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低声道:“并非怕他……可他怎么说也是太后的嫡亲侄儿,是高华崇和高天文的从弟啊。”

任岱武道:“那又如何?你难道不见高子辉是如何待他的?子辉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宗正把高展明赶回家的时候,高天文不也没敢帮他说话吗?高家嫡系一支里,他是唯一没有爵位可袭的,比你我都不如。出了宗学,他就什么也不是,靠着他的姓氏骗口饱饭吃就不错了,怕是连官都当不了。难不成他还能去参加科举,考个状元吗?”

蔡雅叹了口气:“那倒也是。其实他也挺可怜的。他爹和安国公、参宁侯、西宁侯明明是同胞兄弟,太后的四个嫡兄弟都封了侯,安国公因为军功还封了国公,只有高展明他爹死的太早,没赶上封爵。”

一旁的另一名子弟道:“那能怪谁?还不是怪他自己。我听说当初他娘请了个高人给他算过一卦,说他是个命硬克人的,这不他一出生就把他爹给克死了。我娘送我来宗学之前就叮嘱我,千万离他远一些,他可是个天煞孤星,谁挨着他,就准没好事。”说话间捅了捅任岱武,“哎,你也别总跟他过不去,万一他一生气,把你也给克了怎么办?”

一群人都哄笑起来。

又有一人道:“他可是真的惨呐,我听人说,他娘已经把当年先皇赏给他们家的田地铺子都卖的差不多了,就差要卖嫁妆过日子了。”

蔡雅惊讶道:“怎会这般?他怎么也是高家嫡系啊。”

那人道:“怎么不会?他们家没有爵位,没有封邑,无禄可食,这些年都靠着太后和安国公接济。他娘是武安侯家的小姐,是个败家的,根本不会操持家业,又要像高家其他几家人家一样过日子,屋里烧的蜡烛都要用龙涎香制的,衣服上的金线要拿真金绞的,多少年只出不进,所以早把他们那点家底掏空了。我表兄去年买下了他家几处别院铺子,我才知道这些事。”

蔡雅道:“那也太惨了。”

一人道:“怪不得咱们办的宴席,他总是不肯参加,我还当他是孤高冷僻,原来他是个穷鬼啊!”

任岱武冷笑道:“何止是穷。前些年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二爷出资替他置办的,如今二爷玩腻了他,他可就什么也不是了。他还孤傲个屁!真以为他姓高就了不起了?”

蔡雅道:“可他毕竟还是高家的嫡系出身,太后和安国公总不会置他们母子不顾吧。”

先前那人道:“管也管不了多少,每年给他们些抚恤的资金,都是公中直接拨款过去的,做做钱帛上的面子而已。太后在宫里,安国公要处理朝政大事,其他几位侯爷常年不在京城里,谁有空关怀体恤他们母子死活?高家子孙那么多,嫡系里与他同辈的也有几十个,只怕国公侯爷们未必还记得有这么一位侄子呢!他们母子如今过的可比高家旁系的几户人家都不如,什么嫡系,也只不过说出去好听而已。”

一人笑道:“话到这份上,我也不怕跟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姓高的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跟当今太后一个姓吗?我早就看他们不痛快了,仗着是太后本家,这些年可没少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吧?其实没了靠山,还不是各个都得落到高展明那样的地步?我跟高展明虽没什么仇,不过看他倒霉,我这心里着实快活,哈哈。”

蔡雅连忙捂住他的嘴,比了个手势:“嘘,轻声点,让高家的人听见了,咱们可就完了!”

说曹操,曹操到,就在这时候,高展明从一旁的曲径中走了出来。

那几名背后议论人的子弟立时噤了声,有人心虚地转开视线,聪明的则立刻扯开话题说起别的事来。而任岱武只是傲慢地瞪了高展明一眼,仿佛方才的话就算让他听见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高展明却似乎根本没有听见他们方才的议论,微笑着对几人打了招呼,便与他们擦身而过。

待那几名子弟走远,他不由叹了口气。

其实方才那些人说的话,他听到了不少。这鹤竹园占地数百顷,又曲径幽深,他虽先前已打听了自己的住处在哪里,可一个不留神就走岔了路,到了这里。方才他在林中小憩,远远就听到了那些子弟的谈话,直到那些人走近了他才不得不出来。听了他们的谈话,他才发现自己的身份在这宗学之中究竟有多么尴尬。

他的出身明明是极高的,和高华崇高天文他们不相上下,只因幼年失怙,竟落魄到这般田地。这也都罢了。就因为他出身高,却没有靠山,徒遭了许多人白眼,那些人不敢对风头正健的高家子弟稍有忤逆,便将满腔嫉恨的怒火都发泄到他身上,而其他高家嫡系子弟又嫌他穷酸,对他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这般窘境,纵是有高家这道护身符贴在身上,又能救他几分?他总听人说那位真正的高展明是如何清高倨傲,可如今对他也有了些感同身受的怜悯:只怕他分明活的小心卑微,却不得不假装高傲坚强,才能令人对他有所忌惮,不敢肆意侮辱吧!

