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丞道:“是啊,奴才送他出去的时候,他还笑眯眯的呢。”

刘汝康心里直嘀咕,评价道:“装腔作势!虚伪!”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突然闯进来一个官差,急急忙忙道:“太守,太守大人,大事不好了!”

刘汝康瞪他:“干嘛?”

那官差道:“新、新来的都督不见了!”

刘汝康一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见了?什么叫不见了?”

那官差道:“去、去接他的官兵说,等了一整天,没等到人,去问前一州的人,他们说一大清早都督大人就一个人骑着马跑了,早就进了嘉州的地界,但是没人知道他去哪了!”

家丞倒抽了一口冷气:“这要是遇上了劫道的贼寇可就完了!”

刘汝康怒拍三下桌子:“这些该死的纨绔子弟!”

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引鹤后知后觉又对今天被人怠慢了一天的事感到恼火,抱怨道:“赵家果然没什么好东西,爷才刚到嘉州,那太守就敢如此对待爷。爷写封信回京,向太后娘娘告他一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高展明平静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你知道外头的人是怎么议论你家爷的么?”

引鹤茫然地眨了眨眼。

高展明又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开京城吗?”

引鹤更茫然了。

高展明道:“外面的人都说我是靠着太后姑妈和伯父才能有今天,说我根本没有真正的本事。现在不过是这点小事,我就写信上报太后,让太后替我出气,岂不是坐实了旁人的议论?”

引鹤忙道:“他们根本不知道爷是什么样的人,管他们怎么胡说八道!”

高展明看了他一眼,道:“确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得我自己做出来给他们看才行。别管旁人怎么说,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引鹤这才不言语了。

转眼,马车就到了高展明的官邸。

两人下车,正待入府,却见一个身着玄色衣袍、长身玉立的年轻男子正在站门口等着。

高展明看清那人的相貌,惊讶的合不拢嘴:“李……李兄?!”

第五十三章 第一件案子

高展明万万想不到,竟然会在嘉州的官邸外遇到李景若。

引鹤见了李景若,也是大惊。他在京城里是见过李景若的,因此知道李景若的身份,此时匆匆忙忙就要在街上下拜:“奴才……”

李景若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引鹤,悄声道:“嘘,不要泄露我的身份。”

高展明惊诧道:“李兄,你怎会在此地?”

李景若眨了眨眼,笑道:“我先前不是说过要来蜀地吗?”

高展明道:“你一年都在蜀地?”

李景若摸了摸下巴:“我就在附近游历。”

高展明问道:“你在这里,是在等我?你知道我来了嘉州?”

李景若说:“略有耳闻,恰好路过,我就来看看,没想到真遇上了。”

又道:“你不请我进去坐坐?就在这街上说话?”

高展明往四周一看,虽已是黄昏了,但路上还是有人在走。高展明原本就是个打眼的,再加上李景若在这里,李景若虽说穿了一身朴素的衣服,但他相貌英俊,气质又是王者风范,光站在那就叫人挪不开眼了。路上已有不少行人停下脚步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高展明忙道:“是我疏忽,李兄快随我进来吧。”

高展明带着李景若往府里走,这心里就泛着嘀咕。李景若怎么会在这里?身边一个侍从都没带,就只带了一匹马。他真是路过?

高展明突然想起先前听人议论嘉州来了一位新都督,是个皇室子弟,是谁来着?是……是……

高展明猛地停住脚步,转身看着李景若。李景若就走在他后面,猝不及防,两人的脸险些就撞上了,高展明连忙退后了一步。

李景若无辜地眨眨眼:“怎么了?”

高展明神色古怪地看着他:“你不会,就是嘉州新来的都督吧……”

李景若摸了摸下巴,眨眨眼,笑道:“哎呀,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拆穿了。”

引鹤尖叫起来:“什么?!你是都……”

李景若一把捂住他的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高展明把李景若引入屋中,犹豫片刻,慢吞吞地给他行了个礼:“属下……”都督可是个正三品官位,嘉州太守也不过就是从三品,先前两人身上都没有官爵的时候也就罢了,如今当了官,就不可和当日一样没有规矩了。

李景若连忙将高展明扶住:“客气什么,我这是微服私访,身上又没穿官服,你不必行礼。”

高展明将众人摈退,与李景若交谈。

高展明道:“李兄,我记得先前听说,新来的都督今天下午到嘉州,你一来便来找我了?”

