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上一章:第 103 章
  •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下一章:第 105 章

前脚送走薛家,后脚萧明桢就来给萧明瑜报告具体的情况。萧明瑜同萧老爷子一样,只是嘱咐萧明桢都留个心眼。

薛家得了粮食,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只要熬过了灾区,越接近京城,情况也就越好。薛家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先用萧家的粮食支撑着,等到有粮食可买的地方,也就不再需要萧家的帮助。

又行了几日,已经快要走出灾区。

这一日,休整的时候,韩氏实在是太闷,于是抱着成哥儿下了马车,在马车周围转悠了一下,活动活动筋骨。

薛家的家丁在打柴的时候,猎到两只猎物,收拾干净后,派了婆子送过来。那婆子是薛孟氏的陪嫁,早些年在京城的时候,跟在薛孟氏身边,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也见过不少贵人。一见到韩氏,那婆子就觉着眼熟。又听旁人称呼她为太太,想起了薛孟氏的猜测,那婆子果然就留了心。将猎物送到厨下,并热情的提出帮忙料理。人家一脸热情,总不能冷酷的将人赶走。再说了,要做那么多人吃的饭,厨下本来就人手不够。如今有人主动帮忙,自然是再好不过。

那婆子一边帮忙,一边同人闲话,不动声色的打听萧家的情况。厨下的人没那么多心眼,人家问什么就说什么,反正都是些说烂的八卦,想来是没人在乎的。

那婆子打听完情况,也就告辞离去。

回到薛家车队,同薛孟氏还有薛老太太一说,萧家五房太太果然是韩阁老的闺女,倒是让薛老太太惊讶了一把。至于薛孟氏,则是半点不出奇。“我说什么,当初我就说那五太太肯定是韩阁老的闺女,你们还不相信。如今证明我说的果然没错。”

“你少说两句。”薛老太太皱眉不满,“是韩阁老的闺女又如何,你也说了,当年你们做姑娘的时候,就闹的不太愉快。看样子,人家也摆明了不想同你相认。如今知道了又能如何,难道还巴巴的上前攀关系吗?”

薛孟氏笑了起来,“老太太,如今可不是我们薛家要上千攀关系,是他们萧家要攀附我们薛家。萧家根基被毁,还没王府追杀,这一路进京城,就是去投靠萧家大老爷去的。至于韩氏,死了男人,儿子还那么小,即便是韩家的闺女,又能如何。萧家已经败落,五房更是不如。这样的人家,我们也该远着点,免得沾染了晦气。”

“糊涂。以后不准再说这样的话。”薛老太太不客气的说道,“萧家就算败落了,好歹还有个大老爷在。人家好歹也帮助了我们薛家,你远着点作甚?少给老身摆出这副样子来。再说了,这些日子看下来,萧家行事虽然有些不拘小节,不过好歹也是个百年世家,是有底蕴根基的人家。同这样的人家,即便不刻意结交,也不该得罪。更何况,若是同萧家有了来往,以后同韩家搭上关系也容易。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

薛孟氏羞愧,“老太太教诲,儿媳谨记在心。都是儿媳糊涂。”

薛老太太板着脸说道,“总之你记住,以后不可再说这样糊涂的话,让老身听到,定不会轻饶了你。去,将谨严叫来。既然确定了五太太的身份,以后同萧家打交道,还需要注意一二。”

薛孟氏心头不服气,不过是个寡妇,有什么了不起的。就算是韩阁老的闺女,又能如何。她还是郡主的女儿,国公府的闺女,丝毫不比韩氏差。也就是薛老太太,总是顾忌这样,顾忌那样,活的忒不痛快。

韩氏并不知道薛家知道了她的身份。不过即便知道了,也没关系。反正迟早有这一天。

薛家连续两次在萧家这里购买粮食,等到第二次购买的粮食快要吃完的时候,总算走出了灾区。人困马乏,找到客栈,安顿下来,很快大家都进入了梦乡。这些日子以来,将大家都累坏了,恨不得睡上三天三夜才好。

次日醒来,大家都不想动,只觉着浑身酸痛。于是萧家决定在客栈里休整个三两天。薛家同样如此。

萧明瑜让人出去打听消息,消息打听回来,多半是关于赈灾的还有关于朝廷同王府的战争。灾区那边,官府已经开仓放粮。对于流民,也都做出了妥善的安置。而在这次事件中,宁王周乾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很多人都在议论。

萧明瑜听后,与有荣焉,心头的大石头也算是放了下来。接下来的消息就是关于中州那边的。战争已经打响,秦王府的军队势如破竹,竟然压着朝廷的军队打。这倒是让萧明瑜感到格外的惊讶。有好消息的唯独就是柴家军,挡住了王府的进攻。不过柴家军并没有进入中州地界,追着王府的军队打。因为柴家军还要防备在凉州的宁家军。宁家是王府的亲家,宁家虽然一直没动,但是态度格外的暧昧,柴家军不得不防备着宁家军在背后捅刀子。也是因为有了这一层顾虑,所以柴家才不能放开手脚同秦王府干仗。

