫名的痛。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男人,竟情深如斯!

甄钰死死的咬着唇,垂着头,用力的一下一下眨着自己的眼睛,努力的将那一次又一次涌上来的泪水化去。她亦从不知,这个世上竟然有这么一个人,固执而又至情的念着宝儿的人;宝儿啊宝儿,那一生虽然短暂,可也不枉了!

“钰儿,你怎么了?”萱娘自己出了一会儿神,一转眼瞥见宝儿神情似乎有一种说不清的激动不由一怔,忙握住她的手,却惊觉她的手心一片冰凉。

“钰儿,你是不是不舒服!”萱娘吃了一惊。

“我没有事,”甄钰忙缓了缓神,强行压下心中的难受,勉强抬头笑了笑,却发现萱娘疑惑的目光在自己眼睛上、脸上打转,不由得抬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脸,知道这满脸的神情是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去的了。不等萱娘问出来,甄钰勉强笑了笑,轻轻说道:“我,我只是,我,听萱娘姐姐这么说来,心里突然觉得有点儿难过……萱娘姐姐,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萱娘恍然,握着她的手轻轻捏了捏,由衷叹道:“傻钰儿,我怎么会为这个生你的气?别说你了,你是没见当日他那个情形,若是见了,更叫你心里难过!”萱娘沉默了一会,忽然说道:“那位郑姑娘,真的很可怜!”如果她活着,有这么一个男子疼着护着,不知该会有多幸福,可惜……

第217章 惊觉

甄钰心中一震,突然想起如今萱娘可是和夏见源定了情的,她怎么能在她面前说这种话呢!郑宝儿已经死了,她只是甄钰,夏见源应该拥有新的生活,他的妻子,就该如萱娘这般的温柔恬美,聪慧灵巧,而如果因为郑宝儿令萱娘心中永远横梗着一根刺,这是甄钰所不愿意看到的。

甄钰面色一正,有些心虚的瞧了萱娘一眼,试探着问道:“可是,萱娘姐姐,你,你不介意吗?”

“介意?介意什么?”萱娘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望着她。

“就是……郑宝儿啊!”甄钰费了好大劲才有些别扭的说出自己前世的名字。

萱娘一愣,随即失笑,抬起手轻轻捏了一下她的脸,笑嗔道:“你呀!真不知你这小脑瓜子里装的是什么!小小年纪倒是——,我怎么会介意呢?他是个痴情的人,我心里只有敬仰和佩服,还有感动。他对我说过,在他的心里,永远都会有郑姑娘的一片位置,他永远不会忘记她,也不打算忘记她。他还说,说他会好好的待我,不叫我受一点的委屈。他还说,如果我不愿意,可以拒绝嫁给他。我怎么会拒绝呢?”萱娘淡淡一笑,抬手理了理突然划过脸颊的碎发,眉眼间一片恬淡自然:“钰儿你也知道,我所求不过安身立命,何况,他是这样一个人,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从来都不贪心的,这是我娘用命教会我的东西。”

甄钰心里一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忍不住又问:“那。那你喜欢——谷郡王吗?”

萱娘毫不犹豫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说道:“自然是喜欢的,我相信他心里也一定会有我的位置,这样就够了。我会好好的对他。尽一个妻子的责任。”说着面上一红,瞪着眼睛嗔着甄钰道:“你呀!越发的口没遮拦了!怎的连这等话也问的出来!我更是个傻子了,竟还答了你这话!”

一席话说得甄钰也不由得“咯咯”笑了起来。两个人笑作一团。

这样,也很好。也只有萱娘这样的人,尊重他,理解他,懂他。这样,真的很好!

