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上一章:第 145 章
  •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下一章:第 147 章

这些下岗工人端惯了铁饭碗,有一部分人已经习惯了朝九晚五,看报喝茶,到时候发工资。十几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蛀虫。

王继周和王继全的事业,主要还是体力活。

王继周这边,养鸡场不用说,无非就是喂鸡、运鸡蛋那块,好点的活也就检疫和会计;王记饼铺作为餐饮业,餐厅经理在客流高峰期,也要下去端盘子收拾桌子。

王继全的宜室品牌家具,这两年早已红遍全国,甚至连周边日韩也有慕名来订的年轻人。虽然秦老板进了最新的生产机器,但木质家具还得跟木头打交道。

让这些端铁饭碗,干惯了清闲工作的人,突然间下车间,亲自到一线去,他们受得了?

其实两兄弟也不是不给这些人机会,厂里所有的干部,都是从一线提上来的。日久见人心,日子久了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那些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一直在国企工作的人,那能接受领导是个低学历,以前样样不如他们的?

即便迫于生计,无奈过来的,也是消极怠工。

一开始招工,出现了这样无奈的问题。这时候店长的作用就凸现出来,经过大浪淘沙,选中的加盟商全是有两把刷子的。又经过专业团队培训,他们应对这种问题得心应手。

先劝说,还是不行的话干脆辞退。但如果好好干,很快就能升个会计,或者组长什么的。毕竟这些下岗职工文化水平高,学什么都快,坚持下来一个月,看着比原先还要丰厚的工资。虽然如今工作苦了点,但他们大多都愿意。

原先很困难的招工问题,借助下岗风波顺利解决,而且经此一事,王记饼铺员工平均学历空前地高。

聪明人只要有心,能耐下性子,做什么都不会太差。有这些人在,各地的王记饼铺空前红火。

三年过去,王记饼铺已经成为遍布全国的大型连锁企业。它的存在,让汹涌而来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全球著名快餐品牌倍感阻力。

这些外企也用过不光彩的手段,经历过后世的王曼直接照搬肯麦两家危机公关经典案例。

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邀请代表参观王记饼铺的餐厅和养鸡场,甚至连鸡饲料生产源头都一并报道。有虞虹在电视台的关系,电视报道影响力更高。

嫌弃价格太高有欺诈之嫌?别闹了好么,许你们那么小一鸡块五块钱,就不许我们这么大足以喂饱一个人的煎饼果子,从两块涨到三块么?

有王曼领先十年的经验,更有元宝多年见识,王记饼铺在一次次危机公关中,名气逐渐增大。前世开遍全国各地的麦当劳、肯德基,如今只能与王记饼铺三分天下。

而且王记饼铺也不是一成不变,每到一处,装修都会采纳当地人最喜欢的风格。而且厨师会根据各地情况调整口味,甚至增加当地特色小吃。

这些是外国餐饮做不到的,最了解中国人的,始终是中国人本身。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日常吃惯的东西,远比那些洋快餐要吃着放心。

所以两家只能看着王记饼铺稳居龙头地位,再想搞小动作,看着人家后面那两尊大佛,他们这些外来的合上,只能老老实实地收拢爪牙。

王曼一直低头忙活着店里的各种事,而且还抽空教育弟弟。一天又一天,一步又一步,就连她也没想到,当初泉水村推着自行车售卖的煎饼果子,能在8年时间,发展成如今这种水平。

家里再也不缺钱花,不过她始终过着以前的日子。衣服依旧没牌子,饭还是自己做。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回家后吃父亲亲手做的饭。

天气热起来,高考开始,高考结束,考完后她没丝毫紧张。不说前世这些题目她做过一遍,这辈子她也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成绩出来,毫无悬念,她成为了这一年的理科状元。清大和京大抢着要,根据全家民意表决,她选择了姥爷如今当客座教授的清大。

第245章 -222

收拾好行李,王曼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三年的小院。

三年前不论是出于被李晶晶和沈欣陷害,还是因为王记饼铺发展需要,她搬来市里这坐小院。一开始的确流年不利,各种麻烦接踵而来,甚至有人说这是凶宅。

可转过年来一切都顺当起来,尤其是办完老太太丧事后,王丰收眼见形势不对,也向大儿子服了软。

王继周不管再怎么成功,见过再大世面,内心深处始终存着一份仁厚。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王丰收始终没给过他什么,但这不能抹去两人的血缘。