萧明瑜还得到一个消息,清河郡主同宁少堂成亲了,就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然后张风云的婚事也定下来了,果然是王府的三姑娘。张风云是彻底站在了世子周启这一边。还有消息是关于王府的,据说王府二公子同世子周启争抢得很厉害。并且二公子还利用萧家的事情,大做文章,攻歼世子周启。

世子周启站着名分大义,但是秦王爷本人更宠爱的是二公子周治,如今战争打响,这两兄弟的斗争也从地下转移到了地面上。

萧明瑜冷冷一笑,只想说狗咬狗,一嘴毛。这两兄弟翻脸是迟早的事情,端看秦王爷有没有老糊涂。

薛家来了人,说是置办了几桌酒席,请萧家过去。薛家盛情相邀,萧家自然要给面子。就连腿伤还没养好的谭氏也都出席。韩氏借口要照顾成哥儿,并且要为夫守节,故此让萧明瑜替她过去。萧明瑜有孝在身,本不想去的。不过薛家传话,说是知道萧家有孝在身,但是并不在乎。也准备的素菜,还请萧明瑜务必出席。

席面上,双方都有意活络气氛,故此这餐饭吃的算是其乐融融。

谭氏关注起薛家的两个未婚姑娘,长得真好,规矩也是极好的,若是能说给萧明桢做媳妇,谭氏越想越觉着可行。只是不知道薛家的家底如何,家里男人都是做些什么。可别为六七品的小官,要是那样的话,那真没结亲的必要。

因为不知道薛家的底,故此谭氏并没有在席面上提起此事,最多就是对这两位姑娘热情了一点,多问了几个问题。谭氏打算等到了京城,若是薛家家底子不错,这门婚事或许可以定下。

谭氏这心思无人知晓,大家都乐呵呵的。

薛老太太得知萧明瑜是韩氏的闺女,加上萧明瑜这段时间来的表现,薛老太太对萧明瑜的关注自然是最多的。今日萧明瑜依旧是一身男装,虽然没有男子的英武之气,却也有股子风流潇洒的味道。真想看看萧明瑜女装又是如何。

于是薛老太太就笑道,“萧姑娘巾帼不让须眉,不过如今我们出了灾区,此去京城再无危险。萧姑娘也该放下肩上的担子,何不做女儿打扮。京城规矩大,萧姑娘如今倒是没关系。可是等到了京城,这样打扮是万万不允许的。”

萧明瑜含笑说道,“多谢老太太关心,等家里的事情都料理完了,我自会恪守闺中规矩,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薛老太太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很好。”

薛谨严从外面进来禀报事情,谭氏头一次看到薛谨严此人,当即问道,“这可是老太太的孙儿?”

薛老太太笑呵呵的,很是为薛谨严骄傲,自然想要在人前显摆一番。不过薛老太太做人信奉低调的准则,即便想显摆,也没显摆出来。只是笑道,“这正是老身的孙儿,这一路上,都是这小子在忙里忙外,安顿所有事情。要不是有这孩子陪在身边,老身可要累坏了。”

谭氏就笑道,“老太太有福气,有这么能干的孙儿,薛家定能兴旺发达百年。”

“哈哈,谢你吉言。”薛老太太无比高兴。

薛谨严并没有停留,禀报完事情后就退出去了。

谭氏久久才收回目光,好个能干俊俏的小子。再看看萧明琦,年龄上倒是相配,容貌上也是相当,若是能让薛谨严做自己的女婿,倒是比让萧明桢娶薛家的姑娘更好。只是还是那个原因,不知道薛家的家底子如何。所以谭氏也不敢贸然露出这个意思来。不过却越发热络的奉承着薛老太太还有薛孟氏。

薛孟氏出身国公府,顶尖家族出来的人,眼界自然很高,也理所当然的看不上谭氏的做派。而且萧家虽然说底蕴深厚,是百年世家,可是萧家历来都是半商半仕途,这样的人家,让薛孟氏是看不上眼的。对于谭氏的奉承,薛孟氏心里头受用,同时又很鄙夷。果然是商户人家,一点讲究都没有。

表面上,这餐酒席吃的其乐融融,一扫往日的阴霾。不过因为萧家众人都守着萧老太太的孝,故此并不饮酒水,酒席上面倒是少了点热闹。

酒席散后,大家各自回屋歇息。

谭氏叫来萧明桢,打听薛家的事情。一开始萧明桢没看出谭氏的意思,等话说到关键上,萧明桢也醒悟过来,“娘这是看上了薛谨严?”

谭氏笑道,“正是,那薛谨严一表人才,配明琦倒是足够了。就是不知道薛家的家底子如何。这些日子,你同薛家来往,可有看出什么名堂没有?”

