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妈妈被她当众毫不客气地嘲笑回来,不由脸色一僵,但碍着身边还跟着如夫人那里的管事媳妇,便忍耐下来,看了旁边忐忑站着的滴翠描翠一眼,道:“太太吩咐,描翠为人沉稳可靠,这两天照顾姑娘也得力,升为一等丫鬟,留在南跨院里伺候吧。”

描翠强自镇定,但还是按捺不住喜上眉梢,上前一步跪下道:“谢太太和姑娘恩德。”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由二等升为一等,除了名分上升权力增多之外,月前也翻了一倍,足有一两银子。

不过是私下向太太报了次信就有立竿见影有了回报,描翠心中庆幸,更打定主意要效忠小古氏。

俞先薇瞥了一眼,神情并不显得意外,只淡淡道:“既进了我的院子,若再用太太院中的名字使唤她倒显得对太太不恭,不如换个名字,妈妈觉得可好?”

赖妈妈看不出她情绪端倪,便又扫了描翠一眼,道:“姑娘请便。”

俞宪薇微微一笑,道:“我身边大些的丫头都以梅为名,她就改叫绿萼吧。”

描翠偷眼看着赖妈妈,见她并没有异议,忙跪下磕头:“多谢姑娘赐名。”

赖妈妈不置可否,跟来的一个捧着花名册的管事媳妇刘庆年家的捧场笑道:“姑娘冰雪聪明,这名字改得和先前那个一样好听。”又上前一步,指着那六个挑出来的小丫鬟笑道:“不如姑娘赏个脸,告诉小的这几个丫头的名字可要改?若要改,小的这会儿就在花名册上改好,却也便宜。”

不愧是如夫人的人,说话很是精乖,不卑不亢,笑语连连,占了好处又两不得罪。

俞宪薇看着那六个小丫鬟,都是垂髫年纪,恰好是一对穿粉色和桃红比甲、一对着绿、紫比甲,最后一对没有比甲,只穿着浅灰色和浅褐色的短袄。俞家下人等级分明,直接体现在衣着上,穿粉比甲的必定是家里有人得势的家生子,着绿、紫的次之,只着短袄的必定是外头买来或是家里很不得势。

这六个人,恰是俞宪薇上辈子的旧相识,她也不用多想,直接按了以前的名字来,那双红的“拂雨、踏雪”,绿、紫两个“繁霜、重露”。

目光落在最后两人身上时,不自觉多了几分暖意,浅灰色袄儿、皮肤微黑的那个叫“微云”,剩下娃娃脸才留头的褐袄丫头则叫“淡月”。

刘庆年家的一一记下,又笑道:“姑娘年纪虽小,懂的诗文却不少,这几个名字个个有来历,又都雅致好听,还应了这满院梅树的景。果然是大家闺秀,一开口就与常人不同,在我们,也只会起些花儿草儿的粗俗名字。”

俞宪薇淡笑道:“这位嫂子谬赞了。”能开口就道出这几个名字的来历,如夫人身边这位刘庆年家的也不是个寻常人。

事情既办完了,刘庆年家的就带着落选的几人走了,赖妈妈亲自将她们送出宽礼居,自去向小古氏回话。

小古氏听她讲了今日办事二太太使绊子做耗为难,幸亏如夫人遣人相助才得以办成的前因后果,不由勃然大怒,一掌拍在几案上:“混账!她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几次三番为难我,我念着老太爷老太太还在,不忍让他们见到妯娌不睦家人失和伤心难过,这才咬牙忍了,只用言语震慑,谁知她不但毫无收敛,还越得了意了,这类小事也来拿捏我,真当我是个没土性的泥人不成?!”这个她,自然指的二太太王氏。

赖妈妈劝道:“太太息怒,这事不在一时,况且咱们是要去任上的,不过暂时在家住一个月,二太太在家中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咱们纵狠心争了一时长短到底用处也不大,反给日后留下事端。而且既然如夫人有心交好太太,处处出手关照,咱们领了如夫人的情就是。”

听了这番劝告,小古氏的气渐渐平下来:“你说的是,如今最重要的是跟了三爷去任上,万不能落入这女人的陷阱。”

其实她想得要更深一层,甫一回府就与妯娌不和,倘或闹得狠了,俞老太太不问因果,先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厚道贤良,倘或因此生出不满,惹得俞老太太真赏下几个妾侍,那才是得不偿失。

如今看来,和吕氏联手或许才是权宜之计。

温仁堂后院东厢房里,吕氏轻抚着肚子,笑得十分满意:“二太太果真说了那样的话?”

