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宪薇自是垂眸未语。

俞如薇也不介意,继续道:“我和你不过是陌生人,我帮你不是想要求什么,只是好容易现有人和我一样凄惨,帮你一把让你知道真相,也好显得我不最倒霉的那个。你不必谢我,若要恨我也随你意,厌我恨我的人多了,也不多你一个。”

饶是俞宪薇心情不佳,听到这番逻辑也有些哭笑不得。

俞如薇话已说完,无心再理睬俞宪薇,转身往外走去,不多时便隐在花丛中不见踪影。

照水在外等了许久,才见俞宪薇慢慢走了出来,不由担心道:“姑娘可还好?五姑娘呢?”

俞如薇疲惫地摇了摇头,又叮嘱道:“今夜之事不可同人说起。”

照水知道轻重,忙点头应了。两人一径出了园子回宽礼居去。

当晚,俞宪薇彻夜未眠,她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虽然知道了自己生母的真实身份,但对于其他一无所知,若顾氏当真是前辅的女儿,那嫁入俞家应是一桩幸事,怎么会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去了呢,顾氏的生和死,更像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被俞家人刻意隐瞒。而俞宪薇自己,上辈子死于火中,是否也和顾氏这段秘辛有关?

她心中愁肠百结,辗转至天明前才略略合眼睡了一会儿,朦胧中恍惚有一双柔软慈爱的手,轻轻拂过自己间,只是指缝间分明透着浓浓的阴森鬼气,冰冷刺骨。俞宪薇一惊,一个机灵从床上坐起,慌张四顾,帐中无人,屋内昏暗如夜,唯有帐外小桌上一盏琉璃灯透进些微光亮,被紫霞色帐子映成柔紫色。她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一手冷汗。

照水在外屋听见动静,忙道:“姑娘醒了?”这才去拉起窗帘,挽起帐子,窗外的亮光泻进来,才叫人察觉原来已经大亮。

去宽礼居请安时,恰好遇见丫头掀起帘子,俞宏屹踏出门槛,见了女儿,他眼光一沉,便有几分见了晦气般的不喜。

俞宪薇白着脸福身请安,俞宏屹也只随口应了一声,匆匆就要往外去。

“父亲。”俞宪薇突然出声叫道,话叫出口,才觉得这两个字眼竟陌生得很。

“什么事?”俞宏屹明日就要去任上,昨晚才和小古氏摊牌说清要单身赴任,两人闹了场别扭,到今晨还未见好,他心中烦乱不已,对着女儿更是不耐烦。

俞宪薇怔怔看着俞宏屹,一时却不知该怎么问出口,或是该问些什么。问你可还记得当年的顾氏?问你为何要隐瞒女儿的身世?还是问你这些年为何冷待漠视?

俞宏屹等得不耐,低头一看,恰望入她一双眼中,凤眼长眉,目含泪光,眼尾极深,依稀竟是久远记忆里的模样,他心中一动,不由多看了她一眼,看清楚后,更生出浓浓憎恶,便冷哼一声,甩袖走了。

院中生的这一幕,被嘴快的丫鬟赶着告诉了小古氏,小古氏正恨意难平,便将气撒在俞宪薇身上:“冲撞父亲是为不孝,叫六丫头好好在屋里呆几天,反省反省。”小丫头应了,正要出门,被俞明薇拦住:“娘亲素来宽厚,怎么在这事上犯糊涂?姐姐心里本来就有疙瘩,若再说出些不经思量的话,岂不是于娘亲名声有损?”