因目前南疆正在开战,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谷郡王这定亲一事也进行得甚为低调。

寿阳太妃见儿子出去小半年,终于开了窍,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说想要成亲,简直喜得无可无不可,笑得嘴角差点咧到了耳朵根。

听他说要娶辛府的三姑娘辛萱娘。寿阳太妃只略想了想,将萱娘这个人在脑海中描摹展现了一面,当即便点头同意了。萱娘虽然是庶出,但也是养在嫡母名下的,也能算是嫡女,自己的儿子虽然是皇室近支血脉,奈何身有残疾且性子古怪别扭,难得他竟肯娶亲,她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寿阳太妃看着儿子。脑海中便想到了大胖孙子,表现得比夏见源还要着急,第二天就拉着仪宁长公主与她一同进宫,跟皇后说了这门亲事。

皇后吃了一惊,辛府和甄府之间心照不宣的心思皇后是明白几分的,且她也很愿意促成此事将甄府拉入自己阵营。但那心思没过过明路。此时寿阳太妃提起来了,她却不好说什么的,又加上仪宁长公主在一旁凑趣,皇后心中一叹,只得派人将此消息禀了皇帝。

皇帝当时在乾清宫,一听说这事连连大笑称“好”,立刻摆驾坤宁宫,亲自笑着向皇嫂道喜。

夏见源的亲事,不但寿阳太妃,就是皇帝也向来头疼的,只是都怜他自幼丧父,又是那般性子,谁也不忍苛责他,可一年来二年去的,总是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毕竟,皇家的脸面也不能不顾呐!如今难得夏见源主动提出来,别说是尚未定亲的姑娘,便是订了亲,皇帝也非要想法子成全侄儿不可,也算是报答兄长当年的一片忠心。

于是此事由皇帝拍板,正式的定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仪宁长公主便带着聘礼前往左宰府,亲自为这桩亲事保媒。

对左宰府来说,这消息意外得恍若晴天霹雳,左宰大人夫妻两个一下子都懵住了。

谷郡王虽然身份高贵,但却是闲散宗室,寿阳王又早已去世,寿阳太妃的娘家也没什么势力,左宰府那是打心眼里不情愿!尤其想到这个女儿是自小挑出来费尽心思栽培的,不想临到头来功亏一篑,半点儿回报也捞不到,心里就呕得差点吐血!

偏偏这门亲事还是在皇帝那里过了明路,又是长公主亲自保的媒,左宰夫妇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违抗,只得打起满脸的笑容,强颜欢笑的应了下来。

仪宁长公主笑着解释如今情况特殊,聘礼不好太张扬,故只先下了小定,等南疆平定之后,到时再将聘礼完整送来,且婚事定会大操大办,绝对给足左宰府面子!

左宰夫妇听了这话越发郁闷难当,给足面子有什么用?这面子半点儿实际作用都帮不上他们!

辛夫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将萱娘叫过来好好的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偏仪宁长公主又指了一名嬷嬷和两名体面稳重的丫环出来,笑着说这是寿阳太妃特意派过来伺候三姑娘的,顺便教教三姑娘王府的礼仪、告诉郡王的生活习惯等等,还调侃打趣,直夸萱娘好福气,这还没过门,就受宠了!把个左宰夫妇又是好好的郁闷了一把!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那日,甄钰与萱娘在玉霞记分手回府,一时想着计侯爷,一时想着萱娘和谷郡王,一时想着前世的娘亲,一时想着郑宝儿,一时想着今日种种,一时想着往昔件件,心烦意乱,五内如沸,一颗心揉搓得一塌糊涂不成样,越想越添了无限烦乱,简直自己都不知拿自己怎么办才好。

当晚,也不去正院用饭,只推说累了,随意用了两口饭,早早的便洗漱了上床,命秋心等都出去,一个人躺靠在床头发怔。

思来想去,想的最多的,却是计侯爷,那前世的爹。

今日见这一面,她似乎感觉到了许多从前不曾感觉到的东西,他盯着那冬雪红梅图时那失落痛楚的眼神,他提起千鸳鸯帐时那怅然缅怀的语气,他说到旧事时那种落寞的神情,她暗暗瞧去,似乎都不是假的——他没有必要在她面前作假!

甄钰有些心烦意乱的绞了绞垂在胸前那软缎似的乌油秀发,有些浮躁的叹了口气。忽然又想起邵琬清来,想起她刻意结交邵琬清时的所见所闻,他对她的疼爱呵护,分明便是一个爱极了女儿的父亲的所作所为。

难道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是发自内心的疼爱怜惜,不是时过境迁的赎罪?

可如果是真的,当初他为何,却要做得那样绝!