刘庆年家的站在她身后,轻轻给吕氏捏着肩膀,先点头应是,接着又笑道:“果然不出姑娘所料,二太太见三太太和您走得近了,立刻就气急败坏,卯起来给三太太的人使绊子出难题,就等着降服她呢。”刘庆年家的本是吕氏自小的丫鬟,情谊深厚,私下无人时,仍对吕氏以姑娘相称。

吕氏轻哼一声:“老三家的看着好性儿,却是个软硬不吃的,二太太想收服却不得法,女儿又和老三家的闺女有了矛盾,所以她就恼羞成怒了,哼,她也不擦亮眼睛看看清楚,以为老三家的是她手下的婆子媳妇么?难不成还想着先威后恩,软硬兼施,磨一磨老三家的性子,就能让人家感激涕零?她那些手段,只怕还没入别人的眼呢。”

刘庆年家的笑容不止:“还是姑娘有心,知道三太太性子清冷高傲,要别人敬着才觉舒服。”

吕氏冷笑一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道:“都这么多年不见,我变了她也变了,哪能一时就摸透,不过是碰巧撞上罢了。再加上二太太想在老太太面前坑我,说的那些纳妾的话恰好撞上了老三家的心事,如此两下里榫合,只会将老三家的推到我这边来,这正该是天意。”

刘庆年家的听得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叹道:“姑娘这些日子操劳过了,肩颈都是硬的,也该多为肚子里的哥儿着想,多宽心休息才好。”

吕氏幽幽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怎么放得下心,有那么多人虎视眈眈,我若是弱了一星半点,我的玖哥儿元姐儿还能靠谁?”俞善玖虽是大房独子,但毕竟顶了个庶出的名头,将来攀亲、仕途、继承家业到底不会如嫡子般顺畅无尤,只怕一路上少不了各种事故,况且虽然正室夫人闵氏年纪已大,又是隐居寺庙,再生不出嫡子,但若是以后俞宏峻再纳妾侍,生下其他庶子,俞善玖未必还能如今日这般事事顺遂,“唯有在俞家立于不败之地,如此,将来的任何新人越不过我的次序,将来的任何庶子女也越不过玖哥儿元姐儿的次序!”

这番慈母之心,听得刘庆年家的心酸落泪,再想到吕氏语气里分明对俞宏峻的承诺早已不抱希望,她不由更是感伤,只觉得自家姑娘实在命苦,从小命途多舛,长大后又所托非人,连到了儿女双全的年纪也还不得轻松,仍旧要辛苦操劳。

半晌,她抽了腰间绢子擦擦泪,安慰道:“姑娘别灰心难过,且等这几年过去,待到大姑娘出阁、二哥儿中举有了大出息,再成婚娶新妇,到那时,您就只用放宽了心,由媳妇伺候着,和肚子里的小哥儿一起乐享天年吧。”

听着这番描述,吕氏眼中流露出几分期盼和温暖,仿佛真看到了那时的景象,她双手紧握成拳,心头暗暗道:“为了这一天,我纵是变成魔鬼堕入十八层地狱也是甘心的。”

12第十二章阵垒分明

能进内院服侍的丫鬟,都是受过严格调/教的,所以,院里虽多了七八个人,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嘈杂喧闹。只是偶尔,后院的西排屋里会传出一声半声笑语,声音并不高,也不会传到前院去,俞宪薇一人独占着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倒还清净。

从第二天起,去小古氏屋里请安的人中多出了陈姨娘和俞秋薇两个。

俞宪薇到达的时候,俞秋薇正在小古氏跟前说话,微微仰着一张粉白的小脸,神情恰到好处带着几分孺慕的渴求以及些许卑微讨好。陈姨娘一身暗青衣裳,捧着茶盘规规矩矩站在旁边,毫不起眼。看到俞宪薇进屋,俞秋薇虽是年长的姐姐,却也和俞明薇一起站了起来,笑脸相迎。

小古氏似有心事,只说了几句例行的关心就带着几个孩子往老太太屋里去。

王氏昨日请安赢了彩头,今日仁不让头一个到得,俞华薇也占据了老太太身边的最佳位置,头上明晃晃耀人眼的,正是那支红宝衔珠大金凤钗,相对俞华薇稍显稚嫩的脸庞来说,那展翅的大金凤太过华丽,张牙舞爪地栖在她头顶,几乎和她的脸盘儿一般大,看着真叫人担心这女孩儿娇嫩的头颈会不会被金凤给压垮。

不过因为这饰是俞老太太所赏的宝物,别人都没有,拥有它是独一份的难得体面,俞华薇脸上丝毫不见辛苦,反而难掩得色,那眼神里满是炫耀和傲然。

俞秋薇根本不敢和她直视,进屋后就低着头再没抬起过,俞明薇眼神微动,继而抿嘴一笑,拉了拉俞宪薇的袖子,示意她看对面。俞宪薇微垂下眼只管跟在小古氏身后,并没有理会俞明薇。