于是,俞明薇亲自出了屋子,笑吟吟拉了俞宪薇的手道:“娘亲身体不适,姐姐不如去大姐姐那里玩会儿,我等会儿就来寻你。”

俞宪薇看了她一会儿,突然道:“不看还不觉得,不过转眼,妹妹已经是大姑娘了。”

俞明薇忍俊不禁:“姐姐生一场病,就忘事了吗?咱们可是双胞胎,三月二十三才一起过的九岁生辰呢。”

她们根本不是双生子,俞明薇九岁,她的生辰是乾德十四年三月,和自己的真实生辰相差不过八个月。怀胎十月才会生产,只怕顾氏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怀着孩子眼睁睁看着俞宏屹和小古氏双宿双栖的。顾氏死得不明不白,上辈子的自己也是不明不白死在这对母女手上。

这件事岂是能轻易揭过的?等到真相水落石出,不论罪魁是何人,定要报了这仇,讨个公道。

俞宪薇心头彻底冷硬下来,点了点头,回身走了。

25第二十五章前路如何

俞宪薇走出宽礼居,脚下不自觉就往后头园子去了,她眼神有些空洞,右手摸了摸左边的袖子,冰冷坚硬的一条,这是她昨夜从小茶房偷拿的一把切水果茶点的小刀,虽然并不大,但足够锋利,若重重刺在心口,绝对能穿透皮肉心脏取人性命。她今天早上就是携了这把刀去请安的。

知道真相后,她心中早已死灰一片,没有一丝活气,别的都不想管,只恨不得和小古氏母女同归于尽。

但是当俞明薇真的站在自己面前时,明明两人已经近在咫尺,挥手间就能迅雷不及掩耳地杀了这个仇人,她却现自己手在颤,根本狠不下这个心。

电光石火间,俞宪薇突然明白了,现在的俞明薇还只是个九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害过她,而且她也不是俞明薇,再怎么恨,再怎么心如铁石,也终究无法做到取人性命。

俞宪薇很有些茫然在后园里坐了许久,却仍旧找不到解决之法,也不知前路究竟该如何。直到深秋的冷风吹得她浑身冰寒,踏雪耐不住冷,忍不住提醒了几句,她这才起身往内院去,正走在后院夹道,忽见一群小丫头冲过来,口中乱喊道:“了不得了,前面大门前跪的那个人磕头磕得头破血流,吓死个人了。现在抬到老太太屋里去啦。”

这次跟着出来的是踏雪和拂雨,踏雪难得跟着姑娘出门,便觉有了脸面颇受倚重,摆出几分大丫头的气势,上前两步,沉声喝道:“吵什么,六姑娘在这里呢。”

小丫头们原没看见俞宪薇,此时都吓了一跳,噤声缩在一边,不敢多话。俞宪薇忽然心头微动,似乎记起些什么,她忙问道:“怎么慌成这样?大门前跪的是谁?”

几个小丫头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个领头模样的回道:“听说是六老爷屋里的人,从城外庵堂回来的,一大早就在门外跪了半日,其他的事小的们也不知道。”

果然如此,那人必是杜若秋无疑。当日俞宏岓离家,杜若秋已经有了身孕,只是自己素来体弱失于调养,所以并未察觉,三个月后俞宏岓身亡,他屋里的女子都被送入城外俞家家庙里,几个心思跳脱的俞宏岓在时本就不曾受宠,更无意为他青春守寡,不多时都逃走了,唯有杜若秋一人留了下来,她本已心灰意冷,想守着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谁知此时才察觉自己有孕。跋涉十数里从城外来此,只是为了给腹中骨肉求一个名分,谁知俞家已经定下给俞宏岓入继的子嗣。

新嗣子俞善琨年幼,他名下的产业在成年之前是要交予亲生父亲俞二老爷一家打理的,俞二太太王氏素来贪财,那些财产少说她也能昧下三成,又哪里能容得下到口的万贯家私拱手他人,自然是百般阻挠,见俞老太太动了心想要认下杜若秋腹中子,她便造谣生事说杜若秋出身倡家,水性杨花,这孩子定是在府中和下人私通所有,杜若秋分明是想要谋夺俞家家财。