但比起以前,他更明白谁才是值得他全心珍惜的人。诚然他不会不管王继周,但他也不会像对妻儿那般,去对他掏心掏肺,事事亲力亲为。

王继民犯得是故意杀人罪,而且在这个重视孝道的国家,杀母之名更为人所不齿。最后他量刑很重,如果不是在狱内表现特别好,这辈子都别想再出来。

剩下两兄弟各自有自己的事业,无暇亲自照顾老父。山脚下的养鸡场旁,王继周盖了流水别墅,那倒是个好去处。可那边住着徐爷爷与姜奶奶,王丰收跟二老合不来。

到最后两人一合计,干脆把他送去市里新开的养老院。两兄弟在市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有往来的,对王家那点烂事知根知底。虽然把人送去养老院,面子上不好看,但知情人士也都表示理解。

王丰收开始不乐意,但王继周直接大笔一挥,捐款一笔重新修缮养老院。市电视台着重播报了他的爱心举措,进一步坐实他慈善企业家的地位。

而有钱的就是大爷,养老院自院长到护工,全都让着王丰收三分。日子一久,他渐渐体会到如鱼得水的感觉。

这会让他再回来,看儿女脸色享受“天伦之乐”,他也一万个不乐意。

解决了王丰收这事,就是王记饼铺各种开连锁。在她高考前夕,王记饼铺终于决定进军广东。这里经济十分发达,各色餐厅林立,粤菜也有自己的风格,即便多年来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经验,但难度依旧十分大。

王继周也倍感压力,本来他想一鼓作气攻克这块市场,但眼见闺女就要高考,他中止全盘启动的计划,专心回家做起了二十四孝老爸。

王曼本来持反对态度,可跟虞阿姨聊天后,她了解到公司发展遭遇瓶颈。父亲回家照顾她饮食起居,也算放松下来给自己个缓冲期。

这时她才恍然想起来,自从跟苏明梅离婚,推着自行车开始卖煎饼果子起,八年时间父亲从没休息过一天。就连他跟虞阿姨结婚那几天,也在忙着店里的事。

他的确需要好好休息,回来给她做饭也好。

王继周这几年太过着急,娶了个样样都好他还特别爱的老婆,又有仨让他想起来就心里温暖的孩子,他更有紧迫感。

他希望给家里娘四个带来好日子。尤其是曼曼,虽然杜家不嫌弃他和闺女是农村出来的泥腿子,但他还是希望曼曼能在各方面跟杜奇平起平坐。

所以尽管连锁店已经突破一百家,包括专供店里的养鸡场和大棚蔬菜种植区,公司员工已经过万,但他依旧觉得不满足。

还不够,必须得多赚点。

忙忙碌碌直到闺女高考,处于两难境地的他终于决定放缓脚步。高三下半学期冲刺时间,王记饼铺没再开一家新店,王继周闲下来,审视这过去的八年。

八年来他每天都读书,结交了不少朋友,商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他早已喜怒不形于色。静下来每天做饭,督促闺女学业同时让他不要太累,放松下来他开始审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厚积薄发下,他终于认清了自己。

不用王曼和虞虹建议,对于王记饼铺的下一步发展,他心里有了谱。

体制改革甩掉冗余的企业后,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这几年申奥、申请入世,领导人与英国那边谈判,香港回归也已提上日程。

处于国门外的精彩世界已经打开,各种琳琅满目地商品涌进来,周边所有人无不以说一口流利地英语为荣,西式生活更成为时髦和高尚的象征。

连竞争对手肯德基和麦当劳也抬头,不断地挑衅王记饼铺。虽然他们坚持下来,可仍有人无条件崇洋媚外。

但他并不觉得煎饼果子差,也不觉得各地连锁店中,那些根据各地人爱好而添置的花样小吃差。相反,他觉得这些东西比肯麦中的油炸食品营养、美味、甚至健康。

他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有着八大菜系,美食方面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差。煎饼果子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但他仍旧想学肯德基和麦当劳,让中国的东西走出国门,被全世界所接受。

让楠楠即便出任务的时候,也能在异国他乡吃到熟悉的家乡味;曼曼将来出国留学,也不会因为吃不惯国外的菜,水土不服继续变瘦。

这事放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可三年中王记饼铺已经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即便是亏本,他也有资本和实力去做。

