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儿子这不好好的么,您喝口茶消消气。”

君卿急的围着海兰珠打转,气的海兰珠一把捏过他的耳朵,拎着转开了花。

“额娘,轻点轻点。”

“现在知道疼了,当初你怎么不想想,额娘养你这么大,不是为了让你贸然去送死的。”

君卿现在想起来也一阵后怕,如果没有额娘缝进去的护心甲,他现在怕是要去与玛法团聚了。

“额娘,儿子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乖乖听额娘的话。”

海兰珠其实早就心疼到不行,听到儿子的保证,再看他可怜的眼神,她的心也逐渐软化了。

“让额娘看看伤到哪了?”

君卿把上衣脱了下来,海兰珠看到他后背那还未退去的淤青,心疼的不得了。

“还好还好,下次你再这么干,就拉上额娘。”

君卿连连保证再也不敢了,哄了许久海兰珠的情绪才恢复。站在一旁的三个小包子顿时扑上来围住大哥,警报解除,他们也要来关心大哥。

不一会皇太极也回来了,大军班师回朝,他在接见几个重要的将领,忙到这个时候才得空。

“爷,这么大的事儿你也瞒着我。”

海兰珠才不会认为皇太极不知道呢,这么多天竟然瞒得他死死地,虽然是不想让她担心,但这账她一定要算算。

皇太极一阵无言,小人儿像前世那样呆呆的,他说什么她听什么多好。

他扭头示意四个孩子来哄哄他们的额娘,四人齐齐的退了一步,尤其是君卿退得最快。

刚被阿玛坑了,他可不想给阿玛做救火队。

三个小的一向唯大哥马首是瞻,现在看大哥这样,三个小人精自然也不过去。

见此皇太极横了君卿一眼,小的不帮忙,他这个老的只好亲自上阵了。

“兰儿,爷这不是怕告诉你你担心么,再说情报上说的卿儿没事。”

海兰珠其实也没声太大的气,毕竟刚见到半年不见的君卿,她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再说孩子们都在这,她也得给皇太极留面子。

“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毕竟是这么大的事儿。”

“爷以后不会瞒着兰儿,刚知道的时候,爷也有些心疼。”

一旁的君卿站的更靠后了,他当时的确是有些冲动了。

海兰珠眼角的余光看到大儿子的动作,转移了话题:

“都坐下吃饭吧,这菜都要凉了。”

孩子们发出欢呼,君卿和皇太极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过关了,额娘(兰儿)伤心,他们更难过。

大军攻克锦州之后,八旗士气空前高涨。

锦州这座城池,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阻碍了清军三四十年,如今终于被攻破,怎能不士气大涨?

皇太极命三哥阿拜驻守锦州防务,这个哥哥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天分,但是于管理一途却是天资极高。加上他从先皇在位时,就一心支持皇太极,皇太极登位后自然对他多多提携。

阿拜到达锦州后,奉行皇太极的政策,宽和对待锦州城内的汉人,约束手下清军不要随意扰民,本来有些紧张的汉人精神渐渐放松起来。

本来锦州地处关外,这边的汉人跟满人生活方式差不多,也都通满语,所以几个月下去,锦州城内的清军和汉人已经相处的很融洽了。

得知这样的结果,皇太极很欣慰。这一世他的眼光不再拘泥于单单入主中原,而是要把大清建设成无人可欺的庞然大物。

横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满汉相处的问题,后世提出的满汉一家的建议不错,所以他从现在就开始实施了。

虽然朝中有不少人反对,说打胜仗之后获得的战利品少了,但都被他弹压了下去。

海兰珠知道皇太极在做着很长远的布置,但是她于政事一窍不通,还真帮不上什么忙。她只能尽可能多的把空间中有用的书做归类整理,方便他查阅。

现在她正忙着另外一件事,给六位公主找教养嬷嬷,然后指婚。

这六位公主的归属自然都是草原,嫁的那么远海兰珠感觉有些对不起他们。但是若想维持满蒙两族的世代友好,还得不断地进行往来。

所以按照二格格出嫁前的规矩,海兰珠给每位公主找了两名教养嬷嬷,教她们出嫁后如何管理部落,平素也都亲自指导她们。

这其中年纪最大的是阿敏的女儿,齐亲王府里格格多,即使她的额娘是大福晋,但她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进宫之前额娘就告诉过她,皇后娘娘给她安排的亲事,一定比她在府里要嫁得好,要好好听皇后娘娘的话。

已经十二岁的她见惯了后院那些女人的伎俩,所以跟着嬷嬷学的很用心,对皇后娘娘也很尊敬。这六位公主之中,海兰珠最喜欢的就是这位格格,她看中了她的通透。

海兰珠喜欢,皇太极也满意,宫中的两大巨头满意了,她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不指婚时,海兰珠想到今年十八岁的满都拉图,便央皇太极把大格格指给了他。