最致命的一击乃是老大夫诊出杜若秋孕期不是四个多月,而是只有两月,四个月前俞宏岓就离家了,这两个月的孩子绝不可能是他的。因杜若秋素来单弱,并未显怀,根本辩驳不得。

王氏言之凿凿,不但很快取得六房好几个婆子下人的口供,更捉拿出了所谓的奸夫,人证物证俱在,众口铄金之下,杜若秋百口莫辩。

都是为了杜若秋,俞宏岓在世时才屡屡推脱亲事,迟迟不肯成亲,若不然也不至于无后而亡。俞老太太早看她不顺眼,闻得此事,大怒之下便将她扫地出门。

之后杜若秋流落街头,靠着俞宏岓乳母一家的周济才存活下来,以卖绣品和浆洗衣物维持生计,但名声却已经打上了寡廉鲜耻的印记,别人骂她□□朝她吐口水处处使绊子全然充耳不闻,外人越以为她厚颜无耻,更有登徒子上门要闹事,被她挺着肚子一剪刀扎穿了腿,别人见她如此泼辣,虽辱骂依旧,却也不敢再招惹。

待到次年二月生下一个瘦弱的女婴,当夜,杜若秋一根汗巾子悄悄寻了死,只留下一封血书,求俞老太爷俞老太太可怜这女婴命苦,请他们当做好心收留孤儿一般照顾她。杜若秋这样刚烈,以死自证清白,俞家上下倒有些后悔,便将那女婴捡回家,当做家生子一般养着。

谁知半年后,俞宏岓竟然活着回来了,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回家后却只见满目凄凉,除了一个嗷嗷待哺的瘦小女儿再无一人。又听闻了杜若秋在世时所受的屈辱,他震怒之下抱了女儿回了北方边关,在荆城兵乱之前都不曾再回来。

无论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着怎样的变化,世事的轨迹在别人身上仍是按部就班,杜若秋此时没办法进俞家门见俞老太太,便只得跪在外面求一见,这和前世的展是一样的,这个女子的命运,若没有外人相帮,大约也会和前世一样,最后落得凄凉而死的境地。

俞宪薇回忆至此,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生母顾氏,小古氏是由俞老太爷的心腹亲自护送到京城去成亲的,俞老太爷和俞老太太两个都有去观礼。这便说明,那时候若不是顾氏已经被休,就是这停妻再娶乃是奉了父母之命。当年顾氏必定也陷入了极为困苦艰难的境地,她在痛苦绝望中,是否也曾盼望能有人拉她一把。

俞宪薇心中酸涩,略想了想,便脚步一转,往前头去了。

想来是有人约束了下人,俞宪薇走的后廊角门进去,竟一路无人,冷清清地透露出几分紧张之感,摆明了正生着什么不寻常之事。待到进了永德堂。院里并无往日的笑语欢声,院子中也并无一个闲人,珊瑚和水晶板着脸一左一右守在厅门边,恰如一对门神。

“你这贱人,害得我儿子丧命不说,如今还想用个贱种来蒙骗我,分明才两个月的身孕却说成四个月,其心可诛,你当我俞家门庭是任你作践的吗?”俞老太太怒不可遏,中气十足的骂声在院中都听得一清二楚。

俞宪薇正走进院门,遥遥听到这话,不由脚步一顿。想来事情已经生,想要挽回却有些困难了。

珊瑚见她进院子,颇为吃惊,忙走了过来,道:“姑娘,老太太和二太太三太太在里头有事呢,姑娘且先回去,等事情了了再来吧。”

俞宪薇停下脚步,看了眼屋子,又问:“我听见有别人的声音,还有谁在里面?”

珊瑚道:“还有素日来咱们家瞧病的邱老大夫…”正说着,突然有大房的丫鬟匆匆过来说吕氏有些不大好,似动了胎气,大姑娘说去外头请大夫怕赶不及,要请了邱老大夫去瞧瞧。珊瑚听了,慌忙撇下俞宪薇去屋里报信。

这里人多事杂,不是逗留的地方,再者,就算挤进屋里去了,人微言轻,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俞宪薇略想了想,转身出了永德堂。

