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上一章:第 48 章
  •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下一章:第 50 章

第72章 -49

王继周的想法很简单,作为一个男人,最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顶立门户,养活老婆孩子。

这一直是他的底线,所以前十二年,他自己饿着也把最好的让给明梅。至于让曼曼受那么多苦,他也在及时补救。他算了下,如果煎饼果子店能比原先的餐车赚钱,那他应该可以养得起一家四口。

“爸这可是你说的,我们拉钩,不许骗小孩子。”

王曼大拇指对上父亲的,重重摁一下,拉钩完成后她低下头对手指:“爸,对不起啊,刚才我有些话说太重了。”

“没事,你想得没错。”

王继周继续抚摸毛茸茸,他总觉得闺女越来越可爱。不是心理上的,而是她本身模样。还是原来那只鼻子那张嘴,可就是看着比原先要顺眼。

“爸你可一定要加油,虽然我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但你还可以再好点。”

“行,我再好点,晚上吃什么?”

王曼都快哭了,她刚收拾完午饭餐桌,晚饭汹涌而来。每逢佳节胖三斤,被她爸这么填鸭不胖才怪。

“肚子里油太多,我要吃清淡的凉拌菜。”

“临过年前我买了点雪梨,埋在桂花树下雪堆里,要不要给你炖个冰糖雪梨?”

显然要,这对王曼来说简直是意外惊喜。接下来半小时,她像个小尾巴似得跟在父亲后面,看着锅里热水咕嘟咕嘟把晶莹地梨肉滚上来,甜丝丝、香喷喷。

“加一点陈皮带点酸味更好喝。”

一小锅冰糖雪梨被盛在透明量杯里,王曼如馋猫般地围在桌子边上,望着腾腾地热气,咂着口水泛起了难。

“曼曼,出来接电话。”

厨房内刷锅的父亲吆喝,百般不舍地离开桌前,来电话的是杜奇。

“你怎么这时候打来,昨晚一过零点我就给你拜年啦。”

“我们玩真心话大冒险,我输了,得给第一个给我拜年的人打电话。”

王曼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喧闹声,杜奇声音中带着点尴尬:“曼曼,你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当然有,我现在太需要你了。”

杜奇紧张起来:“你怎么了?”

“我爸煮了一锅冰糖雪梨,味道特别好。但它现在是热的,我在想是现在吹着喝,去去这一满肚子油;还是晾凉了,等味道更好再去喝。”

“这很简单。”

听筒内传来杜奇的声音,空间里也透出元宝的呼喊:“这么简单你都不会。”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过年前咱们在你家厨房炸鱼,我顺手拿空玻璃瓶装白开水,给你冻了瓶冰块。现在时间还短,应该还能吃。”

杜奇你果然是人类的好朋友,一生推:“哇,杜奇你是怎么想到的?”

“不是你说自己最喜欢在下雪天吃冰淇淋,可惜冬天小卖部不卖,我就给你弄点简单的。不过女孩子吃太多凉的不好,你少放点,只要不烫口就行。”

“知道啦,你们继续玩。”

在那边的哄笑声中,王曼挂掉电话往院子外走,边走意识边问向元宝:“小蝴蝶,你有什么办法?”

“你才小蝴蝶,你全家都小蝴蝶。”

“我全家不也有你?到底什么办法,刚才你都不告诉我。”

“还不是掺冰饮,曼曼你简直笨死了。系统商城里有冰棍,更有现成的冰糖雪梨,还有冰水。”

王曼瞅了眼果然有,是她没想到,不过她绝不承认聪明的自己也有智拙的时候。

“你也不看看那价格,竟然要十金币一瓶,怎么不去抢。十金币可以买三双袜子,我怎么舍得两口喝掉。”

“别再为自己找借口。”

进门开冰箱,果然在空闲地方用洗干净的广口玻璃瓶冰着两瓶水。顺手抓一瓶,她拿果皮刀伸进去将冰块捣碎,均匀地洒在冰糖雪梨里。

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雪梨。纯天然无添加剂的材料,被王继周一双巧手捯饬后,瞬间成了难得的美味。

“爸,来尝一口。”

“不错,你先喝吧。”

王曼拿个小碗,分出一部分递给他:“对了爸,过了年初三邮局上班,咱们就能拿到亲子鉴定报告了是吧?”

