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公主自那日回宫之后,便一直注意着乾清宫这边的动向,过了两天都没见赵奇进宫,她心里不由有些忐忑不安起来。这日终于忍不住了,正想要出宫去一趟甄府,恰好看到甄老爷和赵奇进宫。

福清公主一颗心落了地,复又回了明珠苑。

对于探明南越王是否死亡一事之真相,内阁上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拟定了使者名单,请皇帝过目。不出所料,这次派去的又是方瞻和方泽父子。

皇帝准了方瞻,却没准方泽,表示要将方泽留在身边当差,另指派了其他人去。

方瞻领命赶往南越,不料还在路上又被上京中飞驰而来的使者给截了下来,说是京里已经接到南越边境州府八百里加急快报:南越王已经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历数世子赵奇不孝事例,废赵奇南越王世子之位,改立幼子赵聪为南越王世子,即日继位!

上表皇帝的折子如今已经递在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方瞻大惊失色,顾不得别的,慌忙掉头急急回京。

上京里围绕这事顿时又紧张起来,简阁老和辛左宰等趁机将手上相关事项都放慢了速度,有意拖延。

赵奇气得在驿馆中睚呲欲裂,再次求见皇帝密谈之后,便闭门不出,并没有求助任何一位朝臣帮忙说话。

他很清楚,能帮他的,只有皇帝。皇帝最忌讳的,便是拉帮结派,他不能在皇帝心里播一颗怀疑的种子,他能做的,只有全心全意的信任皇帝一个。

况且,如今他身无分文,便是想求人帮忙说好话也没有本钱!那些不必花钱就会为他说话的他更没必要上门拜访反倒惹来嫌疑。

内阁的讨论十分激烈,齐右相和辛左宰争执言辞尤为激烈,而一连三天,皇帝那边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众臣心中暗暗打鼓,不知皇帝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除了个别之外,大多数便也装聋作哑不肯站队。

这时候,不知是谁又把两年前大夏南疆讨叛南越国屯兵边境心怀叵测蠢蠢欲动之事抖了出来,朝堂上下猛是一震,大家看赵奇的目光更加变了色。

当年既然存了不轨之心,如今却又反过来求救,当大夏这么好欺负么?御史们尤为愤慨,纷纷上书皇帝反对帮助赵奇。

南越谁当王不是一样臣服于大夏?为何非要是这个赵奇?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就连驿馆中的小官吏仆役对赵奇的态度都变得暧昧不明。其中有跟赵奇处的不错的人忍不住劝他去皇帝面前认个错、说个好话求个情,赵奇淡淡一笑,说了句“清者自清”不肯踏出一步。

皇帝仍然不做声,齐右相和方瞻却突然上折,慷慨断然表示当年之事根本就是南越王自己的主意,与赵奇无关。而南越王那时候早已宠爱莲妃到了无所不可的地步,带兵屯边的也是莲妃的兄弟亲属。

众臣还未来得及对齐右相和方瞻的话进行质问与考证,皇帝已然震怒,下旨出兵讨逆,捉拿莲妃母子。

简阁老等上书请皇帝三思,皇帝只是冷笑,说道:“历代南越王从不曾有过先继位方上表请封的先例,那莲妃是什么东西,竟敢先斩后奏要挟朕!赵奇纵有千般不是那也是朕册封的王世子,轮不到她来废!”

简阁老暗道可惜,只恨莲妃太过心急,反而将自己推向了绝境再没有半点儿回旋的余地。

挑战天子的权威,足够她死百十次!难怪赵奇天天呆在驿馆中半点儿也不着急!

明珠苑中的福清公主听到此事落定,心中亦没来由松了口气。

此事定下之后,接下来便是挑选合适的大将护送赵奇打回南越。这一回,倒无人再敢轻言。

上一次简辽作为主帅出征南疆叛乱,结果大败,至今仍未起复仅挂了个闲职,后来还是忠勇侯再次临危受命,方扭转了局势反败为胜,但忠勇侯也因此落得个内伤终生的下场。

如今征讨南越,自然仍是要调用西南军的,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望向了忠勇侯府。

老子受伤了,不是还有儿子……

只不过,人家自家人不提,旁人又何必去冒这个险?计世澜可是太子的人,太子自然有其打算。

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计世澜也十分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要这次出征成功,他将摆脱太子伴读的身份,作为重臣的一员跃居朝堂,到时候还可以趁机将西南军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很有信心自己能够成功,苦练这么多年的骑射,又阅读了那么多兵书,又有渊源的家学传承,计世澜觉得,这一次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天赐良机!