踏雪拂雨本来看着俞宪薇听了六房出事的消息之后就赶着过来,以为自家姑娘要瞧热闹或是要做什么事,谁知她只是在这里打个转就走了,两个丫鬟不明就里,面面相觑。

俞宪薇往外走了几步,突然停住脚步,对踏雪道:“你去老太爷那里带一句话给五姑娘,就说永德堂里有不知好歹的人闹事,老太太刚了火,跟前却没有大夫看着,不如五姑娘去请孙老大夫来坐镇。也不必告知老太爷,以免他担忧。”

说完,又似自言自语一般道:“祖母年纪大了,素来身体富态心慌气短,听说每次动了肝火总要病一场,偏生刚才生了那么大的气,现下没有大夫在旁边看着,总叫人放心不下。”

因着俞老太爷常年离不开药罐子,为表孝心,家里为他请了一位老大夫常驻,专门负责给老太爷调理身体,儿孙们头疼脑热都不会惊动孙大夫,而是去荆城里另寻名医。比如那位邱大夫,就是常来家里出诊的。

踏雪有些疑惑,不知六姑娘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孝顺起来了,只是姑娘这话并无错漏之处,反而处处体贴孝敬,便认为姑娘这是想要讨好老夫人,再者,俞宪薇素来只爱用照水洒金两个,对几个新人很有几分冷淡,这还是头一遭正儿八经吩咐她办差事,踏雪心头有几分得意地用眼角扫了拂雨一眼,拿定主意要不甘人后,办好了差才有底气压服众人,忙满口应下,赶着去了。

俞宪薇知道踏雪有个姨父就在老太爷院里当差,这趟去传话不会有什么差池,而从昨夜偷听来的话看,俞如薇对俞宏岓这个六叔颇有几分亲情,想来以她的性子,必会盘问踏雪前因后果,若得知杜若秋有事,定不会袖手旁观。俞如薇在老太爷跟前得宠,由她出面才能请得动孙老大夫。

俞宪薇这样想着,到底不能全放下心,便不走远,只在永德堂近旁一处穿堂装作看梧桐的落叶。拂雨见她顿住脚步,约摸猜到几分她的心思,怕惹火烧身,忙笑道:“这里风大,姑娘回去吧。”

俞宪薇算着时间,踏雪应当已经见到俞如薇了,她微微放心,看了拂雨一眼,淡淡道:“我赏落叶正看得有趣,你催什么?这么想回去,你先回吧。”

拂雨被斥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若说尽忠职守的丫鬟本分,就该安安静静等在一旁,但拂雨实在担心会被俞宪薇连累,有心去赖妈妈那里告状好洗脱罪责,便笑道:“我看姑娘身上单薄,回去取件披风来给姑娘挡挡风。”等了一会儿,见俞宪薇没有反对,便忙忙地去了。

拂雨刚走,永德堂院内便传来门扇被猛然打开的声音,一把沙哑粗粝的女人嗓子哀求道:“老太太,我真没有骗您,这是六爷最后的一点骨血,您可怜可怜他…”

“住口!”老太太怒极,大喝道,“把这贱婢拖出去,若是再敢出现在我俞家门前,就乱棍打死!”

婆子们应了,杜若秋求情的声音响了两声便没了声息,想来是被堵住了嘴。唯有衣裳摩擦的窸窣声和重物在地上拖动的声音,俞宪薇回头看着,俞如薇和孙大夫还不见踪影,眼看错过这个机会,杜若秋罪名敲定就再难挽回,俞宪薇一咬牙,往前几步转进了院子。

“宪姐儿,你怎么来了?”王氏眼尖,先现了俞宪薇,便故意夸张地喊道。

俞老太太阴沉着脸瞪着婆子手中狼狈不堪的杜若秋,抬头扫了眼俞宪薇,便对身边丫头骂道:“你们是怎么看门户的,放着姑娘这么闯进来。”

珊瑚玛瑙几个都不敢辩白,忙跪下认错挨骂。其实倒也不能怪她们,本来周围下人都避开了,而各处都命专人把守,却恰好俞宪薇走的那处通后园的小角门,看门的婆子临时偷了个空去方便,不过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被她走了进来。再说,大户人家的姑娘都是躲是非的,有谁能料到俞宪薇竟自己来寻是非。