李景若一本正经道:“你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我揭穿了,岂不叫我羞臊?我对君亮日思夜想,一听说君亮在此地,连衣裳都没换,就急匆匆赶来见你了。”

高展明嘴角抽了抽。一年不见,李景若越发轻浮了。

李景若挑眉笑道:“你这么正经做什么,我客气客气,你不会当真了吧?”

高展明嘴角更加用力地抽了抽,赶紧把话题扯开了。

李景若四处游历,先前已在蜀地逗留过一段时日了,高展明初来乍到,对蜀地的风土人情不甚了解,便向李景若打听。

李景若道:“风土人情嘛……此地百姓嗜辣之类的,你在这里住一阵也就都清楚了,这些无甚要紧。此地民风剽悍,女子泼辣大方,恐怕和京城的闺秀不同,不过也别有一番风情。男子惧内的甚多,在此地被人称为耙耳朵。最重要的一点,我在这里待了几个月,发现此地百姓慵懒闲散,最大的爱好是马吊。”

高展明一惊:“马吊?”

李景若道:“是了,就是打马吊。不知道君亮会不会打,若是不会,还是早些学起来好,若要与同僚相处融洽,会打一手好马吊牌可是关键。”

高展明听得甚是好笑:“当真?有多爱打?”

李景若若有所思道:“据我所知,对不少百姓来说,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田可以不种,马吊却万万不能不打。哦对了,你在京城不是开了几家球馆么?到了这里,若想做营生敛财,开球馆是行不通的,开几家马吊馆,再供些闲嘴酒水,必然生意兴隆。譬如这屋子里若是着了火,屋主人睡着,那还有救;屋里夫妻在行房,那也有的救;可若是屋里的人在打马吊,且一局刚刚开始,正打的难舍难分之际……”李景若摊手,发出啧啧声。

高展明不住发笑:“当真如此?”

李景若耸肩:“我唬你做什么?时日久了,你自然有所体会。”

两人正说着,外头突然跑进来一个官差,也不敲门,急匆匆就冲了进来:“判司大人,不好了,外面有人打起来了。”他冲进来,才看见李景若,怔了怔,好奇地盯着李景若打量。

高展明方才正听着李景若说马吊牌的事,好笑道:“打起来了?不会是因为马吊吧?”

那官差怔了怔,道:“这次不是。”

“哈?”高展明整理着衣服向外走:“这次不是?也就是说以前这种案子很多了?”

那官差摸摸头,连忙跟了出去,李景若也紧随其后。

高展明是新任判官,专管狱讼案件等,因此如果外边有了官司,的确是他的职责。不过他才刚刚到任第二天,官府的交接还没完成呢,按说有案子不该找他才是。

高展明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之前的顾判司呢?”

那官差小声道:“天一黑他就打马吊去了。”

高展明:“……”

高展明来到官府外,只见两名老妪正在地上扭打,情状十分惨烈,不远处的地上摔了一把菜刀,其中一个老妪想去捡起菜刀砍人,却被官差连忙冲上去制止了。

高展明皱眉,高声道:“怎么回事?!”

王司曹捧着一只鸡走了过来:“就是为了这个。她们两个都说这只鸡是自己的,一路打到官府来了。”

高展明瞧了瞧那官差手里的鸡,瘦瘦小小一只,根本没几口肉。他连连摇头:“就为了这么一只小鸡,打的连刀都拿出来了?”又呵斥两边匆匆赶来的官差,“还看着干什么?!赶紧上去把人拉开!带进官府去说,别在路上闹了!”

醒过神来的官差们连忙冲上去将两个老妪分开。王司曹在高展明耳边悄声道:“大人,您刚从京城来,还不知道。今年蝗灾闹的厉害,民间都饥荒了,家里有猪羊的全都宰了。这只鸡虽然小,现在也值好几两银子呢。穷苦人家就指着这个救命。”

高展明一惊。他来嘉州才刚刚第二天,走的是官道,还没来得及去田地视察,没想到嘉州的百姓的日子竟然已经如此艰苦了?就这样一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鸡,竟然能卖到十几两银子?!这还只是秋天,到了冬日,岂不更难熬?