和一般人家老太太疼爱稚龄小孙女不同,俞老太太对几个年幼的孙女情分一般,七八个孙女里,她真心看重的只有俞元薇一人,连俞华薇这个嫡长孙女在俞元薇面前都要退一射之地。俞华薇在这几个人跟前还能趾高气扬一番,等到过会儿俞元薇来了,只怕是高下立分。

果然不出俞宪薇所料,不过片刻后,俞元薇亲手捧了一把灿烂缤纷的蟹爪菊花,笑吟吟走了进来,给厅内几人行礼,俞老太太立刻眯眼笑嗔道:“元丫头该罚,这两日只管陪着你娘,都没好好陪我,今天竟还迟到。”

王氏也怪声笑道:“何止该罚呢,这有心情了就来,不愿意了就不来,难不成把老太太这里当成毫无规矩体统的菜市了么?”

小古氏听见王氏对侄女这样不客气,不由皱了皱眉,正要出声给俞元薇解围,却听俞元薇已经笑着回道:“本来这几日娘身上就不大好,但昨日里挂念着还没见过三婶和两个妹妹,恐失了礼数,这才挣扎着起身过来,谁知昨日下午劳累了些,晚上就有些不大妥当,喝了药才睡下,今天实在不敢再出院子,她特地亲手从花盆里剪了这些蟹爪,叫我替她向老太太请罪呢。”说着,又是深深一福。

俞老太太还是心疼这个肯替自己出力的外甥女的,忙道:“叫她千万小心些,别累坏了身子才是。万事都等安然生产后再说。”又皱眉道,“昨天下午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竟叫她烦心。”

王氏只当俞元薇要告状,忙插嘴道:“就咱们家这些管事媳妇,都是慧姐姐使惯了的,能有什么大事,不过是慧姐姐心头放不下家务事,连鸡零狗碎都不放过,总想事事关照妥帖了才满意呢。元姐儿,你也该好好劝劝你娘,不为别的,也该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想想,这段时候该放的且得先放放,横竖东西和人都在那里,又不会长翅膀飞了,有什么放不下的?好好保重身体要紧,别为了捡芝麻反丢了西瓜,那才是亏了大的呢。”果然是夙敌,一开口不明里暗里讽刺一下对方抓尖揽权便不甘心。

俞元薇听懂了其中意思,眉头不由皱了皱,似有一丝愤愤不平,但到底品性仁厚,涵养上佳,并没有向王氏反驳,也不计较言语上小得失,只和俞老太太温婉笑道:“也不是大事,老太太不用多想,但凡娘亲能解决得了的,绝不会送到老太太跟前让您烦心,老太太只管安心享天年就是。”说着,将那一束蟹爪递到俞老太太跟前,“您瞧这花,好不好看?”

俞老太太心头一暖,将俞元薇拉在身边坐下,搂在怀里拍了拍,叹道:“我这半截入土的人,有你娘全心全意替我劳心,又有你这么孝顺懂事的好孙女儿,也算是晚年有福了。”她们祖孙亲厚,坐在另一侧的俞华薇则完全成了被忽略的摆设,连头上那沉甸甸的大金凤都像是个笑话,好不尴尬郁愤。

王氏几乎气个倒仰,俞元薇那一番话,既表忠心又识大体,还能叫老太太心中对惹了吕氏的人生出埋怨,偏生连一个字都没扯到她身上,叫她纵然想反驳也不知从何说起。

小古氏回府后见到的俞元薇都是恬静安宁的样子,从只当她是个性子柔和不争的,没料到这姑娘慢条斯理地三言两语就将一场风波化解于无形,果然身为吕氏的女儿是不能小看的。俞明薇更是瞪大了眼,觉得眼前这个大姐和当日被俞华薇噎得说不出话来的俞元薇判若两人。

俞宪薇却是见怪不怪。

这位大姑娘最是德行上佳,贤良淑德的,若不然怎么做俞府孙女里第一人呢,王氏从来占不了她的好,纵然私下俞华薇常针对她,但她到底不曾真的吃亏,而且看在别人眼中,只会越觉得大姑娘宽容大度,二姑娘太刁蛮心窄。

这并不是说俞元薇多有城府多有心计,相反,她比这府里大多数人要更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只是这真诚并非单纯的善意,而是有着一段距离,甚至像隔了层透明琉璃般带着几分天生冷漠的触感,不论他人怀着什么样的心思靠近,好意还是恶意,到最后都会撞得头破血流。俞宪薇也是过了很久才现这一点。