王氏看着杜若秋被打入谷底不得翻身,六房那份家产看来仍会安稳在手,心头正得意得紧,恨不得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来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见状便笑吟吟刺道:“六丫头不小了,怎么还没个分寸,看热闹也要分时候,女孩儿家家的,怎能没半分规矩?——家里的姑娘可没有这个习惯,想来是平日三弟妹教导不严吧。”

小古氏本来一直冷眼旁观,此刻被引火烧身,忙沉下脸呵斥道:“六丫头,别胡闹,先回屋去。”

26第二十六章将计就计

俞宪薇眼角扫到几乎瘫在地上的杜若秋,那张芙蓉脸早已瘦削得吓人,此时又披头散,露出的额际脸颊全是血块凝结的擦伤,看着只是个落魄得不行的普通妇人,全无半点传言中的绝色风采,然而,即使被几个婆子蛮力拖着,她仍然努力弓着身子,双手护在腹上,似是要保护腹中的孩儿。

饶是俞宪薇已变得铁石心肠,看了这一幕也不由动容,恍惚中竟似真的看到十年前那个慈爱的陌生女子,她眼一酸,忙转开视线。

眼看着滴翠点翠两个听了小古氏的意思就要过来拉走自己,俞宪薇好像突然从呆呆的怔愣中回过神来,哇地一声哭出来,似见了救星一般往前跑了两步,惊慌失措地紧紧抓住小古氏的衣摆,带着哭腔道:“太太,了不得了,后院的丫头们都在说,说如夫人姨母出了好多血,就要活不成了。”

几人都是一惊,小古氏一把握住俞宪薇的手:“这话谁说的?”

她的手太用力了些,小孩子皮肉嫩,经不起这样的力气,俞宪薇吃痛,只得咬牙忍住,低头泫然欲泣道:“我原要回咱们院子,结果看到后院丫鬟乱跑乱嚷说这些,吓得我不敢回去,只能来找太太。”俞宪薇微微瞟了眼王氏,见她眼底分明闪过一丝惊喜,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含含糊糊道,“她们还说什么原本还是好好的,结果大夫一去扎了针就出事了。”

俞老太太眉头皱起,问道:“不是让邱大夫去的么?怎么出事了也没人来报我?”不知怎的,听说和邱老大夫有关,俞老太太原本想让人把杜若秋带下去的心思就停了一停,只让婆子们把她关到一旁耳房里。

珊瑚忙回道:“翡翠在那里呢,想来立刻就有回信的。”又命小丫头赶紧去大房问询。

玛瑙翡翠原本是去请吕氏来永德堂议事的,碰巧遇上吕氏动了胎气,玛瑙回来报信,翡翠留在大房听命。

小丫头才出去,翡翠就慌慌张张进了院子,道:“回老太太,如夫人生了。”

俞老太太身子摇了摇,被珊瑚扶住,顾不得站稳,忙问:“怎么样了?”吕氏才怀胎七个多月,若此时生产,难保不会一尸两命。

翡翠喘着气福身,道:“生了位小千金,原本险些救不过来,幸而大夫人取了一枚保命丹,这才母女平安。”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王氏酸意十足笑道:“如姐姐好福气,又添了个千金。”

俞老太太皱着的眉头却没有松开,她看了眼受惊兔子一般的俞宪薇,只觉得今天这事颇有几分蹊跷,便又问玛瑙:“不是说只是动胎气么,怎么突然小产了?”

翡翠道:“听大夫说,是孕妇受惊生怒所致。”

“受惊生怒?”俞老太太震怒道,“谁敢给她气受?!”

翡翠抬头看了眼王氏,又低下头,吞吞吐吐不敢回答。王氏眼皮子突然跳了一下。

俞老太太看得仔细,急火攻心,拐杖重重敲在地上:“快说!”