计世澜当天与太子及东宫幕僚们商议之后,晚上就迫不及待去书房求见了父亲。此事还得父亲出头方是正理。

计侯爷听他说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好像莲妃母子一众已然是他的囊中之物,不由挑眉,心中十分反感。

他把战争看得太简单了!

第327章

可是除了他,计侯爷也想不出来更合适的人选,更主要妁,他不愿意西南军落到计家以外的人手中。瞅了一眼这眉飞色舞眼睛发亮的儿子,计侯爷心里暗叹,强忍着心中的反感,耐心的点拨,反复交代他到了军中一定要多听几位老将的意见,切不可自作主张。

计世澜见父亲这话摆明是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中甚喜,无论他说什么都是忙不迭满口的点头答应,计侯爷见了心中就是一凉——他知道他压根没有真正听进去!

“对南边的战争,没有人比父亲更有发言权了,还请父亲明日早朝上替孩儿好言几句。这是咱们计家的机会,断断不能落入旁人手中!”计世澜慷慨请呈。

计侯爷漫不经心点点头,正欲开口,书房的门“哐啷”一声被人从外边推开,计夫人一阵风冲进来气急败坏道:“万万不行,我不同意!世澜不能出征!”

计氏父子俱是一怔,计侯爷蹙了蹙眉没开腔。

计世澜好不容易说得父亲点头,哪儿肯让母亲破坏了好事,几步上前急道:“娘,您这是什么话!”

计夫人含泪颤声道:“总之,你不能去。战场上刀剑无眼,南越不比那些野蛮部族,那莲妃母子把持多年,势力定然不弱,你若是万一有点儿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

计侯爷嘴角抽了抽,无声冷笑,看着他们母子争执。

计世澜顿时放心,更是不服,哼了一声傲然道:“南越再厉害也不过番外小邦,兵力再强焉能跟我大夏相比?何况王世子又在咱们这儿,那莲妃母子乃是叛逆,定然不得民心。这一路杀去,必定势如破竹!娘,这是儿子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难不成白白便宜了旁人!”

“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计侯爷心中稍定,这一晚上计世澜所言,只有莲妃母子不得民心这句话他听了还有两分顺耳。

“有什么道理!”计夫人拉着计世澜的袖子,含泪汪汪道:“世澜,你如今尚无子嗣,那南越时万万去不得的!”

计世澜听了这话如同马蜂蛰了一下差点跳起来。“娘,”计世澜心中恼怒,脱口道:“当年爹出征,不是也无子嗣吗!娘当初是什么态度,如今又是什么态度!”

“你——”计夫人没料到儿子会说出这种话来,一时恼羞且窘。

计世澜话既出口方回过神来,也懊恼不已。

“你娘这也是担心你,世澜,你怎么能这么跟她说话呢!”计侯爷淡淡开口,听在计夫人耳中,只觉得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讥诮与嘲讽。

新婚丈夫出征,她半丝儿犹豫都没有,反而积极鼓动;如今儿子欲出征,她却百般的阻挠不许,也难怪计侯爷心中不虞。

计夫人心中的羞窘一现而散,暗自冷笑,一个心里压根没有自己的丈夫如何有儿子重要?她这么做,本也没错!

“如今我年纪老了,比不得年轻那时,我经不起什么打击了!世澜,就当是娘求你了,好吗?”计夫人含着泪,满面的哀伤。

见儿子不语,计夫人忙又道:“横竖以后机会还有的是,你如今年纪还轻,再多历练几年也不迟!”

计世澜咬咬牙,断然道:“不行!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娘,你不知道我等了多久才等到这一天,你非但不为我高兴,还百般阻挠,莫非在你眼里,你儿子就那么没用?”

计夫人瞠目结舌,急道:“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总得为我想想吧!”

计世澜扬眉哼道:“不就是子嗣吗?娘你可别忘了,邵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是怎么没的!”