王继周摇头:“可能还得再慢点,过年医院虽然不休息,但肯定不能像正常上班那样快。”

“这样,那爸你直接告诉我吧,那孩子究竟是谁的?”

“我也只是猜测,并不确定。”

“那你把猜测告诉我。”

别的事都行,但在这事上,王继周却是守口如瓶:“这事你少问,下午尹鹏他们拜年该回来了,要不你出去玩会?”

王曼耷拉下眼:“尹鹏回乡下过年,章磊去了他爷爷家,年初四前别想见到。爸,你不想告诉我就直说。”

“这事我真不能跟你说。”

王曼掩面而泣,爸你学会坏了,你竟然学会了补刀,这世界简直太不愉快。好喝的冰糖雪梨才不给你,我要全部喝光光。

咕嘟咕嘟全喝完,王曼气愤地钻进屋里,敲门声响起,她气鼓鼓地说道:“我很生气,爸你现在就是要说我也不听。”

“我最近看到一本不错的书,反正你没事,趁着寒假也看看,我给你放门口。”

脚步声走远,继一口中一箭后,膝盖再中一箭的王曼扶墙打开房门,原先每次放衣服的地方现在放着本泛黄的书。

翻开扉页,正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前世她看过几页,家族地三代后主人公的经历,多多少少与父亲有几分相近。

于是在年初八前,写完寒假作业的王曼除了打理空间,其余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读这本书上。重新看一遍,里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依然让她头晕。不过以成年人的灵魂再来阅读这本巨著,每天都能多一点收获。

“元宝,你说苏明梅儿子的生父究竟是谁?”

“不知道。”

“那你想个办法知道,我快好奇死了。”

“曼曼,容我提醒下,你要再不收拾东西,排练就迟到了。”

“可我好想好想知道,元宝,你看你现在多漂亮,这不全是我拼命种田的功劳。我们是好搭档,你必须得帮我。”

“挟恩图报非君子。”

“你要不告诉我,我就罢工,你信不信?”

杀手锏一出谁与争锋,元宝无奈:“我也没法未卜先知,等报告出来我去给你瞅一眼。”

“早这么说不就行啦,快迟到了我们快点。”

冲出房门外,拎上父亲给收拾好的装扮,王曼拔腿往实验小学走去。好在两处就是对门,抄近路过个小胡同就到,踩着点王曼到教室,却发现她来得不算晚。

见到她尹鹏迎上来:“你裙子找好没?”

指导老师跟在她后面进来,也关切地看着她手里的包。王曼也不卖关子,直接将衣裳拿出来。

“我没找到合适的纱裙,就找了件旗袍。”

嗤笑声响起,不用抬头王曼也知道是沈木子。出乎她意料,沈木子并没有如她想象中那般沮丧阴沉,她趾高气昂地秀了下自己的皮草披肩。

皮草…这不对,皮草价格高昂,一般都是成人买来炫耀用。孩子长得快,穿不了几次就废了。以沈木子的家境,应该不至于奢侈地去给她买这么油光水滑的皮草披肩。

可她记得李晶晶极为喜欢皮草,前世她曾骄傲地炫耀过,小时候她有一件熊猫连体衣,是用真熊猫皮做成。那时候大熊猫已经被列为国宝,送一对出去都是友谊象征,但她就是有这本事搞到熊猫皮做衣服。

没等她想到一块,就听沈木子炫耀:“这是貂皮,是晶晶表姐送我的新年礼物。”

果然是李晶晶,整天把动物尸体披身上有什么值得炫耀?在沈木子看好戏的眼神中,王曼抖开旗袍。

正宗的中国红,不同于先前找得那件,这是元宝从商城庞大的库存中给她找来的新款。领口镶着三朵牡丹,双肩是简单的飞袖。稍微收腰的无胸设计,刚好适合她竹竿身材。

“我觉得旗袍配中山装挺好看。”

当然好看,指导老师一眼就相中了这件衣服。本来她还担心王曼撑不起领唱的气场,但只要有这衣服在,气场差点也没什么。

“很好,很合适,这件肯定行。”

领唱老师连用三个词夸奖,沈木子脸色很难看。年初一她就收到晶晶表姐电话,说她北京那边邻居怎么对王曼好,怎么夸她。这些夸奖和优待原先都属于李晶晶,如今被王曼分去,李晶晶都放话:此仇不共戴天。

她本以为今天又能搜集点王曼糗事,告诉李晶晶后,指不定她能得个皮草大衣。

听到旗袍时她更是十拿九稳,那种封建时代妇女穿的土衣裳,怎么能跟洋装蓬蓬裙相比。

可面前这件旗袍是怎么回事?再带着有色眼光,她也没法说这衣裳难看。但是王曼又长得不好看,穿上应该挺土吧?