翡翠只好道:“听如夫人身边的人说,是今天王七家的去如夫人那里回话时掉出封信,被如夫人看见,当场就动了胎气。”

王七家的是王氏心腹,一时,众人的视线都落在王氏身上。

王氏愣了一下,脱口骂道:“混账小蹄子,想栽赃么?”又向俞老太太道,“老太太,这是绝没有的事,王七家的素来规矩得很,定是她们栽赃陷害。”

俞老太太也不理她,只问:“信呢?”

翡翠回道:“如夫人一直攥在手里不肯松开,小的拿不到。”

小古氏突然问道:“邱老大夫去得匆忙,可赶上了给如夫人诊治?怎么最后竟要用上大夫人的保命丹了?”

闵氏祖上原也是世家大族,手中颇有些珍贵的灵丹妙药,这保命丹是她的嫁妆,危急时候拿来救命的,总共只得两粒,送了一粒给俞老太太,这最后一粒却是拿来给了吕氏。

翡翠一愣,道:“邱老大夫原想施针止血,却没有止住,危急关头,大夫人就用了药。”

一通问话下来,除了王七家的肯定有问题外,因着俞宪薇的话,连邱老大夫也显得可疑起来。这种种迹象似乎都指向了一个人。

俞老太太看了眼有些慌乱的王氏,疑人偷斧,自然越看越可疑,王氏素来掐尖要强她是知道的,吕氏是她的外甥女,又是全心全意为自己经营私产的心腹之人,她多疼了几分也是有的,况且,家中若让王氏一人独大,只怕最后要骑到自己头上来,让吕氏和她势均力敌,自己才能既抓住家中大权,又偷空子享享福。

原以为王氏只是性子好强爱争权夺利,时常约束敲打一番也就罢了,谁知竟这么心狠手辣,竟然要趁机谋取吕氏的性命,若真如她所愿吕氏丧了命,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取她这个碍事婆婆的性命了?!邱老大夫也常常给自己看病开药,若王氏的黑手真的伸到他身上,那这背后还可能会有什么阴谋,只怕已是呼之欲出了。

俞老太太最是惜命,想到此不由心惊肉跳,只觉王氏其心可诛,一时血气翻腾,肝火大盛,颤着手指指着王氏,却一口痰堵在胸口,喘不过气,说不出话来:“你…你…”

珊瑚先现不对,忙扶住俞老太太:“老太太,您…您怎么了。水晶,快去拿药!”

一时永德堂内人仰马翻,主子下人忙成一团,王氏窘迫不堪,满心委屈,又不明就里,只隐隐觉得似乎是被谁给坑了,若是吕氏要害她,大可以用别的方法,犯不着以用未出世的孩子犯险,若说是小古氏,两人到底没有正式交恶,而且小古氏才回家,势力不大,手伸不了那么长。王氏把俞家上下想了一遍,一时间却想不出个头绪,此时情况未必,她又不敢先离开,只得抢着上前照顾俞老太太。

因为老太太倒下,屋里身份最高的人就是王氏,老太太的丫鬟们不敢明着阻拦,但都睁大了眼盯着王氏一举一动,众目睽睽的提防之下,王氏只觉羞愤异常,却到底知道轻重,不敢在此时此地怒,只顾哭哭啼啼做出十二万分孝顺着急的模样,偷偷给自己丫鬟使眼色,叫她们去找大少爷二姑娘来。无论如何,一时三刻之内只怕查不清原委,自己是有口难辩了,让老太太消气去疑心才是重要,自己努力解释一番,再加上几个孩子求情,只怕还有用。

这时,俞如薇领着孙老大夫进了门来,一见这场景,不由挑眉道:“怎么这样了?”

因孙老大夫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又常住俞家,女眷们于男女之防上并未多计较,况且事急从权,救人要紧。珊瑚几个丫头见了他就如见了救星一般,一溜烟将孙老大夫搀扶过去给老太太诊治。王氏和丫鬟们争着伺候老太太,小古氏插不进手,就问俞如薇:“五丫头怎么突然来了?”