计夫人的心顿时如同挨了重重一击,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邵琬清那个贱人,怀了孕却自作聪明隐瞒着不吭声,她不过看不惯她那轻浮的贱样小小的惩戒了她一下,哪成想孩子就这么没了!那是个男胎,她心里也不知是惋惜还是庆幸……

“朝堂之事,夫人就不必操心了。”计侯爷淡淡道:“这事也不是我们关起门来就能决定,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计世澜立刻用一种热辣辣的目光望向父亲,计侯爷只作不见。

计夫人浑身像被抽空了力气,晃了晃,转身默默的离去。

她贾丽君要阻止的事,还没有阻止不了的。不是还有宫里的皇后吗……

次日,计夫人一早便进宫求见皇后。*记住牛屁屁书院最快最新文字版更新*她这个时候求见,皇后心里多多少少也猜到几分,略微沉吟,便命传见。

“表妹今儿怎么得空,本宫正想个人说说话呢!”皇后笑道。

计夫人三两步上前,跪在皇后面前含泪道:“娘娘,臣妾也是没有子了,只有娘娘可帮臣妾,求娘娘为臣妾做主啊!”

皇后吃了一惊,忙俯身亲自挽住了计夫人起来:“表妹这是怎么了?谁这么大胆敢欺负你?”

皇后说着目光往柴姑姑那一瞟,柴姑姑会意,无声屈膝,将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领了下去,轻轻将殿门掩上。

“咱们表姐妹不用那么多礼,快坐下说。”皇后一边劝慰一边暗暗打量计夫人,见她面上虽然薄施脂粉,仍遮掩不住那一份苍白的憔悴,眼眶也有些肿,显然是大大哭过一场。皇后心中暗暗诧异。

计夫人依言坐下,以帕拭泪,先是皇后陪了罪,随后便将自己的意思委婉的向皇后说明了,一边悄悄去观察皇后的脸色。

皇后听毕,眸底瞬间闪过一丝不快。这事不光计夫人一家关心,皇后和太子等也很关心。皇后的意思和太子、计世澜一样,此次领兵人选由计世澜出任最好不过,不想计夫人却如此鼠目寸光。

皇后心里不快,面上却滴水不漏,身子往前倾了倾,亲切的向计夫人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倒吓了我好一跳!表妹其实多虑了,世澜这样的身份,领的又是计家世代掌控的西南军,又是主帅,本宫说句不好听的,咱们大夏开国以来,征讨逆贼无数次,哪一次有过主帅出事的?你呀,是关心则乱!”

计夫人让皇后这话说的微微的垂下了头,面上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神情,轻轻点头柔声道:“娘娘所言甚是,可臣妾这个做母亲的,总不能释怀!”计夫人轻叹一声,缓缓抬头望着皇后幽幽道:“娘娘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因为臣妾一时忍无可忍,管教了世澜屋里的邵姨娘一下,不想那邵姨娘有孕在身,孩子就这么掉了,还是个男胎……这可是世澜的头一个孩子,臣妾心里十分不安,如今听说世澜又要出征,臣妾怎么能不多想!这要是万一有个什么事,臣妾岂不是成了计家的罪人,这辈子也不能安心!论理臣妾不该拿这事来烦劳娘娘,倘若如同十多年前那次,非世澜不可,臣妾也断断不会说这些,可是这一次,分明有更好的人选,臣妾少不得求娘娘的体恤恩典了!”

别的皇后亦不甚在意,可是听到这“分明有更好的人选”皇后的眼睛分明亮了一亮。她知道自己这个表妹素来足智多谋,她这么说定有她的道理,当下便道:“有更合适的人选?表妹指的是——”

计夫人敛了敛神,温和的目光迎向皇后,轻轻的吐出三个字:“定郡王。”

皇后眼皮一跳心中吃了一惊,不虞道:“定郡王?你是说二皇子夏见泽?”

“对,就是他。”计夫人点点头,胸有成竹。

皇后眨了眨眼睛,偏头沉思,片刻笑道:“本宫倒不太懂了,怎么定郡王反倒是更好的人选?”

西南军一向来掌控在计家手中,皇后认为计夫人不舍计世澜出征,多半会推荐她的娘家贾家的兄弟亲戚,不料却推荐了定郡王。这就太令人不解了!

计夫人不慌不忙,望着皇后道:“娘娘可觉得,定郡王这一二年有什么变化不曾?”