高展明忙道:“快进官府再说。”

第五十四章 断案

将两名打架的老妪一审,高展明就明白了。就如王司曹所说,这两人的确是为了这只小鸡而大动干戈甚至拳脚相向。

穿花布衣裳的老妪伏倒在公堂上痛哭流涕:“大人,你要给民妇做主啊!这只鸡民妇养了养了快一个月了,今天儿子从外地回来,民妇看他饿的都没个人样了,就想杀了这只鸡给儿子顿口肉汤喝,谁知道正好撞见这刁妇在偷民妇的鸡,大人一定要给民妇做主啊!”

另一个穿褐色麻布衣服的老妪哭得比她更惨:“大人呐,你千万不要听那老捏儿胡说!我家当家的病了,就指着吃口肉,民妇家里就剩这最后一只鸡了,本来还指着养肥了过冬,现在实在是熬不下去了,不得不杀鸡。谁知道那贱人突然跑进我们家院子抢鸡,大人,您一定要给民妇做主啊,我家当家的就指着这只鸡了!”

高展明头疼不已。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各执一词,听起来都没什么破绽。

高展明道:“你们各有什么证据证明这只鸡是自己的?”

花色衣服的老妪道:“三天前林荣家的到我家来做客,她见过我们家的这只鸡,她可以给民妇作证!”

褐色衣服的老妪道:“八天前刘鹏家的到我们家来串门,她在我家院子里见过这只鸡,大人传他来就都清楚了!”

高展明吩咐王司曹:“你去把他们说的证人都请来。”

没多久,证人就被传上来了,就如两名老妪所言,她们家里的确都有养过那么一只小鸡。

高展明很为难,这种鸡毛蒜皮的案子是最难断的,鸡又不像狗,不能认主人,要是偷盗的时候当场抓个现行还好断一些,可这两名老妪被人发现打起来的时候位置恰好在两家的中间。听邻里乡亲的口供,应该是两家人都养着鸡,不过其中一个人的鸡不知缘何没了,便去偷另一家的,导致此案发生。

王司曹问高展明:“大人,怎么办?”

此时天色已黑了,再拖下去就要到了就寝的时间,高展明想了想,恐怕今晚是得不出什么结论了。他悄声问王司曹:“以前遇上若有这种难断的案子,其他判官是如何断的?”

王司曹道:“每位判官的脾气都不一样,若是换了顾判司,他大约会让官府出银,再买一只鸡,两个妇人各一只,事情也就解决了。”

高展明皱眉,微微摇头。如此确实是一时善举,可是作为官府断案子,却不能这么断。时间一久,大家都知道这位判司的脾气,就都来闹这些个案子骗鸡骗狗,官府还怎么往下办?

王司曹偷偷打量高展明的神色,道:“顾判司做了一年,就让县令大人给开了……若是再往前的李判司,每人打三十大板,谁先招了就停。”

高展明摇头摇的愈发厉害了。如此更加不行了。

王司曹又道:“或者就命他们两家煮了鸡一起吃……”

高展明道:“不行,官府判案,是非一定要分明。如此搅混水,偷鸡的那家知道只要胡搅蛮缠自己就也能分一块肉吃,往后岂不还会故技重施?旁人知道官府专断糊涂案,就也都有样学样地犯糊涂事,如何了得?”

王司曹为难道:“那大人说该如何是好呢?要不让她们分立两边,把鸡赶到堂上,这只鸡往谁那里跑,就算谁的。”

高展明瞪了他一眼:“胡闹!既然今日我做了判司,就不能如此断案。今日天色太晚,先回去休息,明日早上接着查。既然这两家原本都有鸡,现在却只剩下一只鸡,便说明其中有一户人家的鸡早先丢了或吃了。明天早上让官差去查,之前这两人可有哪个嚷过家里遭贼的,再查他们院子里埋的垃圾,有没有鸡骨头。我就不信找不出证据!”

王司曹没想到高展明竟然对这么小一桩案件都如此认真,不由对他肃然起敬。他原先担心像高展明这样锦衣玉食的富贵公子,遇上这种小案子定然会十分不耐烦,这种案子查起来也确实费时费力,因此才给他出主意早点把案子断了,没想到高展明却是这个态度,倒叫他自己有些羞惭了。

李景若一直在旁边停着不做声,眼看高展明就要宣布明日再来,他突然开口道:“君亮兄弟,今晚上的宵夜,我请你吃鸡可好?”

高展明一怔,不解地看向李景若。

李景若走了出来,朝着跪在地上的两名老妪微微一笑。嘉州这样的小地方,男子的相貌虽然秀气,可个子也难免短小些,如李景若这般身材颀长、面若冠玉又气质出众的的翩翩公子他们还是头一回见到,不由都有些看愣了眼。

李景若温声问道:“这样一只鸡,市价多少银子?”