甄钰目光闪了闪,将秀发轻轻拢了拢往肩后一甩,掀起锦被偏身下床。她走到梳妆台前,手指在台面轻轻叩了叩,从脖子上掏出一把精致小巧的钥匙,俯身“咯噔”一声轻轻打开了一扇小小的抽屉,从里边捧出一个小小的四方乌木匣子,匣子里头,鹅黄的软缎上,静静的躺着一只耳环。

甄钰将那只孤零零的耳环摊在手中,神思有些发怔起来。这是一只造型十分普通的葫芦形金耳环,有拇指大小,葫芦上刻着两只小小的蝴蝶,底部还雕撰着一个“蝶”字。这耳环有些变形了,且半身漆黑,似是被烟熏火烧过一般。

这只耳环,曾经属于一位姓方的夫人,是甄钰变着法儿请求欣赏邵琬清的那一匣子首饰的时候,悄悄打开首饰盒底部的暗格取出来的。邵琬清压根不知那只首饰匣子底部还有一个设计巧妙的暗格,自然不曾发现过这枚耳环的存在。她若是发现,恐怕早就将这变了形的普通耳环给扔了!

甄钰偏身坐下,对着这枚耳环发呆。

她很清楚的记得,娘亲曾今跟她说过,那天晚上,家里来了一位借宿的方氏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带着一个丫环、一个婆子、一名小厮,说是天晚错过了宿头,偏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不知为何突然被人包下了,没奈何只好随意找了家人家留宿一晚。

半夜里,她突然发了高烧,娘带着个婆子,抱着小小的她出去看大夫,不料回来时,看到的却是一片映红了半边天的火海!还有那四邻八舍救火的惊呼嘈杂哭喊声!

那位妇人连同襁褓中的孩子、丫环、婆子、小厮,连同家中的三名仆人,八条人命无一幸免!第二天天刚刚亮,娘亲在大火劫后的屋子里捡到了一样东西,便是这只烧坏了的耳环。

据说,打更的李老汉无意中亲眼看见有几条黑影跳进了院子,隐约还听到了上京口音的几句交谈……

听到李老汉口中那几句话,别人不明所以,娘亲既惊且怒。

她再也不敢在此地逗留,将那只生怕贼惦记、一直埋在地下的首饰匣子撬了出来,抱着她匆匆离开了宜州。从此伤心欲绝,半生漂泊。

那只耳环,便是此刻她手上这只。

第218章 邵有德意外之死

那只耳环,便是此刻她手上这只。

从此之后,每年的那一天和清明节,娘亲都会带着她去庙里上三炷香。

娘亲虽然没有说透,但渐渐懂事的她何尝不明白?当年,如果不是有那位妇人的巧合借住,死的便会是她们母女!八条鲜活的人命,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没了!她们何其无辜,可是她和她的娘亲,又何尝不是同样的无辜!

“真的是你做的吗?真的是你吗?你为什么那么狠心?既是当初这么狠心,为何现在又——”甄钰眨了眨微热的眼睛喃喃低语,突然一顿,苦笑着摇了摇头。

当年的一切,是从娘亲口中说出来的,娘亲是个细致的性子,她不可能会随意下定论,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自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找过她们,不是吗?一开始那三年,不肯死心的娘亲一直偷偷打听着宜州的动静,却从来没有得到半点动静!

可是眼前的一切,却又如何解释?他看到那双枕套绣工后的失态与激动,他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赶赴宜州,他接回了“女儿”百般疼爱甚至不惜又一次次与母亲对抗,他凝着那神似她的绣技的作品失神落魄,他缅怀她时那眼底沉沉的缱绻和眷恋,难道这些又是假的吗?不,不像!别的都可以作假,那种本身传递给人的感觉却做不得假。

甄钰脑中蓦地划过一道灵光,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计夫人那端庄贤淑、浅浅含笑的容颜。

难道——竟会是她!

甄钰心头大震,瞳孔骤然紧缩,如果是她,那么一切的疑问便迎刃而解!