皇后目光闪了闪,不以为意笑道:“变化?倒不曾看出来!”封了郡王,这是到了年纪必有之事,领了九城兵马司的差事,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一区统领,连正经的正六品都算不上!如果这些也算是变化的话,也就这些了。

计夫人说道:“定郡王虽然只是区区其中之一的统领,可是他的身份摆在那里,谁又敢当真把他当做一个小统领看待了?娘娘,太子爷连军队的边都摸不着,可是定郡王不声不响就进了九城兵马司呀!九城兵马司有实打实的三万人马,关键时刻完全可以掌控整个上京的局势。”

皇后一凛,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细细想来,计夫人所言不错,九城兵马司的实力摆在那里,而定郡王也实实在在的就在九城兵马司中任职!若说这里头真的没点别的意思,皇后也不信。

她突然又想到,自己借由内务府安插在定郡王府的得用人如今已被定郡王清除得只余寥寥一二;虽然这事自有契机,但定郡王能借着契机下手下得这么准,没点真本事却也不能。皇后突然想到这剩下的寥寥几人这么久就没给她捎过什么真正有用的消息,没准这几人根本就是定郡王有意留着迷惑她用的!

第328章

皇后重新对定郡王警觉了起来,一桩桩一件件事在脑海中断回放,越想越觉混乱心惊。皇后一时有些惘然,难道这么多年来,她真的看走眼了吗?

“即便如此,表妹为何说他是南征最佳人选呢?”皇后不动声色问道。

计夫人心中一松,知道皇后已经被她说动了,便微笑道:“娘娘,此一仗非同小可,也只有定郡王这般文武双全的才能担此重任呐!”

皇后一怔,瞳孔骤然一缩,吃惊的瞟了计夫人一眼。

计夫人又徐徐道:“西南军军中大将多数是计家使出来的人,忠心上边倒是有几分的。”

皇后有些神思不定,勉强点点头笑道:“此一仗关乎我大夏朝廷的威严,这主帅的人选是得好好的斟酌才是!况且,同为人母,表妹的心情本宫也能理解,表妹且回去吧,容本宫再想想!”

“是,娘娘!那么臣妾就不打扰娘娘了!”计夫人恭顺起身,向皇后屈膝行礼退下。

皇后目光闪烁,神情变幻不定,咬着唇沉思半响,即命笔墨伺候,亲手写了封信,命柴姑姑亲自暗暗送往简府。

简阁老接到皇后的信,却觉得皇后有点儿小题大做了。一个毫无背景助力的皇子,就算九城兵马司真的在他手中又能怎样?皇后到底是女人,心里定是对定郡王那死去的母妃耿耿于怀,因此总爱紧盯着他。

简辽、简纪伯、简纪伦等却觉得皇后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太子的威胁自然是越少越好,这样皇帝才不会动什么别的心思,他们也不必整日提防着。

“父亲别忘了,当初那个贤妃,不过是个民间女子,咱们所有人包括皇后谁把她放在心上了?结果呢?皇后差点儿就因她被废!父亲,宁可错杀一万也不能放过万一啊!”

“不错!不过是个贱妃的野种,本就不该活着,杀了他他也不冤!”

“何况,他死在前线,那也是为国尽忠,死得其所了!”

简阁老最终拍板,点头道:“既然如此,早早解决了他也好。留着到底是一块心病!不过,此事不能咱们提,得皇上自己提,省得到时候皇帝又疑神疑鬼,哼,若是没有咱们简家,这个位置他又如何能坐得稳,过河拆桥,如今疑心越发重了!”

简辽等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齐齐等着简阁老拿主意。简阁老目光在他们几人脸上扫过,淡淡道:“此事本阁自有主张,你们不许轻举妄动,且等着消息便是了。”

不日,简阁老上书,直言此次讨逆乃是顺应民意、替天行道,莲妃母子不过跳梁小丑,其实力根本不可能与大夏相提并论,胜败之分只是早晚,根本没有半点儿悬念。

因此提议,不如命颁旨册封南越世子为王的使者一并随大军前往,反倒省事。

皇帝听了此言,点头并无异议。转而却又难为起颁旨的人选来。

为表示对南越国的重视,历代南越王受封,都是由郡王亲王一级的皇族充当使者前往颁旨,如今赵奇受封,自然也应当按照此例。

可是夏氏皇族当年受裕太后打压迫害,后来简氏当权理所当然也不情愿皇族兴起,发展到如今,早已凋零残落的不像样。

按说谷郡王本是最合适的人选,奈何他身患残疾,这种场合是压根不能去的了。剩下的不是年事已高不便远行就是无才无德压不住场的闲散宗室,皇帝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定郡王还算合适。