皇太极自然乐意,科尔沁本来就是大清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批盟友,况且有兰儿在这,蒙古各部中他对科尔沁最重视。

于是年底,阿敏家的大格格被封为和硕端靖公主,指婚科尔沁吴克善台吉之弟满都拉图。

新上任的端靖公主对着门亲事满意到不行,齐亲王福晋也直呼阿弥陀佛、女儿有福。谁都知道皇后娘娘很喜欢这个弟弟,女儿指给他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趁着来送聘礼,早已把部落交给吴克善的宰桑,带着小儿子和孙子,和福晋一齐来盛京看女儿。

得知阿爸要来,海兰珠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忧。

“爷,阿爸阿妈年事已高,长途奔波能吃得消么?”

“科尔沁传回来的消息,兰儿也见着了,阿爸秋弥时还亲自射死了一只老虎,他身体好着呢。”

海兰珠点点头,想着这温泉水真是稀奇,上一世这个时候,阿妈和阿爸的身子骨已经渐渐不行了,这一世却还好着呢。

过了十来天,宰桑两老带着满都拉图以及一对孙子孙女,来到了关雎宫。

五人刚想跪拜,海兰珠直接组织了他们。

“阿妈阿爸,哪有你们跪女儿的。”

皇太极也点点头:“阿爸阿妈,这儿没那么多规矩,兰儿还是你们的女儿。”

就这一个照面,宰桑就知道,女儿这些年往科尔沁写的那些家书没有掺假,她这生活的确过得比蜜还甜。于是本来想着难为皇太极一顿的他,打消了这个心思。虽然十几年没见着女儿,他有怨气,可这男人还是对女儿很好的。

海兰珠则打量着几人,阿爸阿妈虽然老了,但精神还不错。阿尔斯楞如今已经高出她一头了,整个人长的很壮实,配上他那俊逸的五官,想必是个女孩儿看着都会心动。至于那小一点的一男一女,男孩她认识,是哥哥的长子札木合,那女孩想必是哥哥的小女儿孟古青吧。

小丫头长得玉雪可*,一看就是招人喜欢的。

海兰珠把孟古青抱在怀里,许久不见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孟古青乖乖的坐在美丽的姑爸爸腿上,睁着大眼睛听着大人们说话。

不一会儿四个孩子都回来了,海兰珠把孟古青放下去,六个孩子迅速打成一片,在一旁热火朝天的聊着天。

“孟古青这孩子就跟兰儿小时候一样,喜欢跟他哥哥撒娇。”

博礼和宰桑对这个与大女儿小时候十分相像的小孙女,简直疼到了骨子里,对着女儿不断地说着小孙女的趣事。

看着小小的一团的孟古青,海兰珠突然有些明白前世她被废黜的原因。

玉儿看着她那张脸,也会时时刻刻想着她这个被害死的姐姐吧。

不过她倒是喜欢这个聪明漂亮的孩子,虽然她身上有点娇气,可她是现在科尔沁唯一的公主,就应该有自己的骄傲。

想到大玉儿这个妹妹,自打多尔衮喜欢上小玉儿之后,她的日子变得不好过起来,已经很少往外面出手了。

可多尔衮再喜欢小玉儿,也不可能专宠她一个。对于曾经的掌中朱砂痣大玉儿,他每个月还是会去那么几天的。

这几年大玉儿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几个月前她又怀孕了,海兰珠却是知道,明年春天出生的这一胎大抵就是福临了。

看着这样的孟古青,她是怎么都不会让这个侄女踏上前世的老路的。

边跟阿爸阿妈说着话,海兰珠心里边和记着。

作者有话要说:觉得静妃很可怜,给她一个好的结局~

132收服

宰桑和博礼吃了女儿亲手做的晚膳,又休息了一晚上,精神振奋的准备去看她们的小女儿。

海兰珠不忍刚刚经过长途奔波的阿爸阿妈再劳累,于是昨晚就命人去宣小玉儿了。

小玉儿也挺想阿爸阿妈的,尤其是随着与多尔衮*情的变质,她更加想念原先在科尔沁的日子,同时对自己当初鬼迷心窍的放着大福晋的位置不做,非要当多尔衮的侧福晋而深深的后悔。

这不一大早,她就挺着个大肚子来了。

博礼看着两个女儿,小女儿比大女儿小四岁,但现在面容竟比大女儿还要苍老。

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当年她一意孤行的时候,的确是把她气得不轻。但现在看到这样的玉儿,博礼又心疼起来。

博礼恳求的看向大女儿,海兰珠扫了一眼大玉儿:一个月前才见了她,那时候她没这么憔悴啊。

“怎么没带阿图来,看你憔悴的,姐姐给的补品你没吃么?”