俞如薇看了眼旁边事不关己般站着的俞宪薇,道:“老太爷听说老太太今天动了肝火,很是担心,就让我把孙老大夫领来替她诊一番。”

小古氏听了,以为真是凑巧,忙不迭念佛道:“谢天谢地,有大夫在这里,我们也不至于太慌乱。”

孙老大夫医术高明,略一施针,老太太哽在喉头的一口痰吐了出来,呼吸顺畅了许多,再喝下一碗浓浓的汤药,不多时便差不多恢复了大半。

孙老大夫见屋内气氛压抑,似乎有什么不好见光的事,他以前也常行走大户人家,知道越是冠冕堂皇的外表下越可能有不堪的阴私。他一心只想明哲保身,见救好了俞老太太,便要告辞。

俞如薇拦住他,看了一圈屋内众人,笑道:“听说耳房里还有一位病人,既然请了孙老大夫来,不如也一起看了,如何?”

王氏的谋划已经成功大半,眼看胜券在握,怎肯功亏一篑,顾不得自己处境尴尬,下意识就要反驳:“孙老大夫是给老太爷老太太看病的名医,她算什么身份,怎么配得上?”

俞如薇冷笑道:“医者父母心,不过是诊一诊脉而已,二婶婶这么紧张干什么?孙老大夫是咱们家最信得过的大夫,您还怕他胡说八道什么不成?”

王氏一噎,瞪她道:“你这丫头…”她不愿自贬身份和俞如薇做口舌之争,只对俞老太太道,“老太太,那是家务小事,既然已经下了定论,过去就好,何必非要闹开来。”言外之意就认为杜若秋不守妇道,对俞家来说也是一桩丑事,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免影响俞家声誉。

俞老太太尚在犹豫,却听俞宪薇不解地小声问小古氏道:“太太,孙老大夫这里看着还好,怎么邱老大夫诊脉扎针怎么会那么吓人呢?一针下去就流血要命的,真怕人呢。”

一语惊醒俞老太太,邱老大夫只怕已经不清白,既然敢害吕氏,未必不会在杜氏身上撒谎。若真是俞宏岓的血脉,虽然生母卑贱,那孩子到底是俞家骨血,定不能流落在外,她点头吩咐身边丫鬟:“带孙大夫去。”

王氏的脸色一时变得极难看。

27第二十七章原来如此

水晶领了孙老大夫过去,俞家人都留在屋内,俞老太太怒气冲冲,阴沉着脸一言不,其他人也都不敢吱声,唯有王氏心内焦急似在火上煎熬,坐着都不得安生,恨不得伸长脖子去看耳房的动静。

俞宪薇冷眼看着她的样子,心道这才是自作孽不可活,又看了眼脸色不佳的俞如薇,只觉得她眼神中似乎有些落寞惆怅之色,竟不像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五姑娘了。

俞宪薇略一出神,那边孙老大夫就诊了脉回来,俞老太太眼神亮了一下,坐直了身子,却没有开口,珊瑚会意,问道:“孙大夫,那位病人可好?”

孙老大夫道:“那位夫人已有了近五个月的身孕,只是素来失于调养,气虚体弱,颇有几分危险。”

孙老大夫第一句话一出,俞老太太脸上陡然闪出一丝惊喜,王氏却是颓然靠倒在椅背上,待到他的话说完,俞老太太脸上和软许多,但犹是不确定道:“当真怀胎五月?为何看上去并未显怀。”

孙老大夫道:“老朽行医数十载,对妇科虽算不上大行家,但判断怀胎几月还从没出过差错,况且那位夫人的滑脉很是清楚,应当不会出错。老太太若有疑问,不妨多请几位大夫来一同会诊。老太太看她未显怀,全因那位夫人先前并未善加调理,所以面色黄瘦,身体虚弱,连带着胎儿也有不足,所以并不如寻常妇人一般显怀,这类情况虽不常见,但也算不上稀有。再者,当务之急是尽快尽些滋补食物,再用药保胎,不然,恐有落胎之忧。”