“那就定郡王去吧,爱卿以为如何?”皇帝轻叹。

简阁老早料到是这个结果,面无表情拱手躬身道:“皇上圣明,微臣也觉定郡王乃是最好的人选。既如此,微臣以为,这南征主帅一职倒不如亦由定郡王出任,反倒便宜。”

皇帝半响不语,说道:“也好。西南军中老将众多,又有南越王世子做向导,定郡王也不过挂个名罢了!”

“是,微臣这就下去安排,此事宜早不宜迟,不能再耽搁了!”简阁老恭声领命退下。

那封不知真假的“岭南王绝笔”奏折送来上京已经好些日子了,朝廷再不给出明确态度答复,对南越那边也不好交代,还会让莲妃有机可乘散步谣言。

简阁老那边下去与内阁及六部商议出兵、颁旨一众事宜,皇帝亦传旨给正在密云县练兵的定郡王,命速速回京。

九城兵马司每年都有一批人马前往密云武场练兵,今年恰好定郡王那一区亦在此列。

接到圣旨时,夏见泽已经在密云呆了三个多月,训练已经接近尾声了。他匆匆交代一番,次日一早带领三十来亲兵快马加鞭赶回上京,刚过中午便到了。

进宫面圣,听父皇说明了传自己回京的用意,夏见泽心中暗喜,恭恭敬敬的答应下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说从前的夏见泽,费心寻思琢磨的只是尽量淡化自己的存在,默默的隐在角落保存自己,如今的他,在想法上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几个月军营的训练令他身体心灵深处某种意识骤然清醒,满腔的热血似乎也沸腾了起来!进九城兵马司这一年多来,看多了底层小兵、百姓战战兢兢求生存的情形他不由不暗暗寻思:莫非自己也要一辈子过这种生活吗?

原来他以为,小心谨慎便可求存,如今方知,守成也是需要实力的,没有令人忌惮的实力,便是想独善其身也要看许不许!人家高兴时拿你取乐,不高兴时拿你出气,你能怎么样?°

太子和皇后从来都不曾对他完全放心,他一直都很清楚,说不定哪天那母子俩心血来潮,就能轻而易举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杀死他。

连自保尚且不能,谈何保护他心爱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在她面前信誓旦旦说保她一世幸福平安?还是慧妃娘娘说的对,有实力的人才有说话的资格,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东西!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期望,不堕我大夏威名。”夏见泽跪在大殿中央,心底只觉得莫名的兴奋。

皇帝的眼底划过一丝莫名的复杂,淡淡道:“此趟差事非同小可,南越那边如今局势混乱,敌我难分,凡事要多留个心眼,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切不可急功近利出了差池,到时白白枉送了性命,更堕我大夏声威!”

夏见泽心头一凛,脑子里顿时冷静了几分,恭声道:“是,儿臣谨遵父皇教导。”

皇帝轻哼冷笑:“但愿你是真听进去了朕的话!下去吧!去给你母后和慧妃请个安。”

夏见泽无声退下,闷闷低头沉思,突然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深深的舒了口气平复心情,稳稳往坤宁宫走去。

皇后已经得到他回京面圣的消息,一颗提起的心也放了下去,暗暗冷笑。回来就好,但愿他这一次死在南疆,也就一了百了了!

听到定郡王求见,皇后不似从前那般反感强压腻味,换上了温和的笑容,命快快有请。

夏见泽跪下恭声请安之后,皇后亦客套了几句、赐坐。

夏见泽便将皇帝的旨意简单向皇后禀了一番,皇后自然应当露出微微的诧异,随后笑着不痛不痒鼓励了几句,夏见泽一一答应表示受教了。

母子两个本来就是虚情假意,客套话说完了也没有别的什么可说,皇后便含笑道:“去看看慧妃,便回府休息去吧!赶了半日的路想必你也累了,过几日就要南下,有的要准备呢!”

