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笑呵呵地点头赞赏:“宁远侯夫人是个多礼的。如此,就把皇后娘娘先前赐给夫人的内廷行走的腰牌交回给皇后娘娘吧。”

裴舒芬以前无品无级,不好进宫。可是皇后娘娘在宫里独木难支,又需要娘家人不断进宫去拿拿主意,所以专门给裴舒芬求了一枚内廷行走的腰牌。

圣上知道自己压着裴舒芬的诰封留中不发,又让裴家的人将宁远侯府的两个嫡子领回外祖家教养,已经是大大地打了皇后娘娘的脸,所以对于此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应了。

如今裴舒芬有了品级,可是凭侯夫人的冠帔朝服入内廷觐见,不需要额外的通行证了。

传完旨意,传旨的内侍接过宁远侯楚华谨亲手递过来的赏银,笑呵呵地回宫去了。

裴舒芬让自己的大丫鬟桐月在宁远侯府的内堂看着下人将香案、红毡一一收缴到库房里,自己捧着圣旨,桐云在后面捧着冠帔朝服,同楚华谨一起回了内室。

桐云将夫人的冠帔朝服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内室的床上,屈膝行礼退下了。

裴舒芬陪嫁来的有三个大丫鬟,桐月、桐星和桐云。桐星前些日子做了通房,也跟着服侍楚华谨。桐月领着中澜院里管总的差使,是最得力的左右手。桐云管着厨房和库房,平日里也跟着裴舒芬进出,颇有眼色。且桐云是三个大丫鬟里生得最差的,裴舒芬用着她倒是更放心些。

桐星在自己的耳房里做着针线,听说侯爷和夫人回来了,忙过来请安。

楚华谨抬头看见桐星两眼水汪汪地站在自己面前敛身行礼,脸上还有一丝昨夜残留的红晕,不免笑着抬手道:“不用过来伺候了。你们夫人体恤你,自去歇着去吧。”

桐星娇羞地垂下细白的脖颈,腻声称“是”,将裴舒芬私下里的作派学了个八成。

楚华谨想起昨晚在桐星身上折腾的苏式新样子,喉咙紧了紧,哑着声音吩咐道:“下去吧。——晚上再过来服侍。”居然又要桐星陪侍。

裴舒芬心里已是浸了一缸醋。她早想寻了错处将桐星打发了,可是这个小蹄子年岁虽小,心眼却不小。除了只在楚华谨面前卖弄风情以外,别的时候,都依足了做通房丫鬟的规矩,一个错都寻不着。

楚华谨回身见裴舒芬面色不虞,笑了起来,过来将她搂着坐到床前,低声道:“你这是吃什么飞醋……嗯?”一路说,一路抱着她揉搓起来。

裴舒芬也有一阵子没沾雨露了,楚华谨略在她身上揉了揉,已经快受不住了,正要转嗔为喜,同他做成一道,却听见外屋传来桐月有些急切的声音:“回禀侯爷、夫人,方姨娘发动了,这会子正疼得死去活来,让侯爷过去看看。”

楚华谨搂了裴舒芬正要入港,猛听见方姨娘也快生孩子了,全身一个激灵,刚刚硬起来的尘根立时便软了下去。

“快着人去请太医院请太医——另外去找太夫人,将有经验的几个嬷嬷要过来。”楚华谨哧溜一下从裴舒芬身上爬起来,忙忙地整了整被裴舒芬拉得有些松脱的裤头,又掩了掩外袍,头也不回地大步出了内室。

裴舒芬脸色一下子黑了下来,伸手抓起床旁小桌上的水晶花碗就往地上砸去。

桐月在外面听见屋里的破碎声,知道定是夫人又发脾气了,忙软语在外面劝道:“夫人,方姨娘这一胎,侯爷很是看重。夫人今日又得了诰封,咱们宁远侯府可是双喜临门呢……”说了一通,将裴舒芬有些抑郁的心情劝说了过来。

“罢了,你进来,服侍我梳洗。等我换了衣裳,就去方姨娘的院子里候着去。”裴舒芬终于平静了下来,淡淡地对外面吩咐道。

桐月应了声是,打开帘子进来,跟着裴舒芬进了净房洗漱。

方姨娘的院子里,楚华谨有些焦急地站在门外候着。

太夫人也赶了过来,死活不许他进去。

只听着方姨娘在里面高一声低一声的叫着,十分凄厉。

楚华谨吓白了脸,对太夫人颤声问道:“……怎么会这样?会不会难产?”