高展明好容易找到了自己所住的香兰苑,走了回去。他的住处就在高天文、高华崇左近。

高展明刚进屋没多久,外边突然有人敲门。他走出去开门,只见高天文站在门外。

高天文手里捧着一个食盒,道:“君亮,我差人做了些你爱吃的桂花酥,送来给你尝尝。”

高展明正欲道谢,却见高华崇搂着韩白月从曲径那头走了过来。高展明看见韩白月,不由一怔:韩白月并不是高家嫡系的子弟,按理说,他的住处不该在这一片才是。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高华崇和韩白月的关系已是大白天下,这学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高华崇出入哪里都带着他。

高华崇见高天文与高展明站在门口,冷笑道:“子艺堂兄和君亮堂弟当真兄弟情深,白天在学堂里说了一天的话,到此时还难舍难分。”

高天文道:“我请人做了些桂花酥,拿来想请君亮吃。子辉和玉桂要一起尝点吗?”

韩白月道:“不必了,子艺兄为君亮备下的一片心意,我们怎敢染指?怕只怕君亮也不肯赏这个光,那才叫子艺兄伤心了。”

高展明不解道:“我为何不肯?”

韩白月冷笑:“辜负别人,不正是君亮兄的拿手好戏吗?”

高展明一怔,不知他此话从何而来,一时不知该如何往下接。

高天文无奈道:“玉桂,你这又是何必?都是亲戚兄弟,往日的恩怨,过去便过去了,何故还要这样夹枪带棒地说话?”

韩白月挑眉,面带笑意,眼神却十分不屑:“子艺兄说的是,过去的恩怨都过去了,君亮既然已向我们赔了不是,我也只能不计前嫌——我若敢有所计较,岂不是也要被君亮当着众人的面数落一番,说我与那为非作歹的流氓盗寇同流合污?这样的罪责我可承担不起。”

高展明听了此话,非但不恼,反而笑道:“不知愚弟在玉桂兄心中是否也是龙章凤姿,惊才绝艳?”

韩白月一愣,明显露出了鄙夷的神情,鼻孔朝天地嗤笑高展明的不自量力。

高展明在府中养伤的时候,曾向引鹤打听过宗学中的人事。韩白月和高展明的事情,他也是那时候探听得知的。他还听说,韩白月曾做过一件十分有名的事。一年前教授曾布下一桩功课,让学中子弟挑选一篇自认为近百年来最好的文章加以解析。大多数的子弟都选了前朝儒士的文章,也有不少人选了当朝大学士苏瑅的文章,还有那有心的,选出安国公或其他高氏前辈的文章溜须拍马。而最令人吃惊的是,韩白月竟然选了一篇高华崇十四岁时所作的文论说是前后三百年无可超越的文章,并夸赞高华崇为人龙章凤姿,惊才绝艳。这个马屁简直拍到了天上,事后虽然没人敢当面打趣韩白月和高华崇,但是私下里却当作笑话传了好几个月,闹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引鹤虽然不曾听高展明谈论过此事,却从别家少爷的陪读小厮那里听来了这个笑话。

高展明笑道:“愚弟亦有自知之明,我不过一介庸俗之人,怎敢称什么龙章凤姿?子辉堂哥文采过人,在玉桂兄眼中自然是惊才绝艳,我又怎敢与之相提并论?同样,今日有人对愚弟出言不逊,愚弟才回言讽刺。玉桂兄和那人又怎会是一丘之貉?玉桂兄说了这样的话,并非批评愚弟,而是在自贬啊。”

高天文对高展明投以赞许的目光,而高华崇则只是在一旁冷眼看着,时不时皱一下眉头。

韩白月被他反将一军,也只恼了片刻,旋即又笑了起来:“你病了这几个月,口齿倒是伶俐了不少。罢了,我不与你逞这些口舌之快,我正好是有正事要寻你的。”