夏见泽答应着,趁机起身告辞,往慧妃的景仁宫去了。

“母妃!”踏进景仁宫宫殿大门,夏见泽的心情顿时飞扬起来,嘴角也不自觉翘了翘带着笑意,也不等人通报直接就走了进去。

还是这儿亲切,打心眼里的亲切。

“郡王!”慧妃正与儿子夏见沛说话,见了夏见泽又惊又喜,明亮的眸子中顿时绽满了笑意。

“郡王在密云练兵回来了!”慧妃不等夏见泽行礼问安忙摆手免了他的礼示意坐下说话,又连声吩咐上茶上鲜果点心。

夏见沛也笑着叫了声“二皇兄好!”

夏见泽笑着向六皇弟点点头打了招呼,一手端起茶一边向慧妃笑道:“是啊,今日刚刚回来,见过父皇和母后,便过来瞧瞧母妃!”说毕将茶碗端到嘴边大大的饮了两口。

在皇帝和皇后那,哪里有他喝茶的地方?赶了半日的路,又应付了皇帝皇后半响,早已口干舌燥,只有在慧妃这儿,他才敢这么放松随意。

慧妃见他这样不禁含笑轻叹微微摇头,望着他的目光满是怜爱,忙笑着道:“这些糕点是今儿小厨房才做的,有你喜欢的桂花马蹄糕,尝尝看还是不是那个味儿!”说毕又向夏见沛柔声道:“沛儿回去休息吧,下午还要上御书房呢!”

夏见沛乖巧的答应一声,向夏见泽告别去了。夏见泽与兄弟道了别,转头向慧妃笑道:“母妃这里的桂花马蹄糕,一定仍是从前那个味儿!”说着也不客气,几句话间,一盘桂花马蹄糕就只剩下两块了。

第329章

慧妃端着茶碗轻轻的拨弄着,抿唇含笑,不时望着他微微的摇头。看到夏见泽心满意足的放过了点心盘子,慧妃抬手扶了扶鬓角的金雀步摇,含笑打趣道:“也就是在我这里,若是外头人见了,哪里相信这就是咱们尊贵的定郡王殿下呢!”

尊贵?夏见泽无声一笑,抬眼笑道:“也就是在母妃这里,儿臣才敢,便是在自己府中,都不敢如此。”

“那是郡王长大了,懂事了!”慧妃倒感慨了一句,目光也有点儿迷蒙起来。不过,她很快就禀去了这份略带点儿伤感的情绪,笑问道:“郡王回来,可是练兵结束了?”

“还不曾,”夏见泽摇摇头,神色正了正,将皇帝传召自己回来所为何事一五一十的向慧妃说了。

慧妃听了眼睛一亮,也替他欢喜,喜笑颜开道:“这下可好了!这说明啊,皇上心里还是极看重郡王的,不然也就不会将这般要紧的差事交给郡王!这是个好机会,郡王定要尽心尽力,莫要辜负了皇恩呐!”

夏见泽听慧妃这么一说精神不由得振了振,心情也好了许多,笑着点头道:“儿臣谢母妃提点,儿臣一定会尽力,不会辜负了此番大好机会!”

“自打那南越王世子来京,这吵吵嚷嚷的似乎也有好一阵子了,怕是没几日就要启程吧?时间虽然紧迫,郡王也别着急,凡事得好好的做好准备!”

夏见泽点点头:“儿臣回府便会速速打点,听父皇的意思,最多再过五六日便要动身,父皇已经派了特使快马加鞭赶往西南,到时候与西南军会合,护送南越王世子回国继位。”

“西南军?”慧妃原本笑意盈盈的与夏见泽说话,听他提到西南军面上神情顿时僵了僵,眉头也微微的蹙了蹙。

夏见泽一下子便注意到了,不由得凝神道:“是的,母妃,莫非这有什么不对?”

慧妃百思不得其解,疑惑道:“这倒有些奇了!西南军不是一直掌控在计家手里吗?皇上要把西南军交给郡王率领,计家那边就没有一个吭声的?”