太夫人又好气又好笑,扶着一旁的嬷嬷嗔怪道:“你又不是第一次做爹,怎么会不知道这女人生孩子,就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里。——都是这样过来的,谁也不比这样金贵”

楚华谨有些讪讪地。他的两个庶长子出世的事,他在屋里睡大觉,都是裴舒凡和太夫人料理的。

后来的齐姨娘生楚文琳的时候,他正好在外面办差,也没有经历过。

等到裴舒凡生两个嫡子的时候,他更是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回来。等他清醒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快洗三了。

后来带着齐姨娘和方姨娘一起外放,齐姨娘生了个儿子,可是齐姨娘身子好,又是生过一次的,楚华谨还没有从衙门里赶回来,齐姨娘的儿子已经抱在手上了。——比不得方姨娘是投胎,怀孕的时候楚华谨又是全程照料,为了这个孩子,他一直忍着没有碰方姨娘。如今终于要出生了,在他心里更是不同。

裴舒芬换了身月白缎子的长裙,外面罩着海棠红的褙子,挽了慵妆髻,扶了桐月的手,终于姗姗来迟。

太夫人看见裴舒芬素着一张粉脸过来了,不知怎地,心里觉得特别畅快,笑着对她道:“舒芬啊,你们房里又要添丁了。你这个做嫡母的,可真是命好啊”说完拿帕子捂了嘴笑。

一旁的婆子也连忙凑趣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夫人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呢”言指裴舒芬今日得了诰封的事儿。

裴舒芬在自己房里已经发过一通脾气了,此时已经心平气和。闻言笑着点头,道:“托娘的吉言,咱们同喜同喜”又对身后的桐月道:“你回去拟了单子过来,咱们侯府有这样的大喜事,人人都要有赏。我看,”裴舒芬又沉吟了一会儿,道:“每人多发一个月的月例吧。”

院子里的下人婆子听说了,个个高兴异常,过来给裴舒芬磕了头,称颂不止。

楚华谨赞赏地看了裴舒芬一眼,又对太夫人挤挤眼,道:“娘,可不是我说的?——舒芬大方得很”

太夫人言笑盈盈,过来拉了裴舒芬的手,细看她脸上,道:“可怜见的。在屋里哭了一场才过来的吧?看这眼圈还红着呢。”

裴舒芬正要说“不是”,太夫人已经轻拍她的手,似乎是极为理解的样子,叹息道:“……好了,你也别否认了,我都知道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说完,便对楚华谨道:“你们守着吧。我可是乏了,要回去歪着去了。”

楚华谨忙让两个婆子将太夫人送回去。

太夫人临走的时候又对裴舒芬吩咐道:“你在这里守着就够了,让你们侯爷早些回去歇着。——一个妾室生孩子,他守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裴舒芬脸上始终挂着温婉的笑,低声应和:“可不是娘说得这个理儿?——可是方姨娘是侯爷心坎上的人,媳妇可不敢捋虎须呢”

太夫人对裴舒芬的态度十分满意,闻言也不再故意为难她了,道:“等大夫过来,你也去歇着吧。屋里三个稳婆,外面有我院子里派来的婆子照料,应该无事。”话音刚落,屋里便传来方姨娘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接着听见一声清脆宏亮的婴儿哭声。——终于生出来了

楚华谨再也顾不得,如疯了一样跑上台阶,拍着屋门唤着方姨娘的名字“月眉”、“月眉”,甚至想踹了门冲进去。

太夫人立刻对下人道:“给我拦住他”

女人生孩子的地方是污秽之地,太夫人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进这种地方,伤了福气。

几个婆子上前,将楚华谨紧紧地拉住。

几个人正在挣扎着,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婆子抱着一个大红缂丝襁褓走了出来,笑眯眯地道:“恭喜太夫人恭喜侯爷恭喜夫人——方姨娘生了个大胖小子”