高展明不由奇道:“什么正事?愿闻其详。”

韩白月道:“你先前的一番话,令我也颇多感触。也许先前的事情,是我们对你有所误会。我心中不安,因此想寻个机会大家坐下把话说开了,兴许误会也就化解了。正好再过一个月,就是端午。二爷已禀明宗正,到端午那时,学里休三天,二爷做东,请我们这些学中子弟一同乘龙舟泛御河。我思忖往日二爷对我们这些同侪照料颇多,我们也少不得整两桌齐整的酒席,请几班歌姝舞姬,回报二爷。这就是个机会,不知君亮兄意下如何?”

高展明面上不露,心里却震惊极了:呵!高华崇要请全宗学的子弟游御河泛龙舟?简直好大的手笔!他忙道:“玉桂兄说得极是。”

韩白月轻笑一声,道:“那便说定了。此事由我料理,你多出些份子,为全学堂的兄弟们备几件礼,我也好在席上多为你说两句好话,兴许就能化解众人对你的误解。不知你意下如何呢?”不等高展明回答,韩白月接着道,“我也知道,你向来是最洁身自好的,不爱与我们这些腌臜俗人相处。你的性情,我是知道的,可别人却不一定清楚,因此我听人在背地里说了你不少闲话。你若能借此机会,显出你的诚意,定能让那些流言蜚语从此消弭。我也是为了你着想。”

高展明听了这话,暗暗好笑。若不是他刚从蔡雅他们嘴中听见自己如今的家境是如何窘迫,只怕他当真会以为韩白月在做和事老呢!韩白月说了这么多话,无非就是想让他无法拒绝,到时候他若拿不出“有诚意”的礼,或是在酒席上出了糗,反倒更坐实了他目中无人的事,也要得罪更多人。韩白月这一手可实在是狠,高展明究竟是怎么得罪了他?

高展明略思量片刻,便应了下来:“韩兄说的极是,就这么办!”

高天文在一旁焦急地想开口,却被韩白月抢了先:“哦对了,还请听愚弟多说一句。到时候的礼可要君亮兄自己多费些心思,若是假以他人之手,只怕没了诚意。”

这一句话,是在警告高展明不要妄想依靠高天文了。高展明轻松地笑道:“那是自然。不过这场酒席既是为了酬谢二爷往日的照料,又是为了愚弟能化解误会,再则韩兄平日学业操劳,这时候还劳烦韩兄费心,实在是叫愚弟过意不去。不如酒席的事就交由愚弟自己来料理,不知韩兄和子辉堂哥意下如何?”

高展明此言一出,众人都愣了。韩白月原本只是知道高展明家境贫寒,想借机为难他,让他到时拿不出像样的和解礼而丢人,没想到高展明竟然自告奋勇要将操办酒席的事情揽过去。高展明根本就不通经济上的事,而且向来耻于谈钱,把酒席交给他办,岂有不办砸的道理?!

韩白月见高展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简直喜出望外,立刻一口应下:“既然君亮兄有这样的心意,自然是极好的。那就说定了。”

而高华崇和高天文则惊疑不定地打量着高展明。高展明神情自若,仿佛胸有成竹一般。

韩白月扯了扯高华崇的袖子,温柔缠绵道:“二爷,天色已晚,风大了,我们快些进屋去吧。”

高华崇皱了下眉头,深深看了眼高展明,转身离开。

待高华崇和韩白月进屋之后,高天文担忧地说道:“君亮,你若有困难,只管与我说便是。”

高展明叹了口气,道:“堂兄,你方才没听见韩白月是怎么说的么,我若假以你手,倒显得我不是诚心了。”

高天文道:“他是在故意为难你啊!你避开他回去也就是了,何必逞一时意气,应下这样的事?”

高展明道:“堂哥,我不是为了逞意气。韩白月说得对,现在学中人人对我有误解,我在此间如履薄冰,若能办好此事,或许能令人对我刮目相看,即便办不好,境况也未必能比我现在更糟糕,堂兄说是不是?”