**

王曼站在院墙前,爬山虎层层叠叠,覆盖了整面墙,墙根下不起眼处绽放几朵野菊花,挂着几滴晨露迎向太阳。

关门声响起,父亲提着另一只行李箱出来。简单的深蓝色polo衫,穿在他身上确是无与伦比地帅。

“爸,咱们得快点,斯蒂夫先生下午就到机场。”

斯蒂夫是位旅行家,同时也是为美食家,他在纽约有自己的餐厅,更乐意去世界各地搜罗美食。但凡被他看上的,一般都会想方设法弄到国外去。

就连王曼也没想到,父亲能想这般长远。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他说出自己的计划时,完完全全震惊了她。

还是虞阿姨先想过来,牵线搭桥找到这么个合适的人脉。本来离开学还有两天,他们提前去北京,就是为了赶上见这人一面。

“别着急。”

边说王继周边发动车子,走到大院门口,晨光中站着个瘦削地中年妇女,穿着王记饼铺制服,头发炸起来,藏在白色卫生帽里。

见到车子走过来,她搓搓手朝这边招呼下。

王曼疑惑,苏明梅这个点不好好上班,来这干嘛?难道她还想给予最后的会心一击,不可能,这三年她可是老实得很。

生活不论总绕不过柴米油盐,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三年前王继民入狱,苏明梅从周春娟手中要回了王明的监护权。尽管她很开心,可苏家却无力多养一个孩子。

走投无路之下,她每天推着车子进城卖烧饼。可一个女人做买卖,实在是太辛苦。王曼观察了有一段日子,确定她真的诚心改过后,征求了全家意见,在王记饼铺给了她一份工作。

先礼后兵,苏明梅上岗前,她说得很明白。好好工作待遇跟店里其他人一样,但如果再出意外,那也按规矩来,该辞退就辞退。

而后苏明梅的表现让她大跌眼眶,她不仅没生幺蛾子,而且做得比店里所有人都要好。本来她早该升店长,可前车之鉴太过惨痛,她硬是压了两年,直到今年过年才给她升。

而她似乎真的变回苏姥姥那般朴实,每天把店里管得很好。所以今天她拦住车,王曼还是往好的方面想。

“你们要去北京了?”

“恩,你穿这么单就出来?”

苏明梅向前一步,瞅瞅自己身上衣服,突然意识到现在是上班时间:“那个,我不是故意旷工,只是想把这个送来。”

递过来一只手提袋,在她期待的目光中,王曼接过来。

里面是一条毛线围巾,毛线纤维很长,应该是电视上猛烈做广告的恒源祥。阵脚很细密,花色也是今年最流行的,颜色更是她最喜欢的浅蓝。

“你什么都不缺,高考考那么好,店里所有人都高兴。曼曼,你别多想,我这是代表店里送来的,没别的意思。”

王曼鼻子一酸,小时候她最期待的,就是村里像别的孩子那样,穿上母亲亲手做的新衣服。不用是棉衣棉裤,只要一双袜子,一套围巾,她就能很满足。可那时候她不讨人喜欢,新衣服永远属于苏丽丽。

等了那么久,辗转两辈子,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可惜亲生母女之间的裂痕,就像治愈后的伤口,虽然不再疼,却永远留着块丑陋的疤痕。或许只有在此转世投胎重新做人,她才能再次把苏明梅当母亲来尊敬和濡慕。

拉出围巾随意地围在脖子上,淡蓝色刚好与她今天穿的白色羊毛风衣搭配。初秋的天气有点冷,冷风吹来,吹得苏明梅裤腿涨起来,却没吹到王曼丝毫。

扬起吹角,她指指围巾:“很暖和,也很好看,谢谢你。我们要去北京,往后可能很少回来,你和王明都保重。”

苏明梅红了眼眶,低下头强忍住眼泪,用最低地声音说道:“对不起。”

“我已经原谅你了。”

车子发动,王曼从后视镜看着猛烈揉眼眶的苏明梅。过往无法改变,索性他们都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246章 -223