花衣服老妪道:“三百文铜钱。”

另一名老妪点点头。

李景若掏出一小块碎银,道:“我出五百文买下这只鸡可好?”

那两名老妪怔了怔,花衣服的老妪抢先道:“好!好!大人,鸡我卖给你!”

那褐色衣服的老妪急了,扑上去就要打那花衣服老妪:“这是我的鸡,要卖也是我卖!”

两人又扭打在一起,官差们连忙冲上去将她们拉开。

李景若道:“先不论这只鸡是谁的,你们两个都同意卖鸡,是不是?”

两人都点头,互相对对方咒骂不止。

李景若吩咐边上的一个官差道:“把鸡杀了吧。”

那官差愣住了。他不知李景若是个什么身份,但他和高展明是一起的,且看他身量气度,也绝不是什么普通人,因此他连忙向高展明投去请示的眼神。

高展明好奇地打量着李景若。方才他说的话,李景若应该都听到了,按说李景若应当不会故意判一桩糊涂案才是。他虽不知道李景若究竟有什么法子,但还是对那官差点了点头,示意他照着李景若所说的话去做。

官差得了指令,马上就拿刀把鸡脖子给割了,可怜的小鸡扑腾了几下便不动了。

李景若下令道:“开膛破肚。”

那官差便将鸡肚子剖开。

李景若这才对两个一头雾水的老妪笑道:“关于这只鸡的事,我还有些不解之处想请教两位老人家,请两位随我来。”说着便吩咐官差,“将她们请到不同的房间去,隔得远些,互相不能听见对方。我有话要问。”

官差和两名老妪都是一惊,那两名抢鸡的老妪脸上的表情惊慌、不解、焦急,各有不同。

众官差用眼神向高展明请示,高展明道:“他怎么说,你们怎么做便是。”

李景若悠悠自若地笑道:“多谢君亮兄。”

高展明挑眉不语。

两名老妪被请进了一东一西两间屋子,院子外面在杀鸡,李景若在旁看着,待鸡料理的差不多了,他嗯了一声,道:“先去烧水吧,一会儿煮鸡汤喝。”说完就走进了东厢的屋子。

引鹤不解地拉着高展明的袖子,悄声问道:“李……都督他想做什么?”

高展明笑道:“有人替我断案,你急什么,等着就是,晚上的鸡汤总少不了你那份。”

没多久,李景若从东厢的屋子里走了出来,又走进西厢的屋子。高展明犹豫片刻,也跟了进去。

西厢的屋子里等着的是褐衣的老妪,李景若推开门的时候,她正焦急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见李景若和高展明进来,她立刻跪倒在地,死死抓住李景若的衣摆哭道:“大人,你千万要为民妇做主啊,当家的他快不行了,大夫说只有吃肉才能让当家的好起来,我们家就只剩下这只鸡了。若是被那恶妇抢去了,我家当家的可就不行了啊!”

李景若温柔地将她扶起来:“老人家,你别急,你先坐下再说。那只鸡我已命人杀了,五百文钱改明到市上买些好肉给你当家的吃。”

那老妪听了他这话,才松开他的衣摆,抹着眼泪在椅子上坐下。

李景若温声问道:“老人家,不知你平日用什么东西喂鸡?”

那老妪一怔,神色立刻变得紧张起来,小声答道:“粟米。”

李景若点点头,就什么也不说了,不紧不慢地端起手边的茶碗喝起茶来。李景若不做声,高展明自然也不做声。

那老妪的神色越来越紧张,显得坐立不安。

李景若放下茶碗,不紧不慢地问高展明:“高判司,按照咱们大周的律法,盗窃罪该怎么判?”

高展明立刻答道:“若是数额不大,杖责三十,罚银三倍;若是数额巨大,便是死罪。”

李景若点了点头,又问那老妪:“老人家今年年纪几何?”