高天文语塞,半晌后重重叹了口气:“……难为你了。”

高展明笑道:“堂哥,不管怎么说也要多谢你,我若有为难之处,一定找你商量。”

高天文点点头,关照叮嘱了几句,也就回屋去了。

第四章 查账

揽下了那桩差事之后,高展明即刻找来引鹤,与他商量。他毕竟刚得到这个身份没多久,对于此间事务不太熟悉,虽然过去曾在民间行商,也筹划过不少酒席活动,可是高家和民间不同,这种酒席一般需要什么样的规模、花费多少银两、每人收多少份子钱、有些什么规矩等的他一概不知,而引鹤是一直跟在高展明身边的小厮,对于这些事务,应该较为熟悉。

没想到引鹤一听高展明的话,立刻露出担忧的神色来,嗫嚅道:“爷……要不您告个病,回府休养几天,避开这事吧。”

高展明万万没料到他竟是这样的反应,奇道:“怎了?此事有那么难办吗?”

引鹤低着头不说话。

高展明问道:“按往日惯例,这般场面,花销几何?每人随多少份子才合适?”

引鹤低声道:“既是为国公府那位二爷置办的酒席,自然是往铺张了办,还要请上全宗学的学生,花销怎么也要三五千两罢。”

高展明惊得险些从椅子上跳起来。三五千两银子?!他先前想过几百两已经是及其夸张了!他从前便是为那些州郡长官备宴,置办山珍海味,请当地最好的女伎表演,再如何铺张一人也就是几十两银子的花销而已。只是一些少年子弟的一场酒席,竟然要耗费几千两白银?!只怕皇家都没有这等铺张奢华!

引鹤担忧道:“爷千不该万不该把这件事往身上揽啊。您操办酒席,就得去收份子钱,此事十分得罪人。您自己还要贴上不少银两,咱们家怕是……”

高展明极力压下惊魂,道:“我料理此事,无非就是多花些心神罢了,钱却未必要比别人多出几分。按你所说,这般筵席,便是凑份子,一人也要凑上百八十两银子吧?我可出的起这钱?”

引鹤犹豫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

高展明皱眉,看来自己家是真的很穷了,竟连百八十两活动的银两都拿不出,倒比当年他在民间行商时还不如。他道:“这些钱也拿不出么?那么往常这等应酬场面我又是如何应付的?”

引鹤知道他家这位少爷自从受伤以后大病了一场,发了好几天高烧,把脑子烧的有些糊涂了,一些过去的事情都记不清了。他更低声道:“爷您往日专注读书,这些俗事不大放在心上。过去爷和安国公家二爷交好的时候,这些钱都是那位二爷替您出的。后来您和那位二爷闹翻以后,碰上这类事,您就总是告病推辞……”

高展明听了这话,十分诧异。他重生到现在,只听人说过过去的他是如何难以亲近,和高华崇是如何的不对付,还是头一回听说原来他和高华崇过去也曾交好?是怎样的交好?又是因何而闹到如今水火不容的境地的?

高展明想弄明白他和高华崇之间的往事,又不好直接开口问,于是斟酌着试探道:“这些时日过去,我和子辉堂兄过去的恩怨,我已经释怀不少。引鹤,依你之见,我和堂兄是否还有重修旧好的可能?”

引鹤的神情突然变得惶恐,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将脸埋在地上,颤声道:“爷,奴才不敢多嘴。”

高展明一惊:看引鹤这模样,难道他和高华崇的事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在其中?他稳住心神,将引鹤扶起来,温声道:“你只管说就是了。”

引鹤低着头,身体不住哆嗦,仿佛有人拿刀架着他的脖子要砍他一般。

他越是这样,高展明就越是疑心,忙道:“引鹤,我就与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也知道,在这宗学里,你家主子并不比别家主子体面。我如今尚且为这一份份子钱都头疼不已,还要跟你逞什么主子的威风不成?更何况我身边的人只有你最亲近,也只有你能帮我。你与我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若是还忌惮着那些虚的,不肯跟我说实话,我可就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引鹤还是一番诚惶诚恐的模样,缄口不语。高展明再三安抚,引鹤才怯生生地开口:“自从二爷撞破了夫人和安国公的事,对少爷丢下了那样的狠话,奴才恐怕二爷他再也不会回心转意了……”

高展明一愣:“夫人和……安国公?!”如果说知道高华崇和先前的那位高展明也曾有过十分亲密的岁月让他感到震惊的话,现在引鹤抛出的这件事简直要让他昏过去了!高展明的亲娘和安国公有一腿?!高华崇的亲爹安国公?!这世上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安国公?!

高展明简直不敢相信,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引鹤那般瑟瑟发抖的模样坐实了他的猜想。

老天,这可是天下第一的高家呵,竟然也会发生这种叔嫂乱伦的事情?!弟弟早亡,哥哥照料弟媳妇本是情分内的事,可若是照料到床上……简直令人发指啊!