萧明桢一脸无奈,“娘难道忘了吗?我们萧家如今不比过去,我们的根基没了,萧家已经败落了,明琦的名声也不好,年龄也大了,而且如今还有老太太的孝在身上,等到出孝,年龄更大。这样的条件,娘想同薛家结亲,儿子以为不可。”

谭氏眼一瞪,“我们萧家的确是败了,这是没错。可是你爹还做着官啊,我们萧家还有点底子啊,等到了京城,一两年后,萧家就能起来。那时候给明琦定亲薛谨严,怎么不合适。”

萧明桢再次苦笑,“娘难道忘了吗,虽然老太太不是父亲的生母,可是照着朝廷规矩,继母过世,父亲也该丁忧守孝三年。”

“这是什么规矩?”谭氏怒了,“老太太过世,同你父亲有什么关系。老太太可曾养过你父亲一日?虽说是继母,那只是名分上的,情感上何曾有一点半点。你父亲可都老太君养大的。”

“娘同我说这些没用,御史也不管这些。老太太过世,父亲作为儿子,就该丁忧守孝。守孝三年,等三年后,父亲能不能起复,起复后官职如何,谁也说不清楚。朝廷的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父亲丁忧,他那位置定是要让出来的。届时我们萧家还有什么?除了宅子,一点银钱一点生意外,什么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同薛家结亲。”萧明桢苦口婆心,“娘,别再想这些了。还是想想,等到了京城后,该怎么做吧。父亲这些年,可是给我们萧家大房添了还些个孩子,还有父亲后院的那些女人,这些事情才是母亲现在该担心的。”

谭氏的脸色青了白,白了灰,“明桢,你一定要想办法,绝对不能让你爹丁忧守孝。”

“没有办法,朝中御史可不是吃素的。逮着父亲这件事情,定会做出一篇文章出来。届时父亲就算是不想丁忧也不行,说不定还会被皇上斥责,那才是真正的完蛋了。”萧明桢没有夸大事实,他只是说了常态情况。

可是即便如此,已经将谭氏吓了个半死。要是萧茂林不做官了,那萧家大房还剩下什么。她的子女还有什么,还怎么说一门好亲事。

谭氏死死的抓着萧明桢的衣袖,“明桢,难道就没办法让你父亲不丁忧守孝吗?”

萧明桢沉吟片刻,说道,“只有一种办法,父亲可以不用守孝。”

“什么办法?”谭氏急切的问道。

萧明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皇上下旨夺情。”

谭氏跌倒,想想也知道不可能。萧茂林何德何能,怎么可能让皇上下旨夺情。“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你父亲要是丁忧守孝,我们萧家可就全完了。”

萧明桢苦笑摇头,“除非老太太死而复活。”

谭氏也跟着哭笑,“早知如此,当初就该让人将老太太还有你五叔分开。老太太没亲眼看到你五叔被杀,也就不会急怒攻心,气血上涌而亡。只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明桢,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萧明桢摇头,“娘,没有办法,父亲必须按照规矩丁忧守孝。不过中州那地方在打仗,倒是不用回乡守孝。”

谭氏哭起来,“我的命怎么这么苦,怎么遇到这样的事情。别的也就算了,明琦的婚事怎么办。等我同你父亲出了孝,明琦都成了老姑娘。那时候还如何说亲?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明琦蹉跎下去吗?”

“娘,父亲不是在信里说,给明琦找了一门婚事吗?”

谭氏擦泪,“当初我就给你父亲去信,让你父亲退了这门婚事。家底子那样薄的人家,如何能将明琦嫁过去,岂不是委屈了明琦。你父亲肯定已经听我的将婚事退掉。就算没退掉,我也不会认这样的亲家。”

萧明桢不想再劝,“娘,你好好休息吧。离着京城还有几天的路程,这些天你好生休息。等到了京城,才有精力将家里的事情都接管过来。”

谭氏擦掉眼泪,“明桢,你说只要皇上下旨夺情,你父亲就可以不用丁忧。你父亲是没那么资格让皇上下旨夺情,可是韩家有资格啊。能不能请韩家帮忙,主要是请韩阁老帮忙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让你父亲不用丁忧夺情,你看如何?”

萧明桢那脸色顿时就垮了下去,“娘,你若是想要害死全家,尽管去说。若是没这打算,儿子劝娘以后想都不要再想。这个念头是万万要不得的。”

“为何要不得。我们萧家同韩家是亲家,萧家垮了,难道韩家就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五婶娘受苦吗?”

萧明桢严肃着一张脸,“娘,朝廷上的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不是走亲戚,说好话。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御史弹劾,被皇帝下旨申斥,甚至被罢官。”

谭氏哆嗦了一下,太可怕了。

萧明桢继续说道,“韩家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五婶娘受苦。可是韩家即便要照顾,也只是照顾五房一家。至于大房同四房,同韩家有关系吗?韩阁老人老成精,凡事都看的明白,又怎么可能答应如此过分的要求。娘以后不要再提这个话,可别事情没办成,反倒是将韩阁老给得罪了。娘可要明白,父亲丁忧起复的事情,还需要韩家从中出力。得罪了韩家,只有坏处没有丝毫的好处。”

谭氏坐在椅子上,一脸呆滞。“真的没办法了吗?”

