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上一章:第 144 章
  •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下一章:第 146 章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老太太的一生完美地印证了这句话。记得前世她大学毕业,老太太都好好的。而且因为她最疼爱的儿子王继民有出息,她每天神采奕奕,越老越精神。

现在她才高一,离着大学毕业还有七年。提前这么久,老太太就去了?

即使年前那一摔,她病得不清。可托崔青容的关系,他们问过医院内部消息,老太太只是瘫痪,对寿命并无大碍。

更何况她还给下过空间中的药,老太太活到前世的岁数完全没问题。她还指望着,老太太能够牵扯住王继民和周春娟的注意力,没想到这么快她就去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曼呆住的同时,王继周也跟着嚎了两嗓子。哭爹喊娘声不绝于耳,真实有没有悲伤,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得。

面子事做完,王继周也披上白色孝服,问道这怎么一回事。

“大哥,不是弟弟我故意攀扯,娘…”

王曼进旁边洗手间,涂上肥皂擦下手上鼻涕,出来时正好听到这句。当即她皱起眉,三叔难道想把责任往她家头上推?

别开国际玩笑了好么?他们年前临走时老太太好好地躺床上,今下午才回来,房子都没收拾好,整个过年期间都在北京。

老太太出事就是跟谁有关,也不可能跟他们扯上关系。

王继周心里更有谱,三弟就是有通天本事,也不可能给他扣上这屎盆子。所以这会他丝毫不着急,而是仔细地询问。

三言两语把话全都套出来,情况更让两人觉得麻烦。

还真有那么点关系,而且这点关系更让所有人头疼。有个人一直是这个家的禁忌,她曾深深地伤害过父女俩,也因作孽太多而最终作死。

虽然往事已矣,早已随风消散,但为了生活的开心,家里平常过日子基本刻意回避这么名字。

她就是苏明梅。

五年前她因聚众卖-淫被深圳警方逮捕,最终蹲班房去。时间一天天过去,王家日子越来越好,她也终于熬足了日子,出狱后被遣返原籍。

别说农村观念传统,就算再开放的大城市,苏明梅这种女人也是过街老鼠。在家她被兄嫂嫌弃,出门更被人指指点点,甚至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直接当着面说她那些不光彩的过去。

与此同时,王家去年新开了养鸡场,又从村里招不少工人。来干活的人发现,给王家喂鸡比种地轻松,赚钱也比种地多。加上这些年修路、建学校还有各种上电视,十里八乡几乎所有人提起王继周,都得竖大拇指。

曾经的两夫妻,一个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个如芝兰玉树美名远扬。这种心理落差,苏明梅受不了,不过她也清楚王继周不会再要她。

“她上门想谈赡养费,大哥和二哥都不在家,就找到了我这。这事我哪能做主,娘也不可能喜欢她,一来二去俩人就吵起来。然后娘…娘她突然就不行了。”

说到这王继民难掩悲伤,仰头哀嚎:“我的亲娘哎,你怎么就这么去了,儿子还没好好孝顺您。”

王曼坐在阴影处,越听心里越沉。如今她万分庆幸,因为担心天气冷,所以虞阿姨和弟弟留在了北京。要是跟着一起回来,知道这事指不定怎么糟心。

不过这事怎么听都蹊跷,倒不是逻辑有问题,而是王继民的态度太可疑。

哭那么伤心?

他是真的为老人去世而难过,还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怪她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人,老太太摔瘫痪,可是王继民一手造成。

曾经他有过要老太太命的念头,当时老太太帮他洗衣做饭带孩子,几乎干了全职保姆的活。如今情况反转,一个瘫痪在床毫无剩余价值的老人,肯定更容易被舍弃。

“她是去找我爸?还是去找你?”