大玉儿的日子还是不错的,小玉儿也不是那刻薄的,得宠之后并没有刻意弹压她。反倒是李慧喜,看她不受宠了,时常抱着养在身边的二格格来刺激她。

今日她是故意穿了暗色的衣服,加上孕妇的皮肤本来就暗黄,所以整个人就这样了。这个姐姐竟然在她和小玉儿中间不偏不倚,谁才是她的亲妹妹啊,阿妈看她这样一定会帮她的。

宰桑和博礼坐在一旁,听到大女儿这句,知道她还算关心妹妹,他们也不好多说甚么。

大玉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她知道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即使阿玛额娘给她撑腰,那她也可以斗倒小玉儿,重新成为睿郡王府后院的实际掌控者,从而涉足前朝。

大手抚了抚肚子:“阿图这几天身子有些不舒服,奴婢就没把她带过来。”

“玉儿,姐姐早就跟你说过不用自称奴婢,今天怎么这么见外。”

大玉儿身后的苏茉儿赶紧给她补充:“我们福晋这段时间精神不好,昨天又亲自照顾了小格格一夜,神情有些恍惚。”

这一唱一和时间,成功把大玉儿塑造成了一个怀有身孕,但还是忙的心力交瘁的女人。

博礼看出来了,小女儿有点小心机,但她现在的确过得不是很顺心。

宰桑现在很纠结,虽然他的部落现在势力大,但是明安那边也是很强的。人家的女儿没有做错什么,他也不能贸然的去责问十四阿哥宠妻灭妾啊。

这边大玉儿在扮可怜,崇政殿那边,皇太极正在合计着儿子们间的事。

君卿不想让阿玛劳累,所以并没有告诉他豪格的不正常。本来这事瞒不住皇太极,偏生这段时间事情多,稳定锦州民心、清点战利品、论功行赏。今日若不是阿敏一时嘴快,说出三阿哥曾经被伏击,他怕是现在都不知道这事。

看着跪在下面的大儿子,皇太极多聪明的人,他自然察觉出了两个儿子之间的那种默契,叶布舒竟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和豪格达成了同盟。

再看看卿儿,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都不说。他是既恼怒又骄傲,这个儿子在渐渐地独当一面。

“叶布舒也老大不小了,你先去正蓝旗吧。阿敏,你可得好好教教他。”

阿敏赶紧领命,叶布舒也心不甘情不愿的接旨了。

豪格则是心中一突,皇阿玛终于发现了么?不然他怎么会让历来在两黄旗历练的皇子阿哥,去两蓝旗。

果然,下朝之后,皇太极单独留下了豪格和君卿。

到了崇政殿内室,皇太极再也不掩饰自己的怒气,一脚踹向了豪格。

豪格也不敢剁,被皇太极这全力的一脚踹的嘴角流血。

“皇阿玛息怒。”

兄弟俩一起跪下去,君卿见此赶紧给豪格求情。

“这个畜生,竟然想杀了自己的亲弟弟。卿儿,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不跟阿玛说。”

皇太极这一句话,让君卿知道了父汗为何发怒,也让豪格确定的确是东窗事发了。

君卿能说什么,即使大哥再不得宠,那也是阿玛的儿子,他说了难受的是阿玛。况且他觉得大哥只是一时想岔了,而且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事儿。

“皇阿玛,那天的事的确是儿子去最合适,所以这提议也没错,再说是儿子自愿去的,与大哥无关。”

豪格听着君卿为自己辩解,心里五味杂陈。他的确嫉妒三弟得到阿玛的器重,而且三弟的额娘抢了他额娘的位置。但是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还能顾念着兄弟之情。

“都这时候了,你还帮他瞒着,回来路上的伏击是谁策划的。翅膀硬了,学会窝里斗了。”

君卿一时愣住了,他的确遭到过伏击,可那小股的明军很快被赶来的齐亲王制服了,他也就没往深处想,只是大哥为什么这么做?