此时的皇宫里,皇贵妃周氏抱着自己怀胎七月就提前生下来的皇子,怜惜地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道:“唯愿这一世,你能平平安安长大,顺顺遂遂到老。”

第十五章双喜临门下

皇贵妃周氏才刚刚怀胎七月,本来是要在十一月中的时候足月生子。那时候,京城里已经很冷了。皇贵妃担心自己入了冬坐月子会受风,便让宫人们将凤栩宫偏殿的暖阁提早布置了起来。可巧刚布置好暖阁,她就提前生了孩子出来。如今刚好派上了用场。

暖阁里南面的墙上,有一扇不大不小的细棱格窗子,上面糊着烟粉色的霞影纱,既能透气,又能隔尘。晚上天凉的时候,将棱格窗子外面的隔扇阖上,正好可以挡风保暖,甚是方便。

皇贵妃昨日才产子,今日刚刚醒来,还十分虚弱,可是已经等不及了,忙忙地让人将刚出生的小皇子抱了过来。

七个月早产的婴儿十分虚弱。

可是皇贵妃像是有准备似的,不仅暖阁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备了诸多的儿科圣手太医、稳婆、乳娘和教养嬷嬷在一旁伺候着。如今也都派上用场了。

看着怀里的孩子,皇贵妃仔细端详着他的眉目,又掀开襁褓,看了看他后背上的胎记,微微点头,心下暗自庆幸。

“皇贵妃娘娘,四皇子要吃奶了。”凤栩宫的大宫女红丹轻声上前,对皇贵妃周氏提醒道。

皇贵妃依依不舍地抱着孩子,头也不抬地道:“本宫先喂他第一口奶吧。”说着,让红丹将帐帘拉上,皇贵妃靠在床头,解开了自己的中衣,将婴儿放到了自己的胸前。

那婴儿用足了劲儿,才吸了两口奶,便又昏睡过去了。

大齐朝里妇人喂养婴儿,都听了当年第一代安郡王妃安解语的话,就算日后要用奶娘,可是产妇都尽量将第一口乳汁给自己的孩子喝。据说这第一口乳汁里,有神奇的东西,可以让婴孩在头半年里不生、或者少生病。

过了这么多年,大齐朝的妇人们对这种说法都深信不疑,所以大齐朝的大部分婴孩都吃到了宝贵的初乳。

皇贵妃见孩子睡着了,也不去唤醒他继续吃奶,只是将他抱在胸前,让他贴着自己母亲的怀抱睡着。

宏宣帝过来探望四皇子的时候,听说皇贵妃一醒过来,就将四皇子抱到暖阁里去了,不由笑着摇了摇头,起步往偏殿暖阁里去了。

暖阁门口守着的宫人嬷嬷忙屈膝行礼,又软语相劝道:“陛下,暖阁是坐月子的地方。陛下还是不要去的好。——等皇贵妃坐完月子,陛下再来不迟。”

宏宣帝却一点都不在意,伸手掀开帘子,道:“以前朕还进过产房呢。——月子房算什么?”笑着进了暖阁的屋子。

皇贵妃听见宏宣帝的声音,忙让人打开帐帘,对着宏宣帝笑道:“还请陛下恕罪。臣妾无法起身给陛下行大礼了。”

宏宣帝笑着摆摆手,道:“你坐着吧,小心别吵醒孩子。”说着,来到皇贵妃的床边坐下,凑过头看了看皇贵妃怀里的四皇子。

极小极瘦弱的黑色小脑袋靠在皇贵妃洁白的中衣上,呼吸声微弱到似有若无的样子。

宏宣帝想起皇后生得三个足月健壮的皇子,不由对眼前的四皇子更加怜惜,轻轻握了皇贵妃的手道:“你这孩子得之不易,给他取个小名叫‘易儿’吧。以后长大了会一切顺遂,容容易易。”

皇贵妃听了,心里感触更深,哽咽道:“有陛下看护着他,他已经比别的孩子有福气多了。——易儿这名字极好,不仅要做小名,也要做大名。”

宏宣帝当然依了皇贵妃所言,眯了眼笑道:“以后封了亲王,就叫‘易亲王’,也很不错的。”