那老妪茫然地道:“七十了。”

李景若露出了些为难的表情:“三百文铜钱的鸡,罚银三倍,便是九百文,将近一两银子。这倒还没什么,可是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了,杖责三十,岂不要去掉半条命?若是棍棒重些,怕是一条命也都没了。”

那老妪大惊:“你……大人……这……”

李景若向那老妪凑近了些,脸上的表情还是笑笑的,说出来的话却叫人毛骨悚然:“你家人知情不报,也犯了包庇罪,按照律法,杖责十五。你家老当家的今年也该七十多了,又重病在身,十五下棍子,怕是……”

那老妪浑身发抖。

李景若悠然道:“高判司,案子已经清楚了,你这就派人去把她家里人一并抓回来吧,今晚行刑,把案子断了,就不必拖到明日了。”

高展明一怔。他对李景若是如何判案的还有些不解,不过若是仅仅如此,就要判这老妪的家人连坐,未免太过了些。

那老妪猛地扑倒在地,抱着高展明的大腿不让他走,惨叫道:“大人,民妇冤枉啊大人,民、民妇记错了,我昨日是用豆子喂的鸡……”

高展明看向李景若。

李景若嘴边挂着一丝凉薄的笑意:“鸡胗里破出来的东西,既不是粟米,也不是豆子,你还有何话可说?!”

高展明这才明白李景若命人当众剖开鸡肚子的缘由。

那老妪已惊恐万分,只顾抱着高展明的大腿不放,嘴里翻来覆去都是“民妇冤枉”“求大人做主。”

李景若轻笑一声,道:“纠缠朝廷命官,妨碍司法公正,再加三十杖。”他高声道,“来人呐!去把她当家的抓来!”

那老妪立刻放开了高展明的大腿,扑向李景若:“大人,大人,民妇知罪,民妇认罪,鸡是我偷的,跟我家当家的没有关系!全是民妇一个人的罪责,求大人放过我家当家的。”

高展明暗暗叹了口气。这下案子是清楚了。李景若从头到尾脸上都带着温暖的笑容,不过他的雷霆手段,可真叫高展明开眼了。

李景若把那老妪扶了起来,温言问道:“你为何偷鸡?”

那老妪总算说了实话。她家里原本的确有一只小鸡,可因为她家里老爷病的太重,前几日已经杀了。老爷的病一直不见好,家里又实在没钱再买肉,她无奈之下只好打起了偷盗的主意。恰巧她的邻居,也就是那花衣服的老妪家里有一只小鸡,她为了能让家里病重的老爷吃口肉,便去抢鸡,两人就打了起来,一直打到官府外。

官差听见李景若的呼唤声,已闯了进来,等那老妪交代完罪行,便将老妪带下去收押。

李景若问高展明:“君亮兄弟,这件案子,你打算怎么判?”

高展明犹豫片刻,道:“犯人虽有罪,毕竟情有可原,罚金可免。然而若不惩处,也有失公允。量她年纪大了,明天早上叫官差虚打三十杖,往她身上落个两三板子,其余的往地上敲敲,吓她一吓,也让百姓看见,引以为戒,然后就放她回去吧。”

李景若点头:“不错。”

高展明道:“至于什么包庇罪,到底牵强了些,省了吧。”

李景若笑道:“我不过同她开个玩笑,原也不是当真的。”

高展明无语地看着李景若。这个玩笑,可把那老妇人吓褪了一层皮呢。

李景若道:“至于他家当家的,明日我出银子请个县里好点的大夫去看看,便算我今日冲撞老人家,给她的些微补偿。不知君亮兄意下如何。”

高展明道:“也好。”

一桩原本糊涂的案子被李景若雷厉风行地断了,高展明让官差将卖鸡的几百文钱交给花衣服老妪,那老妪千恩万谢,领着银子回家去了。偷鸡的老妇被暂时收押在官府,高展明派了人去通知她家里,并没有提及盗窃一事,只说那老妪今日有事暂时不回,明日会派大夫去给老当家看病。

官府里的官差并不知李景若是何人,还以为是高展明的幕僚,只见两人走进屋子还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原本嘴硬的老妪就老老实实把案子都招了,心里无不对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又听高展明定下的处罚,既公正,又不失人情,也对这位他们本以为是来吃喝享福的高家子弟刮目相看。

断完案子,天色已经很晚了,高展明问李景若:“李兄,你今晚在何处落脚?”

李景若笑道:“我今日出来乃是微服私访,身上只带了一点碎钱,方才买鸡已花完了,不知君亮府上可有空房,暂时收留愚兄一晚。”

高展明无语地看了眼他腰侧分明还鼓囊囊的钱袋,转头对引鹤吩咐道:“你快些去叫人收拾一间空房。”

引鹤得了命,即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