“娘放宽心吧,你还有儿子,儿子将来定会为你请来诰命,让你风风光光的做老封君。”

谭氏苦笑,同时也觉着安慰。虽然大儿子不成器,被一个女人给迷惑得失去了神智。好在小儿子是个能干的,也知道上进。谭氏苦涩着一张脸,点点头,“好吧,就依着你。你父亲那里,不知道这会知道不知道老太太过世的消息。”

“应该知道了吧。”萧明桢不确定的说道,“信早就送出去了,没有意外的话,肯定已经到了父亲的手中。”

谭氏又问道,“若是你父亲知道了,为何不派人来接我们。你父亲这些年,果然是被那些妖精给迷惑了,忘了嫡妻嫡子。”

“娘,此话万万不可再说。即便娘心里头真的这么想,也别露出来。父亲性子方正,听不得这些话。”

“呸,要我说你父亲根本就是老奸巨猾,何来方正。果真方正,会不管妻儿老小,果真方正会一个女人接着一个女人的往后院塞。”谭氏想起那些糟心事,就恨不得立刻冲到萧茂林的跟前,同萧茂林好生理论一番。

萧明桢苦笑,不敢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赶紧告辞离去。找到萧明琦,同萧明琦说了一番话,让萧明琦有空多劝着点谭氏,等到了京城,万万不能对萧茂林甩脸子。

萧明琦咬牙切齿,“三哥放心,我会劝着母亲的。母亲性子我清楚的很,只要说明白了,母亲是不会犯糊涂的。关键是父亲后院的那些女人还有那些庶子庶女,我一想想就觉着碍眼。三哥,我们还得想办法将这些事情料理干净。”

“你想做什么?”萧明桢冷眼看着萧明琦,“你可不能胡来。那些女人自有母亲料理,那些庶子庶女也是我们的弟弟妹妹,莫非你敢下毒手不成?”

“为什么不敢。”

“放肆!”萧明桢叹气一声,“你真是糊涂。你也不想想,如今我们是什么处境。你若是敢对那些孩子动手,你以为父亲会姑息你吗?最后会落得什么下场,你可有想过?”

“想那么多做什么?”

萧明桢鄙视对方,“你以前就是想的太少,所以才会落到如今的境地。我劝你还是多想想,否则真要成老姑娘了。”

“你混蛋。”萧明琦被气哭了。萧明桢不同她撕扯,赶紧离开。萧明琦趴在床上痛快的哭了一场,她本来就是做老姑娘的命。萧老太太过世,作为孙子辈,虽然不用守孝三年,可是父亲母亲都还在孝中,没道理做子女的就能成亲出嫁。也就意味着,谭氏萧茂林守孝三年,萧明琦就要被耽误三年。虽然没到三年,只有二十七个月,但是也足够让萧明琦蹉跎了青春,成了老姑娘。

萧明珮找萧明瑜说话,就说起了此事。“我还算好,等出了孝,年龄还不算太大。明琦可就惨了,真正的成了老姑娘,也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嫁出去。”

“放心,明琦长得好,只要大伯母降低择婿标准,肯定能嫁出去。”萧明瑜淡定的说道。

萧明珮就做不到这点,“明瑜妹妹,我很担心。中州开战,我们萧家又成了这样子。我同宋家的婚约还有效吗?万一这仗一打五六年,那我同宋子舟的婚事岂不是也给耽误了。就算不耽误,宋家估计也会退亲。”

萧明珮神色黯然,“换做以前,我还能说门好亲事。换做如今,再被退婚的话,我的婚事不会比萧明琦更容易。唯独明瑜妹妹你,有韩家在靠山,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我只是韩家的外孙女,又不是姓韩,我的婚事也一样老大难。”萧明瑜叹气,萧家的姑娘们果然是祸不单行。

“那我们该怎么办?”萧明珮内心很恐慌,差点都哭了出来。

萧明瑜拍拍她的手,“做这个样子干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等到了京城,自有分晓。而且我们萧家未必就一辈子倒霉,说不定过两年后,我们的处境已经大为改善。其实你该换个方式来想,如今已经很惨了,还有比这更惨的吗?连最惨的境遇都顺利度过,往后的日子还有什么坎是跨不过去的。”

萧明珮转眼笑了起来,“明瑜妹妹,还是你会开解人。我听你这么一说,心里头就充满了希望。”

“有希望才好。”

第156章 到京城

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到了京城。看到高大巍峨的城墙,人人都激动起来。经过种种磨难,各种不堪的遭遇,总算到了京城,总算走到了最后。

已经有人开始哭了起来,更多的人是在欢呼。

萧明瑜放下帘子,从嬷嬷手里接过成哥儿,对韩氏说道:“娘,到京城了,我们该怎么办?”