皇贵妃听了,忡然变色,顾不得自己产后体虚,将孩子放到一旁的床上,自己挣扎着从床上起身,给宏宣帝跪下,求道;“这孩子甫一出世,就三灾八难的。陛下还要这样抬举他,臣妾怕他受不起,反而折了寿。他生来底子就不好,这一生,他若是能顺顺当当长大成人,臣妾就要去太庙祭祖还愿去了。不敢有别的指望。——再说咱们大齐朝从太祖皇帝那里传下来的规矩,就算皇子,最高也只封郡王,不许有皇子越过安郡王一系去。陛下要是给他封了亲王,别人不说,安郡王那里,可是让他们没脸呢。”

宏宣帝真的没有想这么多。他看这孩子虚弱的样子,觉得多半养不大,想着若是夭折了,就封他个“亲王”衔,也是安抚皇贵妃的意思。

可是皇贵妃到底是做娘的,宁愿孩子没有荣华富贵,也要他能平安长大。

宏宣帝被皇贵妃拳拳爱子之心打动,遂不再坚持先前所言,道:“依你,都依你。”

皇贵妃破涕为笑,在宏宣帝的搀扶下,又慢慢改了坐的姿势,靠回到大迎枕上。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宏宣帝才想起过来的另外一个目的,皱了眉头问道:“昨日你在御花园跌倒之事,宫里的裁事房已经有定论了,说是皇后那边的一个粗使的洒扫宫女,跟上头的管事姑姑有争执,一气之下,将清油泼到了御花园的青石子路上,想让那管事姑姑摔一跤。谁知皇后突然约你去御花园赏花,你就做了那管事姑姑的‘替罪羊’了。”说到“替罪羊”三个字的时候,宏宣帝有些嘲讽的意味在里面。

皇贵妃将一旁睡着的四皇子又抱到胸前,轻轻拍着,嘴里却道:“陛下,臣妾敢以性命担保,此事与皇后无关。——只是凑巧罢了。”

宏宣帝看了皇贵妃半天,见她的一双眼睛都牢牢地盯在孩子身上,竟是一时半回都离不了的样子,心里对她更是歉疚,硬着头皮道:“皇后是个粗心大意的,不比仪贞你聪慧,此事到此为止。不过你放心,朕不会让你白白吃这个亏的。”眼下无论是那个洒扫的粗使宫女,还是跟她有争执的管事姑姑,都吓得投缳自尽了。——已经是死无对证。

皇贵妃心里一动,抬头看着宏宣帝含笑道:“陛下这话偏了。怎么皇后娘娘就是一片赤子之心,臣妾就是那九曲心肠的?”竟是体会到了宏宣帝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宏宣帝向来知道皇贵妃是个聪明人,如今他的最后一丝怀疑也烟消云散,忙安抚皇贵妃道:“是朕说错了。仪贞你别生我的气。”仪贞是皇贵妃的闺名。宏宣帝拿出了两人新婚燕尔时的称呼,想要挽回刚才的错漏之处。

皇贵妃却是很理解宏宣帝。在他这个位置上,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人,就算自己亲眼的看见的,都持怀疑态度,本就是应有之意。

“陛下何错之有?——有误会说开就好,臣妾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会记恨陛下一辈子的。”皇贵妃打趣道。

见宏宣帝有些讪讪地,皇贵妃若无其事地转移了话题,问道:“陛下,选秀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听说来京参加复选的一百五十名高门贵女,已经在京城等了快两个月了。”

宏宣帝倒是不急,闻言侧头往暖阁里四下看了看,起身走到窗前,隔着烟粉色的霞影纱看着窗外,道:“你放心。皇后肯定马上要招她们进宫复选了。”言罢摇摇头,对这个皇后很是无言的样子。

皇贵妃轻笑。皇后到底是真笨还是藏拙,都与她无关了。

只是宏宣帝似乎忘了,皇后身后,还有一个宁远侯府,却是不容小觑。不像自己,娘家被庞太后屠戮一空,一个可靠的娘家人都没有。不过好在宁远侯府没有了裴舒凡,皇贵妃想起来就觉得微微快意,倒是没有像以前那样忌惮宁远侯府了。