缓缓说出这话,王曼直盯着王继民,同时通知元宝注意留意他的面部微表情。事实证明她想太多,根本不用分析微表情这种高科技,王继民足足愣了有一会。

事已至此不用多解释,苏明梅压根是去找王继民的。

“三弟,这事我已经知道,我们收拾下东西,明天就赶回泉水村奔丧。村里肯定还有很多事,天这么晚我也不多留你。”

愣神地王继民终于想明白过来,这锅他不能背。

“曼曼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继周挡在闺女跟前:“别吓唬孩子,明天回村里,丧事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半推半送,他把王继民推出家门,转身回屋,就见闺女在换沙发套。拿起拖把,他清理着地面,随口问道闺女意见:

“曼曼,这事你怎么看?”

“爸你不都知道?要是还不确定,明天见到苏明梅,亲自问下就行。”

的确是没那么复杂,打扫干净家里,又把王继民弄脏的沙发套扔洗衣机。吃过晚饭,父女俩睡个安心觉。

一觉醒来,王继周开机就收到条短信,是虞虹发来的。在北京的继全也收到消息,顺便跟虞家通下气。

儿女亲家有人去世,另一方怎么都得有所表示。做儿媳妇的虞虹,更是得跟着去哭丧。可问题是现在离她生产完还没到一个月,两地奔波对身体非常不好。

王继周想了想,最后还是问闺女意见。

王曼给出的回答很简单:“爸,面子重要,还是虞阿姨身体重要。再说我们需要顾忌村里人怎么看?他们有意见,敢对你当面说?”

以王继周如今的地位,虽然不至于人人跪舔,但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可以指手画脚的。村里一般人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

然后他给虞虹回个电话:“虹虹,你身体要紧。冬天发丧太折腾人,你呆在北京好好休息好了。”

虞虹心下甜蜜,不过她也不是不知事的。虽然继周跟二老关系不好,但他怎么说也是人家儿子,不是亲生的那也沾着这层名义。

她不想回去,身体条件也不允许,解释下虽不会有人说什么,但她想让那些人彻底说不出话来。

“农村发丧太麻烦了,咱们市里殡仪馆有告别仪式。咱家也不缺那点钱,不如直接在殡仪馆给娘办,办风光点。”

王继周眼前一亮,再到村里时刚开始搭灵棚,几个街坊邻居扛着木棍,扎个简易的棚子,再披上雨布,一般这就是发丧的地方。

他没有立刻阻止,而是进屋看望了王丰收。多年夫妻,到风烛残年老伴先一步离开,即便生前有再多不睦,老人心中的哀伤也是难免。

“继周,别怨她。”

怎么可能不怨?老太太几乎毁了他一生,即便他中途幡然悔悟,那也被毁了半辈子。他无法做到不怨,顶多只把她当路人甲。

“爹,虹虹还没出月子。她觉得挺过意不去,跟我商量下,想出钱给娘办风光点。市里或者县里殡仪馆,你看着选一个。”

王丰收挺怕大儿媳妇,压根不敢怎么苛责:“就县里吧,亲戚们过去也方便。”

“行,我这就叫人来。”

边打电话,王继周更确定闺女的猜测。爹的反应太平静了,如果苏明梅真是因为找他,从而气死老太太,无论如何不该是现在这幅客气中带着惧怕的模样。

看来问都不用问。

王继周想这么放过去,外面有人却挑起了事。王瑞牵着王明,堵在王曼、王超和王婷仨人跟前,瞪着王曼直言他们家害死了奶奶。

“如果不是你爸给你找个后妈,你妈也不会一生气骂奶奶。”

周围不少人看向这里,其中不少人眼中颇有赞同之色。王曼知道村里有不少人,面上夸父亲,心里早就对他发家致富表示不服。

要是别的事,她也懒得解释。但今天可不是别的事,中国深受儒文化“孝”的影响,气死亲娘老子这黑锅,无论如何都不能背。

“王瑞、王明,你们平常爱乱说,我不管,但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我才没胡说,那天我听到的。”

“哦,你都听到什么?正好她人来了,我们都问问,到底是谁气死了奶奶。”