夏见泽一呆,眸底骤然划过一道亮光,喃喃道:“就算计家不吭声,皇后和太子也没道理不吭声……”

“郡王!”慧妃脸色微微的变了。

夏见泽抿着嘴不说话。

若不是慧妃提醒,他一下子也想不到这!虽说颁旨封王之事向来由皇族子弟承担,可正如慧妃所言,西南军是计家的势力,计家与皇后太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么可能任由皇帝做主将此军权顺顺当当教与他的手中?计侯爷如今不能出征,不是还有一个计世澜吗?即便计世澜也不行,还有贾家、简家、周家排着队呢,怎么轮都轮不到他这个“外人”!

计家如果此时不吭声,那必定是有了后着……

夏见泽心中顿时泛过一阵冰凉。

他就说,什么好事会那么轻易落到他的身上!人家设了圈套让他往里钻,他竟还暗暗自得!

沉默半响,慧妃轻叹一声,幽幽说道:“也许是咱们多虑了,此事皇上已然下旨,断断没有收回旨意的道理,这一趟,郡王是非去不可的了!”

夏见泽眸光一沉,微微冷笑,点头道:“母妃说的不错,到了这一步,儿臣已经没有退路了。南越纵是龙潭虎穴,儿臣也要闯一闯!儿臣就不信了,他们还能要了儿臣的命不成!”

“郡王!”慧妃整个人一震,下意识掩住了口,急忙道:“郡王休要赌气说这般言语!到时候郡王身处千军万马之中,只要小心谨慎,料想也不会怎样。郡王身边最好多带些得力亲兵,衣食住行尤要注意!”

夏见泽霍然起身,向慧妃单膝跪下拱手道:“儿臣谢母妃提点关心,母妃对儿臣的恩德儿臣永生不忘!此次若能全身而退,再好好报答母妃吧!”

慧妃听了这话不由得也伤心起来,眨了眨眼睛,抬起帕子拭了拭眼角,哽咽道:“郡王快快起来,没的说这些丧气话!老天爷一定会保佑郡王的!”

夏见泽却不肯起,面色端凝,目光沉静一眨不眨直视慧妃:“母妃,儿臣最后问母妃一句,儿臣的亲生母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请母妃看在儿臣不日远征的份上,告知儿臣吧!”

霎时间,重重滚滚的悲愤哀凉一齐涌上心头,多年来咬牙隐忍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烧得他的心火一般滚烫,胸膛中萦绕急转着一股悲愤之气,似要破胸而出。

夏见泽单膝着地变成双膝下跪,俯首重重的向慧妃磕了个头:“求母妃告诉儿臣!”

慧妃的泪水早已滚落下来,眼眶红红的。她哽咽着道:“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二皇子心里何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还用问吗!”

夏见泽身子微颤:“真的是……皇后?”

慧妃不答,却是柔声道:“快起来,如此母妃怎么当得起!快起来!”

夏见泽心头沉甸甸的,闷闷起身,一时有些呆若木鸡。怀疑了千次百次的事变成现实,心底到底起了一丝纷乱。

过了好一会儿,慧妃方收起了情绪,勉强笑了笑,用较为轻松的语气说道:“我娘家的两位侄子温和延、温和方痴长几岁,办事倒也稳妥,也颇有几斤力气,郡王若是不嫌他们碍事,到时候便带他们一起去吧!也是对着郡王,我才说这些,若是不便,就当我没有说过!”

夏见泽强按下满心的悲愤,勉强笑道:“母妃这是什么话!母妃肯伸出援手,儿臣感激不尽!今日回去,儿臣便亲自去一趟温府。”

慧妃忙笑道:“倒也不必你亲自去,派管家去一封信,同他们说明缘由就是了。”

夏见泽知道她这是生怕自己招惹是非,心中感激,便点头答应了。想了想又道:“温府上还有一位兄台,叫温和泰,儿臣想请他也一起,不知妥不妥当?”

“和泰?”慧妃哪里知道夏见泽和甄钰那年在温府与温和泰一道差点被陷害之事,听夏见泽提起温和泰有些诧异,想了想,迟疑道:“和泰倒是甚为聪明,不过,他身体向来不太好,不知会不会拖累了郡王?”

夏见泽这才想到这一点,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倒是儿臣疏忽了!和泰兄身体不好,的确不合适长途跋涉。”

慧妃笑笑,淡淡道:“其实这几年他比先前倒好许多了,郡王可以顺便问一问,若是不行拒绝了,郡王不要在意就是。”

“那怎么会呢?母妃多心了!”夏见泽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