高展明极力稳住心神,梳理着紊乱的思绪,喃喃道:“是啊……出了这种事,他是不会再回心转意的了……堂哥对我留下狠话?你再重复一遍他当日说的话,让我好彻底死了这条心……”

引鹤扑倒在地,拼命磕头:“爷,您饶了奴才吧,奴才不敢啊!”

高展明喝道:“说!”

引鹤被逼狠了,已因恐惧而涕泪满面,颤声道:“二爷他说……贱人生的……果然也是贱人……一家人都是同样货色……爷,您就别再招揽这种事了,您去跟二爷求个情,告病回家吧,别再和他们扯上关系了!”

高展明用力拍了拍额头。贱人生的果然也是贱人?一家人都是同样货色?他娘是叔嫂乱伦,他和他娘是同样货色,也就是说……他过去和高华崇其实也是兄弟不伦的关系?天呐,这情势可比他能想到的最糟糕的局面还要更糟糕了!!

高展明沉默了半晌,苦笑道:“别和他们再扯上关系?怎么可能呢,我毕竟是高家的人,他是我的堂兄弟啊。事情已经这样了,躲也躲不过去,还不如主动化解。我更要办好这件事才行。”

引鹤哭道:“爷,您已经被他们害成这样了,您还不回头吗?”

高展明摇头道:“引鹤,你放心,我不会再走从前的老路,你的爷要出人头地,而且要靠自己的本事!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肯不肯帮我?”如今高展明是这个处境,他想要出头,宗学这个台阶是少不了的。在这里,他还有可能学到更多知识,结实一些对他有助益的人,若是离开宗学,他的路就更难走了。而他要留下,就一定要改变现在的局面以及别人对他的看法才行。

引鹤忙道:“爷,您斗不过他们的……”

高展明打断道:“谁说我要跟他们斗?我若能与他们重归言好,难道不好吗?你只说,你究竟肯不肯帮我?”

引鹤道:“奴才的命是爷您救回来的,爷想做什么,奴才拼了这条命也要帮您。只是奴才实在是心疼爷啊!”

高展明将引鹤扶起来,拉到自己身边,握着他的手道:“你放心。爷经历了这些事,已不是从前的爷了。你信不信我?”

引鹤忙道:“奴才当然相信爷。”

高展明欣慰地笑道:“那便好。”他思忖片刻,道,“你去帮我告个假,我要回府几天。”

引鹤一愣:“啊?”他刚才怎么劝他家少年回府避风头,少爷都不听,还雄心壮志地说要努力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还过了没一眨眼的功夫,怎么又要回去了?

高展明推了他一把:“傻愣着做什么,别问我,我自有我的道理,你只管去就是,先替我告三天假,就说我的伤又裂开了,要回府休养几天。”

引鹤被高展明推搡了一把,连忙小步跑着出去了。

翌日一早,其余子弟捧着书本去上课,而高展明却背着包裹准备回府。

高展明刚一出门,就撞见了从隔壁院子走出来的高华崇和韩白月。韩白月看起来很没有精神,眼眶略微红肿,眼下泛着青,像是昨晚没有睡好——那也是肯定的。高展明昨天听了一晚上韩白月高亢动情的叫声,他找来棉花堵着耳朵,韩白月铿锵有力的叫声还是穿透了棉花刺激着他的耳膜,直到子夜时分隔壁才安静下去,他那时方才安然入眠。

韩白月一见高展明身后背的包袱,猛一挑眉,道:“哟,君亮这是要去哪里?”

高展明配合地一瘸一拐向他走了两步,苦恼道:“愚弟昨晚睡得不好,从床上滚下了地,使得旧日伤口又开裂了,因此打算回府修养几日再来。”

韩白月得意地笑道:“昨晚睡得不好?难道你有什么烦心事?”