她有杀她的动机,她了解他们之间的事,她知道她的存在!他出征在外,她完全有时间、有机会、更有能力来做这件事!可她终究不曾见过她,最后杀错了人也不自知。因为李老汉的言辞。那些人必定生怕暴露,因此不敢逗留打听匆匆离开,而包下客栈的人不用说,也是他们了!

甄钰一拍脑袋。大骂自己蠢。

他一直以为她已经死了,为什么他会这么认为,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今想来,定又是他如今那位能干贤惠夫人设的好局了!她要让他相信她已经死了的事实,不知有多少种方法便可轻易做到!

这么简单的问题,她却直到这刻才想得清楚。

甄钰痛苦的低吟一声,紧紧咬着唇。双手紧紧握着,抵在胸前,五脏六腑霎时揉搓在一起,彻心彻肺的痛和懊恼!

她竟这样蠢!她都做了什么!

滔天的罪恶感滚滚袭来,悔,又有何用!她要报复,一直以来却弄错了报复的对象。想到他对邵琬清的疼爱,那其实疼爱的。是她啊!他一直活在深深的愧疚悔恨中,她却残忍的揭开他的伤痕,硬生生的搅起那已经沉淀的往事。给了他欣喜若狂的希望和欣慰,再狠狠的将他打落地狱!她跟邵琬清那样的人,有什么区别!

甄钰抱着头伏在桌子上,咬着唇无声痛哭,剧烈颤抖的双肩和咬得渗出血的唇无不彰显着她如焚如沸的心情。

突然,甄钰身子一僵,猛的抬起头来。

不对,仍是有哪里不对!

就算计夫人再恨娘亲,可她终究已经当上了名正言顺的计夫人,她的名声也已经挽了回来。那么她还有什么理由非要至一个没见过面的、身为失败者的平民女人于死地?相比她那高高在上的身份,娘亲就像一只蝼蚁,她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如果单单是恨,何至于到此地步!说到底,她当时也不过是个刚刚出阁的闺阁女子罢了,心思细。心机深,都属正常,但是这般杀人不眨眼、视人命如草荠的狠心,却是太过了!即使不怕暴露人前被绳之以法,午夜梦回,她便不会怕么!

而且,据甄钰看来,计夫人性子沉稳,是个十分理智的人,在当时那种形势完全向自己一边倒的情况下,娘亲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失败者、过去式,她绝无可能为了发泄心头恨而做出这等毫不理智的事来。

可是她的娘亲的的确确是遭了一场大灾,的的确确死了八条人命,那么她到底有什么理由,非要她死不可?这个理由,绝对不是素未谋面的争风喝醋这么简单。

甄钰越想越头疼,神情也越发的凝重起来,突然联想到那之前计侯爷兄长的死亡,她的心越发的乱起来。这明明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但这一刻却奇异的在她心底将之联系在了一起!她不由得轻轻打了个寒颤,心里蓦地升腾起一股透心的凉意!

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甄钰有些惆怅的抬起头,瞧着那点晕黄的烛火发呆,随后轻轻的叹了口气。

她突然意识到,要彻底探出这个谜底,其中的艰辛比她想象中要艰难的多。事到如今,唯有伺机而动了,邵琬清那边,显然已经利用不上,她需得找别的助力来打入忠勇侯府。

在这之前,她打算好好的找邵有德“聊一聊”,那个窝囊软弱、愚昧无知的舅舅,如果不是因为他,娘亲不会死,前世的她,也会好好的活着!邵琬清如今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却不能轻易饶了他逍遥快活!

然而,还没等到甄钰腾出功夫来找邵有德算账,这天秋心和唐妈妈从市集上买东西回来,秋心便向甄钰禀道:邵琬清的爹邵有德,在闹市上被马车给撞死了!

甄钰心里顿时一凛,呼吸一滞,半响说不出话来,心里有些不知错所的茫然和空荡。她是恨他,恨不得他死,可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却不知是何滋味。

“是——怎么回事?”甄钰缓了缓神,抬眼问秋心,眼中有毫不掩饰的怀疑。

秋心苦笑,说道:“此事完全是个意外,谁也没有想到!”