“皇阿玛,这些都是儿子做的。”

豪格承认之后,就跪在地上不发一声了。

君卿则是快速的分析着现在的情况,首先他是受害者,阿玛定会为他做主。但如果真的让这惩罚出来,那他和豪格以后就得彻底不和了。

“皇阿玛,大哥可能是一时想左了。我们毕竟是兄弟,大哥当时也带了兵过来救我的。再说这次能够全歼明军主力,大哥功不可没。”

豪格看向君卿,一阵错愕,他的军队的确跟三弟所在的正黄旗挨着,当时他只是派了几个人佯装救援,只是这话从三弟口中说出来,就成了他于心不忍然后兴师动众的去救他。

皇太极也是一阵错愕,他正纠结着怎么罚豪格,这个儿子一直对他很忠心,而且很会打仗。前世若不是他在,他死后皇位早就落到多尔衮手里了。

可是这儿子怎么这么糊涂呢?他如果真的有当皇帝的能力,前世他早就写好诏书传位了。

不过看到君卿那胸有成竹的样子,他眼里闪过一丝欣慰,卿儿从小就体现出一个上位者的特质,那就是特别能让人佩服。

行思宫里的奴才没两天就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三个小的也都很听这个大哥的话。

罢了,给卿儿这么个面子吧,若是他能和豪格好好相处,那以后他也就彻底放心了。

“还有这事,还好你小子还记得他是你弟弟。”

皇太极收敛了怒气,冷笑的说着。

豪格见此知道警报解除了,对于这个大度的弟弟,他现在是真的内疚了。其实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他更喜欢在外面拼杀的感觉。

“都退下吧,这次先给你记住,以后若是再做出此等骨肉相残的事情,定当不赦。”

两人出了崇政殿,

“今日这事多亏了三弟,大哥欠你的。”

豪格说完扭头往前走了,君卿快走几步追上豪格。

“弟弟知道大哥心里不痛快,可额娘嫁给阿玛时…”

“我知道,额娘被皇玛法下令修离的时候,嫡额娘还没嫁进来。可是额娘现在死了,为人子的却不能送她最后一程…”

君卿沉默的听着,在锦州的时候他差点死了,所以现在他心里还是对这个大哥有怨恨的。可现在看他那悲愤的眼神,他也可以理解他的那些痛苦。

“大哥有什么不痛快,弟弟已经还了。你额娘已经去了,大哥更该好好保重自己,让她能够安息。”

豪格不笨,虽然有点莽撞,但那也是他搬出去后没人劝的结果。君卿今日先是让他免受惩罚,现在又一心为他着想的劝他,他若是再听不进去,那就枉活了这三十年。

“哥哥知道了,这事儿是哥哥对不住你。”

君卿现在也对豪格刮目相看,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大哥能说出来,想来是真的想通了。

皇太极回到关雎宫的时候,看到君卿没回来,大概就知道他去做什么了。

这时候大玉儿刚走,博礼正尝试着想跟女儿说,让她帮妹妹恢复封号。有个独一份的封号,小女儿的地位也会有所改善。

“额娘,我从不干涉爷的决定,玉儿那次做的的确是有点过了,还好爷没恼了我。”

博礼想起那年海兰珠寄回科尔沁的家书,玉儿竟然敢散播谣言、还私自插手八旗内政,这的确是天大的事儿。

“行了,别为难海兰珠了,我看玉儿过得还行,毕竟这是当年她自己决定的。”

一直沉默不语的宰桑开口了,那些年为了哲哲,兰儿受了多少委屈。这小女儿时时处处跟兰儿作对,就这样,他们做父母的总不能还让大女儿关照她。

博礼在一旁不开口了,这时候皇太极刚好进来。

“满都拉图那小子呢?”

“我看他坐在这也没事,就让他去花园转转。”

皇太极想起他回来时,花园的假山后面那一闪而过的身影,似乎那小子跟端靖碰上了?

这下午膳时有好戏看了,皇太极把这事情说出来,一屋子人都满脸喜色。

午膳时,皇太极开玩笑的问着满都拉图,结果这身长八尺的蒙古汉子腾的一下脸全红了。

“舅舅脸红了。”君扬在一旁瞎起哄,这个舅舅跟大哥长得好像,可是大哥从来不脸红。

刚回来的君卿也看着舅舅,他小时候一直听说这个舅舅跟自己长得像,今日才第一次见到,果然差不多的样子。

满都拉图脸更红了,看到四个侄子侄女一起看向他,他赶紧低头扒着饭,不到一会就吃了三碗饭。

海兰珠看着这样的满都拉图,弟弟也长大了。看他这样想必是对端靖喜欢的,这样她就放心了。

“快吃饭,哪有这么对你们舅舅的。”

海兰珠朝着四个孩子说道,看着四个小的赶紧低下头各自扒饭,她才转过头对满都拉图说:“慢着点吃,别噎着。”

满都拉图感激的看了一眼姐姐,姐姐还是像以前那么好。

下午海兰珠又问了一下永福宫里的下人,得知端靖公主一整天脸红红的不知道想什么,她才对这桩婚事彻底放心了。总段两人对彼此都有意,爷和她的指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