高展明微微一笑,道:“那倒没有,只是昨夜半梦半醒之间依稀听见窗外有两只公猫打架,叫声略凄惨了些,将愚弟从梦中惊醒,是才从床上滚落了下来。”

韩白月的脸色立刻变黑了,高华崇的脸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恶狠狠地瞪了高展明一眼。

韩白月想从高展明脸上看出嫉恨的神情,然而高展明神色坦荡,全没有半分不自在,反而叫韩白月自己暗暗恼火。他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冷笑来,道:“那君亮兄可要好好养着,别耽搁了端午的事。”

高展明道:“韩兄放心。愚弟此番回去,正打算趁着几日修养清闲的时候好好筹划此事。”

韩白月道:“那就辛苦你了。”说罢便从高展明身边走了过去,神态骄傲的像只孔雀,只是走路时的姿势有些别扭,因此倒显得滑稽了。

高华崇不紧不慢地走过高展明身边,一句话都没有跟高展明说,但是他的眼神却令高展明不寒而栗——他竟然从高华崇眼中看到了森森的恨意。

离开学堂,高展明带着引鹤一路回了府。高展明家的府邸和国公府很近,都在京畿中心的位置,离皇城不过二三里路。宅子是当年先皇御赐的,墙高一丈有余,琼楼玉宇,富丽堂皇。然而走进大门之中,却与府外所见大相径庭。府中杂草丛生,枯叶满地,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了,是府邸太大,而府上又请不了那么多仆佣的缘故。

由于高展明的父亲二十出头就因病去世了,只留下高展明一个孩子,家里也没有其他姬妾,因此他们家的人口并不兴旺,一母一子带着几个仆从,占了这么大一个宅院。而隔壁安国公府则人口众多,偌大一个国公府都住不下,不少安国公府的门生幕僚就来到高展明家借住。高展明一路往内堂走,路上遇见几个国公府的门生,他们对高展明并不热情,甚至是视若无睹,高展明亦懒得理睬他们,急匆匆向东厢走去。

先前在家养伤的一个月,高展明并不清楚家中困窘的境况,虽知家中不如同族几家富贵,但因见了这大宅子和府中的一些陈设古董,他还以为家中经济并不用他操心,他只需好好读书入士即可。直到听见了宗学中别人的议论,他才知道家中竟然已经困窘地开始卖产业维生了。既然这样,他就不能不管。

高展明回到房中,房里的丫鬟正趴在桌边打盹,房门突然被推开,一股风刮进来,将她吹得一个机灵,懵懵地从睡梦中醒来,看见高展明已站在身边,吓得从椅子上跌了下去,结结巴巴道:“爷,您怎么回来了。”

高展明在桌边坐下,不怒自威:“去把家丞给我叫来。”

那丫鬟还在发蒙,引鹤上前推了她一把,小声道:“没听见爷的话吗,还不快去。”

那丫鬟这才彻底醒过神来,匆匆把打盹时落下的发丝撂到耳后,奔了出去。

不一会儿,府上的家丞刘大急匆匆赶来了。刘大一见高展明,也是一惊,忙给他下跪:“奴才见过爷。”

高展明摆了摆手,道:“不必拜了。”

刘大半屈的膝僵在空中,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站直了,满肚子困惑,道:“爷,您不是在宗学里念书么?怎么又回来了?”说着突然一惊,迎上前一边检查高展明,一边嘀嘀咕咕道,“爷,您该不是又受了罚吧?还是伤口裂了?那学里的宗正也忒不是个东西,不看僧面看佛面,便是看在老爷的份上也不能罚您受皮肉之苦啊!可怜老爷去的太早,让那些狗东西拿着鸡毛当令箭……”

高展明抬手制止了他的唠叨:“你放心,我没受伤。”

先前在府里养伤的时候,高展明已经大概弄清楚了府上的人事。这刘大是早死的爹高元青过去的仆人,从小在高府里长大,伺候了高元青一辈子,高元青死了,他又开始伺候高元青的儿子高展明。他对高元青和高展明是十分忠诚的,是个可用之人。

刘大糊涂了:“爷您没伤?那您怎么回来了?”

高展明开门见山地问道:“府上的账本在不在你手里?公中还有多少银两可用?”

刘大一怔,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少爷您要用银子?”

他之所以为难,并不是舍不得银两,而是公中的确没有多少钱可用了。高展明在宗学念书,平日的用度都由国公府出资,而他自己是个懂事的孩子,鲜少要买新衣履,亦没有什么心爱的费钱的玩意儿,因此他一开口讨钱,必然是需要应对一些躲不开的场面了。这高家是什么身份,便是一场随意的应酬,也不是等闲的小钱就可打发的,因此高展明一旦开口要钱,数目就一定不会小。

高展明道:“你先别问这些,只管把账本拿来我看了就是。”

刘大只好退出去,不一会儿就捧着账簿回来了。高展明接过账本就看。他之所以突然讨要账本,也是为了防止别人有机会做手脚蒙骗他。他素知有些大户人家的主子不清楚世间物价,那些黑心的仆从虚报一个鸡蛋一两银子也能将主子蒙骗过去,从而中饱私囊。

刘大见高展明看得认真,不解道:“爷您什么时候会看帐了?”