“意外?”甄钰反问。

“是的,”秋心自然不会认为自己这么一句话便可打消她心底所有的疑虑,于是解释道:“那马车上坐着的是东福街一家叫做‘锦华坊’的绸缎庄老板,那马车也不甚快,可是——”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秋心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奴婢和唐妈妈在街道对面清清楚楚的看见,那邵有德像是突然发了狂似的往这边冲过来,那马车猝不及防,就这么将他给撞了,随后受惊的马儿一脚踩在他的胸口,当场就断了气!”秋心皱了皱眉,有些厌恶的说道:“胸腔迸裂,血水四溅,死得可真惨,把周围的人也吓惨了!奴婢和唐妈妈也吓了一跳,买好的食材也都摔了,后来我们再去买了一份,这才赶着回来。”

甄钰微微蹙眉,问道:“你是说,他突然发狂?”

秋心怔了一怔,点点头,然后又坚定的向甄钰摇摇头,回忆着慢慢说道:“不像是受药物所致,倒好像,是突然瞧见了什么东西情绪一时激动不受控制——姑娘也不想想,就他那种人,如若有人想要他的命,哪儿至于要这么麻烦!”说到后一句秋心的语气甚是不屑。她怕甄钰不信,又加了一句:“姑娘有所不知,那些个控人心性情绪的药物可不是寻常便能买得到的,用在他身上岂不浪费!”

甄钰一时无语,但也明白秋心说的不错。在这上京中,邵有德这样的人连一颗小虾米都算不上,的确还不配旁人去算计他。如果计家想要做掉他,有至少上百种法子可以让他无声无息的消失——像他这种人死了,在这上京中连水泡都不会冒一个,更不会有人会为他伸冤做主!至于邵琬清?自顾尚且不暇,哪儿会为他出头!

“那商户呢?可有牵扯到什么人么?”

秋心摇摇头:“是户老实本分的商家,不过,奴婢回来时他已经衙门的捕快带走问话了。这人也是倒霉,进了衙门不出点血那是怎么都出不来的!”

甄钰轻轻“恩”了一声,说道:“这件事回头你再打听打听,还有,打听打听计家那边是个什么态度。”

秋心便笑道:“奴婢已经吩咐秋朗去了,很快便会有消息的!”

第二天,秋朗便将消息打听了回来,此事处理的最终结果,是那锦华坊的老板倒了大霉,判了个“纵马行凶,伤人致死”的罪名,被下了大狱。原是要判八十大板,流放三千里的,但众多群众作证,证明的确是死者自己不管不顾冲过去方才和马车撞在一处,死者自己也有责任,官府听取民意,在“伤人致死”四个字之前加了“意外”两字,“纵马行凶”也改为“驾车不慎”,免了流放三千里,改为四十大板,家产充公一半。那老板不敢反对,忍气吞声的认了。

不过,据衙门里的差役私下底说,这种如此明显的意外之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那老板根本不至于判得这样重,要怪只能怪他倒霉,谁让他撞上的人跟计家有关系呢!

秋朗甚是疑惑的问甄钰道:“那计府不是该将邵有德恨之入骨吗?怎的反而替他出了头了?”

第219章 秋闱

秋朗甚是疑惑的问甄钰道:“那计府不是该将邵有德恨之入骨吗?怎的反而替他出了头了?”

甄钰却是轻轻冷笑,说道:“正是人人都知道计家对他恨之入骨,所以计家才要替他出这个头!”若是无人出来顶罪,旁人岂不是把这笔账算到计家的头上?计夫人可不傻!

“邵琬清——可有什么表示没有?”甄钰又问。

秋朗愣了愣方回味过来甄钰的话,听见她问忙说道:“派了两个人将邵有德葬入了城郊的乱坟岗子了,邵琬清亲自去看了一下便走了。”

甄钰便没再说什么,依她想来,邵琬清那般生性冷酷之人,若非计夫人安排,她未必会去瞧邵有德一眼。她对邵有德只有满心的鄙视和怨恨,从来都没见过什么父女之情!

人死如灯灭,邵有德倒是解脱了,想不到他窝囊了一辈子,死的时候反而闹了这么一出不大不小的风波!