俞老太太有心安抚大孙女,心思大半都放在她身上,王氏几次三番想插话,都没有成功。这祖孙两倒是融洽和睦,别的人就显得有些冷场。俞元薇甚是体贴,不时提起些话题让两位太太参与其中,又笑着拉过几个妹妹围绕在老太太身边,拉近她们与老太太间的关系,言语行动间一视同仁,并没有故意慢待王氏和俞华薇,似乎对王氏方才的为难半点芥蒂也没有,很是心怀坦荡,小小年纪就有这番心胸,不由令人折服。

俞华薇眼中按捺不住烦躁,但在俞老太太跟前,她却不敢对俞元薇不敬,俞老太太并不是寻常人家溺爱孙女的祖母,除了几个她看得顺眼的,其他人若惹到了她,责罚起来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下人过来请用早膳的时候,几个姑娘正说得高兴,颇有些依依不舍,俞元薇便笑道:“我院里菊花开得正好,难得两个妹妹回来,姐妹们聚齐,过两日咱们便办一个赏菊雅会,连几个表妹也请来,大家一同乐一乐,可好?”

旁人还未表态,俞老太太先就赞同:“这样很好,女孩儿也该多活泛活泛,总闷在屋子里别把人闷坏了。”

老太太既开了口,王氏纵有异议,也只得同意。小古氏倒不反对,这样的聚会,正方便两个女儿和姐妹们熟悉,俞元薇这个建议很贴合她的心意。

见大家都赞同,俞元薇浅浅莞尔,又向王氏道:“不知三妹身体可好些?可能出门么?”

王氏瓮声瓮气道:“还在喝药呢,大夫说还要多养几天。”其实俞柔薇根本没有生病,不过是做了俞华薇和俞元薇之争的池鱼,被无辜殃及禁足罢了,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碍于王氏身为嫡母,关照管教嫡女是天经地义,其他人不便越俎代庖。只苦了柔顺的俞柔薇,白白受了几天罪。

俞元薇闻言,眉色微沉,轻轻咬了咬唇,很有些失落。

俞老太太心疼孙女,立刻不高兴了,道:“大丫头一番好意,老二家的你也该多体谅珍重才是,传我的话,去请给我诊脉的罗老大夫今儿下午就去给三丫头瞧病,趁着这几天赶紧好利索了给大丫头捧场去。柔丫头性子好模样好,又不是不能见人,成天关在屋里算什么事?”

王氏被一顿抢白给激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又被她最后一句拆穿谎言,只得低头道:“知道了。”心里却暗恨老太太财字当头,竟能偏心到这地步。

俞华薇脸色比王氏还难看,趁着老太太不注意,狠狠瞪了俞元薇一眼。

于是,几天前那场姐妹间的争执到此才算真正结束,上一局是俞华薇仗着嫡姐身份压制了俞柔薇,从而指桑骂槐损了俞元薇一通,而这一回俞元薇借着俞老太太的威严,令得王氏和俞华薇自取其辱,不得不当众退让,而且还让俞老太太亲口褒赞俞柔薇,给了她足够的体面。

这样算来,俞元薇才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这日午饭回来后,俞宪薇也没进屋子,叫照水搬了张铺好锦垫的竹躺椅放在院里水池边,主仆两个围在那里晒太阳看鱼。

照水性格活泼,看着几条锦鲤花团锦绣,游动灵巧,不由大为开心,拍手直笑。

俞宪薇见她高兴,索性把装鱼食的八宝纹竹根盒递到照水手上,让她去投喂,只笑着吩咐一句:“别喂多了,那鱼可没长脑子,吃到撑死也不知停的。”

照水应了一声,兴致勃勃掰碎了食料洒在水面,看鱼儿抢着嗟喋,鱼唇浮出水面,啪啪作响。

有丫头从后游廊转过来,见到俞宪薇身上盖着薄毯,枕着手侧身睡在竹椅上,都不敢惊动,悄悄退了回去。

俞宪薇听到细碎脚步声走远,缓缓挣开眼睛,问照水道:“昨晚上后院吵不吵?”

照水想了想,四顾一番,看旁边无人,便点了点头,悄声道:“声音不大,但她们可说笑到半夜呢。我的床靠着隔墙,被吵得睡不着。”

俞宪薇又问:“都来了快一天了,你瞧着这几个人是怎样的?”

照水愣了愣,没想到姑娘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她不惯在别人身后说是非,很有些为难,但想到亲娘江嫂子嘱咐的,凡事一心向着姑娘,不要有一字隐瞒。于是照水只好实话实说道:“拂雨踏雪两个不爱和我说话,只爱和绿萼在一起,繁霜也爱跟在她们后头,却不怎么说得上话,重露笑眯眯的,跟谁都很好,微云、淡月两个和我比较谈得来。”

俞宪薇眉头一动,半撑起身问道:“她们问你什么了?”