“老师,这里没法换衣裳,我就比一下。”

将飞袖固定在肩上,王曼开始转个圈,朝沈木子那边挑衅一笑。原本不甚出众容貌搭配国红旗袍,就像花骨朵突然绽放开一般,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沈木子心如死灰,这事办不好,晶晶姐肯定会训她。

而尹鹏愣愣地点头,小声咕哝道:“怪不得一直缠着你,赵大伟眼光真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王曼旗袍款式:

(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删除。)

第73章 -50

下午四点王继周到家,先往闺女门口看看,她合唱团排练还没回来。拿出黑皮包,他小心地将那三张报告压到褥子底下,点燃一支烟,坐在窗边久久出神。

就如死刑犯人总期待着那句“刀下留人”,希望有天神从天而降,拯救他即将到来的噩梦般。在亲子鉴定报告没出来前,王继周心里还存着那1%的一线希望。

可如今,全部成空。

他突然觉得生活就他-妈是个强-奸犯!享受太恶心,反抗又无能。

心神恍惚,直到晚上吃饭,王曼咬一口排骨:“爸,怎么是甜的,难道你做的糖醋排骨?也没酸味,你也被虞阿姨传染啦。”

王继周咬一口,舔舔麻木地舌头,好像还真不咸,这种奢侈的甜蜜味道,如今他丝毫感觉不到。

“甜点好,护嗓子,明天你就得去市里演出了。”

“爸你现在最该关心地是,后天咱们店开张。鞭炮、礼花准备好了没?还有剪裁的嘉宾,我买了两个花篮,咱们争取弄得热热闹闹。”

“恩,都好了。”

王继周低头,狠狠地扒完自己那口饭:“吃饱了我收拾桌子。”

父亲今天非常不对劲,明明他不是冷漠之人。下午她走时还好好的,才一下午功夫,回来他就笑得比哭得还难看。

关上门王曼手托着蓝蝴蝶:“元宝,你去我爸房间看看,小心别被他发现。”

“我可是有节操的,不能随便偷窥人家*。”

“你的节操早在偷窥我时就吃了,打住,我怀疑是亲子鉴定报告出来了。我爸应该早就知道是谁,但那个人身份很敏感,所以他才坚持不告诉我。”

元宝几天前就答应她帮忙找出报告内容,现在它只得振翅飞出去。作为非人类,它的感知方式并不是靠眼看,而是发出一种类似生物波的信号,识别后再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文字语言内容。

“在哪儿呢?”

王继周卧室门上趴着一只蓝蝴蝶,触角前伸,用它狭窄的信号覆盖范围一点点搜索整间卧室。穿过两层被褥,它终于发现夹在地上那几张纸。

将内容全数记忆,飞回来它告诉王曼。

1、样本一与样本二20个位点全部对照统一,系血缘关系上直系父女;

2、样本三与样本四20个位点全部对照不统一,无血缘关系;

3、样本一与样本四20个位点有1个对不上;

“曼曼,最奇怪地就是最底下这份,我见那张纸被揉了很多揉,似乎你爸看着它很生气。”

王曼托腮回忆:“样本一是我爸,样本二是我,我是我爸亲生的这不用说;样本三是吴大力,样本四是苏明梅儿子,他俩没有血缘关系也在预料之内。但问题就出在最后这个,一条DNA上有无数个基因,可以截取无数位点。”

元宝补充:“那20个中有一个对不上。”

“这说明是亲属,还是关系很近的亲属。孩子不是爷爷的,就是叔叔的。”

王曼拍向桌子,弯腰忍不住干呕起来。她简直难以想象,自己是苏明梅这么个恶心的人生出来的,而且他们还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十二年,更甚者前世到死她一直尊敬这个人。

放别人身上,她可能就当个离奇的故事,听后感叹下此人之极品,而后一笑置之。

而如今被她遇到,她只觉得心里一下满了。层层乌云压在头顶,空气中满是腐朽的味道,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不行,我得做点什么。”