宏宣帝在这里坐了一会儿,便起驾去御书房批折子去了。

皇贵妃说了这么多话,觉得神驰力竭,便也小睡了一会儿。

过了几天洗三的时候,因为四皇子还很虚弱,便没有抱去正殿接受众人的朝贺。

宁远侯夫人裴舒芬借着进宫给四皇子洗三的机会,亲自来到凤栩宫的偏殿暖阁门前,给皇贵妃和四皇子行了大礼,又送上一个玉雕南山仙翁的摆件,恰是长命百岁的好兆头。

皇贵妃别的都不收,唯独这样寓意着“福寿绵长”的好彩头的东西,拒绝不了。

裴舒芬见自己送礼送到了收礼人的心坎上,嘴角微翘,对屋里的皇贵妃又道:“皇贵妃娘娘,妾身不打扰皇贵妃娘娘歇息,这就告退了。”

皇贵妃在屋里扬声道:“宁远侯夫人有心了。等本宫坐完月子,再招宁远侯夫人进宫叙话。”

裴舒芬忙应了,又去了皇后宫里道乏。

皇后正翻看着选秀复选的名单,十分气闷。看见裴舒芬进来,皇后将手里的名单扔到裴舒芬手里,道:“宁远侯夫人,帮本宫看看,都取那些贵女为好?”

裴舒芬抿嘴笑着,仔细翻看名册看了看,道:“皇后自有决断,妾身哪敢帮皇后做主?——不过妾身想着,这些人里面,总得家境不显的,才乖巧一些。不然仗着娘家显赫,淘起气来也够让皇后娘娘和皇贵妃娘娘头疼的。”

一席话提醒了皇后,她接过名册,又看了看,这次却看出些不同出来,立时就在长兴侯嫡长女陈宜岚的名字上划了个圈。

以下免费:罗嗦一句,到今天的最新章为止,本文的两条主线:一条明线,一条暗线都出来了。明线会明写,暗线会一直用隐晦的笔法写。可能最后大结局的时候,会将暗线转明,也可能像《烟水寒》一样,最后用一篇番外明写,因为不想破坏故事的整体风格。

第十六章庄周梦蝶

裴舒芬在一旁看着皇后在几个名字上迅速画了圈,有些好奇地问道:“皇后娘娘可是认得这几家人?”

皇后满意地看着那名册,指着头一个“陈宜岚”道:“她虽是长兴侯的嫡长女,可是长兴侯家,是出了名的妾室当家。她这个嫡长女,连定亲的夫婿都被庶姐夺了去。——她这次出来参选,也是想搏一搏的意思吧。既然她有所求,娘家又不能帮衬,挑进宫里,说不定是个好的帮手。”说完又有些惆怅,到底是不能回到当日在西南一夫一妻的美好日子了。

裴舒芬察言观色,忙安慰皇后道:“娘娘,有一得必有一失。皇后娘娘还是看长远些,只要得比失大,就是好买卖。”

这句话引得皇后笑了起来,嗔道:“什么好买卖!——你一个大齐朝最大的书香世家出来的女儿家,也跟贩夫走卒一样说起买卖来了,真是不知说你什么好!”

裴舒芬满不在乎地陪笑道:“娘娘不知。买卖做得好,才能有财物支持。不然,这天底下的事,成与不成,都脱不了一个‘钱’字。”如果要夺嫡,钱财当然不能少。裴舒芬已经盘算了好几条赚钱的计策,要显显自己不同时下一般无知内宅妇人的本事。

这话皇后倒是听明白了,闻言点头沉吟道:“这样说也未尝不可。——我就将宁远侯府交给你了。”竟是要全力支持她,在宁远侯府大展拳脚的意思。

裴舒芬大喜。有了皇后的支持,她在宁远侯府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侯爷不管内院之事,而时时喜欢恶心她的太夫人,估计这以后,也不敢做得太明目张胆。

“大嫂,你大姐如今不在了,本宫就如同少了一条臂膀。希望你能不负本宫的期许,接替你大姐,成为本宫得力的左膀右臂。”皇后与其说是对裴舒芬寄以厚望,不如说是对裴家寄以厚望。