照水性子本有些混沌,但嘴上要牢靠这五个字被江嫂子反复叮嘱,片刻不敢放松,听得问,立刻条件反射道:“姑娘的事小的半个字都不会说。”

俞宪薇被她逗得忍俊不禁,忍着笑点头道:“我信得过你。”

照水松了一口气,笑道:“她们什么也没问,我们只说些小时候在田庄野地里玩耍的事。淡月也是府里的家生子,微云本来是佃户的女儿,荒年被卖的。”

俞宪薇缓缓点了点头,这些信息和前世一样,并没有变化。她想了想,又问:“那其他几个人呢?有没有问过我的事?”

照水老老实实道:“重露没有,繁霜悄悄给我塞瓜子,问我姑娘爱吃什么,平时喜欢干什么。我什么都没说,也没要她的东西。拂雨踏雪两个没和我说过话,她们自己说话的时候看到我过去就不说了。”

俞宪薇慢慢躺回去,头望着天空,心里只觉好笑,这几个丫头不过是才来一夜,就已经分出阵垒了。

而这府中小姐又何尝不是楚河汉界划分清楚?俞秋薇讨好俞明薇,她二人又都亲近俞元薇,俞华薇倚仗身份锢着俞柔薇。自己如今算是各不理睬,自成一派,还有一个独居寺庙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了的五姑娘俞如薇,也算是一派。这俞府小姐们勾斗起来,倒不比大人们逊色多少呢。

不过现在她无暇理会这些琐事,招招手把照水交到身边,低声道:“告诉你娘,让她过几天在不当班回家去的时候,悄悄帮我打听一下,这十年爹爹在外考试做官,家里都是派的哪些人去送节礼传书信,知道谁领头就行。别太刻意了惹人注意。”

俞宏屹和小古氏身边的老仆只有几个心腹,其他年轻的下人都是到了一任就换一茬,在上一任又上开始启用家里送去的,所以,到如今,三房年轻下人里资历最高的也不过在他们身边干了三年,至于三年前的情形,没人清楚。俞宪薇以前只当是家里的规矩使然,如今再一回想,不由惊心动魄,新仆处处需要重头调/教,哪有用顺手的旧仆好,但新仆最大的好处就是白纸一张,并不知道往事,这样大费周章地一次又一次换掉旧人,倒像是刻意想要隐瞒切断什么旧事,而且,是绝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俞宪薇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她觉得这件众人想要掩埋的旧事必定和自己身世有关。

既然俞宏屹夫妻这里无法探得,那么就只能试着从俞府这一边打开突破口。

照水有些疑惑,想问问原因,但抬头便看见姑娘神色十分郑重,像是在交代一件很了不得的任务,再想到江嫂子命令的少问话多做事,她就很乖巧地点了点头:“好。”

13第十三章一团浑水

这日午后,俞宪薇正在房中练字,听到外面绿萼的声音:“姑娘,四姑娘来了。”

话音还没落,俞秋薇已经眉眼带笑地走了进来,眼睛毫不客气地在屋里扫了一圈,最后停在俞宪薇手边字幅上压着的雕梅兰玲珑田黄镇纸上,眼中顿时一亮,紧紧盯了几眼,故作惊奇道:“六妹妹在练字?”绿萼跟在后面,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不待俞宪薇回答,俞秋薇已经自来熟地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盯着那字幅看了又看,忍不住在镇纸上摸了摸,最后无不羡慕心酸道:“妹妹小小年纪就写得一笔好字,比我这大字不识几个的强多了,可见跟在父母身边有多好。”说到最后,几乎有些哽咽,杏眼含泪,好不可怜。

她这一来,把俞宪薇静心练字的心情给搅得索然无味,索性放下笔,淡淡一笑:“听说家里几位姐姐五六岁就有专门的教导嬷嬷启蒙,教导到十岁上才转而学习女红针线。姐姐说这话,难不成是埋怨老太太偏心没给你请教导嬷嬷?”

俞秋薇瞧见一屋子琳琅摆设,心头满是羡妒,本想装个可怜,好套套近乎,被她这一噎,不由心头一慌,脱口而出道:“妹妹说笑呢,祖母怎么会没给我请嬷嬷,她老人家最是慈爱的,特地请了教导嬷嬷教导我六年呢。”

若是常人,话说到这份上也就罢了,点到为止,两方都留有余地,免得下不来台,面上不好看。可俞宪薇偏不走这套,她似笑非笑,似乎带了几分好奇道:“是吗?教了六年连这几个字都教不会,可见这嬷嬷只怕有些水分,姐姐该去老太太那里回明才对,可别叫这嬷嬷继续误人子弟。”

俞秋薇不傻,听了这冷嘲热讽的话,脸色顿时一白:“六妹,你…”

俞宪薇不紧不慢将玉管笔放到田黄薄胎笔洗里清洗狼毫,漫不经心道:“难道不是吗?”