父女俩到达北京时已经临近中午,车子没有进大院,而是进了离那大约三站路的另一座小区。

这是三年前王继全、秦老板与姜家建筑工程公司首批合作的项目,第一期只是提供铝合金门窗。有了新门窗,楼盘位置又好,即便当时买商品房的人不多,这批房子也销售火爆。

随后姜芙倒戈,二期工程完全成了双方合作。与第一期密集地住宅楼不同,二期工程完全是别墅区。

整个设计过程中,王曼拉着杜奇参与其中。有她超前几乎二十年的观念,加上一支优秀的团队,这个黄金位置的楼盘建到一半便迅速蹿红。

三年过去,周围路翻修过,商场、医院、学校等也都修缮一新,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加上旁边的军区大院,这些别墅瞬间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房价虽然不至于像后世那般几十万一平,但在这年代也是个天文数字。以王曼自己的积蓄,绝对买不起。

但二叔是开发商,男朋友更是设计师,她这种后台的关系户,户型和位置随便选。这边离清大和京大都不算远,是最黄金的学区房。长远看来,日后考上大学肯定得来住。

所以她毫不客气地选择了湖边那座,这边绿树成荫,别墅更是格外大,算是整个小区最好的位置。

杜奇没要设计费,而是折算成房子,挑了王曼旁边那套。虞、杜两家也各自凭关系拿到房,全都在这附近。连起来一片,别墅群恰好将整个湖包围在中间,在小区中形成另一个独立的小区。

住在这边的业主都很好奇,最中间那几栋豪华别墅到底是谁的。位置好,别墅户型也好,尽管常年关着门,但偶尔也有人来开窗透气,从打开的门窗中,就能看见里面精致的装修。

装修算不上多豪华,但看起来很舒服,让人有种住进去绝对很温馨的感觉。

小区中桑塔纳来来回回,偶尔夹杂着几辆进口车,照例是普通的一天,直到一辆不起眼的车驶入小区最神秘的那片地带。

一开始没人注意,毕竟这是工作日,而且住在这的人非富即贵,即便有八卦之心,也不会像菜市场大妈那般直接探头,扯着嗓门问东问西。几年来,定期来人打扫房子已经成为惯例,大家只当打扫之人来了。

如往常一样,别墅门打开,先是开门,然后就是开窗。

再然后另一辆车驶过来,从车上下来两大一小。频频有车到往,离这最近的人家,过来带孙子的老人开始注意起来。

虞虹抱着儿子,带着虞家的阿姨一块过来。别墅里没什么人住,又定期洒扫通风,所以这会干净地简直像无人区。

阿姨过来是为了帮把手,实际上没多少活,她的主要任务还是带点瓜果蔬菜来,毕竟第一天可以不开火,但总不能家里一点吃得都没。

分分钟收拾好,虞楠也终于赶了回来。

王曼抱着弟弟到门口迎接她,再次察觉到她身上几乎看不见的戾气,看来这次的任务又见血了。

“楠姐刚下飞机?幸亏你今天赶回来,不然门口又得挂个符。”

一家在有些事上还是带点传统思想。比如搬家,有个说法,家里住人后,会产生守护神,本能地排斥后来者。王曼问过元宝,还是磁场的问题,一家人住久了,房子内磁场就会变,新来的人很容易被排斥。

前几次楠姐门口都挂了好久的门符,这次总算赶上,不用再挂。

“刚好做完事,你们都收拾好了?”

虞楠顺带也抱起弟弟,三岁的孩子正是可爱的时候。似乎上天怜惜王继周和虞虹前半辈子所受磨难太多,新生的儿子特别乖觉。

从来不随便哭闹,就连尿裤子也选在大人们有精神的时候。他甚至乖到,一度让夫妻俩觉得这孩子自闭症。直到十一个月他开口喊“姐姐”,并且见谁都咯咯笑,而后更是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商,这才让全家人彻底放心下来。

这哪是自闭症,分明是个天才儿童。

而后肉团子的种种表现,更印证他是个天才儿童,才三岁他口齿已经十分清晰。而且现在,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大人们讲的童话故事,而是天天抓着铅笔学写字。

虽然字没学会几个,写出来跟爬虫似得,但这也足够让人惊骇。

乖孩子全家人都喜欢,就连虞楠丝毫无法抵挡这软萌的诱惑。这几年她出任务多,代号“蓝”在国际上也算颇有名气,而她本人更是以冷酷形象示人。但是回到家,她会变成一个特别温柔的女孩,温柔到外面被她整治过的人绝对想不到。

“就差你东西了,房间在曼曼边上。”

虞楠进屋扔下行李,洗个战斗澡,全家人一块出去吃饭。小区里虽然安静,但外面确是闹市区,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找间餐厅坐下来,饱餐一顿后,中午下班的人多起来,小区内所有人也都知道,湖边那栋别墅终于住进了人。

正主终于来了,所有人简直要好奇死。等到王曼回来的时候,就感觉稍微有些不自在。似乎比起吃饭时,这会在外面侍弄花草的老奶奶要多不少。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她占这么好一地,长期不住引起民愤?