从进门到现在,王曼一直在找苏明梅。转了一圈没发现,问下超超和婷婷,得知她还没来,她也就安心地跟村里这些人联络感情,顺带问下养鸡场情况。

等到这会本以为她逃之夭夭不会再来,没想到苏明竹和苏明菊亲自拉着她过来,看架势竟然要负荆请罪。

第243章 -220

王曼打量着面前的苏明梅,一打眼就知道她不像正常人。比起四年前,监狱里规律地作息把她养胖不少,不过长期缺少油水的生活,让这种胖只是浮于表面的虚胖。

而且她神情呆滞不少,走路架势也带着一种长期规矩训练出来后的呆板。

站在苏明竹和苏明菊中间,她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似乎她过得也挺凄惨,王曼心下叹息。对于苏明梅,她早已不恨,不过她也很难把这个人当生母看。

在她心中,没有什么恩情是不能报答的。苏明梅生了她,这不代表她能无条件压榨她一辈子。前世她已经够傻,这辈子她不能再优柔寡断。

“你回家了?”

走到苏明梅跟前,王曼平静地问道,无悲无喜,态度即便让人觉得不对,也绝挑不出什么理。

熟不知一个“回家”在苏明梅心中起了多大波澜,家,环顾左右,今天她还有家么?

这次回来,看着泉水村巨大变化,她的确心思复杂。没想到她曾那么看不起的王继周,如今会这般成功。

而她曾经最讨厌,恨不得她不存在的曼曼,也出落得亭亭玉立。

或许曾经她的思想出现过偏差,可在监狱四年,她除了干活就是被教导。就算原先三观再不正,如今也掰了过来。

她终于认识到自己曾经多错,这次回来,虽然看着王继周的成就心里泛酸,但她更明白自己不能再贪心。

虽然她对曼曼亏欠甚多,但如今她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不要再打扰她的生活。没见面之前她还会担心,曼曼在后妈手底下日子不好过。但前面她在电视上看过智力竞赛,如今又亲眼见她变这么漂亮,就算有天大疑惑也该抚平。

虞虹那么有本事,跟着她曼曼日后的人生会更加精彩。而她只是个过往一塌糊涂,甚至有过坐监狱经历的女人,这样的妈只会给孩子抹黑。

是时候该放手了,苏明梅眼眶湿润。垂下眼眸她瞥向一边,那个脏兮兮的孩子,是她的儿子王明。

王继民果然没有照顾好他,曼曼跟着她不会好,但王明跟着她,绝对比继续呆在这要好。

打定了主意,她冲王曼点点头:“恩,前几天刚到家。”

“恭喜你,对了王瑞说是你气死了奶奶,到底怎么回事?今天发丧,正好村里叔伯阿姨都在,你能说下吗?”

王曼话音刚落,苏明菊就冲了出来:“曼曼听他造谣,你妈怎么可能会做那种事?”

苏明菊的愤怒不像是假,虽然他工作环境一直不好,但好歹是端铁饭碗的,在邻近几个村也算有地位。这回他说话,立刻引来所有人重视。

灵堂临时换到县里,今天也就不用现搭。来帮忙的街坊闲下来,也有心情去听八卦。

苏明梅开始有些错愕,她的确打算说明一切,可如今她说话没多少人信。但现在情况不同,曼曼起个头,只要抓住这机会,她很有可能洗白冤屈,甚至把王明要回来。

“你爸都已经结婚了,再说当年都是我的错,怎么都不可能再回来纠缠他。我这人大家都清楚,虽然以前做过许多错事,但我不是那种黏糊性子。”

苏明梅的爽利人尽皆知,她的确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

“那天我过来,只是为看看王瑞。听大哥说,王继民和周春娟一直觉得养俩孩子压力太大。自己的孩子自己养,我还有一把力气,就是砸锅卖铁也能养得起个孩子。”

王明呆住了,那天他也听到过这句。虽然不完全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他能察觉到其中的善意。

“你是我妈?”