听着这不冷不热的回话,俞秋薇嘴唇动了动,眼中闪过几丝复杂情绪,但一转脸,又是笑靥如花:“是我太笨,学不好,嬷嬷倒是认真教了,可惜碰上我这样资质鲁钝的,也是枉然。不过我诗书不行,女红倒还拿得出手,妹妹你瞧。”她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绣金黄蟹爪菊的葱绿色如意型荷包,“大姐姐那里办雅会,大家都爱戴个相符的荷包坠子应应景,我怕你没有准备,特地送了一个来。”

俞宪薇都不客气到这份上了,俞秋薇却转眼就没事人一般依然说笑,可见此人若不是羞耻心弱,就是太能屈能伸。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俞宪薇也不再多说,道了谢,命绿萼收下荷包。

俞秋薇一笑,眼睛瞄了瞄那镇纸,还是不死心,又笑道:“妹妹那镇纸瞧着真精致,剔透油亮,白中带清,是白田黄所制的吧?”

俞宪薇点点头:“姐姐好眼力。”

俞秋薇听她语气里并无不喜,不由多出几分希冀,眼珠微动,将镇纸一把捏在手里摩挲赏玩,试探着道:“妹妹果然是跟着爹爹去过不少地方,见多识广,物件也精美,真让人羡慕,我那里虽有几个白玉的,但都不如这个惹人喜欢,若是妹妹不嫌弃,我拿老太太赏的白玉戒指换了这个,不知妹妹可瞧不瞧得上老太太的东西?”旁边几个丫鬟听她这话里意思,分明是厚着脸皮讨要镇纸,不由都是吃了一惊。

俞宪薇眼皮都没抬,道:“这是父亲给的生辰礼,长者所赐,我可不敢随便给人,姐姐若是非要不可,不妨去父亲那里问问,他若是同意,我再去回老太太和太太,要是三位长辈都没有异议,那姐姐就是把我这屋子都搬空我也无话。”

俞家自诩名门大族,教养姑娘都以含蓄内敛为要,说话不能锋芒毕露,否则便是失了涵养。俞宪薇这话,虽不至于粗俗,却已经是没什么含蓄可言。俞秋薇毕竟年纪小,僵了一下,放下镇纸,涨红了脸讪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俞宪薇轻轻挤干笔上的水,挂在紫檀笔架上,这才笑道:“咱们姐妹尚是初会,姐姐是什么意思,我这个做妹妹的实在愚钝,猜不透。”

俞秋薇对陌生而严肃的俞宏屹本能有着畏惧,害怕俞宪薇真使性子去俞宏屹面前告状,又觉得这妹妹脾气又臭又硬实在不好相与,于是煎熬着坐了片刻就匆匆起身告辞,连重露奉上的茶都一口未沾。

看她狼狈逃离,绿萼却一副终于解气了的神情,对俞宪薇道:“姑娘不知道,昨儿晚上四姑娘去七姑娘屋里玩,好一番套近乎、诉苦,七姑娘脸嫩,被她拿了好些饰走,现在院里人都讨厌四姑娘,说她是个要饭鬼转世呢。”绿萼很是义愤填膺,似乎俞秋薇招惹了俞明薇就是得罪了她。

照水听得扑哧一笑,道:“四姑娘先前看着还挺好的,怎么一搬来就变成这样?”

绿萼看了俞宪薇一眼,见她也是饶有兴致地听着,并无反感,便给旁边重露使了个眼色,重露正急等着在俞宪薇面前露脸,忙上前一步,道:“姑娘刚来,还不清楚家里的事,四姑娘从小就有这个毛病,这些年从如夫人、大姑娘、三姑娘那里可拿了不少,老太太叫人训斥过,也罚过,但四姑娘就是屡教不改,老太太也烦了,看她好歹还知道丑不外扬,没在外人面前丢过丑,也就放开手懒得说了。”

俞宪薇听了,不置可否,只把俞秋薇送的荷包拿在手里看了几眼,道:“绿萼你的手最巧,赶着编个精致些的金线菊花络子,穿几颗好些的料珠,我拿去做回礼。总不能反叫四姐姐抱怨我小气刻薄,只进不出。”