既然他已经死了,倒也省去了她的事。虽然,心里总有一丝半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酸酸的,有点怅然,也有点空。

甄钰便将此事丢开,一心一意关心起自家两位哥哥的考试来。还有几天便是秋闱开考之日了,这是一家一族的大事,但凡家中有应试士子的,没有人会不紧张。

唐妈妈据说原先在大户人家里做过厨娘,煲得一手好汤,原本甄钰还想让她这些日子多煲煲汤给两位哥哥补一补,提提神,谁知那日唐妈妈受了惊吓。回来之后当天晚上就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好几天,连厨房的门都进不了,甄钰也只得作罢。

转眼便到了应试的日子。甄夫人和甄钰、白姨娘等将甄克善兄弟俩送出了门,各人心里既忐忑不安又无比期待。甄夫人和白姨娘尤其与旁人不同,携了儿子的手叮咛再叮咛。嘱咐再嘱咐,万管家劝了两三回,方放开手,看着他们告别去了。

原本天天盼着的就是这一刻,真到了此时,看着他们去了,心里却又空荡荡仿佛一下子没了盼头。

等待的日子甚是难熬。尤其是白姨娘,整个人又变得神神叨叨紧张兮兮起来,这些天儿,谁要是敢在她面前说半个不吉的字眼诸如“落”、“空”、“完”之类她就要跟人急,非迫着人念佛不可!甄夫人受她影响。也是坐立不安,甄钰只得一旁好言劝慰不已。

好不容易过了这几天,当万管家将兄弟俩从考场接回来时,府中又是一阵忙乱,甄夫人等见他们疲倦不堪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焦急,又问这几日是否吃得好?睡得安稳?有无蚊虫叮咬?又问监考的学政是哪一位?是否和气?又问考得如何?题目难不难?又问是否顺利?又问可有把握高中?又问旁人考出来之后状态如何?可有说了什么?

甄克守比起甄克善来一来年纪小些,二来身体本就不如他,此时神情越显憔悴,小脸发白。眼眶也青了一圈,但他向来温和守礼,面对甄夫人、白姨娘等叽叽喳喳轮番轰炸仍是打起精神微笑着一一回答。甄克善没听几句便不耐烦了,有些沉着脸说道:“母亲、姨娘,这些事明儿再细说吧,今儿实在是倦了。我和三弟得回去好好歇歇!”

甄钰也忙笑道:“可不是,娘和姨娘只顾着问话,看二哥哥脸色都白了。”

甄夫人和白姨娘一怔,这才注意到这哥俩的脸色果然不太好,两位当娘的立刻就心疼起来,忙命他们回去歇着,甄夫人又忙吩咐王妈妈让厨房好好的炖上乌鸡参汤给两位公子补补。

“再加一点儿天麻吧!”白姨娘又加了几句。

“对对!再加点儿天麻,那东西补脑最好了!”甄夫人也忙点头笑着称是。

看到自己的儿子脸色比甄克善差劲了许多,白姨娘心疼之余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不由得竟有几分埋怨甄克善没有照顾好弟弟。随即转念一想,这说明自个的儿子更加努力认真啊,这次的成绩一定会比二公子的好!

白姨娘越想越觉是这个理,精神顿时又振作起来,眼睛灼灼发亮,嘴角也不由得微微翘起,噙着一抹得意的笑,倒引着甄钰有些莫名其妙的瞧了她好几眼。

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等待。如果说前几天的等待是忐忑,那么如今便是煎熬了。就连一向来施施然淡定的甄老爷面上也不由得显出了几分紧张——这些天同僚们议论的都是这件事,又不少人问起他家的两位儿子,由不得他不紧张。

到了放榜那天,甄夫人一大早便起来了,甄钰也一早起来,忙忙的梳洗了赶往正院陪着甄夫人。不一会,白姨娘、刘姨娘、甄克善兄弟都来了,众人虽勉强笑着说着话,人人的面上都不免紧张,有些心不在焉。甄老爷一早去衙门还未回来,万管家则一会儿一趟的往内院跑,向甄夫人禀着外头的情况。

“娘,我先回南熏馆去坐坐,等会儿消息来了,呃,你再叫人告诉我一声吧!”甄克善被万管家这一趟一趟的弄得心烦意乱,不由得有些毛躁起来。说句实在话,对这次考试他心里压根一点儿成算都没有,出了场之后待要回想场上都写了什么,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甄夫人瞧了瞧他,就有些欲言又止。自己的儿子她最了解,看到儿子这样心里也难免不安,目光不自觉一转,掠了一眼镇定自若的甄克守,也有点儿烦躁起来。虽然甄克守也是儿子,也要尊她一声“母亲”,但哪儿比得上自己身上下来的更亲?若是弟弟中了做哥哥的反而没中,又是嫡子,这脸面可往哪儿放!