韩氏微蹙眉头,“先去大房那边安置,再遣人去将别院收拾出来。等一切都安顿好后,我们一家就搬到别院去住。”

萧明瑜轻声说道,“老爷子会让我们搬出去住吗?我看大伯父也不会同意。”

韩氏冷笑一声,“不同意又能如何。我一个寡妇,住在大伯家里,瓜田李下,他们不在意名声,我还要名声。再说了,老太太过世,你大伯父定是要丁忧守孝,我又要守节,住在一起的确是不合适。而且大房那宅子,我也是见过的,住大房一大家子是够了。我们五房还有四房住进去,那宅子可就拥挤的不像话。”

“既然娘都有了主意,那女儿就照着娘吩咐的去办。娘但凡有什么需要跑腿的活计,交给女儿就行。”

韩氏笑了起来,“傻丫头,跑腿的事情哪里需要你来做。京城规矩大,以后除非必要,就别抛头露面。”

韩氏帮着萧明瑜整理衣服,“还是看你做女儿家打扮顺眼。整日里穿着一身男装,忒不像话。”

萧明瑜却自得一笑,“可是好多人都说女儿穿男装好看。女儿自己也觉着穿着男装行事方便,不用有所顾忌。真想长长久久的穿着男装。”

“你可真是个糊涂的。本是女儿身,为何要做男子打扮。莫非做了男子打扮,就真的成了男子不成。不过是痴心妄想,自欺欺人。你向来是个敢于面对现实,有勇有谋的孩子,为何在这样的小事情上却看不明白。”韩氏嗔怪。

萧明瑜笑道,“娘,不是女儿看不明白。而是这世间规矩对女子有太多的束缚。反而对男子格外的宽容。女儿就想,即便是自欺欺人,能做一段时间的男子也是好的。至少享受到了作为男子的肆意潇洒。”

“你啊,真不知说你什么才好。你这样的才情,谋略,可惜身为女子。你若是男子,五房的门户还有什么可愁的。娘立时就将五房的一切交给你。”韩氏说着,叹息一声,“你父亲是个短命的,竟然因为一个江姨娘就这么去了。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可真够狠心的。”

萧明瑜轻轻的擦拭韩氏眼角的泪水,“娘说这些做什么?父亲都已经去了,说也没用。”

“是啊,说了他也听不到,倒是我自找没趣。死了的人,一死百了。只剩下活着的人受苦受难。”韩氏叹气,“算了,不说你爹这个人。死了就死了吧,我就为他守节,全了我同他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

萧明瑜依偎在韩氏的身上,“娘,等三年孝期一过,娘会改嫁吗?”

“你这个臭丫头,嘴边没把门的。这种胡话怎么能说。”韩氏极其恼怒,狠狠的在萧明瑜的头上敲了下,“你是要作践为娘吗?”

萧明瑜愕然,为何说到改嫁,竟然被说成作践。萧明瑜手足无措,“娘,女儿只是顺口提了这么一句,娘别生气,我错了还不成吗?”

韩氏擦掉眼泪,“你本来就做错了,哪有你这样做闺女的。竟然让自己的娘改嫁。要是传出去,小心被人说你不懂规矩,大逆不道。”

这同大逆不道有什么关系,萧明瑜一头的雾水,完全无法理解韩氏的脑回路。不过虽然不明白,萧明瑜也知道改嫁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轻易不能提起。萧明瑜连连认错,保证以后不会再提起这件事情,如此韩氏才揭过此事。

韩氏暗自叹气一声,萧明瑜也陪着叹气。知道到了京城,韩氏的情绪有些不对头,似乎有些迫切,又有些害怕,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弥漫在韩氏的心头。萧明瑜并不能全然明白,却也知道这些同韩氏的过往有很大的关系。

韩氏突然问道,“韩六那里还有消息传来吗?”

萧明瑜立马坐了起来,“娘,当初韩六叔连送了两封信来,再后来只托人带了口信来。韩六叔说外祖父已经让他自去,女儿不太明白。”

韩氏心情很沉重,“你韩六叔并不姓韩,韩六这名字不过是他托庇于韩府,自己给自己改的。早些年,他们家被大赦,你外祖父就让他离去,重振门户。可是他执念太深,一直不肯离去。这一次,他总算想明白了。”

萧明瑜偷偷的观察者韩氏的反应,“韩八说,韩六叔本事很大,不是在个人武功方面,而是在行军打仗上面。这一次朝廷同王府开战,对韩六叔是个很好的机会。外祖父让韩六叔自去,韩六叔很可能会恢复他原本的身份投军打仗。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

“他早就该自去谋前程。一直留在韩家,只会蹉跎了岁月,耽误了前程。如今他总算想明白,我也就放心了。”韩氏欣慰一笑。

萧明瑜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于是小心的问道,“娘,我听那意思,韩六叔也是出身高门大户,只因家族落难,才会托庇于韩家。可是韩八他们也说过,韩六叔是武林高手,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韩六叔有好几个身份吗?”