绿萼摸不准俞宪薇的心思,低头应是,领命出去了,临走前眼神微微动了动,看向重露,重露知道绿萼这是让自己在房里守着,便心花怒放地留在屋里伺候。俞宪薇瞟了她们一眼,只当不知,对照水道:“去拿锦盒来,把这几个镇纸、笔洗都装起来。”

照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意,匆匆从柜子里取出几个空盒子,用净布将这几样贵重文具擦拭干净,小心收起来。昨日中午姑娘突然想起这几样东西,叫人从盒子里翻出来摆上,那时候照水还觉得不解,一两田黄一两金只是虚话,田黄号称石中帝王,可比金贵重得多,这田黄的东西虽说俞家也不是用不起,但随随便便摆在案头日常使用还是嫌奢侈了些,此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套东西拿出来是有用意的,经了今天这事,只怕以后四姑娘就是再厚着脸登门,也不好意思张口要东西了。

俞宪薇看着那几个放好田黄文具的锦盒,心里叹了口气,几样文具的明显处都刻了个俞字,明摆着是俞家的东西,纵然拿去外头变卖,只怕也没有当铺会收,也只能压在箱子底占地方。

重露站在旁边,看俞宪薇支使照水做事,却并没有点自己的名字,她有些心急,却不大敢主动揽事,又想到方才俞宪薇肯听自己说俞家的故事,大约对自己已经留下好感,或许应该趁热打铁多在姑娘跟前露脸。

正犹豫间,见俞宪薇对自己笑道:“重露,去调一碗藕粉桂花糖羹来。”重露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忙不迭应了退出去。到了旁边茶水间,重露风风火火忙着拿藕粉桂花做羹,又催着在烧水的微云要开水。

踏雪懒洋洋倚在一旁灯挂椅上嗑瓜子,见状撇撇嘴,把瓜子皮一吐,竖着眉毛冷笑道:“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那副蠢样,不过是抢在别人前面去露了个脸就像得了诰命似的,谁又是锯嘴的葫芦没腿的凳子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么?姑娘可还没点名说谁有资格进正房呢,我看还是收着些的好,别太一山望着一山高,眼睛只长在头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回原型了。”她不过是去出了个恭,一回来就现端茶送水的活被重露抢了,心里难免生恨,又兼自家在府里颇有几分体面,更不把重露放在眼里,有心要挤兑这小蹄子一番,叫她知道三等丫鬟也是有尊卑之分的。

重露脸色一白,强自镇定地回应道:“踏雪,你说谁呢?!”

踏雪翻了个白眼:“哪只小蹄子心虚就是谁呗,姐姐要是清清白白,也用不着多心。”

重露脸都青了,一掌拍在食案上:“你欺人太甚!”

微云瞥了两人一眼,低了头老老实实在一边煽火,不敢插嘴。

“为何这么吵闹?”洒金和拂雨、繁霜两个抱了几个鼓囊囊的包袱往旁边充作小库房的耳房去,听到茶水间里的争吵,便走过来问道。

踏雪仗着是俞府五代家仆的家生子,一家子根深叶茂,在各房都有亲眷,亲姨妈的嫂子还是王氏手下的管事妈妈,自以为颇有脸面,并不把洒金照水这两个俞宪薇房里的老人放在眼里,但碍于等级身份,面上不得不敬,这会儿见一直沉默随和的洒金头一次皱了眉头,便也只能乖乖站起来听训。

洒金看了眼满地的瓜子壳和重露几乎铁青的脸色,心中早已了然,便说道:“在这院里,姑娘的事才是头一件最重要的,大家务必要尽到自己本分。太太才赏了新衣裳下来给咱们,若知道大家怠慢惫懒,岂不要寒心?”说罢,也不多停留,转身就往旁边去了,繁霜走得慢些,落在后面,她瞥了眼屋内情形,眼中闪过些许意味不明的情绪,又加快脚步往前跟上了洒金。

踏雪脸色一僵,心里盘算洒金原来也是个深藏不露的,虽然不弹压不立威,却能一针见血,站住道理弹服别人,想到来之前姨妈的殷切叮嘱,若是事情闹大被赶回去,只怕姨妈要扒了自己的皮。她再不敢再闹事,对着重露冷哼一声,又吩咐微云:“烧完水把这地扫了。”这才拍了拍衣裳上的瓜子壳,理了理衣襟,换了一脸笑容跟去了小库房。

重露气得抖,低声咬牙切齿道:“不过是仗着身份而已,在这院里有点头脸的,谁不是有几个亲友靠山,都是下人,谁还能高贵过谁?挑三拣四,好吃懒做她是头一份,抢着领赏赐得好处倒知道处处抢在先头。”说着,眼角扫向微云,想得个同气连声的呼应,谁知微云只是低了头把一壶烧滚的水放到自己面前,又换了一壶冷水放到炉子上,仍是坐了回去,低头扇炉子。重露怒其不争,不免腹诽一句:“真是个面人,针扎成蜂窝也扎不出一句话来。”自己快手快脚调好了一碗藕粉桂花糖羹,趁热给俞宪薇送了过去。