俞老夫人本来彻底松了口气,听到这话心又提了起来,命人去拿自己的汤水饭食给杜若秋用,又请孙老大夫去开保胎药的方子。

送走了孙老大夫,厅里便只剩俞家自己人,小古氏看了眼俞老太太又沉下的脸色,又看了眼王氏,知道事情恐怕要闹大,她不愿参与进去,便起身道:“如姐姐生了孩儿,媳妇想去道贺。”

俞老太太眼皮都不抬:“先坐下。”

小古氏无法,只得又坐下。不但小古氏,俞宪薇和俞如薇两个虽然是晚辈姑娘,但俞老太太没话让她们走,或许还要有话要问她们,也不好就走,但大人们在议事,小孩子参合其中很是不妥,所以水晶引着二人往隔壁梢间去了。

这时,俞老太太的几个心腹婆子领了邱老大夫过来。

邱老大夫本不愿意来,说自己劳累一天疲乏了,想告辞回药堂,是被几个婆子半强硬地架过来的。

进了厅,迎面便是一架六扇的丝绢绣五彩孔雀开屏屏风,五色斑斓,气势十足,透过空白处半透明的丝绢,影影绰绰可以看见厅里面坐了几个华服贵人,头上雪白的银饰明晃晃闪动,竟似开堂会审的架势。

邱老大夫心头一个咯噔,不敢再看,忙作揖行礼,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全力应对。

俞老太太并没有大风雷霆,只是平平淡淡问了几句,不外乎是吕氏生产情况如何,生下的女婴身体如何。待到邱老大夫一一作答了,她话锋一转,又道:“先前邱大夫为家中一个下人诊脉,不知可诊清楚了?”

邱老大夫头皮一麻,咳嗽两声,道:“回老太太,老朽自然是诊清楚了。不知老太太为何这样问,可是有什么不妥?”

俞老太太道:“当真确凿无疑,是两个月的身孕么?”

邱老大夫迟疑了一下,道:“老朽诊出的确是两个月。不过…或许年老手抖,诊错了一些也未必,不如老太太请城中名医再诊一番,当能知究竟。”

俞老太太沉默下来,邱老大夫等了许久不见回应,心中惊疑不定,忍不住道:“老太太,若无别的事,老朽便告退了。”

“邱大夫不忙着走。”俞老太太突然道,“家中媳妇不足月就生产,此时尚有几分危险,怕临时去请大夫来不及,不如邱大夫就在这里住上几天,等她安稳了再走不迟。”说着,便命下人在前院好生收拾一处院落,单给邱老大夫住。

几个婆子又过来,不由分说地把正连连推辞的老大夫又架走了。丫鬟们撤下屏风,阳光斜照进来,屋内亮堂了不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气氛仿佛也淡了许多。

王氏被老太太的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不由呐呐道:“老太太…”

俞老太太突然转头对小古氏道:“现下大房二房的人都忙,家里的事就辛苦老三媳妇你多操心吧。”

小古氏暗暗叫苦,忙起身道:“老太太,媳妇见识浅薄,没经过事,这一大家子的事只怕忙不过来,不如请大嫂二嫂一同操持,我跟着学就好。”

俞老太太道:“不必了,家里出了这档子事,老大屋里又是早产,我心中不安,想让老二家的去庙里给家人祈福,明日就起身。老大家的想来在庙里住惯了的,喜欢清静不爱操心俗务,前几日就苦辞过几次,是我硬拦了下来。老三说你想留下来伺候,不跟他去任上,这份孝心很好,也不必多等了,就跟着你大嫂学几天,上手了就好。”

小古氏脸色微变,她哪会不想跟去任上,分明是俞宏屹不让她跟,而且昨晚小夫妻两个才说起的事老太太竟然现在就知道,且神情毫无意外,又说辞婉转,分明不是今天才知晓,只怕是俞宏屹和她母子两个早就议定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