裴舒芬嘴里虽然谦逊了几下,心里却在暗自得意:自己的见识并非这里一般的妇人能比,如今皇后这样的处境,哪里需要她拿出当年看过的那些手段?九龙夺嫡这些人大概听都没有听过……

两人寒暄了一阵子,又说到了皇贵妃的早产上。

裴舒芬叹息道:“七个月就生了下来,可是要费一番功夫呢。”裴舒芬的前世里,虽然医学发达,可是早产儿都要在特制的保温箱里养几个月才罢。这个世上,也不知早产儿都是怎么活下来的。

皇后笑道:“七活八不活。其实皇贵妃这个早产的日子,倒算不错。你不知道,宫里的御医里,有一位专治早产儿的瞿大夫,已经被圣上派到皇贵妃宫里去全天候着去了。”

裴舒芬眨眨眼,笑道:“还有这种大夫?——娘娘可得帮妾身一个忙,将来若是有用得着这位大夫的地方,还望皇后娘娘给个体面。”

皇后意味深长地笑道:“你急什么?——你不是要四五年之后才能生吗?”

裴舒芬脸上一下子涨得通红。看来是宁远侯太夫人进宫的时候跟皇后说起过了,裴舒芬虽然羞恼,却无可奈何。无论皇后,还是太夫人,都是她惹不起的。忙转了话题,问起皇贵妃那一跤到底是怎么摔的。

裴舒芬听皇后说起始末,又说宫里的裁事房寻到两个“罪魁祸首”,原是皇后宫里的人,心里咯噔一下,紧张地问道:“那圣上有没有对娘娘怎样?”有没有问话?有没有让皇后辩白?

皇后弯着双腿,跪坐在紫檀木夔纹四足矮桌前,专心地拿了凤仙花汁染指甲,一边染,一边对裴舒芬道:“本宫是这么蠢的人么?——再说本宫有三个皇子,大皇子都快纳妃了,至于跟她那个在肚子里不知是男是女的讨债鬼过不去吗?依本宫看,她就算能生出来,以后也养不大!”最后一句话,倒是极为恶毒。

裴舒芬半信半疑,思索了半天,还是提醒皇后道:“娘娘容禀。如今皇贵妃早产,圣上看在咱们宁远侯府和皇后的面子上,将此事不了了之,但是一定会对皇贵妃更加怜惜。皇后娘娘还是谨言慎行的好。”

皇后染着指甲的手顿了一顿,过了半晌,看向裴舒芬,点点头,道:“大嫂言之有理,本宫就按兵不动,先把这些贵女弄进宫里再说。——男人啊,只要变了心,就好对付了。”

裴舒芬强笑了一下,又寒暄了几句,便离宫回府了。

皇贵妃的凤栩宫里,看护早产儿的御医瞿大夫每天过来给四皇子扎针,又用专门的汤药给他沐浴净身。十来日过去,居然一天天地长大了,也能吃得多了,一次病都没有得过。

四皇子越来越胖,皇贵妃却熬得瘦了下来。

眼看就要到九月初一了。宫里新进了一批贵人,圣上左拥右抱之余,龙颜大悦,下旨要带宫里的人和勋贵武将去京郊的皇家猎场秋猎。

皇贵妃还在坐月子,自然不能去。别的宫里的宫人都在忙忙碌碌地给主子收拾东西,就凤栩宫静悄悄地。

皇贵妃的大宫女红丹悄悄地走进偏殿的暖阁,看见皇贵妃午睡方醒,一幅怔忡的样子,轻声问道:“娘娘,夷陵长公主在殿外求见。”夷陵长公主便是如今宏宣帝唯一的异母妹子。

皇贵妃的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低声道:“……不见,就说,本宫身子不好,刚吃了药,歇下了。”

红丹领命,又问道:“夷陵长公主要跟圣上、皇后,还有各宫的贵人一起去秋猎,问皇贵妃娘娘有没有话对圣上说。”

皇贵妃嗤笑一声,道:“圣上每日都过来一趟,本宫有什么话,不亲自跟圣上说,要她传话?”摆摆手,道:“以后别搭理她,离她远点。”

红丹不明所以。依她看,夷陵长公主的娘亲对圣上有恩,圣上又对夷陵长公主恩宠有加,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大的助力。皇贵妃娘娘不笼络这个助力也罢了,居然把人赶得远远地,这不是得罪人吗?