“恩。”

苏明梅点头,虽然想负责任,但她对孩子天生缺乏热情。

“那天你的意思,是想给我买好吃的?”

“有钱了就给你买好吃的,钱得先紧着念书。等你念好了书,就能跟哥哥姐姐们一样厉害。”

小孩子很好哄,苏明梅又拿出了耐心,王明很快对他升起好感。

围观众人也明白过来,孩子总不会撒谎。明梅这情况,还想再养个孩子,看来她是真的悔过。脑子转得快的,甚至已经在想,那气死老太太一说到底是真是假?

王曼也同样存着疑惑,周春娟不喜欢王明,连带着这个家里没人欢迎他。苏明梅想来领人,那简直是自动帮他们甩掉一个包袱。

本该皆大欢喜的事,怎么就让老太太横尸当场?

“这事跟你爸有关。”

又是跟父亲有关,王曼瞳孔陡然变大,走近一步急切地问道:“为什么?”

院内所有人屏住呼吸,苏明梅也没卖关子:“还不是因为他太有钱,家里又只有女儿。只要王明上了你家户口,他们就白捡一大笔钱。”

“本来我说动了你奶奶,她躺床上久了,有些事也都想明白。她有意让我跟孩子多接触,合得来再说。可有些人不愿意,进来指着人鼻子一顿骂,嫌弃挡她财路。”

“你在胡说什么?”

王继民气急败坏地跑出来,顿在离苏明梅两米的地方,踟躇着不敢走上前,颇有几分色厉内荏地味道。

周春娟却没那么多顾忌,直接上来扯住她衣领咆哮:“你个贱-女人在这胡说什么,是不是让我们死了,你才甘心?那小杂种,谁稀罕谁就抱去。”

或许是因为用力过猛,亦或许是结冰的地面太凉,苏明梅一个趔趄摔在地上,头部结结实实地落地。

爬起来,她脸上扬起诡异地笑容,手指指向停着老太太尸体的北屋:“那天你也是这么说的,她也是这么摔下来。记不记得她当时的眼神,眼睛就这么瞪着,死、不、瞑、目。”

一字一句地说着,苏明梅瞪起眼。周春娟吓得退后一步,跌在地上,哆嗦着不敢爬起来。

王曼没有进屋看老太太遗体,但凡来的街坊却基本都进去过。这年头又不兴遗体美容,老太太即便戴着与寿衣配套的帽子,还是能隐约看到额头上那块青紫。

很明显是横死,没想到竟然是这样。这会即便再糊涂的村民,也觉得王继民跟周春娟夫妇不是人。

“哎。”

“继周钱都是自给赚得,再说都什么年代,生儿生女都一样。曼曼这么好,钱留给她怎么不行?”

“咱没钱就过穷日子,最起码做人堂堂正正,晚上睡觉也踏实。”

你一言我一语,吐槽中却夹杂着最基本地为人准则。

连夜从北京赶回来的王继全,冲进人群一脚踹在王继民身上:“你…”

王丰收哆嗦着从屋里走出来,拉住二儿子:“你娘还在屋里看着,继全先进去。”

王继全嚎着丧进去,外面的争执才刚开始。其中最吃惊的当属苏明竹和苏明菊两兄弟,他们也是听到风声,说王家婶子死因跟明梅有关,所以才押着她来赔罪。

没想到的确有关系,却是这层关系。妹妹没做错事,一切错误地罪魁祸首正是王继民。

苏明竹只是惊讶,苏明菊心思就跟这早春的天气一般,刚才还晴空万里,这会已经扬起沙尘暴。他想起自己如今的郁郁不得志,一切的起源,正是中二时期为王继民打抱不平,得罪了王继周。

从那时起,他日子就再没顺心过。

裹夹着泼天的愤怒,他恨不得将整个春天的沙尘暴悉数拍对面懦弱且贪婪的脸上。

“这是谋杀!”