高展明不理睬他,匆匆将账本扫完了。支出上并没有什么异常,多少银子买了多少东西清清楚楚,民间的物价是多少,账本上的采购价也相差无几。刘大只带了一本账簿来,记录着两个月来公中收入和支出。

只看一本也够看出许多东西了,这帐应该不会假,毕竟刘大以为高展明连看帐都不会,并没有必要做假。既然帐做的明细清楚又靠谱,高展明心中对刘大又添了几分好感:在一个落败的大户人家里,把帐管的那么好而不欺瞒主子借机中饱私囊,可见刘大管家监督时耗费了不少心力,其忠心可嘉!

高展明把账本翻到最后,发现公中的存余还有二百多两银子。二百多两,够一户民间普通人家过一辈子了,可是放在高家,一顿像样的酒席都操办不起,看来高展明的确是穷的叮当响了。

高展明抬起头,斩钉截铁地说:“我需要银子。”

刘大苦着脸道:“爷,您要银子做什么?要多少银子?”

高展明微微一笑,道:“我要银子,自然是要养家。”

刘大和一旁的引鹤都愣愣地看着高展明,仿佛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高展明合上账本,道:“我父亲死得早,家中只有我一个男丁,我是嫡长子,自然要肩负家业重任。我前些日子吃了大亏,心中突然就清明了。别人是依赖不得的,到底还要靠自己。从今日开始,我就要养家了。”

刘大吃惊地合不拢嘴:“可是爷……您还在宗学里念书……”

高展明道:“你放心,学业我不会落下。只是如今家道衰微,我在学中念书也念得不安心啊。”

刘大突然红了眼,连忙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的泪。他是心疼他家的少爷而情不自禁了。高展明说的,他又怎会不知道?虽然高展明从不跟人诉苦,可是过去高展明每每从宗学里回来,身上总带着伤,是被人欺凌留下的。别说那些少爷小姐了,就连府上借住的势力眼的门生幕僚,在隔壁的国公府里都恨不得跪下来舔舐安国公的脚后土,回到这里,对高展明也是爱理不理的。只恨老爷死的太早,少爷幼年失怙,白白吃了多少苦!

高展明道:“这帐上的支出没什么问题,不过入账却令我有不解之处。刘大,烦劳你再多取几册账簿来,至少近两年的帐,我全都要看!”

刘大应了一声,连忙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带着两个小厮抬了一箱子账册回来。

第五章 舅舅

高展明认真地按照时间顺序审查账本。这账本只是府上的帐,详细记录着府内的各项支出和收入。通过近两年的账本,高展明发现府中的收入主要有两块,一块是国公府的赠与和宫中太后的赏赐,偶尔也有高家其他几位侯爷送来的钱费,这些收入都是逢年过节才有的,数量其实并不少,只是府上的开销实在惊人,因此并不够支撑整年的生活;另一部分的收入则是家中的土地和铺子,公中的账本没有详细记录这些收益,只有一个收入的数字和上供银两的铺子名。

高展明看帐的时候刘大也看着他,见高展明看得十分认真,不禁问道:“少爷,您什么时候学会看帐的?”

高展明应付道:“别人教的。”

刘大道:“是隔壁那位二爷?”

还不等高展明有所反应,刘大立刻扇了自己一个巴掌,啐道:“呸呸呸,奴才僭越!请少爷恕罪!”

高展明并不介意,继续认真查账。刘大误会了也好,看来高华崇是他不敢提的人,既然他这样想,应该就不会再问了,也省去自己想借口解释的功夫。

刘大看着自己少爷,心中五味杂陈。当年高展明和高华崇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高展明虽然从不提及,但隔壁国公府那位二爷却是个张扬的。出了这般悖德的事,明明双方都有份,可偏偏因为隔壁国公府那位二爷有钱有势,从来没有人苛责过他半句,背后却都对着高展明指指点点,说他为了攀高枝不择手段,竟然连自己的堂兄弟都不放过。后来高展明和高华崇突然闹翻了,真正原因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依旧没有人说过高华崇半句不好,都骂高展明自作自受,终于有了报应。在这世上,权势就是正义,有权有势的人,做什么都是对的,而那落魄的,就怎么都是阴险的小人。