可是她也没有办法,她只是个得脸的宫女而已,哪里敢掺和主子之间的事情?——她还想平平安安活到二十五岁,好放了出宫跟家人团聚呢。

想到此,红丹只好一个人出去,陪着笑对夷陵长公主解释了半天。

夷陵长公主不是傻子。她对皇贵妃示好,不是一日两日了,却一次也没有得到回应。恼羞成怒之余,暗道:给脸不要脸,咱们走着瞧!

夷陵长公主盛怒而去,红丹惴惴不安地回去给皇贵妃复了命。

皇贵妃却一点都不在乎,摆摆手让她下去了。

宽敞的暖阁里,皇贵妃望着屋顶的七叶攒花藻井,想起了刚才做得梦。那时候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如此清晰明澈。

那时候,曾经在自己以为胜券在望,圣上下旨废后的前夕,皇后的大嫂,宁远侯原配夫人裴舒凡力挽狂澜,突然以一个连环反间、嫁祸江东之计,将自己这一派彻底打垮。

圣上震怒,将自己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出,最后抑郁而终。而自己的皇儿却被立时赐死,身首异处,还将自己这一边的镇国公简飞扬下了天牢。若不是有安郡王豁出性命为他求情,他也早被赐死了。可是他的下场,也不比赐死好多少。最后被夺爵贬官,流放南疆三千里。镇国公的爵位,便让他的弟弟简飞振袭了。他自己高贵的妻子,在他被流放之后,跟他义绝,另嫁了高门。一代名将,最后只落得个困死南疆的下场,连个孩子都没有留下来,算是绝后而终。

要说“栽赃嫁祸”这种事,自己当初对皇后也不知做过多少次。可是现在想起来,都是小打小闹,比不得皇后有宁远侯夫人裴舒凡在后面布局,教她隐忍,教她退让,然后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直接将对手打得再无还手之力。——自己上一次最亏的,就是没有裴舒凡这样的大嫂……

只是这一次,好象很多事都不一样了。

首先,宁远侯的原配夫人裴舒凡,居然没有挺过两年多前的大劫,早早地死了。自己还记得,那时候,裴舒凡的爹娘本来在东南祖籍老家寻得奇药,亲自送上京来,治好了她的痼疾。

还有镇国公简飞扬现在的妻子贺宁馨,明明应该两年多前溺水身亡的。简飞扬那时娶了她的牌位过门,又守孝三年,到了今年十月金秋才大婚……

想起镇国公简飞扬上一次那位高贵的妻子,皇贵妃心情十分复杂。就是因为那位贵女,简飞扬才站在自己这一边,才落得那样的下场。这一次,自己早早地疏远了那位贵女,一切都应该不一样了吧?

上一次,自己还是技不如人,比不过裴舒凡的大才,其实怪不得别人。——夺嫡这回事,看来真是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自己在冷宫三十年,亲身经历过血淋淋的教训,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这一次,虽然裴舒凡已经死了,自己也不能掉以轻心。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特别是宁远侯又续娶了裴家的庶女为填房,以裴家人的聪敏睿智,焉知这位庶女是不是又一个裴舒凡呢?自己还是吸取教训,不要再卷进去为好。

再说自己绞尽脑汁,甚至不惜设局早产,就是为了避过儿子以前的那个生日,好为他逆天改命。况且早产儿一般都身体孱弱,身体不好的话,很多雄心壮志都成了过眼烟云,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就让他做个闲散王爷吧,也好过去争那些高高在上的东西。

若不是自己强求,自己的儿子不会死得那么惨,镇国公简飞扬也不会无后而终。

所以这一次,自己是报恩来的,不是讨债来的。

第十七章别后重逢上

“皇贵妃娘娘,五位新晋的贵人来给皇贵妃娘娘请安来了。”凤栩宫的大宫女红丹在偏殿暖阁外回道。

皇贵妃收回了望着屋顶藻井的视线,想了想,道:“让她们去正殿候着,你过来服侍我换衣裳。”