拿起派出所配的寻呼机,他二话没说直接呼叫110。等到王家一众人反应过来,他已经完成了整个报警工作。

与殡仪馆车同时来的,还有呼啸的警车,差不多的警笛声,却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涵义。

老太太头顶的伤太明显,吴宇派去的小混混,完整地听到当日吵架地动静。见王曼没有要阻止的意思,他勇敢地站出来作证。

不顾今天发丧,与王继周和王继全上送葬的车不同,王继民和周春娟带着手铐上了后面的警车。

除去这个插曲,老太太丧事办得十分风光。总之十里八乡,近些年来,没人比她的葬礼还要隆重。因为王继周出钱,所以墓地选址很尊重他的意见,安在了离他生母最远的地方。

他不迷信,只希望以后每年去给那未曾谋面的生母扫墓时,不要再见到老太太。

再然后便是漫长的司法程序,王丰收当然想保小儿子,但他如今完全没有话语权。王继周不落井下石,也不可能以德报怨,干脆地做起了甩手掌柜。

王继全却不能如此豁达,作为亲生儿子,他对老太太的感情,比王继民来得要深。所以到最后,王继民背下了大部分责任,周春娟拘留后释放,出来照顾未成年的儿子。

这段时间苏明梅一直照看王明,毕竟亲生母子,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周春娟知道虞虹生个儿子,围绕着王明的一连串计划再无可能,她干脆地转移了监护权,打包把王明送给了苏明梅。

接手亲儿子的苏明梅,相处久候逐渐发现,儿子被教得有多歪。熊孩子威力堪比核弹,当年她对王曼百般虐待,如今完全被王明报复回来。

这一切王曼即便知晓,也是一笑置之。恢复正常高中生活,一眨眼就到高考结束。

第244章 -221

王曼感觉这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她终于长高点,一米□□,不过出门她都报自己一米六五,带着点鞋跟,一两厘米谁也看不出来。

身高窜高不少,体重却始终没上去九十。这次不再是生活条件差,也不是身体吸收功能有问题,而是她太忙了。

忙着用脑,忙着四处奔波。

自从杜家亲戚在北京学成,回湖北开一家王记饼铺,并且生意红火后,各种亲戚纷纷找上门来。

而且转过年来换届选举,国家开始大步向市场经济迈进,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更大。王记饼铺作为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本身条件过硬,上头关系更硬,包括减免税收在内的各种优秀条件都能落实。

杜老赋闲在家,无事帮忙过滤下亲戚。杜家亲戚有限,不过在连续好几家王记饼铺成功后,有更多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诚恳地寻求加盟。

来人素质稂莠不齐,王曼想扩大自家产业,但也知道稳扎稳打。前世她虽然做过销售,但用人方面她真没什么经验。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已经全盘掌握了建筑工程公司的姜芙站出来。在这之前两人见过几次面,王曼已经慢慢察觉到她的改变。

而这次她是真心实意要来帮忙,趁着经香港飞英国看望姜蓉的功夫,她亲自找来香港的hr团队。国内人力资源刚起步,香港已经十分发达,团队中多数是广东去那边工作之人,经验十分丰富。

开始他们还有点傲,但王曼也不是草包,多年练书法和茶道培养出的外柔内刚气质,自身聪明头脑,以及身后强大背景,不多时便令这些人彻底折服。

有了专业团队,王记饼铺一步步走上正轨。

而后公司迎来发展历程中第一件大事,国企改制。全国上下无数人被迫下岗,这些人没有农村户口,分不到田中。离开单位后,即便当时领了一笔看似丰厚的补贴,但日后的生活却完全没有着落。

经过多方考虑,王继周决定配合国家政策,在各地的王记饼铺开业时,优先招收下岗职工。

香港来的hr团队在训练餐厅经理上有一手,各地加盟者素质有保证。不过招收下岗职工之事,就没那般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