照水生得一张娃娃脸,笑模样,看着亲切可爱,又爱说话,和人熟了之后什么都能聊上几句,后来被俞宪薇引导了一番,更能有的放矢,现在南跨院的事儿也少有能瞒住她的。所以,到了晚上临睡前,茶房里的这番争执俞宪薇已经知晓了。

照水皱着眉头,很有些苦恼:“这几个姐妹真是太厉害了,我要是有一天说错了做错了什么,姑娘你可一定要救我。”

俞宪薇看她那没出息的样子,不免笑道:“知道了,大不了把你攒下的零嘴拿去贿赂,不会有人计较的。”

照水一愣,挠着头将信将疑地走了。

俞宪薇习惯性地摸了摸用丝绦系在脖子上的那串钥匙,冰冷的小铁块早已被体温暖得温热。

自己刻意器重了洒金照水二人,院中重要的事大都交予这两人打理,却有意无意地支使绿萼去做一些琐碎费时的小事,绿萼虽有不满,但一句“难道你不是太太赐来听我吩咐的吗?”就镇住了她,几番历练下照水胆子大了很多,而洒金观望几番后也试着投桃报李。人心果然是奇妙的,自己不过是把上辈子的羞涩隐忍给扔了,事情立刻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比如方才对俞秋薇的态度,若放在以前,对上这种舔着脸求东西的人,俞宪薇性子绵软,是说什么也拉不下脸拒绝,对方来要十次总有七八次得逞,后来察觉不对,再想收紧些口袋,但已经失了先机,反被人说变得小气刻薄了,现在事情刚冒头就挡回去,就算被说成嘴里厉害不让人,也比被人揉圆搓扁的面团人强得多。

被人说做面团人的,纵然是身世家财优于旁人,却也不会得到应有的敬重,这与旁人无关,全因自己或软弱或沽名钓誉注重虚名而立不起来,若是自己连站都站不稳,几句话就能吹倒,又怎么能指望别人拿你当成依靠献出忠心呢。俞宪薇还没学会怎么做一个厉害的人,但最起码,她绝不会再做一个面团人。

至于这几个新来的丫鬟,她们大都是有异心的,俞宪薇很清楚这一点,当初挑人的时候,就是特地捡着这类人挑的,无他,若不在她房里安插几个人,随时知道她的情况,小古氏是不会放心的。但若真如了小古氏的意思,只怕这房里又是如当初的宫粉一般一方独大,注定成为掣肘患,所以她把吕氏王氏的人也挑了来,现下这房里便是几方势力的微型缩影,还有些人小心大的趁机生事,只怕日后好戏还有得看了。

这样也挺好的,俞宪薇自嘲地一笑,既然清净不了,那索性把水搅混了,才好作壁上观,浑水摸鱼。

14第十四章菊花风波

四天后,俞元薇的丫鬟卷青送来一封烫金菊纹的帖子,上头是几行圆润秀美的赵体字,是俞元薇亲手所书,内容是邀请俞宪薇次日前去温仁堂赏菊。

俞宪薇不由一笑:“大姐姐果然是长姐风范,这事儿不拘让哪个丫头来告知一声便罢了,竟学大人们一样正正经经下帖子,还劳动你亲自来送帖子。”

卷青微微笑道:“两位姑娘都是至亲,我们姑娘不肯怠慢,这匣子还是老太太赏的蜀中浣花溪的水和木芙蓉所制薛涛笺,姑娘一直舍不得用,这回特地取出来写了请帖,要显得郑重其事地才好呢。”

俞宪薇笑道:“大姐姐真是有心了。”又见卷青手里还拿着一张贴,便多看了几眼。

卷青乖觉,笑道:“六姑娘恕罪,小的先告辞了,还要往七姑娘那里送帖子去呢。”俞家大房和二房,若要给几个孩子送东西,顺序必定是不一样的。大房不以嫡庶,只按照齿序论先后,而二房则必定先嫡后庶,今日这帖子若是出自俞华薇之手,必定是先俞宪薇俞明薇,最后才轮到俞秋薇,丫鬟们也因此要多兜几个圈子。

俞宪薇了然,点头道:“劳乏你了。”又命洒金递了三根青碧色的柳叶结络子过去,道:“不值什么,你拿着玩吧。”

卷青微微怔了一下,但立刻恢复了笑容,双手接过络子,这才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