红丹应了,叫了一个宫女去将五位贵人领去正殿,自己掀开暖阁的帘子,进来帮皇贵妃梳洗换衣。

皇贵妃在床上歇了半个月,虽然瘦了些,精神头倒是好得很。

红丹找出皇贵妃的凤冠霞帔,小心翼翼地服侍皇贵妃穿戴好。

皇贵妃对着大大的穿衣镜前后照了照,又去首饰盒里挑了一支丹凤朝阳赤金镶翡翠五彩挂珠钗戴在发髻正中。凤嘴里衔着长长的真珠挂帘,正好垂到皇贵妃雪白丰腴的额头上。

红丹在皇贵妃身后举着一面一尺来长的挂镜,给皇贵妃照着身后的装束。

“今天都哪五位贵人?”皇贵妃一面照着镜子,往唇上点上口脂,一面有些好奇地问道。

她这阵子在坐月子,只听说皇后最后圈选了五位贵女入宫,先都从最低的选侍起封。给圣上侍寝之后,就抬为贵人。若是有了身孕,再封婕妤。

而圣上倒是没有特别的喜好,十日之内,将这五位贵女尽皆幸了。于是宫里就多了五位贵人出来。

红丹见皇贵妃终于问起这些新入宫的贵人们,忙笑着回道:“有关雎宫的岚贵人、赵贵人,还有芳华宫的陈贵人、林贵人和王贵人。”

皇贵妃心里一动,回头问道:“兰贵人?——可是姓兰?”大齐朝后宫里的贵人一般不上封号,都是以姓称之。

红丹抿嘴笑道:“皇贵妃娘娘真是聪明,一听就知道这位岚贵人不同凡响了。——这位岚贵人姓陈,是五位新封的贵人里面,唯一有自己的封号的。圣上夸她‘温柔和顺,如兰似麝’,就用了她名字里的“岚”字做了她的贵人封号。而且这几天,都是召她侍寝,别的贵人得的雨露,不及她的一个零头。”

说完这话,红丹又悄悄靠近了皇贵妃几步,俯在她耳边道:“皇后宫里那边的小德子公公已经又开了赌局了,赌五位贵人里面,谁会最先蓝田种玉,得封婕妤。这位岚贵人,可是大热门呢!”

皇贵妃噗哧一笑,道:“小德子还是那么好赌!”

红丹也跟着笑,伸手将皇贵妃身上的霞帔理了理,悄声道:“上次被皇后宫里的管事姑姑抓了个正着,罚了他一年的月钱,又拨去倒夜香的御香房做了半年苦役,如今才刚刚回来,就又赌上了。”

皇贵妃想起小德子那惫懒样儿,忍俊不禁道:“既如此,本宫也拿五十两银子,去押一押。”

红丹十分高兴,忙问道:“娘娘押谁?”

皇贵妃缓步往殿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头也不回地道:“当然是岚贵人。”

名字里有个岚字,又姓陈,除了陈宜岚,再无别人。

想不到没过几年,自己又见到她了。

那一次,她是自己和皇后争斗的第一个牺牲品。她的死,一直是一个谜。皇后那边的人以为是皇贵妃做的,皇贵妃这边的人以为是皇后做的。

而镇国公简飞扬是岚贵人的嫡亲表哥,简飞扬的妻子也一度跟岚贵人非常要好,经常来宫里跟她请安叙话。所以岚贵人突然横死,又有诸多线索指向皇后,简飞扬的妻子就认定是皇后做的,并说服简飞扬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岚贵人之死的最后得益人,变成了自己这一派。当时自己还庆幸自己渔翁得利,孰知就因为这“渔翁得利”,反而让圣上开始对自己起了疑心。——因为凶手,一般就在得益最大的人当中。

当时很多明的暗的线索都指向皇后宫里,可是就因为太过明显,多疑的圣上反而越来越不相信是皇后所为。又加上自己得了镇国公简飞扬的相助,反而让圣上忌惮起来。到后来,看上去笨口拙舌,经常昏招迭出的皇后,居然让圣上真正放下心来。