进入空间王曼开始疯狂开垦模式,她将每一根杂草都幻想成苏明梅,重重地挥下锄头将其连根拔起。

为什么她会遇到这样一个生母?讨厌王家不想呆在这里也罢,为什么她还要跟这个家其他男人乱-搞。

即便再愤怒她也心里有数,爷爷常年卧病在床有心无力,二叔二婶感情很好,二叔绝对不可能做这畜-生不如之事,唯一有可能的就是王继全。

现在她满脑子里,全是王继全与苏明梅赤-身裸-体地纠缠在一处,躺在老房子里那盘自己躺过十二年的炕上,露出俩大白屁股,男人丑陋的命根子以及女人丰腴奶-子,激-情缠-绵,的画面。

太丑!太恶心!

用力地挥动锄头,一下又一下,仅仅半夜功夫,原先需要一周才能开垦一块地土地如今全数完工,而她也第一次感到疲惫。

“曼曼,你停下,再这样下去精神损耗过度,你会变成傻子。”

蓝蝴蝶趴在她耳边呼喊:“你不是最讨厌用过往的错惩罚自己?你到底是有多傻,自己在这生闷气,甚至透支精神去发泄有什么用。”

“你该做得,是让那些恶心你的人一块难受!别忘了,你在这难受的时候,他们就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你现在完全是亲者痛仇者快!”

一声又一声,最后的“快”字终于唤醒了王曼神智。是啊,在这一切的一切中她有什么错?父亲又有什么错?

凭什么做错事的人是苏明梅,而得知真相的她和父亲就闷在家生气。

“我知道了。”

不顾疲惫地精神,王曼趿拉上脱鞋,打开门进走进客厅,外面传来一阵鞭炮声。

头枕三份亲子鉴定报告,王继周失眠了。客厅挂钟打十二下,已经是元宵节。默默地起身,他将鞭炮挂在院中晾衣绳上,点燃后愣在那出神。

走到门边的王曼就看到这惊悚地一幕,父亲站在离鞭炮不足半米之处,愣愣地任由鞭炮炸到他身上。

“爸,你干嘛。”

推门冲出去,凛冽地北风吹来,王曼打个哆嗦,单手捂住耳朵缩起肩拉住父亲:“爸你在干嘛?”

王继周回头,他的眼睛是浑浊的,也是无神的。见到后面闺女,那里面渐渐有了焦距,而他只能看到闺女嘴唇一张一合,耳朵里全是嗡嗡地响声。

“快回屋,再听你耳朵就聋了。”

直接扯起父亲,将他摁在客厅椅子上,她进卧室拿出那三分亲子鉴定报告。

王继周脑子“轰”地响一声,他知道早晚瞒不过闺女,但他没想到就连这一天也瞒不过。这事连他都尚且接受不了,曼曼听到了会多难受?

鞭炮放完,他耳朵也渐渐有了声音:“曼曼,你知道啦?”

“从你不告诉我起,我就大概猜了出来。前面已经有个吴大力,如果再来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你不会一直忍着不说。那剩下这人,不是王家的就是苏家的,你才会这么难以启齿。现在报告出来了,果然王继全没有让人失望。”

王继周拍拍大腿,无力地瘫倒在椅背上:“没错,就是他,这事真是没法说。”

“其实现在我也很犹豫,到底是知道好?还是不知道好?爸,我现在就怀疑一点。”

不明说王继周也明白她疑惑什么:“你那时候小,还不记事,王瑞出生时也有溶血症。不过他是在市里医院生的,住院治好了再回家。中间那几天功夫,你奶奶就说孩子住几天院养养,所以县里没几个人知道。”

怪不得父亲会知道,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说村里有孩子得溶血症。既然是遗传,当然不能只遗传一个。

“爸,我难受,我恨他们俩。”

父女俩依偎在椅子上,王继周揉一把闺女头发,毛茸茸地手感让他心情好了些。拍拍她肩膀,他叹息着劝慰:

“不去想就好,慢慢把这事忘掉,我们不搭理他们。”

“可我记性好根本忘不掉,爸,事情是他们做的,凭什么恶果要让我们承担。”

王继周也气,可长久的忍耐让他习惯保持一丝冷静:“你三叔不是你二叔,他从小被宠坏了,长这么大完全是个无赖。阎王易见小鬼难缠,要是这事漏出去,他日子不安生,也会来搅得咱们没法过。”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不信那邪。”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