韩氏笑了笑,“他有几个身份这有什么出奇的。你韩六叔的确是出自豪门大族,他自小就拜名师学艺,一身武艺出神入化。年少时,家族遭逢大难,全家被抄家流放。他因为没到年龄,在特赦的行列内。只是他们家仇家太多,想他们全家死的人更是不少。韩家同他们家是故旧,故此才会照顾于他。他感念韩家的恩德,也是怕给韩家惹来麻烦,故此隐姓埋名,在韩家做了个护卫。不过他少年时,就曾闯荡江湖,据说闯下莫大的名头。具体的娘也不太清楚,反正看过他动武,是挺厉害的。其实他们家在前些年就被大赦,他族人也66续续回来。只是他死心眼,最亲近的亲人也都死了,他就没那个心思。我只当他这辈子也不会醒悟,没想到这一次倒是给了他机会。希望他这次能够建功立业,重振家族声威。”

萧明瑜很好奇的问道,“娘,韩六叔以前姓什么?他们家很有名吗?”

韩氏叹息一声,“你也读史,本朝先皇帝时候的事情你可有通读?”

“女儿有通读。难道韩六叔一家还被写进了史书?”

“何止。都说韩家百年望族,在京城也是首屈一指。可是比起真正的大家族,又算得了什么。”韩氏幽幽一叹,“先皇建德帝,一生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刘皇后。你韩六叔就是刘皇后的胞弟。不过他们姐弟年岁相差太大,还不等你韩六叔崭露头角,刘家已经被抄家。”

“韩六叔竟然是先皇后的胞弟?那他同现在的景福帝岂不是有仇。都说先皇时候的苏慧妃是被先皇后害死的。苏家视刘家为仇人,皇上又怎么会不找刘家报仇,反而大赦刘家。娘,这说不过去吧。”萧明瑜愣愣的问道。

韩氏笑了起来,“史书上的事情,不可尽信。宫廷斗争,岂会让人随意写在史书上。刘皇后娘家被抄家,这是不假。苏慧妃被人害死这也不假。范贵妃,也就是范王妃的亲姑姑,同样也牵连其中,这都不是假的。但是这里面的内情,岂是史书上写的那样。”

“娘,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同女儿说说,可好?”此刻,萧明瑜八卦之心已经熊熊燃烧,恨不得立马知道那些宫廷斗争的内幕。

韩氏微蹙眉头,“当年我年纪还小,知道的也很有限。刘皇后同范贵妃斗的不可开交。虽然刘皇后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先皇建德帝宠爱范贵妃,也更喜欢范贵妃的儿子,这也促成了范贵妃要同刘皇后争长短。若是没有先皇建德帝的偏爱,或许后面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三王之乱,范贵妃趁机对刘皇后还有太子发难,刘皇后同太子双双被废。范贵妃志得意满,却没想到刘皇后临死之前还留了个后手,致使范贵妃功败垂成。”

“刘皇后心狠手辣,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她以废太子的性命做筹码,让苏慧妃同范贵妃打垒头。苏慧妃棋差一招,功败垂成。苏慧妃死了,死在范贵妃的手上。但是范贵妃也没落到好,刘皇后借由此事,让先皇建德帝亲手结果了范贵妃的性命,还有范贵妃儿子的性命。只是如此一来,废太子的命也没能保住。”

“刘皇后临死之前,按照苏慧妃的托付,将苏慧妃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托付给叶嫔照顾。后来叶嫔被封为妃,叶妃的亲儿子则是被过继给了老秦王做儿子。据说,刘皇后临死之前,将手中的暗势力都交给了现在的皇上。还有传闻,叶妃的儿子被过继给老秦王,也是刘皇后生前就安排好的。刘皇后人虽然死了,但是事情一直都在按照她生前的安排在发展。只可惜她那样的才华,最后竟然没能保住刘家。”

“刘家被抄家流放,人是死的死,散的散。偌大的一个家族,一夜间烟消云散。反观范家,虽然也遭受了重创,可是最终因为先皇不忍,才没对范家出手。先皇建德帝,说起来是真的爱范贵妃。只可惜范贵妃不惜福,心太大,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不过因为先皇对范贵妃的宠爱,好歹是救了范家一族。不然范家的下场不会比刘家更好。”

萧明瑜听罢,心有向往。刘皇后多牛逼的人啊,一个死人生生的将活人算计了一个透彻,这样的人,为何不长命。这样的女人,牛逼的让人甘拜下风。若是能同这样的女人生活在同一个年代,萧明瑜定要想办法亲眼看看。

萧明瑜好奇的问道,“娘,范王妃之所以能被指婚给秦王,是不是也同刘皇后的算计有关?”