“曼曼你脑洞开太大,他们就是好奇,谁买那么好房子,一放两三年,碰都不带碰一下。”

蓝蝴蝶嘲讽地说道,而后回空间继续找它忠实的小伙伴——高达版的小宝去也。

这不跟她想得一个意思?暴殄天物,然后引起民愤,不,是引起大众好奇心。

所以等下车时,她扬起笑脸朝最近一户打下招呼。对方有些发愣,反应过来后朝她招招手。王曼点头,跟着全家进了大门。

只留下邻居老奶奶感慨,可了不得,这一家子人,男主人精神,女主人漂亮,最小的孩子被抱在怀里看不出相貌,可站旁边的那俩闺女可是个顶个标致。

不仅漂亮,而且还气质好。

这一家到底是什么来路?如此出色的一家人,怪不得能买得起这么好房子。不过看他们模样,应该挺好说话。

正好小区里想安点健身设备,就湖边有空地,上门说下…应该能说通?

第247章 -224

首先看到王曼一家的老奶奶是个另类,与小区里别的老人,大多是住进来照顾儿女起居,顺便看孙子不同,她是退休后无事,看中了这片小区的户型和完善基础设施才搬过来。

九十年代还不流行广场舞,退休老人发挥余热的方式,除了看孩子外,就是热心小区公益。

平常在家侍弄花草,但是居委会有啥事,不用三催四请,只要说一声准到。

老伴俩都受过高等教育,该明白的事理也都清楚。退休前两人工作比较高大上,结交的人同样高大上,交际能力堪称一流。

他们不在乎钱,人也够热情,两年内已经在小区内积累了足够的威望,一般有什么事,都是两人出面牵头。

这会同样也不例外,老奶奶转身回家,厨房里老伴敞开烤箱,一股甜腻的味道充盈整个房间。老伴年轻时留学法国,曾经在餐厅打工,顺带学了一手做菜的好手艺。

今天闲来无事,他晨练过后,便动手做起了马卡龙。色彩缤纷地甜点出锅,两人血糖有点高,都没法吃,但是摆在家里,却比鲜花什么的还要好看,瞧着心情就会很好。

一脸花白胡茬的老人刚准备装木头盒里,就见老伴拿出个纸盒子,那是平常送人要用的。

“谁要吃这点心?”

“湖边那家搬过来了,咱们住得近,上门先去探探口风。”

老头神色间颇有些不赞同:“谁会喜欢自家门口人来人往,天天跟赶大集似得。要我说,咱们小区边上不有个公园,器材装那就挺好。”

“那也得有地方,反正邻居总得要认识,这会正好有现成东西。”

犟不过老伴,老头只得包好马卡龙,顺带包点儿子送的今年新产祁门红茶,丝带打成漂亮的结,换身干净衣裳,两老并行着结伴走去。

离着史蒂夫先生航班到来,还有一下午,王曼一家从外面吃完饭回来,保姆阿姨早已把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

闲来无事,她干脆带着肉团子来院子里玩。虽然买来后就没怎么住过,但院里的花草定期有园丁来修剪。这会正是剩下,树木郁郁葱葱,草坪也分外茂密,随意地坐在树荫下,肉团子迈开小腿在踢皮球。

虞楠扶着膝盖,挡在篮筐门前,轻轻抬下脚,肉团子踢过来的皮球又被弹回去。

一次,弹回去,肉团子朝左撇撇嘴;

两次,弹回去,肉团子朝右撇撇嘴;

到第三次,他算是看出来,楠楠姐姐在欺负人。他是聪明的宝宝,才不要陪坏人玩,他要去找最漂亮最疼他的曼曼姐姐。

“刀,要练功。”

虽然口齿清晰,但肉团子还是习惯言简意赅。王曼坐起来,拍拍屁股上并不存在的土。这几年除了练习茶道和书法,她的刀法也没荒废。

肉团子平时虽然比小女孩还乖,可骨子里还是纯爷们。懂事后第一次见她挥刀,他激动地手舞足蹈,甚至闹着让二叔给刮了一把小号刀,自己也跟着歪歪扭扭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