甄钰眼中亦是一黯,两个哥哥都是她最亲近的人,她也从来不曾在心中将两人分出个主次来,可是血缘天定,老天早已将差别分得清清楚楚。纵然她可以不在乎,甄夫人也不在乎,世人又怎会不在乎?甄钰轻轻捏了捏母亲的手,甄夫人偏头望着她微微一笑,心中略安。

“母亲,我陪着二哥回去一起等着吧。”甄克守说着也站了起来。

“是啊是啊,夫人就让两位公子先回去休息休息吧,婢妾在这儿陪着夫人一起等!”白姨娘也点头附和。若是等会儿的消息跟她所预计的一样,当着两位公子甄夫人面子上岂不是更不好看?万一她一时气急迁怒自己的儿子可就不妙了!

甄夫人心里越发膈应起来,甄克守说这话时的神情太淡定了,看在甄夫人眼里觉得这就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衬得自己的亲生儿子越发没底。可是,想到他平日里的懂事,甄夫人对他却是恨不起来,更迁怒不起来,可越是这样,这一腔不快的情绪越是连个发泄的出口都没有!

甄夫人不由得就有点儿心灰意冷,轻叹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你们俩回去歇着吧,等会儿得了消息,我再差人去支会你们!”

甄克善兄弟俩见她这样立刻明白她是为什么而来,两人的心骤然一紧,情不自禁瞪着灼灼的目光盯着她,心越跳越快,似要跳出胸腔来。

“中了,都中了!”锦绣喘着气笑道:“奴婢恭喜两位公子!两位公子快点儿过去吧,这会子夫人她们都在呢,夫人正吩咐着放赏!老爷也回来了!”

“是,母亲!”甄克善和甄克守施了礼,兄弟俩便一起告退,相携而去。

出了正院大门,甄克善的腰杆子不自觉挺了挺,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眉目间也舒展了几分。那厅里的气氛太压抑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整个人仿佛都矮了一截似的。

甄克守转头望了望二哥,忽然就笑了。在这明亮得耀眼的阳光下,他的笑容灿烂而温和,带着令人心暖的亲近和理解。

心头一松,甄克善不由得也笑起来,兄弟俩相视而笑。

甄克善就抬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三弟,好好加油吧,以后爹的名声可全靠你支撑下去了!”

“二哥,”甄克守的眼神有点儿复杂,二哥与他说这话时,那等发自真心的语气他听得出来。他抬起眼,乌漆漆的一双眸子瞧着甄克善,轻描淡写的笑道:“二哥放心,这一科你必定能中的。”

甄克善失笑,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又不是神仙,你怎知道?说得这么肯定,听着跟真的一样!”

甄克守只是笑笑,说道:“二哥一会自然知道我说的不错的。”

甄克善原本是不抱什么希望了的,此时见三弟这么笃定自若——且他知道他年纪虽小,却是个不妄言的,不由得心怀一慰,精神也振了一振,眼睛灼灼闪亮有些紧张的揪着他问道:“真的么?理由呢?三弟你可别拿我开玩笑!”

“我哪儿会拿二哥开玩笑!”甄克守笑笑,正欲说话,身后传来一阵急急奔跑的脚步声和 “二公子、三公子”的呼唤声,凝神听去,却是锦绣。

“二公子!三公子!”锦绣奔了过来,气喘吁吁,脸颊通红,衬得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此刻,她面上眼底皆是浓得要溢出来的笑,奔到了他们跟前,嘴动了动,却只有喘气的份。

第220章 兄弟的良苦用心(和氏璧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