韩氏笑了笑,“这就不好说了。娘只知道,刘皇后还在的时候,老王妃同刘皇后关系不错。两人在闺中就是好友。各自成亲后,也多有来往。老王爷为何会过继叶太妃的儿子做世子,老王妃为何会让范家的姑娘做世子妃,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刘皇后的算计,娘可真说不明白。娘也只是顺耳听了那么几句,可是做不得准的。”

萧明瑜却认定了,这两件事情都同刘皇后有关。刘皇后知道自己无法保护家人,无法庇佑族人,加上废太子也死了。干脆将自己的势力都交给苏慧妃的儿子周申,让这些势力扶持周申坐上皇位,并且将对周申威胁最大的周渊,也就是叶太妃的儿子,过继给秦王。如此一来,周申坐上皇位,感念刘皇后的帮助,自然要大赦刘家。至于范家,装孙子装了那么多年,当年的事情也已经盖棺定论,再追究似乎不太好,不能体现出作为皇帝的大度。但是暗地里的打压肯定是不少的。

如今秦王府反叛,公然对抗朝廷,叶太妃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京城范家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至于刘家,估计没多少人还记得曾经的京城,有个显赫的百年世家刘家。一夜之家,百年世家也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刘皇后那么厉害的女人,韩六做为刘皇后的胞弟,那智商自然是只高不低。真没想到韩六竟然有这么牛逼的出身。只可惜,再牛逼的家族,最终也会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成为史书上的寥寥几笔。

马车进了京城,韩氏也停止了谈论过往八卦。萧明瑜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这会正在消化这些消息,揣摩京城的关系。

马车摇摇晃晃的,速度很慢。到了十字路口,马车停下。

萧明瑜掀起车帘子,朝外面看去。果然是京城,繁华无比,人流如织。

下人来禀报,说是薛家要走另外一条路,就在此同萧家告别。萧明瑜点头,表示都明白了。让薛家人找萧明桢就行。

却没想到,薛家直接将马车驶到萧明瑜所坐的马车隔壁。薛谨严跳下马车来,要同萧明瑜告别。看到萧明瑜做女装打扮,愣了下,眼神复杂。不过片刻,就恢复了清明。薛谨严温润如玉,眼神温柔的能将人溺毙其中。只可惜,萧明瑜只看到了这人隐藏在眼眸深处的寒意。

“萧姑娘,这一路多亏萧姑娘从中周旋,为我们薛家提供了不少方便,我们薛家才能顺利走到京城。多谢萧姑娘,改日等你们安顿好后,我们定会登门道谢。”

萧明瑜笑道,“薛公子客气了,大家患难相助,本是应当,当不得薛家如此厚谢。就此别过,望薛公子平安顺遂。”

“多谢萧姑娘一番好意。”薛谨严微微点头,“萧姑娘,希望以后我还有机会见面。”

萧明瑜笑道,“怕是没机会。男女有别,大家还是不要见面才好。”

薛谨严没想到萧明瑜说的这么直接,不留一点余地。愣了愣,转眼又笑了起来。“好,萧姑娘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此别过。”

萧明瑜点点头,“就此别过。”然后放下帘子,挡住了薛谨严的目光。

薛谨严上了薛家的马车,马车启动,离开了萧家的车队。马车里,薛老太太笑道,“这还是老身头一次见到萧七姑娘的女装打扮,果然是个气质不俗,容貌出众的姑娘。身为韩阁老的外孙女,婚事肯定是不愁的。”

薛谨严但笑不语,薛老太太也没再多说。有些事情急不得,先看看吧,如今看好的不一定就是合适的。

马车进入京城萧府。

京城萧府的宅子,是萧老爷子当年在京城做官的时候置办下来的。后来萧茂林官位越来越大,也就花钱将隔壁的宅子买了下来,两边打通,全都成了萧府。不过京城凡事都讲究规制,这宅子,朝廷自然也有规定。所以即便当年萧家富得流油,可以买十座百座这样的宅子,也只能按照规定买一座符合身份的宅子,并且严格按照官位身份来布置。也因此,京城萧府,远远比不上萧家老宅那样占地面积大,地方宽敞。所以京城萧府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顿时就显得地方狭小,逼仄不堪。

走进京城萧府二门,萧明瑜就感觉到这座宅子的逼仄。瞧着内宅的布置,处处透着精致,但是面积的确很紧凑,半点不觉着宽敞。被人领到五房住的地方,一个两进的院子,主院套着两个小跨院。房间也有十几间,但是每间房的面积都不大,家具同老宅的比起来,也透着点秀气。

萧明瑜没空感慨京城同中州的不同。赶紧洗漱,换上素净的衣服,略微用了点吃食,就同韩氏,领着萧明璇萧明业还有成哥儿来到议事厅。

萧老爷子的身边站在一个中年美大叔,如果没有蓄胡须的话,可能会更好看。不过即便蓄了胡须,也很有魅力。不出意外,这中年美大叔就是萧茂林,萧家的嫡长子,大房的老爷,萧明瑜的大伯父。