刘大心中暗叹:只恨老爷去的太早,若他还在世间,如今的高展明定然也是天之骄子,又怎会需要承受这种种屈辱?好在少爷如今醒悟了,要靠自己的本事重振家业。只要他有这份心,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高展明迅速查完了帐。府上的开销确实奢靡,看来宗学中那些子弟说的不假,自己家明明已到了如此窘迫的境地,却还要维持贵族的体面,那些昂贵的消耗品和绫罗绸缎竟是主要支出。这些支出完全可以削减,这样一年至少能省下千两银子。不过这些东西,想来刘大也做不了主,还要从自己那位母亲唐雪身上下手。

削减支出先按下不提,府上的收入看起来却问题不小。那些亲戚支援的,无论多少都是个心意,这部分动不得,但是田地和店铺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少,这是因为这两年来为了维生卖掉了不少产业。可即使如此,收益也少的太不正常了。再说卖掉的店铺,更是不对劲。

高展明指着账簿上的一条五百两银子的进账问刘大:“这间香料铺子,今年年初的时候以五百两银子的价格盘出去了?”

刘大道:“是。兴隆香铺,四个月前才盘掉的。”

高展明连连摇头:“这主意是谁定的?”他把前一年的账簿拿出来,随手指了几项,道:“前年圣上为了缓和与西方诸国的关系,曾颁布新政,减免关税。这两年香料生意正是兴盛的时候。去年一年兴隆香铺的入账就有八百多两,在我们诸多铺子中,盈余算是中等的。按理说但凡不是亏了,都不该动卖铺子的主意,而且卖哪家铺子也不该卖了它才是!再者,只卖了五百两银子,连一年的收入都不到,这简直是再赔本的生意也没有了!”

刘大不可思议地看着高展明。高展明毕竟是第一次看帐,竟然就能如此头头是道,实在太让他惊喜了。他原本也曾以为,高展明委身于高华崇,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没想到高展明竟然学到了真本事,看来是他小瞧了他家少爷。

刘大叹气道:“爷说的,怎么不是呢?我也劝过夫人,这家铺子应该留着,可那阵子恰逢新年,有不少宴席聚会,太后又请各位诰命夫人一起入宫赏花,夫人虽不是诰命夫人,毕竟是太后的弟媳,因此得了额外的恩宠,也在受邀之列。夫人说必须置办几件像样的新衣服和首饰,不然唯恐怠慢了太后,而公中银两又不够,她就让舅爷卖掉了香铺。我怎么也劝不住啊。”

刘大又道:“爷您不知道,从前夫人总说,爷要安心读书,不准我们用钱财这等俗事叨扰爷,因此我才不敢跟爷商量这些事。若是早知道这样,我早就来求爷去游说夫人了。”

高展明皱眉。照刘大这个说辞,他的母亲唐雪可实在是目光短浅了。什么唯恐怠慢太后,其实说起来,无非是怕在那些诰命夫人面前丢了面子。可如今他们家是这么一个境况,难道几件华丽的衣服就能撑得起面子吗?只会在背后让人嘲笑的更加厉害罢了。

刘大愤愤道:“夫人并不知世间险恶,我知道那些主意定然不是夫人自己拿的,都是舅爷撺掇她的,只怪夫人耳根子太软啊!爷,既然你如今有心管事,您可千万去劝劝夫人啊!”

舅爷?高展明不动声色,道:“那是自然的。我们先把帐对完,账上还有不少令我生疑的地方,这里只有公中的账簿,那些土地生意详细的账簿,你也拿来给我看看。”

刘大为难道:“那些帐,府里并没有。”

高展明吃惊道:“没有?怎会没有?”按照常理来说,所有店铺的账簿最起码也是一式两份,一份存在铺子掌柜手中,一份交给主家查阅,若是关系再复杂些的,就要抄备更多账簿才是。高家是主家,怎会竟连账本都没有?!

刘大满含怨气道:“还不是舅爷!”他吼完这一句,发觉自己的声音大了,忙探头向外看了眼,唯恐隔墙有耳叫人听去。好在高展明事先早已让引鹤将周围的人都摈斥了,并没有人在外听话。刘大压低了声音道:“夫人早已让舅爷哄的他说什么便是什么了。夫人说家中闲杂人太多,怕账本被人盗去,还说帐没什么好查的,反正家里人也看不懂,因此从前年开始,外头的账本就不再往府里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