萧茂林正听着萧明桢汇报这一路上的情况,见到五房的人来,示意下人招呼。

萧明瑜悄俏的关注着那里,萧老爷子精神状态不好,到了京城,支撑着萧老爷子的那一口气,似乎一下子就没了。整个人都透着股不详的灰色气息,仿佛下一刻就会咽气。

萧明桢在萧茂林面前很恭敬,两父子长得有几分相似。萧茂林板着脸的时候,极有威严。不愧是为官多年的官老爷。如今萧老太太过世,萧茂林务必要丁忧守孝,萧茂林心头会不会有怨言?肯定有的吧。萧老太太不是他的亲娘,只是他的继母,却因为继母的过世,影响前程,还正是他前程看好的时候。只能说萧老太太死的太不是时候了。

谭氏的脸色很不好,比刚进门的时候还要难看几分。莫非是大房的那些小妾姨娘给了她气受。还是她自己找气受。萧明琦的脸色也不好看,仿佛是被打击了。

四房姗姗来迟,四房的人最齐。大房没了萧明珲,五房没了萧茂杨,四房的人全须全尾的来到京城。虽然四房的人不争气,但是命好,这也是一种本事。

萧明桢将事情简要的禀报完毕,萧茂林也知道了一个大概。那眉头紧紧的皱着,能够夹死一只蚊子。萧茂林上前,“父亲,还请您示下。”

萧老爷子睁开眼睛,眼中精光闪烁,可是依旧难掩他的疲惫和虚弱。萧老爷子说道,“老夫老了,精力不济。老夫已经决定,让明桢做家主的继承人。你可有意见?”

萧茂林微蹙眉头,“明珲他?”

“明珲的事情你都清楚了吧。”萧老爷子冷冷的说道,“他做出那样的事情,因一个女子放弃所有,他就不配为萧家的家主继承人。明桢很好,有担当,有责任心,也很有上进心。萧家的未来在他身上。茂林,莫非你对老夫这个决定有意见?”

“当然不是,儿子只是担心四房同五房会有不同的想法。”萧茂林恭敬的说道。

萧老爷子冷哼一声,“四房五房都已经同意了,你若是不信,大可以问问他们。”

萧茂恒点头,韩氏也没意见。萧茂林却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既然老爷子让明桢做家主继承人,儿子没意见。如今我们萧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该如何做,还请老爷子示下。儿子有了章程,也好做事。”

萧老爷子目光冷漠的看着萧茂林,这个儿子才能是有的,心机也是有的,手段也够圆滑。可是也太过圆滑,如今竟然将这手段用在他身上,凡事都要请示,不肯自己拿主意,无非就是不想担责。哼,官场上那套用在家里面,果真是做官做进了骨子里。

萧老爷子坐直了身体,“还能如何安排,无非就是先安顿好大家。将财物清点一番,将宗祠立起来。等忙过这段时间后,用公中的银钱置办产业,选得力的管事们打理。过个几年,萧家自然能慢慢起来。至于你,可有报丁忧守孝?”

萧茂林面色不变,“既然老爷子吩咐了,那就照着老爷子安排的来做。至于老太太过世,儿子丁忧守孝的事情,昨日已经报了上去。明儿就去衙门收拾收拾,该交接的也交接,接下来就该留在家里,为老太太守孝。”

萧老爷子点点头,“如此就好。老太太虽然不是你的生母,可是好歹名义上也是你的母亲。她过世了,你为她守孝,你也别有怨气。”

“儿子不敢。”萧茂林一脸惶恐。

萧老爷子冷哼一声,“别在老夫面前打马虎眼。你那后院,老夫虽然没亲眼见到,可是也听说了不少。实在是太不像样,太过荒唐。趁着守孝的日子,好好清理一番,该打发的就打发出去,不听话的就直接发卖。至于你那几个庶子庶女,你若是有心,就将他们放到你媳妇名下教养。将来也能有个好造化,说出去也好听点。”

谭氏张嘴,就要反对。萧明琦死死的压着谭氏,不准谭氏出面。谭氏狠狠的瞪了眼萧明琦,萧明琦丝毫不示弱。这个时候,是老爷子同父亲谈话的关键时候,谭氏出面说话,不管有没有道理,那都是错,都是不守规矩。萧明瑜不记得京城如何,但是萧明琦可是记得的。京城的规矩她可是见识过的。这两年萧明琦也长进了不少,如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嚣张跋扈,无所顾忌的萧明琦。她也学会了权衡,学会了妥协和谋略。

谭氏无奈,只能忍下来。

萧茂林说道,“儿子后院的事情,儿子一定会料理干净。至于那些孩子,年龄都还小,该如何处置,儿子还想好好想想。”

萧老爷子冷哼一声,“你可真糊涂。放在嫡母身边教养的孩子,是在姨娘身边长大的孩子能比的吗?虽说都是庶出,可是庶出也有个高下之分。你若是为子孙计,为萧家计,就该选择最正确的道路。不要被几个狐媚子,胡说八道一通,就失了神智,被一个女人牵着鼻子走。明珲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